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对的爱情诗

论李商隐对的爱情诗
论李商隐对的爱情诗

密级:

JINI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题目:爱情诗中的奇葩—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别:中文系

专业年级:2009级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蒋翠翠学号:2009011029 指导教师:赵雷职称:副教授

起讫日期:2011年1月— 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一、李商隐的身世及对创作的影响 (4)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种类 (5)

三、无题诗中的爱与情 (6)

四、李商隐无题诗的爱情倾向 (7)

结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爱情诗中的奇葩——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汉语言文学专业蒋翠翠

指导老师赵雷

摘要:李商隐出生在趋于没落的晚唐时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朝代的没落、家世的衰微及爱情的不顺为他的诗作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李商隐的六百多首诗中,爱情诗约占十分之一,这些诗分为写婚外之情、写夫妻之情和所写对象不详三类,最为突出的是这些对象不详的爱情诗,而这些大多为《无题》之作,是古代爱情诗中的奇葩,这些无题诗将爱与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诗作崇尚含蓄美、和谐美,注重感伤美、形式美等等,都鲜明地表现了无题诗的美学倾向。而李商隐的诗意迷离,表现出来的朦胧美使古今研究者为此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无题诗是否有寄托,有什么样的寄托,其实无论是些男女之情,还是有所寄托,都表达了真挚的感情,给人以美感。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爱情美学倾向

Wonderful works of love poems

——discuss untitled poems of Li Shangyin

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Jiang cuicui

Tutor Zhao lei

Abstract: Li Shangyin was born in the late Tang period to the decline ,a outstanding poet of this period. The fallen of the dynasty ,the decline of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crossed in love set a sentimental stone for his poems. In the more than sixty hundred poems of Shangyin ,love poems about one-tenth .these poems divided three classes,which is about writing affairs,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nd writing no detailed object. The most prominent is the last class, in which most works is untitled .They are also the wonderful works of the love poems. They represent the love fully,and these works advocating subtle beauty,harmonious beauty,focus on sentimental beauty and beauty of form,etc. They also represent the untitled poems'. The hazy beauty shown make the ancient and modern researchers argued,the point of they argued is weather and what mean on untitled poems. In fact,weather love or mean,they both represent really feeling and a sense of beauty.

Keywords:Li Shangyin untitled poems love aesthetic tendency

引言

李商隐研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在李商隐现存的600多首诗中,有政治诗、咏诗诗、感遇诗、爱情诗,但李商隐最为独特的是无题诗。这些无题诗意境迷离,含意曲奥,构思奇妙,表达了诗人的爱情理念,本文通过分析作者身世对创作的影响,到对爱情诗的分类,再到对无题诗的透彻分析,从而挖掘出了李商隐无题诗的深刻内涵,解答无题诗为什么会成为爱情诗中的奇葩。

一、李商隐的身世及对创作的影响

李商隐,字义山,字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人,从祖父一代起迁居荥阳(今河南郑州)。他一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这一时期,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唐王朝已经趋于没落。李商隐的童年时期,朝廷一度削平藩镇,出现过短暂的所谓“元和中兴”,但政治上的种种积弊依然存在,军事上的一时胜利并不巩固,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元气大伤,漏洞百出,与昔日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矣!李唐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微,藩镇割据日趋严重,宦官掌控军政大权,决定皇帝的废。,官僚群体中又有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之间的斗争,即所谓“牛李党争”,势同水火,延至唐末,不少文人卷入这场争斗,深受其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是唐王朝崩溃之前的景象。

怎样的时代,就产生怎样的人物。李商隐的一生的遭逢际遇,处处与他的时代密切相关。他的家庭,从高祖一代起,都只是做过县令、县尉和州郡僚佐一类地方官吏,而且曾祖、祖父都死得早,“百岁无业,家惟屡空”⑴。李商隐九岁时,父亲在浙西幕府中病故。他奉丧侍母由浙西反郑州时,生活更是艰难,“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⑵。这种寒微处境,既使他对社会生活较早地有所体察,也促使他自幼“悬头苦读”⑶,企图由科举进身,以“振兴家道”。当时,他跟踪堂叔求学,这位叔父长期隐居不仕,擅长古文和书法。在他的熏陶下,李商隐显得幼年早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使他形成一种遇事易生悲感的性格特征,感伤成了他性格基调。

文宗大和三年,李商隐被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聘为幕僚。令狐楚是牛党重要人物,他让李商隐跟自己的儿子令狐绹等同学,亲自传授作骈文的技巧。李商隐很快青出于蓝,成为骈体四六名家,这对他诗歌创作属对的精切、用典的繁复和词采的华美都有明显影响。开成一年,由于令狐绹的奖誉,李商隐登进士第。但同年冬,令狐楚去世,使他失去政治依托,不得不另谋出路。从诗人开始步入社会到开成二年末,是他政治上依托显宦,积极为登第入仕而努力的时期。这一时期,能确切编年的诗不多,但无论是政治诗,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以及抒写爱情和人生感慨的诗作,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显露出沉郁、冷隽、感伤、绮艳等特点。开成三年,李商隐在应考复试中被抹去了名字,这是诗人政治道路上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落选之后不久他到王茂元家里做幕僚,王茂元肯定他的才能,将最小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在令狐楚死后几个月,却转依与牛党关系较为疏远的王茂元,被朋党积习很深的牛党视为“诡薄无行”⑷。

从开元三年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落选到武宗去世,手机他的诗歌创作由前期着重抒写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与感受,逐步向后期着重抒写个人身世遭遇和人生感喟的过渡期。

大中五年,他的妻子王氏因病去世。仕途失意,家庭变故,更使他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大中二十年罢职回郑州闲居,不久就寂寞而死。这一时期是他政治上穷途抑窒,生活上漂泊天涯的时期,也是他深婉精明,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诗风最后成熟的时期。

李商隐恋爱经历过三次,第一次是他二十二岁时,与柳枝的恋爱,由于种种矛

⑴李商隐,《祭裴氏姊文》

⑵李商隐《祭裴氏姊文》

⑶李商隐及其诗文—《文学教育(下)》2008年06期

⑷《新唐书?文艺传》

盾,一场期约成空,柳枝在这次期约后被藩镇娶走。李商隐在家庭巨变后去玉阳观学道,这一时期是不能忽略的,这时诗人萌发了与女道士宋华阳之间刻骨铭心的初恋,由于自身的贫寒,家庭的责任和施展雄才大略的政治抱负,也由于宋华阳道士身份以及种种其他因素,使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发展为婚姻。然而,在婚姻上,李商隐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妻子王氏出身名门,对丈夫体贴周到,夫妻恩爱,但由于李商隐一直官运惨淡,所以长年夫妻分居。王氏由于操劳病痛,大中五年,诗人三十九岁时她就去世了,中年丧妻对李商隐的打击是惨痛的。由于仕途坎坷,初恋未果,婚姻不幸,这样的人生境遇就奠定了李商隐爱情诗的基调,而这种感伤是寓悲于美的。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种类

李商隐现存的六百多首诗中,爱情诗约占十分之一,而以“无题”标题的诗约二十首,而这所数量不多的无题诗,却是最值得人们称道的千古绝唱,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商隐的爱情诗按抒情对象来分,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诗人青年时代的恋爱对象而写,即就婚王氏以前。这类写婚外之情的诗作刻骨铭心,哀婉动人,在表达上隐晦曲折。这类诗描写的对象,现在从史实得到证明的有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阳华。而这一类诗意境过分晦涩,名著也较少。诗人二十二岁和洛阳的一个十七岁的商人女儿柳枝结识,后因友人故意开玩笑,把他的行装先期随身带走,所以他也就无法再待下去,后来堂弟让山告诉他柳枝被贵人夺去的消息,这一场恋爱就此中断。诗人怀着苍茫萧瑟的心情写下《柳枝五首》,其第一首云:花房与蜜脾,蜂雄侠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尽管李商隐家庭早已破落,但毕竟算是“王孙后代”,因此他和柳枝这一个商人的女儿,在崇尚门阀的人眼中,算不上门当户对,难以论嫁,这就好像花房和蜜房一样,尽管有着密切关系,可终被认为并非同类,明知佳偶难谐。今天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回想当初,又何必苦苦相思呢?

李商隐在柳枝被贵人娶后,还有过一次恋爱生活,那是与女道士宋华阳的交往。商隐诗中直接提到她姓名的有两首,一为《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一为《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前一首内容比较空泛,看不出和宋华阳有什么进一步的关系。《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一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赏夜,玉楼仍是水晶帘。”“偷桃”用东方朔事,喻求仙,“窃药”用嫦娥事,喻夫妇。月夜中三人同赏,本是快事。可是因为被水晶帘所隔,他们的恋爱不能成功。这里的“水晶帘”是一种巧妙的象征,实际上暗示了诗人所痛心的当时社会中给恋爱设下的种种障碍。

第二类是写夫妻之情。这类诗情真意切,朴实感人,在表达上较明白晓畅。李商隐对王氏的爱情在婚前已经开始,他在巴东一带写的寄内诗《摇落》中说的“结爱曾伤晚”,很好的说明他对王氏早已属意,但可惜成婚较迟。由于王茂元是李党,而过去一直比较接近牛党的诗人竟然就婚王氏,于是长期受到了“牛李党人嗤谪,而处于可悲的夹缝地位。李商隐夫妇有着梁孟风度,所以他们的爱情是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思想基础。商隐结婚不久应博学鸿词科,在复审时被所谓“中书长者”抹去姓名。落选后写了《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群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心中恨不平。

“锦长书郑重”指王氏写过信他,慰其落选。“眉细恨分明”,则进一步写出王氏为

诗人受排挤打击而恨。特别是最后画龙点睛地用“莫近弹棋局,心中恨不平”做终,显示了当时勾心斗角和翻云覆雨的党争局势。这是王氏之恨,又何尝不是李商隐之恨?

由于怀着这样平生知己的深切共鸣之感,李商隐平所写有关王氏的爱情诗没有一首不是一往情深。不管是离情别意或是伤逝悼亡,无一而非深心之语、血泪之篇。李商隐的一生,除了在母丧时闲居永乐、再入秘省和服阙入京时,有几次难得的机会和王氏有过短期团聚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分居两地的。因此离别之情的抒写便成为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题材。如《临发崇让宅紫薇》中“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不仅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离情别意,还含蓄地点燃了王氏的深情脉脉。这次还只是小别,大中元年以后当宣宗登位,李党下台,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排挤,四方做幕,漂泊天涯之时,他的离情别意就更深沉一些了。一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去话巴山夜雨时。

眼前是在巴东一带归期难卜,但却设想到回家时闲话到此时夜雨情景。表明诗人苦苦的思念。

王氏死后,李商隐写了不少诗篇,发为悼念,情挚意真,哀感动人。当看到亡妻故物时,他苦忆玉人的容貌:“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房中曲》)等到李商隐后来从四川东归,再回到那个依稀留下无限闺中梦痕的岳家故宅,他的物在人亡的哀婉就更加百感交集。写下《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室内“蝙拂帘旌”,“ 蝙拂窗网”,境界实在是万分凄瑟。诗人因深深沉浸到这一境界之中,明知“蝙拂”“ 鼠翻”却仍情不自禁地浮起伊人如在的梦想,终夜“辗转”,闭目“惊猜”,终于好像听到私语,嗅到余香,夜起重歌,竟忘了人天的寥廓。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面临爱情摧折的愁惨心境,也可以看出地老天荒,此心不渝的缠绵和沉笃的情调。

第三类是李商隐爱情诗中一些对象不详的作品。这类诗往往提高到爱情意境来进行渲染和刻画,而并不机械繁琐的接触到特定、具体的人物事件,甚至于某些作品中也可能寄托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慨。由于艺术的高度精湛,形成古代爱情诗的奇葩。它们大多为《无题》之作,尽管描写的都是爱情,而具体画面不同,情景各异。有的描写一对爱侣相见的机会难得,一旦会面时越发难舍难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有的是刻画一个女郎,因为羞涩,见面匆匆,错过了叙谈的机会,“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香声语未通。”(《无题二首》)有的是怅惜对方已远隔,而现在更加杳渺难寻:“刘郎已恨蓬山远,更个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这些作品与其说是爱情的直接描绘,还不如说是透过爱情题材写出了诗人对青春和幸福的沉思与探索,表现了爱情追求中苦闷和希望的交织,也唱出了在爱情遭遇挫折时的空虚,惆怅和低吟。

三、无题诗中的爱与情

李商隐的无题诗描写爱情带着几分悲伤。《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处无多路,清鸟殷勤为探看。

对于这首无题诗,刘逸生下过这样的论断:这首无题从诗的表面意义看,当然是在描写爱情的哀怨,而且也只有这样去认识它,诗里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底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假如把它说成“政治诗”这些句子简直一钱不值⑸。而暨南大学郑孟彤先生表示不同意,他尽管认为这首《无题》在精巧的辞藻中蕴含着缠绵悱恻的情感,但他同时认为实际上这一类诗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它只是唐代封建士大夫风流情思的表现⑹。而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周振甫坚持这首《无题》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春后,从徐州回京,“希望令狐绹推荐的陈清之作⑺。诗人自己说过:“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又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无论怎么去看这首诗,词句中的美却感染着每位读者。这首《无》多数认为是写爱情的,不妨先在认同这首《无题》为爱情诗的基础上去分析它。,细品诗意,全诗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的执著追求是十分明显的。鲁迅论悲剧时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⑻。”《无题》悲剧性的主旋律,正是人生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东西——爱情,惨遭毁灭而产生的无穷悲伤。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奠定了全诗悲剧的基调。“生离死别”,人生一大憾事。热恋中的双方,由于种种原因而硬被拆散,天各一方。这种生离之惨,甚于死别。故《楚辞》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再如《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是一首一别无会的失恋的诗。首联谓所思之人有约不来,去无消息,使我梦绕魂牵,醒后惟见残月,惟闻晨钟,天已明矣。次联上句追忆梦中情景,故远别而痛哭,泣不成声,唤她不应。下句谓醒后因强烈思念而匆忙写成情书,以至于墨犹未浓。三联谓室中“蜡照半笼”,“麝熏微度”皆是为伊人来到所做的准备,可这一切徒劳无用,反成对自己的嘲讽。末联谓本恨咫尺天涯,如今伊人远去,永无会期,令人抱恨无穷也。李商隐爱情诗中哀伤的基调也是由于他身世影响,一生落魄寂寥,夫妻聚少离多,所以写出这种基调的诗歌,不过他的吟唱不免有着幻梦的、无力的悲叹。

刘逸生.《李商隐:<无题>》《唐诗鉴赏集》第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北京第一版

⑹郑孟彤》.《中国诗歌发展史略》第15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

⑺周振甫.《李商隐》《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弟68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第一版

⑻鲁迅.《再论雷峰塔倒掉》1925年

李商隐无题诗中有部分感情浮薄庸俗,明显是艳情冶游之作。如“昨夜星辰”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纪昀就说这首诗是“狭邪之作无所寓意,深解之者失之”⑼。我们从末句的“走马兰台”可知当作于他和王氏婚后做秘书省较书郞时,诗中写自己在春风吹拂的夜晚,曾参与一次灯红酒绿的宴会,座中有他属望的女子,自己虽身不能与之相接,心则与之相通。但由于羁官秘阁,须听鼓走马上班,未能就留,故有“轻蓬”之叹。这首诗色彩明丽,情意婉转。

四、李商隐无题诗的美学倾向

“古来情语爱迷离”⑽是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他的无题诗工于言辞,辞藻华丽,深含不露,恍惚迷离,半明半暗,若有若无,隐隐约约,欲言又止。于绮丽哀艳之中时带厚重和沉郁,与吞吞吐吐之中映托出无可奈何的苦衷。首先,注重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与美学理想是李商隐无题诗的一个很重要的美学倾向。李商隐无题诗崇尚含蓄美、和谐美,中国式地表达了美与爱的关系,从而是他的诗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西方人喜欢用明朗的色调表达爱情,在情人面前千遍万遍的说“我爱你”,而中华民族却崇尚含蓄的表达方式,卓文君正式在一曲“凤求凰”中等到了司马相如爱的信息。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想象着对方因思念自己而“云鬓改”而觉“月光寒”,这样把自己对情人的思念通过调换角度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一种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感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含蓄美还表现在对朦胧意境的追求上。《锦瑟》是一首咏叹爱情,感伤身世的名篇。诗人为了表达美好生活的迷恋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幻灭,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作者通过这典故的运用,创造出一种恍惚迷离的意境,使人产生一种隔雾看花一样的感觉。再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诗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仙境、青鸟之类,这不仅是他的主观情意在神秘的气氛中得以更好的体现,同时也创造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意境。产生了一种虚幻美、梦感美、朦胧美。另外,李商隐的诗不填得太死,从而总是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心有灵犀一点通”。诗人同“她”心心相映,诗中没有交待,这就是为朦胧意境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其次,注重感伤美的是李商隐无题诗又一很重要的美学倾向。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带着热忱,也带着愁思。李商隐的无题诗或多或少,或轻或重被感伤的情怀笼罩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嗟余听鼓应官去,走为兰台类转蓬”,这些诗句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写仕途,基本上都表现向往的渺茫以及追求憧憬与幻灭的悲伤。

再次,对形式美的追求也是李商隐无题诗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美学倾向。然而他并非为了追求形式美而追求形式美,而是通过美的形式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客观上也增强他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篇,“楼”和“堂”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而用“画”和“桂”加以修饰使它具有了色彩美。“灯红”和“酒暖”不仅写出了色彩还写出了感觉。由于作者与情人咫尺天

⑼李义山诗集辑评》上《无题》二首“幽人不倦赏”上纪昀批

⑽汤春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出版中心.天津.300020

涯不能尽欢,于是便产生了奇特的幻想。运用了“彩凤”、“灵犀”的典故这样就使“隔花人远天涯近”,“银汉红墙入望遥”的感觉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李商隐的诗意境迷离,表现出来的朦胧美,加以年远事湮更使人隐晦难解,研究者们为此聚讼不已,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它们是否有寄托,寄托的又是什么?中国古代诗歌早就有借美人香草,男女之情寄托政治际遇的传统。李商隐强调诗歌要有比兴,在《谢河东公和诗启》中还明确说到他写诗是“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⑾可见他一部分诗篇另有寄托的,然而这也并不像有些注家所说,无题诗都就“寄遥情于婉委,结深怨于蹇修”⑿的有托之作。李商隐《有感》诗说:“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这就暗示他有些写男女之情作品尽管被人们疑为另有寄托,其实并无寓意。对于无题诗的评价需要分别对待,少少数写艳情的篇幅口吻轻佻,而多数则能写出男女缠绵执著的真诚相爱,意多沉至,词不纤佻。有些诗能明显看出实有托意,如“八岁偷照镜”篇: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首诗写一位早慧、美丽、高洁和勤学技艺的少女,由于青春虚度,前途茫然而产生苦闷心情,这正是与作者少年相对应。再如《照梁初有情》篇: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心中最不平。

冯诰认为此诗是开成三年诗人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落榜后所写,基本可信。“万里风波一叶舟”篇写思乡怀古之情,表示政治上失足的愤慨以及爱情虚无缥缈,等等。

无论无题诗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有所寄托,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诗能给我们美感和真挚感情的感染。

结语

读李商隐的无题诗,似乎感到他永生在爱情之中,不管是两情欢悦的温馨,心有灵犀的默契,还是执着相恋的痛苦,凄悲的失意,他的诗歌从来未停止过对爱情的讴歌。诗人不厌其烦地涉笔两性情境,以不同的眼光审视爱的世界,对不同的爱情进行了探索和发掘,给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无题诗的爱情世界,让我们久久回味不尽。

致谢

本设计的完成是在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赵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⑾《谢河东公和诗启》

⑿《谢河东公和诗启》

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同学的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唐] · 李商隐. 李商隐全集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清] ·朱鹤龄. 李义山诗集笺注序 [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

[3] [清] · 冯浩笺. 玉溪生诗集笺注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 刘学锴余恕诚. 李商隐诗选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 郑在瀛. 李商隐诗集今注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 刘学锴余恕诚. 李商隐诗歌集解 [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 刘学锴. 李商隐传论下 [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李商隐爱情诗

1 / 15 xx的xx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xx的生平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xx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 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

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悒悒不得志。大中五年去梓州 2 / 15 幕府前,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冬,梓州幕府罢,李商隐返归长安。次年任盐铁推官,一度游江南。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李商隐病逝。二、xxxx的基本内容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些抒情对象是很明显的,甚至有些是诗人自己直接点明的;有些并未点明,作者可能有某种难言之隐,故意用“无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以求隐晦。李商隐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主要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艰难,异地相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之美、凄艳之美、纯情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善于用典。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

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以 下几方面: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内容摘要:李商隐的诗歌历来人们所争议,特别是《锦瑟》一诗,到现在依然没有一种说法能为绝大多学者所接受,究其成因,因其诗歌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形成了朦胧难解的诗风。本文将从意象、用典、非逻辑结构等方面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李商隐朦胧诗风特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3选用了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两首诗。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马嵬(其二)》一诗。由此可见,李商隐的诗歌越来越为人们所喜欢,其诗歌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李商隐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议。元代诗人元好问曾在其《论诗三十首(其十二)》这样写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那么,李商隐的诗歌总体上有哪些特点呢? 一、心灵化了的意象 中国诗文历来讲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物与志、情与景通过什么来整合在一起呢?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很多诗人在写诗时都要通过一定的意象表达一定的情感。可以说,没有一首真正的咏物、咏史、

咏怀的诗是不表现作者的心灵和人格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的形象,才能掌握住,才能表现出来。”(《美学》第一卷)那么,李商隐所运用的意象和其他诗人有什么不同呢?这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所有感情、甚至灵魂都注入到诗歌的意象中去,使它们带上诗人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色彩,使意象与诗人融为一体,成为诗人的化身,使人分不出谁是物,谁是“我”。象李商隐所用的柳、梅、花、雨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无一不是被作者心灵化了的,读者读后也不能确定这些是普通的柳、梅、花、雨: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赠柳》)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见梅花》)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李花》) 红楼融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李商隐的诗歌中所用的意象,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象尚且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类富有非现实色彩的意象,其所确指更是扑朔迷离,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瑶台等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李商隐把自己内心的种种情感加之于某种意象,诗人再把这种意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教育学院 07小教中文1班柯听挺 8号 摘要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情诗尤其为人所称道。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结构上有曲折深婉的特点;二是对六朝诗风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三是大量使用典故进行叙事、抒情、寄慨。总体来说,他的爱情诗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情思婉转,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点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感伤情绪的美。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些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总体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微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对李商隐爱情诗进行赏析得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在结构上有曲折深婉、回环往复的特点。他的诗比起盛、中唐诗人来结构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镜,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而《促漏》一诗:“促漏遥钟动静阁,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堂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诗歌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另外可以感受到李诗结构曲折深婉较为典型的如《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中呈露的是一种幽渺迷忽的相思之情。头一二句描写作者为思情所困,和衣独卧,寂寥惆怅。三四句则由人去楼空、隔雨相望的冷寂,一下进到求访所思却无获而归的失落。五六句跳至对所思对象悲情触发的设想,再折回到自己梦境依稀

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

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因为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抒情诗以表现主观感情、抒怀咏志为主,它通过抒发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要服从于主观内心世界的表现。它不具体刻画人物,不展开故事情节。抒情诗中情与景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即使同为写景抒情诗,其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也是各有千秋。有的以景载情,有的触景生情,有的以景蕴情。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从《诗经》《楚辞》到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人的绝大多数诗歌都是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影响力都不及抒情诗。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欢迎大家阅读。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忆梅 唐代: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唐代: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xxxx学报1999年第4期 xxxx艺术特色 xx (xxxx师范学校邮编224200) 内容提要: 李商隐的爱情诗,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用典工切,写情细腻,巧用比喻,意象绵密,贯穿着一种执着不移的深厚感情,经得起反复咀嚼和玩索。 关键词: xxxx艺术特色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写下了许多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巧妙的比喻,内在的抒情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爱情诗,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另一方面,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从而使诗成为袁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反过来说,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于是,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内容提要]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其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其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象征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塑出情感形象;大量用典特别是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有关神仙的典故。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 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的爱情诗的特色都以抒写内心感受与渲染氛围为主,诗的意象都密度大而富于跳跃性,喜用象征、暗示和借代。李商隐因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虽然一生不懈探索追求,可前途依然渺茫,这使得他的性格始终抑郁沉重。他有感于自身,有感于世事,心中徘徊,转辗反侧,有难言之隐;他欲说还休,委婉其情,曲折其意,隐晦其事。这反映到他的爱情诗创作中去便是喜欢用象征性的朦胧境界来表达朦胧的情思。李商隐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可以说,意境的朦胧,正是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个性,朦胧是模糊,就象雾中花,水中月一样,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虚无缥渺的独特的美感。 朦胧美并非李商隐的独创,早在他一千多年前出现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构成的一片苍茫迷离的境界,那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形象,以及早他六百多年的曹植笔下那位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洛水女神,都富于朦胧美。但是,当时人们并未把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来认识,更没有哪一样诗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李商隐的贡献在于,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创作上更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美学

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初探

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初探 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都是爱情诗,它们在抒写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于缠绵、苦闷与悲愤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抒情艺术水平。本文就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隐”、“秀”、“凄”、“艳”,作一初步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语言特色诗词 一、“隐” 即“重旨”、“复义”,是指诗词含有双重或多重意义。纵观李商隐的诗词,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特别是要借物象来显示心象,这样,靠一般的、比较明显的比喻就不足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进而将象征与比兴融合起来。他的无题诗运用这种以比兴象征托寓的手法最为纯熟。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主要的原因是它用典较多,内容太深,以致含义模糊,举居中的颔联和颈联为例: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庄周梦蝶与望帝化鹃。“庄生”句:是写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诗人又非常思念妻子,于是,便像庄周梦幻为蝴蝶那样,弄不清是自己梦见妻子,还是妻子梦见自己,恍恍惚惚,度日如年。纵观李商隐的一生,想为国事“君前剖心肝”,但“九重黯已隔”;想追求深挚的友谊,却“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他的种种理想无疑都是没有达成的,也只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于哀怨凄断的诗歌中,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人生悲慨。 再看颈联,“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诗人联想到王氏死后,自己也就会形单影只,不禁泪水长流,“月明”便暗示泪珠大滴而圆莹。另外,诗人出身在一个“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的寒素之家,早岁丧父,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挣扎奋斗,时时感到一身之孤孑。再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热望和追求,一生的努力奋斗,现在只剩下飘渺迷离而又刻骨铭心的怀思了。这又可以看作是他的迷惘幻灭之慨。 这两联都可以做如上多方面的阐释,因此展现了蕴藉含蓄的旨意,让读者深感诗词意境迷茫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商隐语言运用之高超。 二、“秀”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文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On the imagery of Li Shangyin's love poems 目录 内容摘要┈┈┈┈┈┈┈┈┈┈┈┈┈┈┈┈┈┈┈┈┈┈┈┈┈┈┈┈第1页 关键词┈┈┈┈┈┈┈┈┈┈┈┈┈┈┈┈┈┈┈┈┈┈┈┈┈┈┈┈┈第1页 一、意象的丰富性┈┈┈┈┈┈┈┈┈┈┈┈┈┈┈┈┈┈┈┈┈┈┈第2页 1.朦胧意象┈┈┈┈┈┈┈┈┈┈┈┈┈┈┈┈┈┈┈┈┈┈┈┈┈第2页 2.动物意象┈┈┈┈┈┈┈┈┈┈┈┈┈┈┈┈┈┈┈┈┈┈┈┈┈第2页 3.典故意象┈┈┈┈┈┈┈┈┈┈┈┈┈┈┈┈┈┈┈┈┈┈┈┈┈第3页 二、意象的感伤美┈┈┈┈┈┈┈┈┈┈┈┈┈┈┈┈┈┈┈┈┈┈┈第4页 三、意象的朦胧美┈┈┈┈┈┈┈┈┈┈┈┈┈┈┈┈┈┈┈┈┈┈┈第4页 参考文献┈┈┈┈┈┈┈┈┈┈┈┈┈┈┈┈┈┈┈┈┈┈┈┈┈┈┈┈第6页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王玉霞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李商隐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突出,其爱情诗即可画出两情缠绵,指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

李商隐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李商隐的生平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文宗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发表时间:2010-07-23T13:11:26.9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4月第1期作者:闫宏燕[导读] 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中文汉语言,辽宁兴城 125105) 摘要: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的杰出代表。李商隐的爱情诗执著深沉、缠绵缱绻,其爱情诗的创作是同诗歌的朦胧意境和悲剧气氛相适应的,旨意隐秘、绮丽精工。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58-01 古来情语爱迷离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缱绻、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他善于把爱情生活中最难抒写的感情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隐比符号来表达,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手法,隐约其义,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朦胧的审美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迷惘惆怅、刻骨寂寥悲剧色彩。这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延进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唐,“意象”的审美内涵趋于相对稳定,意象之论进入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兰香”、“玉郎”均为传说中的神仙。作者用萼绿华下降人间,并无固定的住所;杜兰香升天而去,只是不久前的事,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往昔玉郎助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与今相对比,更突出了此时的怅惘落寞之情。诗中三处用神话典故,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咏女冠的生活遭遇。因为神话本身就引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所以从诗中的“沦谪迟归”,不难想象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4.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商隐凭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李商隐爱情诗中脍炙人口的,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寄托痕迹似有似无的作品。这些爱情诗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著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凄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朦胧迷幻,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自唐代以后,尤其是五代时期,李商隐的爱情诗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①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吴言生.论李商隐的佛学意趣[J].文学遗产,1999(3)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汉语言N071张剑 【摘要】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艺术成就较高、意境较深婉的部分。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复、深幽曲折、朦胧迷离的意境美和深婉含蓄,沉郁舒缓的抒情方式在无题诗中体现无疑。他的无题诗所表达的主题极为复杂、模糊,更多是一种政治、恋情、人生等综合性的、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因而,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就必须从诗歌的表现内容、艺术手法、艺术构思、意象等方面细究其要旨,展示其情其景,探寻其独特的意境美。 【关键词】无题诗;艺术特色;构思;意境;象征 【正文】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然而,李商隐的无题诗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下面我试从表现内容、艺术手法、艺术构思、意象四个方面浅谈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的内容——“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 有寄托还是无寄托?无题诗,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哀乐循环无端”①的感情境界。这种感情的境界,在诗人笔下是以悲剧性的爱情相思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但又不必拘泥于爱情生活这一点上,亦可以旁通于人生的其他领域,诸如政治的失意、身世的沉沦、年华的消逝、家庭的不幸以至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走向衰颓没落的悲剧性时代气氛,都能借以得到概括反映。要说有寄托,这也似乎可算作一种寄托,或者说得确切些,叫作寄托在有无之间,可以意会,却难以实指。无题诗之所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朦胧感乃至晦涩感,成为千古不破的“诗谜”,原因就在这里;而它之能够吸引各个时代的人们去细加玩味,甚且在无法确定其所指意图的情况下,仍能感受其艺术上的巨大魅力,道理也在这里。 对于李商隐写爱情的无题诗,如“昨夜星辰昨夜风”、“凤尾香罗薄几重”等名篇,这些诗不一定是写具体的某件实事,但都表现出李商隐有真切的爱情体验,有专注的恋慕对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幽微曲折的感情世界。他不愧是写爱情诗的能手,每一首诗中都有刻骨的相思情语,引起当时人和后代人心灵共鸣的爱情誓言。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到相思了无益,末妨惘怅是清狂。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 发表时间:2018-07-27T15:58:05.40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作者:邵楠[导读] 本文主要是通过李商隐的爱情诗意象进行分析,阐述爱情诗的悲剧美与感伤美,进而对李商隐诗句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安阳师范学院 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诗人,在其诗歌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制造缤纷绚烂的意象,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爱情诗中更是将意象融入出自己的风格,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的伤感情绪,使得诗歌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感。本文主要是通过李商隐的爱情诗意象进行分析,阐述爱情诗的悲剧美与感伤美,进而对李商隐诗句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关键词:爱情诗;意象;特征 晚唐时期,李商隐的诗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诗歌艺术的顶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他的爱情诗深情柔婉,斑斓迷离,具有跳跃式的凄迷情思、非逻辑的意象组合,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朦胧、深邃和神秘,诗中所指似是而非、意味无穷,达到了他所追求的模糊事实,以“隐弊”形式来表达自己深挚爱情的目的。 一、意象特征之一———凄迷感伤 李商隐从小就遭遇不幸,其后又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对爱情执着追求但妻子早逝,造成他孤介的性格,使诗歌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感伤美。诗歌描写的大都是男女主人公相思之苦,以及诗人对美好精神世界的感悟和追求。诗中意象多选择夕阳,残照,落花、破镜、哀筝、枯荷,将自己的悲情寄托于这些事物之中。这些残缺意象的选用,集中反映了他情感被阻、美好爱情不能实现的苦痛和煎熬,以鲜明的意象写出了等待的哀怨、希望的破灭、相思之苦,无奈之痛,其感伤美也是现实造成的诗人与所思之人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感情深笃,诗集中写夫妇爱情生活和离家外出怀念王氏的诗,写得感情真挚,但同样散发着丝丝感伤之情。如《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写远书不至,独寝人不堪忍受清冷凄寒;诗人通过空床、青苔、红树、落月等意象表达自己的孤寂凄凉之情;此外,他写的王氏悼亡诗,更是哀怨凄绝,感伤浓烈。如《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写出妻子逝去后恍惚怅惘之态,在沉痛的悼伤之情中织入浓重的身世之感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凄冷感受,何等感慨悲伤! 二、意象特征之二———斑斓多姿 李商隐是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灵境遇,感情浓烈而细腻。他敏感多思,诗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无穷无尽的想像,借助底蕴丰富的典故,把实情实景转化为一种扑朔迷离、朦胧隐约的意象,并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因而他爱情诗中的意象,有时缤纷绚丽,有时活泼空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以及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成为他诗中的意象。据不完全统计,李商隐爱情诗中出现的人物有仙界大神,有凡间人物,而且每人都有一个故事。诗中的境地有瑶池天庭等天上幻境,有人间具体的真实地名。这些意象的使用,表现了李商隐爱情诗超凡脱俗的魅力。意象的丰富性在一首诗歌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用“庄周梦蝶”“望帝啼鹃”“沧海明月”“暖玉生烟”等丰富的意象,表现爱情的甜蜜和迷惘,形象优美,意境深沉,想像神奇,隐约朦胧,韵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三、意象特征之三———迷茫朦胧 由于李商隐的经历、思想和审美情趣与众不同,诗中多用带有朦胧色彩的意象。在他的诗中,神仙痴语,世外物象比比皆是,诸如嫦娥奔月、王母下凡、弄玉吹箫、楚宫云雨……并以贴切而富有情韵和象征意味的词藻加以表现,使诗的意象蒙上了一层迷茫窈渺的色彩,像轻纱,如梦境,似雾里之花。这些缥渺、无定的物象、事象都具有一种忧伤而又朦胧、雅致而又无奈、艳丽而又梦幻的特征,表现出一种惘然、无奈、寥落、凄凉、飘泊等复杂的情绪。在他的爱情诗中,一些片断的意象被组织在一起,使诗境更加虚化,进一步创造出朦胧情思和朦胧境界。这些片断的意象凄美跳跃,错落排比,虚虚实实,造给人以朦胧梦幻之美[2]。如《无题四首》:(第一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全诗围绕“梦”来写远别之恨。出句以实境为梦境,对句疑梦境为实境,这些片断的意象和喻象错落排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把诗人在恍忽迷离中一时的错觉、幻觉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使情思和意境极为朦胧。 结语 综上所述,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喜欢运用缤纷多彩以及朦胧梦幻的感伤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痛与无奈,所以说,诗的内涵已经超脱俗世之外,并且到达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之中,像著名的诗句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比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将具体的事物表现为多种层次的朦胧意境,使得惆怅、迷茫以及感伤的情绪能够得到较好的表达。对于意象的表达与分析,映衬现实环境,使得诗歌的境界更富有深意,也更具有魅力。作为一种朦胧美,诗歌的境界更加的富有层次感,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整体上上升了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赵鹤涵. 浅析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特征[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19. [2]蔡燕.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论李商隐爱情诗的“间阻之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87-95. 邵楠,1996,女,汉族,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458030。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 在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乎为继,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足称道的伟大诗人,是唐代唯一可与李杜匹敌的诗人。世人喜欢把李商隐与杜牧并称“李杜”,或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其实,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杜牧和温庭筠都远不如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面貌,社会的种种沉疴痼疾,在他的诗中均有所反映。晚唐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但李商隐却是一个例外。他的诗,有的是直接对时事政治表示态度的;有的是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有的是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在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这些诗在李诗中不占多数,却是李商隐诗独特的艺术风貌的代表,在其整个诗歌创作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不少爱情诗的作者,往往以一种玩赏的态度来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李商隐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李商隐的诗其所以具有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表现其内心深隐幽微的情绪,这与他一生的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李商隐的一生是极其坎坷不幸的。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士大夫家庭。在王阳学道时发生了与女道士宋华阳之间刻骨铭心的初恋,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的爱情未能成为婚姻;在仕途上李商隐也经历坎坷,二十四岁进士登第,随后又投靠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由于其出众才华得到赏识:“以后由于政见与已受拜为相的令狐陶不合,倍受排挤和压制,仕途惨淡。在婚姻上也很不幸,妻子王氏出身名门,因常年分居,终因操劳过度于三十九岁便辞世。他一生的遭际,如梦似幻,朴素迷离,政治上的挫折,使他欲回天地之志而成虚;爱情上的追求,又总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昔日昵交密友,旋即摧抑自己的势力;相濡以沫的妻子,又在盛年奄然而去。这一切使他常常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响了他的审美情趣。义山夫妻恩爱,心心相依,但为理想与生计,诗人一次又一次别妻远游,依人作幕,相见不易分别更是难忍。颔联千古名句,既是诗人对亡妻深挚之爱的象征,也是王氏生前忍受生活的艰难,始终不渝地对诗人温柔而执着的爱的象征。颈联想象妻子仙逝后,人世与幽冥相隔,然后他们的爱可以打破两个世界的界限,妻子还是会云鬓如昔,为我容饰;我则沈吟相思,为伊人而憔悴。结处翻作宽慰语自解,妻子在蓬莱仙山,我与她神灵相通,并不遥远,有青鸟代我探望,两情仍可时时相通。如此一往情深,感人至深的爱情诗,在义山生平中除王氏无人足以当之。李商隐优秀的爱情诗源于他高尚的精神情操,他的前期是这样,他的后期更是这样。读之增伉俪之重,才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由于现实政治和现实生活几乎剥夺了诗人在现实中的所有追求,诗人所有的只能是精神生活——心灵的感受、体验等,因而诗人不是长于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认识,而是长于对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对内心世界感受、体验的细腻、入微,使诗人的心灵一旦受到外部触动时,在心境中有时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心像序列。诗人要把它表达出来,发而为诗,往往是以心像来融合眼前的物象或融合记忆中的、甚至是历史、神话中以及想象创造的形象来加以表达。 李商隐可说是一个痴情的人,他的诗,往往都诉说着他本身坎坷的爱情道路,据说他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于亡妻的怀念却是与日俱增。崇让宅乃是其岳父王茂元的第宅,诗人与王氏曾居此处。如今赌物思人,触景生情。隐丧妻已六、七年了,他自己亦已走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