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分析

工程材料分析
工程材料分析

工程材料分析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当今有人将能源、信息和材料并列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高分子时代半导体时代先进陶瓷时代复合材料时代)这说明以学一种类材料为主导的时代已经一不复返了。

材料的发展已进入丰富多采的时代,而以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为目的的材料设计思想已形成新的潮流,即“生态环境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工程材料当然也越来越多,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是现代高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世界各国历来重视新材料的发展。为促进新材料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及相互间合作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消化吸收国际新材料发展最新成果、探讨中国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建材应注重节能功效新型建筑材料是现代建筑队工程的技术物质基础。它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离心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由于产业基础比较扎实,新型建筑材料是诸多新材料中产业化发展最快的一员,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未来发展的重要是研究开发推广各种节能、节土、利废和多功能新型墙材料,限制空心黏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大力发展高质量沥青油毡,推广高分子记水片材和高质量的防水涂料,发展弹性密封膏,彻底解决房屋渗漏问题;大力发展高级保温隔热门窗;研究开发新型建筑装修材料,以满足人们对居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是短板如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我国均已形成产业,但规模不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汽车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一辆轿车有数以万计的零件,如汽车用钢材、有色金属、粉末冶金、车用非金属材料、纤维增强塑料、摩擦材料、安全玻璃、深弯夹层玻璃。此外汽车涂料、纺织品也不断要求推陈出新。随着轿车逐步进入家庭,将成为量大面广的耐用消费品,产品不断改进,材料涉及面广。

机械工程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交叉、综合化;柔性、集成化;智能、数字化;精密、微型化;高效、清洁化。智能机器人及仪器设备、微型机电系统、高效柔性、智能自动化制造技术将日趋成熟,并被市场所接受;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和适合我国的制造模式将得到完善和发展;

围绕着以满足个性需求为宗旨的新产品开发与竟争,一场以大制造、全过程、多学科为特征的新的制造业革命正波澜壮阔地展开。这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下制造业的趋势同时也预示着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

在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使得被人们称作“夕阳产业”的机械制造业不断涌现新的希望,唤发新的活力。从起初“规模型”、“成本型”到“质量型”,再到现在的“快速响应型”无不展示其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勃勃生机。

建筑工程材料网

主要材料分析表

主要材料分析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 钢筋Φ6.5 t 11.26 2 钢筋Φ8 t 53.10 3 钢筋Φ10 t 16.08 4 螺纹钢筋Φ12 t 39.99 5 螺纹钢筋Φ14 t 7.39 6 螺纹钢筋Φ18 t 17.94 7 螺纹钢筋Φ22 t 17.97 8 螺纹钢筋Φ25 t 6.76 9 普通硅酸盐水泥32.5MPa t 274.86 10 普通硅酸盐水泥42.5MPa t 87.92 11 黄河淤泥实心砖240×115×53 千块57.71 12 黄砂m3786.8872 13 钢筋砼管桩m3527.725 14 瓷砖m21708.54695 15 瓷质外墙砖块191601.396 16 全瓷抛光地板砖块3519.68 17 聚苯乙烯泡沫板材m365.75971 18 抗裂砂浆粉kg 14480.22653 19 乳胶漆kg 4457.08062 20 聚氨酯甲乙料kg 7250.26003 21 A型丙烯酸外墙涂料(彩色) kg 2230.69 22 聚氨酯乙料kg 1451.052 23 石油沥青kg 7520.78284 24 干粉型胶粘剂kg 10801.4707 25 不锈钢管m 2822.76019 26 不锈钢管m 525.5798 27 不锈钢管m 525.5798 28 不锈钢法兰只2861.43493 29 塑料门不带亮m2487.0125 30 聚氨酯乙料kg 56.52 31 石油沥青10# kg 2455.08 32 再生胶沥青(溶剂型) kg 144.08 33 SBS防水卷材m2626.59 34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m2682.87 35 聚酯布100g/ m2108.56 36 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涂料kg 1078.46 37 建筑油膏kg 143.54 38 二甲苯kg 11.64 39 隔离剂kg 1042.84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 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亲水性、憎水性; 3.吸水率、含水率; 4.耐水性、软化系数; 5.抗渗性; 6.抗冻性; 7.强度等级、比强度; 8.弹性、塑性; 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类。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和热变形两种性质的 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 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三个结构层次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 96 B. 95.5 C. 96.15 D 97 2.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C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小 B.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大 C.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而热容量小 3.对于组成相同具有下列不同特性的材料一般应有怎样的孔隙结构(均同种材料):⑴强度较高的应是BDF ;⑵吸水率小的应是BD ;⑶抗冻性好的应是BDF ;⑷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解析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 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 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 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 100%100%20%2487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 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 =?=??=???????? 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 ==开闭--=3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 ?'???? -= V 0=1.425m 3 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 或30 2.543% 1.075 m V P '?=?= 沙子的重量:1.075×1.55×103=1666.25kg 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建筑工程每平方米实际材料用量及费用分析表

建筑工程每平方米实际材料用量及费用分析表一、砖混结构:㎡水泥用量160Kg/1、 ㎡140-160块/ 用砖量2、 3、钢筋用量18-20Kg/㎡(6-7抗震) 4、外墙抹灰面积=0.7-1倍建筑面积 5、内墙抹灰面积=1.7倍建筑面积 6、室内抹灰面积=3-3.4倍建筑面积 7、 240砖墙 529块/m3;370砖墙 522块/m3;490砖墙 518块/m3;120砖墙 552块/m3;180砖墙 539块/m3;60砖墙 606块/m3 8、外墙瓷砖面积=0.3-0.33倍建筑面积 二、工程造价: 1、砖混结构:620-630元/㎡ 2、框架结构:900-1100元/㎡ 3、底框结构:650-680元/㎡ 4、剪力墙结构:1200元/㎡ 5、短肢剪力墙结构:860-900元/㎡ 6、厂房框架:1300元/㎡ 7、别墅:1000-1200元/㎡ ㎡/元1300-1500、办公楼框架:8. 三、水泥地面抹灰3㎡/袋 四、框架结构: 1、水泥用量175-190Kg/㎡ 2、用砖量110-130块/㎡ 3、钢筋用量35-40Kg/㎡;公共建筑50-60Kg/㎡:厂房:70Kg/㎡ 4、外墙抹灰0.7-0.9建筑面积 5、内墙抹灰面积=1.7倍建筑面积 6、粘灰面积=2倍建筑面积 五、损耗 外墙瓷砖:横贴20-25%;竖贴10-15%; 砖混结构房屋多用标准砖砌筑,可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出每立方米标准砖砌体的材料用量。标准砖用量(块):A=8/(0.053+灰缝厚)*K/砖墙厚 砂浆净用量(M3):1-0.0014628*A式中: (1)灰缝厚度、砖墙厚度的单位为米,计算时略去单位; (2)标准砖的尺寸及体积为长*宽* 厚=0.240*0.115*0.053=0.0014628(M3) (3)K为不同厚度砖砌体的砖数,见表1; 上述公式不适用于空斗墙。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砖墙的砖和砂浆的净用量,见表2。 这个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还应考虑材料的损耗,砖和砂浆可考虑1%损耗率。计算出墙体体积以后,就可 以算出砖和砂浆的用量。 砖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用砖量*(1+1%)(块) 砂浆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砂浆净用量*(1+1%)(M3) 砖砌体砖数表1表.

几种常见的工程材料编码方式对比分析与实践

数字化协同设计对智能油气田建设的支持 宋光红1陈亮2成岩3 (1.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 矿;3. 鹰图中国) 摘要材料编码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材料编码工作的意义与编码要素,对国际上常用的编码结构和物资材料管理软件进行了介绍,以及对我公司将集团ERP系统物资分类码应用于企业级材料编码的方案进行的说明,供业内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ERM 材料编码编码原则编码结构材料管理5497 0 引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化工项目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工程设计普遍采用三维设计软件。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以及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以管道安装设计为主要目标的传统三维设计逐步向多专业的三维协同设计方向发展,实现多专业设计成果输出,同时形成了工程项目完整的虚拟资产模型【1】。 无论是传统的三维设计,还是三维协同设计,均是以材料数据库为基础,驱动三维建模,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全流程数据支持。采用专业的材料管理软件,对多专业三维材料数据库进行编码,并进行材料管理,能有效提高物资材料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并能有效节约项目建设成本【2】。 1材料编码及意义 材料编码也称物资编码,通过一串简短的数字、字母、符号来代替材料的名称和其他属性。通过对材料进行编码,能确保材料进入材料数据库后具有唯一性【3】。以材料编码为基础建立的材料数据库,可以驱动产生带材料编码的工程物资材料清单,以便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以编码为材料的唯一标识来进行物资材料的计算机管理。通过对工程材料进行统一编码,可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加强专业设计与材料控制之间的协调性,更能促进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设计、采购、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沟通,进而实现规范法、一体化、精细化材料管理的目标【4】;同时,还能够整合、集成公司的知识和经验,形成高水平的公司级信息资源库和知识资产,并形成一个优良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生长机制与平台,不断提升全公司的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

工程材料的答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判断 1.对同一机器中受力不同的零件,材料强度高的一般不会变形,材料强度低的一般先产生变形。×; 2.对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其屈服强度可用条件屈服强度表示。√; 3.对同一金属材料,短试样的伸长率大于试样的伸长率。√; 4.布氏强度试验具有测定数据准确、稳定性高等优点,所以主要用于各种成品件的硬度测定。×; 5.洛氏实验时,一般测试三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硬度值。√; 二、选择 1.拉伸实验测定材料的A B; 2.有一淬火钢成品零件,需进行硬度测定,应采用D; 三、问答题 1.说明拉伸曲线的绘制原理,画出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图,并标出开始出现屈服时的我载荷荷断裂前承受的最大载荷载曲线中的相应位置?答:试验时,将标准试样装夹在拉伸试验机上,缓慢地进行拉伸,使试样承受轴向拉力,直至拉断为止。试验机自动记录装置可将 整个拉伸过程中的拉伸力和伸长量描绘在以拉伸力 F 为纵坐标,伸长量l 为横坐标的图上,即得到力一 伸长量曲线,如图示。 2.比较说明布氏硬度实验和洛氏硬度实眼的优缺点 及其应用?答:布氏硬度:优点:压痕大,能反映 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金属的平均硬度,结果准确; 缺点:因压痕大,不宜测试成品或薄片金属的硬度。洛氏硬度:优点:操作迅速简便,由于压痕小,故可在工件表面或较薄的金属上进行试验;同时,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出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缺点:因压痕较小,对组织比较粗大且不均匀的材料,测得的硬度不够准确。 四、应用题 一批用同一钢号制成的规格相同的紧固螺栓,用于A\B两种机器中,使用中A机器中的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变形,B机器中产生了裂纹试从实际承受的应力值说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方案?答:A机器中螺栓出现了塑性变形的原因是实际受到的应力接近屈服极限即σ≧σs;B机器中出现裂纹的原因是实际受到的应力接近强度极限即σ≧σb; 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方案 (1)更换强度更高的螺栓材料; (2)增大螺栓的截面直径。 第二章金属及合金晶体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固态的金属都是晶体。√; 2.实际金属一般都是单晶体,由 于在不同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所以存在“各向异性”。×; 3.在同一金属中各晶粒原子排列向虽然不同,但其大小事相同的×;4.因实际金属材料是多晶体,

不锈钢材质含量分析表

牌号化学成分 TYPE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Other 2010.15 1 5.5-7.5 0.06 0.03 3.5-5.5 16-18 - N<0.25 130M/2020.15 1 7.5-10 0.06 0.03 4.0-6.0 17-19 - N<0.25 3010.15 1 2 0.045 0.03 6.0-8.0 16-18 - 3020.15 1 2 0.045 0.03 8.0-10 17-19 - 302HQ/XM70.08 1 2 0.045 0.03 8.5-10.5 17-19 - 3.0-4.0 3030.15 1 2 0.2 >0.15 8.0-10 17-19 >0.6 303CU0.08 1 3 0.2 >0.15 8.0-10 17-19 <0.6 1.5-3.5 3040.08 1 2 0.045 0.03 8.0-10 18-20 304H0.08 1 2 0.045 0.03 8.0-10 17-19 304HC0.08 1 2 0.045 0.03 8.0-10 17-19 2.0-3.0 304L0.03 1 2 0.045 0.03 9.0-13 18-20 2.5-4.0 304M0.06 1 2 0.045 0.03 8.9-10 18-20 304N10.08 1 2.5 0.045 0.03 7.0-10.5 18-20 N0.1-0.25 3050.12 1 2 0.045 0.03 10.5-13 17-19 305J10.08 1 2 0.045 0.03 11-13.5 16.5-19 309S0.08 1 2 0.045 0.03 12-15 22-24 310S0.08 1.5 2 0.045 0.03 19-22 24-26 3140.25 1.5-3 2 0.04 0.03 19-22 23-26 3160.08 1 2 0.045 0.03 10-14 16-18 2.0-3.0 316CU0.03 1 2 0.045 0.03 10-14 16-18 2.0-3.0 2.0-3.0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对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对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1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应用的意义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等各种性能。因此加强建筑新型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建筑业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改造传统建材和建筑工艺发展的重要前提。新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2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現状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新型材料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其发展受到资源、自然条件、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建筑风格、民族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建材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环节和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工业之一。并且建材工业正在朝着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绿色发展方向迈进。虽然新型建筑材料正朝着大型化、轻质化、节能化、利废化、复合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但代表建筑材料现代化水平的各种轻质、复合板和复合墙板可供建筑业选择使用的仍然比较少。此外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施工人员培训不够,墙体砌筑、安装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要改变过去依赖能源、资源并且污染环境的建筑材料应

用,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生产、应用发展。 3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分析 3.1 建筑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分析 新型混凝土特性如下:(1)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大跨度方向发展,因此促进了高强HPC 的研究和开发。在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是对应于柱子的轴力,可以说建筑物的层数是由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来决定的。比如25?30层的建筑物要使用强度36Mpa?42MPa的混凝土,30?35层要42MPa?48MPa,更高层的建筑就需要更高强的混凝土,如60层需用100MPa。在此情况下,配合比设计可以参照普通混凝土的方法,但是主要组成材料和性能应满足HPC的要求。HPC可能比普通混凝土要耐久得多,这是因为在设计配合比时,就考虑到耐久性问题。(2)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流动性、可泵性、填充性、均匀性等。HPC要求新拌混凝土具有大流动性及流动度经时损失小,以满足混凝土集中搅拌、运输、泵送、浇注的工艺要求。甚至在浇注时要求混凝土不振捣自流平,即好的填充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HPC的组分复杂,多种掺合料与超塑化剂配合使用,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组分来调整性能。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超塑化剂及其组成。单一成分的超塑化剂(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虽然对水泥浆有强的分散作

建筑工程每平方米实际材料用量及费用分析表

7、 墙 552 块/m3; 块/m3; 370 砖墙 522 块/m3; 490 砖墙 518 块 /m3; 120 砖 建筑工程每平方米实际材料用量及费用分析表 、砖混结构: 240砖墙529 180砖墙539块/m3; 60砖墙606块/m3 三、 水泥地面抹灰 3 m /袋 四、 框架结构: 1、水泥用量 175-190Kg/ m 2、用砖量110-130块/ m 1、 水泥用量160Kg/ m ,2 2、 用砖量140-160块/ m ,2 3、 钢筋用量18-20Kg/ m 2 (6-7抗震) 4、 外墙抹灰面积 =0.7-1倍建筑面积 5、 内墙抹灰面积 =1.7倍建筑面积 6、 室内抹灰面积 =3-3.4倍建筑面积 8、 外墙瓷砖面积=0.3-0.33倍建筑面积 二、工程造价: 1、砖混结构:620-630元/ m 2、框架结构:900-1100元/ m 3、底框结构:650-680元/ m 4、剪力墙结构:1200元/ m 5、短肢剪力墙结构:860-900元/ 6、厂房框架:1300元/ m 7、别墅:1000-1200 元 / m 8、办公楼框架:1300-1500元/ m m 2

3、钢筋用量35-40Kg/怦;公共建筑 50-60Kg/怦:厂房:70Kg/ m2 4、外墙抹灰0.7-0.9建筑面积 5、内墙抹灰面积=1.7倍建筑面积 6、粘灰面积=2倍建筑面积 五、损耗 外墙瓷砖:横贴 20-25%;竖贴10-15%; 砖混结构房屋多用标准砖砌筑,可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出每立方米标准砖砌体的材料用量。 标准砖用量(块):A= 8/ (0.053+灰缝厚)*K/砖墙厚 砂浆净用量(M3 : 1-0.0014628*A 式中: (1)灰缝厚度、砖墙厚度的单位为米,计算时略去单位; (2)标准砖的尺寸及体积为长 *宽* 厚=0.240*0.115*0.053 = 0.0014628 (M3 (3)K为不同厚度砖砌体的砖数,见表 1 ; 上述公式不适用于空斗墙。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砖墙的砖和砂浆的净用量,见表2。 这个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还应考虑材料的损耗,砖和砂浆可考虑1%损耗率。计算出墙体体积以后,就可 以算出砖和砂浆的用量。 砖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用砖量* (1+1 %)(块) 砂浆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砂浆净用量* (1 + 1%)( M3 表1砖砌体砖数表 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 K 值0.5 1.0 1.5 2.0 墙厚0.115 0.240 0.365 0.490 表2每立方米砖墙和砂浆的净用量 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 A (块)552 529 522 518

专科《土木工程材料》_试卷_答案

专科《土木工程材料》 一、(共75题,共150分) 1.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分) A.绝对密实状态 B.自然状态 C.自然堆积状态 D.含水饱和状态 .标准答案:B 2. 导热系数越大的材料表明其隔热保温性能( ),热容量越小的材料表明其平衡建筑物内部温度的能力( )。(2分) A.越好,越强 B.越差,越强 C.越好,越差 D.越差,越差 .标准答案:D 3. 砂的细度模数在( )范围时定义为细砂。(2分) A.3.7~1.6 B.3.7~3.1 C.3.0~2.3 D.2.2~1.6 .标准答案:D 4. 建筑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是用( )表示的。(2分) A.针入度 B.延伸度 C.软化点 D.粘滞度 .标准答案:C 5. 混凝土在合理砂率范围时和易性( )且水泥用量( )。(2分) A.最好;较少 B.较好;较多 C.最好;不变 D.较差;增加 .标准答案:A 6. 某种材料的闭孔隙率较大,则其抗冻性( )。(2分) A.差 B.较好 C.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差 D.没有关系 .标准答案:B 7.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2分) A.水泥实际强度与水灰比 B.养护条件、龄期、施工质量 C.骨料的性质、试验条件 D.水泥实际强度、施工质量 .标准答案:A 8. 脱氧程度不完全的钢称为( )。(2分) A.合金钢 B.沸腾钢 C.镇静钢 D.特殊钢 .标准答案:B 9. 随着( )含量的提高,石油沥青的变形能力增强。(2分) A.油分 B.沥青质 C.树脂 D.石蜡 .标准答案:C 10. 国家标准规定,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为( )。(2分) A.不早于390分钟 B.不迟于390分钟 C.不早于600分钟 D.不迟于600分钟 .标准答案:D 11. 测定砂浆抗压强度时,标准试件的尺寸是( )mm。(2分) A.200×200×200 B.100×100×300 C.150×150×150 D.70.7×70.7×70.7 .标准答案:D 12. 石灰加水消解时,体积( ),释放出大量的( )。(2分) A.收缩;水蒸汽 B.膨胀;热 C.微膨胀;CO2 D.不变;热 .标准答案:B 13. 水玻璃的模数n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 ),粘结力( )。(2分) A.高,大 B.低,大 C.高,小 D.低,小 .标准答案:A 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注:其中W—用水量;W/C—水灰比;S p—砂率;C—水泥量;S—用砂量)(2分) A.W,C,S B.W,W/C , C.W/C,C,S D.W,C , .标准答案:B 15. 石油沥青中蜡含量较高时其( )。(2分) A.粘度越大 B.高温稳定性越好 C.低温抗裂性越好 D.变形能力越差 .标准答案:D 16. 能够反映钢材强度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2分) A.断面收缩率 B.极限抗拉强度 C.屈强比 D.冲击韧性 .标准答案:C 17. 以下具备更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是( )。(2分) A.烧结实心粘土砖 B.烧结多孔砖 C.蒸压粉煤灰砌块 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标准答案:D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发表于: 2006-11-09 15:38 作者: xlktiancai 来源: 中国机械资讯网 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工程方面使用的材料有机械工程材料、土建工程材料、电工材料、电子材料等。在工程材料领域中,用于机械结构和机械零件并且主要要求机械性能的工程材料,又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使用性能(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和加工工艺性能(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特别可贵的是,金属材料可通过不同成分配制,不同工艺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性能。加之其矿藏丰富,因而在机械制造业中,金属材料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材料。在机械设备中约占所用材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以钢铁材料占绝大多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金属材料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非金属材料除在某些机械性能上尚不如金属外,它具有金属所不具备的许多性能和特点,如耐腐蚀、绝缘、消声、质轻、加工成型容易、生产率高、成本低等。所以在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主体——工程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ABS塑料、环氧塑料等)已逐渐替代一些金属零件,应用于机械工业领域中。古老的陶瓷材料也突破了传统的应用范围,成为高温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各有其优缺点。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出现,为集中各类材料的优异性能于一体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9-1.gif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xlktiancai (2006-11-09 15:39:31) 材料的性能一、力学性能材料受力后就会产生变形,材料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在受力时的行为。描述材料变形行为的指标是应力ζ和应变ε,ζ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ε是单位长度的变形。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 主要指标是强度、延性和韧性。其中,强度是使材料破坏的应力大小的度 量;延性是材料在破坏前永久应变的数值;而韧性却是材料在破坏时所吸 收的能量的数值。设计师们对这些力学性能制订了各种各样的规范。例 如,对一种钢管,人们要求它有较高的强度,但也希望它有较高的延性,以增加韧性,由于在强度和延性二者之间往往是矛盾的,工程师们要做出 最佳设计常常需要在二者中权衡比较。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确定材 料的强度和延性。当钢棒弯曲时就算破坏,还是必须发生断裂才算破坏? 答案当然取决于工程设计的需要。但是这种差别表明至少应有两种强度判 据:一种是开始屈服,另一种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这说明仅仅描 述材料强度的指标至少就有两个以上。一般来说,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指 标有以下几项: 1.弹性和刚度图1-6是材料的应力—应变图(ζ—ε 图)。(a)无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例如铸铁);(b)有明显屈服 点的延性材料(例如低碳钢);(c)没有明显屈服点的延性材料(例如纯铝)。在图中的ζ—ε曲线上,OA段为弹性阶段,在此阶段,如卸去 载荷,试样伸长量消失,试样恢复原状。材料的这种不产生永久残余变形 的能力称为弹性。A点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记为ζe。材料在弹 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值E=ζ/ε(MN/m2)称为弹性模量。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实例分析与创新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实例分析与创新 [工程实例分析1—1]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分析 现象:某施工队原使用普通烧结粘土砖,后改为表观密度为700kg/m3的加气混凝±砌块。在抹灰前采用同样的方式往墙上浇水,发现原使用的普通烧结粘土砖易吸足水量,但加气混凝土砌块虽表面看来浇水不少,但实则吸水不多,请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加气混凝土砌块虽多孔,但其气孔大多数为“墨水瓶”结构,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差,只有少数孔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因此,吸水及导湿均缓慢,材料的吸水性不仅要看孔数量多少,还需看孔的结构。 [工程实例分析1—2] 测试强度与加荷速度 现象:人们在测试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时可观察到,同一试件,加荷速度过快,所测值偏高。 原因分析:材料的强度除与其组成结构有关外,还与其测试条件有关,包括加荷速度、温度、试件大小和形状等。当加荷速度过快时,荷载的增长速度大于材料裂缝扩展速度,测出的数值就会偏高。为此,在材料的强度测试中,一般都规定其加荷速度范围。 [工程实例分析1—3] 水池壁崩塌 现象:某市自来水公司一号水池建于山上,1980年1月交付使用,1989年6月20日池壁突然崩塌,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的特大事故。该水池使用的是冷却水,输入池内的水温达41℃。该水池为预应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圆形结构,池壁由132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拼装,接口处部分有泥土。板块间接缝处用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筑,外绕钢丝,再喷射砂浆保温层,池内壁未设计防渗层,只要求在接缝处向两侧各延伸5cm的范围内刷两道素水泥浆。 原因分析如下:(1)池内水温高,增加了对池壁的腐蚀作用,导致池壁结构过早破损。(2)预制板接缝面未打毛,清洗不彻底,故部分留有泥土;且接缝混凝土振捣不实,部分有蜂窝麻面,其抗渗能力大大降低,使水分浸入池壁,并对 钢丝产生电化学反应。事实上所有钢丝已严重锈蚀,有效截面减少,抗拉强度下降,以致断裂,使池壁倒塌。(3)设计方面亦存在考虑不周,且对钢丝严重锈蚀未能及时发现等问题。 [工程实例分析1—4] 材料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现象:某工程灌浆材料采用水泥净浆,为了达到较好的施工性能,配合比中要求加入硅粉,并对硅粉的化学组成和细度提出要求,但施工单位将硅粉误解为磨细石英粉,生产中加入的磨细石英粉的化学组成和细度均满足要求,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好,水泥浆体成分不均,请分析原

工程材料 实验及材料分析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1.实验中观察了20钢、45钢、T8钢金相组织,其金相照片如下,试指出各照片的钢号,并用箭头标明图中各组织名称,分析比较三种钢的力学性能(σb、HB、δ、αk)。(15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题答案: (1)金相照片对应的钢号及各组织如下图: (2)三种钢的力学性能比较如下: σb和HB由大到小依次为:T8,45,20

δ和αk由大到小依次为:20,45,T8 2. 实验中观察了工业纯铁、45钢、T12钢金相组织,其金相照片如下,试指出各照片的钢号,并用箭头标明图中各组织名称(10分),并计算T12钢中珠光体和Fe3CⅡ的相对含量(10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题答案: (1)金相照片对应的钢号及各组织如下图: (2)计算T12钢中珠光体和Fe3CⅡ的相对含量 m p=(6.67-1.2)/(6.67-0.77)*100%=93% m Fe3C = 1-93%=7%

实验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65分) 1.实验中对45钢试样进行了一系列热处理操作及硬度测试,试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题答案: 2.实验中对45钢试样进行了一系列热处理操作及硬度测试,试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题答案: 3. 识别20钢淬火、65Mn等温淬火和45钢退火金相照片,并用箭头标明图中各组织名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题答案: 4. 实验中观察了20钢和45钢退火及20钢淬火的金相组织,其金相照片如下,试指出各照片的钢号,并用箭头标明图中各组织名称。已知珠光体硬度240HB,铁素体硬度80HB,试计算退火状态的45钢硬度比退火状态的20钢高多少。

工程材料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 2.图1-79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④硬铝,⑤纯铜。试问: (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 (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 (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变形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 答:(1)①45钢:弹性变形②铝青铜:塑性变形③35钢:屈服状态④硬铝:塑性变形⑤纯铜:断裂。 (2)不能,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E有关,由E=σ/ε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条件下45钢的弹性模量要大,所以不能减少弹性变形。 (3)能,当35钢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45钢可能处在弹性或塑性变形之间,且无论处于何种阶段,45钢变形长度明显低于35钢,所以能减少塑性变形。 4.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 、σs、σ0.2、σ-1、δ、αk、HRC、HBS、HBW 答:σb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的极限应力。

σs屈服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 σ0.2条件屈服强度,作为屈服强度的指标。 σ-1疲劳强度,材料循环次数N次后达到无穷大时仍不发生疲劳断裂的交变应力值。 δ伸长率,材料拉断后增加的变形长度与原长的比率。 HRC洛氏硬度,表示用金刚石圆锥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S布氏硬度,表示用淬硬钢球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W布氏硬度,表示用硬质合金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 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9.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1-80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绪论 一、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广义上的土木工程材料是人类建造建筑物时所用一切材料和制品的总称,种类极为繁多。 1.按主要组成成分分类 图0.1 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2.按使用功能分类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可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 3.按材料来源分类 根据材料来源,可分为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而人造材料又可按冶金、窑业(水泥、玻璃、陶瓷等)、石油化工等材料制造部门来分类。 一般把各种分类方法经适当组合后对材料种类进行划分。如装饰砂浆、沥青防水材料等。 二、土木工程材料在土建工程中的地位 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 第二,土木工程材料与建筑、结构和施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第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由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 第四,土建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质量控制。 最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可靠度评价,相当程度地依存于材料的可靠度评价。 三、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1)高性能化 (2)高耐久性 (3)多功能化 (4)绿色环保 (5)智能化 另外,主产品和配套产品应同步发展,并解决好利益平衡关系。同时,为满足现代土木工程结构性能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 四、土木工程材料的检验方法及标准化 1.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 通常可采用实验室内原材料性能检验、实验室内模拟结构鉴定及现场鉴定等方法。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实验室内材料性能的检验,包括下列内容: ⑴物理性能检验 ⑵力学性能检验 ⑶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能检验 2.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 土木工程材料涉及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产品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规格、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应用技术规程等;二是工程建设标准。其内容有土木工程材料选用有关的标准,有各种结构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目前,我国常用的标准按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分为四级。 ⑴国家标准分强制性标准(代号为GB)和推荐性标准(代号GB/T)。 ⑵行业标准某些行业标准代号见表0.1。 表 0.1 几个行业的标准代号 ⑶地方标准(代号DB) ⑷企业标准(代号QB) 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标准的代号,应在部门代号后加J。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所制定的技术要求应高于类似(或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 标准一般由标准名称、部门代号(以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标准编号和颁发年份等来表示。例如,1992年制定的建材行业推荐性479号建筑石灰的标准为:《建筑石灰》(JC/T 479-92)。 五、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⒈课程学习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针对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利水电等专业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以后从事土木工程正确选用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教材重点介绍了当前土木工程常用的材料,如水泥、石灰、混凝土、钢材、沥青材料等,并简要介绍了建筑功能材料。对于各类材料,除重点介绍了技术性质外,对材料的生产、组成、结构与构造、技术标准也做了简要介绍,另外还简要介绍了检测这些技术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

工程材料习题2-2分析

工程材料 第二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一、名词解释。 一次结晶 过冷度 二次结晶 自发晶核 非自发晶核 同素异构转变 变质处理 相图 支晶偏析 扩散退火 变质处理 共晶反应 组织(组成物)

变形织构加工硬化再结晶 临界变形度热处理 过冷奥氏体退火 马氏体 淬透性 淬硬性 调质处理滑移 再结晶 冷加工 热加工

过冷度 实际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 淬火 回火 正火 二、填空。 1、Fe—Fe3C相图中存在五种相,分别为、、、 和。 Fe—Fe3C相图中存在七个两相区,分别为、、、 、、和。 2、工业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3、珠光体的本质为。 4、一块纯铁在912℃发生α-Fe→γ—Fe转变时,体积将。 5、在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含Fe3C II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含Le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含P最多的合金成分点为。 6、用显微镜观察亚共折钢,若估计其中珠光体含量为80%,则此钢的碳的质量分数 为。 7、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和 ,金属晶体是以方式长大的。

8、当对金属晶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或。 9、液态金属结晶时,结晶过程的推动力是,阻力是。晶核的形成两 种方式和,在实际金属和合晶中,往往起优先和主导的作用。 10、过冷度是指,其表示符号为。 11、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是、和。 12、改变金属整体组织的热处理有、、和四 种;改变金属表面或局部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和两种。 1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呈状,而下贝氏体则呈状。 14、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和两种,其中的韧性较高。 1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 16、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它主要适用于钢。 1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18、过冷奥氏体的高温转变产物是,转变温度越低,片层间距;按片层 间距珠光体型组织分为、和。珠光体是和 的机构混合物。 19、过冷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题,分为和两种。 20、过冷奥氏体的低温转变产物题,分为和两种, 其亚结构分别对应为和,其中的韧性好。 21、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钢的回为分为,回火温度为;, 回火温度为;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 22、渗碳的目的是,渗碳后的淬火方法有、和。 23、化学执处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和。 24渗碳的方法有、和。 25、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为加工,而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加工。 26、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27、变形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是。 28、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和。 29、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和,滑移是运动的结果。 30、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再加热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将发生、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土木工程材料》 课程调研论文 题目: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现状与前景 教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11.15

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土木工程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无论在性能、质量还是经济方面,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对建筑物都有着重要影响,工程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及报废后的拆除等过程均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不断产生废弃物,这些问题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土木工程材料也需要不断进步和改善。本文就土木工程和土木工程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调研对材料中的钢材作出设想和讨论。 关键字: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现状前景钢材 土木工程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土木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次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土木工程材料是所有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简单说就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制件。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的外观、质量以及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自然资源被无节制的开发,资源面临枯竭,如何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如何能在建材使用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1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土木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新的高楼大厦、

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在桥梁工程发面,我国的桥梁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喜得成就。在宽阔的长江、黄河、珠江上相继建设起了多座跨江大桥。有多座桥梁居世界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排名之首,广州的丫髻沙大桥为跨度最大的中承式钢。除此外,我国的海底隧道工程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粤、港、澳海底隧道现也正建设中。 在公路和铁路建设工程方面,截至2000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万公里,20年内增加了35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336公里,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87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我国的交通建设除了在数量上的提升外,在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青藏铁路的建成使用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在水利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m3,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20万千瓦,超过了伊泰普水电站而跃居世界第一。 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的数量、规模和人口数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更多的建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单是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尤其是房屋建筑,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口的增多,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水土、空气污染的发展难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必须肩负起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