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典型案例的对比

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典型案例的对比
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典型案例的对比

国内外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与思考

黄喜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系

09城市规划班

[摘要]通过对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天津桥园公园与伦敦湿地中心三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景观设计手法、特点,同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思考,为了形成城市废弃地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提供基本资料,为城市的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城市废弃地;对比分析;景观生态设计

1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1.1背景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海滨街道东部,东濒长江、黄浦江,西倚炮台山,南起塘后路,北至宝杨路,呈南北狭长地貌,占地面积40公顷。该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受季风环流分配并受冷热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台风季节最大风力9级,属非正规浅海潮,每日2次涨落。

现场北部为大型露天停车场;中部是由70年代钢渣回填堆积而成,目前是作为铁砂采砂场,对长江和黄浦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污染,土壤亦不适宜直接绿化施工,需要改良处理。西南部为天然滩涂。东南为部队原有营房、靶场、仓库等用地。

原基地襟江带海,青山相依,公园拥有黄浦江、长江、滩涂、炮台山、长兴岛等众多的天然景观元素可资利用。

1.2历史沿革

雏形:曾是长江出海口冲击形成的平原。

近代:西南角为著名的吴淞口,是上海市的“水上门户”因借地形建成水师炮台,得名炮台

湾。

现代:成为钢铁厂钢渣回填滩涂的场所。

1.3景观生态设计

1.3.1景观策略

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

——创造多重含义的景观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的建设,在

于利用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通过

基地地形、地貌的改造再利用,让人

们意识到环境更新所带来的生态回

归,以及悠久地域文化所带给后人的

精神启示。

本案突出展现生态改造及文化

重建的两大特色。

生态改造:尊重地貌、因地制宜取材造景,体现科学的生态发展观。

文化重建:历史特色军事文化的重建,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追忆,并增加人们的国防意识,形成上海的一个具有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来维护、热爱宝山炮台湾这片具有文化内涵的土地。

1.3.2规划目标

突出自然,创造有生命力、具有时代感、反映场地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国防教育要求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型公园。

建设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区,是上海市宝山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景观节点。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她的建成是构建宝山区“一环五园”区域绿化网络,完善城市绿化系统的有序性和多样性、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

1.3.3设计理念

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创造多重含义的景观。

1.3.4技术手段建议

(1)废渣造景,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合理平衡土方,营造梯田、峡谷、山丘、湿地、岛屿等多样的园林竖向空间。

(2)突破防汛堤的传统概念,规划滨水景观道。

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突破常规防汛墙的设计手法,将其位置后移,形成堤内、堤外两种地貌景观,堤内——森林,堤外——湿地。

(3)湿地再造,改良滩涂,恢复生态。

营建野群自然、功能健康、结构稳定、持续发展的滨江流水湿地植物群落。

(4)利用科技创新技术生态改造。

融合生态恢复的工程技术,逐步改良土壤,引入植物设计的时效观念,低成本营造生态景观。

(5)借山引景,充分利用自然元素。

因借炮台山良好的植被条件,将其引入公

园景观序列。

(6)文脉的延续,军事文化特色主体的营

造。

将历史文化内涵与科普、军事、教育融为

一体,形成特色公园,一个国防教育基地。

(7)矿渣筑路,材料的利用、再生。

利用矿渣结合沥青作为铺地材料,实现材料的利用与再生。

(8)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以园养园,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把原有地面4万平方米停车场改造为地下两层车库,留出地面营造绿色空间。

实现生态与文化重建的两个特色,创造双重含义的景观,形成一个具有宝山地区特色森林湿地军事公园。

总体布局——在自然地貌中展示军事主题

充分尊重原有地貌,形成两大轴线:

实轴:自然景观序列

虚轴:军事活动序列

双线交织,互为图底,创造出与山水共生、以湿地森林景观的充满自然野趣及特殊地貌的公园。园内各景点以人文景观为主题,强化军事文化的感染力。提供绿化休闲、文娱游乐、科普教育等服务。广场、建筑,园路、小品等人工设施融入大的自然景观背景中,展现地方特色,师法自然。

1.3.5专项技术分析

(1)竖向地形建议:

依托现有地形条件,规划现场地形沿炮台山麓向江岸方向逐渐降低,防汛堤在满足工程防护要求的基础上融合到景观空间之中,就地平衡钢渣。考虑到滨江一带受江潮的影响,其最低高程超过平均高潮位,以保证景观的长期效果。

(2)岸线设计建议:

挡土墙及驳岸的自然处理。

(3)夜景照明建议:

遵循绿色、节能照明的生态原则。

公园内采用部分太阳能灯具,具有环保、安全、节能、方便等优点。一次投入,长年受益,将成为装饰照明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部分电能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由风力发电机提供,体现环保的生态友好理念。

水处理建议

对绿地内的所有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绿化区的雨水和道路雨水采用透水管集水,排入水体或湿地中。地坪广场雨水采用明沟排水。经简单物理处理后排入湿地,对雨水进行拦截、过滤、吸附等处理,然后再进入水体,这样,既避免了地面径流的雨水对水体的污染,又使水体得到了补充。并用于绿化灌溉,冲洗地坪、汽车和作为景观用水而就地消化。

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来满足热水供应,以节约能源。选用高效率、低噪音水泵,节约能源并采用防止噪声传递的措施。

2天津桥园公园

1.1背景

桥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河东区是天津的

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占地40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公园场地南临

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

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

市干道,是公园与城市的活跃交界面,周边社

区人口近30万。原为打靶场,北侧尚有一土堤;

场地低洼,有鱼塘若干;地面建筑物已被拆除,

残留杨、柳树若干。

天津市政府决定在此辟建公园,于2006年

春开工兴建,2008年5月完工。项目被作为天

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通过公园建设为周围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并要求有一个桥文化博物馆和至少1000平米的商业面积;同时,由于地处天津市的重要门户,公园应有自己的特色,期望成为天津市的一大特色公园。

如今这里已成附近30万居民休闲游憩、晨练健身之所。

1.2历史沿革

雏形:天津的中心城区之一。

近代:卫国道立交桥边的一个大型绿地,故名桥园。

现代:城郊打靶场,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这里变成了垃圾场和雨水排放处。

1.3景观生态设计

1.3.1设计概念

基于以上的功能要求、地域及场地

特征,提出桥园设计有以下两个概念:

(1)“城市-自然”谱系:公园整

体结构上以东南角的扇心为原点,以东、

南两侧临街界面为两舷,分别平行向西、

北分层推进,功能和形式上呈现由城市

向自然的层层递变,形成一个“城市-自

然”递变的谱系,与人对公园的使用强

度相对应;

(2)取样天津:在景观元素构成和材料上,设计采用了取样的方式来放映天津的地域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取样对象包括从植物群落和植物材料,到工业材料,并使公园提供完整而丰富的景观体验。

1.3.2景观构成

(1)城市林带:临街一侧为林荫带,

密植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杨树林,形成城

市林带,划出一条鲜明的城市边缘线,

并将城市步行道置于林中,提升城市意

象、改善城市体验,并使公园有一个鲜

明的缓冲带,将城市道路上的噪音隔离

和吸收,营造一个城市中的桃花源。

(2)高台-沉床园带:城市林带之

内有规律地交错分布着高台和下沉庭

院。台地高达五米,其上为一条横跨廊

道相串联;台地给平原上的城市和绿地

一种新的体验,每个台地上都密植一种

乡土树种的幼苗,形成浓密的绿块,也即取样天津乡土树种,同时表明对社会上盛行的大树移植之风的反对立场,告诉人们幼苗也是很美的;每一幼苗绿块之中为一宜人尺度的小广场和荫棚,各具特色;台地的边坡由金矿、铁矿、铜矿等各种矿石铺成,是对天津作为工业和港口城市的反应,也即取样天津工业材料。在每两个台地之间是一个

20X10米见方的下沉式小花园,依地势布置台阶可以席坐,是大尺度的环境中的一个个亲人空间。沉床园设计精细,以乡土禾草植物为主,也即取样天津乡土野草。除高台和下沉庭院以外,是树荫下的城市广场区域,以硬质地面为主。高台和连廊构成了一个个窗景,让公园的绿色流露到城市,也给造访者营造了

一个个诱人的豁口。

(3)湿地-湖泊带:包括带状湖泊

和两侧的湿地。外围为临湖亲水带,由

顺地势跌落的栈桥构成,丰富的水际植

物掩映着穿越其中的栈桥,使人与水和

生物近距离接触;在内侧(湖的西、北

侧)为大片的湿地,恢复和再现天津地

域性景观,由芦苇和其他湿地植物构

成。一条蜿蜒的步道栈桥穿越其中,并

穿连多个木平台和荫棚。两个滨水湿地

都是湿地植物的科普走廊,也即取样天

津湿地植物。

(4)疏林草地-高台带:本区域与湖对岸的高台-沉床园带遥相呼应,但在元素构成上则更自然化了:基底是开放的草地,林子是自然式的疏林,台地不再是一个方向整齐排列的绿块阵,而有不同的朝向,规则中又有自由,边坡处理也是用草而非矿石。

(5)群落取样区:从空间位置和

面积上来说,这是公园的核心区域。由

林网围合成一个个泡状空间(可称为样

泡),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标高,海拔

高差变化以10cm为单位,因而会有不

同的水分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适

宜于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初始的群落

在天津地域内挖取同样海拔和水分条

件的地块,连同土壤和植被,完整移植

到公园的样泡内。取样过程本身要求有

环保意识,即采用小斑块或窄条带的取

样,以保证不破坏原生境的自我恢复能

力。每个样泡内都有一个平台,伸入群

落内部,使人有贴近群落观赏的机会。

林网由当地最为强势的柳树作为基调树种,在交叉部位种以其他乡土树种。林网内是自然的游步道,粗沙铺地。

(6)西、北边缘隔离带:公园西-北侧濒临立交桥,噪音和视觉干扰都比较大,而且远离社区居民,故结合地形设计绿化隔离带,并于原有的靶场地形相结合,为公园做了一个弧状绿屏。

阐述当今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阐述当今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016级刘梦婕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完善与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加上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在近几年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绿化与城市生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城市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周围环境等方面。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与时代发展相协调,进一步有效推进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有效地进行。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城市化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了有效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的策略,进而有效提高我国景观的设计,为人们创建出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1.现代居住区景观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逐渐脱离了物质生活的局限,越来越关注精神产品,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大幅提高。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环境的改善力度,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的小区没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特有需要导致设施不足,有的过于追求形式,设计大面积纯观赏性绿化而忽视人的参与,有的景观风格缺少协调,照搬外来文化等。此外,由于我国有关环境设计理论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再加上一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聘用一些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使得一些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许多设计人员在不探究西方人文历史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欧式景观园林风格。也有的设计人员搞不清中式和欧式的区别,仅凭感觉、经验进行设计,造成景观设计毫无内涵。 2..当今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设计的模式缺乏创新 良好的景观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其特有风格和地方特色,并可充分体现区域内文化底蕴及历史内涵。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核心作用。景观的设计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美观度。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景观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个性化.需要通过相关的设计风格充分地体现出一所城市的精神面貌。也就是说,景观设计需要发挥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美观。然而.近年来.我国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个性化和创造性.通常是模仿国外园林设计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进而无法表现出自身的特性.无法将城市文化底蕴深深地进行体现。景观的建设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缺乏创新性、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2.2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合理有效的景观设计,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极其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识程度不够到位、缺乏专业性的设计理念,有时没有清楚其意识到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化建设和人们生存环境改造的重要意义。因此,无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 学生: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基于创新的想法与奇妙的思维,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在设计中体现出人文因素。历史文化包含的不仅是人文上的历史,更包括其本质的精神和思想,这正是人们传承的精华所在,良好的景观设计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支撑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其内在精神的呈现,徒有其表的城市景观是不能带来任何精神上的感受。而今愈来愈多追求经济效应的形式主义设计,忽略了其内在人文性的根本范畴。城市景观是聚居环境中固有、可创造的自然景观美,能增添舒适感和愉悦感。我希望通过一种模式、一种创新,来唤醒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注重其本身的精神核心所在;忠于初衷,让人文性得以充分体现,而非单纯的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以求得到长远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城市景观;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文化背景;价值;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Student: Major: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Instructor: Abstract: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not only based on innovative ideas and wonderful thinking should focus on people-oriented design reflects the "humanism". Contained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not only on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ities, including the spirit and ideas of its essence, this is the essence of people's heritage. That is, the humanities. Good landscape design has a strong cultural background support while more should its inner spirit rendering. The Brummagem urban landscape is not bring any spiritual feelings, and now more and more to the pursuit of the formalism of the economic effect, ignored its intrinsic fundamental aspects of humanity. The urban landscape is inherent in the inhabited enviromnent and create a natural landscape beauty added com fort ajid pleasure, and I hopc that through a model. an innovative. to awaken people's attention for the culture, and focus on their own spiritual cor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humanism to be fully reflected, rather than for the tempor ary economic interests in order to get a long-tenn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 Humanistic; People-oriented; Culturalbackground; Value;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景观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

从古典到现代 —论中国景观设计的不足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2151100012 环设51 于利潼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热、追求自然的返璞归真的历程。从红楼中的大观园,到现如今大大小小的人工广场,园林无不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而城市人居环境景观是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以物质元素构成的景观体系,是居民、发展商和城市共同关注的对象,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因此园林景观设计的好与坏对城市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人文情怀古典和现代民族文化 园林景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设计得好与不好,不仅对一座城市的外表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城市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视觉效果上,城市景观艺术在大地上作画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植物群落、水体、园林建筑、地形等要素的塑造来达到目的。通过营造人性的、符合人类活动习惯的空间环境,从而营造出怡人的、舒适、安逸的景观环境。 其中,园林小景是现代城市景观艺术建设的主体,它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能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固有色彩、造型、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园林景观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是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雄伟的建筑群体,园林景观效果也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既然城市人居环境景观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人们的物质生产、社会活动、日常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与之相适应的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有待在新的高度、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提高与加强。 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城市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我国历史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微观上,城市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充分地尊重自然,更多地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创造出既有历史文化又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但是我国的景观艺术还在茁壮成长的阶段,还是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问题。 我们不太重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优化的和提供满足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景观环境,这种景观源于景观的整体效果的体现。因此,整体性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魂”,设计过程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而要通过整体设计,构造整体景观形象,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形成自然、优雅、有序的景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条件外,还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在设计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布局构景手法和相关的设计法则后,才能对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的

浅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03T09:08:42.5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冯思瀚[导读]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首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众所周知,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工产业不断扩大的同时,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成为了我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早些年的乱砍乱伐,造成了今天的土地沙漠化、洪水、泥石流……树木阻挡不了水土的流失、抵抗不了风沙的侵袭、其他动植物没有良好的栖息场所。而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大气的天然屏障,维护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因素。此外,绿色植物,还可以大量吸收有害气体、粉尘等来净化空气,并能够起到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减小噪音、防尘、防风等作用,全面改善了城市生存环境。 一、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作用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开始加大对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这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提高了城市的整体面貌,象征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随着我国城市风景园林的不断完善,布局规划更加合理,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开展各种科普知识与活动来丰富头脑,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风景园林的效果呈现 园林景观设计要的效果呈现主要是实用、经济、美观。 (1)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做到经济、实用、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2)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实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先要考虑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园林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永恒性和长久性。其次要考虑经济问题。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也要考虑美观,既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美观本身就适用,就是观赏价值。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气氛。 三、风景园林的设计标准 将居住环境规划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统筹考虑,使二者融为一体,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永远是园林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小区的可识别性园林艺术是园林空间精神上的享受,节点细部设计优秀的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过去的居住小区规划往往是规划师先做小区总体布局,安排道路系统,布置住宅单体,随后建筑师接着进行住宅单体建设,往往在总体已定的前提下,才进行绿化设计。 景观设计设计师、开发商、业主三结合,业主共同需求即是我们设计的基本要求,相互的沟通能够使业主了解到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创造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存,同时业主们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获得的最直接的、第一手的、准确的景观设计定位,加之与开发商达成的共识,关注、掌握、完善人们所需的设施的配置与要求,创建符合业主要求的,清新、自然宜人的人居环境,把我们的住宅园艺景观质量推向新的阶段。 简述园林设计方面的几点原则: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四、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不论是何种工程类型,在利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明确各自的设计目的,然后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取和组织所需植物。园林设计在取舍植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初步设计要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 第二,园林设计布局要着眼于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使其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产生独特的效果。选用针叶常绿植物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过于分散。在一个园林设计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的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关系,后者所占的比例应小于前者。也可将两种植物有效组合,使之在视觉上相互补充。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浅析

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浅析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如哈尔滨,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四月,城市都会面临严寒的侵袭。气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寒地城市进行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更加精心的对待。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

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

城市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城市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从建筑景观规划与现实脱节,设计中缺少人文理念、缺乏对人的换位思考等方面分析了建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人们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方面得到满足,以便于城市景观建设规划朝着有利于人居环境、建筑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方向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居住区 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的建设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人们对于住房居住基本功能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们开始提高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居住区室外的景观设计有了新的发现和关注。本文从建筑景观规划与现实脱节,设计中缺少人文理念、缺乏对人的换位思考等方面分析了建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追求和购房行为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也是房地产行业所关注的对象。目前,城市景观建设规划已被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列为重点的议题之一。因此,解决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如今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这种把景观设计和小区整体规划与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社区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散步、练操、公众聚会等,这样才能形成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1、缺少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的设计哲学,人性化的设计包括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要和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设计师在研究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技巧、样式等问题方面刻意追求景观的形式美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忽略了景观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居住区环境设例计中推行“大硬化”、“大草坪”“欧式风格“的模式,没有合理安排公共空间的开放和隐蔽的功能,结果使得景观设计效果显得过于单调,缺乏亲和力的小空间。此外,设计师们忽略了居住区人们的年龄、趣和文化层次的差异,设计师没有对这些差异加以考虑,特别是忽视了老年人、儿童对居住区空间的特定需求,缺少一定的活动设施。 2、环境设计方面缺乏特色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摘要: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 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城市景观文化要素地域性环境 引言 美国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认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说明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部分。然而当前由于过分追求效益,城市景观设计中出现了盲目照搬一些带有文化意味的符号,形成“干城一面”的景象。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的社会理念的不断显现,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设计理论来指导城市景观设计,深入研究人文内涵已成为社会实践的热点和研究的焦点,利用用人文元素来改造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效路径已成为城市景观研究的一

大趋势。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宗教信仰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 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

浅谈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浅谈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来源:景观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3912152.html,/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通过对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分析,及现阶段我国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剖析,提出几点寒地城市景观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寒地城市;寒冷地区;景观设计 1 概述 城市景观设计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合理的生活和美的空间,它是一门融合了多种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以及文化底蕴。在此,仅对寒地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简要的解析,通过对国内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解析,来了解中国和西方寒地城市景观的不同,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出更具自身特色的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寒地城市是指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日平均气温在0℃或0℃以下,并且有降雪、昼短夜长现象的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区域范围为北纬40°以北的高纬地带。气候寒冷给人们的交往设置了天然的障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如何改善寒地城市景观是寒地城市设计热点之一。如我国北京、天津、西安、兰州、拉萨、沈阳、哈尔滨、长春等一些省区都属于寒地城市。 2 国外代表性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特点

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设计理念,许多措施、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北欧地区的特殊性气候决定了在一年中的多数时间内,人们不能象中欧特别是南欧国家那样,有丰富的室外活动和交往,致使城市设计中更注重人情味和地域性的表现。设计非常讲究使用的舒适性和材料的触觉感受,充满了人情味且品质突出。北欧各国都有从各自民族传统中汲取设计灵感和进行语言提炼的设计传统,这种传统导致了北欧设计在用材、设计语言和工艺上都极具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冬夜的漫长使得北欧人对光有特殊的情感。北欧设计师特别重视材料的质感,通过材料的触感和肌理的把握,充分体现了北欧设计的人情味和美学品质。许多北欧景观设计作品都表现了设计师对材料的关注,如地面铺装的设计,缜密考虑不同石材在不同光线和天气下不同的视觉效果,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在世界设计流行风格的不断变更的大环境下,保持着自己城市的景观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 我国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不足 3.1 不重视寒冷气候因素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我国对寒冷地区城市景观设计开展的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设计理论,在设计中存在生搬硬套已有设计理论的现象,导致设计的成果满足不了当地的功能性需求。 3.2 缺乏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景观 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设计中缺少实地研究的环节,地域性不强,对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体现不足,导致设计风格雷同、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发展着,城市景观也在推陈出新、不断更替。城市景观既是城市经济的象征,又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融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于一体,彰显了城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好的城市景观同时也是城市的标志。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目随众的景观设计。文章通过阐述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城市景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作以参考。 标签:城市景现;景观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1 城市景观与景观设计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必须认真做好规划和综合部署,使其真正发挥城市所应有的功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让居民生活得惬意、舒适,通过良好的交通环境、工作场所,体现城市景观的科学合理,而城市景观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科学规划和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认识景观特征,理解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协调一致。 2 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中忽视绿地林荫建设 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只重视硬质材料景观的建设,而且一些钢架结构、岩石堆砌的景观占有一定比例,恰恰居民所需要的绿地林荫、花卉林木、水体河池等景观被忽视或建造偏少,而忽视了这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完全与人民需要不相符。 2.2 速成景觀,违背植物生长规律 在许多城市规划建设时,为了赶工期而建成的城市景观,不惜从外地引进名贵植物,多年老树等,完全不考虑城市需要和人们生活需要,在建设城市景观时,忽视了树种和草坪的种植比例,减少了绿化覆盖面积,破坏了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增加了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 2.3 盲目推崇外国建筑的设计理念,丢失本国设计的民族性 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城市景观到处充斥了欧式建筑风格,融入了罗马廊柱等因素,无论是建筑休闲广场,还是街心花园,都应该兼顾本国特色。 2.4 注重景观的外表和“档次”,忽视景观的实用性

景观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当人们身处所创造的环境时,这种环境就会给人带来相对应的空间感受。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开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向外拓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交通网络大肆延伸,体态优美的现代建筑与追求几何构图的大广场高调列席。往昔的街道与广场,那个“步行者的天堂”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日趋冷漠的城市,人们开始思考:到底怎样的城市广场空间能够唤回人们心灵的停靠,唤回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生活。而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参与者,更应对这一现状进行反思。事实上,城市冷漠的现象反映了多年来我们在城市空间人文环境营造方面的欠缺。眼下,重塑具有人情味的城市广场,恢复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传统日常生活的任务迫在眉睫。 传统的城市是以人与人的活动为尺度而逐步生长形成的,广场空间是宜人的,因此,在城市广场中保障居民休闲游憩交流的权利是有效控制城市空间冷漠化现象的必要途径。城市广场是构成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为城市生活提供的不仅是物质环境,还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社会和心理的环境。 2 研究内容 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已经相对活跃,但是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以使其充分体现城市广场的应有属性,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广场是城市形态的一部分,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宁波镇海这样的城市,当新的城市功能不断扩展和演变时,广场的形态和特征也逐渐发生转变。人文化的城市广场能体现镇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增强城市与人的亲和力。镇海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需要从多专业、多角度关注与思考,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使广场功能和城市景观和谐统一,确保镇海市民广场成为“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亮点。通过有效建设市民广场景观,提升镇海城市空间环境,是回归人本主义的需求、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绿地系统建设和城市空间自然人文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完善的需要。

城市景观设计思考(4篇)

城市景观设计思考(4篇) 第一篇:乡野风光下城乡公路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旅游业开始 飞速发展起来,人们对城乡公路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止步在“出行方便”的要求上,而在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 关键词:城乡公路;乡野;现状分析;景观设计 1城乡公路景观中现存的问题 相对于拥挤喧闹、川流不息的城市道路,城乡公路则具有更好的 行驶愉悦感,究其原因,得力于城乡公路中开阔的视野与宜人的风光。 1.1具有城市化道路景观

倾向对城乡公路景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经常有设计师盲目套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并将不适合公路环境要求的市政园林绿化、广场雕塑和室内装饰等美化手法应用于公路景观营造中。 1.2绿化空间层次不足 多数道路绿化只考虑到高大乔木,忽视了灌木、藤木、地被等植物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只针对道路进行遮荫,没有充分利用树荫下的空间,植物空间层次感不够丰富,造成道路景观比较单调,能够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效果的公路少。 1.3色彩单调乏味植物在配置方式上模式化,缺乏新意。没有充分挖掘植物木身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等自然美,落叶和常绿植物搭配不当。一此先进的配置模式和新优植物品种在道路设计中仍未得到有效使用。 2城乡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安全的行车视线 公路景观必须考虑到各组成要素的空间位置,为使用者提供清晰宽广的视野和舒适顺畅的视线,确保行车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在设计公路景观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道路的线形变化、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尺度、视觉导向、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以便消除司乘人员在行车时所产生的心理压抑感、威胁感及视觉上的遮挡、不可预见、眩光等视觉障碍,实现公路景观的安全舒适。 2.2协调的景观效果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是城乡公路景观设计的主体部分,也是构成公路环境与沿途周边环境协调关系的基本措施。绿化带内的植物配置、设计质量不仅关系到公路景观的整体美感,而且影响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整体协调。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既要注意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又要注意与外部地形、环境相协调。 2.3环境的生态保护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窗口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浅述了其发展前景,以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营造起到祭奠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一、城市公园概述 1、城市公园定义及分类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还可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1]。城市公园主要包括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2、城市公园对城市的重要意义 (1)景观意义 公园是城市园林中的精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具自然特性的场所,是城市的软质景观,它和城市的其他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 (2)社会意义 在公园的林下、湖边、绿荫广场上,通过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对科技文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对促进老年娱乐,青少年综合能力培养,陶冶人的情操等各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公园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2]。 (3)生态意义 公园中所种植的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调节温度、湿度、减低噪音,对净化土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忽视了公众的行为活动需求,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强调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档次" 公园设计方面太过于追求档次,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公园设计,似乎成了"比美的竞赛"。对于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但对于精品景观的创作并不一定就是要上"档次",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认真思考和对待。 (2)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