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_严孙杰

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_严孙杰
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_严孙杰

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

严孙杰,冯 霖,沈喜妹,杨立勇,张松菁,易如海,顔晓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体成分特点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BM D )影响的差异。 方法 693例成人根据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全身脂肪、瘦组织质量和全身、腰椎、股骨BM D 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 EX A )检测。统计学处理应用Pea 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 结果 男性脂肪百分比低于女性[(22.15±7.12)%vs (32.30±6.84)%,P <0.01],瘦组织百分比[(73.81±6.86)%v s (61.19±10.80)%,P <0.01]和骨矿盐百分比[(4.07±0.47)%vs (3.89±0.64)%,P <0.01]明显高于女性。男性<60岁全身、腰椎、股骨BM D 与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0岁腰椎BM D 与脂肪质量呈正相关,但瘦组织仍影响着BM D ;女性随年龄增加,各部位BM D 与瘦组织质量之间相关性减弱,与脂肪质量相关性增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瘦组织是影响男性和<50岁女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在以绝经后女性为主的人群,<6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BM I )或瘦组织仍影响着BM D 变异,≥60岁女性脂肪则决定BM D 变异。 结论 男性具有较多的瘦组织,是影响男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女性具有较多的脂肪成分,但对BM D 影响存在年龄上的差异,是决定≥60岁女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骨密度;骨质疏松;年龄因素;性别因素;脂肪类;瘦素;身体成分;人体质量指数;回归分析;光密度测定法,X 线

中图分类号: R363.273;323.4;R68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194(2009)04-0301-05

收稿日期:2009-05-27 修回日期:2009-07-21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5263)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福州 350005作者简介:严孙杰(1964-),男,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性流行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容易导致腿骨、椎骨和腕骨骨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 D )是现今诊断骨质疏松及评价骨折危险的重要指标[1]。影响BM D 有诸多因素,近年来发现体成分的两大组分———瘦组织及脂肪对BM D 影响较大,但两者作用孰轻孰重目前还存在争议。当前多数研究仅在同一性别或某一年龄段中验证这种关系,很少关注这种关系的性别或年龄差异。笔者通过分析健康成人体成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对BM D 的影响,以期为指导不同人群合理饮食、运动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建议。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2006年1月-2008年10月体检的健康人群,分别来自福州市五区八县的社区、公司与企、事业单位。年龄(46.2±15.3)岁(20~86岁);男性374例,女性319例,男女之比为1.17∶1;女性绝经人数在20~49岁组为

2.1%,50~59岁组为92.5%,>60岁组则为100%;绝经年限在50~59组岁为(5.59±

3.27)年,>60岁组为(16.30±6.39)年,≥70岁组则为(26.00±3.86)年。排除心、脑、肝、肾疾病,既往无明确内分泌及

影响骨代谢疾病;6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1.2 方法

1.2.1 体格测量 身高、体质量、腰围(W )、体质量指数(BMI )均按照1994年全国糖尿病普查统一标准进行。1.2.2 BM D 、体成分测量[2] 患者在室温静息状态下取平卧位,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EXA ,prodig y 型,美国GE LUNA R 公司)测定,每日仪器性能检测及校对,扫描数据自动分析。测定全身、腰椎(L1-4)、双侧股骨BMD 和全身(总)脂肪、瘦组织、骨矿盐质量等体成分指标。其中:

体质量(kg )=脂肪质量(kg )+瘦组织质量(kg )+骨矿盐质量(kg )

体成分百分比(%)=脂肪或瘦组织、骨矿盐质量/体质量×100%

重复性检验:体成分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4%和0.80%,BMD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6%和1.15%。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用描述性统计、成组t 检验,变量间分析用Pearso 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2.1 基本临床特征 成年男、女性年龄差别无统

30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J F ujian M ed Univ

 July 2009,V o l 43N o 4

计学意义,男性身高、体质量、BM I、(总)瘦组织质量及百分比、(总)骨矿盐质量及百分比和各部位BM D 值均大于女性,而(总)脂肪质量及脂肪百分比小于女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BM D、体成分测量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男性瘦组织质量及百分比、男或女性骨矿盐质量及百分比与全身、腰椎、股骨BM D均呈先略增后减少趋势,以30~49或59岁年龄段为最高,女性瘦组织百分比则呈下降趋势;男、女性脂肪质量及百分比则呈升高趋势(表2,3)。

表1 693例研究对象基本临床特征

Tab1 Clinical char acte ristics of693sampling population

变 量 男 性 女 性

n 374 319

年龄/岁45.37±15.1647.40±15.23

身高/cm168.83±6.10156.95±5.99■■

体质量/kg67.11±9.2456.58±9.68■■

BM I/kg·m-223.55±3.0822.99±3.85■

腰围/cm84.80±9.0279.67±10.31■■

总脂肪质量/kg15.33±6.3218.78±6.84■■

脂肪百分比/%22.15±7.1232.30±6.84■■

总瘦组织质量/kg49.09±4.7735.647±4.02■■

瘦组织百分比/%73.81±6.8661.19±10.80■■

总骨矿盐质量/kg2.71±0.392.18±0.38■■

骨矿盐百分比/%4.07±0.473.89±0.64■■

全身BM D/g·cm-21.16±0.091.09±0.11■■

腰椎BM D/g·cm-21.11±0.151.07±0.18■■

股骨BM D/g·cm-20.99±0.170.95±0.14■■

BM I:体质量指数;BM D:骨密度. 与男性比较,■:P<0.05;■■:P<0.01.

表2 男、女性各年龄组体成分测量结果

Tab2 Body composition of male s and females in diffe rent ag e g roups 变 量性别

年龄/岁

20~2930~3940~4950~5960~69≥70

n 男657987733634女5651521022830

BM I/kg·m-2男22.21±3.5222.64±2.7923.97±2.7824.58±2.9624.68±2.4323.80±3.11■■女20.07±2.8721.80±3.3323.57±3.2824.30±3.7723.98±4.5124.15±3.55■■

m总脂肪/k g 男14.21±7.5613.27±6.3716.30±5.8016.38±5.5816.46±4.7516.28±6.74■■女14.53±6.1617.38±6.0219.26±6.5420.90±6.5920.20±7.3119.74±6.72■■

脂肪百分比/%男20.62±8.3419.65±7.5522.93±6.1623.01±5.8124.19±5.0724.89±8.28■■女27.45±6.5730.72±6.2731.95±5.7334.57±6.2934.97±6.4934.48±6.98■■

m总瘦组织/kg 男48.75±4.0049.12±4.1950.13±4.1636.10±4.5548.05±4.6144.95±5.76■■女34.82±3.5535.67±3.4137.23±4.3148.05±4.6134.38±3.1834.24±2.98■■

瘦组织百分比/%男75.17±8.0876.07±7.3073.06±5.9573.03±5.6572.04±4.8271.37±8.01■■女68.27±6.3564.95±5.9863.86±5.5161.75±6.0161.83±6.3762.29±6.80■■

m总骨矿盐/kg 男2.75±0.362.77±0.312.79±0.342.74±0.402.64±0.352.36±0.43■■女2.21±0.292.37±0.302.44±0.372.14±0.331.80±0.301.78±0.26■■

骨矿盐百分比/%

男4.22±0.444.28±0.424.05±0.433.95±0.433.96±0.443.73±0.59■■

女4.32±0.464.33±0.494.18±0.513.67±0.533.22±0.373.22±0.37■■ BM I:体质量指数. 男、女各年龄组之间方差分析比较,■:P<0.05;■■:P<0.01.

302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7月 第43卷第4期

表3 男、女性各年龄组骨密度测量结果

Tab3 BM D of malesand females in diffe rent ag e g roups

变 量性别

年龄/岁

20~2930~3940~4950~5960~69≥70

n 男657987733634女5651521022830

BM D/g·cm-2

全身男1.16±0.081.17±0.081.17±0.091.16±0.101.15±0.091.07±0.11■■女1.11±0.071.14±0.081.17±0.091.08±0.090.97±0.090.96±0.08■■

腰椎

男1.14±0.121.14±0.121.11±0.151.11±0.161.09±0.151.03±0.23■■

女1.15±0.121.17±0.141.17±0.141.01±0.150.93±0.190.88±0.13■■

股骨男1.01±0.271.03±0.111.01±0.140.99±0.140.99±0.110.87±0.14■■女0.98±0.101.02±0.121.03±0.130.94±0.120.83±0.130.78±0.12■■

BM D:骨密度. 男、女各年龄组之间方差分析比较,■:P<0.05;■■:P<0.01.

2.3 相关分析 男性分为20~39岁、40~59岁、≥60岁3组,女性分为20~49岁、50~59岁、≥60岁3组,分别对男、女性各年龄组全身、腰椎、股骨BM D与年龄、BM I、脂肪质量、瘦组织质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男性各年龄组全身、腰椎、股骨BM D与BM I、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20~39岁、40~59岁组)均呈正相关(r=0.272~0.497,P均< 0.01),≥60岁组腰椎BMD与脂肪质量也呈正相关(r=0.279,P<0.01)。BM I、瘦组织质量与BM D 相关性优于脂肪质量,≥60岁组全身、股骨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4,-0.467;P均< 0.01)。女性各年龄组全身、腰椎、股骨BM D与BM I、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均有良好相关性(r= 0.178~0.497,P均<0.05),但与瘦组织质量相关系数在高龄组最低、与脂肪质量相关系数则在高龄组最高;20~49岁组全身、股骨BM D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3,0.168;P均<0.05),50~59岁、≥60岁组则显示全身、腰椎、股骨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347~-0.300,P均<0.01)。

2.4 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4、5所示,分别以男性或女性全身、腰椎、股骨BM D为因变量,以年龄(X1)、BMI(X2)、脂肪质量(X3)、瘦组织质量(X4)为自变量,P>0.1为排除标准,P<0.05为进入标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表4~5)。男性进入方程亦即决定BM D变异最主要的因素是BM I 和瘦组织,40~59岁、≥60岁组腰椎BMD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受身体脂肪的影响。在以绝经前为主的20~49岁女性,决定BMD变异的最重要因素是BM I和瘦组织;在以绝经后为主50~59岁和≥60岁组的回归方程存在明显区别,前者BM I和瘦组织仍影响BM D变化,后者则是脂肪决定BMD 变异。

表4 男性骨密度与体成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Tab4 T he multiple stepwise reg ression analysis o f male BM D and body composition 分组n 回归方程

20~39岁144全身BM D=0.009X2+0.005X4+0.709(R=0.520,R2=0.270)

腰椎BM D=0.010X2+0.007X4+0.603(R=0.397,R2=0.158)

股骨BM D=0.017X2+0.634(R=0.265,R2=0.170) 40~59岁160全身BM D=0.011X2+0.05X4+0.637(R=0.539,R2=0.290)

腰椎BM D=0.005X3+0.009X4+0.578(R=0.393,R2=0.155)

股骨BM D=0.012X2+0.006X4+0.385(R=0.424,R2=0.180)≥60岁70全身BM D=0.010X4+0.667(R=0.481,R2=0.231)

腰椎BM D=0.007X3+0.009X4+0.533(R=0.366,R2=0.134)

股骨BM D=-0.007X1+0.071X4+1.038(R=0.539,R2=0.291) BM D:骨密度.303

严孙杰等: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

表5 女性骨密度与体成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Tab5 T he multiple stepw ise reg ressio n analy sis of female BM D and body com po sition 分组n回归方程

20~49岁159全身BM D=0.007X2+0.006X4+0.771(R=0.532,R2=0.283)

腰椎BM D=0.012X4+0.742(R=0.337,R2=0.113)

股骨BM D=0.011X2+0.007X4+0.529(R=0.502,R2=0.252) 50~59岁102全身BM D=-0.011X1+0.009X4+1.361(R=0.569,R2=0.324)

全身BM D=0.009X4+0.749(R=0.448,R2=0.201)―只以体成分进行回归

腰椎BM D=-0.019X1+0.011X2+1.779(R=0.402,R2=0.162)

腰椎BM D=0.007X4+0.760(R=0.206,R2=0.042)―只以体成分进行回归

股骨BM D=-0.013X1+0.013X2+1.324(R=0.471,R2=0.222)

股骨BM D=0.010X4+0.581(R=0.367,R2=0.135)―只以体成分进行回归≥60岁68全身BM D=-0.003X1+0.005X3+1.094(R=0.513,R2=0.263)

腰椎BM D=-0.007X1+0.011X3+1.125(R=0.597,R2=0.357)

股骨BM D=-0.006X1+0.008X3+1.034(R=0.575,R2=0.330)

BM D:骨密度.

3 讨 论

体质量是已知的BMD决定因素。然而,关于脂肪和瘦组织这两种重要的体质量组成成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BM D的确切影响,近年各家报道并不一致,缺乏对人群进行整体分析的研究[3-5]。本研究发现,男性有较多的瘦组织,瘦组织质量以30~59岁组最高,60~69岁组开始下降,但瘦组织百分比以30~39岁组最高,40~49岁组即开始下降;而脂肪质量或百分比则随年龄呈升高趋势;全身、股骨BMD的下降开始于50~59岁组,腰椎BM D则在40~49岁组即开始丢失。进一步分析显示,青、中年男性(<60岁)各部位BMD与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老年男性(≥60岁)瘦组织仍对BMD具有贡献性,而脂肪仅对腰椎BMD 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BMI、瘦组织质量与BMD相关性优于脂肪质量,多元回归分析也表明瘦组织对BMD贡献优于脂肪。提示增加瘦组织对维持男性BMD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段男性可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增加瘦组织和肌肉力量,从而应用机械负荷和生物力学作用增加骨量和骨强度。

体成分构成比存在种族、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6]。有研究发现,不同体质量或同等体质量其体成分构成比的差别将对机体的骨代谢过程产生不同影响。增龄是影响体成分构成比的重要因素,这在女性群体更显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女性瘦组织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脂肪百分比呈升高趋势;女性全身、腰椎、股骨BMD的下降均始于50~59岁组。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以绝经前为主的女性BM D与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但瘦组织是影响BM D变异的主要决定因素[7-8],骨量主要依赖于瘦组织,表明瘦组织对女性生命重要时期(绝经前)的骨量维持有突出贡献。其原因考虑:绝经前女性处在峰值BMD形成期,BM I、肌肉量大者骨骼所受应力也大,与男性一样能刺激负重骨的生长和延缓其骨量丢失;另一方面身体脂肪量对骨峰值期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影响小[9]。

体成分对绝经后女性BMD影响的国内外研究多仅局限在某一层面,未阐明绝经早期和后期的不同。本研究发现,绝经早期(50~59岁,绝经女性占92.5%)瘦组织仍是BM D重要的决定因素,而脂肪组织的影响还不明显;绝经后期(≥60岁,绝经女性占100%)女性脂肪则是BMD变异更好的预测因子。提示脂肪对女性BMD的影响与年龄、绝经时间有关,绝经后女性具有更多脂肪组织,后者能提高芳香化酶活性,增加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对骨量起到保护作用[10]。但这种作用在<60岁和≥60岁的绝经女性之间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影响骨代谢的最低雌激素水平要求为90pmol/L,多数绝经早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仍然能达到此水平[11];其次,虽然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量与脂肪量呈正比,但在初期瘦组织减少造成的骨量丢失效应仍然大于脂肪的保护作用。

304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7月 第43卷第4期

总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瘦组织和脂肪对骨量的贡献不同,瘦组织是BM D 主要的决定

因素,脂肪仅有利于绝经后期妇女和老年男性部分骨骼BMD 的维持。因此,强调“高体质量或肥胖是骨量的保护因素”是片面、不正确的,因为质量增加带来的过多脂肪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可能远大于其对骨骼的益处,通过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瘦组织和肌肉力量以增加骨量是对机体更为有利的选择。参考文献:

[1] Blake G M ,Foqelman I .The role of DXA bone density s ca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 orosis [J ].Postqra d Med J ,2007,83(982):509-517.

[2] S ecor S M ,Nagy T R .Non -invasive m easure of body com posi -tion of snakes using dual -energy X -ray ab sorptiometry [J ].Comp Biochem Ph ysiol A Mo l Integ r Ph ysio l ,2003,136(2):

379-389.

[3] Douchi T ,Kuw ahata R ,M atsuo T ,et al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lean and fat m as s comp onent to bone mineral den sity in m ales [J ].J B one Miner Metab ,2003,21(1):17-21.[4] Yu Z ,Zhu Z ,Tang T ,et al .Effect of b ody fat s tores on total

and regional bone mineral den sity in perimenopau sal Chinese

w omen [J ].J Bone Miner Metab ,2009,27(3):341-346.

[5] M izum a N ,M izuma M ,Yos hinaqa M ,et a l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ve con trib ution of lean and fat mass components to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generation [J ].J Obstet Gynaecol R es ,2006,32(2):184-189.

[6] Craig P ,H alacatau H V ,C onimo E ,et al .Differences in h ody

composition betw een T ongan s and Australians :time to rethink the healthy w eig ht ranges [J ]?I nt J Obes Relat Metab D isord ,2001,25(12):1806-1814.

[7] Lekamw asam S ,Weerarathna T ,Rodriqo M ,et a l .Ass ocia -tion between bone mineral density ,lean m as s ,and fat mass a -mong healthy middle -aged premen opausal w om en :a cross -sec -tion al study in southern S ri Lank a [J ].J Bone Miner Metab ,2009,27(1):83-88.

[8] Wang M C ,Bachrach L K ,Van Loan M ,et a l .T he relative

contribu tion s of lean tis sue mass and fat mass to bone density in you ng w omen [J ].Bone ,2005,37(4):474-481.[9] Lu L J ,Nayeem F ,Anders on K E ,et a l .Lean b ody mass ,not

es trogen or progesterone ,predicts peak b one mineral density in prem enopausal women [J ].J Nutr ,2009,139(2):250-256.[10] Dick I M ,Devine A ,Beilby J ,et al .Effects of endogenous es -trogen on ren al calcium and ph osphate handling in elderly w omen [J ].Am J P hysio l E ndocr inol Metab ,2005,288(2):E430-435.

[11]Genant H K ,Lucas J ,Weiss S ,et a l .Low -dose esterified es tro -gen therapy :effects on bone ,plasma es trodiol concentrations ,end om etrium ,and lipid levels [J ].Arch Intern Med ,1997,157(22):2609-2615.

Effect of Body Composition Diversity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Different Ages of N ormal Adults

YAN Su njie ,FE NG Lin ,SHEN Ximei ,YANG Liyong ,ZH AN G Songjin g ,YI Ruhai ,YAN Xiaofang

Departm 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Affi liated H ospital ,Fujian M 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5,C hina

ABSTR 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composition and to investig ate the effect of body com positio n o 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healthy adults o f different ages . Methods A sampling population of 693w a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 ro ups based o n sex and age .Body fat ,lean tissue mass and BM D of the w hole body ,lumbar spine and femur w ere m easured with dual ene rg y X -ray absorp -tiome try (DEXA ).The data were analy zed with Pearson co rrelations analy sis and multiple stepw ise re -g ressio n analy sis . Result It w as observed that compared with w omen ,men had low er body fat percent -age [(22.15±7.12)%v s (32.30±6.84)%,P <0.01],but much highe r lean tissue pe rcentage and bone mineral percentag e [(73.81±6.86)%v s (61.19±10.80)%and (4.07±0.47)%v s (3.89±0.64)%,re -spectively ,P <0.01].BMD of the w hole bo dy ,lum bar spine and femur in male groups under 60years old pro ved to be po sitively correlated w ith lean tissue mass and fat mass ,w hile in male g roups of and o ver 60y ears old ,fat mass still show ed a positive effect on BMD of lumbar spine ,with lean tissue m ass only af -fecting BM D .With the aging of fem ales ,the correlatio n between BM D and lean tissue m ass decreased ,w hile co rrelation between BM D and fat m ass increased .Multiple stepwise reg ressio n analy sis revealed that lean tissue mass w 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BMD in fem ale s unde r 50years old and m ales .In po stmeno -pausal fem ale s ,BM I and lean tissue m ass of those under 60y ears old still affected the variation o f BM D ,w hile in terms of those of and over 60years o ld ,fat m ass w 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 ith the v ariation of BM D and had a go od linear relationship . Conclusion The present data show that men have mo re lean m ass ,w hich is the main facto r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of BMD ,w hile w o men have m ore fat m ass ,w hich exerts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BM D in g roups o f different ages and serves as the determinant facto r fo r the variatio n of BM D in tho se of and over 60y ear s o ld .

KE Y WOR DS : bone density ;osteoporo sis ;age factor s ;sex facto rs ;fats ;leptin ;body com po sitio n ;bo dy mass index ;reg re ssion analy sis ;densito metry ,X -ray

(编辑:何佳凤)

305

严孙杰等: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

人体成分分析

BIA百斯人体成分分析讲义050117 1生物体电阻抗原理(BIA) 是一种通过电学方法测定人体水分的技术。将微弱的交流电流信号导入人体时,电流会随着电阻小,传导性能较好的体液运动。水分的多少决定着电流通路的导电性,这个可用叫做阻抗的测定值来表示。阻抗是当电流存在时干扰的力量。以测定阻抗来算出人体构成成分的一般原理是利用人体水分与身高成正比,与人体阻抗成反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成正比,与横截面成反比。在人体中,导体的体积可看作人体水分。 2机体成分分析&水分分析 健康的肌肉含有73.3%的水分。水分的分布就意味着肌肉的分布。也就可以比较柱型图表的长度, 来得知肌肉的分布。但应注意的是肾脏有疾病或不是健康人的情况,与肌肉含量是无关的。这时要参老浮肿测试的值。 人体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构成了体液。成年男性的体液重一般为体重的60%;女性约为 细胞内液 40% 血浆5% 细胞外液 20% 组织间液15%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健康人细胞内外液的比总是维持在2: 1,所以“细胞外液/人体水分含量”为0.30-0.35时,可以看作是健康状态。浮肿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增加。各种疾病影响水分分布,肌肉衰退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情况,或由于长时间站立及疲劳都可引起身体浮肿。这些情况,最好第二天重新测定以下,若还不回复正常,那么最好接受精密检查。当浮肿检测栏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身体评估将不出现分数。对人体水分分布有影响的因素都对阻抗测定有影响,如洗澡,锻炼后等。锻炼后,人体水分会更多的集中在手臂和腿,以提供营养并将废物带走。 构成身体的人体成分可分为水,蛋白质,体脂,无机物四种。这些成分在人体中会因为性别与个人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大致为55: 20: 20: 5。在这些人体成分中,如果知道人体水分含量和人体脂肪含量,就可以分别求出这四种各自的成分量。无机物主要是骨头的重量;蛋白质和无机物的量叫去脂肪重量。 体重受饮食,衣服,体内食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对阻抗没有影响。小便前后会有一些差异。小便后,脂肪量会减少0.2-0.3kg,这是由于在内脏器官中的水分不能成为电流的通路,所以BIA把它当成了人体脂肪。同样,食物被吸收前当作人体脂肪,开始吸收进入血液内就被当作水分。一天中大约有1.5kg的体重随着上午和下午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直正意义上的体重变化,也不是直正的人体成分变化。所以为了精密的分析,测定的时候最好是空腹,而旦去过卫生间,穿较轻的衣服。测定人体脂肪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6点。但分析人体成分的最好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介绍

“人体成分分析仪”简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威胁着人的生命。肥胖的危害很多,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综合症等许多严重的疾病。人体成分的盈亏及成分相互间的不均衡,会产生上述肥胖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或营养不良。因此,人体成分保持一定的比例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简易、快速地测定出人体成份十分必要,能够帮助测试者判别自身的健康状态。 二、人体成分和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是由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四种成分组成的,人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用测量生物电阻抗(BIA)的方法确定人体成分的仪器。它采用微弱的(人体感觉不到)恒定交流电流,通过人体手、足与电极连接测量人体各部分的电阻抗。人体内脂肪为非导电体,而肌肉水分含量较多,为易导电体。如脂肪含量多,肌肉少,电流通过时生化电阻值相对较高;反之生化电阻值相对较低。通过以上信息,根据中国人不同年龄、性别的数字模型定量分析人体成分。 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的人体成分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内总水分、体脂肪、体蛋白、肌肉、瘦体重、矿物质等8种成分,并推算出11项指标,它们是:脂肪百分比、肥胖度、体质指数、基础代谢率、标准肌肉、标准体重、体重控制、脂肪控制、肌肉控制、目标体重以及水肿系数等。为了使测试者体态匀称,身体健康,仪器可向测试者提出营养措施和运动建议。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对人人都有用的仪器,它并不是一种诊断特定疾病的仪器,而是一种快速无创测定人的身体状况并进行评估的仪器。它可用于以下用途: (1)肥胖的诊断、营养状况的评估。 (2)水肿、骨质疏松、身体平衡、透析后体内水分改变、激素治疗后身体成分的改变。 (3)身体脂肪比例和脂肪分布的测定,可用于健康检查及老年病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 (4)为体重控制、减脂、肌肉训练、营养平衡和诊断疾病等提出科学有效的依据。 (5)监测癌症等消耗性疾病(如:HIV)患者的人体细胞总量。 三、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领域 1.医院 在各大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主要医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减肥门诊、临床营养科室(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三级甲级医院均设立此科室)等,他们需要对病人定期进行体成分测量评定。对有营养障碍的病人进行体成分评估和监测。其目的是观察病人手术前后、化疗前后、治疗前后和营

人体成分检测报告分析话术(最新)

人体成分检测报告讲解专业话术 检测后开场白 不及格客户(针对瞧上去还不错客户):您得健康评分不及格哦 及格客户(针对超重较多人群):您得健康评估分还就是不错得,比我预估得要好。 体重控制话术 您自己得理想体重就是多少?按照国际标准,参考您得身高,肌肉等,建议您得目标体重就是**公斤。对于想调整指标客户 您第一步目标就是减轻体重到目前体重得10%,您得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会明显好转,不需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身体健康调整好之后,再做下一步计划。肌肉脂肪分析 体重脂肪肌肉均超标“C”型客户 您还就是有优势得,您得骨骼肌高标准,说明您原先得身体素质还就是很不错得。现在体重以及脂肪均超标如果能够控制下来,形成一个“D"型,将会取得一个非常高得评估分。 体重正常或者超量不多,但就是肌肉少,脂肪多“C”型客户 瞧上去还就是不错得,分数低得原因就是身体结构比

例不好,肌肉少,脂肪超标多,所以我们得重点不就是减轻体重,而就是调整您得身体结构比例,提高您得身体素质、 体重指数分析 体重指数BMI一旦达到或超过24,BMI每增加2(可以帮客户折算成超出得体重),冠心病得相对危险会增加15。4%。当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8时,伴有其她多种危险因素得概率可达到90%以上。 肥胖危害以及干预后可以达到得效果 肥胖就是三高得重要诱因,就是不良得生活方式引起得,比如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运动等,所以减重对改善三高非常有好处,每减一公斤体重,收缩压可以下降1—2mmhg,使患者减用降压药物,甚至可以停用,让所有人得血压可以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60—70%以上得血糖异常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绝大部分血糖异常患者得血糖可以更加稳定,胰岛素用量可以大幅度下降。 ?大部分得甘油三酯升高者可以在1-2个月之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60%以上得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干预回复健康!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实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规范。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磷脂 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磷脂的作用 调节代谢、增强体能的功能 人体在高强度体力活动及大运动量活动中,肌肉细胞借助磷脂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传递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并排除体内代谢物,在此生理循环过程中,磷脂会被大量分解和消耗,此时只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磷脂,人体肌肉才能持续获得能量和营养。这是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磷脂能有效地增强细胞功能,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增强细胞消除过氧化脂质的能力,及时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就是人体食用磷脂后会明显感觉到精力充沛、身体轻松、不易疲劳的主要原因。目前,磷脂对提高马拉松、游泳等耐力型运动项目成绩提高的显著作用已被西方国家所证实。 改善脑功能、增强记忆力的功能 人体大脑中磷脂类物质所占比重高达30%左右,它们在人类智力活动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磷脂对人的智力发育,记忆力增强有独特作用。磷脂是脑细胞的组分,

又是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磷脂在体内水解生成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在此生化过程中形成的胆碱对脑及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胆碱转化为乙酰胆碱,它是通过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起着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聪明强智,注意力集中,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大脑内乙酰胆碱的数量越多,记忆、思维的形成也越快,从而可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人体长时间用脑思考或处于紧张状态时,磷脂的消耗也会明显增加,此时若不及时补充能量的磷脂食品,久而久之人体的记忆力则会衰退健忘。人体进入老年状态以后,血液中胆碱含量会明显降低,所以补充足量的磷脂食品,对神经衰弱、用脑疲劳、记忆力下降和老年性痴呆等症状的防治有着明显的辅助疗效作用。例如,医学专家将富含有磷脂的食品,连续数月供给一批老年性痴呆患者,结果其中有不少人记忆力明显好转,所以大豆磷脂也是老年人首选的营养保健食品。 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引起动脉硬化的胆固醇是脂肪性的蜡状物质,人体自身会合成200~800mg,是肾脏、性激素、胆汁盐、维生素D不可或缺的原料,但如果胆固醇含量过高富积在支脉壁上,就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使血管硬化变脆,弹性减弱,易于破裂,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磷脂的“两亲”(磷脂分子所包含的亲油亲水基团)结构决定了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它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以便于组织的吸收和代谢, 使其不在或少在血管上沉积,保持血管壁的柔滑和血管畅通,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三高”(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德国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曾在军队官兵中作过观察。20万人每天食用含高胆固醇膳食。同时也食用一定量的卵磷脂,一年半后,在这部分人群中不仅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随着人类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及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关注身体营养状况,通过体成分分析进行身体健康评估成为新时代社会必要的健康评估手段。 体成分检测,探知体重来源 当前对人体肥胖程度的评估手段有多种,其中国际通用的BMI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既然有了这种方法,为什么还要测体成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体成分测的是什么。体成分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矿物质等,常用体内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所以身体成分是反映人体内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简单点说: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康宇医疗公众ID:kangyuyiliao) 了解了体成分的定义,BMI的局限就显而易见了:不能区分体重是来源于脂肪、肌肉还是其他成分。 而这显然有必要加以区别: 1、水的平衡 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

2、蛋白质的平衡 蛋白质由多种化学物质以环状形态构成是具有粘着性的人体成分。肌肉中含量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脂肪里也溶入了一些蛋白质。蛋白质的匮乏意味着四肢的肌肉及形成脏器的肌肉不足。如果肌肉是利用人体的能源活动身体和脏器的器官的话,那么肌肉的不足就意味体质弱,没有活力。 3、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是维持身体架构的支柱,在大脑里它是保护重要脑器官的盾牌。含蛋白质与钙质的无机盐聚合组成坚固的骨骼。但如果钙质从骨骼组织中脱落随小便排出体外的话,骨骼的密度逐渐降低,原来钙质所占的空间空掉了,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4、脂肪的平衡 通常人们认为肥胖就是单纯意义上的胖,而胖就说明脂肪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体重很重的摔跤运动员就不能说他胖,而不少体重很轻的年轻女性中也有不少脂肪过多的人。 评估营养,预测健康风险 体成分检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探知体重的来源是脂肪还是非脂肪组织,体成分检测具有非常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评价营养状况 对于大规模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国内外学者一般将人们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5个等级。当前比较典型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体重、BMI、体脂率和皮褶厚度等。 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体身材大小、性别、年龄和运动锻炼等情况的影响,身高标准体重、BMI 等方法在评价营养状况中存在“误判”现象,如运动员和健身者常常由于体内肌肉和骨骼含量增加,虽然体脂百分比正常,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结果被误判为超重,甚至被误判为肥胖。 2、预测健康风险 身体成分与健康风险预测密切相关,是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腰围、腰臀比和腹部皮褶厚度等与躯干脂肪含量和体脂率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随着上述指标的增加,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加。 3、评价体质和健康 体质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其状态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空间。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体质研究。我国对身体成分的评价作为体质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将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的测量作为我国国民身体成分的评价指标。 4、评价生长发育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 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电阻抗测定法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 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 1.电阻抗测定法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 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 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 四、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 1.电阻抗法 体脂肪率为28.3% 2.皮质厚度测法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 可得:Fat=19.47%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电阻抗法 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2.皮脂厚度法 肩胛下区:皮肤褶皱厚度男性为9.1-14.3mm,平均13.1mm;女性为9-12mm,平均为11.5mm,如超过14厘米可诊断为肥胖。 上臂部:男性均为18.1mm,如男性超过23mm,女性超过30mm为肥胖。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因此,本人测试结果为正常。 由皮脂厚度测出的数据计算可得的体脂肪率(19.47%)与电阻抗法测出来的值(28.3%)有所差距,原因应为:a.皮脂厚度测试部位较为局限;b.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

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 一、骨骼的生长和矿化概述 骨骼的生长和矿化在胎儿期及出生后持续进行,在21岁时达到相对稳定。骨骼中钙含量从新生儿期的30g增加到成人期的1200g;同时,磷含量从17g增加到700g。骨组织中有一系列酶机制保证其细胞外基质的矿化。骨基质由胶原、蛋白多糖和其他非胶原蛋白质组成,其中沉积的不溶性羟磷灰石和少量其他盐类,使骨组织成为能支撑机体的一种结构。其中最重要的两类细胞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组建及其后的矿化过程。破骨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再吸收。 骨生长或骨成形是下述两个过程的综合结果:首先形成新骨,继之再吸收以维持原结构形态,其净结果是获得骨量。男性和女性青少年到18岁时可达到其个体骨量峰值的95%~99%。青春期后,骨生成和再吸收在数量上达到平衡,这种状态称为骨的再成形。 35~40岁后,骨的生成和再吸收不再匹配,发生骨的净丢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即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由于人口趋向老龄化,骨质疏松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经绝后妇女的健康,而且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策略包括:提高在青春期可达到的骨量峰值和预防生命后期的骨丢失。 二、保健食品增加骨密度的原理 (一)直接补充钙质 如各种钙剂、磷酸盐、维生素D等,可通过直接补充钙质而达到增加骨密度的目的。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应用。 (二)调整内分泌而促进钙的吸收 如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对防治绝经性骨质疏松,雌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有效措施。研究发现,大豆中的某些成分,如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等物质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与雌激素竞争受体,同时可避免雌激素的副作用。因此,中老年妇女经常摄人大豆及其制

海带的功能性成分及应用研究

摘要 海带是我国资源丰富的一种大型海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化工、食品、医药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带中有很多功能性成分,比如海带多糖、碘、甘露醇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现在已经确定的海带多糖有褐藻胶、褐藻糖胶和海藻淀粉,海带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首先对海带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其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药理作用。最后根据现在的研究现状,对海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主要侧重于食品和疾病治疗方面。最后针对海带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带;海带多糖;应用 Abstract Laminaria japonica is a macroalgae which is very rich in China, its yield is in first place over the world. And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hemical, food, medicine, etc. There are a lot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such as laminarin, iodine, mannitol, dietary fiber, etc. Now, the certained laminarin has algin, fucoidan and seaweed starch. The Laminarin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t first,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Laminaria japonica is given, then the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follow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 Laminaria japonica’s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applicetion focus on food and disease treatment. In the end, based on Laminaria japonica’s future study, some expectation are given. Keywords: Laminaria japonica; linarin; application

人体成分分析报告

1.??????????????????.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2.?????????, ??(Borderline) ,??????????? 3.?????????? 4.?????????? 一、要求知道节段浮肿的具体正常值范围: 1.左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2.右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3.左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4.右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5.躯干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二、浮肿评估 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四、阻抗值具体正常值范围 ?译文: 一、二、浮肿评估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浮肿评估地正常范围通常为0.330~0.339,但因年龄、性别而异。 我们想知道ECF/TBF和ECW/TBW的范围分别是多少,据我们所知Inbody采用的是ECF/TBF范围是0.31-0.35,ECW/TBW范围是0,36-0.40,跟我们的差距很大,请问怎么解释? 20岁的年轻人检测出0.400,被评估为临界或浮肿,但45~50年龄段被评估为正常。 这是因为随年龄增加细胞数量减少。 节段浮肿评估也一样。 节段浮肿与节段肌肉量一起,用于判断人体五部位的水分均衡程度。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基础代谢量使用广义哈里斯—本尼迪克特法计算。 此公司中需要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但是我公司不使用体重,转而使用去脂体重。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与保健功能_谢广发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与保健功能 谢广发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绍兴 312000) 摘要:黄酒为酿造酒,酒精度16%左右,含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功能性低聚糖、γ-氨基丁酸、 生物活性肽等功能性成分,经动物实验等科学手段证实,黄酒具有显著的排铅、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免疫能力、延缓衰老、抗氧化能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关键词:黄酒;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中图分类号:TS262.4;TS201.2 文献标识码:B FunctionalConstituentsandHealthFunctionofChineseRiceWine XIEGuang-fa (ZhejiangGuyueLongshanShaoxingWineCo.Ltd.,Shaoxing312000,China) Abstract:Chinesericewinecontainsfunctionalconstituentsofaminoacids,mineralsubstances,vitamins,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γ-aminobutyricacid,functionalpeptides,etc.Andscientificresearchrevealedthatithashealhfunctionsinmanyaspectssuchasloweringleadlevelinbody,enhancingabilityoflearningandmemory,enhancingimmunity,anti-aging,antioxidantcapacity. 文章编号:1002-8110(2008)05-0014-03 黄酒为酿造酒,酒精度16%左右,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历来以营养丰富、保健养生著称,其保健养生功能古书上多有记载,也倍受行家推崇。一代伟人邓小平晚年也每天喝一杯绍兴黄酒健身。 1黄酒的功能性成分 1.1 黄酒中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 黄酒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为16g/L 左右,是啤酒的4倍,红葡萄酒的80倍。黄酒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以肽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肽除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功能外,其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氨基酸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黄酒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所谓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适应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都可能导致生理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绍兴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400mg/L,半必需氨基酸达296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L和 11mg/L。1.2 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 必需的,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 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性和心脏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人体缺镁时,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等疾病。黄酒含镁200~300mg/L,比红葡萄酒高5倍,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鳝鱼、鲫鱼还高,能很好地满足人体需要。 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代谢及免疫调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锌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溃疡修复,并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康复相关。锌是人体内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由于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局限性,人群中缺锌病高达50%.人体缺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及皮肤粗糙、脱发等症状。绍兴元红酒含锌8.5mg/L,而啤酒仅为0.2~0.4mg/L,干红葡萄酒0.1~0.5mg/L。健康成人每日约需12.5mg锌,喝黄酒能补充人体锌的需要量。 硒与人类疾病、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 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目前我国居民硒的日摄入量约为26μg,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摄 收稿日期:2008-06-03 作者简介:谢广发(1969-),男,江西石城人,教授级高工,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硕士生导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黄酒研发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2篇。 第35卷第5期 2008年9月 酿酒 LIQUORMAKING Vol.35.№.5Sep.,2008 ?14?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量控制、健康评估、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参数、病人分类等。 A、身体成分分析: 身体水分(L):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 蛋白质总量(kg):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的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骨总量(kg):即无机质总量,指骨髓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做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做骨密度检测; 脂肪总量(kg):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

B、脂肪分析: 身高(cm):给出值和相对人群平均身高的百分比。平均身高:中国169.7、江苏省171.03、福建省168.9; 体重(kg):是指被检测者的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100)*0.9;肌肉量(kg):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 身体脂肪量(kg):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 身体脂肪比率(%):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正常范围,男性10%~20%;女性18%~28%; 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可从这一指标检查脂肪是否过多。正常范围男性为0.75%~0.85%;女性为0.70%~0.80~。超过0.85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 C、身体水分分析: 分左右上肢、躯干、左右下肢几个部分测量,对于健康人它反映肌肉发达的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均衡状态,儿童和女性经常出现上体虚弱,中年人经常出现下体虚弱。 浮肿测试:标准值0.30~0.35,超过0.35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下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做进一步物理检查; D:综合评估: 肌肉类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体重范围,肌肉形态是根据体重和肌肉的多少做出体质分类表。超过正常体重110%属于超体重,达不到90%的属于低体重,肌肉量偏少属于低肌肉型,肥胖的人较多。低肌肉型的人,不论体重是否超重,大多都患有肥胖症; 营养状况:用于评估身体的组成总分肌肉、脂肪、骨骼的盈亏。缺乏蛋白质会出现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乏力、运动能力减退、成人病等症状; 上下均衡:反映上体和下体的发达程度。上体虚弱反映缺乏运动,下体虚弱反映肌肉萎缩;

人体成分分析

BIA 百斯人体成分分析讲义050117 1 生物体电阻抗原理(BIA) 是一种通过电学方法测定人体水分的技术。将微弱的交流电流信号导入人体时,电流会随着电阻小,传导性能较好的体液运动。水分的多少决定着电流通路的导电性,这个可用叫做阻抗的测定值来表示。阻抗是当电流存在时干扰的力量。以测定阻抗来算出人体构成成分的一般原理是利用人体水分与身高成正比,与人体阻抗成反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成正比,与横截面成反比。在人体中,导体的体积可看作人体水分。 2 机体成分分析&水分分析 健康的肌肉含有73.3%的水分。水分的分布就意味着肌肉的分布。也就可以比较柱型图表的长度,来得知肌肉的分布。但应注意的是肾脏有疾病或不是健康人的情况,与肌肉含量是无关的。这时要参考浮肿测试的值。 人体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构成了体液。成年男性的体液量一般为体重的60%;女性约为55%。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健康人细胞内外液的比总是维持在2:1,所以“细胞外液/人体水分含量”为0.30-0.35时,可以看作是健康状态。浮肿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增加。各种疾病影响水分分布,肌肉衰退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情况,或由于长时间站立及疲劳都可引起身体浮肿。这些情况,最好第二天重新测定以下,若还不回复正常,那么最好接受精密检查。当浮肿检测栏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身体评估将不出现分数。对人体水分分布有影响的因素都对阻抗测定有影响,如洗澡,锻炼后等。锻炼后,人体水分会更多的集中在手臂和腿,以提供营养并将废物带走。 构成身体的人体成分可分为水,蛋白质,体脂,无机物四种。这些成分在人体中会因为性别与个人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大致为55:20:20:5。在这些人体成分中,如果知道人体水分含量和人体脂肪含量,就可以分别求出这四种各自的成分量。无机物主要是骨头的重量;蛋白质和无机物的量叫去脂肪重量。 体重受饮食,衣服,体内食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对阻抗没有影响。小便前后会有一些差异。小便后,脂肪量会减少0.2-0.3kg,这是由于在内脏器官中的水分不能成为电流的通路,所以BIA把它当成了人体脂肪。同样,食物被吸收前当作人体脂肪,开始吸收进入血液内就被当作水分。一天中大约有1.5kg的体重随着上午和下午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重变化,也不是真正的人体成分变化。所以为了精密的分析,测定的时候最好是空腹,而且去过卫生间,穿较轻的衣服。测定人体脂肪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6点。但分析人体成分的最好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3 综合评估 肌肉形态

保健品功能-增加骨密度

保健品功能-增加骨密度 2009-11-25 11:03:31 作者:phpcms来源:浏览次数:3 网友评论0 条由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发生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组织的细微结构被破坏,使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它可以使除头颅外 由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发生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组织的细微结构被破坏,使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它可以使除头颅外的任何部位的骨骼发生骨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增加骨密度、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骨质疏松与健康 (一)什么是骨密度 骨组织的强度有75%~85%与骨密度(BMD)有关。骨密度指骨单位面积的骨质密度,是指骨组织结合的紧密程度(BMD),通常指骨矿物含量(BMC)。是目前衡量骨质疏松的一个客观的量化的指标,也是反映骨量的一个指标,其单位为G/CM2,骨密度越高,骨质强度越好。它与骨骼结构、骨量、骨矿物含量等因素相关。 随着年龄的老化,周身各骨骼的BMD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股骨颈的BMD在20~ 90岁之间,女性要下降58%,男性要下降39%;股骨粗隆间区(intertrochanteric region)则分别下降53%及35%。BMD下降到一定程度,易于发生骨折。 (二)产生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量减少是骨矿物质(钙、磷等)和骨基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比例的降低,通过调线及骨形态计量学检查发现骨量丢失的变化,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产生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有着多种致病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活方式、营养状况、疾病及药物等,见表1。 表常见的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的原因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1. 体检与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 通过【In Body】定期人体成分测试可及时了解身体内水分、肌肉、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数值,对慢性病高发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人群)从而减少慢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对于3~18岁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及体脂肪含量,并采用成长曲线图以百分数形式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身高和体重变化,从而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及时进行营养干预。 3. 肥胖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精确诊断肥胖,判断出隐形肥胖、腹型肥胖以及内脏脂肪型肥胖,降低肥胖漏诊率,并帮助肥胖者健康减重。4. 中老年人群 通过【InBody】测出骨矿物质含量(BMC)进行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及肌肉量,有助于骨质疏松的初步筛查,及时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 5. 糖尿病人群 【InBody】可节段测量人体肌肉含量,尤其是下肢肌肉量,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另外可节段测量体脂肪含量,判断是否存在腹型肥胖,更好地预测糖尿病的发生。 6. 肝脏疾病人群 通过【InBody】,可提供相位角或身体细胞量,分析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另外,可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评价肝硬化患者的浮肿状态和严重程度。 7. 血液透析人群 使用【InBody】可以通过细胞外水分比率了解透析前的水肿情况,从而更准确的制定透析方案。确认进行血液透析后,人体细胞内外水分是否达到均衡标准。 8. 康复、健身人群 【InBody】体成分测试所提供的肌肉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客观数据确认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在体脂肪减少的同时肌肉量增加的变化。 9、孕期营养监控 通过【InBody】测量基础代谢率,进行个体膳食营养分析指导,制定体重控制指导曲线,定期监控体重的增长,并进行科学控制,预防妊娠糖尿病。同时也能降低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妊娠期疾病的发病率及巨大儿、低体重儿,畸形儿的出生率。 10、危重症患者及营养不良人群 通过【InBody】测量基础代谢率,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出患者需要的热量,比较精准的给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11、不孕人群 A、肥胖会影响男性性激素,减少精子数量,导致精子功能变化还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出生生存率和增加胎儿流产率。通过测量人体成分分析来帮助控制体重,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B、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测量人体成分分析来了解与控制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等,通过合理减重来促孕。

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多频生物电阻抗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多频生物电阻抗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公司都推出了不同型号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均可实现对人体成分的常规性测试和分析。但是大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在人体阻抗测量中,多采用四电极法,虽然减少了接触阻抗的影响,但是由于同时只有两个电极作为测试端,所以并不能测出手脚处的体阻抗,这使得整体测试结果偏大;而且由于每个电极都是作为电流电极和电压电极共用的,这使得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电压和电流互相干扰的现象,以上两种因素使得系统误差增大。 (2)目前一些公司研制的仪器可以实现多频检测,这在准确测定人体水分含量上进了一步,但都没有完全实现全自动控制,还需要操作者手动去控制,对非专业人员的使用造成了一定困难。 (3)国内外公司研制的人体成分分析仪,所有的测试数据都需要上传到联机电脑中进行显示、存储、分析、管理,因此一台仪器需要一台专用电脑,这对该仪器的推广使用造成了很大不便。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一些科技研发公司开始研发弥补以上不足的新设备。本文以西奈SN-2A 为例,目前市面上开始采用生物多频电阻抗(MFBIA)的原理来检测,这种仪器可以检测、分析不同频率下(5k、50k、100k、250k、500k)的人体阻抗信号,根据总结出的计算公式(Lukaski方程),可以计算出一系列人体成分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诊断出人体成分的变化以及健康状况。除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对目前国内外同类仪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1)全机采用八个接触电极,这些电极都是用不锈钢制成,电极接触面由直立的握式电极和脚踏式电极组成。在左右两个测量回路中,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电极作为电流电极,电压电极和电流电极都是独立使用,不存在重复使用现象,这保证了在测量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互不干扰;在任意一个测量回路中,同时都有四个测试电极工作,不仅可以测出准确的身体节段阻抗,还可以测出手脚处的体阻抗以及接触阻抗,这大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当选通右半身测量回路时,E1和E7作为电流电极,E3、E4、E5、E6作为电压电极,可以分别测出接触阻抗+右手体阻抗、右上肢阻抗、接触阻抗+右脚体阻抗、右下肢阻抗。经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到躯干阻抗。反之亦然。 (2)仪器操作十分简单,操作者只需按下开机键,其他所有功能都由仪器本身来实现,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操作,这一点对非专业人员的使用来说尤为重要。 (3)仪器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互联,进而实现了一对传输线、Ⅳ台仪器,双向传输多个信号,一台电脑同时监测多台仪器,这为社区医院进行大规模会诊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利用以太网进行远程监控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有效地解决了同类仪器中存在的不足。适合家庭医疗保健和医院保健科使用。在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测量人体成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人体成分正常值范围,评价生长发育、成熟情况以及老化进程,有助于对营养状况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在儿童生长发育期,监测身体成长变化,了解发育状况,正确指导营养补充,对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运动中,为了减轻体重,提高竞赛成绩,以及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安排合理的运动量,都需要监测体内成分的变化。健美和减肥锻炼若能在脂肪含量监测的指导下进行,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