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 读书心得

因教育相遇为更好生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开学之日仍未知,疫情依然肆虐,但我却不敢轻易忘却为师本分。空闲之余,我有幸拜读了汤勇老师的《教育可以更美好》,对教育事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汤勇老师在《教育可以更美好》一书中处处体现了一个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我看来,这与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的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确实,美好教育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要认识美好教育就必须深入客观地认识了解教育的本质含义,坚持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这不仅关乎到教育能否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更关乎到人类优秀文明基因的传承。

实际上,从走上讲堂的那一刻起,我就坚定的认为教育更应该是一件育人的事情,为师者应该从教育观念、为师理念和教育方法上有所继承发展和创新,才能真正的实现育人育才。在往期课堂中,我一

直坚信平等教学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公平享受听课、向老师提问的权利。课堂中,在对班级学生给予同等关注的前提下,我似乎更要求自己有足够的自我更新应变能力来尽力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关爱的眼神。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还要求自己在教学前要适应环境,在教学中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简单而言,就是让自己每天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以期平衡多变的班级课堂状况,同时尽量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正是因为尽量兼顾了班级的学生,我担任老师的班级在班风上较之前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很多学生也很乐意和我成为朋友。

除此之外,教育还应该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通俗点来讲,就是“因教育相遇为更好生长”。我一直坚持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培养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可以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才是一名自己身为一名教师的终极目标所在。一个教育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魄和未来学家的眼光。例如,艺术课堂中的“活力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实

际上,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能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的。同时,它的整个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的,这是每一个一线老师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总的来说,假如在课堂上教师给足了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哪怕说错,也会耐心地倾听,甚至爽朗地对答错同学笑,在笑声中传递给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这样巧妙地指引是一种极为艺术的教育方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快乐。现在,肺炎或许还没有结束,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会坚持用暖心的活动驱赶疫情的阴霾,继续用执着和热爱续写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实干获取教学事业的新辉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在春暖花开之际热情相拥,徜徉华夏芬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