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虫害鉴定图谱
《苹果病虫害》PPT课件

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时翌年早春2~3月,此时,病症扩 展快,危害强烈,达到全年发病的高峰。
影响发病的因素
苹果树腐烂病菌是弱性寄生菌,也 是树体的习居菌,只有树体树势衰 弱,才能在树体上存活,才侵染树 体发病。
营养不足 树体负载量过大 整形修剪不适当 其他病虫伤害(包括天灾) 伤口侵入
2、枝枯型
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条、果台、 干桩等部位,以剪口处最多。病斑 形状不规则,红褐色,很快扩展环 绕一周,造成全枝枯死,后期病部 出现黑色小斑点。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 壳在病株、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在雨 后或相对湿度60%以上时,分生孢子器和 子囊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但以分生孢子为主,借雨水飞溅和昆虫 传播,传播距离20m左右。
发病规律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主要存在于地面落 叶病斑上和树上病枝病斑上,以菌丝形态 越冬,翌年开始产生大量病菌孢子进行初 侵染,直至6月份雨季到来前.5月中旬树 上新病斑开始产生孢子,7、8月份为孢子 散发高峰期和发病盛期,叶龄30天以内的 嫩叶易被侵染,8月中旬孢子散发开始下 降,8月下旬后发病减少.病的流行与降水、 雾露、树龄、树势及品种有关.
轮纹病发病部位
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 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 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 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彩 版三十九,221),病斑扩展引起果 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 出褐色粘液。
轮纹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 越冬,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 源。于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 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 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 侵染最多。侵染枝条的病菌,一般从8月 份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翌年 病斑继续扩大。在果园,树冠外围的果 实及光照好的山坡地,发病早;树冠内 膛果,光照不好的果园,果实发病相对 较晚。
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6)

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6)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1. 引言在农业生产中,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但是叶片病害经常会给苹果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苹果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6年发布了一份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旨在帮助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对苹果叶片病害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制定防治措施。
2. 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6年发布的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摘录)2.1 一级一级病害表现为叶片上散在分布着少量小斑点,病斑边缘清晰,颜色不明显,对果实生长和发育影响不大。
2.2 二级二级病害表现为叶片上病斑增多,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病斑,但对果实生长和发育影响不大。
2.3 三级三级病害表现为叶片上大面积病斑,严重影响果实生长和发育,但对整株苹果树的影响较小。
2.4 四级四级病害表现为叶片大面积坏死脱落,并影响整株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3. 文章探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针对不同级别的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对于一级和二级病害,及时清除病斑,保持叶片通风通透,加强树体管理,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展。
而对于三级和四级病害,则需要采取化学防治或者其他专业防治措施,以遏制病害的发展并减少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4. 个人观点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我认为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及时发现和评估苹果叶片病害,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我也注意到在实际操作中,除了依靠分级表外,还需要结合农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对,从而更好地保障苹果产量和质量。
5. 总结苹果叶片病害分级表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评估叶片病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
在使用分级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以保障苹果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通过分级表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苹果叶片病害的发展情况,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苹果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太全!苹果叶部害虫数据库!

太全!苹果叶部害虫数据库!二斑叶螨(白蜘蛛)山楂红蜘蛛成虫及卵山楂叶螨危害状放大的山楂叶螨成虫及卵红蜘蛛诱杀带在诱杀带上准备越冬的山楂红蜘蛛成虫苹果黄蚜(绣线菊蚜)苹果瘤蚜危害状苹果瘤蚜危害状苹果古毒蛾幼虫苹果古毒蛾幼虫古毒蛾在叶片上化蛹旋纹卷叶蛾对叶片的危害取食叶肉的金纹细蛾幼虫金纹细蛾成虫金纹细蛾幼虫黄刺蛾幼虫刺蛾茧顶梢卷叶蛾的危害状顶梢卷叶蛾幼虫苹小卷叶蛾幼虫及危害状黑星麦蛾危害状梨网蝽在叶片背面的危害状梨网蝽危害后叶正面的表现梨网蝽成虫浮尘子对叶片的危害状黄斑卷叶蛾成虫梨小食心虫蛀食枝梢黑绒鳃金龟对幼芽的危害黑绒鳃金龟取食花和幼叶绿盲蝽若虫绿盲蝽对叶片的危害状美国白蛾对叶片的危害美国白蛾幼虫寻找隐蔽处化蛹美国白蛾成虫美国白蛾卵壳及幼虫取食中的美国白蛾幼虫拉网转移的美国白蛾幼虫褶翅尺蠖幼虫褶翅尺蠖幼虫草履蚧雌虫尺蠖梅木蛾幼虫展开折叶后的梅木蛾幼虫斜纹叶蛾低龄幼虫斜纹叶蛾初孵幼虫舟形毛虫舟形毛虫受惊吐丝下垂尺蠖幼虫舟形毛虫高龄幼虫剑纹叶蛾棉铃虫幼虫斑衣蜡蝉成虫待鉴定小地老虎成虫待鉴定苹果巢蛾待鉴定盗毒蛾幼虫顶梢卷叶蛾幼虫舟形毛虫古毒蛾幼虫黑星麦蛾幼虫红蜘蛛为害状(正面)黄斑卷叶蛾成虫黄斑卷叶蛾为害状黄斑卷叶蛾为害状黄斑卷叶蛾幼虫黄刺蛾成虫黄刺蛾幼虫角斑古毒蛾幼虫角斑古毒蛾幼虫角斑古毒蛾幼虫金毛虫(盗毒蛾)金纹细蛾成虫金纹细蛾幼虫和蛹康氏粉蚧为害果康氏粉蚧为害果梨网蝽梨网蝽为害状正面绿尾大蚕蛾幼虫美国白蛾美国白蛾产卵棉铃虫苹小卷叶蛾成虫苹小卷叶蛾卵苹小卷叶蛾为害状苹小卷叶蛾雄虫(背面两个睾丸)苹小卷叶蛾幼虫和蛹桃剑纹夜蛾幼虫铜绿金龟甲斜纹夜蛾斜纹夜蛾初孵幼虫舟形毛虫舟形毛虫卵舟形毛虫蛹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未知虫蛹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待鉴定。
病虫害大图谱!(查询)

病虫害大图谱!(查询)
目前本图谱已收录的病虫害有:
常见水果:柑橘、葡萄、苹果、梨树、草莓、桃树、香蕉、芒果、猕猴桃、哈密瓜、火龙果、枇杷、百香果、杏子、枣树、菠萝、柠檬
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高粱
瓜果蔬菜:西瓜、无花果、黄瓜、南瓜、豇豆、番茄、甘蓝、西兰花、茄子、大葱、苦瓜、辣椒、白菜、油菜、萝卜、大蒜、芹菜、菜豆、空心菜、人参、枸杞、山药、花椒、三七、莴苣、生姜
经济作物:烟草、棉花、花生、茶树、核桃
家养植物:铁皮石斛、多肉植物
果树
柑橘病害柑橘虫害
葡萄病害葡萄虫害
苹果病害苹果虫害
梨树病害梨树虫害
草莓病害草莓虫害
桃树病害
香蕉病害
芒果病害
枣树病害
杏子病害
猕猴桃病害
哈密瓜病害
火龙果病害
枇杷病害
菠萝病虫害
菠萝病害粮食
水稻病害水稻虫害
小麦病害小麦虫害
玉米病害玉米虫害
大豆病害大豆虫害
马铃薯病害
高粱病虫害瓜果蔬菜
西瓜病害
无花果病害
黄瓜病害
南瓜病害
豇豆病害
番茄病害
甘蓝病害
西兰花病害
茄子病害
大葱病害
生姜病害
苦瓜病害
辣椒病害
白菜病害
油菜病害
萝卜病害
大蒜病害
芹菜病害
菜豆病害
空心菜病害
瓜类虫害
人参病害
枸杞病害枸杞虫害
山药病害
核桃病害
花椒病害
三七病害
莴苣病害
经济作物
烟草病害烟草虫害
棉花病害
花生病害
茶树病害
铁皮石斛病害
多肉植物养护。
果园病虫害详细图解

杀虫剂
内吸性杀虫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对多种害虫有效。
吡虫啶
中等毒性杀虫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对多种害虫有效。
毒死蜱
广谱杀虫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对多种害虫有效。
马拉硫磷
中等毒性杀虫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对多种害虫有效。
辛硫磷
植物生长调节剂
05
果园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
方案设计原则
注重病虫害预防,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选择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果树品种。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
进行合理的轮作、翻耕、除草等耕作方式,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
合理耕作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过量化肥,提高果树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
1
生物防治
2
3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天敌引入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如使用菌类制剂控制虫害。
04
果园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推荐
杀菌剂
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有效,可用于果树、蔬菜等的预防和治疗。
百菌清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嘧菌酯
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害有效,可用于果树、蔬菜等的预防和治疗。
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对多种真菌病害有效。
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果树、蔬菜等的预防和治疗。
xx年xx月xx日
果园病虫害详细图解
CATALOGUE
目录
果园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果园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果园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推荐果园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望
01
果园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苹果病害大全

苹果病害苹果黑腐病【分布为害】在国内各苹果产区发生很少,为害较轻。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枝干和叶片,以果实受害较重。
果实受害,多从萼洼部位开始。
初期产生红褐色小病斑,逐渐变成黑褐色。
病斑扩大后,可使全果变成褐色,并软腐。
病果失水后,皱缩,变成黑色僵果。
其果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枝干上病斑红褐色,湿润,不久扩大成暗褐色,形状不规整。
以后干缩,凹陷,周围开裂,上面长出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叶片初期病斑紫色,圆形;扩大后呈黑褐色至黑色,形状不规则,病斑中部凹陷,边缘隆起,中间暗灰色,往外密生小黑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
【病原】Physalospora obtusa称仁果囊壳孢,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壳黑色,球形,具短颈或乳头状孔门,没有子座。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
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或球形,褐色。
分生孢子为卵圆形或卵形,单胞,偶有双胞者,初无色,后变褐色。
分生孢子的萌发温度为16~32℃,相对湿度在96%以上。
【发生规律】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斑上或树上溃疡斑、落叶及僵果中越冬。
第2年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在果及枝上从伤口侵入,在叶上从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
弱枝弱树受害较重,近成熟期果实受害较重,幼叶即可受害,成叶受害较重。
分生孢子释放取决于雨量及降雨持续时间。
当花瓣脱落后30~45天,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苹果黑腐病为害不重,不需单独防治。
若有发生,可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兼治该病。
清理果园时注意剪除枝、清扫病落叶、收集带病僵果等集中烧毁。
另外,还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从萌芽期开始喷下列药剂: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2~3次。
苹果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一、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重要的一种枝干病害,造成局部枝干坏死,甚至全书死亡,是苹果树丰产、稳产、延续寿命的主要障碍。
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沙果、树檎、海棠、山定子等。
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也有次病。
1.【田间诊断】枝干受害,病斑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
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图1-1,图1-2)。
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
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
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
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图1-3)。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
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
后干缩呈饼状。
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果实受害,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呈软腐状,略带酒糟味,病斑中部常有明显的小黑点(图1-4)。
图1-1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图1-3 苹果腐烂病(枝枯型)图1-2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图1-4 苹果腐烂病果实受害症状2.【病原菌】病原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秋季形成子囊壳。
子囊孢子无色,单胞。
无性世代为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点),产生多个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腊肠形。
3.【发病规律】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组织及残体内越冬,病菌可在病部存活4年左右。
次年分生孢子器内排出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从伤口侵入。
病菌具有潜伏浸染特性,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便会扩展蔓延。
一般3~5月浸染,7~8月开始发病,早春为发病高峰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强,发病锐减。
史上最全苹果虫害资料,有图有真相!

史上最全苹果虫害资料,有图有真相!苹果黄蚜危害特征:苹果黄蚜(别名:绣线菊蚜)以若蚜、成蚜群集于寄主嫩梢、嫩叶背面及幼果表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常呈现褪绿斑点,后向背面横向卷曲或卷缩。
群体密度大时,常有蚂蚁与其共生。
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刮老树皮,进行人工刮卵,消灭越冬卵,保护和利用天敌。
②苹果萌芽时(越冬卵开始孵化期)和5-6月间产生有翅蚜时可喷:50%吡蚜酮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啶虫脒4000~6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2000倍液。
③以40%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性杀虫剂乳油10-20倍液树干涂环、注干或浸根防治,既可减少农药对大气、土壤和水质等环境污染,又可保护果园中的害虫天敌。
苹果尺蠖[huò]危害特征:苹果尺蠖在中国南北方普遍发生。
以幼虫为害枣、苹果、梨的嫩芽、嫩叶及花蕾,严重发生的年份,可将芽、叶及花蕾吃光,不但造成当年绝产,而且影响翌年产量。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败叶,消灭部分越冬虫;安装杀虫灯、杨树枝把诱杀成虫;保护利用天敌防治。
②幼虫孵化盛末期至3龄盛期,百株幼虫达到50头时,可采用下列杀虫剂进行防治: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2250g/ha,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
苹果蝽象危害特征:苹果蝽象(别称:臭虫、臭屁虫、臭大姐)危害率一般在15%-25%左右,对果实的危害率高达70%以上。
吸食花蕾、花瓣、叶片、嫩叶、果实的汁液,影响植株生长,使果实味道苦涩,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①成虫和若虫早晚或阴雨天气多栖息于树冠外围叶片或果实上,可在早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进行捕杀,卵多产于叶面成卵块,极易发现,可在5~8月成虫产卵期间,深入桔园检查,及时摘除卵块;保护和利用天敌。
②可选择以下药剂防治: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300~1700倍液,或45%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6000~9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