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立地质量评价与森林收获量测定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管理课件

1、评价系统
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
宜农宜林土地类;
➢8种适宜类 宜农宜牧土地类; 宜林宜牧土地类;
宜林土地类;
宜牧土地类;
不宜农林牧土地类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 管理课件
二、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适宜性 评价
1、评价系统
➢ 土地质量等:分别根据农、林、牧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 管理课件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 管理课件
(二)评价步骤
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 评价的类别、工作方式选 择、工作时段划分、任务 安排。
资料的可靠性和限 制性。
产品及产量,市场方向,资 金集约度,劳力集约度,动 力,土地状况,机械化和工 具,技术知识和态度。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 管理课件
土地自然适宜性的分类方法
土地适宜性分类就是根据土地对不同的作物或土 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适宜性程度将土地进行分类,它 实际上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目标,也是土地自 然适宜性评价结果的一种直观表示。 (1)根据用途分类:宜农、宜林、宜牧、宜渔; (2)根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进行分 类,如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等。
例如1:分析雨养农业对土地的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A. 作物需求(热量、温度、水分、土壤排水能力、 养分的有效性、发芽条件、灾害性天气、盐渍化 程度、大田病虫害等);
B. 管理需求(土壤耕作的难易程度、机械化潜力、 土地备耕和清理状况、管理单位的规模及增长状 况以及区位条件等);
C. 保护需求(侵蚀危险、土地退化等)
针对性较强,实用;多宜性评价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评价与 管理课件
基于投影寻踪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3 1 无林地 立 地质量 评价模 型 .
按照免疫进化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的操作步骤, 在解空 间内随机生成种群规模为 2 0 的初始群 0个 体, 取标准差动态调整系数为 3 初始群体的标准差为 1按群体适应度( ) , , 5 式和约束条件( ) , 6 式 将立地 因 子样本集数据代入( ) 4 式 , 1 至( ) 经计算机反复运算 , 最后得到最优投影向量。
地质 量 的评 价 提供一条 新 的途径 。
l 基 础数 据
在 闽北 马尾 松人工 林 中 , 收集调 查 27个标 准地 , 常规 的标 准地调 查技术 测定林 分调 查 因子及 立 地 1 按 因子 。选 择标 准地 的优势 木平均 高 、 林龄 及立地 因子作 为 建立 立地 质量 评 价模 型 的基 础 数 据 。考 虑 林 业
( ) R—r) R一 u(
式 中, z为序列的均值; R为求局部密度的窗 口半径 , 它的选取既要使包含在窗 口内的投影点的平均 个数不太少 , 避免滑动平均偏差太大 , 又不能使它随着 n的增大而增加太快 , 据研究 , 其最佳取值 R= a mx
(J p 2 r为任 意两个样 本 之间 的距 离 , 计算 式为 r =I 一 ; ( ) 单位 阶跃 函数 , r)+ / ; 其 z Iu R一 为 当时 R> 时 , ( )=1否 则 U R一 )= 。 U R一 , ( 0
、
、
、
表
薰誉
・
坡度
坡 位
0. 1
斜
(1 一 5、 2 。 2 。
02 .
山谷 4下 5平地 7 中 3 全坡 6 、 、 、
作者简 : 介 施恭明(92 )福建福清人, 16 一 ,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与森林资源监测工作。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本章提要]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高低除与林地固有的生长潜力及其生长潜力的充分利用程度有关系外,还与林分年龄(异龄林的年龄分布) 、林分经营措施(如施肥、疏伐等)等因子相关。
因此,本章将重点介绍立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以及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和单木竞争指标,为研究林分生长收获预估模型奠定基础。
4.1 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4.1.1立地和立地质量立地(Site)和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立地在生态学上又称作“生境”,指的是“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美国林学会,1971)。
更确切地说,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马建路,1993)。
它有两个含义,第一,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第二,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地文)的综合(Clutter J.L.,1983)。
因此,可以认为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但是,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
一般来说,具体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地理区域而言的,因此,在测树学中关于这部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4.1.2立地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立地质量的直接评定法及间接评定法。
4.1.2.1直接评定法直接评定法(method of direct evaluation)指直接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又可分为:⑴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进行立地质量评定①根据固定标准地的长期观测或历史记录资料的评定方法。
森林计测学

二、基本测树因子
2.种类
⑴直径: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的直径,用
D或d表示。树干直径随着其在树干上的位置不
同而变化,从根颈至树端其树干直径呈现出由大
到小的变化规律。其中有一种距很颈上1.3m处的
直径,称为胸高直径(d1.3),简称胸径。单位:
cm。
1.3m
d2 d1 D1.3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刻度:尺身上有两种刻度,一是米尺刻度,二是径阶刻 度。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1) 轮尺
刻度:尺身上有两种刻度,一是米尺刻度,二是径阶刻 度。
0
1
2
34
5
6
2
4
4
6 8
cm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2) 钩尺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三、基本测树工具
1.直径测定工具
(3)围尺
形状与钢卷尺一样;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布图尺和 钢围尺。通过围尺量测树干的圆周长,换算成直径。一般长l ~3m,围尺采两面(或在一面的上、下)刻划。一面刻普通 米尺;另一面上刻上与圆周长相对应的直径读数。
所谓树干横断面的形状是指树干 横断面的闭合曲线的形状。
第二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四、树干形状
(一)、树干横断面的形状 2、树干横断面形状的特征 ①一株树的横断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更近似椭 圆形; ②按圆形计算横断面积要大于或等于按椭圆 计算的面积。 ③为了便于树干横断面积和树干材积计算, 通常把树干横断面看作圆形。
森林经理学ppt课件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伐倒木的积近似求积式
• (1)、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司马林(Smalian H.L.)公式:
v
1 2(g0
gn)L
• (2)、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胡伯尔(Huber B.)公式:
v / 4(d12L)
2
• (3)、牛顿近似求积式
• 李克(Reicker P.V.)公式:
(3)、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有多个,胸高断面积(G)是重要测树 因子,单位是m2
(4)、树干材积 根茎以上的树干体积V, m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树干直径的测定工具
(1)、轮尺 卡尺,calipers,木制和铝制 (2)、直径卷尺 称围尺,diameter tape,分布围尺、钢围尺、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方向
• 3、“3S”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基于“3S” 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森林动态模拟与森林 资源经营管理决策
• 基于“3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与监测预警 • “3S”技术在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 地物的光谱学特性研究,森林植被的光谱特征提取技
术 • “3S”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防火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虚拟现实与数字林业。
(3)绝对形率:
d 12( h1.3) q j
d1.3
D0.1: 十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D1/2: 二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 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的比值 (factor quotient)
• (1) f1.3 q22
测树学—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 标准年龄:100年(单位:m) 标准年龄: 年 单位: )
年龄 (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地 位 指 数 级 12 4.58~ 4.58~5.40 6.80~ 6.80~8.03 8.49~ 8.49~10.02 9.85~ 9.85~11.63 11.00~ 11.00~12.99 11.98~14.15 11.98~ 12.84~ 12.84~15.16 13.59~ 13.59~16.05 14.25~ 14.25~16.83 14.84~ 14.84~17.52 15.36~ 15.36~18.14 15.83~ 15.83~18.69 16.24~ 16.24~19.18 16.62~ 16.62~19.63 16.96~ 16.96~20.03 14 ~6.23 ~9.27 ~11.56 ~13.42 ~14.99 ~16.33 ~17.50 ~18.52 ~19.42 ~20.22 ~20.93 ~21.57 ~22.14 ~22.65 ~23.11 16 ~7.06 ~10.50 ~13.10 ~15.22 ~16.99 ~18.51 ~19.83 ~20.99 ~22.01 ~22.92 ~23.72 ~24.44 ~25.09 ~25.67 ~26.20 18 ~7.90 ~11.74 ~14.65 ~17.01 ~18.99 ~20.69 ~22.17 ~23.46 ~24.60 ~25.62 ~26.52 ~27.32 ~28.05 ~28.70 ~29.28 20 ~8.73 ~12.98 ~16.19 ~18.80 ~20.99 ~22.87 ~24.50 ~25.93 ~27.19 ~28.31 ~29.31 ~30.20 ~31.00 ~31.72 ~32.36 22 ~9.57 ~14.22 ~17.73 ~20.59 ~22.99 ~25.05 ~26.83 ~28.40 ~29.78 ~31.01 ~32.10 ~33.08 ~33.95 ~34.73 ~35.44 24 ~10.40 ~15.46 ~19.28 ~22.38 ~24.99 ~27.23 ~29.17 ~30.87 ~32.37 ~33.71 ~34.89 ~35.95 ~36.90 ~37.76 ~38.52
测树学第四章汇总

年
龄 Ⅰ
40
7
50 10—9
60 13—12
70 16—14.5
80 19—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0 22—19.5
100 24.5—21.5
110 26—23
120 27.5—24.5
130 29—26
140 30—27
150 31—28
地
位
级
Ⅱ
Ⅲ
Ⅳ
6 8.5—7.5 11—10 13.5—12 16—14 18.5—16 20.5—17.5 22—19 23.5—20.5 25—22 26—23 27—24
(1)利用固定标准地或根据林分蓄积量的历史记录评 定立地质量
利用固定标准地的蓄积量测定记录,可以得到林 分蓄积量及其生长量,将其换算为某一标准林分 密度状态下的蓄积和生长量,即可以评定、比较 林分的立地质量。
(2)利用正常收获表的蓄积量估计值评定立地质量
2.1.2 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生长在立地质量好的林地上的树木材积生长快, 树高生长也快。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林地 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180 14.25~16.83 ~19.42 ~22.01 ~24.60 ~27.19 ~29.78 ~32.37
200 14.84~17.52 ~20.22 ~22.92 ~25.62 ~28.31 ~31.01 ~33.71
220 15.36~18.14 ~20.93 ~23.72 ~26.52 ~29.31 ~32.10 ~34.89
5 7—6 9—8 11—9.5 13—11 15—12.5
16.5—14 18—15
19.5—16.5 21—18 22—19 23—20
《森林立地》PPT课件

1 区划单位划分依据:地貌、水热组合、岩性等的分异性。 2 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
木生长状况。
精选ppt
10
③ 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层次综合分类系统:德国的巴 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被应用到美国和加拿大之 后形成了生态立地分类(ecolo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
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3 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 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 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4 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
② 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的应用:(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前苏 联的苏卡乔夫为代表,把林型看作是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类型,生物地理 群落是在一定地表范围内相似的自然现象(大气、岩石、植物、动物、 微生物、土壤、水文条件)的总和。分类单位依次为植被型、群系纲、 群 系 组 、 群 系 、 林 型 组 、 林 型 。 如 森 林 — 针 叶 林 —— 暗 针 叶 林 —— 云 杉——泥炭藓云杉林。生态种组(ecological species group)
亚区,根据小地形、土壤因子、小气候、上层林木和下层植物划分立
地单元。如Giiglingen 林区、纳斯河谷生长区、斯特勃格生长亚区:
A平坡和缓坡立地单元——Ⅰ沙土立地单元——a无涝沙土生态系——
1.山毛榉树林、中湿沙土。 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