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体会
糖尿病肾病护理心得论文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心得【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27-01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1]。
据报道,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dn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达到16.8%-23.4%,其中dn导致尿毒症死亡的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7%-31%,而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糖尿病已成为患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2]。
dn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糖化蛋白增多,而使肾小球系膜和内膜增厚,通透性增加。
典型临床表现:由间断到持续性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目前治疗dn尚无特效药物,而主要采取控制血糖、降低血压,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等措施。
因此做好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
本文就我院在2009年1月-2012月12月期间的对1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报道,总结护理心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组共178例dn患者,其中男性142例,女性36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为45.3岁。
病程2个月-5.5年不等。
其中合并糖尿病足者3例(均为0级足);周围神经病变者15例;视网膜病变者4例,均出现了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者4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做好患者皮肤、足部护理,同时给予饮食、运动、心理护理和科学出院后指导。
2. 护理心得2.1 血糖护理:研究证实,有效控制血糖dn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而合理饮食、口服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是目前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
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地讲解胰岛素注射方法,做到按时和准量注射。
补充硒酵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

补充硒酵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132000【摘要】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补充硒酵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讨论硒酵母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从而判断硒酵母是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加用硒酵母(西维尔100微克日2次口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留取晨尿标本,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计算比值(UMALB),同时测体重指数、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
结果:较对照组比,实验组补充硒酵母3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减少,6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为明显。
实验组与对照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相比较体重指数、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补充硒酵母后能够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关键词】硒酵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有机硒;近几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人群迅猛增长,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直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该研究的成功将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治疗开创了一条新思路。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中国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人体中的硒有很多功能,它在机体中有抵御疾病、预防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有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现在国内外对硒的研究主要是抗击癌症的方面,而它的抗氧化方面研究的很少。
那么补充硒酵母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尿蛋白是否有影响,是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为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检查或住院的患者,以晨尿送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定义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UMALB),UMALB<30mg/gCr 为正常蛋白尿,UMALB≥30mg/gCr 为微量白蛋白尿,并且血肌酐在正常范围内。
(除外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尿蛋白增加)所选病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硒酵母组(实验组)50例(其中失访、自动退出9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其中失访、自动退出6人)。
活性维生素D3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率达 9 . 7 %; 糖尿病前期 患病 率达 1 5 . 5 %。而糖尿 病 。 肾病是
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 T h e r e a r e n o e f f e c t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s . S t u d i e s h a v e s h o wn t h a t a c t i v e v i t a mi n D3 h a s a p 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o n
t h e k i d n e y s ,a n d i t s me c h a n i s m ma y b e t h r o u g h a n t i - i n la f mma t i o n a n d a n t i — f i b r o s i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r e c e n t r e s e a r c h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o n e f f e c t o f a c t i v e v i t a mi n D3 o n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p r o t e c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s a n d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i s a n a l y z e d . I t i s i mp o r t a n t t o l o o k f o r n e w me t h o d s or f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d i be a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 Ke y wo r d s : a c t i v e v i t a mi n D 3;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 a n t i . i n n a mma t i o n; a n t i - f i b r o s i s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常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0 . O 1 ) ,表
明肝病患者常伴 有多个凝 血因子 的联 合减少 ,纤维 蛋 白
患血浆 I ) _ 二 聚体水 平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升 高 ,且 与病 情
的严 重程度 呈正 相 关 ,表 明各 类肝 病 均 呈 现不 同程 度 的纤溶 亢进 现象 ,肝病 患 者 体 内处 于 高凝 状 态 和 可能
第 1 2卷 第 5期 ・总第 1 8 1期 2 0 1 4年 3月 ・ 上 半 月 刊
◎
示 ,I ) _ 二聚体在 除 急 性肝 炎 外 的各 型 慢 性肝 病 中均 明 显 升高 ,反应肝 功 能损 伤 的严 重程 度 。不 同类 型肝 病
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组 的 I ) _ 二 聚体 均明显增高 ,与正
者病情恶化。
伴有 隐匿 型 D I C ,因此 ,动 态观 察 血 浆 【 ) _ 二 聚 体定 量 水平对肝 病 患者 的 肝 功能 评 价 ,病 情 预后 及 治疗 具 有
重要 的临床应用 价值 。
参 考文 献
[ 1 ] 王淑娟. 关 于选 择血栓 前状 态实验 诊断 指标 的建 议[ J ] . 中华 医学检 验杂 志 ,
( 本 文编辑 : 苏
玲
本 文校对 : 仲世祥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1 1 — 1 1 )
糖尿病 肾病 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李 J ● 慧 、
( 辽 宁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沈阳 1 1 0 0 3 2 )
摘 要 :根据糖尿病 肾病发病的不 同阶段进行 中医辨证 分型论 治。将糖尿病 肾病分为气 阴两虚 ,脾 肾阳虚 ,阳衰瘀 阻三 型。治疗上扶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
合理有效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12-02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病史长,血糖控制不佳,并发肾脏病变、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病变、感染等。
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控制血糖高血糖被认为是引起肾脏病变的始因,严格控制血糖在临床前期具有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的作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对于保护肾功能非常重要[2]。
定时测微量血糖,为治疗与调整血糖提供有效的资料。
护理中注意观察血糖变化、糖化血清蛋白指数、尿糖以及尿酮体、肾功能的改变等。
遵医嘱准确应用胰岛素。
姚旭等认为早期使用胰岛素,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促进b细胞休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糖尿病进程[3]。
2心理护理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正确与否,对于疾病的治疗及恢复有很大影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需要患者更多,更主动的参与医疗活动。
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躯体状态,心理因素和所处社会环境同时着手,既要克服患者满不在乎的思想,又要避免急躁,恐惧情绪。
2.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对病人进行行为分析,和医生一起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
2.2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向病人介绍该病情进展情况取得病人的信任。
2.3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鼓励患者克服困难,树立长期以病魔斗争的信心。
2.4对患者的悲观情绪,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让他们相互交流,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
消渴Ⅱ号协定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消渴Ⅱ号协定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观察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我科的消渴Ⅱ号协定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有较好疗效,近五年来,我们用该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并对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该方具有较好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标准: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所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有明确2型糖尿病史7年以上;持续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在30mg~300mg之间至少一年以上;眼底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排除其它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因素或疾病;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已理想或较理想;已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达1年或以上,但持续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仍在30mg~300mg之间。
1.2病例资料:所选6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选择标准,均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将上述6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6~73岁之间,平均65.46+ 4.31岁;有糖尿病史7~13年,平均10.3+1.51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史在1~4年,平均2.48+0.77 年;有高血压史者19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55~72岁之间,平均65.26+ 4.64岁;有糖尿病史8~13年,平均10.2+1.35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史在1~4年,平均2.45+0.67年;有高血压史者20例。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早期糖尿病肾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等均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有可比性。
2.治疗及观察方法2.1治疗组:在患者原有控制血糖、血压及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均予加服中药汤剂,方选消渴Ⅱ号协定方。
用药:熟地、山药、山蓃肉、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附片15g、肉桂10g、黄芪30g、党参、白术各10g、甘草6g、牛膝、当归、葛根各10g。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体会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体会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经统计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因素,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27.7%[1]。
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占透析患者的36%[2],且常伴随着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给血液透析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
下面就此谈谈我们在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透析指征糖尿病患者由于肥胖和体液潴留,蛋白合成障碍,许多患者形体适中,但肌容积下降。
血肌酐(Scr)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患者体内低肌肉量,肌酐生成减少,实际的残余肾功能较血肌酐值所反映的肾功能情况更差。
故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更需要早期接受透析治疗以改善预后。
糖尿病肾衰的透析指征为:Scr>440~528μmol/L[3],老年患者及营养不良、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水钠潴留、高血钾、心力衰竭等患者,应于Scr为440μmol/L 左右即开始透析治疗;若一般情况尚可,无严重并发症,也应于Scr 为528μmol/L 时即开始透析治疗。
对老年及消瘦患者应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准,我科采用的透析标准为Ccr<15ml/min[4]。
可不必局限于上述标准,应提早进行透析治疗。
2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血液透析中的一些相关问题2.1 急症透析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急症透析我科均采用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法建立血液通路,虽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难度大,但患者活动不受限制,且感染发生率低,导管护理方便,不容易形成导管堵塞。
方法如下。
①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皮肤切口尽可能小或不切。
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力薄弱,易于感染,应坚持每天护理导管,每日换药1次。
换药时切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尽可能使用透气性好的一次性敷料。
如出现穿刺点皮肤发红,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局部使用碘伏或0.1%依沙丫啶溶液湿敷,每日换药2次,注意观察局部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脓肿,应及时拔除导管,引流排脓,积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体会

・
15 1 8・
中国中医急症 2 0 07年 9月第 1 6卷 第 9期 JT M.e .0 7, 11 , o 9 E C S p 20 Vo.6 N .
(.7 ) 多囊肾 5 (. 3 , 阻性 肾病 5例 (. 3 ) 间 72% , 例 30 %) 梗 30% , 质性肾小 管病 3例 (. 2 )痛风性 肾病 3例 (. 2 ) 系统性 18 % , 18 % ,
2 叶任 高 . 4 9 4例 慢性 肾功 能衰竭 病 因分析 [] 中华内科 杂志 , J
1 8 ,4( ) 2 0 9 5 2 1 :1
从 上 述 结 果可 以看 出 ,慢 性 肾小 球 肾 炎 导 致 的慢 性 肾 衰最
( 收稿 日期 2 0 0 7—0 —1 ) 1 2
多 , 6 % 。国内其他医院的资料也基本相似 , 占 0 如上海华 山医院
3 护理 干预 3 1 早 期 预 防 早 期 预 防 是 指 在 慢 性 肾 衰 发 生 前 即 开 始 预 .
例; 年龄 4 7 1~ 0岁, 平均 5 . 16岁 ; 程 ( 病 自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时 开始计 算) ~1 1 2年 ; 患者血肌酐 <4 0x o/ 0 t l L者 1 例 , 0 m 8 40—
红斑 狼 疮 1 (. 1 ) 紫癜 性 肾炎 1 (. 1 ) 肾 癌 1 例 06 % , 例 06 % , 例
(. 1 ) 06% 。
2 病 因 分 析
和控 制 感 染 , 积极 防 治并 发 症 , 护靶 细胞 。 保
参 考 文 献
1 李 士 梅 .临 床 肾 脏 病 学 [ .上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9 16 0 M] 上 18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体会
目的对照分析预防性微量元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随机分为预防性使用微量元素治疗组为观察组,未接受早期补充微量元素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肾功能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肾功能,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83.7%。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早期预防性使用微量元素可以延缓病情恶化,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糖尿病肾病;微量元素;相关性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多发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导致肾衰最终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一旦出现蛋白尿病情恶化较快,因此早期合理治疗,控制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何有效控制DN发病和疾病进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近5年内收治新疆地区各族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发现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以下探讨研究结果及治疗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肾病科2009年1月~2014年6月份收治的DN患者共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
其中治疗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56.3±3.2)岁;病程5~20年,平均(9.2±
2.1)年。
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1岁,平均(55.9±2.9)岁;病程5~19年,平均(9.4±2.3)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具体标准为[2] 及疗效标准:①有确切的糖尿病史;②24h尿蛋白定量>0.5g(连续2次以上)并除外其他可能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酮症酸中毒等;③血肌酐30%,但不足50%,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或尿蛋白定量减少≥30%,但不足50%。
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
1.3所有患者治疗方案上予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饮食管理、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糖尿病伴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等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预防性服用微量元素合剂。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预防性补充微量元素患者肾功能普遍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周血微量元素水平与肾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见
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6%、8
3.7%,对照组患者中肾功能较差者较观察组明显多,两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见表2。
3 讨论
多数研究报道[2,3],肾功能不全引起体内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部分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的量不足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不全。
由于微量元素与血浆蛋白有较高的结合率,因此血浆微量元素的變化实际上是血浆蛋白变化的结果。
营养素储存减少时,最早发生变化的是某些微量元素如Fe,Zn等。
本研究发现,肾功能不全与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成线性关系,通过积极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肾功能的好转进一步改善了体内微量元素的正常代谢。
基于文献报道与本组研究中看出[5],微量元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早期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改善患者全身情况,预防性用药可以避免病情的加重,体内Fe缺乏引起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多种疾病[6],Zn离子对男性生殖发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7]。
因此,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预防性补充微量元素治疗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Tesch GH.Macrophag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J].Semin Nephrol,2010,30:290.
[2]MOGENSEN C E.Management of early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Annu RevMed,1995,46:79.
[3]朱燕英,朱碎永. 血清镁离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 临床内科杂志,2002,19(2):150.
[4]W hang R,Sims G. Magnesium and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ic vascular disease[J]. Medical Hypotheses,2000,55(3):263-265.
[5]Guerrero RF,Rodriguez MM. Hypomagnesemia is linked to low serum HDL-cholesterol irrespective of serum glucose value[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0,14:272.
[6]王福.中国生物微量元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生命科学,2012,24(8):713-730.
[7]张燕.小儿厌食症骨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微量元素锌的相关性研究(摘要)[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6,2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