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部分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部分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部分

学前教育

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社会性的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又称学前社会教育。

三公、三母制度

太师、太傅和太保的官职,合称“三公”。保其身体,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之德义,即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可见,师保之教的内容是较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第一,高度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高度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四,我们分析评价古代胎教时还应请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胎教实际上也是母教。

不足:

1、夸大了胎教的作用;

2、胎教思想还是初步的,多是经验的简单总结,甚至带有迷信的成分;

3、过于强调礼对孕妇的约束。

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是我国儿童教育发展史上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第二,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第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

(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为要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有如下特点:第一,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第二,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第三,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但由于古代没有统一的小学教育体系,因此对入学的年龄规定没有统一的要求。

第四,学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第五,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一,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第三,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第四,儒家思想规范和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基础(经济、思想)

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得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破坏,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参加近代大工业的生产劳动。由家庭完全承担的学前教育已不适应这样的社会现实。这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因此, 从根本上说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虽变法失败,但其思想影响并未消失, 他们对西方儿童教育的介绍,建立学前教育制度等主张,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关学前教育的主张有 :

(1) 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2) 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

(3) 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4) 提倡女子教育 , 为幼稚师资的培养莫定舆论基础。

《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于1904年1月颁布执行,是我国第一部学制。张百熙、荣庆、张之洞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是随着新教育制度的产生而确立的。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是同新的学校体系同时产生的。

1. 蒙养院的对象

蒙养院招收“3岁以上至7岁之儿童”

2. 蒙养院的设置

“章程”规定,蒙养院不单独设立,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3. 蒙养院课程

“章程”规定蒙养院儿童在院时间每日不得超过4点钟。

教科书由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诫》、《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组成。小学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的各种教科书。外国家庭教育著作与中国妇道妇职不相悖者。

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手技。这四项教育内容与小学课程完全不同,它们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4、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蒙养院内教师称 " 保姆 ", 保姆由乳媪和节妇训练而成。训练保姆的方法,是在育婴堂和敬节堂中,选一识字妇女当教员,如堂内无识字的,可以请一识字老妇人入堂任教。

这样的保姆是“三从四德”模范的执行者和宣传者。

5. 蒙养家教合一“章程”又明确规定“蒙养家教合一”, 蒙养家教合一表现为两个方面 , 一个是蒙养院要辅助家庭教育,二是用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由此看来,建立蒙养院真正用意在于加强家庭教育。

(二)从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中,不难看出 :

第一 ,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 , 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 , 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第二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这个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

第三,蒙养院的办院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既不肯放弃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又具有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严重抄袭日本的学前教育。清末蒙养院制度,基本上仿照了日本明治三十二年颁行的《幼稚园保育设备规程》;在实施中,较正规的蒙养院教员由日本人担任,课程、教法也参照日本,甚至设备也由日本购进,表现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

“公育”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父母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儿童教育完全由公立政府负责.他设计了一个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公教”的理想教育制度。

人本院,康有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胎教学说,尤其是他的关于创立人本院以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新颖独特。人本院也称胎教院,是对孕妇和胎儿进行集体胎教的社会公益机构,是实施儿童公养公教的重要措施之一。

婴幼儿教育是康有为为大同世界设计的学前教育公养公育制度的又一级。婴儿出生后,在人本院 6 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若育婴院后设慈幼院的,则育婴院收婴儿至两岁,三岁幼儿入慈幼院至五岁,六岁入小学院。如果不设慈幼院 , 则婴幼儿总归于育婴院。儿童在育婴院接受完全的学前公育教育。

总之,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公养”、“公育”的思想 , 强调胎教的意义, 阐述了胎教的内容和方法,阐发了婴幼儿教育宗旨和管理制度等,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进行的设计,虽然未能实现,但在思想上有冲破封建传统学前教育的进步意义。康有为提出的“公养”、“公教”的教育理想,是一个终身教育计划,贫富平等,男女平等,前后相接,二十年一贯制。这不但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也是无法实现的,但它却有鲜明的反封建性和民主性,是进步的。同时,他的构想也存有唯心主义和封建教育的糟柏,应予以否定。

一,贾谊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社会作用

贾谊基本上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和礼治思想.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也.

2,论胎教

1)婚配对象的选择:先辈的遗传与品德可以对子女产生直接影响.

2)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一方面指母体本身的环境,一方面指母体周

围的外界环境.

3,论早期教育

1)继承了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认为幼年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行

根深蒂固,和人的天性溶为一体.

2)强调将儿童心智发展的水平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应尽早增强儿童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4)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还决定于教育者是否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恰当

地转换教育方法.

4,论品德修养

1)明确"品善之体"即具体的道德概念.

2)积小成大,防微杜渐

3)重视环境的影响

5,论教学方法:涉及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深浅多少和学生接受能

力之间的关系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颜之推认为人在幼年,心理纯净,精神专一,可朔性大,此时进行教育是最好的时机。教育孩子应从婴儿时开始,这不仅利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而且能够收到最佳的效果。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实行胎教。颜之推对古时圣王实施胎教的做法深为赞赏。

(二)威严而有慈

“威严而有慈”就是将慈爱与严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要爱护,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爱护的职责,更有教育的义务,教育好子女,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护。在他看来,以体罚教育孩子,是完全必要的。

(三)均爱而不偏袒

所谓均爱,是指父母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当的慈爱,而不应偏袒个别孩子。否则,客观上会助长他们的骄横暴慢习气,还会导致兄弟不睦。

(四)广泛学习,重视实用

颜之推要求子弟博习多种知识,他认为家庭教育也不能仅限于学习五经,还应兼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今后士大夫生活所必备的学问,认为非五经均为杂艺,行有余力,方可学之,而且只可兼习,不可专业。

(五)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

年幼儿童性情未定,常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人,故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儿童必须“与善人居”、“慎交游”、“交益友”。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这种“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揠苗助长。循序渐进的原则应用到教学

中,必然要求教育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

(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为要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慈善”事业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办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这种“慈善”机构不是教育机构,儿童要承担繁重的劳动,甚至超过其年龄所及。劳累、饥饿、疾病、体罚曾夺去了许多幼小的生命。因收养的均是儿童,所以有的育婴堂也对孩子给以一定的教育。但大多数幼儿在育婴堂还是受到了残酷的迫害。

《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

1929年9月《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完成 , 并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标准试验推行。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称《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又修正一次。这个“标准”,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

关于幼稚教育总目标,“标准”指出 :

(一) 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二) 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三) 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 (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

(四) 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 , 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范围,规定的幼稚园的课程内容有: 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 共七项。每一项都分别阐述 , 各项均列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的要求。

“标准”的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要点。共列 17 项 , 说明幼稚园具体的教

育方法。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建立在幼稚园制度确定以后幼稚园数量上的较大发展和各种实验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由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 , 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学前

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而形成的, 因此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

该“标准”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点,它要求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其教育

内容和方法,都比较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要求,

因此有较强的科学性。在教育内容上,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训练,不仅开发儿童的智力、身体、德性、美感,而且注意了儿童社会化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儿童的活动有相当的自由。教育目标也比较灵活,除一般要求外,还有最低限度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幼稚园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同时,这个课程标准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社会背景下,也存在一些封建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

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 称“壬子学制”,不久,教育部又

陆续颁发了各种学校令, 与“壬子学制”结合 , 成“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

制实行到1922年。

3. 改革课程

主要是改革中小学课程 , 废除读经 , 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实用课程及美术、音乐等 , 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培养。

4. 改革教学原则和方法

废除封建专制主义遗毒,强调教学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得用体罚 , 注意教育内容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系。

幼稚园的确立

1922 年 9 月 , 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 , 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公

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或“新学制”。

学前教育方面,这个学制规定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 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改变了以前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制中没

有独立地位的状况,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

地位。

1927 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泉桥等

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同时,还办了一些实验幼稚园, 如1923 年, 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 即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这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 年11月11日创办。该园办园宗旨为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该园结合农村实际,

确定保教内容,选取教学材料, 草订幼儿生活纲要,分全年的、一月的、每周的、当天的四种。在教学方法上,继续试验“设计组织”的方法 , 尤其注意:①户外

生活多,室内生活少;②注意卫生;③注意读法;④看护极小的儿童。

在幼稚师资教育上燕子矶幼稚园用艺友制的办法训练艺友成为幼儿园

教师。在燕子矶幼稚园的影响下,当时很多地方出现了创办乡村幼稚园的活动。

1. 引进日本的学前教育

2. 传教士输入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二) 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

(三)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

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杜威

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 即“儿童中心论”) 、“ 从做中学” 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 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 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 即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统称为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1938年7月4日, 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在延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一) 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一般设在环境

较完备的后方,由边区政府主办并承担费用,设备较完善,也有较严格的保

教制度。招生对象是前方将士子女和烈士遗孤、难童及部分后方机构干部子女。

(二) 单位日间托儿所

(三) 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

(四) 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一般分布于敌后解放区

(五) 小学附设幼稚班(园)。

(六) 总之,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从无到有,不仅是数量的发展,而且

用灵活多样的办园形式实践着“一切为孩子,把方便留给母亲,把困难留给自己”的信念。真正做到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保护和培育革命后代。

陶行知

晓庄师范学校建立后,1927年11月,陶行知在陈鹤琴、张宗麟的协助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以后,又创办了晓庄幼稚园、和平门幼儿园、新安幼儿园等。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一) 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与确立

由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主张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种观点在反传统教育

上很有意义,在五四前后有很大影响。陶行知也曾作为宣传者、倡导者,并且在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大力开展平民教育活动,然而却没有得到广大劳苦民众的欢迎。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探寻新路。他逐步酝酿一个新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便是在办晓庄学校时期所形成和确立起来的生活教育理论。

(二)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行改造,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1.生活即教育。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进行改造。二者都反对传统教育脱

离实际,反对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但陶行知认为二者有不同之处,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指教育必须从个人的实际生活出发,而"生活即教育",是以实际生活为教育源泉,教育领域才宽广。

"生活即教育" 包括以下含义:

(1)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2)" 是生活就是教育 " 。

(3)" 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是使生活发出真力量的 "真教育" 。

2.社会即学校。这是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改造。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是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中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他认为必须把受教育者放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接受训练。

3.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体现了他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基本哲学思想。

(三) 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

这种思想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不是杜威教育思想的简单翻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过程,也是陶行知逐步改造和摆脱杜威教育思想束缚的过程。

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摆脱了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它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他以"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的精神,艰苦地探寻适合中国民族特点的教育思想的过程。抗战爆发后,他将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与反日民族解放斗争联系起来,使其教育思想更凸显民族性特点。

生活教育理论也是科学的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际统一。生活教育理论正是具有尊重实际与生活打成一片,强调客观真理的鲜明、特点。

四、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当时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即仿效外国,不适国情。二是花钱病,既是处处模仿外国,样样仰给洋人。三是富贵病,即所收儿童多属贵族。这样的幼稚园自然平民子弟是没有分的。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工人和农民,最应该办幼稚园的地方是工厂和农村。因为这种幼稚园有利于儿童教育,有利女工精神解放 ,同时也能对农民进行切实的帮助。

幼稚园新大陆

陶行知在工厂和农村开辟幼儿教育新大陆的思想,是他坚持幼儿教育要为工人农民而服务的方向,他号召应该开展一个幼稚园下厂,下乡的运动。他主张要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他认为要办好中国的工厂和乡村的幼稚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打破对外国的盲目崇拜,要建立中国式的幼稚园,使幼稚教育适合国情。

陶行知认为,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具体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

1. 解放儿童的头脑。

2. 解放儿童的双手。

3. 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巴。

5. 解放孩子的空间。

6. 解放儿童的时间。

何为艺友制?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其特色方法是艺友制的运用。

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艺友制便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艺友制的办法培养了一部分幼儿师资,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的最大的特点也是优点是,首先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第二,是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亦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第三,节省时间, 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幼师3年的毕业期限。同时,陶行知也强调,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不是培养师资的惟一方法,它应与普通幼稚师范学校“相辅而行”,不能用来替代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不能废除,而应当根本改造。

陈鹤琴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1923年春,陈鹤琴在自己家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展了幼稚园的课程、设备、故事、读法以及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等项实验研究。1940 年赴江西筹建幼稚师范。 10月1日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一一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便诞生于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

期间,他亲自开设儿童心理学、教育史等课程,并创立了包括托儿所一一幼儿园一一幼儿师范学校一一幼教系、儿童教育研究室和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附设玩具工厂等一套完整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学前教育体系。

二、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自 1940 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验,直到1947年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什么是活教育呢? 他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弊端,将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一) 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建设的能力;三要有创造能力;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抗战胜利后,他进一步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的要求,说明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不仅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

二) 课程论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获取知识经验。

(三) 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重视直

接经验,他认为“做”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就获得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二) 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

陈鹤琴通过揭示幼儿的心理特点来提出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幼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1.好动。对于儿童的这种好动心,家长及教师要正确对待,应当给他们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剌激,使儿童多与万物接触,儿童就是通过“他玩这样弄那样,就渐渐地从无知无能的地步,到有知有能的地步。”

2. 好模仿。他对儿童模仿动作的分类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

(1) 模仿的动作与所模仿的动作不是一样的。

(2) 模仿只在初做的时候,后来继续所做的动作,是感觉这个动作的快乐而做的,并不是模仿了。

(3) 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有差异的 , 并有一个发展过程。

(4) 儿童模仿是无选择的。

3. 好奇。陈鹤琴指出“儿童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生出好奇心。”陈鹤琴认为新异的刺激能激起儿童的好奇心。这种新异有两种:一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是事物与事物相接触而发生的新异。陈鹤琴还指出 : 好奇心不是永久不变的 , 是随年岁而发展的。

4. 好游戏。陈鹤琴对游戏作了深刻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游戏理论,介绍了:

(1) 游戏的种类。

(2) 游戏的发展。

(3) 游戏的价值。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他认为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第一,发展身体。第二,培养高尚道德。第三,能使脑筋锐敏。第四,为休息之灵丹。

5.喜欢成功。他认为成人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儿童的自信力与成就可以互相为用。

6.喜欢合群。要利用好群的心理教育孩子;要给他得着良好的小朋友;应给他驯良的小动物作伴侣;应给他小娃娃之类的玩具以聊解他的寂寞。

7.喜欢野外生活。他告诫做父母或做教师的,不要总不放心让孩子到外面去,不要怕身体疲劳、弄脏衣服、感冒风寒;做教师的则不要怕麻烦而不愿多事,要创造使学生与自然界相接触的良好机会。

8.喜欢称赞。成人应用言语、动作、表情来鼓励他。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赞许心,但不可用得太滥,以免适得其反。

(三) 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

1、陈鹤琴认为必须把儿童的生活过程,分成几个段落来加以研究,儿童时期的重要在于他是人类独立人格生活的奠基。陈鹤琴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主张把新生到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包含一个特征,这四个阶段即:

(1)新生婴儿期一一新生。

(2)乳儿时期一一新生后到 1 岁左右。

(3)步儿时期一—1 岁左右到 3 岁半左右。

(4)幼儿时期一—3 岁半左右到 6 岁左右。

2、陈鹤琴按照儿童发展的有序性,揭示了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确定了与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重点。

如步儿期儿童发展特点是:第一,行走的发展。第二,言语的发展。针对儿童的发展特点,他提出的教育重点是:第一,行走教育。第二,言语教育。

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要求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

(三)“五指活动”思想

陈鹤琴提出的幼稚园课程思想,包括“五指活动”。陈鹤琴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

1、健康活动,包括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 , 包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

5、语言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课程全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并采用单元制,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教学。”

深感没有这个学科的复习材料的痛苦,经我自己到处粘贴复制,整理出来这个非常长但是起到微妙作用的资料,需要的人就先用用吧。

外国学前教育史笔记

《外国学前教育史》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13.11.28—2013.12.1 书名:《外国学前教育史》 作者:周采杨汉麟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2年8月第2版 页数:326页 前言 一、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是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关注社会和公共学前教育史,研究实践发展教育实践和制度教育理论揭示规律 二、目的: 以史为鉴。学习人类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批判地继承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们对于将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我来说,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开阔视野,减少学前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 三、历史演变 (一)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公有公育,家庭产生后家庭一直是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 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主张儿童公育。 夸美纽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19世纪初,欧文为工人子女创办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1840 福禄培尔创办了幼儿园。在欧美相继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和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运动 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通过经验利用自己的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主张,福禄培尔系统的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在使学前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科中的一个独立部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了儿童研究运动、教育调查运动和各种学前教育实验活动,杜威和蒙台梭利等提出现代派学前教育理论活动课程和儿童的自我教育。 战后,日益重视学前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外国学前教育史整理

外国学前教育史整理 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1、恩物:是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对他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或数学用品的称谓,意为上帝的恩赐。 自然人:自然人是一个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并能自食其力。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幼儿游戏运动:P150鉴于二战后经济困难,幼儿教育设施不足、师资也缺乏、以及城市化使幼儿失去了集体游戏的机会,1961年家长自发组织了“幼儿游戏班运动”,以大城市和工业地区为中心,蓬勃发展起来。 5、比西量表:1905年,比奈和西蒙合作编制了第一份智力量表,通称“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这份量表以3-13岁儿童为对象,通过对被试者从易到难的各项测试的测定,判定他们的思维判断的敏捷性。 6、开端计划:1965年由经济会办公室发起的一项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为目标而实行的重要计划。 7、编织学校:P701770年,奥柏林由创设,招收2-6岁的儿童。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讲童话故事、采集和观察植物、游戏、绘画、地理等。教学方法,则重视直观教学和实物教学。 8、一般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课题研究中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9、学习阶段:p1601989年《教育方针法》确定的,法国学前教育改革,三阶段:初步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深入学习阶段 10、消极教育:P104即教育者或采取自己不教也不让别人教的方针,或只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体力,而尽可能让儿童的心闲着不用,所谓放任无为方可一切有为。 11、前运算阶段: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主要针对2—7岁的儿童。 12、需求层次论: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二、基本常识(填空、选择)

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教学教材

1.名词解释: 1.师保傅制 是指在宫廷内,为了对统治者及其继承者实施积极地影响和有效的教育,设置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其进行辅导和教育的制度。师保傅对太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明确的分工,“师”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保”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则负责培养道德。 2.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 5.“小先生制” 陶行知为了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即即知即传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6.“科学下嫁” 陶行知提出来的为普及教育的一条途径,提倡自然科学下嫁给广大的平民,还要重视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7.“五育”并举 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8.“艺友制” 陶行知提出来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解决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9.“白板说”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者把它塑造成什么。10.“白天的母亲”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指的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在白天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简答题: 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纳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 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 行的方法,遇物而教。神童教育: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4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 5 .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2 .中世纪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14至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幼儿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教师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教学教材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 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 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主要做法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的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的育儿知识。(#) 9.开端计划: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1年的保育。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10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这种思潮以幼儿的快乐作为检查学前教育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让幼儿自由游戏、尊重幼儿自由和自发活动的主张一时深入人心。(#) 11社会中心保育论:这是二战后日本出现学前教育思潮。社会中心论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社会人,也就是既要求尊重人格,又要求将学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在生活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能力。从而构成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另一种思潮。 12集体主义保育论:这是二战后在日本出现的。该保育论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地去推动集体生活而使其得到连续性发展的。可见,这一学前教育思潮在理论上明显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思想的影响。主张集体主义保育论的代表是民主保育联盟。 1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使之听话。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 1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狭隘的,作用是有限的。集体的影响则要大得多。为了教育好个人,就要先影响该成员所属的基层集体,然后再影响该成员,教师必须把整个集体作为教育对象。与此同时,个人在集体内受到教育。 15.学前教学指示法:是乌索娃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儿童,而且要教给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使教师和儿童双方的积极性都

外国学前教育史.(八套真题,考前必做)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一) 一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 一填空题: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实行的是制度。 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产生于。 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的养成、训练等内容。 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5.史前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是,这也是由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简答题 1 .简答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 2 .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3 .简答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三论述题 1论述史前社会四个时期幼儿教育的变化。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二) 十三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 一单选题 1. 古代东方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已建立奴隶制国家。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2. 学校最早出现于()。 A 乡村 B 城镇 C 皇宫 D 贵族家庭 3. 古代()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争的。 A 巴比伦 B 埃及 C 印度 D 中国 4. 古()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诵《吠陀》经。 A 印度婆罗门教 B 印度佛教 C 希伯来 D 埃及 5. 古印度()种性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A 吠舍 B 刹帝利 C 婆罗门 D 首陀罗 6. 古代东方(C )人重视学前教育,希望它能承担民族救亡和传统继承的任务。 A 印度 B 巴比伦 C 希伯来 D 埃及 7.古()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A 印度 B 埃及 C 希伯来 D 巴比伦 二填空题: 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和家庭教育。 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农务、军事等。 4.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是家长制和。 5.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 6.希伯来人在长期动荡不定的生活经历中,为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寄依赖于宗教,又寄希望于教育,把看作维系种族的灵魂;把当作实现民族统一和复兴的神圣事业。 7. 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三简答题 1 .简答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 1、P17古代初步道德教育的内容:1.培养志向;2.教以孝悌;3.勤俭耐劳;4.诚实无欺;5.行善积德;6礼 貌谦让; 2、P31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局限:方法:1.游戏、2.体罚3.讲故事. 局限: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是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 提倡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的个性发展、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注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P38三母制度: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担任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 母” 4、P67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及早施教、 2.严慈结合、 3.均爱勿偏、 5、P76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 提倡儿童要顺其自然,用对待成人的办法甚至用对待囚犯一样的办法对付儿童,其结果只能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他揭露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 2.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 “教以人伦”以儒家教育道德为中心,包含了陶冶儿童的意志品质,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发展儿童的知识智能,希望儿童身心得到教为全面的发展,诗、书、礼、乐成为儿童的主要内容和课程。 在各种教育的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在道德、智识、身体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 3.顺应性情,激发兴趣 是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他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他主张要顺应儿童性情,使其自然发展,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 他认为儿童身体、智慧处于发展之中,必须循序渐进,量力施教,儿童知识不求多,而求精,让儿童自然消化,达到自得自美 总之:王守仁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论述儿童教育原则,突破传统儿童教育的方法,丰富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 6、P104帝国主义在华培养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 1.办幼稚师范教育、 2.吸引留学生、 3.派师资任教于中国幼教机构。 7、P105外国教会在华推行幼稚师范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教会办的幼稚师范学校,重视宗教教育与英文教学; 1..课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外语、宗教等课 是适应外国在华办教育需要的,其中英语占学分最多。社会问题、宗教学、圣道教法等课程,都是直接为资本主义国家传布基督精神、培养顺民服务的

学前教育史考试内容整理(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A )。 A 幼稚园 B 蒙养院 C 蒙养园 D 幼儿园 2.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C )。 A 常识 B 图画 C 手技 D 行仪 3.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B)。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卢梭 4.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D)。 A 香山慈幼院 B 上海大同幼稚园 C 新安幼稚园 D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B)。 A 《童蒙须知》 B 《颜氏家训》 C 《小学》 D 《传习录》 6.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D)。 A 香山慈幼院 B 湖北幼稚园 C 集美幼稚园 D 鼓楼幼稚园 7.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是(C )。 A 奥伯林 B 欧文 C 福禄倍尔 D 巴乌利美夫人 8.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B)。 A 幼稚园 B 小孩察物学堂 C 蒙养园 D 蒙养院 9.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这里指的是(A)。 A 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B 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D 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10.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D )。 A 《百家姓》 B 《千字文》 C 《幼学琼林》 D 《三字经》 11.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是(A )。 A 开端计划 B 振兴计划 C 倍增计划 D 普及计划 12.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B)。 A 小先生制 B 艺友制 C 五指活动 D 行为课程 13.在中国古代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张顺导儿童性情的思想家是( D )。 A.贾谊 B.颜之推 C.司马光 D.王守仁 14.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B )。 A.小孩察物学堂 B. 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稚园 15.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 A )。 A.保姆 B.教习 C. 乳媪 D节妇 16.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C )。 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D.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17.将中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更名为“幼儿园”的文件是( A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8.在古代西方以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为教育目的的国家是( C )。 A.古埃及 B.古罗马 C.斯巴达 D.雅典 19.1899年,日本首次由政府颁布的规范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式法令是( B )。 A.《幼儿园保育条例》 B.《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C.《幼儿园令》 D.《幼儿园令实施规则》 20.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C) A.伊拉斯谟斯B.维吉乌斯C.夸美纽斯D.卢梭 2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A)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幼儿园指南》 D、《母育学校》 颜氏家训 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书,用以,“整齐门内,捉撕子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一般家教著作,全书分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普、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考试必备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考 试必备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 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着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主要做法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的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的育儿知识。(#) 9.开端计划: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1年的保育。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这种思潮以幼儿的快乐作为检查学前教育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让幼儿自由游戏、尊重幼儿自由和自发活动的主张一时深入人心。(#) 11社会中心保育论:这是二战后日本出现学前教育思潮。社会中心论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社会人,也就是既要求尊重人格,又要求将学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在生活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能力。从而构成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另一种思潮。 12集体主义保育论:这是二战后在日本出现的。该保育论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地去推动集体生活而使其得到连续性发展的。可见,这一学前教育思潮在理论上明显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思想的影响。主张集体主义保育论的代表是民主保育联盟。 1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使之听话。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 1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狭隘的,作用是有限的。集体的影响则要大得多。为了教育好个人,就要先影响该成员所属的基层集体,然后再影响该成员,教师必须把整个集体作为教育对象。与此同时,个人在集体内受到教育。 15.学前教学指示法:是乌索娃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儿童,而且要教给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使教师和儿童双方的积极性都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部分)

学前教育 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社会性的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又称学前社会教育。 三公、三母制度 太师、太傅和太保的官职,合称“三公”。保其身体,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之德义,即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可见,师保之教的内容是较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第一,高度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高度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四,我们分析评价古代胎教时还应请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胎教实际上也是母教。 不足: 1、夸大了胎教的作用; 2、胎教思想还是初步的,多是经验的简单总结,甚至带有迷信的成分; 3、过于强调礼对孕妇的约束。 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是我国儿童教育发展史上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第二,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第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 (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为要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有如下特点:第一,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第二,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第三,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但由于古代没有统一的小学教育体系,因此对入学的年龄规定没有统一的要求。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纳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 行的方法,遇物而教。神童教育: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 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4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 5 .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2 .中世纪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7岁至14岁为第二阶段;14至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幼儿教育时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教师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1 .《普洛登报告书》(1966):1966年,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普洛登女士发表了一篇报告书。该报告在第九章《为义务教育前的幼儿提供教育设施》中,呼吁大力发展英国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该报告提议:(1)幼儿教育应以20人为1组划成1 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 个“保育中心”;它们可以与保育所或者儿童中心的诊疗所结合起来。(2)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权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3)最理想的是将保育集体在内的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各个收容儿童的设施及小学校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制定新的地区计划和对老区重新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 2 .《哈比教育法》:1975年法国颁布的一个法案。规定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儿童个性;消除儿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条件差异而造成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早期发现和诊治儿童智力上的缺陷及身体器官上的残疾;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根据此法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四重作用,即教育、补偿、诊断治疗及与小学衔接的作用。 3 . 日本《幼稚园令》(1926):1926年,文部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身体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的;放宽了入园年龄的限制。 1 .发生认识论:所谓“发生认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思维)发展的结构理论,其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出生后,认识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其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问题。 2 .结构:所谓结构,也叫整体、系统或集合,“是具有整体性的阿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结构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即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整性。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1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继发生后,我敢说我从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

外国学前教育史试题1

外国学前教育史试题1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 2、现代日本学前教育机构包含、、 3、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 4、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5、世界文明古国:、、、 6、夸美纽斯,《》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7、1816年,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创办 8、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教育立法是:《》《》 9、史前社会分4个时期:、、、 10、皮亚杰1928年、1965年的专著是《》《》 二、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6分) 1、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 2、《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3、幼儿玩具图书馆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2、骑士教育主要任务: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身体养护。

()3、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英国_。 ()5、伊丽莎白·皮博迪于1860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四、简答题(共32分,每题8分) 1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2、简述《母育学校》 3、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4、二战后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有那些? 五、论述题(共25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10)

2、用自己对福禄倍尔的认识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5分)

答案: 外国学前教育史试题1答案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 2、现代日本学前教育机构包含保育所、幼儿园、临时收托服务机构 3、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柏拉图 4、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5、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6、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7、1816年,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欧文创办 8、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教育立法是:《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 9、史前社会分4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 10、皮亚杰1928年、1965年的专著是《儿童的判断和思维》《语言和思维》 二、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6分) 1、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 a)是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b)私有制萌生,部落战争出现,氏族部落出现了由推选或选举产生的酋长和军事长官两个首领。 c)为满足军事民主制的需要,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 d)学习使用武器和作战方法,锻炼强健的体魄,成为每个氏族成员的必修课。 2、《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1899,文部省颁布,是日本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法令,奠定了该国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 2)对日本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保育内容及保育时间等做了明确规定。 3)影响: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幼儿园设置和编制课程的标准;成为以后日本幼儿园制定新章程的依据。 3、幼儿玩具图书馆 P179 三、判断题(共5分,每题1分) 1、.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2、.骑士教育主要任务: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身体养护。 3 、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英国_。 5、伊丽莎白·皮博迪于1860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四、简答题(共32分,每题8分) 1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P141-1441、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5、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论学前儿童的智育和德育。6、论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选择 3、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4、论幼儿入学前准备工作。 2、简述《母育学校》 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2“母育学校”的意思是母亲膝前的教育 .副标题:“论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3,论儿童的本质: 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是任何事物不能与之比拟的宝物。 4,论述了“怎样去发展儿童的健康和力量”。 5,探讨了幼儿入学前准备工作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 3、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1)19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英国 2)影响之一:学前教育机构开始两种制度并立: 收容工人阶级和贫困阶层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中上阶层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 3)影响之二:是幼儿园开始减少读、写、算训练的时间,而增加游戏的时间,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 4、二战后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有那些? P179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

1.预成论泛智要素教育性格形成说1944年英国《白特勒法案》幼儿凭证计划店铺幼儿园白天的母亲开端计划儿童中心主义保育思潮社会中心保育论集体主义保育论教学训导教学模式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学前教学指示法 2.系统脱敏直接教学法多闻台式均爱风化大家庭幼保元化人文主义欧州的文艺复兴运动宫廷学前教育保傅教育制度乳保教育制度外象内感早渝教艺友制行为课程整个教学法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简答题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具有哪些特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世界幼儿教育发生哪些变化简述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与柏拉图不同的是简述昆体良重视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与天性关系的思想及意义简述夸美妞斯涉及幼儿游戏理论和对学前教育的贡献简述乌申斯基的儿童教育观战后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20世纪上半期美国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简述罗素的学前教育思想简述法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联邦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4.简述20年代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苏联学前教育的特点杜威提出的教学法内容是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要求教师的准备工作有德可乐利教学法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及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原始社会幼儿教育依据和方法古印度等级和种姓制度古雅典家庭教育内容古前罗马幼儿教育内容柏拉图论幼儿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 5.亚里士多德关于婴儿保育普鲁塔克中古时期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夸美纽斯世界观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评价母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用书近代英国学前教育全部知识点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1881年政令在法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 6.凯果玛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塞贡的弱智儿童教育法20世纪中期以前幼儿教育设施特点乌申斯基教学论思想裴斯泰洛齐的生平教育理论家庭教育欧文主张的幼儿教育20世纪英国学前教育特点日本幼儿教师资格证获得途径苏联马卡连柯集体教育原则和方法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老解放区对幼儿品德教育原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特色昆体良关于教育与天性的思想及意义 7.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特点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目的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封建社会我国学前教育特点颜之推关于学前教育原则和方法朱熹儿童教育思想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试述幼稚园课程标准古代具有积极意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奏定学堂章程》的主要内容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实现意义 8.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试析幼稚园课程标准老解放区在包教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有何经验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幼稚园教育陈鹤琴幼稚园教师应有的认识和应具备的条件陈鹤琴活教育体系 9.老解放区对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有哪些经验老解放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原则简述蔡元培学前美育思想恽代英儿童公育思想简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张雪门的行为组织课程观点陈鹤琴幼儿心理特点陈鹤琴课程论思想的内容建国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朱熹的学前教育思想王守仁学前教育思想张履祥学前教育思想提倡"耕读相兼"的积极意义 论述题 1.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教育观点发生哪些转变 2.论述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影响 3.论述福禄贝尔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 4.论述80年代以来美国的学前教育改革 5.论述幼保一元化的进展 6.论述杜威幼儿教育思想 7.论述杜威教育理论的地位与影响 8.论述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不同9.论述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试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2.论述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 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

24. 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是南京,南京高师附小幼稚园被称为“杜威院”。P120 25. 陶行知“爱满天下”口号,陈鹤琴“一切为了儿童”。P122 26. 儿童公育思潮,以蔡元培、恽代英为代表。 27. 恽代英,“理想的儿童俱乐部”。P124 28. 在全国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幼教工作者提出了要办平民幼稚教育的口号。p125 29. 幼儿教育平民化的思潮,奠定了乡村幼稚教育试验活动的思想基础。 准。P126 31.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为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 32. 1922. 壬戌学制,确立幼稚园制度,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一个实验、改革、 发展的时期。P129 33.创办厦门集美幼稚园的是 p130 ,实 p132 35. 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陈鹤琴于1923年春创办的。开创了大学进行幼儿教育实验研究活动。P133 36.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利用_艺友制__的办法训练学员,培养出来的学员有能 力独自办理一个幼稚园。P136

37. 上海大同幼稚园,是中国互济会创办,由地下党领导,专门收养抚育革命者子女。 38. 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陆秀,有辅导各县市幼稚园的责任。P137 39, 民国幼稚园师资培训,设立幼稚师范科,由《师范教育法》《师范学校规程》规定。P138 40. 集美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办者是.陈嘉庚 p140 41.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42. 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是国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陈鹤琴。 p141 43. 老解放区,即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44. 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 45. 1934年2月,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的是我国苏区中央人民政府 p143 金 p144 47. 为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成长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 48.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长为 《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老区又一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文件。P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