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重点字词知识点初中文言文大全

初中语文重点字词知识点初中文言文大全
初中语文重点字词知识点初中文言文大全

初中语文重点字词知识点初中文言文大全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嬉xī戏风韵yn 慷慨kǎi 金窖jio抢劫ji 泯mǐn灭禀bǐng告厄运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生 2.解释下列词语。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二、重点句子

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 周国平(人名)。

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 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 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人教版初中语文重点字词归纳

初中语文重点字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嶙(lín)峋(xún) 耸(sǒng)立糟蹋(tà) 啜(chuò)泣小憩(qì) 茁壮(zhuó)挑逗(tiǎo) 迸溅(bèng)绽(zhàn)开伫立(zhù )伶仃(líng dīng)小心翼翼擎(qíng)天撼(hàn)地肃然起敬忍俊不禁(jīn) 头晕目眩(xuàn) 鹤唳(lì) 云端 第二单元 洗濯(zhuó) 行(xíng)道树缀(zhuì) 连倔(jué)强 玷(diàn)污堕(duò)落十姊(zǐ)妹雏(chú) 形 寂寥(liáo)地窖(jiào) 奢(shē)望蹂躏(róu lìn)厄(è)运掳(lǔ)去呵(hē)责泯(mǐn)然 红灯绿酒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回味无穷 玲珑剔(tī)透险象迭(dié)生心旷神怡多愁善感 获益匪(fěi)浅猝(cù )然长逝问心无愧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单元 酝(yùn)酿(niàng) 黄晕(yùn) 髻(jì)鬟(huán) 栀子(zhī)花 澄(chéng) 清禅(chán)心湛(zhàn)蓝贮(zhù)蓄 唱和(hè) 肥硕(shuò) 德高望重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鳊(biān)鱼寥(liáo)阔乌桕(jiù)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 碣(jié)石 澹澹(dàn) 竦(sǒng)峙(zhì) 倏(shū)忽 第四单元 骸(hái)骨海枯石烂一霎(shà)那喑(yīn)哑(yǎ) 静谧(mì) 狩(shòu)猎篡夺(cuàn)喧嚣(xiāo) 螽(zhōng)斯莴(wō)苣(jù) 嗉(sù)囊更胜一筹(chóu) 惊慌失措开膛(táng)破肚津津有味毫不犹豫 山中蜃(shèn) 景奂(huàn)山青冥(míng) 禅(chán)院 飞甍(méng) 高垣(yuán)睥(pì)睨(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第五单元 虐(nüè)杀苦心孤诣(yì)寒颤(zhàn)颤(chàn)抖 攥(zuàn)紧拆(chāi)散分歧(qí)丫杈(chà) 水波粼粼(lín) 匿(nì)笑谢道韫(yùn) 尊君在不(fǒu)

(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说阅读 新人教版

小说阅读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对小说这部分的要求是: 1、了解小说特点 2、掌握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小说所表达的内容 小说知识点概述: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要素 1、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2、完整的故事情节 3、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三、方法归纳 解答小说阅读题,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看背景思人物。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 二、观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三、读情节理构思。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四、获主旨多思考。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常见考法 小说在这几年的高考中占的分量比较重,一直是考纲要求的文学体裁,注意鉴赏小说的角度。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把握主题等,我们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小说的考试形式多问答题。 误区提醒 看病 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最新【高考必备】高中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名师资料汇编

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大全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智子疑邻》 课文: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毁坏)。其(他的)子曰:“不筑(修补),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老人fǔ)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甚智(认为……聪明)其子,而(表转折,却)疑邻人之父。 1.本文选自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韩非的着作《韩非子》。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4.写出文章的寓意: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告诉人们不能凭空随意猜疑或赞赏别人,要实事求是。) 《塞翁失马》 课文: 近(靠近)塞上之人有善(擅长,善于)术者(的人),马无故(原因,缘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都)吊(安慰)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为(是)福乎(呢)”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富有)良马,其子好(喜欢)骑,堕(摔下)而折(折断)其髀(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拉)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此(这个人)独以(因为)跛(瘸腿)之故(原因,缘故),父子相保(保全)。 1.本文选自西汉(朝代)淮南王刘安编着的《淮南子》,此书又名《淮南鸿烈》。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有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4.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重点生字词汇总!.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重点生字词汇总!七年级上册 分歧(qí) 拆散(chāisàn) 一霎时(shà) 熬过(áo) 瘫痪(tānhuàn) 沉寂(jì) 憔悴(qiáocuì) 淡雅(yǎ) 捶打(chuí) 整宿(xiǔ) 豌豆(wān) 仿膳(shàn) 抹泪(mǒ) 攥着(zuàn) 树杈(chà) 寒战(zhàn) 脸颊(jiá) 羚羊(línɡ) 匿笑(nì) 祷告(dǎo) 并蒂(dì)

菡萏(hàndàn)攲斜(qīxié)荫蔽(bì) 磕头(kē) 焚香(fén) 褪色(tuì) 时辰(chen) 模仿(mó) 卜问(bǔ) 黑痣(zhì) 音调(diào) 榆钱(yú) 劝慰(wèi) 搓捻(cuōniǎn)赠送(zènɡ) 涨红(zhànɡ) 截然(jié) 企盼(qǐ) 唯恐(wéi) 冷漠(mò) 尴尬(ɡānɡà)遗憾(hàn) 须臾(yú)

绰号(chuò) 叛逆(nì) 嘈杂(cáo) 屏息(bǐnɡ) 朗润(lǎnɡrùn)酝酿(yùnniànɡ)卖弄(màinonɡ)婉转(wǎnzhuǎn)嘹亮(liáo) 黄晕(yùn) 烘托(hōnɡ) 水藻(zǎo) 贮蓄(zhùxù) 澄清(chénɡ) 攀附 蜷曲(quán) 倏忽(shū) 肥硕(shuò) 栖息(qī) 归泊(bó) 寥廓(liáokuò)枯涸(hé) 清冽(liè)

梦寐(mèi) 迸溅(bènɡjiàn)挑逗(tiǎodòu)伫立(zhù) 伶仃(língdīnɡ)稀零(xī) 收敛(liǎn) 宽恕(shù) 卑微(bēi) 痴想(chī) 隐秘(mì) 诱惑(yòuhuò)喧腾(xuān) 一瞬间(shùn) 骸骨(hái) 葱茏(cōnɡlónɡ)幽雅(yǎ) 峰峦(luán) 点缀(zhuì) 轻盈(yínɡ) 匀称(chèn) 崩塌(bēnɡtā)弥漫(mí)

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一) 春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朗润.yùn 水涨.zhǎng 嫩.nan 宛.wǎn转应和.ha 撑.chēng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niàng) 酝酿鸟(cháo) 巢披(su ō) 蓑戴(lì) 笠抖(sǒu) 擞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卖弄:炫耀。 (2)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衬托。 点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贬的。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春》最后三段。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2.《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

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第12课济南的冬天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暖和.huo 着.zhu?落一髻.jì白花镶.xiāng 宽敞.chǎng 贮.zhù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清秀文雅,这里指小山秀美小巧。 (2)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晴朗无云。 (3) 设若.. 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设若:假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第13课山中访友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栀zhī子湛zhàn蓝犬吠fai 津jīn津乐道禅chán心 2.解释下列词语。 (1)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2)玄奥:玄秘深奥。 (3)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重。 (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你好,瀑布大哥! 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山中访友》的作者是李汉荣。第14课秋天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伐木声丁.丁zhēng 鳊.biān鱼乌桕.jiù寥.liáo阔枯涸.h? 清洌.lia 梦寐.mai 2.解释下列词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中考必备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考必备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第1课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在中考考试来临之前,做好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一)《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 在中考考试来临之前,做好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二)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识点归纳: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

初中课外文言文大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大全 一.自知之明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韩非子》。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二.文章翻译 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加点字楚庄王欲伐(攻打)越,庄子谏(劝谏)曰:“王之伐越何(为什么)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担心)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成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停止)。故(所以)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译文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军队薄弱。”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军队的弱点。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权的混乱。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庄王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认识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说:“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才是明智的。” 三.内容理解 (1)楚庄王要讨伐越国的原因是越国正处于政乱兵弱的状态。 (2)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要多了解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别人的弱点。 (3)做到自知之明是很难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两则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一词多义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习之(时常) 3.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 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 4.词类活用 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5.文言句式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 6.字音字形 谢太傅.(fù)谢道韫.(yùn)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 7.重难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公欣然 ..曰(愉快的样子) 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离开) 去后乃至 ..(乃,才;至,到)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8.文章主旨 《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9.咏雪诗积累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论语》十二章 1.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 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3.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4.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5.文言句式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6.字音字形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愠.(yùn)三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罔.(wǎng)殆.(dài)箪.(dān) 好.之者(hào)曲肱.(gōng)笃.(dǔ) 7.重难词语 学而时习 ..之(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吾日三省 ...吾身(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人不堪.其忧(忍受)

人教版初中语文重点字词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重点字词归 纳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初中语文重点字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嶙(lín)峋(xún) 耸(sǒng)立糟蹋(tà) 啜(chuò)泣小憩(qì) 茁壮(zhuó)挑逗(tiǎo) 迸溅(bèng)绽(zhàn)开伫立(zhù )伶仃(líng dīng)小心翼翼擎(qíng)天撼(hàn)地肃然起敬忍俊不禁(jīn) 头晕目眩(xuàn) 鹤唳(lì) 云端 第二单元 洗濯(zhuó) 行(xíng)道树缀 (zhuì) 连倔(jué)强 玷(diàn)污堕(duò)落十姊(zǐ)妹雏(chú) 形 寂寥(liáo)地窖(jiào) 奢(shē)望蹂躏(róu lìn) 厄(è)运掳(lǔ)去呵(hē)责泯(mǐn)然 红灯绿酒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回味无穷 玲珑剔(tī)透险象迭(dié)生心旷神怡多愁善感 获益匪(fěi)浅猝(cù )然长逝问心无愧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单元 酝(yùn)酿(niàng) 黄晕(yùn) 髻(jì)鬟(huán) 栀子(zhī)花 澄(chéng) 清禅(chán)心湛(zhàn)蓝贮(zhù)蓄

唱和(hè) 肥硕(shuò) 德高望重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鳊(biān)鱼寥(liáo)阔乌桕(jiù)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 碣(jié)石 澹澹(dàn) 竦(sǒng)峙(zhì) 倏(shū)忽 第四单元 骸(hái)骨海枯石烂一霎 (shà)那喑(yīn)哑(yǎ) 静谧(mì) 狩(shòu)猎篡夺(cuàn)喧嚣(xiāo) 螽(zhōng)斯莴(wō)苣(jù) 嗉(sù)囊更胜一筹(chóu) 惊慌失措开膛(táng)破肚津津有味毫不犹豫 山中蜃(shèn) 景奂(huàn)山青冥(míng) 禅(chán)院 飞甍(méng) 高垣(yuán)睥(pì)睨(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第五单元 虐(nüè)杀苦心孤诣(yì)寒颤(zhàn)颤(chàn)抖 攥(zuàn)紧拆(chāi)散分歧(qí)丫杈(chà) 水波粼粼(lín) 匿(nì)笑谢道韫(yùn) 尊君在不(fǒu) 第六单元 滑稽(jī) 陛(bì)下赏赐(cì) 御(yù)聘(pìn) 爵(jué)士鲛(jiāo)人骇(hài)人听闻随声附和(hè) 莽莽榛榛(zhēn) 踉踉(liàng)跄跄(qiàng) 孪(luán)生边塞(sài) 何遽(jù) 髀(bì)间跛(bǒ)腿酥(sū)软 螣(téng)蛇老骥伏枥(lì) 故人具鸡黍(shǔ) 开轩面场圃(pǔ)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超详)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语音课标要求;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识记3500 个常用汉字。 知识回顾: 音节拼音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 字母的规定写字母。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 (三)注意拼音规则: 韵母"儿"写成"er" ,用作韵尾时写成"r" 。如:儿童(é r tóng),花儿(huār) y 、w 的使用: 韵母表中i 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 开头。(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 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 开头。加y 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 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如:把"大衣"二字连 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用了y,写成 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2)ü和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2.如果有两个元 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3.i,u 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 ú(球)4.调号恰巧标在i 的上面,那么i 上的小点要省去。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抹。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 í'ǎo(皮袄) 正确拼读字可使用下列方法: 1、语境定音法:分析语境,了解语意,从而推断读音; 2、词性定音法:有些词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 3、记忆积累法:对特殊的,少量的要强行记忆; 4、声旁类推法:据声旁推断读音。 附: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按音序排列) A 1.挨紧āi 2. 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 拗口令ào B 1.纵横捭阖bǎi hé 2.稗官野史bài 3.扳平bān 4.同胞bāo 5. 炮羊肉bāo 6.剥皮bāo 7.薄纸báo 8.并行不悖 bèi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 13.包庇bì 14.麻痹bì 15.奴颜婢膝bìxī16.刚愎自用bì17.复辟bì18.濒临bīn 19.针砭biān 20.屏气bǐng 21.摒弃bǐng22.剥削bōxu ē23.波涛bō24.菠菜bō25.停泊bó26.淡薄bó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 ā 5.偏差ch ā 6.差距chā 7.搽粉chá 8.猹chá 9.刹那chà 10.差遣chāi 11.诌媚chǎn 12.忏悔chàn 13.羼水chàn 14.场院cháng 15.一场雨cháng 16.赔偿 cháng 17. 偿佯cháng 18.绰起chāo 19.风驰电掣chè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chéng 22.惩前毖后chéng 23.惩创chéng chāng 24.驰骋chěng 25.鞭笞chī 26. 痴呆chī

高中文言文常识分类大全

参考答案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1.√ 2.√ 3.√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 5.×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 7.√ 8.×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 [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 11.× [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 13.√ [拓展]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 15.× [拓展]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 (二)皇室官职 17.× [拓展]“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完整word版)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及专项练习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 一.导语: 课标定位 1.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2.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词曲的大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 二.考点分析 文言文的命题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与理解、鉴赏与评价。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多选自浅显易懂的的课外文言文。考点通常有: 1.文言朗读与节奏。 2.文言实词。 3.文言虚词。 4.文言句式。 5.文言翻译。 6.内容理解。 7.思想情感。 8.迁移理解。 1.理解内涵。 2.感知形象。 3.探究情感。 4.品味语言。 5.分析技巧。 三.备考方法 从近几年中考情况来看,古诗文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形成迁移能力,不能学以致用。 2.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内容,不能准确概括文意。 3.没有理解诗词一般规律,缺失品读诗词的方法。 4.没有理解人物内涵,不能准确进行评价。 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平时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2.梳理归纳,注重迁移。 3.掌握规律,准确评价。 4.发散思维,联系实际。 四.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⑴通假字⑵一词多义⑶古今异义⑷词类活用 ⑴通假字: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一种较特殊的语言现象。通假又叫“通借”或“假借”,是古人书写时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同“披”,意思是穿着。 ⑵.一词多义:在文言文的不同语境中,同一个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种现象被称作一词多义。如“寻向所志”的“寻”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不久”。 ⑶.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古今意义有别﹙古今异义﹚。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和“绝境”都是古今意义有别的词。“妻子”古义是“妻子儿女”,今义是“男人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走投无路的境地”。 ⑷.词类的活用: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中,在它本来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意义,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①使动用法。如“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意思是“使……感到劳累”。 ②意动用法。如“固以怪之矣”中的“怪”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③名词活用作动词。如“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是“鞭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