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种植系统

合集下载

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新模式

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新模式

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新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农业也迎来了一次变革。

互联网智慧农业应运而生,成为了现代农业的一种全新模式。

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传统农业从手工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效率和产出,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福利。

一、互联网智慧农业的特点互联网智慧农业与传统的农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它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和高效自动化生产。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智慧农业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水分等各种环境参数,同时还能掌握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从而实现精准的管理和科学决策。

2.大数据应用通过物联网系统采集的各种农业数据,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挖掘。

比如,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信息,可以预测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再比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喜好,可以预测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3.智能化生产互联网智慧农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和机器进行控制和指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过程。

比如,利用无人机作业技术,可以实现高空测绘、精准定位和快速施肥等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质量;再比如,利用农业机器人实现植物的种植、收获和打药等操作,减少了人工投入,缩短了生产周期,也提高了农业效益。

二、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应用领域互联网智慧农业可以应用于各种农业领域,包括大田种植、果蔬养殖、畜牧养殖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1.大田种植互联网智慧农业可以提供土地利用规划、作物种植配置、生长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一站式服务。

在这个领域,智能化农机和精准农药配方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人力成本。

2.果蔬养殖互联网智慧农业可以为果蔬养殖提供智能化种植、保护、采摘等服务。

作物学通论: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3)土壤肥力 ——耐肥型
根系发达,茎叶旺盛,吸肥多 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力强,一般产量较高。 如小麦、玉米、杂交水稻、粳稻、棉花等。 这类作物也是生产上耗肥最多的作物。 ——中间型 需肥幅度宽,适应性广 在较瘠薄的土壤中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更好。 如油菜、籼稻、谷子等。 这些作物的高产品种也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产。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耐瘠型 这类作物有三种: 一是具有共生固氮的豆科作物,如绿豆、豌豆及豆科绿肥等。
二是根系强大、吸肥力强的作物,如高粱、黑麦、向日葵等。
三是根系和地上部都不太强,但吸肥力强或需肥较少的作物, 如大麦、荞麦等。
这类作物的高产品种同样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 产
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保持地力不下降或不断提高。 农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主要指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一 种植制度
1 概念与涵义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 综合。 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 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 即复种或休闲问题; 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 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
甜菜喜温凉、温度过高不利糖分积累。大豆要求温度与玉 米差不多,但比玉米稍低,所以在东北难于种玉米的地方可种 大豆,但当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不利生长发育。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以色列佳控Galcon灌溉控制器说明书

以色列佳控Galcon灌溉控制器说明书

基于网络的中控系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控制 安装简便 易于编程 基于ET控制(ET:土壤水分蒸发量)
远程控制从未如此简单
AC/DC Models(AC交流 DC直流)
DC model (DC型号) DC2, DC4, DC8, DC 12 有12个站和一个主阀 内部装有标准的D型电池。工作时间3年 可选用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在线/离线运行 AC model (AC型号) AC12, AC 16, AC24, AC64(今后出) 一直处于联机状态 24个站和一个主阀 控制器和电磁阀之间可有几百米的距离
Galcon AG Product line
传感器
9
温度/湿度 气象站 CO2 传感器 EC / PH
9 9 9
Galcon AG Product line
9
Galileo + Fertigal Galileo + Fertimix
9

无需中控使用费和服务费 无需安装中控软件 中央控制无距离限制,只要上网即可随时随 地中控 可向E-mail发送警报 系统语言为中文,方便中国客户使用
GSI能为客户带来什么好处?

1. 施工便捷,无需埋通讯电缆,无需单独建造中控室 2. 降低成本,省去通讯电缆和主控箱的投资,无需购买软件,无需单 独购买专用电脑。 3. 管理便捷,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上网管理灌溉。 4. 售后便捷,销售商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远程帮助客户调整程序,解决 系统问题。 5. 升级免费,随着研发的进展,新的功能会在线免费为客户的控制系 统进行升级。
温室气候
9 9 9 9
灌溉
9EC/PH 控制 9根据光累积灌溉 9水循环 9施肥机运行 9排液循环利用 9雾化喷洒

彩椒种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彩椒种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彩椒种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彩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家庭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彩椒的种植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途径,但是无论是采用大田种植还是温室种植,还是家庭盆栽,都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保证彩椒的生长和产量。

首先,彩椒的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酸碱度适宜的土壤。

彩椒对土壤的要求不算特别严格,但是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

这样可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根系的健康发育。

如果土壤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可以使用少量的石灰或硫酸铵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其次,彩椒的种子要选择优质的种源。

购买彩椒种子时,最好选择经过认证或来自信誉好的种植基地的种子。

这样可以确保种子的品质和萌发率。

购买种子时,还要保证种子的新鲜度,避免种子过期或质量不佳。

种植彩椒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彩椒种植方法。

1.大田种植:大田种植适用于种植大面积的彩椒。

在大田种植前,要先进行施肥和翻耕,然后在整地过程中进行排水系统的建设。

根据彩椒的生长特点,移植或直播种植彩椒苗或种子。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除草、浇水和施肥。

2.温室种植:温室种植适合种植在温度较低或气候较恶劣的地区。

温室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环境条件,有利于彩椒的生长。

在温室中种植彩椒时,要注意温室通风和遮阳,避免温室内温度过高。

3.家庭盆栽:家庭盆栽适合于阳台、露台等小面积种植。

在家庭盆栽中种植彩椒时,要选择适当大小的花盆,保证盆土的湿度和营养充足。

要定期浇水,但避免过量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家庭盆栽还可以选择栽培一些小型的彩椒品种,方便管理和收获。

在进行彩椒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浇水管理:彩椒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造成根部腐烂。

在大田种植时,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决定浇水的频率和量。

温室种植和家庭盆栽可以根据盆土的湿度来控制浇水。

2.施肥管理:彩椒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健康生长。

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基础施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来提供彩椒所需的养分。

种植业

种植业

种植业第十一章种植业第一节大田作物在进入21世纪之际,世界面临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严重挑战,对农业的依赖性日益增加。

建立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新体系,加速第二次绿色革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种植业中的作物生产显然是这场新绿色革命的主体,其技术革新包括6个方面内容:良境、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具,其中良种是基础,其他则主要是作物生产技术的内容。

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们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而长期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产量或其他经济价值的栽培目的植物。

作物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结果。

汉语中的“作物”一词来源于日本语,泛指一切栽培利用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大田作物。

作物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其主要特点有:①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②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作物;③生产周期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交织;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作物生产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粮食安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工业原料供应、国际贸易等方面。

中国的作物生产是关系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大问题,党和政府始终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生产25%的粮食,无疑是对人类的最大的贡献。

大多数农副产品已列入国际贸易产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创汇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作物种植业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大田作物分布和生产现状(一)大田作物的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法将大田作物分类如下。

1.粮食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一般直接用来作为人类的食物。

粮食作物又分为:(1)禾谷类作物主要有稻、小麦、玉米、大麦、高粱、小米、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

习惯上将蓼科的养麦也归属禾谷类。

水稻、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一般将水稻、小麦以外的谷类称作粗粮。

(2)豆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赤豆)、饭豆等豆科作物。

豆类作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等。

大田作物栽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1.玉米结合中耕培土,在()施穗肥。

A、大喇叭口期B、分蘖期C、抽雄穗时D、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正确答案:A2.水稻的雄蕊是()枚。

A、6B、3C、1D、2正确答案:A3.玉米籽粒肥宜在籽粒期施用,才有利于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籽粒饱满。

()A、灌浆B、乳熟C、形成D、黄熟正确答案:C4.下列选项中属于棉花地膜覆盖作用的是()A、防止种子霉变B、保墒、提墒C、防止气象灾害D、隔绝空气,闪死杂草和种子正确答案:B5.玉米苗期地下害虫有()A、玉米螟B、蚜虫C、粘虫D、地老虎正确答案:D6.含支链淀粉多,几乎不含直连淀粉的水稻是()A、早稻B、糯稻C、黏稻D、晚稻正确答案:B7.下列不属于种子生产任务的是()A、良种繁殖B、推优更新C、配方施肥D、提纯复壮正确答案:C8.分蘖成穗为主的高产麦田,分蘖成穗比例为()A、50%B、60-80%C、80%以上D、90%正确答案:B9.玉米苗期第二次中耕的时间为()A、定苗前B、拔节前C、定苗后D、出苗前后正确答案:B10.我国南方的偏春性小麦引种到北方,将()A、迟抽穗或冻害B、迟抽穗或不抽穗C、早抽穗或不抽穗D、早抽穗或冻害正确答案:D11.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为()A、中亚起源中心B、印度起源中心C、近东起源中心D、中国起源中心正确答案:D12.下列种子类型,纯度最高的是()A、良种B、育种家种子C、原种D、杂交种正确答案:B13.油菜在早播、稀植、高肥条件下,容易形成()分枝。

A、下生分枝型B、混生分枝型C、上生分枝型D、多生分枝型正确答案:A14.水稻()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穗粒数的定型期。

A、穗分化期B、幼苗期C、结实期D、分蘖期正确答案:A15.着生于主茎中部的伸长茎段上的为()A、短柄叶B、长柄叶C、都可以D、无柄叶正确答案:A16.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信息科技在各领域的渗透使用日益频繁,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同样有信息科技的身影。

如数字化玉米种植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等的应用,都是信息科技融于农业种植活动的表现。

本文从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角度,分析玉米种植生产中信息科技具体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应用玉米是山西省内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分别稳定在2600万亩、95亿公斤左右,用55%的粮田面积获得了70%左右的粮食总产,这些无不得益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使用。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玉米种植管理期间,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对种植、田间管理等各环节进行智能化管控,将成为主流趋势,也是进一步推动山西玉米主产区的种植生产,辅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可靠助力,对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一、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数字化玉米种植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农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模型等技术,可模拟玉米逐日生长情况,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等进行动态预测,为是否氮肥污染以及确定污染后的控制等提供帮助。

还可通过建立玉米生长动态模型,寻找其与玉米管理知识模型之间的耦合点,与WebGIS相互之间的集成应用以及跨平台远程共享等,持续提高玉米种植管理水平[1]。

尤其在可视化呈现玉米三维动态图谱的情况下,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为玉米生产系统动态预测以及管理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数字技术支持。

在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可借助该系统实现对产值目标确定、玉米品种选择以及水肥管控、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动态化监控,以实现资源合理调配、环境保护等目的。

大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N、 K肥 配合施 用 。 6 7 施腐熟 的农 家肥 10 ~ P、 每 6 m 00
每 6 7 施种 肥 8 g,其 中氮肥 3 k 、磷 肥 6 m。 k g 5 k 。玉米 因品 种 不 同 ,种 植 方式 不 同 ,播 种量 也 g
不 同 。一 般直 播 每 6 7 播 种 1 5 . g,每 穴 6 m . ~2 5 k
3 1 播 种 时 期 与 播 种 方 法 .
提 高 种 子芽 势 。三要 浸 种 催 芽 。在 土 壤 湿 度好 的 地 区 ,可进 行 浸 种 催 芽 。用 5 ℃左 右 的温 水 ,浸 泡 5 种子 6 ~8 h后 自然 冷 却 ,捞 起 沥 干后 在 2 ~3 ℃ 5 0 下 催 芽 ,至 种 子 5 %露 白 ( 0 芽长 0 1 C 1 . I )时播 种 。 I 四要进 行 种 子 包衣 或 闷 种 、拌 种 。播 种前 将 干 种 子
肥 后 覆 土 要 踩 一 脚 ,点 籽后 覆 土 要踩 一 脚 。
3 2 种 肥 、播 种 量 、播 种 深 度 .
选 择地 势平 坦 、土 层深 厚 、土 壤 肥 沃 ,质地 较
疏松 ,通 透性 好 ,保水 、保 肥 力 强 ,排 灌 方便 ,墒
情好的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宜选择大豆 、 马铃薯 、 玉 米等 。科 学 施基 肥 ,要 以施 农家 肥 为 主 ,化 肥为 辅 ,
整 地 时 一次 施 人 。 因地 制 宜 , 墒 情 精 细 整 地 。 要 视 要
求 冬 前 翻 耕 、冻 坯 ,早 春 及 时 耙 耢 ,顶 浆 起垄 ,消 除 残 茬 及 大 坷 垃 。做 到 整平 耙 细 ,无 沟 无 堑 ,垄 向
育期 适 中的优 良品 种 ;根 据 生 态 条件 选 用 审 定推 广 的 高产 、优 质 、适 应性 强 的优 良品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交流 基于物联网技术 的大田种植监控管理系统

班级:物联网 指导教师:余攀 实训地点:软件工厂A区

时间:2014年4月15日 精品文档交流

目录 一、建设背景 ..................................................................... 3 二、方案概述 ....................................................................... 3 三、系统功能描述 ............................................................... 4 (一)智能感知层 ......................................................... 4 (二)传输网络 ............................................................. 4 (三)运维管理平台 ..................................................... 4 (四)应用平台 ............................................................. 4 四、系统架构 ....................................................................... 4 五、系统网络拓扑 ............................................................... 6 六、各子系统设计 ............................................................... 6 (一)感知层 ................................................................. 6 (二)传输层 ................................................................. 7 (三)网络层 ................................................................. 7 (四)应用层 ................................................................. 8 七、工程造价表 ................................................................... 8 精品文档交流

一、建设背景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行业,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我国种植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种植业过度的进程当中,急需用现代现代物质条件进行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改造,用现代经营方式去推进,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如今将现代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传统农业,就是要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促使其转型升级。随着相关理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物联网必将成为“数字农业”建设中的决定力量,极大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水平和程度。因此,种植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我国种植业的发展与世界同步提供一个国际领先的全新的平台。为传统种植业改造升级起到推动的作用。 基于物联网的大田种植监控管理系统,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等功能。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大田种植示范区响应政府的规划,政府投资,当地农民集中实施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示范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当地为典型的亚热带疾风气候,四季分明,七月份平均气温35℃,平均降雨量400mm,一月份平均气温9℃,平均降雨量30mm。全区占地500亩,与一小型水库相邻,可保证充足用水。其中380亩地势平坦,被修整成边长100m的正方形,规划为粮食种植区,其余的已装有混凝土拱架塑料大棚,作为有机蔬菜种植区域。现计划在该整片种植区域安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方位随时监控管理的大田种植系统,作为农业示范区域,以便以后在整个成都片区实行推广。 二、方案概述 本系统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高清摄像头,远程在线采集大田土壤墒情、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等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大田种植的监控管理系统,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流程,结合“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方案内容主要分为大田种植感知层、传输层、大 精品文档交流

田种植物联网服务平台和大田种植应用层等。 三、系统功能描述

(一)智能感知层 主要包括大田生态环境传感器、土壤墒情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农田检测传感器,田间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等。重点实现对大田作物生长、土壤状态、气象状态和病虫害的信息进行采集。

(二)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包括网络传输标准、PAN网络、LAN网络、WAN网络。通过上述网路实现信息的可靠和安全传输。

(三)运维管理平台 (包括墒情预报、灌溉远程/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管理)该平台通过远程对采集和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各设施智能运作。

(四)应用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接收农田墒情信息、气象信息,并可远程控制灌溉设备。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则可以通过该平台,提升农情、农业气象、农田水利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系统架构 精品文档交流 精品文档交流

五、系统网络拓扑

六、各子系统设计 (一)感知层 (1)无线传感网络 精品文档交流

气象检测:使用3G网络传输的气象站 气象传感器:五要素气象传感器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气象产品开发经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发的一款多功能气象传感器。该传感器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五种气象要素为一体,他具有结构紧凑、无任何移动部件、坚固耐用、安装方便、免维护的特点,是针对目前气象产品种类繁多、现场安装维护不方便而专门设计的一款智能化传感器。本传感器功耗低,可配备太阳能充电板,应用于移动气象监测。 Zigbee网络组网网关:Zigbee—3G ZigBee节点是可以组建Mesh网络的,设置一个ZigBee节点为网络协调器,其他每个ZigBee节点都可以当做路由节点来使用,也可以设置为终端节点但是就失去了路由功能。 气象站:采用PC-4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气象站可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光照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露点等多项信息并做公告和趋势分析。 (2)视频监控 摄像机: WIFI传感网络,对检测到的图像信息使用WIFI进行传输 (3)设备供电 设备供电系统由最新的太阳能供电,AC 220V、DC 12V或者太阳能供电。

(二)传输层 (1)网关: 3G无线网关:将Zigbe信号转化为3G信号进行传输 (2)路由器,交换机: 3G无线路由器、交换机,用于传输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数据 (3)供电设备: 采用标准220V电源供电

(三)网络层 (1)终端服务器: 精品文档交流

采用电脑作为服务器终端 (2)云服务平台: 采用云服务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保存 (3)监控中心: 采用球机型无线WIFI摄像机对大田的情况进行采集 (4)供电方式: 采用220V标准电压供电

(四)应用层 (1)电脑终端: 采用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作为应用层终端 (2)手机终端: 采用智能手机作为终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3)供电方式: 220V标准供电 七、工程造价表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配置、参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总价 备注 一、 大田种植现场物联网设备部分

1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SC/FX 测量范围:16个方向(360度)测量精度:±5% 输入电压:DC5V~24V 输出信号:开关信号/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点位引线:九芯/三芯 个 5 900.00 4500.00 2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TR-TW 量 程:-30℃~120℃ 输出信号:4~20mA 测量精度:±0.2℃ 互换个 30 420.00 12600.00 精品文档交流

误差:<0.2℃ 工作电压:9~24V 工作电流:约10mA 响应时间:<100mS 稳定时间:<1秒 工作温度:-40℃~75℃ 引线长度:2米 线 质:聚四氟耐高温导线

3 光照传感器 BH1750FVI 尺寸:67mm X宽27mm X高16mm 主要芯片:BH1750传感器 工作电压范围:DC 3-5V 工作电流:<1.7mA(5V) 个 10 600.00 6000.00

4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DC400 储存温度: -30℃—70℃ 工作原理: 非分散红外光原理 (NDIR) S 达到变化的 90% 取样间隔: 3S 电源供电: 24V DC 功 耗:峰值< 160mA 正常<50mA 输出形式:电压0-5V输出/电压0-10V输出 电流4-20MA输出/ 网络RS485输出 控制输出:一路继电器输出 个 10 800.00 8000.00 5 PH值传感器 AZ8685 分辨率:0.1 测量范围:0~60℃ 操作温度:0~50℃ 操作湿度:<70℃ 个 10 530.00 5300.00 6 Zigbee转RS485网络网关 RD400 输入电源:dc 5~12 V 接收灵敏度:-1048dBm 输出形式:电压0-5V输出/电压电流4-20MA输出/ 网络RS485输出 台 5 498.00 249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