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2008级
《古代文学(先唐)》试卷(A)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记载我国古代神话比较多的典籍主要有( )。
A 《山海经》、《吕氏春秋》、《庄子》 B 《楚辞》、《孟子》、《淮南子》
C 《楚辞》、《山海经》、《淮南子》 D 《吕氏春秋》、《韩非子》、《山海经》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的作品产生在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B 《诗经》原有305首,故称“诗三百”
C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D 汉初“诗学四家”是指毛诗、鲁诗、齐诗、韩诗
3、屈原的《九歌》有( )首。
A 九 B 十 C 十一 D 十二
4、屈原的作品中《天问》一口气提了( )个问题。
A 172 B 150 C 152 D 160
5、真正标志着散文形成的是( )。
A 《老子》 B 《周易》 C 《尚书》 D 《春秋》
6、编辑、整理《楚辞》的人是( )。
A 刘向 B 王逸 C 司马迁 D 刘安
7、“春秋三传”是指( )。
A 《尚书》、《春秋》、《左传》 B 《春秋》、《左传》、《国语》
C 《左传》、《国语》、《战国策》 D 《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8、先秦被称为“显学”的学派是( )两家。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儒家、法家 D 道家、法家
9、道家的“道”是指( )。
A 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B 处理事务的方法
C 为人处世的原则 D 治国的方略
10、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活动在( )。
A 春秋战国之际 B 战国中 C 战国末 D 秦初
11、《淮南子》是一部以( )家学说为主体的著作。
A 儒 B 道 C 墨 D 法
12、司马相如主要活动在( )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惠帝 C 汉武帝 D 汉文帝、汉景帝
13、《史记》的“本纪”共有( )篇。
A 70 B 30 C 10 D 12
14、《七发》的作者是( )。
A 枚乘 B 东方朔 C 淮南小山 D 司马相如
15、《古诗十九首》是( )文人五言诗的典范。
A 汉末 B 正始时期 C 西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6、我国叙事散文的雏形是_________。
17、《诗经·氓》属于_________风。
18、《逍遥游》是《庄子》的第_______篇。
19、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最擅长描写战争的是_________。
20、《哀郢》属屈原的组诗_________。
21、历史上第一部传记体的断代史《汉书》共记载了_________多年的历史。
22、《行行重行行》出自_________。
23、《史记》的创作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写________和_________的爱情故事。
25、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是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知人论世
27、骚体
28、乐府
29、记传体
30、建安风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3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32、司马相如在赋的发展史上有何贡献?
33、如何理解《史记》的“互见法”?
34、简述以陆机为代表的“太康诗人”的创作倾向。
五、论述题(35题15分,36题16分,共31分)
35、试述《庄子》的艺术特色。
36、试简单比较《史记》与《汉书》。
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2007级
古代文学(先唐)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1分,共15分)
1、C 2、B 3、C 4、A 5、C 6、A 7、D 8、B 9、A 10、C
11、B 12、C 13、D 14、A 15、A
二、填空(每空格1分,共10分)
16、甲骨卜辞 17、卫 18、一 19、左传 20、九章 21、200或220 22、古诗
十九首 2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4、刘兰芝和焦仲卿 25、文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的文论主张。(1分)其意思是说,读一个作品,要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和创作动机,才能对作品作出中肯的理解和评价。
(2分)这个论断后来成为文艺批评的重要原则。(1分)
27、骚体:既楚辞(1分)。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作家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作的
一种诗体,有浓重的楚国地方色彩。(2分)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故又称楚辞。(1
分)
28、乐府:原是指汉代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2分)后把这个机构
中收集的民歌及模仿民歌创作的作品,称作“乐府诗”,简称乐府(2分)
29、纪传体:我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1分)其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人为经,以
事为纬”,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反映历史。(2分)由司马迁首创。(1分)
30、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文学的特色,后人有不同的解释。(1分)一般认为,“风”指作
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感受及对读者的感染力,“骨”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应的刚健文
辞。(2分)建安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表现了作家的深切、真实感受,语言
刚健遒劲,质朴有力,便是所谓的建安风骨。(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1、答:《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有:(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分)(2)赋、比、兴
的表现手法;(1分)(3)四言为主的句式;(1分)(4)重章叠句的章法;(1分)(5)优美
和谐的韵律。(1分)
32、答:①继承了荀子赋篇主客问答的形式,有意识虚构人物展开辩论。此后许多赋家都
模仿他;(2分)②确立了劝百而讽一的赋颂传统,以后赋作多以歌颂王朝声威和气魄为主
要内容;(2分)③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1分)
33、答:“互见”是互为参见之意,所谓“互见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而以其本传为主;(2分)或是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1
分)《史记》的“互见法”,使得各篇之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又各有侧重,避
免重复烦琐。(2分)
34、答:陆机的诗歌创作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内容贫乏,诗人自我
形象不鲜明,而讲求形式的华美整饰,追求文辞繁缛,语言典雅;(2分)二是喜欢模拟前
人,呆板陈腐。(1分)由于陆机是太康文坛最著名的作家,影响甚大,这两个特征也代表
了太康诗风的基本倾向。(2分)
四、论述题(35题15分,36题16分,共31分)
35、答:(要点)①思想形象化“寓言十九”;(4分)②;构思奇特,跳跃性强(4分)③
想象丰富,夸张非凡;(4分)④抒情色彩。(3分)
36、答:(要点)①体例的比较: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汉书》基本上承袭了《史记》的
体例,但取消了“世家”,改“书”为“志”。(3分)②思想倾向的比较:《史记》有比较进
步的社会观,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汉书》则宣扬正统的封建观念,君权神授;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史记》以德才为标准,而《汉书》以忠奸为标准;对统治者的态度,《史记》敢于
批判揭露,而《汉书》则歌功颂德,掩饰过失。(4分)③取材繁简的比较:《史记》写三千
多年的历史,只用52万多字;《汉书》写229年的历史,却用了80多万字。从史学角度看,
《汉书》更详尽,精确。(3分)④文学描写的比较:《史记》实录与文学手法相结合,人物
传记写得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汉书》虽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但总的不如《史
记》。(3分)⑤文章风格的比较:《史记》单行散句,平易流畅,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而《汉书》整齐藻饰,严谨典雅,语言较书面化。这一点两者可谓各有千秋。(3分)
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2008级
《古代文学》(先唐)试卷(B)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的作品产生在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B 《诗经》原有305首,故称“诗三百”
C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D 汉初“诗学四家”是指毛诗、鲁诗、齐诗、韩诗
2、从内容上看,屈原《九歌》中有祭歌、恋歌和战歌之分,属于战歌的是( )。
A 《东君》 B 《国殇》 C 《山鬼》 D 《云中君》
3、屈原作品中的所谓“呵壁之作”是( )。
A 《离骚》 B 《卜居》 C 〈〈天问〉〉 D 〈〈哀郢〉〉
4、整理《战国策》,并为之定名的是( )。
A 刘向 B 王逸 C 司马迁 D 刘安
5、被称为“春秋内外传”的两部先秦史书是( )。
A 《尚书》、《春秋》 B 《春秋》、《左传》
C 《左传》、《国语》 D 《春秋》、《公羊传》
6、儒家学派的第一个反对派是( )。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农家
7、完成“以法治为主,法、术、势三结合”理论体系的法家代表人物是( )。
A 商鞅 B 慎到 C 韩非 D申不害
8、《淮南子》的作者是( )。
A 刘安 B 刘向 C 董仲舒 D 王充
9、晁错主要活动在( )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惠帝 C 汉武帝 D 汉文帝、汉景帝
10、《史记》的“列传”共有( )篇。
A 70 B 30 C 10 D 12
11、《七谏》、《招隐士》的作者分别是( )。
A 贾谊、枚乘 B 东方朔、淮南小山
C 枚乘、东方朔 D 司马相如、班固
12、“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是( )对《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的概括。
A 曹丕 B 钟嵘 C 萧统 D 刘勰
13、下列作品中,没有直接反映当时战乱的社会现实的是( )。
A 《七哀诗》 B 《蒿里行》 C 《短歌行》 D 《悲愤诗》
14、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论是( )。
A 《诗品》 B 《文心雕龙》 C《文赋》 D 《典论·论文》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 )。
A 《归园田居》 B 《饮酒》 C 《读山海经》 D 《咏荆轲》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6、被称为古代“群经之首”的著作是_________。
17、《诗经》的国风共有_________首。
18、《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_____篇。
19、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写人注重神似的是_________。
20、“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_的文人五言诗。
21、历史上第一部传记体的断代史是_________。
2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_________的创作宗旨。
23、“乐府”作为一个机构,是在_________时期正式建立的。
24、“建安七子”的提法是在_________当中首先提出来的。
25、文学史上最早系统探讨文学创作过程的著作是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