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ppt - 已自动恢复共51页文档
军事理论.doc

一名词解释1国防动员p51 2战略环境p175 3激光武器p297 4国防教育P63 5战略环境p175 6国际战略环境p175 7新概念武器p296 8精确制导技术p226 9动向能武器暂无10毛泽东军事思想p 91 11周边安全环境p 197 1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13国防法规p18 14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p 110 15国防p1 16政治动员p60二1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和亚太地区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有哪些(一)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二)军事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三)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四)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五)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3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P3374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多极与单极的较量,将成为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二者较量的结果将推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建立(2)美国“一超独霸”,奉行单边主义将会受到世界热爱好和平国家的抵制,联合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未来将以美国、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基本架构,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非传统安全成为国际安全的新焦点,多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p26新概念武器的种类及特点p2967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548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军事信息化、指挥扁平化、人员知识化、组织一体化、装备系统化9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军事理论

国防动员内容摘要国防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战争动员。
即将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入战时轨道。
动员通常在爆发大规模战争需要举国应敌时进行,时机一般选择在战争初期。
决定实施动员的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总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
除了战争动员外,如果国家遇到自然灾难时,也会进行国防动员,例如5·12汶川地震救灾在条件极其艰苦、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举国动员迅速展开,并取得巨大成功,应该说,这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抗震救灾人民战争。
关键词:国防动员、举国、汶川地震引言我国的国防动员观念及其现状令人堪忧。
经济貌似发展很快,然大而不强,泡沫多多,华而不实,多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多是劳动密集型。
国防投资比例甚小,远与我之国情不相匹配。
国防装备虽有很大进步,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重要的还不是这些。
而是国防动员观念总体淡薄。
现在最缺少的是毛泽东时代的高度战备观念和体系,现在的严峻形势恰恰极需这种观念及具体措施、体系。
居安思危的治国之道以及严峻的形势都要求我国永远都不要松国防动员这根弦,只能大力巩固,绝不可丝毫放松。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国防动员,第一部分国防动员的概述,第二部分为国防动员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
一、国防动员的概述(一)国防动员的产生国防动员与战争紧密相连,是战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因此最早被称为战争动员,战争动员产生与奴隶社会时期,,发展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领导了多次战争动员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的国防体系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汶川抗震救灾是一场以四川为主战场、举国动员共克时艰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行动,其动员领域之广泛,动员速度之快捷,动员协调之高效,堪称前所未有。
(二)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动员体系作为国家总体应急体系中的一部分,具有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重功能,任何一个国家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种,战争只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国防动员法讲义

一、立法意义
(二)战争状态下无法可依的历史宣告终结 3.战争状态——国防动员法(2010年)。 第八条 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 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决定,发布动员令。
遇有战争或军事危机,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 威胁时,决定和实施国防动员动员。国防动员实施后,国家进入动 员状态乃至战争状态。 国防动员法侧重规范战时国防动员实施的法律,涉及到保障武装 力量作战、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和消除战争灾害等战时国家管 理的主要活动。
二、立法过程
(一)战争动员条例时期(1980~1987年)
2.起草阶段(1984~1987年)。 1984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国家计委、经委、 总参、总后有关部门参加起草《国家战争动员条例》。 1985年2月,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国家战争动员条例起 草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198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送审稿制定完 成。送审稿未获国务院有关领导批准。主要理由:对外开放 初期,不宜公开战备立法;国防动员缺少统管机构,在立法 上存在技术障碍。第一次国防动员法立法中止。 3.审议阶段。未进入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
三、体例特点
2003年方案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总则 动员组织体制 动员准备 政治动员 军事动员 经济动员 民防(群众性防卫)动员 复员 法律责任 附则
国防动员法讲义
军事科学院 张 羽
2010年2月26日下午 人民大会堂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 会议以157票赞成,1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2023勿忘国耻强我国防PPT红色党政风九一八国防教育课件模板

什么是国防教育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 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一是针对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淡化,需要加强国防教育。
二是为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大众化、社会化的载体。依法确立一
个每年都能让全体公民共同接受国防教育的时机,可以更好体现我国国防教 育的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
第三部分
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 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
时光流转,炮火虽不在,警钟仍长鸣
回望历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强则 民安,国破则家亡。国无防,家安在?没有强 大的国防,哪有幸福的家?!
回望九一八事件
而人民战争 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不论形势如何发展 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 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军民同仇敌忾 终于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回望九一八事件
增强国防意识 国家安全才能
稳如磐石
我们曾饱尝“有国无防”的痛楚 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视 也更意识到建设巩固国防的重要 人人增强国防意识
回望九一八事件
91年前的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第二天,日军就占领沈阳 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 ……
回望九一八事件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也是 一段伤痛的民族记忆日本侵略 者当时为何能长驱直入?
这个深层原因值得警醒!
回望九一八事件
日本侵略者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因为当时我们“有国无防”,军事专家徐焰表示
什么是国防教育
国防动员概论

国防动员概论一、国防动员的科学概念国防动员,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一)战争与国防动员国防动员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不仅出现了战争,而且动员作为战争的准备也随之产生。
国防动员伴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1793 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为抗击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而颁布的《全国总动员法令》,第一次提出了动员的概念,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防动员。
现代局部战争把国防动员推上了新的高峰。
(二)国防动员的实质国防动员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造成一种特定的社会条件,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即“平战转换”的过程。
“平战转换”,既指社会管理体制由和平状态向战争状态的转换,又指改变国家全部或部分综合国力的存在状态,以适应战争或应对其他危机的1W-01.战争力量构成的基本要素。
战争力量是指用于进行和支援战争的全部能力,包括可以直接用于战争的现实力量和可能动员起来用于战争的潜在力量。
2.战争初期的主动有赖于综合国力的动员。
战争初期,即从战争爆发到完成第一步战略任务的一段时间,是国家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转折期。
战争潜力毕竟不是现实的战争力量,要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初期直接作用于战争的力量,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活动。
3.综合国力的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强力制约作用。
(三)国防动员的实施主体国防动员的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一是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二是国防动员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三是国防动员必须由国家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四)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1.人力资源。
是国家总人口中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可用于战时军事活动和社会生产、社会管理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的动员, 主要是运用计划、征召、合同等手段。
2.物力资源。
是国家一切可资用于战时社会活动的物质资料,包括直接作用于战争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及社会生产、生活物质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3.财力资源。
第三章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依法动用国家强制力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的活动,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防行为。
其核心目标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
它不仅包括适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战争动员问题,包括应对国家重大紧急情况问题,同时,还包括从国家角度考察检验促进国家战争潜力的积蓄、开发和转化的问题。
在实施具体的国防动员活动中,由于动员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动员的时间和发展势态要求的不同,其规模、范围、目标、样式和性质就会各有不同,使动员形成各种各样的特征。
把国防动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动员内在本质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国防动员实践活动,适应可能发生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紧急情况和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
根据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可以把国防动员分为应急动员和应战动员两大类。
应急动员,也称非战争行动动员,是平时国家应对对国家造成重要危险和对国计民生造成重大危害的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紧急情况由国家紧急动用国家动员战略资源和国防力量所进行的活动。
例如,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政治动乱和暴乱、重大社会骚乱等。
应战动员,也称战争行动动员,在是国家遭受侵略战争威胁或合法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和收复领土、领海战争,为了应对战争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由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适应未来自卫型战争的需要。
因此,对国防动员的分类问题,主要是从应战动员的角度来考察的。
从动员实施的规模和范围来讲,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从动员实施的方式和策略来讲,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对内动员和对外动员;从应战动员实施的时序来讲,可分为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从动员的目的来讲,可分为实战动员和威慑动员;从战争的指导性质来讲,可分为防御性动员与进攻性动员。
第一节局部动员和总动员由于国防动员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反未来侵略战争的要求,所以,国防动员所凝聚和形成的力量,必须完整地及时地转化为战争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简史国防教育PPT模板(完整版)

目录 1
2 3 4
关于军史的基本脉络 红军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关于军史的基本脉络
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培训
1
建军节的历史来源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 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 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 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
关于军史的基本脉络
此处可以填充图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
1927年,当北伐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发动政变,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将共产党员从
军队中清除出去,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自此周恩来、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识 到,革命要向胜利,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
中国人民解放军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红军时期
红
激战腊子口Biblioteka 大会师军长
过草地
征
懋功会师
示
爬雪山
意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图
强渡大渡河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血战湘江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 瑞金挤满了十里八村的群众,他们是赶着为即将转移的红 军送行的,队伍里有他们的儿子、丈夫和兄弟。
中国人民解放军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关于军史的基本脉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红军 时期
抗日 战争 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1912
1921
1927
1937
1945
1949
大清 帝国
第一讲、国防教育概述PPT

《世昌号》国防动员舰
4、国防动员类别
(1)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2)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3)动员准备、临战动员、战争初期动员 及中后期动员; (4)常规战争动员及核战争动员; (5)战略进攻动员 及战略防御动员。
六、中国的国防体制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 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决定战争动员; 2、 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民兵); 3、 国务院、中央军委会同领导国防动员、 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实行国家军事定货制度。
民兵领导体制 * 总参谋部——战区(大军 区)——省军区——军分区— —武装部 * 政府(各级)实施领导及 组织监督;(乡、镇、街道、 企事业单位武装部 ) 民兵制度 * 基干民兵——28岁以下的 退役士兵、选定军训人员(应 急分队); * 普通民兵——18至35岁, 符合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
八、中国的国防经费
(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海关) 执行边境武装警戒、边境检查、安全检查、 海上巡逻等勤务。 (2)维护社会治安;(公安) 执行公开武装预防、镇压敌对势力破坏及 应付各种紧急、意外情况的任务。 (3)保卫重要部门;(警卫) 执行警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保卫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三)中国民兵
2、中国国防性质
自主性; 防御性; 人民性;
(详见教材)
3、世界国防类型
不同政体国家按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以及不同 的国家利益和战略需要分别体现四种国防类型。
(1)扩张型——指某些经济发达大国,为维护本国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扩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