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

2、平均指数也就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与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

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

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就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就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

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的依据就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就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就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与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

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

p q p q 中,0001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与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就是( D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7、加权调与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就是( A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B )。

A 、10%

B 、7、1%

C 、7%

D 、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与201

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 、(190+195+193+201)/4

B 、 (190+195+193)/3

C 、 ﹛(190/2)+195+193+(201/2)﹜/(4-1)

D 、 ﹛(190/2)+195+193+(201/2)﹜/4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就是( C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就是 ( ABE )。

A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 、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 、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就是( CDE )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就是一种( BCD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就是时期数列( BC )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原材料库存量(吨) 8 10 13 11 9

则该动态数列( BD )

A、各项指标数值就是连续统计的结果

B、各项指标数值就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就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就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8、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商品销售量

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9、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就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优质文档]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的另一概念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的钱。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3、政府提供的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的私有财来计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的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的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的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3)(6)(5)20(9)50u i i A V A i V =Ω+Ω++=+ 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何处划分为好?置 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 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 11 11967 (11)u u u u i ???+-=? ?+????-++=-? 整理得: 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 2 5 1133u i i i =?+?=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 ()121031V 1V u +=??=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 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 12335121(25100)100 (1) 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 将(2)代入(1)得135t i u R i ==Ω 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 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

[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 =+=---=-=+=--=- 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试求u ,i ,i 1. 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 ()(11)12111/21 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写出KVL :220i i +-=12A i A ?=-或 当1i A =时,1u V =,21120.5,[2(0.5)1] 1.52i A A i A -==-=---= 当2i A =-时,4u V =,21421,[212]32i A A i A -===-+= 4-25 试求图题4-17所示电路中流过两电压源的电流。

公司财务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九章公司营运资本管理 一、判断题: 1、积极型资本组合策略的特点是:只有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用流动负债来融通,而另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恒久性流动资产及全部长期资产都用长期资本来融通。(错) 2、激进型资本组合策略,也称冒险型(或进取型)资本组合策略,是以短期负债来融通部分恒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对) 3、流动资产一般要大于波动性资产。(对) 4、固定资产一般要大于恒久性资产。(错) 5、证券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是:在现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少,进行证券变现的次数越多,相应的转换成本就越大。(对) 6、购买力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使投资者收到本息的购买力上升的风险。(错) 7、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差额要以长期负债或股东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本来源。(对) 8、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固定利率有价证券的价格有很大影响,通常期限越短的有价证券受的影响越大,其利率风险也就越高。(错) 9、由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可知,一个公司负债的到期日越长,其筹资成本就越高。(对) 10、依据“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一项资产的风险越小,其预期报酬也就越低。(对)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不包括下列哪个动机:( B )。 A、交易的动机 B、盈利的动机 C、投机的动机 D、补偿性余额的动机 2、某股份有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存货周转期为12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70天,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400万元,则最佳现金持有量是( A )。 A、505.56万元 B、500万元 C、130万元 D、250万元 3、某股份有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存货周转期为12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70天,则现金周转期是( B )。 A、270天 B、130天 C、120天 D、150天 某公司供货商提供的信用条款为“2/30,N/90”,则年筹款成本率是(C )。 A、15.50% B、10% C、12.20% D、18.30% 5、某公司供货方提供的信用条款为“2/10,N/40”,但公司决定放弃现金折扣并延期至交易后第45天付款,问公司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 A )。 A、20.99% B、25.20% C、36.66% D、30% 6、在存货日常管理中达到最佳采购批量时( D )。 A 、持有成本低于定价成本 B、订购成本低于持有成本 C、订购成本最低 D、持有成本加上订购成本最低 7、如果一个公司年销售16万件某产品,每年订购4次数量相同的存货,那么该公司的平均存货量为( C )。 A、40000件 B、80000件 C、20000件 D、60000件 8、下面哪种形式不是商业信用筹资的形式?( C ) A、应付票据 B、应付账款

第四次作业建筑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为加强建筑物空间刚度,提高抗震性能,在砖混结构建筑中应设置 和 2、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 3、框架结构中,墙是构件,柱是构件。 4、抹灰墙面装修是由、和三个层次组成。 其中层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层起装饰作用。 5楼梯扶手高度,常采用:成人为,儿童为,屋顶平台水平安全栏杆的扶手高度为。 6、楼梯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7、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 8、屋面排水方式有和两种,落水管间距为。 9、平屋顶防水屋面按其防水层做法的不同可分为、、 、。 二、选择题 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 A )的要求确定。 Ⅰ.防火安全Ⅱ.地区降雨量Ⅲ.地区日照条件Ⅳ.水文地质条件 A ⅠⅢ B ⅡⅢ C ⅠⅡⅢⅣ D ⅢⅣ 2、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B)。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门厅中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3、地基中需要进行计算的土层称为( B)。 A. 基础 B. 持力层 C. 下卧层 D. 人工地基 4、一~六层建筑贴邻一已有三层建筑建造,基础底相差1.5m,则两基础水平距离最小应为( A )。 A.1.5m B.1.8m C.3.0m D.5.0m 5、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等透水性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C ) A 室内地面标高±0.00处 B 室内地面以下-0.06m处 C 室内地面以上+0.06m处 D 室外地面以下-0.06m处 6、对砖混结构建筑,下面哪种作法不能够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D )。 A.钢筋混凝土过梁 B.钢筋混凝土圈梁 C.构造柱 D.空心楼板 48、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常用的材料为( B)。 A、混合砂浆 B、水泥砂浆 C、纸筋灰 D、膨胀珍珠岩 7、筋混凝土肋梁楼板的传力路线为( C )。 A.板→主梁→次梁→墙或柱 B.板→墙或柱 C.板→次梁→主梁→墙或柱 D.板→梁→墙或柱 8、楼梯平台处的净高不小于多少?( A )。 A. 2.0m B. 2.1m C. 1.9m D. 2.2m 9、民用建筑中,楼梯踏步的高度h,宽b有经验公式,正确的是( B )。 A. 2h+b=450~600 B. 2h+b=600~620

财政学作业3和4答案

2011年5月财政学作业(3、4)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

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 解:初始化:(1,0,119), (0,1,67) 1:Q=119/67=1,(0,1,67) , (1,-1,52) 2:Q=67/52=1,(1,-1,52), (-1,2,15) 3:Q=52/15=3,(-1,2,15), (4,-7,7) 4:Q=15/7=2,(4,-7,7), (-9,16,1) 所以67-1 mod 119=16 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n)=?(35)=24, 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n),即5d≡1 mod 24,所以d=5 ∴M=C d mod n=105 mod 35=5 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如果不 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 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 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 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 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 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 (120-16)(120+16)=0 (mod 221) 104×136=0 (mod 221) 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 (2) 求解密密钥d d=e-1mod ?(221)=77-1 mod 12×16 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13.在ElGamal体制中,设素数p=71,本原根g=7, (1)如果接收方B的公开钥是y B=3,发送方A选择的随机整数k=3,求明文M=30所对应的密文。 解:C1=g k mod p=73 mod 71=59 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所以密文为(59,29) (2)如果A选择另一个随机数k,使得明文M=30,加密后的密文是C=(59,C2),求C2解:由C1=g k mod p得59=g k mod p=7k mod 71,即k=3 而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14.设背包密码系统得超递增序列为(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试对good night加密。 解:由A=(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

第4次作业及答案

第4次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如果希望从学生表中查询出所有姓“李”的同学,那么条件语句应该是(B)。 A、Where 姓名% ‘李’ B、Where 姓名LIKE ‘李%’ C、Where 姓名% ‘LIKE李’ D、Where 姓名LIKE ‘李’ 2.在一个教师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属性是(B)。 A、教师姓名 B、教师编号 C、教师年龄 D、教师性别 3.从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视角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C)。 A、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B、内模式、外模式和模式 C、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D、外模式、内模式和模式 4.在一个学生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属性是(C)。

A、性别 B、年龄 C、学号 D、班级 5.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的数据模型是(A)。 A、关系模型 B、网状模型 C、层次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6.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A、索引必须创建在主关键字之上 B、索引与基本表分开存储 C、索引是为了提高查询速度而创建的 D、索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删改操作的效率 7.设关系R是满足第一范式的,若R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则R 符合(A)。 A、第二范式 B、第三范式 C、BNC范式

D、第四范式 8.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D)。 A、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 B、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C、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号,成绩) D、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9.在第一个关系中出现,而在第二个关系中不出现的记录组成的新关系称为(D)。 A、两个关系的积 B、两个关系的并 C、两个关系的交 D、两个关系的差 10.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A)。 A、回答“干什么”的问题 B、回答“怎么干”的问题 C、建立逻辑数据模型 D、建立最佳物理存储结构 11.用户使用SQL Server时,通常需要依次经过两个安全性阶段(C)。 A、登录验证、操作验证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大学语文第4次作业及答案

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大学语文(2008版)”。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内容的,总分为50分,您的得分为48分A型题: 1. 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2. 钱钟书的《论快乐》是错误:正确答案为:D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 C.抒情散文 D.随笔 3. 《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4. 下列诗作中,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关山月》 B.《将进酒》 C.《短歌行》 D.《登高》 5. 所谓伶官是指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6.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7.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8.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9. 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A.闻一多 B.胡适 C.艾青 D.郭沫若 10. 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郭沫若 B.叶圣陶 C.鲁迅 D.巴金

B型题: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张爱玲11. 《蚀》的作者是 ABCD 12. 《金锁记》的作者是 ABCD 13. 《四世同堂》的作者是 ABCD 14. 《家》的作者是 ABCD A.鲁迅 B.赵树理 C.老舍 D.沈从文15. 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的是”ABCD 16. 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的是 ABCD 17. 被认为是体现毛泽东“文艺路线“典范的是 ABCD 18. 作品带有浓厚的“京味”,以至成为“京味小说”源头的是 ABCD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19. 《窦娥冤》的作者是ABCD 20. 《西厢记》的作者是 ABCD

《财政学》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财政学》习题、答 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doc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 篇一:演讲与口才参考答案 《演讲与口才》作业一 (第一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效果五个环节。 3、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写出的《修辞学》可以说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和形成时期。 4、我国历史上一次有记载的演讲是《尚书》中的《甘誓》。 5、根据演讲者在演讲时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演讲分为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演讲,以逻辑论证为主的论辩性演讲,以解说注释为主的说明性演讲,以感情传达为主的传情性演讲几类。 6、演讲的信息主要是指演讲的内容和材料。演讲活动的实质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7、一篇演讲一个主题 8、演讲的标题,按着制作技巧和功能,可分为揭示主(原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99502354.html, 小草范文网: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题型、设问引发型、界定范围型和

象征比喻型。 9、演讲材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获得直接材料,二是获得间接材料。 二、名词解释 1、演讲: 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道德演讲: 道德演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一种演讲。 三、问答题 1、简述演讲的特点。 答:1三方人物、四重联系、五个环节。 2独白式的现实活动言态表达。 3适应面广,实用性强,极富鼓动性。 2、简述演讲的社会功能。 答:1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2经济活动的思想筹码。 3鼓舞士气的战争号角。 4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 5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

美术第四次作业及答案

美术第四次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美术第四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_ _结果 _和儿童美术_ 发展 _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状况_、活动设计、_活动组织_、活动指导和_活动效果_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_当前_的学习与幼儿自己_过去_的学习相比较、将_某一_幼儿的美术学习与__其他_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__学习_与理想中的评价__标准_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3、色彩的三要素是_色相_、__明度__、__纯度__。 4、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明暗__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__黄色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_ d__)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哪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a c f g h I j) a智慧成长、b性格成长、c感情成长、d技能成长、e心理成长、f社会成长、 g知觉成长、h生理成长、j美感成长、k绘画能力成长、i创造性成长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2

成本会计第4次网上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网上形考任务-第4次任务 1、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份三个生产步骤生产甲产品,材料在开始生产时的第一个生产步骤一次投入,第二个生产步骤对第一个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第三个生产步骤对第二个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生产出甲产成品。各个生产步骤间不设半成品库,每个生产步骤生产出半成品直接转给下一个生产步骤继续加工、直至生产出甲产品。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材料以外的其它费用在各个生产步骤陆续 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本题25分)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原材料:18240 ×0.5 = 9120 工资及福利费:6420 ×0.5 = 3490 制造费用:5880 ×0.5 = 2590 合计= 9120+3490+2590=15200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原材料:9120 工资及福利费:6420 + 3490 = 9910 制造费用:5880 + 2590 = 8470 合计= 9120+9910+8470 =27500

3、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该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产 品 成 本 明 细 账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 产成品名称:甲 产量:350件 (2)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本题35分)

北大网络学院17秋财政学作业答案

02582010-财政学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任意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指的是(A )。(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帕累托最优 B. 消费效率 C. 生产效率 D. 交易效率 2. 下列关于功利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D)。(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B.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差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C.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好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D. 追求的是每个人的效用水平相等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的三大职能(A)。(教材第三章,课件第二讲) A. 自由竞争 B. 资源配置 C. 收入分配 D. 稳定经济 4. 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在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指的是(B )。(教材第四章,课件第三讲) 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投票规则 C. 加权投票规则 D. 否决投票规则 5. 下列哪一项属于公共性投资支出(A )。(教材第六章,课件第五讲) A. 行政管理支出 B. 科教文卫支出 C. 国防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6. 下列关于财政补贴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五讲) A.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在理论分析中有时被看成是一种负的税收 B. 财政补贴理论上有两种标准:希克斯标准和斯拉茨基标准 C. 明补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 D. 暗补可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帮助政府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7. 下列关于公共项目评价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八章,课件第五讲) A. 内含报酬率标准有助于对项目本身做出判断 B. 益本率标准有利于规模相同项目之间的比较 C. 内含报酬率标准和益本率标准是净现值标准的有益补充 D. 在两个项目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标准和净现值标准一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8. 皮考克和韦斯曼研究了1890-1955年英国的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其理论称为(B )。(教材第九章,课件第五讲) A. 瓦格纳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9. 税收的三大特征不包括(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固定性 B. 强制性 C. 无偿性 D. 自愿性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税制的三大基本要素(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纳税环节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第四次作业答案

第四次作业答案 1. a) Buy IBX stock in Tokyo and simultaneously sell them in NY, and your arbitrage profit is $2 per share. b) The prices will converge. c) Instead of the prices becoming exactly equal, there can remain a 1% discrepancy between them, roughly $0.35 in this case. 2. a) Money market hedge: borrow the dollar now, convert the dollar into the sterling and deposit the sterling. The future dollar cost is fixed. Forward market hedge: buy (long) £ forward contract b) The one-year £ forward rate is: £/$4464.112 .0108.0150.111£$01,0=++?=++=r r S F c) If the market £ forward rate is $1.55/£, there is an arbitrage opportunity. Assuming the contract size is £1 million, then the arbitrageur should borrow the dollars, convert into the pounds and invest in pounds, and sell them at the market forward rate. The details and cash flows (in millions) of the transactions are as follows: 3 . See Lecture Notes and Textbook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第4次作业

/*********************填空**************************/ 1、.函数调用时的实参和形参之间的数据是单向的【1】传递. 答案 2、如果函数不要求带回值,可用【1】来定义函数返回值为空. 答案 3、结构体是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集合,作为数据类型,必须先说明结构体【1】,再说明结构体变量.答案 4、执行以下程序段后, s的值是【1】答案 int a[]={5,3,7,2,1,5,3,10},s=0,k; for(k=0;k<8;k+=2) s+=*(a+k); 5、将数组a的首地址赋给指针变量p的语句是【1】.答案 /********************选择****************************/ 1、变量的指针,其含义是指该变量的()。 A:值B:地址C:名D:一个标志 2、若要打开A盘上user子目录下名为abc.txt的文本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下面符合此要求的函数调用是()。 A:fopen("A:\user\abc.txt","r") B:fopen("A:\\user\\abc.txt","r+") C:fopen("A:\user\abc.txt","rb") D:fopen("A:\\user\\abc.txt","w") 3、C语言中函数调用的方式有()。 A:函数调用作为语句一种B:函数调用作为函数表达式一种 C:函数调用作为语句或函数表达式两种 D:函数调用作为语句、函数表达式或函数参数三种 4、设p1和p2是指向同一个字符串的指针变量,c为字符变量,则以下 不能正确执行的赋值语句是()。 A:c=*p1+*p2; B:p2=c; C:p1=p2; D:c=*p1*(*p2); 设有以下语句,若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