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岛油田防砂与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第14卷第1期2007年2月

特种油气藏

Special0ilaJldGasReservoi瑙

V01.14No.1

Feb.砌

文章编号:1006—6535(2007)01—0091—03

前言

埕岛油田防砂与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夏宏南,刘小利,陶

(长江大学,湖北

谦,张旭,彭明旺

荆州434023)

摘要:为了治理砂害而使出砂油气田能够有效开发,以埕岛油田的防砂采油为例,对双层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砂管和绕丝筛管砾石充填3种防砂方式进行了效果对比,认为砾石充填防砂效果最好,同时通过实践证明电潜泵采油适合埕岛油田馆陶组防砂后的生产井。关键词:防砂技术;电潜泵采油;埕岛油田中图分类号:rIE355

文献标识码:A

采油技术分为自喷采油和人工举升2种,其中人工举升又包括有杆、电动潜油泵、螺杆泵、气举等采油技术。随着不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日新月异,采油工艺也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在现场采用的采油工艺要综合考虑完井方法、地质条件和防砂工艺。胜利浅海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

南部的极浅海水域,已探明含油面积为77.6km2,

石油地质储量为23754×104t,其中馆上段探明含

油面积为74km2,石油地质储量为2l938×104t,占探明储量的92.4%,为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埋藏深度为l

250~1460

m,平均孔隙度为34.5%,渗透

率为l931×10~肚m2,原油具有低凝固点、稠油高饱和压力等特点,原始气油比平均为30.7m3/t。馆上段油藏采用常温常压的开采方式,压力系数为0.974,地温梯度为3.85℃/100m。埕岛油田馆陶组地层胶结强度低、水敏性强,生产中极易出砂。为满足海上高速强采的要求,针对油田地质¨o特

点,结合油井条件和陆上防砂经验,具体给出3种

防砂工艺。经过20多次的防砂实践证明,3种防砂工艺能满足海上开发需要。

1防砂技术原理及特点

1.1筛管砾石充填防砂

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是最成熟、最有效的防砂工

艺技术之一,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是

将不锈钢绕丝管下人油层部位,然后在筛管与套管

环空内充填高质量、高渗透性的石英砾石,形成充

填砾石阻挡地层砂,筛管阻挡砾石的多级挡砂屏

障。其特点是:防砂成功率高,油层伤害小,防砂后

油井产量高。

1.2双层预充填绕丝筛管防砂

其原理是利用同心的双层绕丝筛管组焊在一

起,环空内预先充填好密实的涂层砾石,中心是中心管。其复合结构能够形成多层挡砂屏障,防止地层砂进入生产井筒。其特点是:砾石充填及高温胶结在地面完成,质量有保证,筛管的抗压强度高,渗透率高,有效面积大,施工简单,作业周期短。1.3不锈钢金属棉防砂

不锈钢金属棉主要由内、外管和不锈钢丝压制的金属片组成。因为金属棉有很强的弹性,不同的

生产压力会形成不同的孑L喉通道,不同的地层砂会

通过相应的孔喉通道进入井筒内。根据油层的地质情况可压制相应的金属棉,形成良好的挡砂能力。其特点是:抗压强度高、渗透率高,流通面很大,施工工艺简单,作业周期短。

2防砂效果分析

至1997年7月,埕岛油田防砂怛078口井,占总井数的68%,其中绕丝管砾石充填防砂3口井,双层预充填绕丝防砂29口井,不锈钢金属棉防砂35口井。所有防砂井生产正常,产能稳定,防砂成功率100%,其中第1口cBllc一5井(砾石充填)已累计生产790d无作业,至2003年7月仍正常生产。各种防砂工艺生产效果见表1。

根据对防砂生产井的生产跟踪,油样化验分析

收稿日期:2006一04一ll:改回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夏宏南(1962一),男,副教授,博士,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钻井专业,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硕七研究生导师,现从事钻头、钻井工艺和钻井仪

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