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最新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最新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五年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大学本科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全面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用于指导我校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同时作为我校对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的依据。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五年制的学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2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200),并在听、读、写、说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入学时,他们要参加校内的五年制学生入学英语摸底考试。

二.教学目标

作为我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技能,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综合文化和人文素养,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要求

1.公共英语

学生入校水平词汇量要求在2000左右。经过分级测试和分级教学后,毕业时多数学生要求达到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的水平,部分学生达到一般要求和最高要求的水平。具体标准为:

一般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 -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

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

2.专业英语

词汇:领会式掌握1,000-1,500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300-5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一定量的常用词组。

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

听的能力: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比较熟悉、语速为每分钟150-170词的英语讲课、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

说的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经过准备,能就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或作简短的报告。

写的能力:能写提纲、论文摘要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的有关专业内容的短文和信函。

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将有关专业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

四.教学设计

1.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40042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阅读 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1、2、3册 适应专业: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为425分以上的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A. 课程性质 该课程为选修课,旨在通过练习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学习新技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结束时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并能阅读高水平的英语读物。 B. 目的和任务: 学生将进行较高水平乃至更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进一步熟悉英语阅读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并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再度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高教司,2007)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提出的阅读“较高要求”乃至“更高要求”,从深度、速度和广度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课程主要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照顾各专业学生的需要,所选文章内容新颖,信息容量大,具有时代性以及较强的趣味性。教材的语言素材按题材大致可分为体育、电影、中西文化、环保、经济、法律、科技等。 目录: Unit 1 Sports Unit 2 Movies Unit 3 Chinese Culture Unit 4 Cultural Differences Unit 5 Animal World Unit 6 Greenpeace Movement Unit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it 8 Biological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Unit 9 Expo Industry Unit 10 Globalization Unit 11 Finance Unit 12 Motorcar Mobile-Phone and Microsoft Unit 13 Space Exploration Unit 14 International Law and Order 为体现阅读课程特色,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技能训练。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每周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大纲) 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 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 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 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英语按不 同情况分两级要求,从一年级起学习两年的,为一级要求;学三或四年的,为二级 要求。每周课时为4课时。 (一)一级目标与要求 听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2. 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 述课文内容的概要。3.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 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说 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问答。2.

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 读1. 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2. 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2,的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3. 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写1.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2. 能听写用学过的课文组成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每分钟分别为6—8个词。3. 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语音1. 能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3. 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调、节奏和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1. 能运用基本拼读规则2. 能掌握450个左右最常用单词,1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口笔头交流活动中运用。 语法1. 能基本掌握所学单词的形态变化。2. 能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 (二)二级目标与要求 听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2.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3. 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4.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5. 能听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英语有声语言材料,泛听总量不低于40小时。说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2. 能就熟悉的题材,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3. 能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

初二英语教学大纲

学习教学大纲 学员: 总教学时间: 授课教师:教学大纲总述: ___________同学为初二学生,英语基础中等,考虑到该同学下学期为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经教研部教师商量之后故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份: 1、通过复习新概念一册的各知识点,理顺学生在中学课程当中已经学过的语法、语态等各个知识点,使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良好习惯,同时巩固原先已经掌握的各知识点,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和提高打下良好的铺垫。(所花课时为10小时) 2、通过对新概念二册进行详细讲解,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以何同学目前的英语程度,相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使何同学能够顺利通过即将在一年后参加的中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新概念二册教材共有96课,但因为每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进度,本阶段暂定96小时) 一、复习阶段 使用教材:新概念一册 复习目的:让孩子基础打得更扎实,树立学习新二册的信心,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 1、句型(疑问句、简单倒装句、祈使句、There be句型、) 2、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 时、过去完成时) 3、音标(48个国际音标) 4、语态(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分析) 5、从句(if条件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以上内容会根据何同学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类讲解。以文章为主,让学生在短文中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二、新二册教学讲解部份 使用教材:《过目不忘新概念二上、下册》、新概念教程对新二的具体教学步骤: 1、词汇的讲解: 着重讲解词汇的发音、用法 2、看图说话: 让孩子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图片的大意,得出本课的主题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522030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总144学时;4学时/周 学分:8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开课院(系):国际关系学院、翻译学院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训练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干课程,是语言学、文学、高级听力、高级写作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情感、中西文化、哲学、文学、社会、教育、经济、政治、语言、环境等不同话题文章和拓展阅读材料,系统地讲授和讨论各类文体和话题的英语佳作的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能较系统地掌握英文修辞知识、基本逻辑和谋篇布局方法,提高阅读赏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同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通识知识框架,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体不同、话题广泛的英文文章和拓展材料,以期从把握语言特点、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深化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同时,通过不同话题的探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通识知识框架,培养的概括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等人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以下各单元的Section A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Section B作为拓展课及讨论课的内容。 Unit 1 Emotion(1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富有生活趣味和人生哲理的散文,反思自己的人生及情感体验,提高对人生的感性认识。把握叙事和论辩的艺术和策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基本内容: Section A The Woman in the Kitchen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各类单词初中词汇75组最容易拼错的单词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各类单词初中词汇 75组最容易拼错的单词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各类单词+初中词汇75组最容易拼 错的单词 一、冠词,3个, 1. a 一个,件 / 只……, 2. an 一个,件 / 只……, 3. the 这,这个,那,那 个 二(连词,24个, 1. after 在……以后 2. and 和,又 3. as 像……一样,如同,因为 4. because 因为 5. before 在……之前 6. but 但是 7. if 如果,假使,是否,是不是 8. neither 也不 9. nor 也不 10. or 或者,还是,否则 11. since 从……以来,……以后 12. that 既然,由于,,引导宾语从句等, 13. though 虽然 14. till

直到,直到……为止 15. until 直到,直到……为止 16. when 当……的时候 17. whether 是否 18. while 在/当……的时候,和……同时 19. than 比 20. so 因此,所以 21. both…and… 两个都,既……又…… 22. not only…but also… 不但……而且…… 23. either…or…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24. neither…nor… 既不……也不…… 三(介词,37个, 1. about a. 在各处;四处 b. 关于 2. after a. 在……之后 b. 在……后面 3. along 沿着 ; 顺着 4. as 作为 ; 当作 5. among a. 在……中间 b. 在(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间 6. at a. (表示地点/位置)在 b. (表示时间)在……时(刻) c. (表示动作的目标和方向) 7. before a. 在……前面 b. 在……以前 8. behind 在……后面 9. below 在……下面 10. beside 在……旁边 ; 靠近 11. between 在 (两者) 之间 ; 在……中间 12. by a. 在……旁边;靠近 b. 在……时间 c. (指时间)不迟于 d. (用于被动语态) 被 e. (表示方法、手段) 用 ; 由 f. (指交通工具等) 乘 ; 用 13. down 沿着( 街道、河流)而下 14. during 在……的期间 ; 在…… 过程中 15. except 除……之外 16. for a. (表示方向) 往;向 b. (表示所 属) ……的 c. (表示时间距离) 计;达 d. (说明目的或用途) 为… 17. from a. (表示起点) 从 ; 自 b. (表示开始的时候) 从……起 c. (表示距离) 距 ; 离 d. (表示来源) 来自 18. in front of 在……前面 19. into a. (表示动作的方向)到……内;向内 b. (表示情况和结果的变化)变成 20. in a. (表示位置)在…..里/内/中 b. 在…(时间) c. 穿 ; 戴 d. 在…(情况 / 状况) 中 e. 使用(语言) 21. like 像 22. near 在……附近 ; 靠近 24. off (表示脱离)离开 23. of a. (表 示所属关系)…的 b. (表示数量)…的 c. (表示其中)…的

后方法时代高级英语课程教学

一、前言 20世纪中后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从“教学法”时代逐渐过渡到“后方法”(post-methodpedago-gy)时代,研究重点从对“方法”的探讨逐步扭转为对“途径”的摸索,即从追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寻求最佳教学法等方面转移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众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时重新定义了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设定了基本参量、也制定了外语教学的相关策略。这股理论研究新思潮为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大讨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二、“后方法”时代西方外语教学研究核心理念 语法翻译法在西欧国家确定其统治地位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都备受国内外应用语言学者和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理论流派层出不穷。然而,究竟哪种教学法最有效、最具有普适性,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随着大量定性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外语教师发现,对教学法的幼稚盲从和对“最佳教学法”的执拗寻求已将外语教学研究带入误区,过多关注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而忽略了其相对性和特定性。 国外学者Stern首先认识到了以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外语教学三维框架,着手分析外语教学环节中的诸多因素,将教师视为教学研究、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综合体,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之前视教师为教学理论被动接受者和刻板执行者的思维定式。他认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应放在师生对语言课堂生活质量的理解上,而不是输出质量的简单考察,教学的本质是个互动性的多元交往过程。Kuma-ravadivelu将宏观策略框架与上两位学者的主要观点相结合,整理出经典的“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框架,即以教师自主为核心,以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为原则,“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 教学理论,推动基于对当地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征正确理解之上的语境语言教学”。 三、“后方法”时代下的高级英语课程特征分析 1.高级英语课程属性。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阅读课的深化和延伸。它与综合英语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1)教材选取文章多为名篇佳作,且内容多样、题材广泛、视角开阔,语言文字更地道凝练,具备较强的思想深度,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介绍和传播;(2)注重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培养,除语言运用、对美文佳作的分析鉴赏、逻辑思维等能力外,更强调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创新”能力链条的建构;(3)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具备驾驭语言文化的能力,还需要统筹教学环节,要学会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思辨。 2.教学对象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高级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校英语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应已具备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并在综合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必须进一步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完善英语应用能力,并努力提升包括知识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核心竞争力,以顺应社会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他们的学习需求、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在英语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中,知识和技能的高效输出能力是用人单位极为重视的,因而学校在教学中应着重此方面的训练。 3.教师特征和定位。“后方法”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呈现出日益浓厚的人本主义取向,外语教师的个人特征、发展和需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对教师的信念研究、教学文化情境、教师行动研究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些年,高教体制中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双重要求和较高的考核标 [摘要]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已进入“后方法”时代,研究重点已不再拘泥于过去具体的教学法,而应着重从宏观的教学策略和途径探索出发。文章以此为视角,基于对课程属性、师生双方特征和现实需求的角度展开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试提出一些适合我国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级英语课程“后方法”时代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谢峤(1983-),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天津 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方法时代高校大规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管理模式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12201)和天津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B1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40-02 “后方法”时代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谢峤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高级英语视听说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 Audio-Visual English Course [学分] [总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接触真实的各类视听材料,提高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描述 高级英语视听说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本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交际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三、教学对象 该课程是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四、教材选用 主要采用王镇平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视听说》,参考何继红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程》(新版)。 五、教学内容 Unit 1 Black Swan Unit 2 The Graduate Unit 3 Kramer vs. Kramer Unit 4 Sicko Unit 5 Dead Poets Society Unit 6 The Help Unit 7 The Reader Unit 8 American Beauty Project Information Interview Unit 9 Philadelphia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和欣赏方面有所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英美散文和其他文章的结构,行文和连贯等修辞技巧,从而使学生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系统地讲授有关英语文体类型、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学习修辞和文体的初步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异化现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最终养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东市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是空间结构还是时间结构。本章反映的化模式,宗教信仰如何。 本章段落衔接是否合理。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难点、重点 a ? 第二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本课的特点,文章的整体布局。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三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目前世界环保的现状和本篇文章的作者的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理文化、作者写作特点 第五课’s U..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二战背景,学习演讲文章的写法及其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第六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内容 1) 2) 3.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对话及行为。 第七课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学习有用的单词、表达;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 2、教学内容 1) Oxford 2) 3) 4) 3、重点、难点 1) 2) 第八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想象我们未来的生活;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新的单词和表达 2. 教学内容: 1) 2) 3) 4) 3. 重点、难点 1) 2) 第九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的生平,学习如何描写和介绍人物。 2. 教学内容 1) ? 2) 3) 3. 重点、难点 , , 第十课

培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英语新课程标准 前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最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育不应仅以教学生背会多少个英语单词、掌握一些语法项目和考试能取得高分为目的。教育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摆在英语课程目的的首要位置。把语言教学的目的定位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作了必要的调整: ●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修订大纲适当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以便实现语言教学从注重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注重培养语言能力过渡。 ●适当增加了词汇量。词汇量的适度扩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只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 ●修订大纲对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篇知识的要求上淡化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各个项目的语言运用分别提出了要求。在语法项目中,补充了一条必要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但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对语法知识掌握的要求和测试的难度。 ●扩大了听和读的输入量,提出了40小时的泛听和10万字的泛读要求,从而把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为体现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了终结性测试应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明确要求在测试中减少单纯语言知识题的比例,并降低了此类试题的难度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最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变化,家长,您是否应该重新定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规划?!以下是我们从专业角度对听、说、读、写技能要求的一些解读。 1.在听的能力方面,修订大纲对“一级目标与要求”和“二级目标与要求”各有什么变化? 修订大纲在一级目标与要求中对听的语速、语言材料和听的目的提出了具体 的要求,即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语言材料,以获取所需信息。 在二级目标与要求中,修订大纲提高了对听的能力的要求,强调在听的过程中,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获取信息,并提出了对泛听的要求,规定了泛听的最低量(不低于40小时)。 修订大约在听力方面更强调实用,更强调听的结果即获取所需的信息。修订大纲并不要求学生听懂语言材料中的每一个词,而是更强调听的技巧,即训练学生在听含有一定生词的语言材料时,仍能获取所需的信息。 注:中考以大纲规定的“二级目标与要求”为基本标准。 2.为什么在听力二级目标中提出“克服生词障碍”的要求? 修订大纲在二级目标中扩大了需掌握的词汇量和泛读词汇量,但这些词汇量并不能保证所选的听力材料中不含生词。另外,人们在真实交际中不可能只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而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语意的能力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注重对学生利用语境克服生词障碍能力的训练,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3.二级目标中对听力速度的要求为什么要提高到每分钟120个词?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价一、教学目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英语按不同情况分两级要求,从一年级起学习两年的,为一级要求;学三或四年的,为二级要求。每周课时为4课时。(一)一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 3.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说 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问答。 2. 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读 1. 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 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2%的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3. 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写 1.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2. 能听写用学过的课文组成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每分钟分别为6—8个词。 3. 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语音 1. 能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 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调、节奏和语音基本正确。词汇 1. 能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2. 能掌握450个左右最常用单词,1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口笔头交流活动中运用。语法 1. 能基本掌握所学单词的形态变化。 2. 能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二)二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 3. 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用五年时间,把高级英语建设成为一门充分践行“学生本位”、“素质本位”思想,人文色彩浓郁,时代内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环境信息化特色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自我革新能力强的高年级“核心”课程。 二、建设步骤:本课程建设将在多项“分目标”同时并举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有优先、有重点、逐年推进的建设方略。具体规划如下: 1.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 (1)本课程组刚刚编写、出版的《新编高级英语教程》取材广泛,选材新颖,时代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这为本课程实现未来5年的“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适时引入、编写一批教辅、学辅材料,进一步扩充本课程人文内涵,保持其时代性。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授课形式。 (4)将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设计、开展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2.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 (1)“高英”课堂教学网建设:A. 完善并适时更新现有的电子资料库——CAI课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语言知识点、文本赏析、注释、相关话题导引、习题、试题等教辅、学辅材料;B. 逐步实现课程全部模块授课录像并上网;C. 在现有朗文、韦氏、金山词霸等在线词典的基础上,再投放几部高质量的网络词典;D. 建设网上学习资料下载平台。

(2)校园网、局域网建设与利用:A. 进一步拓展校园网的“资源”功能;B. 开展网上资源利用研讨活动;C. 进一步发掘Internet网上学习资源,提供具体链接地址。 (3)在线语料库建设:A. 探索能充分利用现有BNC、BROWN,LOB,LDC等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新形式;B.适时购进1-2个切合“高英”(及其它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国、内外语料库(尤其是英、汉平行语料库);C.力争自主建设1-2个切合本课程及其它多门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校本语料库。 3.教学过程建设 (1)课堂教学建设:A. 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对学生期望的理想教学形式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能充分实践启发、体验式、发现式、研究式、合作式等现代教学理念的有效授课形式,拓展其内涵。B. 教学资源:探索能有效利用现有多功能教学资源形式的途径和方法;开辟新的资源形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再创性、多样性、结构合理性研究。C. 教学手段:探索能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各种传统及信息化教学手段。D. 加强信息化学习方式(如适应性学习、WebQuest 学习,探险性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E.加强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研究。 (2)在线辅助教学建设:A. 创建网上学习社区,构筑学生自主学习平台。B. 创设BBS电子布告板系统,增加师生互动。C. 建立师生个人电子档案,探索在线教学规律。D.加强网上教学实践技术培训。 (3)实践课建设:A. 融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与实践课教学于一体;B.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C.通过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体验和能力训练;D.探索一切行之有效的实践课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4.革新能力建设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剖析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029;080030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 I; 高级英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X 2 = 144 学分:4 X 2 = 8 适用对象: 英语(旅游管理方向)、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高年级学生考核方式:笔试 先修课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基础英语)1- 4册 二、课程简介 高级英语课程题材广泛,时代气息浓厚,选材体裁多样,除说明文外,还有记叙文、叙述文和论说文,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及写作能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课程材料主要选自名家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教育﹑哲学诸方面。通过精心阅读及分析,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得以加深,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升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为此,每课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句子释义,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 a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

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评论。 学生应该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一学年(约144学时)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认知词汇达10,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多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能熟练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600词汇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600词汇(按词性和类别) 一、冠词(3个) 1. A 一个(件/ 只……) 2. An 一个(件/ 只……) 3. The 这;这个;那;那个 二.连词(30个) 1. After 在……以后 2. although 虽然,尽管 3. And 和;又 4. As 像……一样;如同;因为 5. Because 因为 6. Before 在……之前 7. but 但是 8. either二者之一;要么…… 9. for 因为,由于 10. however 然而,可是,尽管如此 11. if 如果;假使;是否;是不是 12. neither也不 13. nor也不 14. once一旦 15. or或者;还是;否则 16. since 从……以来;……以后 17. that既然;由于;(引导宾语从句等) 18. though 虽然 19. till 直到;直到……为止20. unless 如果不,除非 21. until 直到;直到……为止 22. whatever 无论什么,不管什么 23. when 当……的时候 24. whenever 每当,无论何时 25. whether 是否 26. while 在/当……的时候;和……同时 27.than 比 28. so

因此;所以 27. both…and… 两个都;既……又…… 28. not only…but also… 不但…而且…… 29. either…or…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30. neither…nor…既不……也不…… 三.介词(47个)1. about 关于;在各处;四处2. above 在……上面; 2 3. across 横过,穿过add vt. 添加,增加 4. after 在……之后;在……后面 5. against 对着,反对 6. along 沿着;顺着 7. among 在……中间;在(三个以上)之间 8. anything 什么事(物);任何事(物) 9. around 在……周围;大约 10. as 作为,当做 11. at 在(几点钟);在(某处) 12. behind (表示位置)在……后面 13. below 在……下面 14. beside 在……旁边;靠近 15. besides 除……以外(还有) 16. between 在(两者)之间;在……中间 17. beyond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高级英语(一、二) 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English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计划学时:112 (其中课内学时:112 ,课外学时:0 ) 计划学分: 7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 选用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六册,何兆熊主编,2013;非自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开课院部:外语学院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E+”双专业 课程负责人:杨志 课程网站:无 二、课程简介(中英文)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每课都应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上有较大的提高。 Advanced English is aimed at training students’integrated English skills, especially their reading, grammar, rhetoric and writing abil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s of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language, cultur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famous work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scope,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nd life, cultivate their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logical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each lesson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related practices, to make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 substantially improved. 三、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 1 英语语言知识H 2 英语文化知识M 3 (相关)专业学科知识 4 英语语言技能H 5 跨文化交际能力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