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和第二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第一节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界定

1)教育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①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②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主要功能

①教育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③教育具有选择功能

二、学前教育

(1)定义: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①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②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

1)家庭教育,或称家庭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

主要特征: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

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2)社会教育,或称社会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

①含义: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

②主要特点: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社会教育具有娱乐性

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3)机构教育: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

分类:1.5~3岁阶段的教育称婴儿教育,也称托儿所教育

3~6岁阶段的教育称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

主要特点:

(1)手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机构中的各类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教师,大多是接受过师范教育或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的。

第二节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势及发展

一、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界定

(1)定义: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2)分类: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学前教育活动论三个分支或三个研究领域。

(3)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师一个明显的价值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赋予何种价值就有可能引发学前教育相关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特性的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特别性的差异

(二)学前教育学的性质: 独立性,应用性,综合性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

1、促使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形式的主要人物及思想

2、促使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形式的主要人物及思想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大书P27)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特点。(大书P29)

第二章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第一节儿童观

一.儿童观: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

二.儿童观的形态

1、社会主导形态: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剧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特点:不但具有法律性,而且阐述概括、简约。

2. 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所持的儿童观。

特点:与具有法定性的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不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不具有法律效应,且在一定的时期具有明显的多元性。

3. 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因为儿童就是在这种现实的儿童观的作用和影响下生活和成长的

分类:形成性儿童观或理念性儿童观(面向现实)

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面向儿童素养及技能)

三.儿童观的结构:自然层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社会层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

精神层面——儿童精神的存在

四.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主要观点):

1.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科学地、合理地照顾和保护

2.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儿童是完整的个体,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除了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该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

5.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应杜绝性别歧视

6.儿童是成长在一定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

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

五.儿童观的演变:“国”本位的儿童观

“家”本位的儿童观

“神”本位的儿童观

“人”本外的儿童观

第二节教育观

一、定义:主要指学前教育观,是指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二、学前教育价值观

1、价值与学前教育价值的内涵

教育价值是指主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

所谓学前教育价值观则是在哲学意义上对学前教育价值关系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性质、类型的确认和定位。

2、学前教育价值观的演变

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论中,把价值的本质归结为“期望性观念”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上,学前教育价值观也经历了一再的变异

从世界范围看,学前教育价值观也在发生变革。从让幼儿“学会生活”到“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