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66页PPT
“少教多学”的发展历程

“少教多学”的发展历程——陕西省绥德县辛店中学开展有效教学改革纪实崔明飞辛店中学是绥德县的一所局属初级中学,地处城南1公里的呜咽泉村。
学校占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有教师88名,学生671名,开设12个教学班。
绥德县辛店中学的前身是辛店乡办中学,只有一座三层教学楼,五间平房,办学条件艰苦。
学生都是基础极差,升学无望,进不了县办中学到辛店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孩子,家长对孩子都没抱多少的希望。
师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是上轻松班挣全额工资,每年升高中人数都是个位数。
学校地处城郊,城内有4所县办中学,还有两所私立中学,用学校教师们的话说,辛店中学先天营养不良,不死就是好造化。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辛店中学不断摸索实践,最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全县前3名,学校中考升学率一年一个台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受到了上级的多次奖励,学校还获得了“省级文明校园”的称号,特别是在有效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引领全市有效教学的典范。
2011年9月20日和2012年5月18日,榆林市教研室和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和“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现场会”相继在绥德举行,与会人员对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辛店中学的“6+1”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
会后,全市先后有12个县区和市直中小学共62多所学校近3000名校长、教师来辛店中学观摩课堂教学。
南六县的教育局长,米脂县教育局也参观了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
从2009年开始,学校已经进入了有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所学校起死回生呢?我们又能从我们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起步篇面对学校的种种困难,学校领导下定了决心要改变。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特级教师林华民的教学主张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理论家,而是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这里所谓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依据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方略与行为准则。
为此,参考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主张、根据新课程理念与经过大量教学实践检验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明显作用的教学方略,提出了如下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第一条面向全体原则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听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的“课堂回声”,只要教室里有部分学生回答,就认为全体学生都已经理解了,于是就放心地继续讲下去;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或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实际上这样做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课堂思考权;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热衷于拔高知识难度、拓展知识深度,美其名曰“与中、高考接轨”,实际上能够接受的学生只是部分或少数;有的教师则只习惯于站在讲台讲课,很少或几乎没有走下讲台开展课堂指导,并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谓“讲功好、导功差”,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毫无疑问,“面向全体原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原则,是教师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每位教师都要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学是面实用文档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或少数学生,无论是教学难度、深度的把握,还是教学过程中问题、练习的选择,还是课堂指导的过程,都要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特别关注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绝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实现“面向全体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一是选择内容。
教学的内容选择,包含一节课教学进度、难度的控制、例题习题的选择,都要以所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为依据。
二是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评价标准、课堂指令、课堂练习等方面都要进行分层次要求,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都能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课堂参与机会,获得教师与同学帮助的机会。
“少教多学”的课堂理念

“少教多学”的课堂理念作者:周卫华来源:《教育》2015年第52期为培养新时代的新加坡公民,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少教多学”的主张,开发了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花瓣)框架。
“花心”是“投入学习”,五个花瓣分别是教学法、学习内容、学习体验、学习环境的氛围、评价。
当这五个方面都做好时,学生是没有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学生才会快乐地多学。
从此,新加坡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尊重教育规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尚有90%的潜力。
控制论奠基人之一的N·维纳说:“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教育工作者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和潜能的人。
这就决定了教育始终必须“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师生为本、关注学校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本质发展,关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人的需要的关注,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和归宿。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尊重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及教师教学规律。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应该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
深入学习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任何违背规律的教学,都将事与愿违,无法实现预期的理想目标。
新加坡的“少教多学”教学改革,通过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实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ppt

3.养成良好习惯的一般方法 (1)创造好环境 (2)要开好头 (3)不找借口 (4)要有目标 (5)要从小事做起 (6)持之以恒,不能松懈
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让孩子使劲玩 ,直到精力透支 做一些心理暗示 适当地给予表扬 按时就寝,形成规律 睡前不要做剧烈活动 坚决不让孩子熬夜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三班讲座
一、必须培养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安静入睡、正确睡姿、按时起床 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饭前便后要洗手 口腔卫生习惯: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 卫生习惯:保持头发、衣服等整洁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行为习惯:不撒谎,不吹牛,不说毫无根据的话;兑现承诺,说到做到;知错就改,不推诿,不隐瞒
四、幼儿必须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能自己整理玩具,每次完毕,把玩具归位整齐摆放好
五、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1.良好习惯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 试验(尝试) 检验(确认) 形成(建立) 对于习惯的形成,多次的重复和强化是极为重要的“中坚力量”
2.怎样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表扬鼓励法 示范法 练习法 随机教育法 暗示法 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强化良好行为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一致
二、必须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爱动脑筋,爱问和认真回问题 细心观察,好探索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看书坐姿端正;正确握笔写字 爱护书本用具
三、必须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正确使用“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别人说话时不乱插嘴 早晚向老人、父母问好;出门回家都要告诉父母、老人 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恭敬;不惹父母、长辈生气 不打扰大人工作和休息 随时与父母、老人沟通有趣的事情 有好吃的,先请父母、老人吃;吃饭时请长辈先吃;学会和兄弟姐妹谦让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ppt课件

• 5、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 用品。
• 6、写完作业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53
•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 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加强课外阅读 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41
•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在中低年级十分常见,到了高年级也 有不少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 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低年 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 步计算应用题作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在高年级的解决问 题中学生常把单位“1”判断错。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
1今天任务今天完成2善思善问少说夗做3发现错诨务必改正4讣真学习珍惜时间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6诼前预习诼后复习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21能说会道通古今大声说天马行空思维强放开想妙笔丹青写梦花灵活写一丝丌苟记心头规范做耳闻八方晓天下仔细听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关注的几个方面耳闻八方晓天下仔细听课听好成绩好23丌做课堂的沉默者我提问学会表达多跟老师交流话闸子要打开话闸子要打开能说会道通古今大声说24天马行空是有前提的需要发散思维敢找老师茬儿通过大胆探索才更富有创新精神我思考我理解天马行空思维强天马行空思维强放开想放开想25丌整洁丌笔记错必纠需订正嘴在读手在记妙笔丹青写梦花灵活写26做个学习做个学习小管家小管家一丝丌苟记心头规范做五官五官眼要会看五官耳要会听嘴要会说心要会想手会操作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22教师对绅节的指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5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板1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有三大法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其中的法宝之一。
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先由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呈现地却是不同的课堂。
半年以来,向老教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初步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值得坚持就像消费者评价他使用的产品一样,我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是一种值得坚持的教学模式。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一种母语优势!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学生的自学语文的能力较高!自学能力越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操作起来更方便,效果也更好。
教学主要包括教和学,然而先后顺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
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
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学,而且是自学。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传统教学模式只依靠接受学习来使学生达到有意义的学习,进而使能力发生变化。
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合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10.2《师说》课件(共4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朗读并试背全文
背诵线索提示:
观 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 —择师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
其身耻师、替子择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用原文(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结:第1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 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 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理、 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古今异义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泛指初等教育场所
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常常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今:用不着、不需要
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先学后教 精讲精练

先学后教精讲精练1、“先学后教”理念的解读:“先学后教” 是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是学生是带着任务和目标的自学,是一堂课的起点。
在学生的自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困生,以便为后面的“教”做准备。
“教”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先学后教”的“教”要求教师做到: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
三不讲:已学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学不会的不讲。
“先学后教”提倡相信每个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展现出如下优势。
1、“先学后教”体现了“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面向全体学生,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
2、“先学后教”有利于转化学困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的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这样的课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困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
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3、“先学后教”有利于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师生得到了共同解放。
学习的全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
课堂上没有苦学的学生,也没有苦教的老师。
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能当堂完成,当堂过关。
2、“先学后教精讲精练” 的实践操作过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不存在固定的教学模式。
但是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操作和思维方法,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先学后教,精讲精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师生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