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奶牛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奶牛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中,奶牛养殖一直占据重要位置。
本报告旨在对奶牛场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为投资者和农民提供有关事项的全面分析,以决策是否进入这一行业。
二、市场需求和前景1.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奶牛场能够满足人们对优质乳制品的需求,包括牛奶、奶粉、奶酪等。
2. 前景展望:根据市场趋势分析,乳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饮食的关注度提高,人们对高品质、无污染的乳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三、竞争分析1. 现有竞争对手:市场上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奶牛场,有些已经建立了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体。
这些竞争者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验,构成了当前市场的竞争压力。
2. 竞争优势:投资建立奶牛场可以依靠以下优势脱颖而出:a. 土地资源:选择适宜的土地用于奶牛养殖是成功的基础。
b. 技术先进:引入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产量和质量。
c. 品牌效应:建立品牌形象,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忠诚度。
四、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成本:奶牛场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购买、建筑设施、奶牛购买、设备采购等。
根据规模的不同,投资成本也会有所差异。
2. 成本分析:奶牛养殖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草料、动物保健、人工费用等。
这些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管理和采购渠道的优化来降低。
3. 收入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可以预测奶牛场的销售收入。
同时,奶牛场还可以通过开展其他业务如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来增加收入。
4. 盈亏平衡点:结合成本和收入预测,可以计算出奶牛场的盈亏平衡点。
投资者可以根据此平衡点来评估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五、风险及控制措施1. 疾病风险:奶牛可能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如口蹄疫等。
对于此类风险,投资者需要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如定期免疫、检疫和分隔饲养。
2. 饲料成本波动风险:饲料成本是奶牛场的重要成本之一,其价格受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影响。
为了规避风险,投资者可以与供应商签署长期合同,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河北省奶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右 ,0 4年 进 口量 为 6 8万 头 。 牛 引 种 有 以下 特 点 : 是 引 20 ~ 奶 一 种主体发生了变化 . 引种 主 体 以股 份 制 企 业 、 营企 业 、 大 民 广
农 民为主 : 二是 引 种 国家 发 生 了 变 化 . 要 集 中在 澳 大 利 亚 主 和 新 西 兰 : 是 引种 数 量 大 , 三 引种 高 峰 持 续 时 间长 。 2 河 北省 奶 牛 业 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 21 良种 奶 牛 数 量 不 足 , 产 水 平低 。 . 单 河 北 省 存 栏 奶 牛 2 5万 头 ,纯 种 奶 牛 所 占 比 例 不 足 2 5 % . 余 则 是 改 良奶 牛 。 因为 种 质 差 以及 奶 牛养 殖综 合 技 0 其
产 区产 奶 量 占全 省 的 6 I 23 %。
1 乳 制 品 加 工 能 力 迅 猛 增 加 . 备 更新 改 造 加 速 , 近 世 . 3 设 接
界 先 进 水 平
术 落 后 , 省 奶 牛 的 平 均 单 产 较 低 , 三 鹿 乳 业 集 团奶 源 部 我 据
对石家庄 1 奶牛小 区的调查成 年牛年平均 单产 40 3个 7 o千
克, . 于世 界 平 均 单 产 5 0 头 低 50千 克, 的 水平 , 到 以 色 列 、 头 不
长 率 分别 达 到 2 .%、45 77 5 .%和 3 .%。 目前 我 省 牛 奶 产 量 占 47
河 北 省 玉米 种植 带 自然 条 件 优 越 . 格 合 理 . 秆 青 贮 价 秸
率 高 。 玉 米 秸 秆 平 均 O 2 Oo 元 / 克 , 部 分 地 区 8 %实 . ~ .4 千 O 且 0 现 了秸 秆 青贮 , 奶 业 发 展 提 供 了 得 天 独 厚 的 资源 优 势 。更 为 为 可 喜 的 是 . 展 饲 草 种 植 方 兴 未 艾 , 质 牧 草 种 植 业 已在 发 优 各 地 兴 起 。沧 州 市 已种 植 苜 蓿 8 5万 余 亩 ,衡 水市 也 已达 2 4
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奶牛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稳步增长,品质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以下将从奶牛养殖规模、品种改良、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奶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投身奶牛养殖行业。
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奶牛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得到提升,养殖效益逐步增加。
特别是在一些奶业重点区域,奶牛养殖规模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其次,品种改良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奶牛品种改良工作一直以来备受重视,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本土品种的改良培育,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气候和饲养条件的优质奶牛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产奶量大,而且乳脂含量高,对饲料适应性强,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科技创新成为奶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技术、先进的饲料配制技术、智能化的养殖设备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奶牛养殖的效益和生产水平。
例如,智能化的牧场管理系统、奶牛健康监测技术等,为奶牛养殖提供了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手段。
此外,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奶牛产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奶牛养殖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随着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奶源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奶牛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最后,展望未来,我国奶牛产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奶牛养殖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奶牛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奶牛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看,我国奶牛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业标准化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乳制品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奶牛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奶牛产业的调研报告奶牛产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奶牛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奶牛产业的发展状况1.产业规模:奶牛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养殖场,以满足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
2.科技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奶牛养殖业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应用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3.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乳制品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二、奶牛产业存在的问题1.养殖环境问题:一些养殖场的环境条件较差,没有良好的通风、排泄物处理等设施,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品种问题:部分农户在选育奶牛品种时考虑不全面,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存在较大差异。
3.饲养管理问题:饲养管理水平不一致,存在饲料配方不合理、饲养方式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奶牛的产量和健康状况。
4.市场竞争:奶牛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小型养殖场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三、发展奶牛产业的建议1.加强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机构加大对奶牛养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引导农户合理选育优质奶牛品种。
2.优化养殖环境:加强对养殖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鼓励农户改善饲养条件,确保奶牛的生活环境良好。
在养殖环节实施科学化管理,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3.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强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
引导养殖户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式,确保奶牛获得充足的饲料和合理的饮水。
4.推动市场营销:加强奶牛养殖者之间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广奶制品加工企业与养殖户的合作模式,确保奶制品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品质。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奶牛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养殖户贷款优惠、技术指导等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奶牛养殖业。
奶牛业调研报告

奶牛业调研报告奶牛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奶牛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它直接关系到乳制品的生产和供应。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增加,奶牛业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
本报告通过对奶牛业的调研,对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奶牛养殖现状目前,奶牛养殖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普遍。
主要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和黄牛等。
在国内,奶牛养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奶牛的数量在近几年持续增加。
三、奶牛业发展趋势1. 品种改良和优化为了提高奶牛的产量和质量,品种改良和优化是奶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配种,可以提高奶牛的获崽率以及乳量、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的指标。
2. 养殖环境改善奶牛的养殖环境对其生产效益和健康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未来,奶牛业将更加注重养殖环境的改善,包括更好的饲料管理、舒适的住房条件和良好的卫生环境等。
这些改进措施将提高牛只的生产能力和健康水平。
3. 科技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奶牛业也将应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包括基因编辑、遗传改良、抗病育种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
四、奶牛业面临的挑战1. 饲料资源短缺奶牛的饲料主要来源于牧草、玉米秸秆和饲料精料。
然而,饲料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饲料精料的生产能力。
2. 疾病预防与控制由于奶牛处于高密度饲养环境中,疾病的传播风险相对较高。
因此,预防和控制疾病成为奶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强疾病防控体系的建设,并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是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
3. 市场需求波动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波动。
奶牛业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结论奶牛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对确保乳制品的供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HI数据解析河北奶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团 队建 设 。 其 中涉及 畜牧 业 的 有 三 个 。 体 系创 新 团队 建 成 至 今 . 在 产 业 体 系主 管 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 . 全 体 成 员共 同努 力 . 为推 动 我 省 畜 牧 产 业 的 创 新 发 展 进 行 了积 极探 索, 取 得 了阶 段 性 成 果 . 积 累 了 宝贵 的 经 验 。
S y s t e m c o l u m n
开栏 的话 : 为加 快我 省现 代农 业 产 业技 术 体 系建 设 步 伐 . 提 升农业科技创新能 力. 促 进 现 代 农 业 又好 又 快 发 展 . 河 北 省 农 业 厅 启 动 了 河北 省 现 代 农 业 产 业技 术 体 系创 新
的 奶 牛 生产 性 能 测 定 有 一 个 量 的 飞 跃 2开 展 D Hl 工 作的 意义
通过做 D HI .使 牛 场 建 立 起 了 一 套 完 整 准 确 详 细 的 繁 殖 系 谱 档案 : 完善 了牛场 的管理系统 , 有 理 有 据 的管 理 牛 群 ; 统 一 制 定选 配 方 案 . 根 据 线 性 鉴 定 的 成绩 . 根 据 不 同 的 奶 牛 缺 陷性 状 选 择 相 应 的优 质 预 配 公 牛 冻 精 . 建 立 优 质 的繁 育 体 系 通 过 D H I 实
有 的 问题 .在 这 些 数 值 中主 要 通 过 几 项 来 解 析 河 北 省 奶 牛 的 健
康状 况和存在 的问题 . 针对 这些 问题 , 我们应 采取相 应的措 施 , 达到提高单产 . 降低死淘率 , 增 加效 益 的 目的 。
3 . 1 DHI 测定分析的主要数据 ( 数 据 来 源 于 中 国 奶 牛 数 据 中心 官 方 网站 )
3 . 2平 均 体 细 胞 值 解 析 河 北 奶 牛 的 健 康 状 况
“三鹿奶粉事件”后河北省奶业发展研究报告

奶 牛数量 快 速 增长 , 规 模 养 牛 比例 仅 占奶 牛存 栏 总 量 的 但 3 % 右 , 8 万 头 , 说 明河北 省 绝大 部分 奶 牛处 于粗放 5 左 约 0 这 散 养状态 。这种 状态的牛群 养殖结 构 , 为奶 业生 产带来 业产生 了重 大影 响 , 一 这 行业 的竞争主 体 、 产品结 构 、 业架构 、 应链等 都将发 生深 企 供
品行业 产生 了重大影 响 , 一行业 的竞 争主体 、 品结构 、 这 产 企 业架构 、 供应链等 都将发生深 刻而 巨大 地变化 。 自三鹿奶 粉
事件 发生 以来 , 河北 省 奶业 遭受 了前 所未 有 的沉 重打击 , 从 奶牛养殖 到乳 制品市场 流通 , 整个产业 链条 都产 生 了剧烈 的 震荡, 同时也暴露 出了河北省奶 业发展 中存 在 的诸 多 深层 次
安徽农业科学 。orao nu A .Si20 ,6 3 ) 111 67 ,67 Junl f hi c.08 3 (6 :6 7 —113 115 A
责任编辑
陈红 红
责任校对
傅真治
“ 鹿奶 粉 事件 " 河 北 省 奶业 发展 研 究报 告 三 后
刘 勇 ,4 2 韩继 , 汜 a - , 普。 杨云乐 会婷
间未 形成合 理有效 的利益联结 机制 , 生产加 工企 业对 鲜奶 压 级压 价 , 未能实 现优质 优价 , 奶农利 润空 间狭小 , 出 导致 以致 现不 法奶农使 用非法手 段降低成 本的现 象。
14 生产 N -企业盲 目扩 张 . r 乳 制品加 工企 业数 量迅 速增 长, 加工 企业 盲 目上 马 , 导致 生 产加 工能力 远 大 于原料 奶生 产能力 。据 不完 全统计 , 河北省 鲜奶 日加工 能力 为 1 5万 t . ,
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

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康保县奶牛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康保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华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养殖业。
康保县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奶牛养殖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发展潜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康保县奶牛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奶牛产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调研对象为康保县奶牛养殖场主、农户和相关部门。
三、奶牛养殖现状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具有以下特点:1. 养殖规模小:康保县奶牛养殖主要以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户为主,养殖规模较小,平均每户养殖20~30头奶牛,只有少数大型养殖场规模较大。
2. 养殖水平较低: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导致饲料搭配不合理、疾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
同时,缺乏规模化养殖的经验和思路,无法实现规模经营。
3. 品种和品质有待改进:康保县奶牛品种主要以黑白花胎奶牛为主,生产性能一般,对高产种奶牛缺乏认识和应用。
牛奶品质方面,市场对奶源质量要求提高,但部分养殖户对饲料和环境安排不够重视,导致牛奶品质不稳定。
4. 销售渠道有限:康保县奶牛养殖企业缺乏稳定而广泛的销售渠道,大部分以人工直销为主,销售范围受限。
四、问题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存在以下问题:1. 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养殖户缺乏养殖知识和技术,对于饲料搭配、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困扰;同时,缺乏规模经营的经验和方法,影响养殖效益。
2. 品种和品质有待提升:康保县奶牛品种选择和改良有限,需要引入高产优质种源,并加强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提升,提高牛奶品质。
3. 销售渠道不畅:康保县奶牛养殖企业缺乏稳定而广泛的销售渠道,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合作等。
五、发展建议针对康保县奶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对康保县奶牛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引进技术,改善饲料配方,严格疾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河北省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畜牧业确定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把奶业作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扶持,全面推进。
2007年全省奶牛存栏262.14万头,奶牛存栏同比增长16.77%,居全国第二位;牛奶产量489.44万吨,较上年增长20.08%,居全国第三位。
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767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6%。
机械化挤奶达到55%,分散饲养集中机械挤奶的奶站950个,辐射到27600个农户,30万头奶牛。
全省现有取得国家生产许可证的乳品企业164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8000吨;乳品企业总销售额为191.53亿元;由于河北省奶源充足,因而外省企业纷纷在河北建厂。
河北奶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河北省奶牛养殖业现代化及农民增收道路上的障碍。
(一)奶牛资源奶牛的数量关系着奶业的发展水平。
2007年河北省奶牛存栏头数达到262.14万头,占到全国总量的17.53%,仅次于内蒙古,位于全国第二,如图1所示。
2007年奶牛存栏数量同比增幅较大的原因有:一是基础母牛基数大,育种技术提高,自繁自养增长快;二是养殖户逐年增多;三是引进优良品种。
但是,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近年来,河北省年末奶牛存栏数量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这一情况可在表1中得到具体反映。
养殖成本的攀升导致奶牛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奶农的奶牛养殖积极性。
表1 2000-2007年河北省奶牛存栏变化情况从河北省省内来看,奶牛资源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唐山、张家口和保定地区,丰润、滦南、行唐、栾城、张北、正定、宁晋等51个县,其奶牛存栏数占总存栏数的78%。
(二)牛奶产量2007年河北省牛奶产量达到489.44万吨,比上年增长20.08%,占全国总产量的13.88%,仅次于内蒙古的25.81%和黑龙江的14.42%,继续位居全国第三位,如图3所示。
河北省牛奶产量2007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有:一是奶农养殖奶牛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淘汰劣质牛,饲养高产牛;二是饲养技术、饲养水平逐年提高,单产水平提高;三是良种良法的推广,如采用优质冻精、胚胎移植等,对改善牛群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表2中也可以看到:尽管河北省奶产量在全国奶产量的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增长速度与2003年、2004年相比也在明显放缓。
表2 河北省牛奶产量变化情况从河北省内部来看,形成了冀东沿海平原、冀西北坝上高原、冀中平原农区三大主产区域,优势区域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养殖重点县,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大县全部分布于奶牛优势区域。
河北省有丰润区、滦南县、行唐县、滦县、张北县、沽源县、正定县、丰南区、藁城市、宁晋县、定州市、栾城县、鹿泉市、怀来县等63个县市进入了全国奶牛优势区域优势县名单。
其中,位于2007年位于前10位的县市牛奶产量占到了河北省牛奶产量总量的41%。
表3 2007年河北省县市奶类产量排序单位:吨(三)奶牛饲养规模2007年,河北省奶牛饲养规模为平均每户5.72头,奶牛饲养规模在5头以下的场户数为378584户,年存栏头数为1108089头,分别占河北省总量的82.59%、42.27%;其中年存栏数在5—19头的为68209户,年存栏头数673810头,分别占河北省总量的14.88%和25.70%。
饲养20—99头的户数、年存栏数分别为10338户和434995头,分别占河北省总量的2.26%和16.59%,如表4所示。
从不同经济结构看,以农民为主体的奶牛散户养殖发展最快,但是从单产水平看,散户养殖的单产也是最低的,单产量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加,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河北省规模养殖的需要,如表5所示。
表4 2007年河北省存栏奶牛不同规模程度场户数及比例表5 2006年河北省存栏奶牛不同规模单产水平比较(四)牛奶(原料奶)成本收益以小规模养殖(10—50头)为例,2007年河北省平均每头奶牛养殖净利润为4514.33元,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861.97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7.7%,从每50千克主产品的净利润来看,河北省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主要原因一是原料奶出售价格偏低;二是生产成本较高,高产没能带来高效益。
表6 2007年小规模奶牛成本收益图河北省内部不同养殖规模的成本收益比较: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为例。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规模养殖模式下单头奶牛年平均成本支出为8706元;散养模式下单头奶牛年平均成本支出为8423元。
规模养殖模式单头奶牛成本支出较散养户模式高出了283元,占散养模式单头奶牛总成本支出的3.4%。
其主要原因是:散养户为了降低风险,尽量地减少投资,并且牛舍、奶牛等固定资产折旧及人工费并未计入成本。
从收益来看,规模养殖模式较散养模式下收益高1266元,占散养模式纯利润的32.81%。
主要原因为:第一,单头奶牛原奶年平均产量较高;第二,全年原奶出售价格较高;第三,规模养殖模式下奶牛平均泌乳天数较长。
表7 河北省唐山丰润区不同养殖规模成本收益单位:元(五)乳制品加工2007年河北省共有乳品加工企业164个,日处理鲜奶的能力总计达到18000万吨,其中合资企业4个,地方自建企业160个;乳品企业销售总额为191.53亿元,主要的企业销售额分别为:三鹿集团销售额100.16亿元;邯郸滏阳销售额5600万元;乡谣乳业销售额为1.8亿元;小洋人乳业销售额为7.8亿元。
仅2007年当年新建项目就为4个,扩建项目2个,日处理鲜奶能力分别为1200吨、150吨。
2007年河北省乳品加工企业重点是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换代,保证质量升级,由于河北省奶源充足,且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张家口和保定,因而外省企业看好河北奶源,纷纷在河北省建厂。
以唐山市为例:目前汇聚了三鹿、蒙牛、乐百氏、三元、伊利、均瑶和恒康等19家国内知名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4000吨,但日鲜奶生产能力仅为3700多吨;又如保定市:在原有三鹿、新天香等多家企业建厂的基础上,伊利在定州投资4.5亿元,日处理鲜奶1200吨的生产线刚建成投产,继而蒙牛又在距离定州只有十几公里的望都投资3.5亿元建立日鲜奶处理能力1000吨的加工厂,且产品基本相同。
但目前保定市的奶源仅能提供日产鲜奶800吨。
由于加工企业数量增加,所以恶性争抢奶源,造成了企业销售收入增速的放缓,以及成本的上升。
如图8所示。
表8 河北省乳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亿元,%)(六)市场与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牛奶的方式也逐步升级,从喝奶发展到吃奶(乳制品),再发展到用奶(工业用,如生产化妆品等),牛奶的消费市场不断拓展。
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上奶业消费的水平,目前河北省的奶业消费市场增长潜力还很大。
2007年河北省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150.19元/人,购买鲜奶22.29千克/人,奶粉0.41千克/人,人均奶制品消费量3.44千克/人。
乳制品市场与消费仍是逐年增长,大中城市增幅较小,小城镇增幅较大;在产品品种上,酸奶消费量增长较快,农村以奶粉和乳饮料为主。
消费者对牛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认知度也越来越广,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乳产品市场仍然大有潜力。
(七)奶源基地与奶农协会建设2007年,河北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767个,奶牛存栏39万头,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6%;其中新建小区15个,奶牛存栏1.2万头。
机械化挤奶达到55%,分散饲养集中机械挤奶的奶站950个,辐射到27600个农户,30万头奶牛;奶牛配合饲料的生产企业812个,年产奶牛配合饲料13万吨,其中主要生产企业河北凯特饲料公司年产3万吨,廊坊普瑞纳公司年产10万吨;河北省奶源基地建设向着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奶牛饲养小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管理规范,“小、散、低”的想象正在转变。
2007年,河北省奶农协会共41个,包含农户12万个。
各级奶业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奶农搞好饲养管理、繁殖育种、防疫灭病等工作,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饲养技术培训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奶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省奶牛产业在技术方面主要日粮结构不合理、处理牛粪污染的问题、奶牛饲养管理科学化程度低、挤奶技术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干奶牛饲养过于粗放、繁殖、生物安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1)由于蛋白饲料资源相对匮乏,造成日粮配比不合理。
在配合精料补充料时,品种单一,组成的种类比较少,比例搭配不当。
能量饲料一般由玉米和麦皮组成;蛋白饲料一般只用一种,如只用豆粕,而从生物利用角度考虑,奶牛所用蛋白质饲料最后配比在瘤胃中降解率低的蛋白质饲料,而豆粕在瘤胃中降解率较高,但却被众多养殖者所推崇,因此,开发和应用过瘤胃蛋白成为当务之急。
(2)处理牛粪污染的问题。
根据奶牛存栏量推算,我省每年大约有475多万吨牛粪产生,这些牛粪只有部分被农业作为肥料、部分作为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但利用比例较少,而大多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随着乳业的发展,处理牛粪污染将成为一项重大工程。
(3)奶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奶牛运动场面积不足,没有达到每头牛使用面积15-20平方米,或是由于运动场设计不合理(如运动场雨后积水、泥泞等)实际可运动的有效面积不足,而导致奶牛缺乏运动或运动量不足影响了奶牛体质健康,降低了奶牛的产乳量和质量。
另外,不刷试、洗浴牛体、不修蹄已成为小规模或、个体养牛户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刷试、洗浴既不利于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又不能保证奶源的卫生,长期不检查、修剪牛蹄,易使奶牛形成变形蹄或患蹄病。
(4)对科学的挤奶技术认识程度不足。
挤奶时,擦洗乳房不充分或擦洗乳房的水温不合适,使排乳反射不彻底,造成部分奶牛产奶性能不能完全释放出来,应该做到用45℃左右的温水对乳房、乳头、低部中沟和乳静进行擦洗,开始用带温水湿毛巾擦洗,然后将毛巾拧干自上而下擦洗乳房。
另外合理的按摩乳房,可使奶量提高15-20%,乳脂率可提高2%个百分点,挤奶结束后,要药浴乳头。
(5)干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粗放。
干乳前不监测隐性乳房炎的习惯,导致干乳期中就有部分牛患有乳房病,影响了乳房腺体组织的休息、修复过程,造成产犊后乳量的下降。
(6)繁殖方面存在早配、难孕等问题。
初配体重偏小是许多个体养牛户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尤其在奶牛数量相对不足、牛价高时,育成牛还没有达到体长成熟就开始配种,影响了奶牛自身生长发育,造成终生体重不足和产奶量不高。
另外,由于生殖道疾病等原因造成奶牛配种受胎率降低,甚至是难孕或不孕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7)犊牛及育成牛培育有待进一步提高。
犊牛出生后一般不用奶壶,几乎是用桶或盆给犊牛哺乳,结果不少犊牛出现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