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ppt课件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ppt课件

世界上第1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世界上第1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10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TEM 是 通 过 电 子 束透过试件而放大成像 的,电子束穿透材料的 能力不强,故试件必须 做得极薄,加工这种极 薄的试件有相当难度, 故TEM的适用范围有限。
2
3.表面轮廓仪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用探针对试件表面形貌进行接触测量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随着测量技术的提高,现在的测 量表面粗糙度的轮廓仪,分辨率达0.05um以上。为了避免探针尖磨损,用金刚石制造。探针尖 曲率半径在0.05um左右,这就限制了测量分辨率的提高,且测量时针尖有一定力压向试件,容 易划伤试件。
5.场发射形貌描绘仪
场 发 射 原 理 在 1956 年 由 R.Young 提 出 , 但 直 到 1971 年 R.Young 和 J.Ward才提出了应用场发射原理的形貌描绘仪。它在基本原理和操作上, 是最接近扫瞄隧道显微镜的仪器。探针尖装在顶块上,可由X向和Y向压 电陶瓷驱动,做X向和Y向扫描运动。试件装在下面的Z向压电陶瓷元件上, 由反馈电路控制,保持针尖和试件间的距离。 R.Young使用的针尖曲率 半径为几十纳米,针尖和试件间的距离为100nm。在试件上加正高压后,
1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显微镜发展史

显微镜发展史

显微镜的发展史
今日,一般电镜分辨率已达1纳 米,能将物体放大200万倍,细 胞、细胞里的膜、膜上的分子世 界豁然开朗;如果再让电子疯狂 加速,加上软件的帮忙,不到1 埃(=0.1纳米)的原子也能分辨 清楚;全世界一共分布了10000 台电子显微镜,想想在它发明之 初人们做出的预测——“只要10 台便已足够”——不禁慨叹在科 学领域,做预言真需要有夸海口 的胆识。
——显微镜发展史
显微镜的发展史
无式镜
用透明圆石头在炎炎烈日下长时间凝视地上一些烂草棍,结果 草棍呼的一下烧着了!公元1世纪初,在罗马哲学家的笔记中, 它们被称为“放大器” 或“点火石” ;直到13世纪,这些石 头终于从脚下一路登鼻子上脸,被赐名透镜。 随后,“点火石”又被人们粘进一根细长筒里。 人们就像看万花筒一样,举着这个小筒偷看跳蚤 打架,所以这只筒名叫“跳蚤镜” 。它就像眼镜 的衍生物,然而已从人脸向前迈出一大步,是未 来单式显微镜的雏形。谓之“单式”,因为它不 同于你生物课上用过的显微镜,没有目镜、物镜 之分,放大多少只由一颗“点火石”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微镜的发展史
而放大倍数也已达到了理论的极限,因为不论镜片 弧度多么精准无误,透镜组合多么完美,显微镜分 辨率最多也只能达到光波长的一半——自然光的平 均波长为0.55µm,所以分辨率能达到0.275 µm,最 好的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2000倍,这是细菌的 量级。要想继续看小下去,必需质的飞跃。
显微镜的发展史
但是电镜操作复杂;更重要的是此项技术不能看活的 细胞,这作为它致命的弱点,自六十年前“细胞学之 父”首次描述细胞之时就承受起种种指摘,人们有理 由怀疑,不管具有多少美学意义,电镜制样所必须的 “致死”步骤或许改变了真实的细胞世界。现在,有 些从前只能靠电镜来完成的工作已经能被其它手段取 代;而电镜自己所配备的软件也使上边所描述的精密 制样过程和那些精致的图片结果一再简化。有人说: 电镜学家是世界上最相信“眼见为实”的人;还有人 说,电镜是一门“正在死去的艺术”。

显微镜的发展史

显微镜的发展史

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的研究有了强有力 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光学 显微镜、超声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相继诞 生,形成了兴旺发达的显微镜大家族,成 为人们洞察微观世界的必不可少的眼睛。
展望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和成像 衬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具的不断进步,光学设计的理 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学科的交叉和联系越来越紧密, 使得显微镜与激光、计算机、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相结 台,显微成像技术大大提高。近年来随着近场穿透式电子 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以及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发展和 广泛应用,为人类获得新型材料以及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就是在电子显微镜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显微 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根 据电子光学原理,以电子束 为介质,用电子束和电子透 镜代替传统的光束和光学透 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磁场 偏折、聚焦电子及电子与物 质作用所产生散射之原理来 研究物质构造及细微结构的 精密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构造与光学显 微镜的原理相似,由三部分 组成:即聚光镜、物镜和投 影镜(目镜)。它的光路原 理如图
那么,怎样将这两块镜片各自固定起来,同时又能自由地上下 调节距离呢?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解决新的 难题,列文虎克一连几天苦苦地思索着.一天,他在干完杂货铺 的工作后来到大街上,边走边思索.忽然间,他被一阵丁丁冬冬 的响声所吸引,猛然抬头往左一看,是一家铁铺在打铁.于是他 来到铁铺里,看到了铁匠们打制出的一件件铁器.这时,他忽而 又想到:如果能让铁匠打制一个铁架和一个铁筒,将镜片固定 在镜筒的两头,然后再固定在铁架上,这样观察不是既省力又 方便吗?想法既出,马上他就找了铁匠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 他们.没过几天功夫,列文虎克按照自己的设想所发明的第一

《超声显微镜介绍》课件

《超声显微镜介绍》课件

超声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原理
超声波在样品中传播时,与样 品中不同的组分处于不同的介 电常数状态,从而产生回波。
成像方式
探头
成像可分为A/B/C/D等多种方式, 常见为B模式成像,即二维图 像。
探头是超声显微镜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探头可以向样品中 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超声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1
材料研究
超声显微镜可用于材料缺陷检测、结构形貌分析和物理特性研究等领域。
接触式
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如生物 医学领域。
非接触式
适用于特殊材料的测量,如 铁氧体材料。
扫描式
适用于形貌和成像分辨率高 的材料测量,如纳米颗粒。
超声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日常维护
保持探头清洁、存储注意避免 摔落等。
清洁方法
校准
可使用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 也可使用超声波清洗机。
每半年进行一学
超声显微镜可用于活细胞的不同形态、机械性能和分子及胞器的成像研究等领域。
3
医学影像
超声显微镜可用于眼科、肿瘤学和产科等医学影像诊断领域。
超声显微镜的优势和局限
1 优势
2 局限
非损伤性,成像分辨率高,测量速度快。
只能测量物体表面和表层,对不同样品的 测量效果有差异。
超声显微镜的常见型号介绍
《超声显微镜介绍》PPT 课件
介绍超声显微镜的原理、应用、常见型号和维护方法。
什么是超声显微镜?
原理
超声显微镜利用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 产生显微级别的图像。
构造
主要由探头、声学透镜、前端驱动电路、中 频放大器等部件组成。
类型
可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和扫描式三种类型。
优势
成像分辨率高、不需要特殊样品制备、可以 测量不同样品的物理性质。

第一章 显微镜发展历史与主要技术参数

第一章 显微镜发展历史与主要技术参数

代表性的显微镜有:
Ladd的学生显微镜:这个显微镜由英国人WilliamLadd在1864年制造。它采用 了当时最先进的齿轮调焦装置(这一装置在今天仍然被大多数光学显微镜所使
用)。这个显微镜的镜臂上多出了一个在前几个世纪的显微镜上都看不到的东
西----聚光镜。聚光镜的出现对显微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聚光镜 是后来的一些新型显微镜的重要结构之一。
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
认识。至于凸透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可能已经无法考证。

凸透镜——有的时候人们把它称为“放大镜”——能够聚焦太阳光,也能让你看到放 大后的物体,这是因为凸透镜能够把光线偏折,形成放大的虚像。单个凸透镜能够把
物体放大几十倍,这远远不足以让我们看清某些物体的细节。

光在通过显微镜的时候要发生衍射——简单的说,物体上的一个点在成像的
时候不会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衍射光斑。如果两个衍射光斑靠得太近,我们 就没法把它们分辨开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再高也无济于事了。

1.分辨率:指显微镜在25厘米的明视距离处,能分辨出 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对于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显微镜,它的分辨率极限是 0.2微米。任何小于0.2微米的结构都没法识别出来。


带自动照相机的光学显微镜
配有电脑设备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使得人们用肉眼仅能够分辨 0.1mm的物体的极限被突破,达到了0.2um。但 是,这个厚度对于微观世界来说依然是很大的, 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探索的渴望。



依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之一就 是设法减小光的波长,或者用具有更短波长的电子束来代 替光。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 性,而且速度越快,它的“波长”就越短。如果能把电子 的速度加到足够高,并且汇聚它,就有可能用来放大物体。 1938年,德国工程师Max Knoll和Ernst Ruska制造出了 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52年,英国 工程师Charles Oatley制造出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电子显微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由于电子的速 度可以加到很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 (10-9m)。很多在可见光下看不见的物体——例如病 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现出了原形。

湘教版五下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课件(40张PPT)

湘教版五下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课件(40张PPT)

假设:馒头容易在温暖环境下发霉。
材料:两组馒头片,冰箱,滴管,水。
相同条件:同一块馒头切片;都滴 1—2滴水;
同时摆放……
每天同时比较。
不同条件:摆放地点 一组放冰箱中; 另一组放冰箱外。
实验步骤:1.将同一块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
2.每小片馒头都滴1—2滴水。
3.将小片馒头分成两组。
4.一组放入冰箱保鲜层,另一组放在温暖的地方。
对人类的影响
有利 有弊 中性菌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进行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 吸收和消化。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 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
球菌
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
的功能
大肠杆菌、肠球菌
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 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 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 多问题
整理与复习 P7 疯狂增长的传染病 画一画传染线路图(至少画4层传播)
实验材料
蘑菇菌、喷壶、纸箱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与实验结 论
1.在菌袋的外壁割开小口。2.勤喷少量水,保持表面潮湿。 3—15天,破壁处会长出菇蕾。对比两组蘑菇的生长情况,阴暗 处要比向阳处的蘑菇生长的快。
蘑菇在阴暗处生长得更好。
整理与复习 P7 根据本组的调查计划,做出调查报告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的名称
当地疾控中心要求学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切 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整理与复习 P8 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请用防控传染病的三条基本原则来分析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说说上面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整理与复习
P9调查身边的光源

《显微镜》PPT课件

《显微镜》PPT课件
7
注意
5、镜头: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6、低倍镜转高倍镜时,视野变暗,所观察 到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变少。即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7、视野中出现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 物镜或载玻片上。若转动目镜污点跟着 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4)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染色),在另一 侧用吸水纸吸水。
(5)把制作好的载玻片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18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 法
擦→滴→刮→涂→盖→染→吸
•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0.9%) • (3)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
5观察记录 6清洁收镜。
4
P55 (3) ①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 会怎样升降? 答:物镜会快速上升。 ②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 会怎样升降? 答:物镜会缓慢上升。
5
P56 (5)观察
①将玻片向上移动,观察到的像 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向下 ②将玻片向左移动,观察到的像 向哪个方向 移动?
8
• P57 3、 • 答:物镜会下降,这时应看显
微镜的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以免压碎载玻片。 • P57 4、答:细胞很小,一般 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9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2
5.当显微镜的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各种显微镜介绍,历史,原理,英文版全,共400张ppt

各种显微镜介绍,历史,原理,英文版全,共400张ppt

“New Improved Compound Microscope, George Adams, 1790 Adams described this instrument in his “Essays on the Microscope” in 1787. The mechanism allowed freedom of movement. The specimen could be viewed in direct light or in light reflected from a large mirror.
Early Microscopes
•1673 - Antioni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Delft, Holland, worked as a draper (a fabric merchant); he is also known to have worked as a surveyor, a wine assayer, and as a minor city official. •Leeuwenhoek is incorrectly called "the inventor of the microscope" •Created a “simple” microscope that could magnify to about 275x, and published drawings of microorganisms in 1683 •Could reach magnifications of over 200x with simple ground lenses - however compound microscopes were mostly of poor quality and could only magnify up to 20-30 times. Hooke claimed they were too difficult to use - his eyesight was poor. •Discovered bacteria, free-living and parasitic microscopic protists(原生生物 ), sperm cells, blood cells, microscopic nematodes( 线虫类 ) •In 1673, Leeuwenhoek began writing letters to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 published in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In 1680 he was elected a full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joining Robert Hooke, Henry Oldenburg, Robert Boyle, Christopher Wre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徽镜按工作原理和它的组成结构可分为光学显 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Company Logo
1. 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徽镜的成像原理是以 光为介质,利用可见光照射 在物体的表面。造成了局部 散射或反射来形成不同的对 比,然后再对被物体调制了 的信息进行解调便可得物体 的空间信息。光学显微镜又 分为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近 场显微镜。
Company Logo
创造生物显微镜的最初想法
早年的列文虎克由于父亲的早逝,妈妈无力负担他求学16岁时,就来 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杂货铺里当了学徒.虽然天天早起晚睡,干 着脏活累活,然而,他却并没有多少的怨言,因为来到这里虽然时间不 长,他却有幸结识了杂货铺对面一位和善的老大爷.老人家中藏书丰 富,博学多识,他给年轻的列文虎克(出生于1655年)讲了许多充满神 奇色彩的新鲜而有趣的故事,这使列文虎克懂得了想要知道的关于 大自然奥秘的许多东西.于是,他一有空暇就向老人求教,在老人那里 借阅图书,老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爱读书、爱提问的好孩子.后来,在一 天深夜,他正在伏案读书时,被隔壁眼镜店作坊的工匠磨制镜片的沙 沙作响的声音吸引住了.他放下手中的书本,悄悄来到眼镜作坊里.他 望着工匠们磨出的一块块镜片,脑际突然浮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 果能磨出一块特殊的镜片,让我们能看清许多用肉眼看不清、看不 到的东西该多好哇!就是这样一个灵感似的奇想,竟从此使他下定了 磨制一块"魔镜"的决心.从此以后,列文虎克拜一位老工匠为师,虚心 求教.
Company Logo
2019/10/17
13
那么,怎样将这两块镜片各自固定起来,同时又能自由地上下调 节距离呢?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解决新的难 题,列文虎克一连几天苦苦地思索着.一天,他在干完杂货铺的 工作后来到大街上,边走边思索.忽然间,他被一阵丁丁冬冬的 响声所吸引,猛然抬头往左一看,是一家铁铺在打铁.于是他来 到铁铺里,看到了铁匠们打制出的一件件铁器.这时,他忽而又 想到:如果能让铁匠打制一个铁架和一个铁筒,将镜片固定在镜 筒的两头,然后再固定在铁架上,这样观察不是既省力又方便吗? 想法既出,马上他就找了铁匠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没 过几天功夫,列文虎克按照自己的设想所发明的第一架显微镜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远场光 学显微镜)的光路原理如图
Company Logo
近场光学显微镜
近场光学显微镜是对远场光学显锻镜的革命性发展 近场显微镜的特点是样品照明和样品收集这两者必须至少
有一个是工作在近场,而传统光学显微镜两者都工作在远 场;近场显微镜采取的是网络状扫描成像的方法。常用的 近场显微镜有扫描隧道显维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Company Logo
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Company Logo
第一台金相显微镜
Company Logo
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Company Logo
倒置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Company Logo
荧光显微镜
Company Logo
相差显微镜
Company Logo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显微镜的发展史
班级:生物工程一班 学生: 王 鹤 学号:0909034115
Company Logo
LOGO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借助物理方法产生物体放大影像的仪器。最早 发明于16世纪晚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已 经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地用于生物、化学、 物理、冶金、酿造、医学等各种科研活动,对人类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随着现代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高 速发展,显微测量技术在上业、国防、科技均得到了广泛应 用。本文就对显微镜的发展及分类作个概述。
。十七世纪,达森和冯特纳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复台显微 镜
1619年,伽利略首创了两级放大的显微镜
Company Logo
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主要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焦距很 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物体放 大实像,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实像作为物 体进一步放大为虚像。显微镜中通过聚光镜照亮 标本,再通过物镜成像,经过目镜放大,最后通 过眼睛的晶状体投影到视网膜。
Company Logo
Hale Waihona Puke 有一天,这位老师傅给列文虎克讲了这样一件事:老师傅的孙子有一天偶尔将 两块磨制好的透镜叠在一起放在一张废纸上看上面的字,只见这些字比原来的大 好多倍,老师傅马上拿过这两块镜片放在孙子头上看头发,突然发现头发像铁丝一 样粗.老师傅讲的这件事引起列文虎克的极大兴趣,他发誓一定要磨制出比眼镜镜 片更精制、用途更广泛的镜片.为了达到目的,他的手磨破了,腿跪麻了.有时,手指 上的鲜血顺着磨破的伤口流淌,浸湿了镜片.有时,他磨至深夜也毫无倦意,实在累 了,就蜷缩在屋角和衣而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滴汗水换来一份收获,他辛勤地劳 动最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他终于磨成了两块光亮精巧的透镜.他将镜片叠起来看 鸡毛,只见一根鸡毛上被放大了的绒毛像树枝一样排列着.接着,他试着将重叠在 一起的两块镜片间的距离上下变化,只见随着镜片间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观察 的效果.
终于诞生了.
Company Logo
显微镜的发展
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 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规律,测定凹面镜焦点的原理等创 造性的阐述
十三世纪,培根描述了透镜焦点的位置,提出了用透镜校 正视力和采用透镜组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
十四世纪,阿玛蒂发明了眼镜。十六世纪,荷兰人列文虎 克研制出放大200多倍的显微镜,使人们看到了细菌和细胞 发现了一个由细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微观世界。
Company Logo
显微镜的历史
光学是研究光波传播规律的科学。而显微镜的发 展是在对光学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春 秋时的《墨经》和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德的《反射 光学》都对光学的研究有所记载,后来经过伽利 略、牛顿、惠更斯、菲涅耳、夫琅和费、麦克斯 韦、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努力,光学已发展成为 物理学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形成了严格 的数学理论方法及实验方法。研究光的一个分支 便是光学仪器——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