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 宗教说B. 游戏说C. 模仿说D. 宣泄说

2.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3. 《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

4. 《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5.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

6. 《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7. 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 流畅谐偶

B. 铺陈排比

C. 质实无华

D. 诙谐反讽

8.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 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 《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 《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 编年史

B. 纪传体通史

C. 断代史

D. 国别史

11. 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 骚体赋的终结

B. 抒情小赋的开端

C. 骈赋的开端

D. 大赋文体的形成

12. 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西汉中期

B. 西汉末期

C. 东汉前期

D. 东汉末期

13. 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 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 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 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 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 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

A.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 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 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

A.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 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 前人对左思生平的评价是( )

A.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 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 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19.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所属的诗歌类型是()

A. 讽喻诗

B. 感遇诗

C. 咏史诗

D. 山水诗

20. 在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诸种因素中,更为直接的原因是()

A. 受萧颖士、李华、梁肃和柳冕等古文家的影响

B. 受中唐儒学复兴的影响

C.受中唐社会政治的支配

D.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

21. 李煜词中最感人的作品是()

A. 反映宫廷享乐生活的艳情词

B. 写离愁别绪的感伤词

C. 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的篇章

D. 以咏物怀古表达情思的篇章

22. 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

A. 籍贯昌黎

B. 郡望昌黎

C. 被贬昌黎

D. 隐居昌黎

23. 韩愈提倡“道统”和“文统”的目的是()

A. 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

B. 不满足于儒家的章句教条

C. 反对永贞革新

D. 恢复贞观之治

24.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出处是()

A.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之一

B.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

C.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D. 李颀的《古从军行》

25. 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

B. 政治上的讽喻与抒情相联系

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

D.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

26.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

A. 参加永贞革新

B. 被贬永州司马

C. 进士科中第

D. 被贬柳州刺史

27.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枚的()

A. 咏史诗

B. 伤别诗

C. 纪行诗

D. 写景诗

28. 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A. 寻求诗律新变

B. 恢复风雅传统

C. 讲求彩丽竞繁

D. 倡导应制咏物

29. 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A. 诗佛

B. 诗仙

C. 诗圣

D. 诗鬼

30.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色是()

A. 气骨内敛,意沉调响

B. 气貌高古,清雅闲淡

C. 气势壮大,刚健明朗

D.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16、B 17、C 18、C 19、B 20、D 21、C 22、B 23、A 24、C 25、A 26、B 27、A 28、B 29、

D 30、B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

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4.《孟子》属于( )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这几句话表现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名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8.《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 )

A.本纪、世家、表、书

B.本纪、列传、表、书

C.本纪、传、表、书

D.本纪、传、表、志

9.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

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

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

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

D.吴客与楚太子

10.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

C.愤世疾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五十三类

12.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 )

A.西汉前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

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

D.东晋诗风

1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15.陆机《文赋》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文气说

B.灵感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1.D

2.C

3.C

4.B

5.B

6.A

7.B

8.D

9.D 10.D 11.C 12.C 13.A 14.A 15.B

1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A.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B.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17.谢月兆新诗的特点是( )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

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

1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缠绵悱恻

D.俊逸秀美

19.《隋书·文学传序》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是( )

A.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宫商发越,贵于清绮

C.词采华美,缘情绮靡

D.音情顿挫,骨气端翔

20.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

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

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

21.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 )

A.杨炯和杜审言

B.宋之问和沈佺期

C.陈子昂和张若虚

D.魏征和上官仪

22.《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被后人评为( )

A.古今五律第一

B.古今七律第一

C.古今五绝第一

D.古今七绝第一

23.“大历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 )

A.同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

B.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

C.他们长期在江南任职

D.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2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25.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 )

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

26.下列诗句中,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 )

A.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D.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27.陆龟蒙的小品文《野庙碑》的主题是( )

A.指出帝王权位用老百姓生命换来

B.讽刺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大兴宫室

C.鞭挞封建官吏凶狠残暴,伪善无用

D.揭露历代统治者借解救百姓之名争夺帝位

28.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

A.文以明道

B.文从字顺

C.气盛言宜

D.不平则鸣

29.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 )

A.形象

B.意境

C.韵味

D.旨意

30.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 )

A.峭健俊爽

B.沉博绝丽

C.清奇僻苦

D.正大高华

16.B 17.A 18.B 1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D 26.D 27.C 28.B 29.C 30.B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18.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

A.田园诗人

B.玄言诗人

C.边塞诗人

D.山水诗人

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

A.李益的边塞诗

B.岑参的边塞诗

C.高适的边塞诗

D.陶翰的边塞诗

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

A.早有诗名的杨师道、李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

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

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

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21.李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

A.咏仙讽鬼之作

B.感愤不遇之作

C.揭露时弊之作

D.气势高扬之作

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

A.白居易的《长恨歌》

B.李商隐的《无题》

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

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

A.词起源于诗

B.词起源于“曲子词”

C.词起源于民间

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

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

A.崔颢

B.高适

C.岑参

D.李白

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

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B.《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

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

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

28.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

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

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

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

29.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

A.碑志

B.书信

C.序文

D.杂著

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

A.贾岛的作品

B.姚合的作品

C.孟郊的作品

D.许浑的作品

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 28、B 29、

A 30、B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四)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D.作诗说

2.《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

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

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7.“楚辞”名称开始出现的时代是()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8.《诗经·豳风·七月》是()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

10.《史记》的作者是()

A.班固B.范晔C.司马迁D.司马光

11.《汉书》所记载的是()

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

12.最早收录“古诗十九首”的总集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夺胎换骨说B.草蛇灰线说C.宗经征圣说D.摩罗诗力说

14.南朝诗人谢灵运最著名的诗作属于()

A.田园诗B.山水诗C.乐府诗D.宫体诗

15.正始诗风的特点是()

A.志深笔长,梗概多气B.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C.结藻清英,流韵绮靡D.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16.曹植的诗被誉为()

A.骨气奇高,辞彩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7.曹操诗中成就最大的是()

A.四言乐府B.五言乐府C.七言乐府D.杂言乐府

18.《隋书·文学传序》认为北朝文学的特点是()

A.官商发越,贵于清绮B.音情顿挫,骨气端翔

C.词采华美,缘情绮靡D.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l9.“初唐四杰”指的是()

A.上官仪、卢照邻、杨炯、王勃B.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王绩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D.王绩、杨炯、卢照邻、上官仪

20.宋之问《渡汉江》一诗的特点是()

A.声情并茂而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而辞采华美

C.气势壮大而风骨凛然D.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21.陈子昂《感遇》诗中述怀言志之作的主要特点是()

A.玲珑透彻的诗歌境界B.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C.流转调谐的声律技巧D.寂寞惆怅的孤独心绪

22.李颀诗中刻画人物很生动的作品是()

A.《古从军行》、《缓歌行》B.《爱敬寺古藤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C.《缓歌行》、《爱敬寺古藤歌》D.《别梁锽》、《送陈章甫》

23.李白绝句的主要特点是()

A.气势凌厉B.自然清新C.借古题写己怀D.借记事以抒情

24.杜甫《登岳阳楼》诗里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所反映的是()A.读书和漫游生活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中的国恨家愁D.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25.韦应物山水诗创作的主导倾向是( )

A.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余韵B.富于昂扬向上的人生意气

C.诗境幽僻而风格峭硬寒苦D.寄至味于淡泊的冲和平淡

26.“大历十才子”诗最鲜明的情思韵味表现为()

A.冷落、萧瑟、衰飒B.明快、真率、自然

C.奇特、狂放、悲凉D.高古、清雅、闲淡

27.李益边塞诗的特色是()

A.诗风通俗明快B.比喻新奇突兀C.充满狂放之气D.情调悲怆低沉

28.唐代小说家把史传的“因文运事”改变成()

A.“因文生事”B.“因文成事”C.“因文用事”D.“因文喻事”

29.唐代现存最早的小说作品是()

A.《古镜记》B.《刘公嘉话》C.《补江总白猿传》D.《游仙窟》

30.南唐“一冯二主”的“二主”是指()

A.李昪、李璟B.李煜、李珣C.李璟、李煜D.李昪、李珣

BBDCD CCCDC BBCBB AADCA BDBDD ADAAC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五)

l.“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出自()

A.《山海经》

B.《庄子》

C.《淮南子》

D.《周易》

5.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6.《国语》又被称为()

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公羊传》

7.《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8.《尚书》的语言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9.《战国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记载()

A.儒家的言论

B.道家的言论

C.阴阳家的言论

D.纵横家的言论

10.《老子》的文风特点是()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11.《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国别史

B.纪传史

C.编年史

D.纪事本末史

12.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

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13.班固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7.《史记》所采用的几种体例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高唐赋》

B.《赋篇》

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

C.《穷鸟赋》

D.《鹦鹉赋》

20.《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21.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慷慨激昂

D.豪放雄浑

22.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是()

A.宫体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乐府诗

23.“声律与风骨兼备”所标志的是()

A.唐代近体诗的形成

B.盛唐诗风的形成

C.各种诗人群体的形成

D.各种诗歌之美的形成

24.李白乐府诗的特色是()

A.语言简洁明快而蕴涵丰富

B.气势凌厉而悲中见豪

C.境界清新而内蕴俊逸风神

D.用古题写己怀而发兴无端

25.属于大历“十才子”的一组诗人是()

A.韦应物、刘长卿、钱起

B.刘长卿、戴叔伦、李端

C.钱起、李端、卢纶

D.卢纶、李益、顾况

29.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

A.敦煌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

C.花间词

D.南唐词

30.“词为艳科”的局面始于()

A.晚唐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CDACA DBACC BABAC BABDC DA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就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与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就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与相思的甜蜜,《静女》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就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就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就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聱牙 【答案】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就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又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就是()。 A.平实素朴 B.汪洋恣肆 C.清新幽渺 D.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她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与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与气氛,就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她作品 7、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就是()。 A.《抑谶重赏疏》 B.《潜夫论》 C.《谏营昌陵疏》 D.《崇厚论》 【答案】A 【解析】B项《潜夫论》就是王符的作品,C项《谏营昌陵疏》就是刘向的作品,D项《崇厚论》就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A。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就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就是()。 A.抒情述志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2真题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画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 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

1、杨维帧:牛鬼蛇神。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沈璟吕天成王骥德。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忠义,诸葛亮关羽。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科助学综合测验 单元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在靖康之难中,汴京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的爱国人士慷慨悲歌,一时间爱国词人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 A.黄庭坚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辛弃疾 【正确答案】D 2.南宋诗坛自()起,就形成了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兼具这两种特征。 A.杨万里 B.叶适 C.贾岛 D.姚合 【正确答案】A 3.张孝祥,字安国,号()。 A.芦川居士 B.于湖居士 C.龙川 D.龙洲道人 【正确答案】B 4.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人是()。 A.杨亿 B.晏殊 C.林逋 D.王禹偁 【正确答案】C 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诗风的主要代表。 A.南宋前期 B.北宋初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中属于刘过的是()。 A.《龙洲词》 B.《龙川词》 C.《芦川词》 D.《淮海词》 【正确答案】A 7.“中兴四大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的是()。 A.陆游 B.杨万里

C.朱熹 D.范成大 【正确答案】D 8.()的诗风活泼自然,他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时人争效之,号“诚斋体”。 A.欧阳修 B.吕祖谦 C.杨万里 D.范成大 【正确答案】C 9.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特色的是()。 A.英雄词 B.咏春词 C.艳情词 D.农村词 【正确答案】A 10.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 A.易安体 B.樵歌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正确答案】C 11.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是()。 A.晏殊 B.周邦彦 C.欧阳修 D.柳永 【正确答案】D 12.下列诗歌作品属于王令的是()。 A.《假山》 B.《夏意》 C.《江上》 D.《庐山高》 【正确答案】A 13.陆游早年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 B.务豪放悲壮 C.沈雄雅健 D.清淡秀逸 【正确答案】A 14.王安石,字介甫,号()。 A.醉翁 B.半山 C.老泉 D.山谷道人 【正确答案】B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名词解释

三唐诗国名词解释 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廷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张若虚成就最大,代表作《春江花月夜》,被称做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4、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7、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为作品主要内容,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诗风恬静淡雅,清新优美,语言清丽洗炼的诗派。 8、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9、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一,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其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10、“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 11、“三吏,三别” : 指杜甫的六首诗歌。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官府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以及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写下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简称“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既揭露官府的残暴和人民的痛苦,又忍痛勉励人民积极参加唐王朝救亡图存的战争。字里行间有着深刻而强烈的情感,艺术感染力极强。12、诗圣:指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以诗歌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及对现实矛盾、人们痛苦做了深刻的揭露。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后世称之为“诗圣”。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 A.先驱者B.响应者C.过渡者D.集大成者[ A]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C ]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 A.叙事抒怀B.描景写意C.用事用典D.议论说理[D ]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 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 A]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风光[ A]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 A.清空词B.骚雅词C.俚俗词D.豪放词[ C]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 D]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C ]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B.村姑C.妓女D.贵族小姐[ C] 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A.反讽手法B.象征手法 C.情景交融手法D.夸张手法[ A] 12.杨维桢诗世称 A.台阁体B.香奁体C.宫体D.铁崖体[D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 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 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 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 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 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 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 九首》的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 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 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 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 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二)引论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四期五体 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国文学,古近现当 先秦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唐宋文学 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诗文词小说戏曲 诗:古体诗、近体诗 文:包括古文、骈文、赋等 词 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戏曲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古代汉语 1 识记繁体字 2 断句与标点 3 学会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 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方法 1 熟读多背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懂作品(语言)——进行审美(文学) 2 掌握线索 第一讲唐诗概论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 1名家辈出,名篇荟萃 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 3体制完备,形式多样 4百花齐放,风格繁多 5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2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皇帝的提倡和诗赋取士 思想开放,三教并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诗歌风气的盛行和人们情感表达的自由 三唐代诗歌的分期:四唐说 1初唐(高祖武德——玄宗先天) 初唐前期(高祖、太宗):贞观诗坛 初唐后期(武后、中宗):四杰、沈宋、陈子昂 2盛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

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3中唐(代宗大历——穆宗长庆) 前期(大历——贞元):大历十才子 后期(贞元——长庆):元白、韩孟 4晚唐(敬宗宝历——唐亡) 前期(宝历——宣宗大中):小李杜 后期(咸通——唐亡) 四《全唐诗》 第二讲初唐诗歌 一沈宋 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为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二人并称为“沈宋”,宋之问被贬岭南往返时的行旅诗写得较好,如《渡汉江》,沈佺期的代表作为《独不见》。 二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高扬时代精神,风格也较为清雄,开一代风气之先,为唐诗的变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勃代表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代表作为《从军行》。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第三讲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文化背景:盛唐隐逸文化 1 隐逸的文化根源 2 盛唐时期隐逸的表现:中国古代隐逸方式的多元化 由隐而仕 由仕而隐 边仕边隐 二王维的《渭川田家》与《山居秋瞑》 诗情:清淡幽静、缥缈空灵的诗歌境界 画意: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 音乐美:善于捕捉自然的音响与声息 禅趣:超然出世的情怀与寂静的境界 三孟浩然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孟浩然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一生以四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闭门读书,为仕而隐;后期因无人汲引,求仕失败,愤然隐居。他既追慕陶渊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又怀有盛唐人拯世济物的时代理想,诗多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或描写隐居萧散高雅的生活和种种闲情逸致,或描写行旅途中所见山水胜景和高情远思。风格自然平淡,意境完整浑成。 第四讲盛唐边塞诗 一盛唐边塞诗繁荣的文化背景:盛唐时期的边塞战争 1 唐代的对外用兵政策 2 文人们的从军风尚 二高适的《燕歌行》 《燕歌行》综合了作者的见闻,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极其凝炼的笔墨,在广阔的背景上描写了边塞战争,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对战士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的颂扬,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B)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D)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B)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C)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D)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C)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试卷加答案

1.宋初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是() A.田锡B.石介 C.穆修D.柳开 2.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 A.柳永B.晏殊 C.晏几道D.欧阳修 3.柳永雅词在艺术上的特点之一是() A.以诗为词B.以文为词 C.以赋为词D.以比兴为词 4.“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 A.贺铸《青玉案》B.晏几道《鹧鸪天》 C.欧阳修《踏莎行》D.秦观《满庭芳》 5.李清照词《渔家傲》(天接云涛)的特点是() A.感情真挚缠绵B.内心哀愁凄苦 C.倜傥有丈夫气D.情调沉郁苍凉 6.陆游《入蜀记》主要记录的是() A.名物典章制度B.趣闻逸事 C.读书心得D.旅途见闻 7.堪称集古代田园诗之大成的诗人是() A.苏轼B.杨万里 C.范成大D.陆游 8.宋末词人蒋捷词集的名称是() A.《竹山词》B.《碧山乐府》 C.《东山词》D.《小山词》 9.著名历史剧《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作者是()A.白朴B.乔吉 C.张可久D.贯云石 10.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救风尘》属于() A.历史剧B.公案剧 C.神仙道化剧D.爱情风月剧 11.关汉卿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是() A.谢小娥B.孙雪娥 C.窦娥D.姮娥

l2.张养浩著名散曲《潼关怀古》中的名句是() A.兴,百姓苦;亡,百姓苦B.一半云遮,一半烟埋 C.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D.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 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是()A.《东京梦华录》B.《西湖梦寻》 C.《录鬼簿》D.《曲律》 14.明初诗坛以孙贲为代表的诗派是() A.闽中诗派B.吴诗派 C.江右诗派D.粤诗派 15.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是() A.杨基B.李东阳 C.李梦阳D.钟惺 16.明代重要散曲作家王磐的散曲集是() A.《西楼乐府》B.《秋碧乐府》 C.《海浮山堂词稿》D.《林石逸兴》 17.明代宋濂被朱元璋誉为() A.“开国文臣之首”B.“当今文章第一” C.“文起八代之衰”D.“真一代文豪也” 18.《新刻绣像金瓶梅》本是() A.万历刻本B.崇祯刻本 C.张竹坡评本D.词话本 19.对冯梦龙文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流派是() A.前七子B.后七子 C.公安派D.唐宋派 20.明代戏剧《红梅记》描写的是() A.范蠡、西施的故事B.申纯、王娇娘的故事 C.潘必正、陈妙常的故事D.裴舜卿、李慧娘的故事 21.沈璟曲论的核心是() A.推崇语言本色B.强调场上之曲 C.注重文采才情D.宁协律而不工 22.李玉所代表的戏剧流派是() A.文人派B.形式派 C.常州派D.苏州派

古代文学史三

古代文学史三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名词解释 西昆体: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题材狭隘,主要是咏史、咏物和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独具面目的诗体,因其字诚斋而得名,严羽《沧浪诗话》中称为“诚斋体”。极具创造性与个性。其风格特征是细腻小巧,富有情趣,生动活泼;想象奇特,立意轻巧;善于调侃戏谑,作品幽默风趣;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 3、山谷体:北宋诗人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自成一体,因此被称为“山谷体”。黄诗中有丰富的人文意象,诗歌创作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章法回旋曲折,善用修辞手法,重视炼字造句,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同时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的缺点。晚年诗作体现出归真返璞的倾向。 晚唐体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二十五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因南宋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之作者,大多为落第文人,穷愁潦倒,浪迹江湖,但各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分风格并不相同。其中成就较高者有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爱国情操,反映了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的精神。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有意识地学习苏轼,有共通的爱国主义倾向。“以文为词”的表达方式。议论纵横,豪迈奔放,恣肆粗狂的创作风格。代表人物:张孝祥,刘克庄,刘辰翁,陈亮。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 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流行杂剧。代表剧作家为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张国宾、杨显之等。题材较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作品更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在南方戏剧圈中除了演出从北方传入的杂剧剧目外,较多剧作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