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 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

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C型臂X光机监测下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C型臂X光机监测下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标签:胸、腰椎脊神经根;射频热凝;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疼痛治疗领域一项顽固的疼痛,笔者对于发生在胸椎、腰椎节段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应用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PHN患者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8~80岁,平均6 2.6岁。病变位于胸段10例,腰段的6例。疼痛跨1~4(平均2.7)个脊神经节段,病变受累区见皮肤色素沉着或散在水泡瘢痕,痛觉超敏(触诱发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评分)7~9分,病史长1个月~6年。 1.2术前准备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射频治疗仪(加拿大Baylis公司);患者进入治疗室后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1.3操作方法(1)穿刺: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腹部垫薄枕。于患侧棘突间隙旁开3.0~4.5 cm为穿刺点,术区消毒,铺无菌巾。穿刺点局麻,用射频穿刺针在定点处进针,向内侧略倾斜,穿刺过程多次C型臂X线透视,最后使针尖位于侧位像在椎间孔后上1/4象限,正位像位于两侧小关节连线上,胸椎向外不能越过肺后内线。(2)测试:运动测试用频率2 Hz、1.2 mA以内,要求该剌激不得诱发出躯干、四肢肌肉抽动;感觉测试用频率50 Hz,要求0.6 mA以内能诱发出原病变区域麻木、疼痛、灼热,甚至过电感。(3)射频热凝:在每个穿刺针注射1%利多卡因0.5 ml,3 min后执行60 ℃、60 s,70 ℃、60 s,75 ℃、120 s射频热凝;(4)注射:射频结束后每点注入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1 ml。 2结果 本组患者16例,共计40个神经根,均在C型臂X线透视下完成穿刺,病变位于上胸段的3例患者穿剌较困难,进针时有肋骨遮挡,向上或向下调整针尖方向后能够到达靶位。其中11例患者的痛、触觉过敏(触诱发痛)术后完全消失,数天后疼痛略有反复,但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 AS评分由术前7~9分降至术后的1~3分,日常生活不受影响。3例患者术后术区麻木明显,但仍有自发性疼痛(V AS评分3~4分),其中2例患者病变位于臀部及下肢,因担心射频热凝损伤脊神经前支而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射频热凝时降低了温度(70 ℃、90 s),术后患者无明显麻木感,但镇痛效果欠佳(V AS仍在4分以上),疼痛较重的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加巴喷丁片。电话随访患者3~18个月,无疼痛复发,术后仍有疼痛的患者经口服加巴喷丁疼痛进一步减轻,原病损区皮肤遗留有不同程度麻木感。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

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软化后外贴、加压包扎,利用药物的温热和活血的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特效中药酊剂!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效中药酊剂!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10年甚至超过20年,一般病史多在3~5年。主要特征:神经痛、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等。称为带状疱疹治疗留有的“手尾”。多发生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发,发病率是带状疱疹患者的30%-50%,体质虚弱多病患者多发,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无明显性别区分,是中老人神经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极大,而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常见的五大神经痛之一(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这五种神经痛用正元疼痛清涂抹治疗效果非常好)。 了解一下带状疱疹(HZ) 俗称“缠腰龙”“火带疮”“蛇串疮”“蛇丹”“蜘蛛疮”“缠腰火丹”“蛇胆疮”“蛇皮”“飞蛇”“飞蛇丹”“蛇传”。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形似带状)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亲皮肤性和亲神经性特点,可引起急性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呈现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针刺样疼痛,常伴有持续性烧灼疼、撕裂样疼痛。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然很少有致命,但是危害极大,非常痛苦!严重的耳部带状疱疹会导致耳聋,眼部带状疱疹会导致失明,带状疱疹性脑膜炎、内脏带状疱疹甚至会导致死亡。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部位 人体各部位只要有神经的部位都可能发生,多发生在肋间神经支配的胸部、肋部、腋下,背部、腰部、腿。颈神经支配的颈部。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眼、耳、嘴唇、脸、额头等。腰骶神经支配的腰腿部位。四肢的手、腿、胳膊等部位,引起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腰间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等。发病部位比例:胸背部55%,头面部15%,腰腹部14%,四肢14%,颈部14%,全身1%。 带状疱疹后遗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发生的? 急性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误诊、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化脓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特异性体质等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有30%-50%患者留有带状疱疹后遗症,其中80%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留有感觉异常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麻木等,局部可有色素改变,暗红色、淡红色、黑色、白色凸凹陷形的瘢痕。 博大精深的中医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中医学的络病,风湿热毒侵袭,情志不合,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即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低下),湿热毒邪(现代医学称病毒)入络,络脉由滞到瘀,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扶正祛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瘙痒的疗效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瘙痒的疗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老年人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瘙痒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目前已有不少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研究,如背根节脉冲射频、射频热凝、神经根阻滞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瘙痒的研究报道极少,仅局限在药物和神经阻滞的治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T4~9分布区的带状疱疹后瘙痒患者11例,采用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11例带状疱疹后瘙痒患者。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1.8±10.1)岁;病程3~9个月;病变累及范围:T4~90脊神经分布区;伴轻度疼痛过敏;所有患者疼痛评分(V AS)均≤3.0分,经口服普瑞巴林、西咪替丁和阿米替林等药物治疗1个月效果欠佳,且无局部感染、凝血障碍、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等脉冲射频手术禁忌证。 1. 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瘙痒部位对相应支配区的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DSA引导下,用长10 cm射频套管针穿刺至相应节段胸椎间孔后缘、椎弓根外缘处。回抽无血无液后,注入0.3~0.5 ml泛影葡胺可沿神经根向椎间孔和硬膜外腔侧间隙扩散影,以初步确认位置准确。连接电极进行电刺激测试,如以50 Hz、0.5 V 以下电压刺激出现相应节段感觉神经受刺激征象,而以2 Hz、2倍以上电压刺激无肋间肌肉抽动时说明针尖位置最靠近背根节。局部注射生理盐水 2.5 ml,开启射频控温热凝仪(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2000B)的脉冲射频模式,予2 Hz、45 V、42 ℃、240 s参数行背根节脉冲射频。 2 结果 根据术后1周瘙痒改善程度将疗效分为显效(瘙痒改善度≥70%),有效(瘙痒改善度≥30%),无效(瘙痒改善度<30%)。有2例瘙痒消失,5例瘙痒改善度≥70%,1例患者瘙痒改善度≥30%,1例瘙痒改善度<30%。所有患者睡眠质量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 讨论 虽然带状疱疹后瘙痒较疼痛少见,但也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其发生部位常出现在带状疱疹的皮损区。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目前带状疱疹后瘙痒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或中药等,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瘙痒鲜有报道。Twycross等[1]根据对瘙痒中枢和外周发生机制的研究,将瘙痒分为4类:①致痒因子感受性瘙痒。②神经性瘙痒。③神经源性瘙痒。④心源性瘙痒。带状疱疹后瘙痒属于神经源性瘙痒,对服用药物的疗效较差,可能是因为疱疹病毒损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该区域

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分析

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3T13:45:43.4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王晶 [导读] 探索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王晶 崇阳县人民医院湖北省咸宁市 437500 摘要:目的:探索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臭氧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治疗后三天VAS评分(2.45±0.33)分、治疗后七天VAS评分(0.56±0.1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臭氧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 带状疱疹能够连续持续三周,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预后差等特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疱疹后神经痛,目前常实施臭氧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臭氧大自血疗法、椎旁注射、疱疹区局部注射等 [1]。而本文旨在探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有100例,抽签化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处于中重度疼痛状态;(2)患者病程均超过1周,且局部皮疹已愈合;(3)患者均为单侧胸段脊神经;(4)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急性感染患者;(2)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病、中枢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21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86±2.66)岁,平均病程(11.85±2.56)天。 对照组患者中2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15±2.29)岁,平均病程(11.19±2.34)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静脉输注维生素B12(国药准字:H13021026;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每日三次,每次0.5mg;氨酚待因(国药准字:H44020006;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日睡前服用,每次2片。 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使用穿刺针抽取自体血150ml,并装置在一次性负压瓶中(内含有枸缘酸钠抗凝剂),并经150ml纯氧混合气体和从一次性连接管内取出25ug/ml的臭氧,通过滤膜注入负压瓶中,混合后,在10分钟内回输至体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VAS评分。 显效: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疼痛感消失或存在轻度疼痛感;有效: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疼痛症状也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仍存在较强烈的疼痛感,且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天、治疗后七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带状疱疹可通过呼吸道侵袭机体,进而损伤三叉神经节和脊髓背根神经节,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一旦进入神经元后,可随宿主终身。由于中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成为带状疱疹好发人群,再加上大部分中老年患者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肾病,可导致病毒被激活,且沿着神经向皮肤扩张,进而引起疱疹 [2]。而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为:损伤区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组胺、缓激肽、P物质等炎性介质,可导致感受器阈值激活,从而引起周敏化,同时还可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延长,促使中枢敏化 [3]。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点后,我院实施了臭氧治疗,其能够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扩张微血管,抑制免疫因子释放,消除炎症反应中过量的反应性氧化物,加速无菌性炎症的消除,改善组织灌注,促使细胞凋亡,降低局部肌肉张力,气体通过注射后,能够减轻伤害性感受器的阈值,释放内啡肽阻断疼痛传导至大脑皮质 [4]。同时通过皮下注射法,能够降低触诱发痛,增加IL-1β表达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预防神经性病理疼痛 [5]。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实施臭氧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臭氧治疗能够加速炎症消除速度,改善组织氧供,扩张血管,促使内皮细胞释放NO,从而减少组织水肿和充血,降低局部组织疼痛感。 总而言之,臭氧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作用性强、疗效高、安全性高等特点,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能够提高总有效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

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

脉冲射频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脉冲射频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不同参数设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程3~6个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均在CT+电刺激定位下对五组患者实施脊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每周1次,共2次;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治疗时设置相同温度、不同时间(42 ℃;120 s、240 s、360 s),研究4组、研究5组设置相同时间、不同温度(240 s;39 ℃、45 ℃)。结果:五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V 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2组治疗后相同各时点V 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1组(P<0.05),但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5组治疗后各时点V AS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2组和研究4组(P<0.05)。结论: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效果确切,设置45 ℃、240 s的脉冲参数,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 标签: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25%的患者会遗留神经痛,发生后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学者发现脉冲射频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获得显著效果[2],但也有临床研究发现该疗效易受作用时间和温度的影响[3]。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次研究不同脉冲射频的参数设置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程3~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研究1组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6±1.4)岁;研究2组中,男9例,女 9例,平均年龄(61.9±1.7)岁;研究3组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2.5±1.6)岁;研究4组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2.3±1.6)岁;研究5组中,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62.7±1.5)岁。五组患者均口服普瑞巴林、阿米替林且镇痛效果不满意。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用药量、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事先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脉冲射频治疗,选择以支配皮损区的脊神经为中心的三个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带状疱疹患者最好及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则会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当病情发作时,都是疼痛难忍的,因为疼痛程度非常剧烈。据赵建军中医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腰部如刀割、针刺、撕裂般持续性疼痛。 ②疼痛的发作频率是每分钟小于10次,每次持续几秒或十几秒。疼痛严重时,发作频率可达每分钟大于10次! ③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疼痛时都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如果家中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时一定要有人照看,以免患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④通常患者对疼痛部位有超敏感的特征,只要轻轻触摸疼痛处,就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感! ⑤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都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每天心情极度郁闷,甚至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家人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来对抗病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神经痛属于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并常合并有心理异常因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但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急性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最好能使疱疹1周到10天内结痂,这样能同时清除湿热毒邪,这一步非常关键。若湿热邪毒稽留体内,易阻气机,与气血搏结而化热,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湿热甚则熏蒸肝胆。若能在10天内结痂,湿热被清除,一般是不会留后遗神经痛。若是留后遗神经痛,多是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化脓感染,或使用刺激疗法,致使疗程大大延长。 带状疱疹的出现危害了很多人,此病要是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好,则会引起其他的病症出现,经过几年的研究实验,赵建军中医治疗方法,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带状疱疹彻底远离患者,治愈后,永不复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 初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应注意身体锻炼与调养,保持精力旺盛,有逸有劳,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生活规律,饮食营养丰富,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 3、一旦患病,确诊带状疱疹,应抓紧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疱疹能再7~10日痊愈,为好。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配合治疗。 带状疱疹发病期间的人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导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

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

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的,似刀割、针刺、电击、烧灼样的剧痛。传统镇痛药物治疗不理想,甚至肌注杜冷丁都难以止痛。有的患者,正常的皮肤触摸、牵拉,甚至衣服的摩擦都会引起疼痛的爆发性发作,导致患者不敢穿衣、走路、洗脸。我们曾接诊过一例患者,因为惧怕疼痛,曾经不穿衣服在家静坐了三年。少数患者由于长期疼痛、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会有轻生的念头。40岁以下患者极少并发后遗神经痛,或只有为期不久、较弱的疼痛,且治疗效果较好。而7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后遗神经痛缘于病毒对神经侵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年发病率为 3.9~42.0/10 万,9%~34% 的带状疱疹病人会发生PHN。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40 岁病人中,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7.7%,PHN 的总体患病率为2.3%,两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目前治疗PHN 的药物包括: ?一线药物: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 利多卡因贴剂或凝胶剂; ?二线、三线药物: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辣椒素等。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20%~30%,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疗效存在封顶效应。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个体间变异为10%~15%,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生物利用度≥90% 且与剂量无关。 两种药的不良反应均为头晕和嗜睡,所以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室异位搏动增加、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使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利多卡因贴剂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PHN 患者痛觉。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治疗比较困难。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而且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并非十分满意。因此临床上试图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祖国医学中医认为PHN多因热毒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从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文着重对近5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1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 1.1 血府逐瘀胶囊淑环等将181例PHN 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第五药厂生产)6粒/次;对照组83例,口服维生素B1 10 mg和维生素E 100 mg,均3次/d。均连续服药 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79例,显效14 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 16例,好转10例,无效29例,治

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为古典之名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1.2 新癀片泽虎用新癀片(中药厂生产)治疗PHN 26例,口服,2片/次,3次/d,共治疗 2周,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新癀片是在传统古方片仔癀基础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主要成分三七、牛磺酸、去氧胆酸、皂苷、延胡索酸等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利胆等作用。 1.3 六味地黄丸迎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PHN 64例,口服,8粒/次,3次/d,一周为一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结果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六味地黄丸滋水涵木,使肝阴肝阳趋于平衡,肝气条达舒畅,则疼痛自止。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多方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保护血管皮、保肝、降低痛反应、增加抗疲劳等作用。 1.4 了哥王片顾仲明用了哥王片治疗PHN 30例,口服,3片/次,3次/d。治疗3周后,结果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了哥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指南与规范?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 于生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万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琪(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马柯(上海新华医院疼痛科)、王家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卢振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刘延青(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科)、刘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刘若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邓列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陈向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军(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张达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宝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赵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常建民(北京医院皮肤科)、黄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傅志俭(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熊东林(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yusy1963@https://www.360docs.net/doc/cb16952133.html,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 [6]。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5],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 ,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7,8]。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 患者。PHN 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18],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18~21]。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 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18~21]: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 及 A β 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精编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系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后根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 累、感染、,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一般有单侧性和按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 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目录 .1? .2? .3? .4? .5? .6?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9? 基本信息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介 给患者带来的深切疼痛让很多患者迫切地想了解: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哪些临床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要注意哪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带状疱疹简介 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