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臭气处理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几种臭气处理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几种臭气处理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几种臭气处理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臭气形成的原因,以及几种臭气处理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于相关企业除臭设施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臭气;污染;除臭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不时就会闻到一股臭味,而引起这些恶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寄生在河、水库、贮水池中的各种微生物与浮游生物繁殖共存而发生的土臭,也有由于植物、浮游生物在分解时生成放线菌发出霉臭及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物质使细菌死亡而发臭,还有的是因为车轴藻、水草、落叶等在水中分解而溶出丹宁酸发臭,但更主要的是来自于河流水作水源的自来水中混入工业废水使水源受污染而发臭,城市污水在输送和处理过程中而引起的臭味,甚至产生苯酚等臭味。这不仅缩短了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降低土地利用率,更严重的是它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类的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治理城市恶臭气体,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1、臭气形成的原因

恶臭物质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恶臭即难闻的臭味。恶臭可对人产生嗅觉伤害,是可引起呕吐导致疾病的公害之一。迄今凭人的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排水相关系统产生的恶臭污染物质有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等。这些恶臭成分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的产物。由于污水中含氮、硫物质被厌氧分解,形成还原形态的硫化氢和氨等恶臭物质,当一些设备在运行时就会把这种恶臭物质逸入到大气中,从而形成恶臭污染。

2、臭气处理技术

恶臭一般为多组分低浓度的混合气体。除臭过程就是将这些恶臭分子吸收、破坏、降解或者隐蔽的过程。

2.1吸收法

吸收法本质上是一个分离过程,是通过恶臭气体与液体溶剂接触而达到使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一种操作。吸收法也叫湿式气体洗涤法,通常是利用水和臭气中的硫化氢、氨气等气体充分接触、溶解,最终得到有效的去除臭味。也可以利用药液,让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和臭气中的臭味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等来除去气体中的恶臭成份。吸收法可用来处理任何具有水溶性的恶臭物质,其处理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98%。吸收过程通常是在填料塔、板式塔或喷雾塔等吸收装置中进行的,该法常用来处理浓度较低、流量较大的恶臭气体。 2.2氧化法

氧化法即利用恶臭气体大多为还原性物质、氧化剂具有较强氧化性的化学特性,使臭气中的污染因子有效氧化分解,以降低恶臭浓度。目前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和活性氧。

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够氧化臭气中的化学成分而使其分解,最终达到脱臭目的。实际工程应用时,臭气一般先经过药液清洗除臭,大部分的臭味去除后,残余的臭气再使用臭氧氧化法去除。药液清洗与臭氧氧化法相结合使用,比较经济,效率也比较高。

活性氧氧化技术是指直接利用活性氧发生装置产生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对臭气中的化学成份进行氧化来净化气体。在特制的活性氧发生装置中利用

环境工程设计规范总结

目录 一、建筑 (1) (一)标准 (1) (二)图集 (2) 二、电气 (4) (一)标准 (4) (二)图集 (4) 三、市政 (6) (一)标准 (6) (二)图集 (6) 四、结构 (9) (一)标准 (9) (二)图集 (9) 五、工艺 (12) (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2) (二)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 (12) (三)环保产品技术要求 (13)

一、建筑 (一)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4)《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9)《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0)《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1)《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2015.1.1开始执行,之前执行GB50194-93) (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8)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 (19)建筑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作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12-01版) (20)《建筑边坡工程鉴定及加固技术规范(GB 50843-2013) (2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 (2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2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附条文》(JGJ 297-2013)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 一、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 环境工程设计对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建成投产后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对周围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生活区等环境要素可能带来变化的建设项目。这种变化大多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简单说,“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因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一定会或可能对环境带来污染的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工程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环境工程设计不能仅理解为完成设计任务的工作阶段,更不能认为“设计”就等于出图纸。实际上环境工程设计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图l 一1表示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 程序图。 从图1—1不难看出,在项 目建设的前期阶段中,项目批 准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 响评价、编制设计任务书都必 须有环境工程方向的设计人员 参与。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中 的各项任务主要是由环境工程 设计人员承担。在工程后期, 如处理设备试运行、测试、工 程总结也必须有环境工程设计 人员参加工作。 二、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 内容 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有以下几方面。 1.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一 次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 放的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 分为两大类:颗粒物和气态污 染物。其中对环境危害严重的 气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 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卤素化合物等;对以上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工业污染防治、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机动车污染控制等。 2.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环境工程设计

查甫更的《环境工程设计》部分题目: A卷一,简答题 1,污染物容量控制基本思想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对区域内各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实施控制的管理制度。在实施总量控制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应小于或等于允许排放总量。区域的允许排污量应当等于该区域环境允许的纳污量。环境允许纳污量则由环境允许负荷量和环境自净容量确定。例如对一个河流段的污染物允许纳污量是由该河段控制断面的污染物允许负荷量(通常为该控制断面的水质标准浓度与水流流量之乘积)及水体自净容量两者累加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比排放浓度控制管理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它与实际的环境质量目标相联系,在排污量的控制上宽、严适度;由于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可避免浓度控制所引起的不合理稀释排放废水、浪费水资源等问题,有利于区域水污染控制费用的最小化。 总量控制原则国家提出“总量控制”实际上是区域性的,也就是说,当局部不可避免的增加污染物排放时,应对同行业或区域内进行污染物排放量削减,使区域内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负荷控制在一定数量内,使污染物的受纳水体、空气等的环境质量可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 2说说工程分析如何识别某厂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答:工程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工程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位环境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性数据。在工程分析中,应力求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论证,并提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生产工艺建议,指出生产生产工艺设计上应该重点考虑的防污、减污问题。 污染源是指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1)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两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一些项目还应对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影响源强进行核算,力求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各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 (2)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3)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 (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对废物进行分类,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数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5)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2,污水处理厂选址的要求,考虑问题等等 答: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既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远期发展规划,又要兼顾考虑建厂条件、地理和气候条件、城市布局、建设投资、社会影响、生态影响等各方面因素,做到合理布局;同时还应考虑到与配套管线的近、远期结合,以便于实施。厂址确定应满足如下原则:(1)与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相适应;

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 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总 则 (一) 环境工程专项资质是指为适应和满足环境保护的特殊需求而设立的专项资 质;取得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企业可以进行环境工程设计、 提供施工和安装咨询、 进行设备和工艺调试。 (二) 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分为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 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污染防治工程和污染修复工程五个专业类别。 工程设计专项类别划分) (三) 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 、标 准 1项,或中 型环境工程项目不少于3项。工程竣工并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 2、 技术条件 (1) 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数量符合所申请专项 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 (2) 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5年以上从事环境工 程设计经历,且主持过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 2项,具备执业注册资格(限 一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 在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 技术负责人主持过申请专业类别大型环境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 1项,或中型环境 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 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1) 具有完善的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2)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已 (见附件:环境 (一)甲级 1、资历与信誉 (1)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 社会信誉良好,注册资本金不少于 300万元人民币。 (3) 企业独立设计过所申请专项类别大型环境工程项目不少于

环境工程设计要点

环境工程设计要点

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要点 1.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比为0.25%-0.3%; 2.干管截面积与支管总截面积比为1.75-2.0; 3.支管中心距为0.2-0.3m; 4.支管长度与直径比<60; 5.孔眼直径为9-12mm; 6.干管起端流速为1.0-1.5m/s; 7.支管起端流速为1.5-2.0m/s; 8.孔眼流速为5-6m/s; 9.干管上透气管直径为40-100mm; 10.干管大于300mm时应设滤头、管嘴布水; 11.水头损失一般为3-4m; 12. 反冲洗强度为12-15L/(s·m2) 机械絮凝池设计要点 1.絮凝时间宜为15-20min; 2.池内搅拌设3-4档,浆板线速度由第一档的0.5m/s逐步减至末档的0.2m/s;

3.水平搅拌轴设于池中水深1/2处,叶轮直径应比絮凝池水深小0.3m,叶轮尽端与池子侧壁 间距≤ 0.2m; 4.垂直搅拌轴设于池中间,其上浆板顶端设于池子水面下0.3m处,下浆板底端设于距池底 0.3-0.5m 处,浆板外缘与池侧壁间距≤0.25m; 5.水平轴式絮凝池每只叶轮的浆板数一般为4-6块,浆板长度≤叶轮直径的75%; 6.每根搅拌轴上浆板总面积宜为水流截面积的10%-20%,不宜>25%,每块浆板的宽度为浆板 长的 1/10-1/15,一般为10-30cm; 7.池身一般为3-4m。 穿孔旋流絮凝池设计要点 1.絮凝时间宜为15-25min; 2.孔口流速应有大到小简便,起端孔口流速宜为0.6-1.0m/s,末端 孔口流速宜为0.3-0.3m/s; 3. 每组絮凝池分格数不宜少于6格。 波纹板絮凝池设计要点 1.波纹板的波长可采用131mm;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工程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质量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 2.“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3.在厂址选择中,污染源应选在居住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污染源应设在污染系数最(最小)风向的(上)侧; 4.厂址选择,一般分为__________的选择和__________选择两个阶段。 5.厂址选择的一般程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6.生产车间的布置,应按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布置。 7.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是污水处理厂接纳的__________,最大流量是污水处理厂__________。 8.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__________作为二级处理系统(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等)和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流量。__________作为一级处理(进水泵房、粗格栅、细格栅、沉渣池和初沉池)的设计流量。 9.实际燃料燃烧烟气量由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等组成。 10. __________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污染物不经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11.__________指燃料完全燃烧,并当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时的反应热。__________是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 12.低位发热量等于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 13.污染物排放量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计算。 14.工艺流程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称为__________流程图,另一类是__________流程图。 15.在工艺流程绘制过程中,当二流程线相交时,一般是__________线让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流程线不断,__________线断开,视具体情况而定。 16.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且沉砂池的格数不应少于__________个,并应按__________系列设计。 17.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最后应进行__________校核。 18.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时,一般不设__________。 19. __________氧化沟是一个多沟串联系统,而__________氧化沟是三条同心圆或椭圆形沟渠组成。 20.氧化沟的设计需氧量=__________需氧量+__________需氧量—__________释放氧量—__________氧当量。 21.Orbal氧化沟运行中保持第一、第二、第三沟的的__________浓度依次递增。 22.A2/O是__________工艺的简称。 23. A2/O是在A2/O中加一__________池。 24.二沉池的设计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 25.二沉池计算面积时设计流量不包括__________。 26.曝气池设计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 27.污泥厌氧消化通常采用__________厌氧__________消化。 28.厌氧消化池有效容积可按污__________或__________计算。 29.二级厌氧消化池的第级一消化池与第二级消化池的容积比常采用的是__________。 30.管道设计包括两大部分:__________计算与__________设计。 31.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管子、阀门和管件的两个特性参数。 32.φ108mm×4mm表示管子厚度为__________,管子内径为__________,公称直径为__________。 33.管道系统的总阻力损失包括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阻力损失两部分。 34.对于城市污水的污泥处理,主要设计内容是确定__________。 35.建设项目的用水量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36. 设计最大流量可由平均日流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选用其__________而得到。 37.工艺方案流程图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部分。 38. __________比较适合用来估算成套设备的价格 39.环境工程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0.在环保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全过程中,应选择__________的设计方案。 二、判断题

环境工程设计方案

※※※※※※※※※※※※※※※※※※※※※※※※※※※※※※※※※※※※800m3/d中水回用处理工程 ※※※※※※※※※※※※※※※※※※※※※※※※※※※※※※※※※※※※ 设 计 方 案 宜兴市花都环保设备制造厂 二OO七年六月六日

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东骧神骏--万泰住宅小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而设计,系统处理出水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根据用户提供的水质及本公司的设计经验,本废水处理系统拟采用WSZ系列一体化A3钢中水处理装置,其主要采用A/O生化+过滤消毒工艺。 该工艺的主要特点如下: 1.工艺成熟,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 2.工艺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整个处理系统管理维护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4.系统控制应用自控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简便; 5.设备材质采用钢制防腐制作,具有抗老化、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6.二级生化处理系统采用A3钢制结构,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投入运行快。 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废水水量、水质资料情况,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了该初步设计方案,请业主及有关评审专家及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1.1、工程概述 (2) 1.2、编制依据 (2) 1.3、规范及标准 (2) 1.4、设计范围 (3) 1.5、设计原则 (3) 第二章工程规模及水质 (4) 2.1、服务区域 (4) 2.2、工程规模 (4) 2.3、设计参数 (4) 第三章处理工艺选择 (6) 3.1、处理工艺选择 (6) 3.2、污泥处理工艺 (6) 3.3、主要污染指标去除措施 (6) 第四章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 (7) 4.1、工艺设计说明 (7) 4.2、工艺说明 (8) 4.3、去除率分析 (17) 4.4、电气与控制说明 (18) 4.5、建筑结构设计说明 (18) 第五章运行管理说明 (19) 第六章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20) 6.1、环境效益分析 (20) 6.2、二次污染的控制 (20) 第七章技术经济分析 (21) 7.1、工程投资估算 (21) 7.2、运行成本分析 (23) 7.3、经济效益分析 (24) 7.4、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25) 第八章、售后服务承诺 (26) 第九章附图 (28)

环境工程设计收费暂行标准

环境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一、环境工程设计数技术服务的范畴,其取费标准应体现出所提供技术的复杂程度、工作量及所产生的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二、环境工程设计收费包括设计费和调试费两个部分,设计费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共两个阶段的收费;调试费即工艺调试指导费,基本标准分别见表一、表二。 三、在表一与表二的收费标准内,乙级资格单位原则上应降低0.5个百分点取费,丙级资格单位原则上应降低1.0个百分点取费。 四、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工作需分段进行的,可以分段收费,各段收费可按表一的总收费标准,参照比例分割,不得超出总收费限额。 ① 初步设计费:40% ② 施工图设计费:60% 五、设计单位距离用户300公里以上,可以加收远征费、远程费。远征费以设计费、调试费为基数,参照下列比例收取。 ① 300~500km:20% ② 500~2000km:30% ③ 2000km以上:40% 六、用户对工程有特殊要求,前期工艺试验所需要的开支费用,可以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不受本收费标准的限制。

表一设计收费基本标准(占工程造价的百分比) 表二调试费收费基本标准 七、收费时间 (一)设计费 ① 初步设计费:开始设计时付40%,初步设计完成后付60% ② 施工图设计费:在图纸交付施工单位或甲方时同时付清。 (二)调试费 ① 环境工程调试前付60%。 ② 环境工程调试合格后全部付清。

一个环保项目,譬如1000万(项目复杂),设计费取3%,就是30万设计费,公司还要拿掉一半费用,就是只有15万给设计的人分配,可是设计又有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校对、审核、项目负责等要分钱,核算到工艺手上没几个钱,但工艺又是那么苦逼,又要画工艺图,要画配管图,要提各种专业,又要跟业主交流,反复修改,又要反复给各专业修正条件,又要写各种会议,各种项目会议,还要下采购单,配合采购考察设备、签订设备技术协议,又要负责现场安装指导,还要写调试方案,操作规程,甚至还要调试,一个项目基本就是工艺一个人在团团转,还有各种琐事,沟通、交流、变更、出图、交底、现场查看、搜集资料、拟定工艺路线、配合投标、方案编制、种种。。。。。。。。。。。。。做这么多事,拿这么点钱。。。。。。。。,所以才想问问设计院是怎么保证收入的?设计工作与其他琐事有没有明确界面,也就是设计到底只干哪些活。不然太无 语:'(。你懂的。。。。。

环境工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 1、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简述环境工程设计的特点。 3、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意义,如何实施总量控制? 4、简述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各项制度之间的关系。 5、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二、设计计算 某城市计划新建一以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厂 废水量:100000m3/d 设计进、出水水质: 要求:(1)设计工艺流程,画流程方框图; (2)详细计算曝气池、二沉池的主要尺寸及运行参数(MLSS MLVSS 有机负荷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需氧量泥龄排泥量等),并列表表示; (3)列表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去除率; (4)简介这一系统在运行管理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简答 1、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环境标准的概念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意义,如何实施总量控制? 4、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简述环境法的概念及环境法律关系。 二、设计计算 某城市计划新建一以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厂 废水量:120000m3/d 设计进、出水水质: 要求:(1)设计工艺流程,画流程方框图; (2)详细计算曝气池、二沉池的主要尺寸及运行参数(MLSS MLVSS 有机负荷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需氧量泥龄排泥量等),并列表表示; (3)列表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去除率; (4)简介这一系统在运行管理时要注意的问题。

1、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基础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具 体落实和实现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以各种工程设计文件、图纸的形式表达设计人员的思维和设计思想,直至建设成功各种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满足环保要求,通过竣工验收。 2、环境工程设计的特点: a)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b)创新性; c)社会性、经济性。 3、总量控制是将排入某一特定区域环境的污染物的量控制或削减到某一要求的 水平之下,以限制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总量控制的核心是符合分配,总量控制的技术关键是源与目标间的输入响应。 实施总量控制的具体工作步骤: a)提出环境保护目标,明确保护目标的功能 b)选择环境目标功能相应的水质标准 c)进行功能可达性分析a首先划分出对目标的天然与人工影响因素;b以 人工污染源引起的功能破坏或影响为目标,确定主要的人工污染源;c 确定一年中功能区受人工影响最严重的项目和事端,即确定污染类型和 发生时间;d确定混合区的范围;e进行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评价;f建 立污染源与保护目标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将源与目标搭桥建立关系。 d)总量控制方案的选择:a选择排污出路的方案;b选择控制污染源措施; c选择区域控制或集中处理方案。 e)排污总量指标的优化分配 f)行政决策与政策协调。 4、中国环境管理制度: 老三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新五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 (6)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 (7)污染限期治理制; (8)污染集中控制制。 5、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a)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 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b)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c)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 要求; d)环境保护设计应当在工业建设项目中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 艺,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简答概念题 1.环境科学领域所讲的“环境”的概念及组成。 答:环境科学领域所讲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是如何定义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划分确定的基本原 则。 答:有下述三项基本原则:(1)凡属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均属环境保护设施;(2)生产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3)外排废弃物的运载设施、回收及综合利用设施、堆存场地的建设和征地费用列入生产投资,但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防粉尘飞扬措施、防渗漏措施以及绿化设施所需的资金属环境保护投资。 4.请列举出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细分的7个阶段。 答:列举如下:(一)项目建议书阶段,(二)可行性研究阶段,(三)设计工作阶段,(四)建设准备阶段,(五)建设实施阶段,(六)竣工验收阶段,(七)建设项目后评价。 5.环境工程设计按专业分类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的工程设计? 答:环境工程设计按专业可分为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设计、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污染修复工程设计等。 6.环境工程设计是多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请列举与环境工程设计相关的主要 学科。 答:列举如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通风热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学工艺与工程、能源工程、信息技术、经济学、法学等。 7.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环境工程设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项目建议书阶段,(二)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工程设计阶段。 8.请按先后顺序列举出环境工程设计的4个步骤。 答:环境工程设计一般有以下四步:(一)项目建议书阶段,(二)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工程设计阶段,(四)项目竣工阶段。 9.环境工程设计工作一般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具体见书P24) 答: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0.环境工程设计的特点。 答:环境工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2)创新性,(3)经济性、社会性(具体见书P14)。 11.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答:环境工程设计时,除要遵循合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资源等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政策,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建设。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最新版本《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文件》内容

目次 前言 一总则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 四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1 废水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2 废气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3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5 噪声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6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排统一规定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工程设计文件,保证环境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和填埋处置、噪声防治等领域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不同特点,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排规定和深度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一总则 1为保证环境工程设计质量,使设计文件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环境工程建设中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文件的深度,其它种类环境工程可酌情参照执行。 3环境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4小型环境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5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令,尚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现行的环境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要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6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

环境工程设计方案编写规范

惠州市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方案编写规范 一、封面: ×××公司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公司 设计单位:×××公司 ×年×月×日 二、扉页: 建设单位:×××公司(盖章)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及电话××× 设计单位:×××公司(盖章) 资质证书号:×××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参加人员:××× 质量控制:初审×××、复审×××、审定××× 目录: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 附图:×××……………………………………………………N 附件:×××……………………………………………………N。 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文件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彩色复印件 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设计依据(至少应包括: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委托书,环评批复文件)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四章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用量、水电煤等能源消耗量等介绍 第五章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各污染物产生情况(包括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废气、扬尘、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等) 第六章项目运营期各污染物产生情况(应包括污染物进出浓度、产生量、达标排放情况等) 第七章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设计原则 二、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内容,拟采取的工艺流程及详细说明(包括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废气、扬尘、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

等的防治措施) 三、主要处理单元、构筑物及有关参数 四、处理效果分析和污染物治理达标分析 五、工程布局和运行管理制度 六、工程投资预算 七、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八、施工期环保设施建设进度安排 第八章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设计原则 二、项目运营期水污染防治设施内容,拟采取的工艺流程及说明(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防治措施) 三、主要处理单元、构筑物及有关参数 四、拟采取的废水处理场、生产车间地面等的防腐措施 六、处理效果分析和污染物治理达标分析 七、工程布局和运行管理制度 六、工程投资预算 八、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九、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安装调试等进度安排 第九章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一、设计原则 二、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内容,拟采取的工艺流程及说明(包括工业废气、粉尘、厨房油烟废气等防治措施)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考试要点

第一章 (3)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①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在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②建设项目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③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④环境保护设计应当在工业建设项目中采用能耗物耗少、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1.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①服从国家长远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要求。项目类型应与所在城镇的性质和类别相适应,注意项目与成者在格调上一致;②避免过于集中,合理发展中小城市。这样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平衡发展,由有利于全国经济布局的改革,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③要选择与建设项目性质相适应的环境条件;④精打细算,节约用地;⑤符合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并有利于节约投资,降低成本。⑥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保护风景、名胜、古迹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施工 2.厂址选择的步骤:1、准备阶段绘制总平面草图:根据计划任务书中工厂的组成、工艺流程及类似工厂的资料,确定主要车间的面积和外形尺寸,绘制总平面草图,一般选2~3个方案进行

比较。初步确定能源、运输、需要量:根据工厂生产规模及扩建规划,初步确定工厂的运输量以及水、电、蒸汽、煤气、氧气等的粗略需用量。收集各种资料(地形、气象、周围地区功能):根据企业规模,确定职工概略人数及劳动力来源,收集选厂址地区的地形、气候、交通运输、附近城市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及图纸。初步勘测地形地貌:如地形起伏、土壤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铁路码头的条件,厂区内现有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情况。初步确定厂区及各功能区位置:初步确定出厂区、、住宅区、废物场的位置。并研究分析与铁路连接和与其他企业协作条件等。 2、方案比较阶段根据已收集到的资料,对已选定的2~3个厂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1.技术条件比较2.经济条件的比较 3.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应与选定的污水处理工艺相适应,如选定稳定塘或土地处理系统为处理工艺时,必须有适当的土地面积2.无论采用什么处理工艺,都应尽量做到少占农田和不占良田3.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并应设在城镇、工厂厂区及生活区的下游和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为保证卫生要求,厂址应与城镇、工厂厂区、生活区及农村居民点保持约300m 以上的距离,但也不宜太远,以免增加管道长度,提高造价。 4.当处理后的污水或污泥用于农业、工业或市政时,厂址应考虑与用户靠近,或者便于运输。当处理水排放时,则应与受纳水体靠近。 5.厂址不宜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靠近水体的处理厂,要考虑不受洪水威胁。场址尽量设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以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