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理生理.
一氧化氮吸入用于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治疗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吸入用于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治疗研究进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麻醉科(230001)杨佳方才[摘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体内血管内皮扩张因子,NO吸入可选择性地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动血脉氧合,常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肺动脉髙压形成机制和NO作用机理,以及NO吸入用于治疗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等方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一氧化氮;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用手术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治疗或缓解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显得犹为重要。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术中吸入髙浓度的氧,使用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和正性肌力药物,麻醉期间给予充分的镇痛、镇静和肌松,以及过度通气和改善碱中毒等。
近年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吸入治疗PAH的效果得到肯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文献,就NO 吸入用于心脏手术病人PAH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AH形成的病理生理1.1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特点⑴ 肺循环包括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行及肺静脉,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压力低:正常情况下肺血管压力约为主动脉压力的1/7-1/10:②阻力小:正常人肺血管阻力约为体循环阻力的1/5-1/W:③流速快:肺血管接受心脏搏出的全部血液,但英流程远较体循环为短,故流速快;④容量大: 肺血管床而积大,可容纳900ml左右血液,约占全身血量的9%。
缺氧引起时,肺动脉外膜的增殖变厚,使血管顺应性下降,限制了血管的扩张,从而增加了血流阻力。
1.2 PAH形成的病因1.2.1发病机制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结构重建是PAH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孕产期治疗

IV)降低右室后负 荷
V)调节呼吸模式
VI)如有指征,开 始机械循环支持
肺高压危象预防及处理
--维持足够右室前负荷: CVP:12-15mmHg
--升压药维持收缩压: 多巴胺或者去甲肾上腺素MAP>60-65mmHg
--维持正常心肌收缩力
疼痛(肌松药、芬太尼) 感染,电解质紊乱,贫血
急性肺血管扩张实验
静脉应用腺苷
初始剂量 50μg/(kg·min) 每2min增加 25μg/(kg·min) 达到最大剂量 500μg/(kg·min) 后停止
吸入伊洛前列素 每次吸入 10μg,持续吸入10min后结束
用药时定时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若有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止
急性肺血管扩张实验
六、围产期管理——产程及麻醉管理
1)剖宫产:可缩短第二产程,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循环系统的不 稳定性,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分娩方式。 2)阴道分娩:对于轻度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已足月的 患者,经阴道分娩可减少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母婴结局良好,较于 剖宫产更具有优势 3)胎儿及胎盘娩出时肺动脉压力波动明显,极易导致肺动脉高压 危象、心功能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胎儿取出后即刻采用腹部放 置沙袋加压和下肢止血带、采取头高位以防止回心血量骤增,预防 心力衰竭。 4)缩宫素:有升高肺动脉压力、致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应尽量 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其剂量应低于常规量,尽量避免静脉推注。
• 致死性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危象、急性心力衰竭
——
恶性心律失常或急性肺动脉栓塞
妊娠
血管阻力 ↓
心输出↑
高凝状态
血容量 ↑
氧耗↑
右向左分流↑
肺栓塞
右心衰 右室扩张
肺心病相关病理生理

肺心病相关病理生理肺心病相关病理生理摘要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流行性、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的四高特点,是成人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Summary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r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lung tissue, chronicpulmonary vascular changes caused by thoracic or lung tissuestructure (or) dysfunction,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ularresistance,pulmonaryarterypressureincreases,therightventricleexpansion or (and) hypertrophy, with or without right ventricularfailure of a class of heart diseas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nChina is a common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 high prevalence, high mortality and high costs of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s a major reason. 关键词:肺心病,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的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阻塞性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房间隔缺损相关肺动脉高压机制及治疗进展

基金项目: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2 GSP GG 3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02168);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0 I2M C&T B 055,2021 I2M C&T B 032)通信作者:柳志红,E mail:zhihongliufuwai@163.com房间隔缺损相关肺动脉高压机制及治疗进展李思聪 罗勤 赵智慧 赵青 柳志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北京100037)【摘要】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肺动脉高压,对治疗和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分流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决定性因素,但部分患者的分流量并不足以解释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因此,阐明ASD相关肺动脉高压多方面的发病机制,对于认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指导AS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AS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1 004PathogenesisandTreatmentofPulmonaryHypertensionAssociatedwithAtrialSeptalDefectLISicong,LUOQin,ZHAOZhihui,ZHAOQing,LIUZhihong(FuwaiHospital,NationalCenterforCardiovascularDiseases,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Beijing100037,China)【Abstract】Atrialseptaldefect(ASD)isacommoncongenitalheartdisease,andsomepatientsmaydeveloppulmonaryhypertension(PH),whichhasasignificantimpactontreatmentandprognosis.AlthoughshuntisadecisivefactorintheoccurrenceofPHinpatient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theshuntflowinsomepatientsisnotsufficienttoexplaintheseverityofPH.Therefore,elucidatingthemultifacetedpathogenesisofPHassociatedwithASDisofgreatsignificanceforunderstanding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processofPHandguidingthetreatmentofASD.Thisarticlesummarizestheadvancesinthe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riskfactors,andtreatmentstrategiesofPHassociatedwithASD,providingreferen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suchpatients.【Keywords】Congenitalheartdisease;Atrialseptaldefect;Pulmonaryhypertension;Pathogenesis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先天性疾病相关PH被归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中。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

炎症
肺部炎症是常见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泡充血、水肿、渗出,炎症细胞浸润等。
2
纤维化
肺部纤维化是肺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异常反应,表现为肺间质增生、胶原沉积,导致肺组织弹性减弱。
3
肿瘤
肺肿瘤是肺部常见的恶性病变,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细胞形态异常、增殖失控、浸润性生长等。
急性肺炎的发病机理
病原体入侵
病毒、细菌或真菌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开始繁殖。
2
炎症反应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引发炎症反应。
3
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损伤,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病理改变。
4
功能障碍
肺组织损伤导致肺功能障碍,如气体交换受阻、呼吸困难等症状。
5
并发症
严重感染可能发展为肺炎、肺脓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通常包括病原体入侵、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等环节。
遗传因素
有些人群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更容易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的病理变化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结核结节的形成、空洞形成、纤维化和钙化等。
结核结节是肺结核病变的基本病理单位,由肉芽组织构成,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等。结核结节可发生融合、液化、空洞形成等变化。
生活环境中的霉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也会引发呼吸道感染。高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此外,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化学物质和过敏原等因素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依据
体格检查
呼吸音、叩诊音、胸廓形态等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疾病部位和性质。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CT、MRI等影像检查可直观地显示肺部病变。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功能

25
2008,117:1717-31
瓣膜病、心肌病、左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等
右心衰竭病因
RAP>14mmHg;CI
SvO2>65%
2.4L/min/m2;SvO260%–65%
<2.0L/min/m2 SvO2<60%
peak VO2:峰值氧耗量;VE/VCO2:二氧化碳排出的通气当量; RAP:右房压;CI:心指数;S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右心复杂的解剖结构影响评估RV功能的准确性
1'.2..1 EIF2AK4 1'.2..2. 其他 1'.3 药物和毒物所致 1'.4 相关性 1'.4..1 结缔组织病 1'.4..2 HIV感染 1"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2. 左心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2.1 收缩功能不全 2.2 舒张功能不全 2.3 瓣膜病 2.4 先天性/获得性左心流出道/流入道堵 塞和先天性心肌疾病 2.5 先天性/获得性肺静脉狭窄
肺动脉高压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与疾病进展
心功能I级
心功能 II and III
心功能IV
活动耐力无症状/代偿期
心排量
症状/失代偿期
加重期
Symptom Threshold
肺动脉压
肺血管阻力
CO=
PAP PVR
右心功能
Time
7
PAH
Hemodynamic Effects
RV/RA CO RVEDV
• 器械植入
• 起搏器 • ICD
• 缺血及梗死
肺动脉高压2014.11

(一)一般治疗
7.抗心衰治疗
利尿剂可消除水肿,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 改善患者症状,对于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 用,但应避免过快,以免引起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 肾功能不全;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小剂量应 用洋地黄类药物,但应注意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多巴 胺、多巴酚丁胺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增加肾血流量, 增大剂量尚能够维持血压,在晚期PAH患者适当应用 有利于改善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 阻滞剂对于PAH的疗效还没有得到证实。
(二)药物治疗
7.联合用药
长期的联合药物治疗是研究的热点。肺动脉高压联 合治疗的思维来自于肿瘤学、左心衰竭以及高血压的 联合治疗模式。当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模式主要是: 前列腺素衍生物、内皮素受体的抑制剂、NO途径和抗 凝治疗。恰当的联合用药可增加疗效,减少药物剂量, 减轻毒副作用。西地那非能增强NO吸入的降压疗效, 并能防止NO突然停用时的肺血管收缩;西地那非联合 吸入依洛前列素较两者单用时肺血管阻力降低更为显 著。长期静脉应用依前列醇效果不佳者,加用西地那 非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更深入的多中心随机、对 照研究和系统评价仍在进行之中。
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情严重 程度的评估和动能评价
4.运动耐量
运动试验能够客观评估患者的运动耐量,对于判定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常用检查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6-min walk test,6-MWT)和心肺运动试验。
6-MWT是评价PAH患者活动能力的客观指标,简单易行且经济, 结果与NYHA分级负相关,并能预测IPAH患者的预后。6-MWT通 常与Borg评分共同评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程度。针对IPAH的研究 表明6-MWT结果与肺血管阻力显著相关,对IPAH预后的判断具 有重要意义。
肺动脉高压ppt课件

35.14血吸虫血病液睡系眠统呼疾吸病暂停综合征 35..52慢性溶系血统肺性贫性泡血疾通病气不足 1.5 35..63新生代儿谢慢持性性续疾高性病原肺病动脉高压 35..74 其他发:育肿异瘤常样阻塞、纤维性纵膈炎、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决定肺动脉高压生存的因素:
6 分钟步行试验方法(6WMT):
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米(100
英尺)的直线距离,两端各作标志。患者在期间往返 运动,速度由自己决定,在旁的检测人员每2分钟报时 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不适(气促、胸闷、胸 痛)。如患者不能坚持可暂停试验或中止试验。6分钟 结束后计算其步行距离。
1级:小于300米;
预后
生存中位值为(传统治疗)2.8-4年,5年生存率:21% 假如氧饱和度<63%→ 3年后生存率下降<20%
下列病人预期寿命<1年: 右心房压力增高(>20mmHg) 心脏指数下降(<2升/分钟/米2) 肺动脉平均压(>85mmHg) NYHA分级III-IV级
– 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引起) – 与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血症相关的
肺动脉高压
– 慢性血栓或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 直接损伤肺血管床导致的肺动脉高 压
2003
–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 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2. 家族性肺动脉高压(FPAH) 3.相关肺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所致 4.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5..相关因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APAH) 结缔组织性疾病 先天性体-肺分流 门静脉高压 HIV感染 药物/毒物 其他
II级 (轻度) 体 晕厥。
III级 (中度) 体力活 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理生理:
引起右心室扩大、 肥厚的先决条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 发生反复的 气道感
染和低氧血症, 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 使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动脉血管
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
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1
、缺氧、高碳酸血症的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对缺氧性肺血 管收缩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研究颇多,多从神经和体液因子方面进行观察, 现认为体液因素在缺氧性肺
血管收缩中占重要地位。特别受人重视的是花 生四烯酸环氧化酶产物前列腺素和脂氧化酶
产物白三烯。前列腺素可分为 收缩血管的如 TXA 2、PGF 2 a,舒张血管的如 PGI2、
PGE1
等两大类。 白三烯主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缺氧时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使
肺血 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此外尚有组胺、血管紧张素、 血小板激活
因子参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
2、 最近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EDRF )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 EDCF
)在缺氧
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特别引人重视,多数人认为缺氧时 EDRF 的生
成减少。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并非完全取决于某种缩血管物质的绝对量,而 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局部缩血管物质和扩血管物质的比例。
3
、 缺氧可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其作用机制可能因缺氧使平滑肌细胞
膜对Ca2+通透性增高,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增强,使肺血管收缩。
4、 高碳酸血症时 PaCO 2 本身不能收缩血管,主要是 PaCO2 增高时,产生 过多的H
+
,
后者使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使肺动脉压增高。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解剖学因素系指肺血管解剖结构的改变形成肺循环血
流动力学的障碍。
1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的肺小动脉,引起血管 炎,腔壁增
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 产生肺动脉高压。
2
、 随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也造成毛细血管 管腔狭窄或闭
塞。
3、 肺泡壁的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 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至超过 70
%
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4
、 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慢性缺氧使血管收缩,管壁张力增高可直 接刺激管壁增
生。肺细小动脉和肌型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肥大或萎缩,细 胞间质增多,内膜弹力纤维及
胶原纤维增生,非肌型微动脉肌化,使血管 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大。
5
、 此外,肺血管性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反复发作的肺血管栓塞、 肺间质纤维
化、尘肺等皆可引起肺血管的病理性改变,使血管腔狭窄、闭 塞,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
发展成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功能性因素较解剖学的
因素更为重要。在急性加重期经过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 肺动脉压可明显
降低,部分病人甚至可恢复到正常范围。因此,在缓解期 如肺动脉平均压正常,不一定没
有肺心病。
二、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1、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压积超过 5 5%- 60
%
时,血液粘稠度就明显增加,血流阻力随之增高。
2
、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使水、钠潴留;
3
、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也加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
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多,更使肺动脉压升高。
经临床研究证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的肺动脉高压,可表现为急性 加重期和缓解
期肺动脉压均高于正常范围;也可表现为间歇性肺动脉压增 高。这两种现象可能是肺心病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临床表现,也可能是两种 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