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摄影技术》是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掌握使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技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透镜的种类。理解镜头镀膜的作用。理解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了解镜头的种类,合理选择使用镜头。理解镜头存在的各种像差及其原因。

2.理解光圈系数和光圈的作用。理解快门的种类和作用。理解四种自动曝光模式。了解135相机各自的特点。了解单镜头反光相机与取景器式相机各自的特点。掌握检查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聚焦装置、测光系统等的方法。掌握使用和维护相机的正确方法。

3.理解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各自的用途和优缺点。理解日光型与灯光型胶片各自的使用条件。理解低速片与高速片在照相性能上的区别。理解高速片的用途。了解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的含义和用途。理解胶片的感光度、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像力、灰雾度、保存性等概念。了解DX胶卷的含义。掌握正确使用胶卷的方法。

4.理解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理解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掌握室外曝光量和室内曝光量的估计方法。理解“宁多勿少”原则。理解反射式测光原理。理解平均、偏重、部分测光、点测光。了解外测光、TTL测光、TTL-OTF测光与TTF测光。掌握测光系统的使用技巧。理解EV值的含义与用途。

5.理解电子闪光灯的基本原理和发光特性。了解电子闪光灯的各种类型。手动闪光曝光的基本方法;理解同步的含义与运用;理解闪光指数的含义与运用。了解通用型自动闪光灯的原理与特点;掌握闪光摄影的各种技艺方法。了解闪光灯常用电池的性能与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闪光灯的维护。

6.理解UV镜和偏振镜的主要用途。

7.掌握不同的拍摄点与画面变化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稳定、空白与三分法的摄影技法。理解画幅和“虚实”概念;在摄影过程中,应恰当选择画幅,能正确运用虚实相结合的摄影技法。理解前景和背景,在摄影中能正确选择前景和背景。理解色调和影调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摄影中注意掌握线条的运用和质感的表现方法。理解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和摄影用光的造型目的。

8.理解原色光与补色光;理解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理解色彩三要素。理解色温的含义与光源色温;理解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理解彩色胶卷的感光特性。理解色彩的基调、对比、和谐、感觉。

9.了解多次曝光的含义。理解人像摄影和各种风光摄影的技术要点,通过摄影实践,掌握其拍摄方法和技巧。

10.理解广告摄影的目的与要求;了解广告摄影所需的器材设备。

11.了解数码摄影的特点。了解数码相机的性能。学会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数码技术处理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

镜头

1.透镜与加膜(透镜的种类与片组;单层加膜与多层加膜)。

2.焦距与口径(焦距与成像效果;口径与大口径的优点)。

3.镜头的选择(标准镜头;广角与超广角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鱼眼镜头与反射式镜头;变焦镜头;特殊镜头)。

4.镜头的像差(球差与色差;畸变与像散;场曲与彗差)。

相机

1.相机的主要装置(光圈、快门、聚焦、取景、输片)。

2.相机的自动化(自动曝光、四种自动曝光模式、自动聚焦、其他自动化功能)。

3.相机的选择(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与135袖珍相机、数码相机)。

4.相机的检验(检验镜头的透镜、检验光圈、检验快门速度、检验聚焦装置、检验测光系统、其他检查)。

5.相机使用常识(注意装片与卸片方法、注意持稳相机、注意电池性能与光学系统清洁、注意使用遮光罩、注意维护相机)。

胶卷

1.彩色胶卷的选择(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日光型与灯光型胶片、高速片与低速片、专业型与业余型)。

2.黑白胶卷的选择(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3.胶卷的照相性能(感光度、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像力、灰雾度、保存性、胶卷性能的内在规律、特性曲线的识别)。

4.DX胶卷。

5.胶卷的使用常识(注意胶卷的保存条件、注意及时启封和冲洗、注意胶卷的装卸方法、注意彩色胶卷的最佳使用期、135暗盒引片法、注意机场X光检查对胶卷的影响)。

曝光与测光

1.正确认识曝光(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影响曝光量调节的主观因素)。

2.曝光量估计(室外曝光量估计、室内曝光量估计、“宁多勿少”与“梯级曝光法”)。

3.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反射式测光原理、平均、偏重、部分测光、点测光、外测光、TTL 测光、TTL-OTF测光与TTF测光、硫化镉和蓝硅光敏元件、自动曝光补偿、测光系统的使用技巧)。

4.EV值的含义与用途。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1.清晰度的标准—模糊圈(模糊圈的含义、模糊圈的实用要点)。

2.景深(景深的含义、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3.焦深(焦深的含义、影响焦深的因素与规律、焦深与景深的异同、焦深的实用价值)。

4.超焦距(超焦距的认识、超焦距的调节与计算公式、超焦距的实用价值)。

闪光摄影

1.电子闪光灯闪光特性(电子闪光灯基本原理、电子闪光灯发光特性、电子闪光灯的回电时间、闪光指示灯)。

2.闪光灯的选择(内装式与独立式、手动型与自动型、大功率与小功率、插入式与手柄式、光向与光角、特殊闪光灯)。

3.闪光摄影曝光常识(手动闪光曝光基本方法、同步的含义与运用、闪光指数的含义与运用)。

4.自动闪光灯的使用(通用型自动闪光灯、自动闪光的问题、自动闪光指示灯的运用)。

5.闪光摄影技术技法(机位直接闪光法、侧位直接闪光法、直接漫射闪光法、反射闪光法、反光伞闪光法、慢门闪光法、近摄闪光法、辅助闪光法)。

6.电池与维护(碳锌电池与锰碱电池、镍镉电池与镍氢电池、外接电池盒的特点与使用、交流电源的特点与使用、使用电池的注意事项、闪光灯的维护)。

滤镜

1.彩色、黑白摄影通用滤镜(UV镜、天光镜、偏振镜)

2.选择与使用滤镜注意事项(使用滤镜要注意曝光补偿、选择滤镜要点)

摄影构图

1.拍摄点与画面变化(不同的摄距与画面效果、不同的方向与画面效果、不同的高度与画面效果)。

2.稳定、空白与三分法(画面稳定、画面空白、三分法)。

3.画幅与虚实(画幅也是构图因素、注意虚实结合的运用)。

4.前景与背景(前景的运用、背景的运用)。

5.色调与影调(色调的含义与运用、影调的含义与运用)。

6.线条与质感(线条的运用、质感的表现)。

7.光线与造型效果(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摄影用光的造型目的)。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1.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光与色、原色光与补色光、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色彩三要素)。

2.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色温与光源色温、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与校色温滤镜、彩色胶卷的感光特性)。

3.色彩的表现力(色彩的基调、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色彩的感觉)。

摄影专题

1.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器材、人像摄影的光圈、快门速度和聚焦)

2.风光摄影(日出与日落,月亮、月景与星星,山岳溶洞与江湖瀑布,云海雾景与彩虹佛光,户外花卉与田园风光,雨、雪、雷电与城市夜景,旅游摄影提要)

数码摄影

1.数码摄影系统(数码摄影的输入、处理与输出;数码摄影的特点)。

2.数码相机的性能与使用(CCD与解像度、储存媒体与储存格式、白平衡与数码变焦、感光度、颜色深度与信号输出)。

3.电脑与数码影像基础(电脑图像的两种类型、电脑影像的色彩模式、电脑影像的文件格式、对电脑硬件与软件的要求)。

4.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效果与软件、photoshop 8.0运用入门、画幅与剪裁、色调与色彩平衡调整、局部调整的区域选择技术、滤镜的运用要领)。

(二)实践环节

摄影实习专周及实习内容

《摄影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获得摄影基础知识以后,必须拿起照相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实地拍摄一些风景、人像、静物图片,通过实践来掌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掌握摄影的技巧。计划将第十七周作为摄影实习专周.实习内容有:

1.认识和了解凤凰牌机械式相机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熟悉其使用方法。

2.学习胶卷的装卸方法。

3.每4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用凤凰牌机械式相机在室外拍摄风景、人像。掌握传统相机的拍摄方法和使用技巧。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室内摄影灯光的布置,用传统相机在室内拍摄静物。掌握摄影用光的布光方法和拍摄方法。

5.每4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静物、风景和人像并进行后期加工制作。掌握使用数码相机及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

6.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写出1000—3000字的实习报告,并附上5张5吋—7吋的摄影作品。

1.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高等专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科)。

2.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重点

(1)根据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和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和实用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摄影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摄影课程的理论教学,重点应使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如认识镜头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各种相机和胶卷;理解构图和用光在摄影中的重要性等。通过摄影实习,重点应使学生掌握摄影创作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摄影实践能力。

六、考核方式

《摄影技术》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闭卷考试、期中考试、摄影实习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60%,期中考试占20%,实习成绩占20%。

七、参考教材

1.《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大学摄影基础教程》彭国平等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3.《摄影》张小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写:林朝金

审核:曾杰

讨论:曾杰、杨志超、林朝金

《数码摄影》课程标准

《数码摄影》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Xm0303 英文名称:Digital photography 学时数:62 职业岗位:摄影、图形图像设计 前导课程:速写、美术设计 推荐教材:《数码摄影技巧大全》杨品、左乃军、杨晶编著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数码摄影》摄是信息技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传统数码单反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处 理。 2、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 3、掌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平。 二、模块划分、任务安排 模块1 初步认识数码相机 任务1 数码摄影的含义、特性与流程 任务2 数码照相机的存储介质 任务3 数码摄影的器材及附件管理 模块2 数码摄影技术 任务1 照片画幅的设定 任务2 感光度的设定 任务3 白平衡的使用 任务4 图片存储格式 任务5 数码照相机握持方式及其利弊 任务6 数码摄影的景深运用 任务7 数码摄影的测光 任务8 数码摄影的曝光 任务9 数码摄影中闪光曝光 任务10 借鉴传统摄影经验提高图像质量 模块3 数码摄影基本训练 任务1 静物摄影 任务2 人物摄影 任务3 小品摄影 任务7 接片的拍摄 任务5 近摄与翻拍 任务6 抓拍与动感表现 任务4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摄影

模块4 数码摄影创作实践 任务1 广告摄影 任务2 新闻摄影 任务3 纪实摄影 任务4 风光摄影 任务5 建筑摄影 任务6 花鸟摄影 任务7 夜景摄影 任务8 网站图片摄影与图片公司图片摄影 模块5 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 任务1 务必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任务2 数码照片的基本处理方式 任务3 运用Photoshop对图像作局部调整 任务4 照片的翻新与修复 任务5 照片的修整与校正 任务6 照片的润饰与美容 任务7 摄影特技的模拟 任务8 照片的数码特技 任务9 照片的合成技术 任务10 照片的深度加工与处理 模块6 数码照片输出和管理 任务1 用ACDSEE看图软件提取数码照片目录任务2 刻录光盘 任务3 图片市场对数码照片的尺寸要求 任务4 数码图片的剪裁和打印 任务5 供扩印或写真输出数码图像的一般要求任务6 数码扩印和写真输出的主要区别 任务7 转移数码图像的主要方法 任务8 供网站使用的图片的一般要求 模块7 照片的深度加工与处理 任务1 用Photoshop制作相框 任务2 Authorware制作交互式电子相册 任务3 用Premiere制作电子相册VCD 三、课时安排

广告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 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的运用 1.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 2.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 3.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 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 4.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 用,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5.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的定义就 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动体摄影 快门时间与动体摄影 快门速度的选择一般必须根据以下四个因素来确定:1、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2、动体的运动方向与镜头光轴形成的角度。3、动体的距离,即拍摄距离,距离越近,运动速度显得越快。4、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结论:动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体运动的方向与镜头光轴形成的角度越大,拍摄距离越近,镜头焦距越长,则要求快门时间越短。 一、动态记录与动态表现 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凝滞瞬间动态;2、模糊表现动感(快门速度打快);3、追随拍摄;4、闪光拍摄动体。 (一)凝滞表现动态:应采用高速快门来凝滞动体的动态,拍摄时要注意两点:1、要抓住最典型的瞬间,及拍摄角度,距离和镜头的选择;2、要掌握提前量 (二)模糊表现动感:利用慢门拍摄可以把动体拍模糊,实质上是记录了动体运动的过程和速度。1、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小景深,大快门)2、主体模糊背景清晰(大景深,小快门) (三)追随动体拍摄。表现效果:被摄动体清晰,而静态背景成了模糊的线条状。核心技巧:相机与动体同方向等速运动,慢门。一般有两种拍摄形式。1、横向追随。2、纵向变焦追随。 (四)闪光拍摄动体(一般不用考虑快门)注意:①必须选择深黑色背景;②照相机要使用B门;③控制好运动范围,以免突破拍摄范围。 光线在摄影中的运用 一、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1、它能勾画出被摄体的轮廓,使其不和周围环境混在一起。 2、可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形状和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系(部) 2018年8月

正文排版要求(封二)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2.2,下2.2,左2.8,右2.2,左侧装订。标题为三号黑体,居中;正文小标题为:仿宋字体,字号为小三号,加粗,顶格写;其余内容格式为: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字体均为小三号、仿宋,行距为单倍行距。 内容要求:理论课的学时总数、实验课的学时总数、上机课的学时总数必须与课程基本信息中一致。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学时讲课学时:20学时 实验学时:52学时上机教学:0学时 学分:学分 授课对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色彩构成基础 教材:孙明阳张耀天编著,《摄影基础》,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参考书目:陈勤曲阜贵编著,《大学摄影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第1版。 二、课程内容简介 摄影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化。特别是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普及以后,摄影迅速进入平常人的生活,摄影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利。本课程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学习,结合实际练习,帮助他们利用好新型摄影器材并将与传统摄影技术完美结合,赋予摄影学习以新的概念,轻松步入摄影之门。 本课程内容安排上分为几个部分: 通过讲解摄影历史发展脉络、流派,使学生了解摄影内涵与概念。 通过介绍摄影器材,让学生掌握相机光圈、快门、镜头工作原理

及使用养护。 介绍光影知识、色彩原理、构图法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运用。 通过不同摄影题材的具体案例分析,教会学生相关拍摄技巧。 让学生掌握摄影后期用到的软件和处理技巧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本课程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摄影理论和掌握摄影技能,进而将摄影技术转化为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艺术手段,此外该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和熟练掌握摄影的拍摄技巧。 要求: 1、掌握摄影的发展史及其不同阶段产生的风格流派。 2、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掌握摄影用光用色技巧。 4、熟悉并掌握不同摄影题材的拍摄技巧。 5、掌握摄影后期处理技术。 四、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摄影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doc

广告摄影 - 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广告摄影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 72 学分: 4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1.前言 1.1 课程的性质 《广告摄影》是我院视觉传达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开设的岗位课程,要求学生懂得摄影的基本技能,并能把握当今摄影的潮流,学会鉴赏、拍摄、制作专业的摄影图像,并使摄影成为设计的有力工具。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两部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其任务旨在通过对广 告摄影器材、技法以及创意思维的理论学习来更好的指导实践操作部分,是视觉传达专业具有社会岗位定位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诸领域内的核心课程。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以及商业层面

向学生展现摄影的基本生态,专业面铺展得尽量周全,在理清摄影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务求从实训的角度将商业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方方面面描 述到位,为相应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实用 的蓝本,知道他们都能迅捷地了解和从事相关 行业。 本课程侧重广告摄影理论与广告摄影表现的 有机结合。除了做到与广告设计、美术基础、美学理论、影视广告等广告艺术表现类专业的纵向联系外,还考虑到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广告方案等相关广告学专业的横向联系。本课程对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进行分析以便与广告的各相关 学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广告摄影的艺术构思、表现、 制作能力。本课程力求做到内容详实,结构合理,内容的普及性和表述深度的统一。 本课程主要按照实践题材分四个学习情境、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期间每个部分中又穿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由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一学习情境是理论概述部分,让学生首先对广告摄影的发展史、相机的功能以及曝光原理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业摄影 课程类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必修)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课时数: 36 理论学时:14 实践学时:22 一、说明 1(本课程性质和目的 《商业摄影》是一门与其它摄影门类全然不同的领域。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各项整体广告活动的一部分,并常常要与电视广告、POP 广告,以及企业的形象策划CI等密切配合,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整体性。它早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各种商品目录、形形色色的海报、简报、杂志封面、插图、以及时装宣传等等。广告摄影在现代商业社会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广告摄影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影像文化为背景、视觉传达理论为支点,服务于商业行为和目的的摄影,它既不以审美作为最终目的,也不以反映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主旨,而是以传播商业信息和广告意念为主要动机,以迎合消费者情趣,达到促销的目的。这种明确的功利性倾向,是现代广告摄影的最大特点。 本大纲是根据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制定的,在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的分配上做了科学、具体的设计,以达到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对《商业摄影》课程的教学要求。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常用技巧,并通过实践掌握拍摄的广告摄影 中 一些典型的拍摄方法,布光方法,构图原理。 技能方面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按照广告要求拍摄各类商业广告照片。 3(考核 办法 见附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大表 maintenance business reception; (3) car maintenance enterprise or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business or production management; (4) Car maintenance enterprise or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management; (5) car maintenance enterprise or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car accessories management; (6) car performance detection Enterprise car performanc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and detec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7) car transport enterprise car using management; (8) insurance company vehicles accident site exploration; (9) ca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ar performance detection and debugging; 2. get certificate this teaching plans according to Ministry of education high vocational designed professional directory prepared ( Professional code:),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Ministry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ll four car mechanic in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 occupational functions and skill requirements, students completing this course under the teaching plan, core double certificate course score up to 60 points or more, ... 2. ...(2)Master of mechanical drawing,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摄影摄像》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摄影摄像》是计算机技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摄影摄像》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计算机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理技术。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课程任务 在中、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计算机广告设计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影视摄像员、电视摄像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必须的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

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影视摄像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序号先修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PhotoShop》平面图形处理能力 2 《Premiere》视频后期剪辑处理能力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 1 《影视片头制作》构图能力、光线运用能力、影视画面控制能力 2 《AE合成处理》镜头素材拍摄能力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析 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影视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 熟练操作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电视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的拍摄工作。通过对影视摄像岗位的职业行动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电视摄像职业岗位工作的流程图如下:

《数字摄影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摄影技术与艺术、数字摄影创作两方面的知识,课程融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题材摄影创作要点;摄影特性、摄影技法、摄影创意设计、题材拍摄技巧、摄影后期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三、课时分配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影技巧、摄像基础知识等三个模块内容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数字摄影、数字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特性,掌握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摄影技法等方面的一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能力目标 掌握拍摄摄影图片和图像资料的基础技能,以及进行摄影摄像创作的专业技能。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开展摄影创作,促进创作型摄影人才的培养。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素质。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一)摄影与摄影器材 1. 主要内容: 摄影发展简况;学习成像与摄影原理,了解机械式照相机与感光成像、数码摄影与成像的关系;熟悉各种类照相机的结构、特点、用途;了解镜头成像原理,以及各种镜头的特点与使用规律;熟悉摄影辅助器材的种类、作用和用途;熟悉感光材料的性质、种类与应用特性。纯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摄影产业 2. 教学要求: 明确摄影的的正确定位,掌握摄影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 教学重点: 摄影发展史;摄影产业与教育 4. 教学难点: 商业摄影特点和要求 (二)摄影基础概念 1. 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并掌握摄影基础概念的各个方面。熟悉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快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2. 教学要求: 掌握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 3. 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智慧树知到《商业广告摄影》章节测试答案

^ 智慧树知到《商业广告摄影》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判断题】(2分) 评价一张优秀商业摄影作品的好坏,最终由消费者决定。A A.— B.对 C.错 2、【判断题】(2分) 商业广告摄影的用光技术,可以准确真实地将商品的外形结构质地以及色彩表现出来。A A.! B.对 C.错 3、【判断题】(2分) 一本企业画册从拍摄到成册,一般的周期大概在6到8天。B A.~ B.对 C.错 4、【判断题】(2分) 修图师会按照企业不同的类别和不同的宣传用途,按照不同的难度对图片进行修整。B A.】 B.对 C.错 5、【判断题】(2分) 商业广告摄影以传播商品信息和广告意念为主要的动机。A A.- B.对 C.错 6、【判断题】(2分)

商业广告摄影的信息传达必须清晰明确,防止误导。A A.\ B.对 C.错 7、【判断题】(2分) 摄影师无论使用高端设备还是低端设备,主要受拍摄的价格决定。A A.。 B.对 C.错 8、【判断题】(2分) 摄影师在进行拍摄之前,先按照等大小、相同的反光率进行归类,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拍摄效率。A A.… B.对 C.错 第二章 1、【单选题】(2分) … 连续发光类型的灯具有LED灯、(A)等 A.三基色灯 B.机顶闪光灯 C.高速闪光灯 , 2、【单选题】(2分) 进口闪光灯品牌有康素、爱玲珑、保富图、( C )、布朗等。 A.欧宝 B.u2 C.? D.保荣

3、【判断题】(2分) 影棚闪光灯按键主要功能有:试闪、遥控引闪、光引闪、功率大小调节、造型灯开关等。A A.对 B.# C.错 4、【判断题】(2分) 闪光持续时间是指闪光灯每一次从亮起到熄灭的时间。A A.对 B.· C.错 5、【判断题】(2分) 闪光灯附件主要包括:标准罩、反光伞、雷达罩、柔光箱、八角罩、束光筒、蜂巢罩、背景灯罩、色片等。A A.对 B., C.错 第三章 1、【单选题】(2分) ( B )的作用是勾勒被摄体轮廓的光,主要是为了使被摄体突出,拉开与背景的空间距离。 A.# B.背景光 C.轮廓光 D.装饰光 2、【单选题】(2分) ( 光照射在被摄物体上会产生三种光的特性。即光的( A )、光的反射、光的透射。 A.吸收 B.折射 C.消失

数字摄影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00000000)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摄影技术与艺术、数字摄影创作两方面的知识, 艺术性于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 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题材摄影创作要 点;摄影特性、 摄影技法、摄影创意设计、题材拍摄技巧、摄影后期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影技巧、摄像基础 知识等三个模块内容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数字摄影、数字 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特性,掌握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摄影技法等方面的一般知 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能力目标 《数字摄影技术》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融专业性、技术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

掌握拍摄摄影图片和图像资料的基础技能,以及进行摄影摄像创作的专业技能。本课 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开展摄影创作,促进创作型摄影人才的培养。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接受新 鲜事物的素质。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一)摄影与摄影器材 1. 主要内容: 像的关系;熟悉各种类照相机的结构、特点、 特点与使用规律;熟悉摄影辅助器材的种类、 应用特性。纯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摄影产业 2. 教学要求: 明确摄影的的正确定位,掌握摄影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教学重点: 摄影发展史;摄影产业与教育 4.教学难点: 商业摄影特点和要求 (二)摄影基础概念 1. 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并掌握摄影基础概念的各个方面。熟悉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快 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2. 教学要求: 掌握摄影曝光、摄影对焦、摄影光圈 3.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掌握摄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般性的拍摄工作。 4.教学难点: 不同摄影风格和软件直接的联系 (三)摄影技术 1. 主要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与摄影创作实习,要求学生了解简单的摄影技术操作,领会并掌握摄影 构图、摄影造型、 摄影发展简况;学习成像与摄影原理, 了解机械式照相机与感光成像、数码摄影与成 用途;了解镜头成像原理,以及各种镜头的 作用和用途;熟悉感光材料的性质、种类与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标准教案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秘书学、书法学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实践课程。 (二)课程定位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的器材和配件、摄影曝光、聚焦、构图、摄像机的操作、数码影像处理、视频剪辑等。它是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

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秘书学和书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培养秘书及书法艺术家必须的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单反相机、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图片摄影、摄像和数码影像处理的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摄影与摄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职业能力目标 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针对职业要求,得出本课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照相机、摄像机参数的调整、照相机、摄像机实操技术、画面构图及光线的运用、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图片加工与视频合成。 2、方法能力:

广告摄影与摄像教学大纲

《广告摄影与摄像》教学大纲 前言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摄影、摄像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广告摄影、摄像是广告表现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摄影、摄像器材 知识,摄影、摄像基本原理、规律,镜头的选择和应用、光圈、快门的调整、 景深的应用以及滤镜的使用、灯光布置,摄影、摄像造型要素,摄影、摄像构 图、用光的知识,以及摄像中的影视规律等。 (二)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的讲授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在理论讲授同时,安排一定量的作 品观摩。摄影摄像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本课程适当加入实践 环节,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拍摄原理和 规律。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掌握广告摄影、摄像的基本拍摄 技巧,并能够熟练地使用相机、摄像机进行创作。本门课程共36课时。 (三)推荐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推荐使用教材: 《基础摄影教程》邵大浪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 参考书目: (1)邵大浪、朱菁.《广告摄影与摄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国平等.《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3)张苏中.《广告摄影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天平.《当代广告摄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胡友琛.《摄像技巧与节目制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四)本门课程教学的课时分配 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36课时(2学分),建议教学课时按以下方案 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广告摄影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广告摄影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征,了解广告摄影定义、广告摄影的功能、地位。 一、什么是广告摄影 广告摄影是以商品为主要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通过反映商品的形状、结构、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点,从而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广告摄影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它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成为广告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介。 二、广告摄影的专业特征 广告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介,它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 在广告摄影中主要表现的是商业广告。大量的商业广告要求广告摄影表现出新颖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它对广告的表现力要求极高。 广告摄影要求准确传达商品的特定信息。由于广告商品的对象不同,广告信息也有所不同。 广告摄影所传达的信息角度应能体现该产品的最为本质的特征。 三、广告摄影的艺术特征 艺术性特征指的是广告摄影以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形象化的摄影语言符号,艺术性特征达到广告宣传的专业性要求。因此,为有效地传播广告信息,在不违背真实、准确、可信的基础上,广告摄影应充分运用摄影的艺术与技术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摄影艺术的本质是最客观、最真实地表现被摄体。与其他种类的视觉艺术形式相比较,它的典型特征为:(1)在摄影镜头前所面临的是客观存在的被摄体。(2)摄影艺术有着无可比拟的准确再现被摄体细节的能力。(3)摄影艺

《商品摄影》课程规范标准

《商品摄影》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1.1.1 课程的性质 《商品摄影》是电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店商品拍摄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本技巧,并应用所学知识拍摄出风格鲜明、效果精美、符合网店特色的高品质图片,为后期的网上开店实务等课程奠定基础。 1.1.2课程的作用 摄影技术是电商类专业收集资料素材、创作网店原形图片的重要手段,是艺术创作核心课程的基础,也是审美修养的延伸。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网店照片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网店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基本技巧和网拍实战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网店商品拍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拍摄出符合网店需要的商品照片,有效提升网店访问量、浏览量和销售量。 对于电商类专业而言,信息搜集、图像创作是必备的基础能力,摄影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常用技巧,并通过实践掌握资料拍摄技术和商业及艺术图片的拍摄方法,布光方法,构图原理,数码照片的处理等。使学生能按照创意的要求独立创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视觉图片,为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摄影艺术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为具备摄影岗位职业技术能力的学生就业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1.3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图形图像处理》,后续课程有《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同学们在前导课程里学习了形态与构图、色彩、抽象视觉原理和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这为摄影课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商品摄影》课程的开设又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遵循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该课程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排序依照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构建,在项目任务设计方面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筹安排,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遵循: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构建来完成的。

《广告摄影教程》总结

《广告摄影教程》总结 广告摄影设计和制造过程是广告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告整体设计过程与广告摄影直接有关的就有6个步骤。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①确认广告主旨阶段。 本次广告的目的:直接刺激购买欲望?扩大市场占有率?树立企业形象? 广告客户方面的因素:什么企业?何种企业形象?产品特征?市场营销状况? 本次广告的策略和计划:广告作品什么时候推出?广告预期效果?广告总方针? 广告对象方面的因素:年龄段?文化层次?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广告作品的文案:内容?画面配合?篇幅如何? 广告作品的版面:整体形式?尺幅形状?版面位置?是否预留文字、LOGO 位置? 广告媒体方面的因素:何种媒体?媒体对摄影有何要求?媒体对摄影内容有何要求? ②摄影画面的设计阶段。摄影画面的构思过程:a:表现方式的确定。直接表现方式:陈述、对比、夸张、戏剧性和情节性;间接表现方式:语义象征、心理暗示。b:视觉形式的确定。何种色调、何种构图样式、何种拍摄和制作效果。 ③拍摄和制作前的准备阶段。要准备详细的广告摄影预算明细。分别列出预算要点项目及其需要金额费用。 ④正式拍摄和制作阶段。广告设计师在对广告创意心领神会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完整、准确、生动地去表现创意的阶段。是第二次创作。 ⑤最后完稿阶段。一方面将所拍摄和制作完成的画面作完全彻底地鉴定,确保图像的质量完好无瑕,并且仔细核对画面内容是否有误。另一方面是取得客户对稿件的再次正式认可。 ⑥效果测定阶段。可以由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客户或者广告摄影师自己进行。a:感觉测定法,有专门仪器来测量人们在观看广告画面的感官活动。b:结果统计测定法,问卷调查。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技术与艺术的课程。广告摄影是一门应用前景广阔的摄影技术,本课程作为一门网络数字视频技术专业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集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与时俱进,该课程的教学为设计与开发优秀影视作品奠定技术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技术上与职业素养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两者结合,制作出好作品。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着重介绍摄影技术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广告摄影的基础知识,熟悉广告摄影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通过介绍照相机等摄影器材的种类、性能和使 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被摄物体和拍摄条件合理选择摄影器材。介绍摄影 造型要素,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的知识,能拍摄出较好的作品。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为将来的商业影视广告拍摄打下扎实基础。 2、知识目标 (1)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 (2)掌握摄影造型要素。 (3)掌握艺术摄影的手法。 (4)掌握广告摄影的手法。

3、能力目标 (1)掌握影视器材的操控能力。 (2)掌握摄影造型能力。 (3)掌握艺术摄影和广告摄影能力。 4、素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培养具有独到眼光的镜头感,并能从镜头出发对美进行捕捉和发掘,揣摩并体会优秀的拍摄手法和对镜头独到的感觉。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培养预期: (1)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2)具有胜任设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 (3)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观念。 (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行业的热爱;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操,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具有社会责任感。 (6)掌握社会主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精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学习。 四、课程设计思路 《广告摄影》课程目标的设计主要遵循学生学习广告摄影技术的规律和不同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方向的需求与特点,也适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体现《广告摄影》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 以广告摄影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广告摄影》 1、基于广告摄影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高校教育理念。 课程的主要教学点为:摄影器材的操控、摄影造型要素、艺术摄影技法、广告摄影技法等,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广告摄影岗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体会拍摄的技巧创作优秀作品为目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开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总学时:80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专业课编写日期:2015.9 一、课程性质、特点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摄影》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职业技能限定选修课,该课程注重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该课程的知识技能始终贯穿和应用于平面设计(模块)的企业形象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和广告设计(模块)的印刷宣传品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创意产品视觉设计、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通过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处理。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平。 学习模块课内学时模块分解重点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摄影艺术概论4 1、摄影艺术美学 1)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和观察、 表现力。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 现。 4)摄影者摄影意识的内涵及培 养方法 2、摄影发展史 1)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 献。 2)西方摄影基础的发展及传 入。 3)早期世界流行的几种摄影 法。 重点内容:摄影艺术美 学;摄影发展史。 要求: 1、了解摄影艺术的美 学特征及表现形式。 2、熟悉摄影者观察、表 现力及摄影意识的培养 方法。 3、了解摄影的发展历 史及摄影法的演变。 模块二照相机相关知识8 1、照相机的种类及构造 2、相机的主要装置 1)镜头的构造与性能。 2)光圈的作用与调节。 3)快门的种类、作用及快门速 度的调节。 4)聚焦装置的作用、种类及调 重点内容:照相机的种 类及构造;相机的主要 装置;照相机的使用知 识;镜头及胶卷的基本 知识。 要求: 1、了解照相机的种类,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业摄影 课程类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必修)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课时数: 36 理论学时:14 实践学时:22 一、说明 1.本课程性质和目的 《商业摄影》是一门与其它摄影门类全然不同的领域。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各项整体广告活动的一部分,并常常要与电视广告、POP广告,以及企业的形象策划CI等密切配合,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整体性。它早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各种商品目录、形形色色的海报、简报、杂志封面、插图、以及时装宣传等等。广告摄影在现代商业社会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广告摄影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影像文化为背景、视觉传达理论为支点,服务于商业行为和目的的摄影,它既不以审美作为最终目的,也不以反映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主旨,而是以传播商业信息和广告意念为主要动机,以迎合消费者情趣,达到促销的目的。这种明确的功利性倾向,是现代广告摄影的最大特点。 本大纲是根据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制定的,在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的分配上做了科学、具体的设计,以达到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对《商业摄影》课程的教学要求。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常用技巧,并通过实践掌握拍摄的广告摄影中一些典型的拍摄方法,布光方法,构图原理。 技能方面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按照广告要求拍摄各类商业广告照片。 3.考核办法 见附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大表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商业摄影与商业摄影师(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摄影的本源与艺术特征 1、摄影画面的特点 2、摄影画面的本质 3、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广告文化与广告摄影师 第三节广告摄影师 1、广告摄影师在广告创作中的地位 2、广告摄影师的素质与创造力 3、广告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节广告画面的创作 1、特点要素 2、广告摄影师的素质与创造力 3、广告画面的创作技巧与手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的特性 2、理解广告的类别 3、理解广告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重点: 1、广告的特性 教学难点: 1、广告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章照相机、镜头、感光材料(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照相机 1、照相机的种类 2、器材的选择 3、照相机的结构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广告摄影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 72 学分:4 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广告摄影》是我院视觉传达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开设的岗位课程,要求学生懂得摄影的基本技能,并能把握当今摄影的潮流,学会鉴赏、拍摄、制作专业的摄影图像,并使摄影成为设计的有力工具。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两部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其任务旨在通过对广告摄影器材、技法以及创意思维的理论学习来更好的指导实践操作部分,是视觉传达专业具有社会岗位定位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诸领域内的核心课程。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以及商业层面

向学生展现摄影的基本生态,专业面铺展得尽量周全,在理清摄影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务求从实训的角度将商业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方方面面描述到位,为相应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实用的蓝本,知道他们都能迅捷地了解和从事相关行业。 本课程侧重广告摄影理论与广告摄影表现的有机结合。除了做到与广告设计、美术基础、美学理论、影视广告等广告艺术表现类专业的纵向联系外,还考虑到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广告方案等相关广告学专业的横向联系。本课程对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进行分析以便与广告的各相关学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广告摄影的艺术构思、表现、制作能力。本课程力求做到内容详实,结构合理,内容的普及性和表述深度的统一。 本课程主要按照实践题材分四个学习情境、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期间每个部分中又穿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由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一学习情境是理论概述部分,让学生首先对广告摄影的发展史、相机的功能以及曝光原理

商业摄影大纲视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商业摄影》 课程教学大纲 2014年制订 2016年修订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商业摄影 英文名称:Commercial Photography

【课程编号】 1130401202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 2学分 30学时 二、教学目标 摄影对于现代人已经成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在手机、摄像头都可以拍摄的年代,商业摄影不仅可以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打开一扇窗,还可以透过学习增加学生艺术修养。视觉传达设计的采风、平面设计前期策划等无不需要商业摄影作为辅助手段。通过了解摄影史概况、照相机工作原理;理解景深、光圈的关系,使学生对商业摄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控制光圈与焦距拍出理想效果,并能够独立构图与布置光效,针对不同材质主题进行独立创作,将商业摄影技术融入到设计的工作实践中。 三、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先导课程:三大构成、展陈绿化设计。 后续课程:展示模型制作与工艺、展览展示空间设计。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商业摄影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目的:使学生明确商业摄影的概念,相机的。 2.要求:了解什么是商业摄影,理解商业摄影与广告摄影的区别。明确相机成像基本原理、控制景深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商业摄影的概念 2.难点:决定景深的要素 【学时】 2学时 【教学策略与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法等【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业摄影的概念与功能 一、商业摄影定义(广义) 二、商业摄影定义(狭义) 三、广告摄影与商品摄影界定 四、商业摄影的功能 第二节商业摄影使用的器材 一、大型专业座机 二、中画幅相机——120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三节数字(数码)相机 一、数码摄影概念 二、数码技术的崛起 三、数码相机的发展特点 四、几款不同级别——数码后背 五、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主要区别 第四节照相机工作原理 第五节照相机种类 一、35 mm相机 二、单镜头反光相机 三、120双镜头反光相机 四、机背取景器相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