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竹林产量调查报告

竹林产量调查报告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为了了解竹林的生产力情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竹林面积、竹林密度、竹子种类以及竹林产量等指标,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竹林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一、调查范围和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为某地区的竹林,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样地。
调查方法包括实地测量、观察和记录等。
二、调查结果
1.竹林面积
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竹林总面积为XX公顷,其中XX%为毛竹林。
2.竹林密度
该地区毛竹林的密度为每公顷XX株,其中XX%的毛竹生长状况良好。
3.竹子种类
该地区毛竹林的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毛竹。
4.竹林产量
该地区毛竹林的年产量为每公顷XX吨,其中XX%的毛竹能够达到优质标准。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
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毛竹林的密度和生长状况都较好,但是种类较为单一,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同时,该地区毛竹林的年产量较高,但是优质毛竹的比例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和优质比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引进其他优良品种,丰富毛竹林的种类;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毛竹生长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毛竹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但是种类单一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为了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和优质比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抚育管理、引进其他优良品种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建议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探索更有效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提高毛竹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别山毛竹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

大别山毛竹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为探求大别山区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效益,笔者近期对天然混交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区域的自然条件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毛竹主产区,如潜山县龙潭、岳西县菖蒲、太湖县大山、宿松县柳坪等地,这些区域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0益,年降水量1300mm,年蒸发量1100mm,无霜期200d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黄壤、红黄壤,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层达35cm,土壤有机质含量2.278%~8.541%.林下植物主要有乌药、毛冬青、杜鹃、檵木、柃木、苔藓类.2、调查结果与分析2.1混交林中毛竹林分生长状况天然混交林的竹阔混交林与纯竹林相比在全林秆重、竹高、平均眉围、冠长、冠幅、枝叶重、叶面积指数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表1),但在总重及新竹数量、单位面积竹秆重、枝叶重、秆重、枝叶重等方面都略低于纯竹林(表2).各类混交林空间分布及竹(树)冠水平分布面积、竹叶面积均大于纯竹林.单位土柱平均竹根量、总根量以纯竹林最多,细根量则以竹针、竹针阔、纯竹林为多,分别为纯竹林的128.73%、118.21%、125.07%,混交林较纯竹林具有较好的营养基础(表3).毛竹眉径与地上产量关系表明毛竹眉径与总量、秆重呈幂函数关系;枝叶重与眉径呈直线关系.2.2混交林树种与毛竹生长关系.混交林树种组成与毛竹林混交的伴生树种直接影响毛竹林产量和质量(表4).调查表明,与毛竹伴生树种,在中山有银杏、鹅掌楸、光皮桦;在低山有檫树、樟树、拟赤杨、枫香、木荷、香果树、刺槐等,在高山地区有青冈、拟赤杨等.同时,不同林分类型其伴生树种不同,以毛竹为主的竹阔混交林,伴生树种应具有抗共同病虫害能力、抗逆性以及适生能力;狭冠形、深根系落叶阔叶树或阳性阔叶树种.2.3混交林的效益2.3.1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混交林平均有枯落物37568kg/hm2,其中毛竹枯落物占58.5%,阔叶树及其他占41.5%,而纯林为2751kg/hm2,其中毛竹枯落物占83.5%,这些枯落物可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增加土壤肥力.2.3.2增强抗压能力,减少损害纯竹林在应对冰雪、狂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时比竹阔混交林相对要差,因为阔叶树可以支撑冰雪的压力并降低风速.据调查,混交林比纯林可减少12%~35%的冰雪危害.2.3.3改善了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竹阔混交树中,各树种密集共生,存在着多种种间互利关系,各树种利用适合于自身生长的环境条件,因而产生了较高的生物.2.3.4生物量高据调查,竹阔混交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与纯竹林相比,单位面积竹阔混交林毛竹总量大7.44%,秆重大7.93%,枝叶重大8.01%,每度新竹增长率大21.13%,秆重大12.28%,枝叶重大22.48%,总重大13.67%.毛竹平均眉围比纯竹林大 1.55cm,枝下高提高0.13m,平均节长增长0.9cm,有效地提高竹材质量.3、结论与讨论毛竹天然混交林是处在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合理混交结构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搭配混交树种、种植方式以及分配比例,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混交树种制定合理的栽种顺序和抚育措施,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混交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调查,毛竹混交林类别以竹阔混交林种植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大,在混交树种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树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以及毛竹共同抗病虫害等能力,树形应选择窄冠型、深根系、落叶或阳性阔叶树,混交比例为7颐3或8颐2,混交方式以团块状或星散均匀混交林为宜.4、参考文献:[1]陈兴福.毛竹培育与利用[M].北京院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院112-130.[2]黄衍串,曾宪玮.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J].竹子研究汇刊,1993(4)院40.[3]萧江华.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提高竹林经营效益[J].竹子研究汇刊,2001(3)院49-52.[4]王雷.安徽毛竹林土壤养分及其生产力格局特点[D].合肥院安徽农业大学,2012.[5]张润生.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2(2)院74-78.[6]陈慈禄.泡桐毛竹混交林混交效果试验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院31-33.[7]甘恢斌,汪正翔,蒋志勇.杉木-毛竹差时混交造林技术及其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3)院225-226.。
毛竹林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毛竹林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作者:黄日升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5期摘要:指出了2005年上杭县林权制度改革通过验收,给毛竹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以毛竹主产区定点、连续观测调查情况为依据,分析了目前毛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加速毛竹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毛竹;持续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S7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50211031 引言竹类植物属禾本科(Gramineae)的竹亚科(Bambusoideae)。
毛竹是竹亚科诸多竹种中的优良竹种。
它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
一般毛竹造林后10年,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
一株10 cm粗,15 m左右高的毛竹,从出笋到成材只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经过4~6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
如作为纤维造纸原料当年就能利用。
经营好的竹林,每年亩产竹材1500~2000 kg,超过一般速生树种林分的年生长量。
因此,了解毛竹发展现状,研究解决阻碍毛竹发展主要问题,加速毛竹持续发展,对致富于民,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 观测和调查情况据森林普查资料:上杭县2015年底有毛竹林40.1万亩。
其中:古田镇6.5万亩,步云乡6.6万亩,合计13.1万亩,占全县毛竹林总面积的32.7% ,上述两乡镇是上杭县毛竹主产区[1]。
为掌握毛竹发展第一手资料,笔者于2006~2015年,在古田和步云的2050亩毛竹林中设立3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固定样地3个,共设固定样地9个。
通过对5个生长级(第一生长级:平均胸径12 cm以上;第二生长级:平均胸径12~10 cm;第三生长级:平均胸径10~8 cm;第四生长级:平均胸径8~6cm;第五生长级:平均胸径6 cm以下)观测调查,对毛竹林的立地级、经营级和生长级的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借此探讨加速毛竹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5年3个观测点共9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情况见表1~表3。
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中国竹资源分析

占 68 47%ꎻ 其 他 依 次 为: 防 护 林 178 30 万 hm 2 、
展提供参考ꎮ
占 27 81%ꎬ 特用林 22 42 万 hm 2 、 占 3 50%ꎬ 经济
1 竹资源总量
1 2 毛竹资源
我国竹 林 面 积 641 16 万 hm 2 ꎬ 占 林 地 面 积 的
均高、 平均胸径、 单位面积株数等指标方面ꎮ
2 1 单位面积生物量
我国竹林平均生物量为 65 81 t / hm ꎬ 其中毛竹
2
林为 70 53 t / hm 2 ꎬ 其他竹林为 53 10 t / hm 2 ꎮ
万 hm 2 ꎬ 其 中 森 林 面 积 21 822 05 万 hm 2 ꎬ 占 林
占 27 04%ꎮ
查ꎮ 清查 结 果 显 示
[ 1]
: 全 国 林 地 面 积 32 368 55
万 hm 2 、 占 72 96%ꎬ 其 他 竹 林 173 38 万 hm 2 、
地面 积 的 67 42% ꎻ 活 立 木 蓄 积 190 07 亿 m ꎬ
株、 占 19 58%ꎮ 在毛竹株数中ꎬ 胸径在 7 cm 以下
的有 23 57 亿株、 占 16 68%ꎬ 7 ~ 11 cm 的有 87 46
亿株、 占 61 92%ꎬ 11 cm 以 上 的 有 30 22 亿 株、
占 21 40%ꎮ
2 竹林质量状况
竹林质量体现在单位面积生物量、 郁闭度、 平
和构建和谐社会 中 发 挥 了 积 极 作 用ꎮ 竹 资 源 是 我
国森林资源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ꎬ 也 是 生 态 林 业 和 民
生林业建设的重 要 阵 地ꎮ 本 文 基 于 第 九 次 全 国 森
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近处肩运其费用较高 。 近年来民工工资高达 7 - 0元, 县政府用于 09 目。 株,m2成活率在 9 %以上。按县政府 的要求 , h 。 0 毛竹造林竹农要 自己支
竹造林所需的费用, 只有 减 少 造林 密 度来 完 成 造 林 任 务 。
资源 增 加 , 益 提 高 , 效 环境 优 美 的终 极 目标 。 此 对 上 张 乡 、 为 双庙 乡 、 下 付 15 0 10 0元/m2 00 — 2 0 h 的费 用 。 山 区农 民经 济 条 件 较 差 , 以 满 足 毛 难 各镇 毛竹 造 林 密 度 作 一 调查 分 析 , 结 经验 , 毛 竹 造 林 提 供借 鉴 。 总 为
21 0 0年
第2 7期
S IN E&T C N OG F MATO CE C E H OL YI OR N IN
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姚 中 定 ( 居县 上张 乡林业 工作站 浙江 仙
仙居 37 1 ) 1 3 1
不 1 株 , 多 造 密 在1—1 ̄h2分 认 毛 造 度 定 根 当 母 资 、 动 、金 方 综 考 足Io / 大 数 林 度 8 2 / 。 析 为:竹 林密 确 应 据 地 竹 源 劳 力 资 等 面 合 虑 一 5 0 o m
毛竹 集 生 态 、 济 、 会 效 益 于 一 体 的 可再 生 资 源 , 有 可 持 续 经 3 毛 竹 造林 密 度 较 低 原 因分 析 经 社 具 营. 用领域广 , 利 与人 民生 活 息 息 相关 , 国 民经 济 和 生 态 建 设 中发 挥 在 着 巨 大 的作 用 , 誉 为 2 世 纪 最 有 发 展前 景 的植 物 资 源 , 产 业 已成 被 1 竹 为社 会 普 遍 关 注 的产 业 。为 应 对 全 球 气候 变 暖 , 国际 间节 能 减 排 条 约
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及主要生长因子变化研究

第一作者李林(1974—),男,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相关工作。
E-mail :*****************收稿日期2023-07-28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及主要生长因子变化研究李林(霍山县下符桥镇林业工作站,安徽霍山237200)摘要本文比较了霍山地区不同的密度下毛竹林内土壤理化性质及毛竹的胸径等生长因子的变化。
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以密度为(2000±100)株/hm 2或者(2500±100)株/hm 2时较高,pH 值、碱解氮含量随着毛竹林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余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随着毛竹林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着毛竹林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胸径、出笋率、成竹率等均随着毛竹林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以密度为(2000±100)株/hm 2或者(2500±100)株/hm 2时较优,结合叶面积指数,密度为(2500±100)株/hm 2的毛竹林属于高产林,建议霍山县毛竹林选择此密度进行栽培。
关键词毛竹;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生长因子;安徽霍山中图分类号S7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7-0098-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4.07.02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竹产业的发展和竹林经营效益的提升,毛竹林集约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人为干预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了竹林的蓄积量,但过度经营导致竹林地力出现了衰退的趋势[1]。
在林分生产力的各影响因子中,林分密度的重要性仅次于立地质量[2]。
林分密度过大可增强树木之间的竞争效应,不利于树木的生长,且可能导致地力水平快速降低;林分密度过低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第40卷第6期2004年11月林业科学SCIE NTI ASI LVAESI NIC AEV ol 140,N o 16N ov.,2004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周国模 姜培坤(浙江林学院 临安311300)摘 要: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密度和碳贮量以及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14683~015210g ・g-1,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竹秆>竹蔸>竹枝>竹鞭>竹叶;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为50197%,其次为竹根,占19179%,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仅占4187%;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1061362t ・hm -2,其中植被层341231t ・hm -2,占了32118%,枯落物和土壤层(0~60cm )721131t ・hm-2,占了67182%;毛竹林乔木层碳素年固定量为51097t ・hm -2a-1,与粗放经营竹林相比,毛竹集约经营10年后,竹林生态系统中碳贮量减少了81133t ・hm -2,但乔木层年净固定碳量增加了01589t ・hm -2a -1。
关键词: 毛竹,碳密度,碳贮量中图分类号:S71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4)06-0020-05收稿日期:2003-06-18。
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C32029)。
Density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 arbon in Phyllostachy pubescens ForestZhou G uom o Jiang Peikun(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 πan 311300)Abstract : Density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in Phyllostachy pubescens forest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am ple plot.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bamboo organ ranged from 014683to 015210g ・g -1,which was in order as follow :root >trunk >underground trunk >branch >underground stem >leaf.The organ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 was 50197%for trunk ,19179%for root and 4187%for leaf.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bamboo ecosystem was 1061362t ・hm -2,of which the above -ground green vegetation stored 341231t ・hm -2,accounted for 32118%,and the forest floor and soil (0~60cm horizon )stored 721131t ・hm -2,account for 67182%.Annual carbon fixation of tree story in bamboo forest was 51097t ・hm -2a -1,which was 1146times of Chinese Fir at the fast grow ing stage ,and 1133times of tropical m ountain rain forest.C om pared w ith traditional practice ,after 10-year intensive management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the bamboo ecosystem declined 81133t ・hm -2,however ,the net annual carbon fixation of tree story appeared an increase of 01589t ・hm -2a -1.K ey w ords : Phyllostachy pubescens ,Carbon density ,Carbon storage森林作为生物圈的主体,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73%(W oodwell et al .,1978;Ols on et al .,1983;P ost et al .,1982),因而它对全球的碳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湘市毛竹低产林改造工程效益调查分析

临湘市毛竹低产林改造工程效益调查分析作者:余志华朱云谢钦方文奇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18期【摘要】1992年以来,临湘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毛竹低产林改造。
到2015年,共完成毛竹低产林24921hm2,占全市竹林面积的62.3%。
据调查,全市年均竹材产量从3943.5kg/hm2提高到12461.55kg/hm2,竹笋产量从464.4kg/hm2提高到1642.95kg/hm2,平均产值从1872.9元/hm2提高到6260元/hm2,分别增长了216%、253.8%和234.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临湘市毛竹低产林改造1毛竹资源及经营现状1.1毛竹资源临湘市地处湘北,素有“湘北门户”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17.4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9.5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市),也是全省四个楠竹生产重点县(市)。
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竹子生长发育。
全市有毛竹面积40000 hm2,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及中部,面积集中连片。
毛竹面积在666.7hm2以上的有8个乡镇,合计38000hm2,占全市毛竹面积的95%。
享有“竹器之乡”美誉的羊楼司镇,拥有毛竹面积22583.6 hm2,占全市毛竹总面积的56.5%,人均拥有毛竹O.32 hm2,为全市之最。
五里牌乡鸿鹤岭林场为省、市共建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
1.2毛竹经营利用类型1.2.1材用竹林全市约有25600hm2,占全市毛竹面积的64%,其经营水平大多为二、三类型。
立竹量一般在1500~2200株/hm2,平均眉径在8寸左右。
每公顷度产竹笋25kg以下,竹材300~500kg,产值1500元左右。
1.2.2笋竹两用竹林这是临湘市目前重点予以开发的经营类型,约60000 hm2左右,占毛竹总面积15%。
其经营水平属一、二类。
立竹量在1800~2700株/hm2,度产竹笋1500~2250kg/hm2,竹材15000~22500kg/hm2,产值3750~4 500元/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摘要:经上张乡、双庙乡、朱溪镇、下各镇13个行政村21块山地毛竹造林密度调查,调查显示造林密度最高的只有375株/hm2,最低的不足150株/hm2,大多数造林密度在180-210株/hm2。
分析认为:毛竹造林密度确定应根据当地母竹资源、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毛竹用材林造林按国家、省级规定的下限密度为好,即300-350株/hm2。
只要采用合理的肥培管理技术,同样可缩短培育周期,亦可起到节约造林费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论文关键词: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1、调查方法
结合2007年9月份毛竹造林验收工作,对所到造林山块作简易的样地法进行造林密度调查,并记载造林地立地环境、造林密度、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造林地块的抚育情况。
2、调查结果
从表一得知,2个镇、2个乡的13个行政村21块山块63.87hm2毛竹造林地,其毛竹造林密度较低,只有朱溪镇前周村托麦岭山块的造林密度较好,每hm2造林密度达375株,最低的每hm2不足150株,大多数山块毛竹造林密度在180~210株/hm2。
造林成活率整体水平在90%以上,也有个别山块不少90%。
表一2007年毛竹造林密度调查表
乡镇
村
面积/
hm2
上报造林密度株/hm2验收时造林密度株/hm2成活
率/
%
与要求相差
株/hm2
栽植
配置/
m
朱溪
后塘
长湾坑
10.13
600
210
95
390
6×8
前周
托麦岭1.00
600
375
98
225
5×5
朱溪
朱四
仰天灯盏2.40
600
<150 90
450
>8×8
上张
西塘
潘山岭1.33
210
85
390
6×8
上张
姚岸
苦竹园湾1.40
600
195
90
405
7×7
上张
姚岸
老鼠山0.87
600
195
90
405
上张上张泥龙坑0.93 600 210 90 390
6×8
上张六亩田大坪5.60 600 210 98 390
6×8
上张坦头大加岭
600 195 85 405
7×7
上张坦头王口盘1.93 600 195 85 405
7×7
双庙公平里岙0.80 600 195 95
7×7
双庙上王长冈山3.07 600 210 92 390
6×8
双庙上王大水坑3.93 600 195 94 405
7×7
双庙上王
大水坑3.93
600
195
95
405
7×7
双庙
上王
滴水外湾11.67 600
210
98
390
6×8
双庙
解放
十八垄0.67
600
180
420
7×8
双庙寺前沙岙岭1.87 600 180 90 420
7×8
双庙寺前岩下口2.13 600 180 90 420
7×8
双庙
大洋山2.67 600 180 90 420
7×8
双庙寺前竹园山3.07 600 180 90 420
7×8
下各塘头山脚1.00 600
210
98
390
6×8
3、毛竹造林密度较低原因分析
3.1造林成本费太高
毛竹推广大面积造林,母竹价格大幅度上涨,每株母竹价格达15元左右,再加上母竹运输和栽植费用,栽植毛竹的成本费达25元/株(含劈山、块状整地、栽植、母竹价格)。
如果按600株/hm2计算且成本费高达15000元/hm2。
根据上张乡六亩田村毛竹造林调查,本村附近山块可利用母竹较少,一株合格的母竹重20-30kg,远距离车运或附近处肩运其费用较高。
近年来民工工资高达70~90元/日。
县政府用于毛竹造林的补助资金3000~4500元/hm2,同时要求造林密度达到600株/hm2,成活率在90%以上。
按县政府的要求,毛竹造林竹农要自己支付10500-12000元/hm2的费用。
山区农民经济条件较差,难以满足毛竹造林所需的费用,只有减少造林密度来完成造林任务。
3.2毛竹造林传统习惯
走访朱溪镇、上张乡、淡竹乡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毛竹造林密度不能太高,每hm2只要栽植150株左右即可,凭借毛竹的自然潜力来扩鞭、孕笋、养竹来提高竹林的密度。
要他们转变传统的毛竹造林习惯尚有一定的难度,待转变思想观念后才能接受新技术。
3.3劳动力短缺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山区的多为老、残、病、弱、幼少者。
有些竹农也清醒地认识到合理的毛竹造竹密度可提早成林、成材,早出经济效益,限于自家劳动力不足,也不可能有较充裕的资金雇用民工,只能在单位面积上少栽几株母竹。
4、毛竹造林密度可行性分析
《全国造林技术规程》规定散生竹造林密度:330-500株/hm2,即22-33株/667m2[1]。
2002年11月浙江省《营造林工作培训教材》规范性文件规定:生态林毛竹造林密度:600-1500株/hm2,即40-100株/667m2[2]。
《浙江省主要树种造林一览表》所规定:毛竹用材林造林密度15-30株/667m2,即225-450株/hm2[3]。
虽然国家级、省级毛竹造林密度指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必要性,但仍需结合建设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较适宜的毛竹造林密度。
生态林毛竹造林密度规定为1500株/hm2实属过高,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小径竹造林密度600株/hm2是较适宜的。
根据我县毛竹造林实践与总结,其造林密度拟用国家和省标准的下限,以330株/hm2为宜。
毛竹资源的快速扩充不是靠高密度造林来实现的,而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加上合理肥培管理,科学留笋养竹,依靠毛竹林的扩鞭、孕笋、养竹来实现高效竹林的经营目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