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激光熔覆技术

合集下载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前景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前景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前景1. 引言1.1 激光熔覆技术的定义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利用激光熔化金属粉末或线材,将其喷涂到基体表面上,在瞬间完成熔化和固化的过程,形成具有优良性能的涂层。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实现高温高速熔化金属材料的定位点熔合,并能够在不影响基体材料性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其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表面的精确处理和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工业制造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模具制造等诸多领域。

其优点包括高效率、高精度、可控性强等,使得其在材料表面处理和修复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激光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背景激光熔覆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研究关注的一项先进技术,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在当今社会,高效、精密、绿色的制造工艺需求日益增长,而激光熔覆技术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先进技术之一。

激光熔覆技术通过利用激光束在材料表面进行高温熔化,并将添加材料喷洒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改性和修复。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热影响区小、成形自由度大等优点,为材料加工和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当前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激光熔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材料表面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激光熔覆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表面处理和修复工艺。

在制造业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开启了全新的制造范式,使得传统的加工方法逐渐被取代。

深入研究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探索其在材料表面处理和制造业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热,然后与添加剂进行熔化混合,最终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涂层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使加热区域迅速升温,达到熔化温度并与添加剂反应。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将一层或多层材料熔化并覆盖在基底材料表面的表面改性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的热效应使材料熔化,并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一层新的材料。

激光熔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冶金和电子等领域,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浓度使材料迅速升温并熔化,然后形成一层新的材料。

其主要步骤包括熔化、溶解和凝固三个阶段。

首先,激光束的高能量聚焦在材料表面,使其迅速升温并熔化。

接下来,激光束的移动速度决定了材料的溶解程度和覆盖层的厚度。

最后,在激光束的作用下,熔化的材料迅速凝固形成一层新的材料。

首先,它可以将多种材料熔融在一起,形成覆盖层。

这样可以在基底材料上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提高基底材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将陶瓷和金属熔融在一起,形成具有陶瓷硬度和金属韧性的覆盖层。

其次,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非常细小的晶粒结构。

这种细小的晶粒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同时,细小的晶粒结构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此外,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表面形成非常薄的覆盖层。

这种薄的覆盖层不会改变基底材料的尺寸和形状,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形状精度。

同时,薄的覆盖层还可以减小材料的重量,并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

其次,激光熔覆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材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陶瓷覆盖层,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同时,还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耐腐蚀的覆盖层,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另外,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用于合金化处理。

例如,可以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熔融在一起,形成具有多种性能的新材料。

这种合金化处理可以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

总之,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它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浓度使材料熔化,并形成一层新材料。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零件修复和再制造、提高材料性能和合金化处理等。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引言
1.1 什么是激光熔覆技术
1.2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领域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
2.1 激光熔覆的基本过程
2.2 激光熔覆的物理原理
2.3 激光熔覆设备及系统
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历程
3.1 初期发展阶段
3.2 技术改进与应用拓展
3.3 现代激光熔覆技术的进展
激光熔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4.1 优势
4.2 局限性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案例
5.1 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5.1.1 引擎缸体熔覆修复
5.1.2 汽车零部件的功能修复
5.2 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5.2.1 火力发电设备的熔覆保护
5.2.2 涡轮机叶片的修复与再生利用
5.3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5.3.1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修复
5.3.2 航天器表面覆盖材料的制备
激光熔覆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6.1 材料选择的挑战
6.2 激光熔覆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6.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结论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精密的表面修复和涂层制备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激光熔覆技术在材料修复、零部件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然而,该技术在材料选择、大规模应用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推广,激光熔覆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

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将金属粉末熔化喷射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先进制造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精确、低污染等特点,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

例如,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应用于人工关节的制造。

通过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涂层,可以增加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此外,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制造医用牙科种植体,提高牙齿种植的成功率和种植体在口腔环境中的稳定性。

另外,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制造医用显微镜、手术钳等手术器械,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效果。

其次,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制造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涂层。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粉末和控制激光参数,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涂层,降低了人体对医疗器械的排异反应,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其次,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制备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涂层。

通过调节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功率和速度等参数,可以控制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提高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此外,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医疗器械。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激光束的形状和大小,实现对复杂形状的器械进行一次性成型,减少了人工加工的工序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激光熔覆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仍面临着挑战。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较高。

激光设备价格昂贵,激光熔覆所需的金属粉末价格也较高,这会增加医疗器械的制造成本。

其次,激光熔覆过程中的热效应对器械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有影响。

激光熔覆过程中,由于高能激光束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涂层表面出现熔化和气孔等缺陷,降低涂层的质量。

此外,激光熔覆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也可能导致基体表面的残余应力增加,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激光熔覆技术的简介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金属表面改性和复合材料制备的先进加工技术。

它利用高能激光束对工件表面进行局部熔化,使金属或合金液态化并与基材相互混合,形成一层高质量的涂层。

激光熔覆技术具有熔化速度快、固化快、热影响区小、涂层与基材结合强等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激光熔覆技术的实质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工件表面进行局部加热,使其达到熔点,然后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凝固成为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激光加热高能激光束在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局部区域温度升高。

激光加热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的高温局部加热,而对其他区域几乎没有热影响。

2.2 金属熔化通过激光加热,金属或合金在达到熔点的条件下发生熔化。

激光熔化的特点是熔池温度高、熔池容积小、凝固速度快。

这使得熔化的金属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冷却并固化,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

2.3 冷却和凝固金属熔池在短时间内冷却并凝固形成固体涂层。

冷却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激光熔覆技术的快速冷却速度可以避免大晶粒的形成,并在晶界处形成细小的析出相,提高涂层的强度和硬度。

3.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3.1 表面修复和修饰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对损坏的金属零件进行修复和修饰。

激光熔覆可以填充表面缺陷、修复裂纹,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3.2 硬质合金涂层制备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覆硬质合金材料,提高金属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硬质合金涂层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切削工具等领域。

3.3 功能性涂层制备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金属基材表面制备各种功能性涂层,如热障涂层、阻尼涂层、导电涂层等。

这些涂层可以为金属零件赋予新的性能和功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机械制造激光熔覆技术

机械制造激光熔覆技术

机械制造激光熔覆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

它通过激光束的照射与金属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使金属材料熔化并与基体表面发生冶炼,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坚固耐磨的涂层。

本文将从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激光熔覆技术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对工件表面进行熔化处理,通过熔化的金属材料与基体的冶炼反应,使其粘附于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涂层。

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使得工件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达到熔点以上,而激光束的高向心性能降低了能量散失,从而实现了高效的熔化和冶炼过程。

二、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1. 抗磨涂层制备激光熔覆技术在制备抗磨涂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熔覆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能特点的涂层,如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能够显著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 高温耐蚀涂层制备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制备高温耐蚀涂层,提高工件在高温、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这种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氧化性能和耐蚀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工件表面的氧化和腐蚀损坏,提高工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修复和再制造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件修复和再制造领域。

通过在受损部位进行局部熔覆修复,可以恢复工件原有的形状和性能,减少资源浪费;而通过再制造,可以将废旧零部件重新加工熔覆,使其具备新的使用价值,节约资源并减轻环境污染。

三、激光熔覆技术的未来发展1. 材料选择与研发目前激光熔覆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未来有望扩展到其他材料的熔覆领域,如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这将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机会。

2. 改善熔覆质量尽管激光熔覆技术已经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涂层内部的裂纹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改善熔覆质量,提高涂层的性能稳定性,以满足更高的工业需求。

3. 激光熔覆设备研发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设备的支撑。

激光熔覆技术分析与展望讲解

激光熔覆技术分析与展望讲解

激光熔覆技术分析与展望讲解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应用激光传热原理将金属粉末熔化并喷射到基底材料上形成一层涂覆层的先进表面修复方法。

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修复磨损、腐蚀和疲劳损伤等表面缺陷。

本文将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展望进行分析和讲解。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在基底材料表面形成高温的熔化区域,并将金属粉末通过喷射器喷射到这个熔化区域,然后迅速冷却并与基底材料粘结。

激光束的选择取决于基底材料和喷射粉末的特性,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涂覆层的厚度和质量的调控。

激光熔覆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首先,它可以在高精度下进行,能够在微米级别上调整涂覆层的厚度和形状。

其次,由于激光束的高能密度,喷射粉末能够快速熔化并与基底材料粘结,从而减少了熔化区域的热影响和晶粒生长,使得涂覆层具有更好的结构和性能。

另外,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修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修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激光熔覆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可以用于修复飞机发动机叶片和涡轮叶片等高温部件的磨损和腐蚀缺陷,同时也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的防护和修复。

其次,在汽车制造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可以修复汽车缸体、曲轴和传动系统等重要零部件的表面缺陷,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再者,在石化和能源领域,激光熔覆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和防护管道和阀门等设备的磨损和腐蚀缺陷,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望未来,激光熔覆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涂覆层的厚度和质量,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其次,随着金属粉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进步,激光熔覆技术可以涵盖更广泛的材料类型和应用领域。

另外,随着激光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和价格的降低,激光熔覆技术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使得它的应用更加广泛。

总之,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修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化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在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

激光熔覆技术在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

激光熔覆技术在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将激光束聚焦在粉末材料表面,将其加热至熔点以上并迅速凝固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3D打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制造出具有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零部件。

本文将对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制造业的边界。

传统的制造工艺通常需要通过切削、修整和拼装等工序来加工出最终的产品。

而采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3D打印,则可以通过一次性生产出具有复杂形状和内部结构的成品。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还减少了废料产生和能源消耗,具有很高的环保性。

其次,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为个性化定制生产提供了可能。

由于激光熔覆技术可以根据计算机模型的要求来精确加工材料,因此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

无论是复杂的零件还是独特的工艺,都可以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实现。

这种定制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个性化生产的需求,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此外,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的制造方式可能会因为生产工艺的限制而产生表面粗糙度、气孔、夹杂物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而采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3D打印,则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激光熔化、混合和凝固过程,得到具有高密度、均匀细致的材料结构。

这种高质量结构的成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满足各行业对于高精度、高强度的需求。

另外,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也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加工多种材料,如金属、陶瓷、塑料等。

对于传统制造工艺难以加工和组合的材料,激光熔覆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灵活性和精确性使得对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也为探索新材料的性质、应用和设计带来了机遇。

需要指出的是,激光熔覆技术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激光熔覆技术本身对于材料的要求较高,只能用于特定类型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研究模具钢熔覆层的磨损性能, 采用铁基粉在40Cr钢表面进行激光熔 覆,以激光熔覆层为上试样,GCr15 钢珠为下试样,采用HT—500磨损试 验机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并与40Cr基
体的磨损性能相对比,利用表面形貌 仪测量磨痕深度和宽度。
基 体 材 料 为 40Cr , 正 火 态 , 试 样 制 成 直 径 50mm、高10mm的圆盘;对磨材料为GCr15, 由于铁基合金粉末与40Cr钢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激光熔覆材料采用铁基合金粉末。
由于激光熔覆技术在激光熔覆理论、 物理数学 模型,合金材料、工艺参数、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设备自动化、柔性化、熔覆过程监控,专用功能部 件研制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 激光熔覆技术不仅引起西方各国的注意,同时也受 到了国内的广泛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汽车、 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工模具和轻工业 等领域。比如以这样的一个实验为例说明激光熔覆 技延长发生显 著的变化。从图4(b) 可见:当载荷为400 g, 磨损 时间超过35min后,摩擦系数随磨损时间的增加 而逐渐增大,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载荷增加到 500 g 时,摩擦系数较大,比300 g 时的摩擦系数 增加了75%, 而平均摩擦力约为原来的2. 9倍;当 时间达到40 min 后才进入稳定磨合期;当接近60 min 时,摩擦系数急剧变化,表明磨损过程已进 入严重磨损阶段,整个磨损过程不平稳。
载荷小于250g时,相同载荷下,基体的摩擦系数 小,这是由于正火态下的40Cr 钢正火组织具有较 好强度和硬度,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进行激
光熔覆之后,由于残余奥氏体影响抗磨损能力,
在低应力磨损下,残余奥氏体没有显著的加工硬 化,耐磨损性能较低,故载荷低于250 g 时, 残 余奥氏体使得磨损性能下降,摩擦系数反而较基
以GCr15 钢珠和40Cr 钢表面熔覆层为配副的磨 损试验结果见表3。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图见图4。图4(a) 表示的是进入 正常磨损期最后10 min 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 在相同的磨损时间内,载荷变化范围100~300 g。随着载荷的增加,摩擦系数逐渐降低,磨 损后期摩擦系数平均值由1.754 降低到0.444, 降低了74. 7%,摩擦力的平均值由1. 754 N降低 到1.332 N,降低了24%。图4(a) 还表明:除 100 g 载荷之外,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摩擦 系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当载荷为300g时, 摩擦系数下降的幅度最大,磨损过程非常平稳。
经过激光熔覆之后300 g 载荷时的磨 痕深度为1. 096 微米, 而500 g 时的磨 痕深度已达52. 706微米,增加了47 倍,宽度增加了45. 4%。300 g 和500 g 载荷下的磨痕形貌曲线经过表面轮 廓仪测量分别如图5(a) 、(b) 所示。 300 g 载荷时由于摩擦系数小,产生
了较轻的磨损,其磨痕形貌不规则。 而500 g 载荷下磨痕形貌比较规则, 呈现类似抛物线形状。
激光熔覆是一种快速熔化、扩展和凝固的
过程。以铁基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的强化
层显微组织特征是以细小的共晶莱氏体为 基底,上面分布着先共晶渗碳体, 是一种凝 固组织,其强化层中不仅含有大量的合金
渗碳体,而且还有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 原位析出的颗粒。40Cr 基体的表面磨损试 验,其进入磨合期最后10min 的图形如下图 所示。
体的大;在高应力磨损下,应力诱发奥氏体向马
氏体转化,残余奥氏体因能显著加工硬化而改善 耐磨性, 故载荷为300 g 时, 熔覆层的摩擦系数变 得最小,且过程平稳,表现了很好的耐磨性。而 基体在300 g 载荷时的摩擦系数有稍微上升趋势, 略大于熔覆层时的摩擦系数。
当载荷为400g的时候,经过35min的磨损, 熔覆层的摩擦系数逐渐升高,耐磨性能下
采用WYKO NT 1100 型光学表面轮廓仪测量 磨痕的深度和宽度, 每点间隔3微米,测量 数据点数根据磨痕宽度随机生成。在计算 机上使用OriginPro软件完成磨痕断面曲线的 精确还原, 再与初始表面拟合,最终利用 OriginPro编程计算出径向磨痕宽度和深度, 并以磨痕宽度和深度作为磨损量的评定标
降。因此熔覆层比基体更有利的磨损载荷 范围是300 g。当载荷达到500g时,其产生 的应力已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在滑动摩
擦过程中材料发生了撕裂,产生了很多碎 屑, 从图5(b) 看出此时的磨痕宽度和深度都 大幅上升,磨损性能急剧下降。此试验说
明使用价格便宜的铁基合金粉末进行激光 熔覆,可以达到或超过原有40Cr钢的力学性 能。
准,以摩擦系数的大小作为摩擦力大小的
标志。本试验以进入正常磨损后至结束前 ( 10 min) 的数据列出摩擦系数的变化范围和 摩擦系数的平均值。
在激光熔覆层磨损性能的研究中,熔覆层 的制备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激光输出一定 要稳定,光斑能量分布要均匀,本试验预 涂粉末高度约1 mm、宽度约2 mm,经过反 复试验获得激光熔覆的各项工艺参数设置 如表1。熔覆层示意图如图2,其结构细致、 紧密。如参数设置不当,例如粉末高度太 高或扫描速度太快则极易在表面发生裂纹、 孔洞等缺陷,下图所示为产生的气孔。
采用LWS—300WC系列脉冲Nd;YAG激光器, 激光工艺参数见下表1。基材表面用砂轮打磨 平整,使之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利于与铁基合 金相结合。在基材表面预涂上一层铁基粉末, 激光熔覆处理后再采用接塔的方法扩大熔覆的 面积,制备成大约宽20mm、长40mm的熔覆 层。对熔覆层表面进行精磨、抛光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