青海省温性草原类草地的分布特征
贵南县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

1 5 m厚的草皮层 ,盘根絮结 ,紧密坚实 , c 具有弹性 , 因而有较强的耐牧性 ,植物生长期短 ,年生长期为
畜牧 师,大学,主要从事畜牧项 目 管理和草地畜牧业技术推广。
高寒草甸类草地面积 2 9 s m ,占全 县草 . 9 1 z 0高原东北部 ,地处祁连山至昆
仑山的过渡地带 ,在西倾 山和黄河之 间 ,境 内地 貌 类型多样 ,但 以滩地为主 ,属 共和盆地 的一部 分 ,
海拔 2 5 ~ 0 。据 19 年 的调查 资料 ,贵南 0 4 0 1 5 m 96 县 土 地 总 面 积 64 2X1 m ,其 中 草 地 面 积 . 0 h 3 42 4Xl h 占全县 土地面积 的 6 .%,可 利 .8 m , 66 用 草 地 面 积 4 6 m ,占全 县 草 地 面 积 的 . 5X1 h z 0 0 9 . %。天然草地生产干物质总量 3 8 4 g 49 8 . 4 9 l k , 3 3 XO 占全县饲草资源总量的 8. %,天然草地理论载畜 83 4 量 4 3 2 万个羊单位 ,占全县饲草资源总载畜量 的 6 6 6 8. %。草地类型分为高寒草甸类 、温 l草原类 、高 47 9 生 寒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及温性荒漠类等 5 个草地 类 ,1 个亚类,8 个草地组 , 3 2 个草地型。 1 高寒草甸类
花 ( rlu u ls Tols mi )、 黄 花 棘 豆 i p u ( oyr i G xtps o
高寒草甸类主要分布在过马营、森多、塔秀等 乡 ( 镇)的滩地 、山地 ,海拔 3 0 ~ 0 4 0 4 0 m,分布广 , 5 面积大。属高原大陆陛气候 ,具有气温低、雨量充沛 、 日照充足、辐射强等特点 。年均气温 一 .— . 0 4 ℃, 7 6 年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辛玉春;张继军;李晓明【摘要】草地资源是柴达木盆地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面积占盆地内土地资源的35.78%.柴达木盆地区的草地资源有以下特点:盆地内以荒漠类草地为主,四周山地草地类型又具有明显的高原地带性特征.受地下水位等影响,又具有隐域性的非地带性分布特征.盆地内天然草地类型呈现出向心形环状分布特点.盆地是全省荒漠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集中分布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区域内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6(025)002【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柴达木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作者】辛玉春;张继军;李晓明【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山东日照276800;青海海西州草原站,青海德令哈8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3调查研究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北部,范围涉及青海省海西州的格尔木市(不含唐古拉山镇)、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3个行委工委地区。
盆地北靠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依昆仑山。
地理坐标为北纬35°01′~39°19′,东经90°07′~99°46′之间,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850km,南北宽350~450km,面积25.30×104km2,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36.32%。
柴达木盆地区是个封闭的高原构造盆地,地貌类型多样,有冰川冻土地貌、干燥剥蚀山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湖积地貌等[4],不同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孕育了独特的植被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柴达木盆地区的草地资源不同于青海高原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特征。
草地资源是柴达木盆地区牧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研究和分析该地区草地资源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天然草地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

青海天然草地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李旭谦【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草地; 植物; 饲用; 营养成分【作者】李旭谦【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8根据最新调查资料,青海省有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草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
青海省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广袤丰富的草地资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草地植物丰富多样,是各类牲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青海天然草地植物中优良的饲用植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居多。
具有适口性良好、耐牧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本文就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等家畜喜食的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作一简要叙述。
1 禾本科饲用植物据资料统计,青海天然草地上,禾本科植物常见种类约43属,127种。
其中,绝大部分植物都是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其发育的地理环境多为草原类天然草地类型。
1.1 针茅属(Stipa L.)植物作为饲用植物的针茅属植物种类主要有:异针茅(Stipa aliena)、长芒草(S.bungeana)、短花针茅(S. Breviflora)、大针茅(S. grandis)、沙生针茅(S.glareosa)、紫花针茅(S. purpurea)、西北针茅(S. krylovii)、戈壁针茅(S.gobica)等。
其中的大部分种类属于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
该属中的多数植物种类返青早、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适中,耐牧性强,为牲畜喜食;其缺点是在植株结实期,颖果具芒针,在此期放牧,容易刺伤牲畜。
因此,在放牧利用时,要避开针茅属植物的结实期间再放牧。
据分析,针茅属植物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16%~9.58%之间,粗脂肪含量为1.68%~2.01%,粗纤维含量为29.63%~34.02%,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4.47%~47.53%,适口性为中等,是青海天然草地上的中等牧草。
青海省土砾质荒漠草地分布及基本特征

青海省土砾质荒漠草地分布及基本特征才红梅;吴阿迪【摘要】对青海省土砾质荒漠亚类草地的分布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为该亚类草地的利用、保护和维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本资料.【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1(020)002【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土砾质;荒漠;草地;特征【作者】才红梅;吴阿迪【作者单位】乌兰县草原工作站,青海,希里沟,817100;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3土砾质荒漠亚类草地,是温性荒漠类草地的一个亚类,在青海省温性荒漠类草地中所占比重最大,草地总面积 2252547hm2,占该草地类的77.91%;草地可利用面积1477597hm2,占本草地类可利用面积的76.66%,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为此,本文特对该亚类草地做一专题描述。
1 土砾质荒漠亚类的分布及特征青海省天然草地中的土砾质荒漠草地主要是指生长发育在沙性为主的沙壤质和含土质较高的沙质、沙砾质区的荒漠草地。
其分布区主要在柴达木盆地冲积倾斜平原和盆地南部的山前洪积沙砾带以及共和盆地、湟水谷地局部的低山丘陵区。
在柴达木盆地该亚类草地呈带状分布,即从茶卡盆地的南部沿青藏公路到都兰县巴隆乡,并向南可延伸到南部昆仑山的浅山谷地,向西甚至在纳赤台周边的干旱沟谷亦有分布。
另一分布带从德令哈市向西经大柴旦延伸到苏干湖的南侧,占据了山前戈壁平原、山麓淤积平原、洪积扇、干旱低山和沙丘。
该亚类分布区生境条件干燥、酷旱,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往往不足100mm;蒸发强烈,超过降雨量的20倍以上。
在牧草生长季中,水热条件极端不均衡。
土壤类型多样,以灰棕漠土、棕漠土为主,含有多量可溶性盐和石膏,有机质含量极低。
组成该亚类草地的植物种类都是耐旱性极强的旱生和超旱生种类。
组成草地型的植物优势种有数种盐爪爪(Kalidium spp.)、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五柱红砂(R.kaschgarica)、蒿叶猪毛菜(Salsola abrotanoides)、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沙蒿 (Artemisia desertorum)、米蒿 (A.dalailamae)、合头草(Sympegma regetii)等。
青海省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注: 本数据 由中科 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 中心 、 青海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分析提供
2 9
青海草业
2 1 年 01
第 2 卷 0
第 4期
4 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 青海天然草地主要 营养类 型为氮碳型草地面积最大 , 其次是氮碳 一 灰分型
草 地 。两营养 型草 地面 积为 30 .0×1 m , 92 6 0h 占 全省 天然 草地 总面积 的 9 .0 , 3 1% 构成 了青海 天然
杂类草型 , 垂穗披碱草 ( l u nt s 型和亚菊 Ey s u n) m a
Aa i s . 型 计 ap 占分 析 样 本 的 经统计 , 按草地型为基本单位 的草群营养类 (jn p ) , 8个 草 地 型 , 青海天然草地 以氮碳型 型共有 5个 类别 , 即氮 型 ( N型 ) 地 , 赖草 (e- 1.5 草 有 Ly 90 %。从总体分析看 ,
其次是碳氮型草地 , 两种营养类型的草 m s aiu) 和华 扁 穗 草 ( lmu ioo pe 草地最多, e l s型 c n By ss cm r— s n s 81 s 、 淞)苔草( a x p. 2 C r p ) 个草地型 , es 占分析样本 的 地 占分析总样本的 8 .%。 . 47 % ; .6 灰分 一氮 型 ( A—N型 ) 地 , 木本 猪 毛 32 以草地类为基本单元的营养类型 草 有 青海天然草地共划分为 9个草地类。若以草 菜 (asl artnieB ne) , 爪 爪 ( aii Sl a bo o s ug 型 盐 o a d Kl . d
况及其饲料供给特点 , 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
1 草地营养类型的划分方法
柴达木盆地温性荒漠灌丛草地的分布及基本特征

要 屏 障。
1 主 要 草 地 型
1 1 白刺 型 .
白刺 属 植 物 在 青 海 省 有 三 种 , 小 果 白刺 即 ( iai.ira原 名 西 伯 利 亚 白刺 ) 白 刺 ( . Nt r s ic r a bi 、 Ⅳ
tn uou 原 名 唐 古 特 白 刺 )和 大 白 刺 ( . ag t m r Ⅳ rbr si , 与 柽 柳 ( a ai s . 混 生 , 为 ooo ki 常 w ) Tm r p ) xp 成
主, 总盖 度 3 % ~ 0 , 木 高度 10m 一10m, 0 4% 灌 2c 5c 其它 植 物 lc ~2 c 白刺 株 丛 径 8c 枸 杞 Om 0m。 0 m, 株丛 径 6 c lO 样 方 内有 白刺 l 、 杞 4 0 m;O m O株 枸 株 。常 见伴 生 种 有 芦 苇 、 草 、 苣 菜 、 生 风 毛 赖 苦 盐 菊等 。地表 盐结 皮较 厚 , 现深 褐 灰 色 , 呈 夏季 常 因 土壤解冻 , 下水 位升 高, 地 出现 土 壤 过 度 湿 润 的
柴 达 木 盆 地 温 性 荒 漠 灌 丛 草地 的 分布 及 基 本特 征
才红 梅 ( 兰县 草原 工作 站 , 海 希 里 沟 870 ) 乌 青 110
摘要 : 对柴达木盆地的温性荒漠灌丛草地 的分布和基本特征进行 了较为 系统的描述 , 为该草地的利用、 保 护和 维护 荒 漠草地 生 态 系统 的 良性循 环提 供 了基础 资料 。 关键词 : 温性荒漠; 灌丛; 分布 ; 特征
环 和能 量 流通 , 是 阻止 沙漠 扩展 、 地沙 化 的重 也 草
下水位较高的或有地表径流 的地段。草群可分为 两个层次 , 灌木株高 10 m一 9 c 其它植物高 2 c 10m, 5 m 一 0 m, c 4 c 总盖 度 2 % ~4 % 。 白刺 株 丛 直 径 5 5 9 5~15m,0 m 0 c 10 样方 内有 8~1 0丛 。常见 伴 生 种 有 柽 柳 、 果 枸 杞 ( yir r ̄cw m) 芦 苇 黑 Lc n u n u 、 u.
青海天然草地的不同退化类型

第 2期
青
海
草 业
RE
Vo 1 . 2 4. No. 3
2 0 1 5年 9月
I NGHAI P R A TA C U删
S e p . 2 01 5
文 章编 号 : 1 0 0 8—1 4 4 5 ( 2 0 1 5 ) 0 3— 0 0 4 9— 0 4
1 0 h m , 占该类草地面积的 3 0 . 4 4 %。第五位是高 寒 荒漠 类 草地 , 退 化 草地 面积 为 7 3 . 4 ×1 6 0 h m ,
占全省 退化 草地 总 面 积 的 2 . 3 5 %, 占该 类 草 地 面
积的 6 3 . 7 0 %, 占该 类 草 地 面 积 的 7 8 . 4 1 %; 其 中 轻 度退 化草 地 面积 7 7 1 . 6 7×1 0 h m , 占该 类 草 地 面积 的 3 0 . 3 4 %, 中 度 和 重 度 退 化 草 地 面 积 为 1 2 2 2 . 9 1×1 0 h m , 占该 类 草 地 面 积 的 4 8 . 0 7 %。 其 次是 高寒 草原 类 草 地 , 退 化 草地 面 积 为 6 5 1 . 7 7 ×1 0 h m , 占全 省退 化 草地 总 面积 的 2 0 . 8 2 %, 占 该类 草地 面积 的 7 2 . 1 1 %; 其 中轻 度退 化草 地 面积 2 8 7 . 7 0×1 0 h m , 占该 类 草 地 面积 的 3 1 . 8 3 %, 中 度 和重度 退化 草 地 面 积 3 6 4 . 0 7×1 0 h m , 占该类 草地 面积 的 4 0 . 2 8 % 。再 次为 温性 荒漠 类草 地 , 退
中图分 类号 : ¥ 8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青海省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4 0 3 . 2 0 1 3 . 0 2 . 0 1 6
青 海 省位 于青 藏 高 原 东北 部 ,是 我 国五 大 牧 区 之 一 ,为 长 江 、黄 河 、澜 沧 江 三 大 河 流 的 发 源 地 ,
被誉 为 “ 中华 水 塔 ” 。 由于青 藏 高 原地 势 高峻 ,平均 海拔在 4 O 0 0 m 以上 ,高 海 拔 、缺 氧 、 日照 长 、寒
国 草 地 分 类 系 统 ,天 然 草 地 可 划 分 为 9个 草 地 类 , 即 高寒 草 原 类 、温 性 草原 类 、温 性 荒 漠 草 原 类 、温
系 和植 被 类 型 ,被 誉 为 高 寒 生物 种 质 资 源 库 。 以草
面积 的 9 . 1 2 % ;其 中可 利 用 草地 0 . 3 1 6亿 公 顷 ( 冬 春 草场 0 . 1 5 9亿 公顷 ,夏秋 草 场 0 . 1 5 7亿公 顷) ,占全 国
可利 用 草地 的 l 0 . 0 9 %,是 “ 三 江 源 ”地 区 的 重要 生
游 地 区 的 生 态安 全 ,是 维 系 青 海 生 态 系统 平 衡 最 重 要 的组 成部 分 。 1 . 3 草地 资 源是 生物 多样性 的基 因库
青 海省 天然 草地 面积 0 . 3 6 5亿公 顷 , 占全 国草 地
青 海 省是 生 物 资 源 丰 富 的地 区 之 一 ,植 物种 类 2 5 0 0种 左 右 ,其 中 蕨 类 植 物 3 O余 种 ,裸 子 植 物 4 2种 ,被 子 植 物 2 4 2余 种 ,饲 用 植 物 8 0 0余 种 ,是 天然 的植 物 基 因库 。青 藏高 原 孕 育 了独 特 的 生 态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分布 区域及分布规律
1 . 1 分 布 区域
据调查 , 青海省境 内温性草原类草地 的分 布
面积 为 2 1 1 7 9 3 5 h m , 占全 省 天 然 草 地 总 面 积 的 5 . 0 5 %, 其 可利用 面积为 2 0 7 1 4 4 1 h m , 占全 省 草
另外 , 在青 南 高 原 区 的高 山和 广 袤 的高 原 面
上 草地 分 布具 有 水 平 地 带 性 和 垂 直 地 带 的 叠 加
性 。在 青南 高 原 的东 南 部 区域 , 由 于海 拔 的升 高 西 南季 风 已成强 弩 之末 , 在3 0 0 0~ 3 9 0 0 m( 玉树 州 通 天河 谷 地 , 受河 谷气 候 的影 响 , 海拔 高 度可上 升 到4 4 0 0 m) 的深沟、 峡谷地带 , 零 星 分 布有 少 量 的
地可利用面积 的 5 . 3 6 %。依据不 同区域的地形、 气候和海拔高度等 自然 因素的差异 , 可将 温性草
3 5
青海 草 业 原 分布 区划 分 为两 个 主要 的分 布 区 ( 图1 ) , 即环
2 0 1 4年
第2 3卷
第 1 期
性 草原 优 势种 长 芒 草 、 冷 蒿 等 均是 我 国 温性 草 原 的代表 种 。
青海省温性草 原类草地 的分布特征
辛 玉春
( 青海省草原总站,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8 ) 摘要: 以青海省境 内广泛分布的温性草原类草地为研究对 象, 初步探讨 了该类草地 区域分布规律及植被 结构特点。认为温性草原类是 青海省天然草地垂直带谱的基 带草地 , 其分布范围东西跨越 5个经度 带, 南北 约跨 越 1个纬度 带 。分布 地 区海拔 高度一般 在 1 7 0 0~ 3 5 0 0 m, 但 在 柴达木 盆地 及 青 南高原 区海拔 可 上升至 3 9 0 0— 4 4 0 0 m。草地植被组成每平方米牧草种类约为 1 0一 l 7种 , 以旱生丛生禾草西北针茅、 疏花 针茅、 长芒草、 芨芨草 、 青海 固沙草等为优 势种。由于受人 类活动影响较 强, 在利用上要做 到保 护和利 用、 建设 和 发展 并举 ,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 青海 ; 温性草原类; 分布 ; 特征 中图分 类号 : ¥ 8 1 2 .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温性草原是在温带干旱、 半 干旱 的气候条件 下, 由典型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的草地类型 , 第ຫໍສະໝຸດ 3卷第 1期 青 海
草 业
V0 1 . 2 3 . No . 1
M/ 1 1 " . 2 01 4
2 0 1 4年 3月
Q I N G H A I P R A T A C U L T U R E
文章 编号 : 1 0 0 8—1 4 4 5 ( 2 0 1 4 ) 0 1 — 0 0 3 5—0 8
青海湖区和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南北高 山对
峙, 青海 湖 位于 其 中 , 北 有祁 连 山 、 南有 鄂 拉 山 , 中 部 有青 海 南 山 。地 形 复 杂 , 山川 相 间 , 构 成 了 盆 地、 谷地、 台地 等 复 杂 的地 貌 类 型, 平 均 海 拔
3 l O O m 以上 。 由于 四周 高 山 阻挡 , 海 洋 性 气 候 不
在 地球 上 占据着 一定 的 自然 地 带 。 中 国温性 草 原 m) 、固 沙 草 ( O r i n u s t h o r o l d i i )和 青 海 固 沙 草
( 0 . k o k o n o r i c a ) 、 冷蒿( A r t e m i s i a f r i g d i a ) 等。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由于深居 内
区, 占据海 拔 1 7 5 0~ 3 5 0 0 m 的宽谷 、 阶地 、 滩地 、 干 旱 阳坡及 坡 麓 地 带 。植 被 群 落 由多 年 生 旱 生 、 丛 生禾本 科植 物 为建 群 种 组 成 , 是青 海 省相 对 稳 定
水岭 , 并与高寒草原地带相毗邻 , 植被地带属温凉
的半干 旱 、 干旱气 候 类型 。年 平均 气温 0~ 8 ℃, 最 冷 月均 温 一2~1 2 ℃, 最热月 1 0—1 6 ℃, ≥1 O ℃ 活
陆, 加 之 群 山峰峦 层 层叠 障 , 夏半 年来 自东南 沿海
是欧亚大陆草原 区域 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 中分布
区大致 从北 纬 5 1 。 起 向南达 北纬 3 5 。 , 南 北跨 1 6个 纬 度带 , 径 向分 布从 东 北平 原 到 湟水 河谷 , 东西 绵
的暖湿气流 , 达到本省已成强弩之末 , 在 向西北推
的地带性草地类型 。
动积温 1 0 0 0~ 2 0 0 0 o C, 年 降水量为 2 0 0— 5 5 0 m m, 主 要 集 中 于 6 ~9 月 。 年 蒸 发 量 为 2 0 0 0— 2 5 0 0 m m, 冬春季多大风。植被 以草原为代表。在 4 4 0 0 m以下的干旱宽谷 、 湖盆和山坡下部 , 广泛发 育着温性草原植被 , 其建群种 多为欧亚 草原成分 和喜暖 的草原 成分 , 如长芒草 ( S t i p a . b u n g e a n a ) 、
进 过程 中逐渐 减 弱 , 沿 高 原 东南 部 的横 断 山脉 河
延达 2 5 0 0 k m, 面积十分辽阔。青藏高原 的温性草 原带主要分布在高原 中部草原亚区域 的南部。其 北 界为 念青 唐古 拉 山西段 和 冈底斯 山脉 的 主脊 分
谷进入高原 内部 , 最远抵 到柴达木盆地东部。因 此, 温性草原在青海的分布也主要 集 中于这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