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简报)
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后代系抗赤霉病研究

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后代系抗赤霉病研究李万几;李逸平;秦家忠【期刊名称】《植物病理学报》【年(卷),期】1999(29)3【摘要】本文研究了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后代60个系群及其亲本在接菌条件下的抗赤霉病表现。
从每穗发病百分率、发病动态进程和穗轴病变率等多个侧面对属间杂种后代系的抗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发病百分率:参试各系未出现高抗(小穗受害率<393%)和高感(小穗受害率>573%)的类型。
后代系属R级(抗病)的共7系,占117%;属MR级(中抗)的共25系,占417%;其余28系属MS级(中感)和S级(感染),占467%。
当按病情指数来划分时,则R级和MR级所占比例更大。
2变动系数:属抗病级的各系,在接菌后第8d的第一次调查中,基本上未发病,以后各期的变动系数均小;属感病级的各系,第一次调查时感病就重,以后各期的变动系数也高。
3属抗病的各系,穗轴节的病变最轻,感病各系较重,大麦亲本最重。
此外,还讨论了作物对赤霉病抗性的机理、抗性级别划分标准和属间基因转移等问题。
【总页数】7页(P203-209)【关键词】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赤霉病;抗性转移【作者】李万几;李逸平;秦家忠【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23【相关文献】1.(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栽培大麦回交B1的同工酶研究 [J], 李逸平;李万几2.栽培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与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 (Trin)Nevski)属间杂种F1、F2和BC1的形态和细胞学研究 [J], 李逸平;李万几3.大麦与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F5和BC1F4的同工酶研究 [J], 李万几;李逸平4.栽培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与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属间杂种F_1、F_2和BC_1的形态和细胞学研究 [J], 李逸平;李万几5.大麦与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F_5和BC_1F_4的同工酶研究 [J], 李万几;李逸平;刘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农学院 农学专业 王 益(指导教师:周永红 教 授)摘 要为研究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 (Trin.) Nevski(StY染色体组)与多枝赖草Leymus multicaulis (Kar. & Kir.) Tzvel.(NsXm染色体组)的亲缘关系,将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进行了人工杂交,获得杂种F1。
对亲本及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繁育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杂种F1的许多形态特征介于父母本之间;(2)花粉完全不育,结实率为0;(3)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低,其构型为:23.5 I + 0.37 II(环状)+ 1.92 II(棒状),C-值为0.16。
因此,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的染色体不同源。
关键词 纤毛鹅观草;多枝赖草;亲缘关系;减数分裂Morphology and cytology of intergeneric hybrid betweenRoegneria ciliaris and Leymus multicaulisWANG Yi, ZHOU Yong-hong, ZHANG Hai-qin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gen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egneria ciliaris (Trin.)Nevski (StY) and Leymus multicaulis (Kar. & Kir.) Tzvel. (NsXm), R. ciliaris was crossed with L. multicaulis,and the hybrids were obtained successfully. Morphology, fertility and chromosome pairing behavior in meiosis of the parents and their hybrids F1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bvious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R. ciliaris and L. multicaulis. Spikes of the F1 plants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parental species. The hybrids were completely sterile. Chromosome pairing at MI of PMCs in F1 hybrids was quite low. Meiotic configurations were 23.5 univalents + 0.37 ring bivalents + 1.92 rod bivalents, with a C-value of 0.16.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no homologous genomes between R. ciliaris and L. multicaulis.Key words Roegneria ciliaris;Leymus multicaulis;Relationships;Meiosis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物种的属、种间杂交,并进行染色体组分析是研究各属、种间生物系统学的重要方法。
两个鹅观草与披碱草属间杂种的染色体配对分析

Ab ta t Two ri ca y rd , El m u i iiu × Ro g e i g a ds n R.k mo i× E. sr c : a tf il b is i h y s sbrc s e n ra r n i a d a j
7' .a.ai n i , w e e ob a n d uc e s uly h ou n e g ne i r s e . The m e o i o i r — .a7'7J e s s L L 2 r t i e s c s f l t r gh i t r e rc c o s s i tc c nfgu a
第 2 8卷 第 1期
四川 I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S c u n Ag iu t r l nv r iy o r a ih a r lu a U i e st o c
V oL28 N o .1
M a .2 0 r 01
2)0年 3月 (l
M e o i n l ss o i tc A a y i fTw o I t r e e i y r d e w e n n e g n rc H b i s b t e
Ro g r a a y u ( a e e:Trtc a ) e ne i nd El m s Po c a iie e
具 有 不 同 的 染 色体 组 组 成 , 为 两个 独 立 的 属 。 应
关 键 词 :鹅 观 草 ;披 碱 草 ;属 间杂 交 ;减 数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裂 ;染 色 体 配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 4 一. 53 2 53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2 5 ( 0 0 0 —0 0 — 0 00 60 2 1 )1 0 5 5
大鹅观草与阿拉善鹅观草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a a ha ia l s nc
( a e e:Trtc n — o g,ZH EN G u l n Ha — i H Yo g h n Yo —i g, a Y ANG iWU,DI G u b n Ru — N Ch n— a g
Ke g 2 n (n=2 ,tt 4 SSYY) 和 阿 拉善 鹅 观草 种 间杂 交 . ) 对这 两 个种 及 其 杂 种 F 的形 态学 、 育学 和 减 数分 裂 染 繁
色 体 配 对 行 为 进 行 了研 究 。 果 表 明 : 种 F 的 形 态 特 征 介 于 父 母 本 之 间 , 花 粉 母 细 胞 减 数 分 裂 染 色 体 平 结 杂 其 均 构 型 为 :2 . 0I+ 3 6 O 4 . 9Ⅱ+ O O . 9Ⅲ+ O 0 。表 明 阿 拉 善 鹅 观 草 含 有 一 个 修 饰 的 S 基 因 组 , S‘ . 4Ⅳ t 即 t。
p r n s a d t e rh b i r t d e O d t r n h e o c c n tt t n o a e t n h i y rd F1 we es u id t e e mi e t e g n mi o s iu i fR.a a ha ia o l s n c .Th y r d e Fl b i h a p a e n e ma i t e we n t e t a e t . Th eo i o f u a i n o h y rd wa 0 4 p e r d i t r d a e b t e h wo p r n s e m i t c n i r t ft e h b i s 2 . 0 I+ 3 6 Ⅱ c g o .9 +00 . 9Ⅲ + 0 0 . 4l V.Th e u t d c t d t a e r s lsi i a e h tR.a a h n c a nesi h l di e tg n me,b e i n t d n l s a ia h so l t mo f d S e o g y i e d sg a e
丝状真菌的遗传分析解读

2. 杂合二倍体的形成 1956年,Pontecorvo等人在用构巢曲霉 白色突变株(w- y+)和黄色突变株(w+ y-) 进行共培养
在培养基上得到产生形成绿色孢子的菌株。
由异核体(w- y+// w+ y-)所产生的孢子应该是白色和黄色两 种,那么绿色的孢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经研究发现该绿色的分生孢子并不稳定,在形成大菌落时, 常常会以很低的频率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扇形面——角变。
大多数丝状真菌中的质粒位于线粒体内,目前还没有发现质 粒对寄主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也许质粒能够赋予寄主 选择优势,如在线粒体代谢或分裂的某些方面。另外,有些 质粒与宿主真菌的老化有关。
一、质粒的类型
1. 线性质粒 ①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其长度因质粒种类而异
②质粒的两个5′末端各有一个结合蛋白,保护质粒不受核酸外 切酶的破坏
第十章
丝状真菌的遗传
卵菌
接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
丝状真菌的代表属:
1. 毛霉属(Mucor) 2. 根霉属(Rhizopus)
3. 曲霉属(Aspergillus)
4. 青霉属(Pericillium)
5. 木霉属(Trichoderma)等
真菌是在细胞结构和遗传体制上具有特殊性的真核微生物 1. 它们具有类似于高等动植物的细胞核和染色体结构,可进 行有性生殖
核融合:是指两个单倍体核融合形成一个二倍体核的现象。基 因型相同的核融合形成纯合二倍体,基因型不同的核融合形成 杂合二倍体。 异核体中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细胞核以极低频率(10-7~10-5) 融合 成杂合二倍体。 某些理化因素(如紫外线、樟脑蒸气或高温)处理,可提高杂合 二倍体产生的频率。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处理过程中使某些抑制 核融合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二价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1年 科研热词 减数分裂 ssr 黑麦 雄配子体 花粉母细胞 羽衣甘蓝 结球甘蓝 细胞学 种间杂种 易位系 小麦 大白菜 亲缘关系 二体异附加系 东乡野生稻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花粉母细胞 染色体 减数分裂 酸枣 花粉发育 红皮云杉 种间杂交 种质 矮秆 白粉病 滨麦草 棉属 枣 条锈病 易位系 早熟 小麦 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 八倍体小滨麦 中间偃麦草 pmc-fish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减数分裂 配子传递率 蛆症异蚤蝇 花粉母细胞 自然三倍体 联会复合体 簇毛麦 硝酸银 核型 染色体 枣 小麦 大白菜 同源四倍体 t4dl·4vs易位系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2014年 科研热词 细胞学 杂交冰草 四倍体新品系 ssr分析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科研热词 白粉病 小麦 黑麦 非整倍体 节节麦 细胞学鉴定 细胞学 渐渗系 水稻 条锈病 杂种后代 抗病异源渗入系 形态学鉴定 基因组序列变异 双二倍体 半矮秆 八倍体小偃麦 中间偃麦草 东乡野生稻 ssr标记 msap hya-1突变体 aflp
我国鹅观草属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小麦族鹅观草属 披碱草属 猬草属和仲彬草 属细胞质基因组

是禾本科 D 3 < 4 < ? 5 ; 5O / F 2 3 4 C 2 ; ? 5 ; 5植 !! 小麦族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 ’ ’ % ’ # ) %" ! ’ ’ % ’ & ’ !
物中非常重要的一 个 类 群 $ 它包括了世界上重要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编号 # "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 队 发 展 计 划 ! $ 和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D : 2 C * ’ ! & ’ ’ $ $$ * ’ # & ’ ) * %" 3 2 3 ; FA 2 3B 9 ; = < ; = ? 9 2 > ; 3 H; = 6+ = = 2 I ; 4 < I 5, 5 1 2 3 4 5 67 4 9 5: ; 4 < 2 = ; >. ? < 5 = ? 5@ 2 / = 6 ; 4 < 2 =2 AB 9 < = ;! E G E E. 0 8 " & H 5 ; 3 ? 95 ; F< =J = < I 5 3 H < 4 : 2 C + , -’ # % * ; = 6K 6 / ? ; 4 < 2 =L / 3 5 ; /2 A. < ? 9 / ; =D 3 2 I < = ? 5 8! 作者简介 ! 张 ! 颖! $ 女$ 大连人 $ 硕士 ( 现在东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 助教 ) $ & (’" 通讯作者 ! 周永红 ! $ 男$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禾本科植物系统与进化 (K # ) $ ( !’" 1 F ; < > M 9 2 / < ? ; / C 5 6 / C ? = 9 "H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2一 l 65
草
业
学
报
第 l 7卷
第 3 期
6/ 00 2 8
A CTA PRAT ACU IT U RA E N I SI CA
Vo . 7, . 【 1 No 3
纤 毛 鹅 观 草 与 多 枝 赖 草 属 间 杂 种 的 细 胞 遗 传 学分 析 ( 报 ) 简
1 2 研 究 方 法 .
1 2 1 属 问杂交 以纤 毛鹅 观草 为母 本 , .. 多枝赖 草 为父 本进 行 属 问杂交 , 母 本 小花 人 工去 雄 , 以玻 璃 纸 袋 , 对 套 当柱 头张 开后 , 以父本新 鲜 花粉 , 授 套袋 隔离 。成熟 时 收 获杂 交 种 , 统计 杂 交结 实率 。第 2年 播 种期 ( 9月 ) 杂 将
张海 琴 。 凡 星 。 王 益 , 永 红 。 , , 周
(. 1 四川 农 业 大 学 小 麦 研 究 所 , 四川 都 江堰 6 1 3 ; . 南 作 物 基 因资 源 与 遗 传 改 良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180 2西 四川 农 业 大学 , 安 6 5 1 ) ! J NJ I雅 2 0 4
目前 , 草属 已与新 麦草属 、 赖 披碱 草 属 ( l mu ) 偃麦 草 属 ( y rga 、 冰草 属 ( hn p rm) 大 麦 属 ( r Ey s、 Elti i ) 薄 T io y u 、 Ho —
d u 以及 普 通小 麦 进 行 了属 问远 缘 杂 交 , 且 在 一 些 赖 草 属物 种 , 大 赖 草 ( em) 并 如 L.r cmou ) 多 枝 赖 草 ( . ae ss和 L mu t a l ) 普通 小麦 属 问 杂 种 的后 代 中筛 选 出具 有 较好 农 艺性 状 的材 料 l l cu i 与 i s _ 1 。但 关 于赖 草 属 与 鹅 观草 属 ( e nra 的属 问杂交 迄今 未见 报道 。对 鹅观 草属 与赖 草属 物种 之 间进行 可杂交 性及 基 因组 同源 程度 的研 究 , Rog ei ) 不仅可 以证 明这 2个 属在进 化 上的 亲缘关 系 , 而且 对有 效地 利 用其 优 良种 质 进行 牧 草改 良和选 育 具 有潜 在 的价
的沿海 岸 、 草原及 高 山地 区Ⅲ 。我 国约有 赖草 属植 物 3 种 , 们大 多是 草原 和草甸 的主 要组 成成 份 , 多种 类 0余 它 许 是优 良的牧 草 , 有较 高 的饲用 价值 , 且还具 有抗 寒 、 旱 、 具 并 抗 耐盐 碱 等优 良特 性 , 麦类 作 物 和牧 草 现代 育 种 潜 是
摘 要 : 纤 毛鹅 观草 与 2种 不 同形 态 的 多 枝 赖 草 进 行 属 间 远 缘 杂 交 , 得 杂 种 F 植 株 。分 析 杂种 花 粉 母 细 胞 减 数 将 获 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显示 , 毛鹅观草与 多枝赖草 的杂 种染色 体配对频 率很低 , 均每细胞 仅形 成 10 纤 平 . 4和 2 0 .9 个二价体 , 均每细胞染色体交叉数为 15 平 .O和 4 5 , . O c一值 为 0 0 . 5和 0 1 。表 明 鹅 观 草 属 的 SY 基 因组 与 赖 草 .6 t 属 的 Ns m 基 因组 之 间 的 同源 程 度 很 低 , 们 之 间 亲 缘 关 系 甚 远 。 X 它 关 键 词 : 毛鹅 观 草 ; 枝 赖 草 ; 间 杂 交 ; 数 分 裂 ; 色 体 配 对 纤 多 属 减 染
值。
鹅 观草 属是小 麦族 植物 中 种类 最 多 的 一 个属 , 世 界 约 有 1 0余 种 , 国 现知 有 7 全 3 我 0余 种l 。纤 毛鹅 观 草 _ 2 ] ( e nracl rs 为我 国常见 的鹅 观草 , 泛分 布 于我 国各 地 以及 日本 、 鲜 、 Rog ei i a i) i 广 朝 苏联 等 地 区l ] 为 异 源多倍 体 _ , 2 ( n x 8 , SY 基 因组 。本试 验 以纤毛 鹅观 草 为母本 与 2种具 有不 同形 态 特征 的多枝 赖 草进 行 属 间远缘 2 =4 =2 ) 含 t 杂交 , 对其 杂种 F 并 的形态 学 和细胞 遗传 学进 行分 析 , 旨在 探讨 纤毛鹅 观 草与多 枝赖 草 的可杂 交性 , 分析鹅 观草 的 S Y基 因组 与赖草 属 的 Ns m 基 因组 之 问 的同源程 度 。 t X
在 的巨大基 因库 。赖 草属 物种 为异 源 多倍体 , 色体 数 目从 四倍体 ( n x 8 到十 二倍 体 (n 2 =8 ) 染 2 =4 =2 ) 2 一1 x 4 变化 , Ns 由 Xm基 因组 加倍 而成 , 中 Ns 因组来 自新 麦草 属 ( s r s s , X 基 因组 的来 源 未知 。 其 基 P& 0 c ) 而 m ]
种种子 在 培养皿 中 2 ℃恒温 发 芽 , 5 后移 栽 于盆 中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
纤毛 鹅观 草和 多枝 赖草 的来 源 及 染 色 体组 情 况 见 表 1 。材 料栽 种 于 四川 农 业 大学 小 麦 研究 所 多年 生 种 质 I
圃, 凭证 标本保 存 于 四川 农业 大学 小麦 研究 所植 物标 本 室( AUTI 。 3 2 Q9 3 ¥ 4 . ;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5 5 ( 0 8 0 ~ 1 20 10 —7 9 2 0 )30 6—4
赖 草属 ( e mu ) 小麦族 ( ica ) L y s是 Tr iee 中一个 重要 的多 年 生属 , 世 界约 有 4 t 全 0余 种 , 要分 布 于北 美 和 中亚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