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法分析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法分析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86292299.html,

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法分析

作者:张海鹏

来源:《工业设计》2015年第08期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都相应的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为城市形象的宣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展览馆也存在着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出现模糊的现象,本文就举出几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布展设计;通则;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快速建设,城市的展览馆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但是展览馆在布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密切关注。城市规划展览馆对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城市展览馆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第二,城市展览馆也预示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增加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了解。第三,城市展览馆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宣传,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外商投资,也是城市自我宣传的重要途径。

1当前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的发展

1.1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规模与发展概况

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历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年是2007年,在这一年里,中国大部分的城市的规划展览馆都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直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有超过百个城市在建设城市展览馆,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处于正在成长的时期。

2 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的发展

2.1 展示内容

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展示内容一般都包括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几个内容。一般的城市在展览馆中都设有规划的图文解释规划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展示城市的规模、形态等,这些图文会使人一目了然。但是又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这几部分展览的内容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三个部分被广泛的应用在城市的规划中。虽然这种模式也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也有负面作用,会造成展览馆雷同的现象。如图1连云港展览馆。

2.2 展示形式

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_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

□ 钱凤德,吴国欣 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 [摘 要]2000年2月25日中国首个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投入运营。此后,中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纷 纷开始建设用于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和城市整体形象的专业展馆。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的情况如何? 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这些均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城 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的发展,结合“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课题的研究,提出中 国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布展设计;通则;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6-0022(2012)05-0076-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And General Exhibition Design Rules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s/Qian Fengde, Wu Guoxin [Abstract] Since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opened on Feb, 25, 2000,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has become a phenomenon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What are the problems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s after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What is the future trend?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tatus, exhibition content, exhibition techniques by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general design rules”, and raise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s in China. [Key words] U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Current status, Exhibition design, General rule,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与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城市目前的现状如何?近期如何发展?将来会怎样?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规划展览馆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回答的专业性展馆。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对当地市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其展示的内容会使当地市民对所在城市的古往今来有个大致的了解,能够为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加生动的教材;其次,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能够增强市民建设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最后,城市规划展览馆为城市的宣传推广提供了一扇窗口,特别是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必将成为中国城市展现自我魅力的宽广舞台。 2当前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仅仅经历了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展馆建设的情况怎样?其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又有哪些发展?随之而来又存在哪些问题?以下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2.1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规模与发展概况 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自2000年起分别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2007年可以看作是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2007年,中国有20多个城市规划展览馆开馆运营,如重庆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展馆分别在这一时期相继开馆。2007年~201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速度较快,这一时期相继建成了百余个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业场馆,到2011年又有几十个这样的专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1-122-5)钱凤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研究生。 吴国欣,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博物馆布展方案

全新的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怎样才能更人性化,更全面地反映广东的历史,岭南特有的民俗风情及艺术?关于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的一系列问题今天在珠岛宾馆展开热烈的讨论。 大约一年以前,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方案的逐鹿之争已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馆落成后,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众多珍宝怎么陈列?如何以全新的面目和高品味的展览迎接八方观众? 省博物馆新馆的展览设计策划书也通过南方日报南方网(如下表),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关方面明确表示: “欢迎苛刻、鼓励创意!” 一展馆分布 总使用面积:14358m2 布展面积:13545m2(不包含各展厅前厅和休息过厅) 各展厅前厅和休息过厅:978m2 (一)历史民俗厅:3859m2 民俗馆:1447.8m2历史馆:2411m2 (二)艺术展厅:3130m2 书画馆:879.6.9m2 陶瓷馆:700.4m2 木雕馆:847.8m2端砚馆:533.3m2 (三)自然馆:3825m2 基本xx厅:3235.1m2 自然展临时厅:590.4m2

(四)临时展览厅2731m2 大:1225m2xx:641.3m2 小一:571.9m2小二:293.2m2 二设计目标 参观新馆两小时后,您将: 1.对广东历史文化的特点有一个最初步的印象。认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如张九龄、陈白沙、屈大均等。 2.广东三大民系的组成、特点,对构成岭南文化的重要作用,广东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如飘色、龙舟等。对广东音乐、潮绣、广绣等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一个初步印象。 3.了解华侨文化对广东的影响,以及在中华文化圈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4.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等从古至清代广东对外贸易的重要历史。 5.基本了解近代史中广东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6.对广东的地矿、地貌、动植物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7.获得主要画派、代表性窑址较为系统的知识,对绘画史、陶瓷史有一个最初步的印象。 8.了解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品潮州木雕、端砚的基本知识,认识潮州木雕在俗文化中的地位和端砚对于雅文化的影响。 9.通过临时展览丰富新馆陈列,让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轮廓。 三主要展区 历史民俗xx 以现在广东行政区为主,反映从马坝人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展览馆设计说明

第一章初步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 《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 JGJ 218-2010>;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1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10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BHJ/T010-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场地现状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 “关于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榆发改(2016)351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 1.3.1 场地概况 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金牛山南麓,北面为盆地大道,东面为经九路,南面为纬七路,西面为经八路。用地性质为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场地内部植被极少,有少量农业用房,无其他类型建筑物、构筑物。场地周边除了南部现有学校、住区、街道之外,东西北部均为待建设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住区。 1.3.2 气象资料 榆中县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区,由于深入内陆,离海遥远,大陆性气候十分显著,

博物馆展览馆及科技馆布展方案两篇

博物馆展览馆及科技馆布展方案两 篇 篇一:博物馆、展览馆布展方案 博物馆、展览馆拥抱多媒体新技术 随着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和改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规划馆等。虽然这些文化推广机构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公益性上,但其带动文物、科技、旅游发展、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间接经济功能也是举足轻重且与日俱增的。 当今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创意制胜的时代。如经济学家所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谁能够把握市场,并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意,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展览陈列怎样才能更人性化?如何以全新的面目和高品位的展览迎接八方观众? “文物、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传承历史、传播科学道理,不管多珍贵多有价值的文物和技术,如果不能让其‘开口说话’,无异于摆设。”那么怎样让其“开口说话”、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呢?

多媒体展览陈列室是博物馆、科技馆、等未来展览的方向。 多媒体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这种前沿展示技术,将多媒体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加以组合应用,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提升了体验效果。 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科技馆等陆续开始推行全新的场景建设布展新技术,目前在长三角范围已呈燎原之势蔓延全国。 在展厅展馆中能应用到的数字技术有很多,例如地面投影、电子沙盘、互动橱窗、互动触摸屏、互动触摸桌、互动翻书、互动签名拍照、幻影成像、墙面投影、虚拟漫游、增强现实、环幕、球幕、雾幕等。 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自主研发人机互动软件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在运动捕捉分析、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计算机视觉领域和三维人机交互应用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公司以打造“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数字体验展览企业”为战略目标。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展览馆、地产项目、电视台、教育院校等都采用思特技术。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报告

北京规划展览馆 参观报告 根据建筑学学习计划和要求,2011年10 月26号上午,老师组织了参观学习北京规划展览馆的活动,感受发展中的北京,同时初次感受下建筑与城市规划。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 一进一楼大厅,一件“北京湾”铜雕呈现在眼前,作品以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了北京小 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上面清晰 地展现了浓缩的北京。 第二层为北京市区县规划、临时展区等,在二三层间悬 挂在墙上的是《北京旧城》青铜浮雕,立体反映1949 年的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和特征。共表现房屋11.8万 间,树木6万棵, 大量胡同和河湖 水面,活脱脱的展 现了旧北京的风 貌。 第三层为北 京古城变迁区,模 型展区。有一个巨 大的北京城市规 划模型,据介绍,这是200多人工作六个月,暗战1比750的比例尺,将北京每一栋房屋都搬上来的模型,展现了未来北京的现代化风采,也表现了历史名城的古老风韵。 第四层为北京城市总规划展区,低碳生态城市展区、和多媒体影厅等。 有一个低碳房屋的展品,该厅内墙采用的原生态稚内层硅藻页岩壁材,具有深呼吸、高吸放湿、隔热保温等特殊功能。炎炎夏日,如果将空调温度设定为28摄氏度,由于该墙面的放湿作用,室内可以达到26摄氏度的制冷效果。这样一来,可以适当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墙上的一扇新型双开窗也是亮点之一。笔者体验了一下,通过旋转开关把手,可选择平开和下悬两种方式。所谓平开就是整扇窗户向内打开,下悬则是指窗扇下端固定、上端向内侧倾斜留出约10厘米的缝隙。平时,当室内需要快速通风的时候,只要选择平开,呼呼的风就能够穿堂而过。而夏天室内一直开着空调时,人们会为开窗太热、不开窗又太闷而烦恼,无奈之下往往大开着冷气也大开着窗,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现在,只需要转动把手开一点点窗,新鲜空气就能从缝隙中缓缓流入,而室内的冷气下沉也不会从上面跑掉,这样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也在无形中节约了能源。除此之外,低碳保温墙面、地热供暖系统、节能马桶等都一一展现了现代北京提倡的低碳居住方式。在“低碳生态城市”

博物馆、展览馆布展方案

博物馆、展览馆拥抱多媒体新技术随着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 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和改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规划馆等。虽然这些文化推广机构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公益性上,但其带动文物、科技、旅游发展、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间接经济功能也是举足轻重且与日俱增的。 当今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创意制胜的时代。如经济学家所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谁能够把握市场,并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意,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展览陈列怎样才能更人性化?如何以全新的面目和高品位的展览迎接八方观众? “文物、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传承历史、传播科学道理,不管多珍贵多有价值 的文物和技术,如果不能让其’开口说话’,无异于摆设。”那么怎样让其“开口说话”、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呢? 多媒体展览陈列室是博物馆、科技馆、等未来展览的方向。 多媒体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 这种前沿展示技术,将多媒体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加以组合应用,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提升了体验效果。 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科技馆等陆续开始推行全新的场景建设布展新技术,目前在长三角范围已呈燎原之势蔓延全国。 在展厅展馆中能应用到的数字技术有很多,例如地面投影、电子沙盘、互动橱窗、互动触摸屏、互动触摸桌、互动翻书、互动签名拍照、幻影成像、墙面投影、虚拟漫游、增强现实、环幕、球幕、雾幕等。 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自主研发人机互动软件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在运动捕捉分析、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计算机视觉领域和三维人机交互应用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公司以打造“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数字体验展览企业”为战略目标。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展览馆、地产项目、电视台、教育院校等都采用思特技术。 携手思特,互动未来!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内容大纲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内容大纲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 ——内容大纲 主题: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三峡明珠动力心脏 城市形象: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城市精神:开放包容务实创新文明诚信 城市定位: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东方 市树:、 市花:、 第一部分印象宜昌--序厅 一、主题形象展区 (一)序言 (二)主题形象 (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山、水、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现代化特大城市、中国动力心脏) (三)区位地图 (四)城市名片 世界水电之都 世界钢琴之城 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巴楚文化之乡 中国柑橘之乡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 中国自然流域漂流之都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五)领导关怀 二、功能性展区 (一)阳光规划厅(规划公示厅) (二)贵宾休息厅

(三)临展区 第二部分魅力宜昌--城市纵观 一、宜昌概览 二、建制沿革 (一)古代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距今一二十万年前,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 1.宜昌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地,二十六年(前221 年)改夷陵置巫县。“夏商时为古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建 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又改临江郡为,领宜都(今宜昌)、秭 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2.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 为夷陵县。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 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3.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 4.隋大业三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 州。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初又改为夷陵郡。元年(758年)复改,辖原 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5.五代时,与荆州、归州为。复称,属,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为 “峡”。 6.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 府。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夷陵,隶属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 南道。清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二)近代 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县为,与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三)现代 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管辖。

规划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规划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姓名:凯叁尔 班级:土管一班 学号:101XX131 指导老师:艾刚、侯敏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集中展现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了北京城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年的建都史,宣传了新中国成立61年来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展示了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于XX年 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市长培训教学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单位。是全面展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大型主题展览馆。(在好范 文网搜索更多的文章:) 开馆至今,已经接待了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首脑贵宾,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200多万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在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展示首都北京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窗口。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详尽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悠久的历史,宣传当

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馆内许多展品同时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还积极为各种文化交流、展示和会议等活动提供高水平的场地服务。馆内现拥有2100平方米的临时展区(其中:一层展区1000平方米,二层展区1100平方米,分开或同时使用均可),能够容纳180人的多媒体影厅(大会议室)和能够容纳60人vip会议室。三层宏伟的北京市城市大模型区域和四层宽阔的参观展示区域为举办发布会、酒会等活动提供了富有吸引力且别具特色的活动空间。迄今为止,中国外交部驻华使领馆和外国媒体新年招待会、北京市人民政府驻华使馆新年酒会、“加拿大奥运之家”主题展览、时尚集团《时尚旅游》颁奖晚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法国视觉”建筑艺术展等高水平、高规格的展览和重要活动都曾经在我馆成功举办。 进入馆内,不禁被那恢宏的气势所撼动,从大家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北京虽是帝都,他的历史却并非那么为人熟稔,甚至可以用陌生这个词儿来形容。展馆分为4层,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约8000平方米。展示内容 包括北京古城变迁展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区,北京历次总体规划介绍以及中心商业区、奥运区等规划建设展区。还有有北京交通变化发展规划系列,从1953年到57、58年,从1973年到1982年,从1993年XX年,直至今天的北京。站在四层通过电子望远设备俯看三层的沙盘,可以细致了解北京,每当触屏到电子感应位置,就会出现相应的具体介绍。来到这里,你可以毫不费力的游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甚至具体到每个社区、每所学校都可以找到。除此之外,

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 (二)项目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 (四)项目法人代表: (四)建设地址:萧县政务新区顺河路北侧,市民广场西南角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用地面积6985.9 平方米(10.48 亩),建筑面积3630 平方米,建筑密度51.9%,容积率17.3 ,绿化率26.8%。 配套通风、通讯、安全监控、信息网络等辅助工程和供水、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 (六)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162 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 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的依据 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皖发【2011】27 号) 2、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 11221”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246 号]) 3、《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萧县城区开发总体规划》(4)《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宿州市定额站《宿州定额信息》2010 年第三季度6《公用建筑设计规 范》; 7、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8、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9、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术资料;萧县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 (二)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萧县没有规划展示场所的空白,在满足规划 展览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兼顾举办各种展销会,交易会,人才招聘会等,还可以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完善了萧县城市的功能;通过

博物馆布展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 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其运转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要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展览设计制作工艺的严肃性、技术的可靠性、造价的合理性,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并对每个程序提出明确的规范的管理要求。近年来在博物 馆陈列布展工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可循,整个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往往处在一种非专业化、非程序化和非规范 化的运作中。因此,加强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程序及其规范的研究,建立一套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的程序及规范,是当前博物馆展览与布展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式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展览总体设计方案(展示构 想、展示架构、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动线分析)、展示家具和道具设计、展示灯光设计、辅助展品设计、版面设计、多媒体规划、互动展示装置规划、常规的扩初设计方案(平面图和效果图)、深化设计方案(施工图)、编制布展概算书。 制作与施工阶段主要任务有制作与施工组织、制作与施工方 案制定、工艺和技术要求把关、进度控制、预算控制。布展阶段主要任务是甲乙双方配合完成展览设备和大型辅助展品的安装、实物展品和辅助展品的布置、展览和安保协调、按需调整展览的设计和工艺。 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有验收人员的资格和组成、确立验收的标

准和内容、按验收的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审计阶段主要任务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按《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计费标准》独立进行审计。 评估阶段主要任务包括评估工作的组织、评估方法的选择、收集分析反馈信息、社会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展览工作总结。为了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工程程序和规范的实施和操作,还必须制定如下标准: 一、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企业资格认定标准,陈列布展包 含美化装饰,但绝不是建筑装潢。陈列布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陈列布展人员对陈列的内容方案要有一个再创作的过 程,即在对展览主题和内容方案及展览特定空间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对展品和材料进行取舍、补充、加工和组合,塑造出能鲜明、准确地表达主题思想和内容的陈列艺术形象系列。但近年来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中普遍出现的情况是把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等同为建筑装饰工程。为了规范博物馆布展市场,进行有序竞争,使真正擅长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的企业来承担博物馆布展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保障博物馆展览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二、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主要有平面设计图、效果图、施工图以及工程费用预算的类别和内容等。目前,一方面博物馆建设方对展览 形式设计和施工图纸技术标准提不出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博物 馆展览设计和施工方提供给博物馆建设方的展览设计和施工文件的规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四期改造方案

北京规划展览馆简介 北京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南侧,是国家4A 级景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4年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全面展示北京城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大型专题展览馆。 2010年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重点改造项目自2004年开馆起,作为国内大型综合性规划馆的领军展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一直及时地对北京城市日新月异的规划工作作出响应,适时地推陈出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的展陈手段对规划进行诠释。 2010年,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陈再次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区域包括四层交通展区(260平方米) 和三层古城变迁区、历史名城保护区(690平方米改造周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低碳展厅(320平方米改造周期2010年3月-2010年4月)以及新增加的国土资源规划长期展(约200平方米改造周期2010年3月-7月)。总面积约1470平方米。

展陈更新方案实施介绍 1.1改造目标 针对原有的展示手段已经变得相对陈旧,展示形式不利于观众的观看,展项缺少互动,难以体现艺术性,展览流线上不顺畅的一些问题,馆里对2010年的展馆改造提出了如下期望:体现北京特色,图少,少而精,少而美,图像需要有艺术性。展览分区中需要打造主题亮点,展项主次分明。除了设置专业性展项外,还要加入针对非专业性观众的展项,展览的形式需要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和交流。1.2展陈改造设计方案 历史变迁展区和旧城保护展区改造鸟瞰效果图

北京交通规划展区鸟瞰效果图

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展厅鸟瞰效果图 低碳展厅鸟瞰效果图

1.2.1 展项介绍 一、北京历史变迁展区 传统的历史展区布展方式多采用暗环境焦点采光,这次馆内改造革命性地运用了较明亮的采光,空间构造宽敞通透,小中做大。展项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三面环山,占地16410.54平方公里,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八百六十多年的建都历史。如今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国家的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了城市规划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9月13号我们12级艺设二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对北京市的规划和发展做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进入展览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展览馆的四楼观看了《不朽之城》和《未来北京》两部影片,北京的过去、北京的现在、北京的未来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传递到了我们的脑海里,一座跨越了三千多年历史的伟大城市,必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北京的辉煌。随后,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悬挂在墙上的《北京旧城》浮雕,以1:1000的比例立体反映了1949年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整个浮雕全部用铜铸成长9米宽10米,浮雕上的道路、房屋、树木、水湖一应俱全,浮雕上一共有房屋11.8万间树木6万多棵,以及大量的胡同湖泊、水面这个全国最大的青铜浮雕,全方位的为我们展示了北京在旧时代下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接下来我们在四层俯瞰了位于三层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感受新时代北京的整体城市规划。在展览馆的四层,讲解员还为我们介绍了从解放初直到现在的北京交通变化,并且通过幻影成像技术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北京交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便捷交通的美好愿景。 在展览馆的三层我们见到了规模宏伟的故宫木制模型,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和功能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乾清门以北为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也称前朝。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帝王与王妃居住休息的地方。讲解员还为我们介绍说,故宫是严格的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的。建筑上布置的一砖一瓦无不体现着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随后,我们还踏上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北京城市规划模型,这个面积302平方米,比例达到1:750的城市模型为我们展示了四环以内的古城风韵和现代化风采,同时周边还铺了近1000平方米的同比例城市

敦煌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案

大漠孤烟,驼影斜阳, 见证了敦煌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飞天壁画、洞窟千佛 是流淌在这座古城身躯之上亘古不变的气质。 岁月流转 今天的敦煌传承昔日的辉煌 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空间布局及展线设计 总体空间上对敦煌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有序的功能分割。 将展馆分为古郡新韵、大美古城、大漠风情、大梦敦煌、飞天新梦五部分。 展馆整体面积不大但内容很丰富,针对这些内容,展馆共设计6个亮点展项,包括:“艺术长廊”、“时光长廊”、“名城保护”、“沙漠绿洲”、“党河水景沙盘”、“总规模型”。 展线设计上,将展示内容主线和人流走向习惯性相结合,循序渐进,最大合理性的利用展馆空间,使得参观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展馆。 展示内容说明 第一单元:古郡新韵 本展区作为进入展馆的序曲,主要将城市的特征元素进行传达。分为“序言”、“艺术之都走廊|”、“城市名片”三个展区。 通往规划馆的走道上,通过艺术装饰,将博物馆的大气凝重与规划馆的简洁现代在这里过渡,突出敦煌的地域特色、文化特点、城市的艺术气质。在“城市名片”展区,采用浮雕文字形式展示敦煌城市规划和建设近年来获得的城市荣誉。 第二单元:大美古城 本展区主要展示敦煌的城市历史沿革以及敦煌的概貌等内容,突出展示“国家文化名城”的地位,分为:“历史沿革”、“古城印象”、“规划历程”、“名城保护”四个展区。 走进“历史沿革”展区的“时光隧道”中,结合多媒体屏幕以及灯光技术融合表现的时光隧道将敦煌城市变迁的历史脉络浮现在参观者面前,让观众置身于敦煌的城市历史时空中。 “古城印象”集中图文展示了解敦煌城市的总体概况。 外阳台区域,设计石凳石桌的室外休息区,印有飞天图案的自动门,遮挡了室外风沙,调节了强烈阳光。 “规划历程”将敦煌城市历次规划的城市版图进行对比展示,了解敦煌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关系。 “名城保护”以创意图文的形式展示敦煌实施名城保护行动的举措和成果。 第三单元:大漠风情 本展区主要展示敦煌的产业规划,突出旅游规划内容的展示,分为:“旅游规划”、“产业规划”两个主题。

关于首都博物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的说明

关于首都博物馆、市规划展览馆和国家大剧院的简要说明 一、简介: (1)首都博物馆:该馆是经过4年的建设,于2005年12月开放的新馆,它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南侧媒体开放。新首博地上5层,地下两层,由矩形展厅、倾斜的椭圆形专题展厅和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部分组成。从新馆北门进入,中央大厅开阔、大气,正前方竖立的“景德街”牌楼尽显北京城的历史底蕴。新首博的展览包括《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和《古都北京·城建篇》2个基本陈列展,《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馆藏京剧文物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佛教造像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和《书房珍玩精品展》等9个精品展。 (2)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主要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的悠久历史,宣传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展览馆包括北京市区县规划展览、北京古城变迁、北京城市规划模型等,其中《北京湾》青铜雕塑、奥运会和残运会会旗、悬挂于墙上的《北京旧城》青铜浮雕以及北京奥运场馆规划展和北京城市规划大型模型让大家印象很深。 (3)国家大剧院是我国政府投资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社会公众可以在此欣赏一流的艺术作品、感受一流的艺术经历、接受一流的艺术教育。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高46.68米,地下最深32.50米,周长达600余米。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体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由大片绿植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目前对公众开放的主要是80米水下长廊两侧的公共展厅和三个专业剧场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的外围,其中,公共展厅的展览包括“从古希腊开始的剧院梦想”、“回梦千重—中国剧场”、“梦想在这里实现”、“奥运美术作品邀请展”等系列展览,其内容随时间不同;专业剧场要看当天情况,如有公开排练,有可能可以进入观看,其余时间不对外开放。 二、开放时间: 首都博物馆:周二至周日9:00—16:00(每周一闭馆)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周二至周日9:00—16:00(每周一闭馆) 国家大剧院:周二至周日13:00—16:30(每周一闭馆) 三、门票: 首都博物馆:网上预约,免费参观;馆内讲解:200元/场(约1个半小时)。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30元/人,20人以上团体价八折;馆内讲解:100元/场(约1个半小时);馆内小电影:10元/人。 国家大剧院:30元/人,团体10人以上25元/人,演出票价不定;馆内无讲解。

城市规划展示馆方案大纲

城市规划展示馆方案大纲 一、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1.主题明确,特色鲜明,避免众馆一致,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2.总体装修设计风格简洁:具有动感;创造亮点; 3.布展方式多样化,新颖别致,设计与展示重点突出; 4.追求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融合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 5.结合展示内容布置互动项目,增加观众参与性; 6.社会经济效益兼顾,采用限额设计; 7.考虑各展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参观路线; 8.考虑无障碍通道及人流组织,满足公共建筑规范要求。 二、设计内容要求 1、展陈整体策划与总体规划,包括展示总体构思、展示主题、展示特色、主要展示内容、参观流线等。 2、展项展品方案设计:对重点展项进行举例说明,重点展项应避免与国内其它规划馆重复。 三、整体策划与总体规划要求 1、展示主题定位准确:①展示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展示馆的整体形象;②强调“规划”的主导作用。 2、展示内容的要求:① XX区城市总体规划;② XX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③重点片区规划;④专项规划;⑤重点项目; 3、展示特色的要求:①区域特色;②规划特色;③文化特色;④产业特色;⑤城市目标;⑥总体形象宣传口号;

4、展示手段的要求:①展示手段应与展示内容紧密衔接,有效吸引参观者;②展示手段应该多以互动多媒体为主;③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突出展示重点; 5、展示分区的要求:①根据城市展示馆主题及建筑平面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区和展区布局;②展示内容布置重点突出,展区之间过渡自然,避免互相干扰,观众流线顺畅。 6、展示主线的要求:①展馆设计主线明确,特色鲜明;②展示内容以规划展示、城市建设成就为主,注重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的有机结合。 四、展项展品方案设计要求 1、展项设计要求 ①对各展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有展项描述;②展项的描述须使用图形、文字说明其展示方式、观众如何参与及其得到的体验等;③提出规划数字沙盘面积、比例及数字沙盘范围、重点内容、展示手段、表现手法、特色等; ④提供影院的影片内容,设备配置清单等;⑤对可能的标志性展项,作比较详细的图形、文字说明;⑥对其它可能的展项,应作简要罗列说明并估算造价; 2、展项设计形式要求 ①展项展品符合城市展示馆展示特征,应形式多样,充分应用先进的声、光、电、多媒体等技术,满足功能性和艺术性要求;②展示方式多样,包括静态展示、动态展演、参与互动等,尽可能吸引观众;③展项技术先进、具有可行性,结构合理,成本可控。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参观感想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感想 2011年10月26日,班级里组织我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南侧。是全面展示北京城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大型专题展览馆。她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为主题,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详尽介绍了北京这座不朽之城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全景风貌,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灿烂明天。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北京总体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情况。 展馆共四层,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展示面积8000平方米。展馆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及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和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首都城市规划建设。 历史部分主要由北京古城变迁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内容组成,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等史料,以及多媒体数字影片和各种模型,反映了北京城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过程,详尽展现了自

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格局。并重点反映了包括皇城在内的北京旧城多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层入口处是《北京湾》青铜雕塑, 它是一个铜铸的半球,在半球的剖面上清晰的展示了北京的轮廓以及环绕的山脉和水系,作品以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让人对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上面清晰地表现出了北京的二环、三环等重要交通干线以及北京的水系,为了便于辨认,北京的水库还打磨成明亮的黄色。站在雕塑前,浓缩的北京尽收眼底。雕塑上的脉络直观的让人观察出北京城总体显现出的“凸字形”,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才进入展览馆就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内容大纲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 划设计方案内容大纲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宜昌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 ——内容大纲 主题: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三峡明珠动力心脏 城市形象: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城市精神:开放包容务实创新文明诚信 城市定位: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东方 市树:、 市花:、 第一部分印象宜昌--序厅 一、主题形象展区 (一)序言 (二)主题形象 (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山、水、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现代化特大城市、中国动力心脏) (三)区位地图 (四)城市名片 世界水电之都 世界钢琴之城 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巴楚文化之乡 中国柑橘之乡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 中国自然流域漂流之都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五)领导关怀 二、功能性展区 (一)阳光规划厅(规划公示厅)

(二)贵宾休息厅 (三)临展区 第二部分魅力宜昌--城市纵观 一、宜昌概览 二、建制沿革 (一)古代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距今一二十万年前,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 1.宜昌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地,二十六年(前221 年)改夷陵置巫县。“夏商时为古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又改临江郡为,领宜都(今宜昌)、 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2.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 置为夷陵县。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 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3.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 4.隋大业三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 州。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初又改为夷陵郡。元年(758年)复改,辖原 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5.五代时,与荆州、归州为。复称,属,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 为“峡”。 6.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 府。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夷陵,隶属布政使司荆州府上 荆南道。清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二)近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