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与实践》题库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题库

专题一:国情

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上世纪80年代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请谈谈对当前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每年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第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第五,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上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

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专题二:经济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

第si,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二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三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四是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请谈谈对这一变化的理解与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原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这是《决定》的最大亮点,是解放思想的重大突破,也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一样,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市场作用不仅是“量”的加强,更是“质”的提升。实践证明,用市场去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发挥作用的分量。

第二,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市场的运转,也要有政府的调节,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关键期,政府职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决定》中明确,政府要在大幅度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同时,要切实履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职能,做到“三个加强”,也就是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加强各种市场活动的监管。

第三,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在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中实现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营造和谐的环境。

专题三:文化

如何理解新时代男女平等国策下的实质平等?

在中国,基本国策是立国、治国之策中最基本的政策,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继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等基本国策提出后,明确提出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其内涵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正在将性别平等作为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来对待和解决;二是,要采用基本国策的方式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强力推动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促进男女平等社会目标的实现;三是,要用男女平等的观点、标准,指导、规范与性别相关以及涉及性别的一般政策、法律、方案项目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对于前两点,经历并感受过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推行力度的国人应不难理解,但对于第三点,则有不断讨论并厘清的必要。尽管男女平等自新中国成立起就成为我国立法执政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但对于何为“男女平等”始终有不同的理解,基于传统性别分工的区别对待、父爱式的照顾是不少决策者和专家学者认识和处理性别问题的潜意识和善意的执念。其实,所谓“男女平等”在“消歧公约”等国际文书中早有定论,其核心是指男女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而为加速实现男女事实上的平等而采取的暂行特别措施(如参政中的配额制和更多的培训),为保护母性机能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如产假和妇科病普查),则属于“性别公正”的范畴,是对“男女平等”概念的必要补充。

试论述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现实含义。

仓库里有充足的东西,人就能知道礼貌,丰衣足食人就知道荣誉和耻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温饱都不能满足的时候,要人们妄谈礼节荣辱,如同空中楼阁,毕竟任何生命的第一和最初的欲望,乃是生存的欲望。换句话说,人在物质方面尚未得到满足时是无暇考虑精神方面的追求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日渐充实,截止上个世纪末,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即初步实现仓廪实)。很多人开始救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为灾区捐款(即知礼节)。反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身温饱尚未解决的人,如何去救助别人?对一个没有得到物质生活保证的人,要求他具备如何的精神是不现实的。从物质经济和思想文化相互关系角度的理解:

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句话显然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了,从这方面来说这句话是不完善的。三、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一定反作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这句话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四、物质基础不是决定人思想素质的唯一因素,人的生活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状况等也会影响人的素质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仓禀实则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

如何理解当下社会形态中的文化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国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认同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貌,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整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中国的儒学文化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同并且崇尚。中国制造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

当今的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精英大众文化的差异。精英不断的缺少,反而大众越来越取代了精英的位置。

2. 城市乡村文化的差异。由于城市的发展日益趋于现代化,相比之下,乡村的文化水平较为落后。

3.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现在在中国存在的从洋媚外的思想就是其的体现。

4. 总体与个体冲突。当代中国社会中,个体变成一种越来越基本的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在意自我的想法.

5. 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共同富裕的冲突。追求个人和家庭发财成了人们心中普遍化的、最重要的愿望,甚至为了自己致富而制造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6. 发展科学技术与科学主义泛滥的冲突。有人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忽视了对人文、社会、环境科学,尤其是宗教和神秘主义思想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倡导。

7. 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文化心态的冲突。中国在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落后。巨大的落差助长了激进主义思潮的蔓延,这一思潮的特点就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态度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

强,对贫富落差的感受和对金钱财富的追求。

如何理解“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而生”。这个论断在现代思想中是最经常引用、但却最难于理解的口头禅。海德格尔称生理上的死亡为“亡故”,而在哲学上,死则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死比亡故更基本、更源始,因为此在只有死着,才能够亡故。而人们一般认为死即亡故,亡故即死,即使两者在概念上有所差别,如死可指一个过程,亡故则指此过程的结果,死也不会成为亡故的“条件”。然而,这个差别正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时已经谈不上“有死”,而是已经丧失了“有死”。死亡当然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结束(ending)有完成、就绪、停止等意思。如一条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随着最后一笔一幅画就绪了;雨停了;等等。海德格尔认为:“结束的这些样式中没有一种可以恰当地标画作为此在之终结的死亡。”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指的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亡故相当于“在终极的存在”,死亡相当于“向终结的存在”;就区别的关联而言,死亡比亡故更本真、更实在:亡故作为在终极的存在,其实已经没有存在,虽然人们总幻想“阴间”或“天国”的存在,但那只能确证“阳间”或“人间”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专题四:生态文明

众所周知,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行的,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请你谈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把真正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原因:1技术与经济因素形成了门坎技术难度大,有提高生产成本,常常成为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控制、减少污染技术的门坎,门坎又随企业发展而降低,此过程就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内在微观依据。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能使直接生产成本降低,也能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而由此给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企业外部的事,产生的损失并不由企业直接承担。这种环境影响的外部性有利于企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由小到大发展,也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经济保障。便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动因。 2认识上的滞后性和行动中的惰性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的前期影响不明显,只有污染开始危及到人们的生活人们才开始重视。此外,有些污染者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别人治理污染,只将污染控制在环境自净范围内。 3行政把关不严使污染企业得以创办相当部分企业申报又多有隐瞒,甚至向政府有关机构寻求庇护,尤其是那些有叫客观的经济效益并能给当地财政带来收入、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的企业往往会受到当地政府当局的保护与纵容。另外,现行环境管理部门受所在地政府横向领导的组织体制也对其独立依法开展工作行程制约。 4其他原因,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不抬完善,执法力度不严。其次,进行除污处理成本很高,使得企业不愿意进行相应的净化,这也是环境企业恶化的原因之一解决对策1法律手段:通过税收这一杠杆,进行奖善罚恶。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按照要求对污染物道标排放的企业单位给予优惠;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单位不按照对顶排放污染物的实行严惩。此外,督促企业完善其排污系统。而且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2经济手段:第一我们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且要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要严格实行产业政策,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基础设施一律不能搞;第三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对重要的水体、空气和土地的面源污染,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治理 3社会手段:首先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使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其次,要切实使行政机关在惊醒打击环境污染企业的污染活动或者进行专项整治时,要公正公开执法,对其他的潜在污染企业起到警示作用;最后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以及舆论作用,对一些污染环境的人和事进行曝光,从而在社会上对当事人形成制约与监督。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习近平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专题五:党建

请谈谈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纪检机关作为协助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机关,必须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

党的形象代表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认识、评价和信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有了新的发展和内容,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新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党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也存在不适应形式、不符合人民意愿,甚至背离党he人理想道德准则的突出问题。大量事实说明,决不可小看党风问题,必须从事关推进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认识党风问题。

2、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人心向背;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很多。不少亡国之君的教训就在于得天下之后就骄横起来,不仅穷极奢华,而且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下台,尽管各自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党脱离了群众,丧失

了民心。对这些历史和现实教训,我们一定要明鉴。

3、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是否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4、党的作风是带动全社会形成和保持良好风气的根本保证。

党风问题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思想理论、政治倾向、整体素质、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党必须在党风建设方面起表率作用。这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在反腐过程中,大力度地惩处腐败、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会否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从徐才厚到周永康再到令计划,两年来我们反腐重拳不断,“反腐没有禁区”是我们党的明确态度。“老虎”纷纷落马之际,无数“苍蝇”、“狐狸”被抓,既能够说明我们党反腐的决心和取得的成效,更能够说明我们党完全具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能够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证我们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正因如此,群众才赞誉我们党是人民的福星,腐败分子的克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廉政研究中心的调查,2014年,92%的普通干部、87.6%的专业人员、88%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惩治和预防腐败“非常努力”或“比较努力”。93.7%的领导干部、8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管理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这充分说明,通过坚决反腐败,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升了。

党坚决打击贪腐,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连整个政治生态和社会价值观都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君不见,当公款吃喝成为过去,当公车超配受到抑制,当巡视制度日益巩固,各级干部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就连一些激进的观察者也承认:“本轮反腐让官员改变追求。”总体而言,反腐正在进一步走入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层面,那些曾经被腐败扭曲的是非观、权力观,开始得到矫正。反腐形成的价值磁场,正激荡起强劲的“道德向心力”。

反腐败既是全社会的自我净化,也是党内的自我排毒。对腐败不敢动真碰硬,反腐败不持续彻底,最后受害的是执政党,遭罪的是广大群众,窃窃自喜的则是腐败分子。任何国家和地区,人民都不会接受一个腐败的政党。只有挖出腐败分子,清除害群之马,揪出蛀虫,党的肌体才会更加健康,更受到人民群众爱戴。我们党高举反腐大旗,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举全党之力反腐“大扫除”,证明我们党具有强大的自我排毒功能。只有大力反腐,对腐败分子除恶务尽,才能证明党章中的要求是必须遵守的硬规矩。事实终将证明,反腐败不是把我们党的形象抹黑了,而是让我们的党旗更新更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