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规划详细版

合集下载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 - 2 -02、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 3 -03、控制单元 - 3 -04、用地规划 - 4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 5 -07、道路交通规划 - 6 -08、市政工程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9、防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滨海组团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2016.7;(5)《浙江省近海海域环境功能》(省环保厅给市政府原函 2011.7)(6)《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7)《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5年修编);(8)《宁波市北仑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9)《宁波市北仑区规划编制单元研究》;(10)《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11)《宁波市北仑春晓社区规划》、《宁波市北仑区河网水系规划》、《梅山产业集聚区防洪排涝规划》、《北仑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12)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13)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春晓片东侧,南临梅山湾,西至西直河,北至沿海中线,东至圣山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21.63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滨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滨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滨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滨海县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规划背景 (8)第一节区域概况 (8)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10)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调整完善目标 (14)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14)第二节规划调整完善目标 (1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8)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护 (22)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 (22)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3)第六章集约高效配置建设用地 (26)第一节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26)第二节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27)第三节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7)第四节规划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28)第五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9)第七章土地用途管制与调控 (32)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35)第九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情况 (36)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8)第一节加强规划实施总体控制 (38)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39)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经济机制 (41)第四节改进规划实施技术手段 (41)第五节推进规划实施民主决策 (42)第十一章附则 (43)附表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5: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图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年)附图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图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图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东坎等15个镇(场)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前言《滨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2005年6月开始编制,于2011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苏政复〔2011〕76号),《规划》正式实施。

天津滨海新区海景大道规划调整方案-宁河区

天津滨海新区海景大道规划调整方案-宁河区

天津宁河潘庄20MW渔光互补项目涉及《天津市宁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宁河县人民政府目录1项目概况 (1)1.1项目性质与规划调整说明 (1)1.2项目建设背景 (1)1.3项目基本情况 (2)1.3.1工程建设范围 (2)1.3.2工程技术标准 (2)1.3.3 投资估算与收益 (4)1.3.4 项目用地指标 (4)1.4项目用地情况 (4)1.4.1占用规划地类情况 (4)1.4.2占用土地利用现状地类情况 (5)2项目选址合理性及规划调整必要性 (5)2.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5)2.2规划调整必要性分析 (5)2.2.1 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5)2.2.2 推广太阳能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需要 (6)2.2.3 促进渔光互补项目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7)3 规划调整方案 (7)3.1规划调整原则 (7)3.2规划调整依据及相关资料 (8)3.2.1 规划调整依据 (8)3.2.2 规划调整相关资料 (9)3.3建设用地指标调整方案 (9)3.3.1建设用地指标调入方案 (9)3.3.2建设用地指标调出方案 (10)3.3.3建设用地指标变化情况 (10)3.4方案调整对现状耕地的影响 (10)4 规划局部调整实施影响的评估分析 (10)4.1对土地规划指标的影响评估 (10)4.1.1对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影响评估 (10)4.1.2对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评估 (11)4.2对土地规划用地布局的影响 (11)4.3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12)5规划调整的实施措施 (12)5.1实行听证制度 (12)5.2依法行政,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13)5.3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3)6结论 (15)附表 (16)附图 (16)附件 (17)1项目概况1.1项目性质与规划调整说明本项目是光伏电站与渔业养殖互补的渔光互补项目,属国家鼓励的绿色能源项目。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交通系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化工区范围达80平方公里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居住区布局未来布局规划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居住区未来布局规划。

海滨休闲旅游区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

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

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该旅游度假区预计将在2008年初具规模。

另外,14公里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已经开工建设,将为沿海旅游观光带向游人开放打下基础。

服务功能中心商务商业区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doc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doc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宁波市规划局2017.03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1条规划背景 .................................................................................................................................. 第2条规划目的 .................................................................................................................................. 第3条规划原则 .................................................................................................................................. 第4条规划期限 .................................................................................................................................. 第5条规划范围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3)第6条功能定位 .................................................................................................................................. 第7条发展目标 .................................................................................................................................. 第8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第三章生态格局保护 (4)第9条生态格局总体框架 .................................................................................................................. 第10条生态保护红线 .......................................................................................................................... 第11条绿道系统 .................................................................................................................................. 第12条岸线利用 .................................................................................................................................. 第13条滨海蓝带 .................................................................................................................................. 第14条大嵩江绿带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7)第15条产业发展定位 .......................................................................................................................... 第16条产业发展策略 ..........................................................................................................................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8)第17条空间结构 .................................................................................................................................. 第18条中心体系 .................................................................................................................................. 第19条用地布局 .................................................................................................................................. 第20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第21条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 (1)第22条绿地规划 (1)第23条绿线 (1)第六章景观风貌规划 (13)第24条景观分区和控制 (1)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14)第25条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 (1)第26条对外交通规划 (1)第27条道路网规划 (1)第28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第29条停车系统规划 (1)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 (17)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17)第30条防涝(防洪)规划 (1)第31条河网水系规划 (1)第32条消防 (1)第33条抗震 (1)第34条地质灾害防治 (1)第35条人防 (1)第十章海绵城市规划 (20)第36条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 (2)第37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 (2)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2)第38条保护内容 (2)第39条紫线 (2)第十二章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略) (23)第十三章村庄发展指引 (23)第40条村庄指引总体思路 (2)第41条村庄布局规划 (2)第42条村庄建设用地管控 (2)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东部滨海片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国家、省市体制机制优势于一体,是宁波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港口经济圈战略的核心桥头堡区域。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景大道规划调整方案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景大道规划调整方案

宁河县秸秆焚烧发电项目涉及《天津市宁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局部调整方案二0—四年九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性质与规划调整说明 (1)1.2 项目建设背景 (1)1.3 项目基本情况 (3)1.4 项目用地情况 (4)2 项目选址合理性及规划调整原因 (5)2.1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5)2.2 规划调整原因 (5)3 规划调整方案 (6)3.1 规划调整原则 (6)3.2 规划调整依据及相关资料 (7)3.3 建设用地指标调整方案 (9)4 规划局部调整实施影响的评估分析 (12)4.1 对土地规划指标的影响评估.............................. 1..2 4.2 对土地规划用地布局的影响.............................. 1..34.3 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1. 35 规划调整的实施措施 (14)5.1 实行听证制度.......................................... 1..4.5.2 依法行政,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15)5.3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56 结论 (17)附表 (18)附图 (18)1 项目概况1.1 项目性质与规划调整说明宁河县秸秆焚烧发电项目是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属于新能源电力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2013 年修正)》中鼓励类之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中“新能源电站的建设、经营(包括太阳能、风能、磁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关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 年本)》,由天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

三门滨海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2.9

三门滨海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2.9

前言在三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三港,建设新城”的总体战略指引下,为加快滨海新城发展步伐,三门县建设规划局会同三门县滨海新区管委会于2007年组织编制了《三门县滨海新城概念规划》和《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2007—2020年)》。

在以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为有效指导滨海新城实施建设,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利益,三门县滨海新区管委会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院承担《三门县城E片区02单元(滨海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4.《三门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5.《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2007—2020)》6.国家相关规范及浙江省台州市相关地方法规及技术规定。

7.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二、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要求启动区是三门县滨海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决定滨海新城未来的走向。

规划必须按照《三门县滨海新城分区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细分用地功能,深化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等内容,特别要使涉及公共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启动区成为滨海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保障公共利益原则——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土地使用和开发的依据,也是地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是政府对社会施加影响的公共政策。

因此本规划要突出保障公共利益,区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明确社会各利益集团和个人在城市发展中的权力和义务,对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进行控制和引导。

3.综合协调原则——规划用地集约、设施高效、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规划在落实地方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同时,还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如集约利用土地、节能环保等政策。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 - 2 -02、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 3 -03、控制单元 - 3 -04、用地规划 - 4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 5 -07、道路交通规划 - 6 -08、市政工程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9、防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滨海组团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2016.7;(5)《浙江省近海海域环境功能》(省环保厅给市政府原函 2011.7)(6)《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7)《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5年修编);(8)《宁波市北仑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9)《宁波市北仑区规划编制单元研究》;(10)《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11)《宁波市北仑春晓社区规划》、《宁波市北仑区河网水系规划》、《梅山产业集聚区防洪排涝规划》、《北仑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12)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13)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春晓片东侧,南临梅山湾,西至西直河,北至沿海中线,东至圣山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21.63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 公里。 划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利用盐
田和填海,在不占用陆域
生态用地的前提下,拓展
新区发展空间。
14
05版总规建设用地图
用地规模
依据经济发展目标和人
天 津
口发展规模测算,进行用
地规模测算。规划建设用
滨 地总量从现行总规确定的
海 925平方公里调整为1220
新 区
平方公里,增加295平方
公里。

划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利用盐
拓展了港口发展空间、优化 了港口布局和新区产业布局, 促进港城协调发展
8
天津市空间战略研究
临港工业区距于家堡约4km
规 划 区
疏港穿城,港城矛盾突出
滨海新区化工产业布局分散
上位规划要求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9
天津空间战略 提出滨海新区发展策略
一核双港 九区支撑 龙头带动
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 的开发建设,凸显滨海新 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 龙头带动作用
海 域),陆域面积2270
新 平方公里,海岸线153

公里,近海滩涂336平

方公里

2008年常住人口202
万人,建成区面积267
平方公里,GDP 3102
亿元。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沽区
东丽区 津南区
开发区
塘沽区
天津港
保税区
大港区
天 津
一、现状发展概况

海 新
二、重点规划内容


三、近期实施策略

4
2005年初滨海新区 天 管委会和市规划局 津 组织编制了滨海新 滨 区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空间战略研究——新区发展策略
上位规划要求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10
滨海空间战略:
一城双港三片区
进一步统筹产业功能 区与城区协调发展
功能区整合 岸线利用 港口交通 盐田利用 生态体系
京滨综合发展轴
西部临空 高新区
北部宜居 旅游区
滨海新区 核心区
北港区
南部石化 产业区
东部滨海发展带 南港区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
天 津
一、现状发展概况

海 新
二、重点规划内容


三、近期实施策略

1
现状概况
天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 津 部,渤海湾中心,距
北京170公里、唐山
滨 海
110公里、距黄骅100

公里

规 划
2
现状概况
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
天 行政辖区(塘沽、汉沽、 津 大港)和产业规划区

(东丽、津南的部分区
长远规划与动态发展有机衔接
经济规模
天 津
2005版总规提出新
区2020年GDP达到1
滨 万亿元,本次总规确 海 定为1.5万亿元
新 区 根据《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
《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规 和《滨海新区产业布局规划》, 划 2008年至2020年滨海新区地区
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的规模,
工业总产值达3.5万亿元。
滨 海
开发区商务区,以生
1、总体空间布局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17
一城、双港、三片区
一城
双城之一的滨海新区核 心区
双港
以独流减河为界划分为 北港区和南港区
三片区
南部石化生态片区 北部宜居旅游片区 西部临空高新片区
北部片区
西部片区
滨海新区 核心区
北港区
南部片区
南港区 滨海新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2、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
天 结合新的空间布局结构,
调整海港物流区
整合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建设南港工业区,整合新区 重化工产业布局
整合临港工业区和临港产业 区,形成新的临港工业区
临空产业区 滨海高新区
中新 生态城
滨海旅游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中心商务区海港物流区
临港工业区
南港工业区
滨海新区功能布局示意图
中心商务区
于家堡响螺湾,以金

融创新功能为主的商

务办公区
滨海新区空间战略研究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11
围绕实现国家发展定位,滨海新区要结合发展现状和趋势,转变发展模式
空间布局:区域统筹、组团布局 产业发展:壮大规模,自主创新 交通体系:区域一体、公交导向 生态建设:湿地恢复、水清城绿 城市服务:配套完善、社会和谐 资源利用:高效集约、循环利用
结合滨海新区发展要求和趋势,创新规划方法
海 新 区 规 划
5
05版滨海新区用地平面图
规划确定了
天 一轴一带三城区 津 的规划布局

海 新
2006年2月,市政府
区 67次常务会原则通过,
规 要求根据国务院批复 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修改完善 。
6
05版滨海新区空间结构图
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滨海新区城市定位
12
滨海新区GDP增长分析图
人口规模
天 津
规划将2020年新区人 口规模从现行总规确
滨 定的300万人调整为 海 600万人
新 区 综合考虑
规 新区人口增长趋势 划 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就业
人口增长需求
水资源承载力
13
202.88
118 110 103
126 130 135 140
172.14 153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

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


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

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


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7
上位规划要求
天 津
天津空间战略: 滨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 海 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新 区 “双城”战略 规 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地位 划 “双港”战略
田和填海,在不占用陆域
生态用地的前提下,拓展
新区发展空间。
15
滨海新区建设用地图
1、总体空间布局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16
滨海新区
面海带状展开 以多级生态廊道分隔城 市组团 构建区域、片区、城市 组团的空间秩序
形成
一城双港三片区
的空间布局结构
生活组团 产业组团 城际线 市域线 快速路 疏港通道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999—2008年滨海新区人口增长分析图
用地规模

依据经济发展目标和人
津 口发展规模测算,进行用
地规模测算。规划建设用
滨 海
地总量从现行总规确定的
新 925平方公里调整为1220
区 平方公里,增加295平方
津 细化轴带发展骨架,落实
八大主导工业和五大现代
滨 服务业,确定产业发展格
海 局。


中——服务
规 划
南——重化
北——旅游
西——高新
18
北旅游
津滨综合发展轴
西高新
中服务
南重化
东部滨海发展带
滨海新区规划结构示意图
2、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
天 形成各具特色的 津 九大产业功能区
滨 海 新 区 规 划
19
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 中心商务区、滨海旅游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五个功能区 未作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