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海岛旅游安全的影响研究_以平潭岛为例
海岛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岛旅游正在高速发展,海岛旅游目的地以其特殊的环境资源和气候环境优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景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近年来更是掀起海岛旅游热潮,使得海岛旅游成为旅游者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成为拉动旅游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海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海岛旅游安全是海岛旅游的生命线,提高海岛旅游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海岛旅游健康发展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 海岛旅游安全的概念和特点海岛旅游的开展主要依托海岛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而自然灾害频发、位置的偏僻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是影响海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海岛旅游安全问题频发也是制约海岛旅游快速发展的因素。
海岛旅游安全和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安全有相同之处,也有特殊之处,通过研究海岛旅游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为深入探讨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概念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需求增长迅速,一些海岛旅游目的地安全问题逐渐显现,旅游事故往往影响范围广,对旅游者人身财产、身心健康,旅游目的地资源、基础设施设备、旅游形象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减弱海岛旅游的吸引力,导致海岛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
安全指平安、不出意外事故、没有危险,不受人身威协。
安全问题既包括客观的人身财产安全事故,也包括主观上的人的精神名誉安全。
狭义的海岛旅游安全是指海岛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旅游者安全、旅游目的地环境、设施等一切安全因素的总称。
1.2 海岛旅游安全的特点海岛旅游属于旅游范畴,因此,海岛旅游具有旅游安全的一般特征。
同时由于海岛气候、地理、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导致海岛旅游目的地隐藏更多的安全隐患,更易出现旅游意外事故。
因此,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相比,海岛旅游安全具有以下特征:(1)海岛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使得台风、泥石流、地震、海啸频发,加上海岛环境的脆弱性,受自然因素影响显著。
平潭概述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我国典型海岛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典型海岛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徐元芹;刘乐军;李培英;杜新远;李萍;张晓龙;高伟【摘要】本文通过海岛调查及已有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典型海岛存在滑坡、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风沙灾害、断层、港湾淤积、滩面冲蚀、沙滩泥化、浅层气、砂土液化、地震、软土地基15种地质灾害类型.滑坡灾害最多,基岩岛岛岸、岛陆和近岸海底均可发生;其次为海岸侵蚀,在基岩岛、泥沙岛均有分布,主要发生于岛岸;再次为海水入侵(合咸潮入侵),在基岩岛、泥沙岛岛岸均可发生;湿地退化也在基岩岛、泥沙岛岛岸均可发生;其他灾害类型的分布较少.通过对海岛典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分析,发现各地质灾害都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为活动的影响逐渐加剧,各地质灾害之间还存在着成因上的联系.【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5(037)009【总页数】13页(P71-83)【关键词】海岛;地质灾害;类型;特征;成因机制【作者】徐元芹;刘乐军;李培英;杜新远;李萍;张晓龙;高伟【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辽宁省海域和海岛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辽宁沈阳11000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烟台大学环境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海岛作为我国海上陆地国土和第二经济带的基地,具有军事区位优势和港口、养殖、景观旅游、油气、矿物、风力等资源优势,正日益成为促进未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载体,并在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平潭沙滩旅游现状及保护措施

2019年8月下半月刊平潭沙滩旅游现状及保护措施林予希滨海沙滩是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海岸线上最宝贵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历来受到国内外重视。
平潭岛海岸线长达408km,拥有优质黄金沙滩70km,砂质细腻,晶莹洁白,素有“海滨沙滩冠九州,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美誉。
但是,在平潭海岛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优质的沙滩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基于此,鉴于滨海沙滩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本文针对沙滩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为平潭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引言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海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九州”的美誉。
在海滨沙滩与海蚀地貌这两种主要旅游资源中,以海坛湾与坛南湾滨海沙滩为代表的沙滩资源成为平潭旅游资源的首要名片。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潭调研时指出,“沙滩是平潭的真宝贝,要好好保护”“要建设国际旅游岛”。
平潭全区拥有70km长的沙滩岸线,且沙粒细白,滩坡平缓,人均拥有沙滩的面积居全国前列,这是大自然赐给平潭人民的宝贵财富。
因此,要完成“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光荣使命,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滩资源意义重大。
一、沙滩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无证经营,影响沙滩旅游品位在平潭最有代表性的龙王头和坛南湾滨海沙滩上,长期活跃着沙滩属地村民组成的各种无证经营商户。
以龙王头沙滩为例,在沙滩上运营的几十辆沙滩车、摩托艇和游艇由村民集资参股经营;近百位村民无固定摊位,流动经营各种太阳伞、泳衣和泳具等,当地部分村民对沙滩属于本村传统渔业作业领地的思想观念非常强烈,拒不遵守旅游部门依照《平潭综合实验区沙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的各项管理措施,经常与管理人员玩游击战术,无视各项沙滩管理的法律法规,以至于出现了各种违法经营的乱象。
比如,法规占道经营、拉客、宰客的现象层出不穷;缺乏卫生保洁责任意识,随地丢弃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垃圾;在沙滩的边角区域违法经营烧烤;无照经营沙滩马匹、沙滩车与摩托艇,缺乏安全意识。
平潭旅游发展swot分析

1、平潭旅游开发较为落后
目前,平潭的经济状况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相对落后,财政收支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旅游活动的资金明显不足,这为经济活动的发展与开发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目前平潭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旅游发展规划,景点布局、旅游产品的开发依然停留在初始的观光层次,缺乏新意,忽视了游客对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强[7]。
五、结语
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平潭的旅游开发现状,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潭旅游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优势与弱势、机遇与威胁,为相关人员在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时抓住机遇,利用优势,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将弱势转变为优势,将威胁转变为机遇,以全面促进平潭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培养成地区的支柱产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文银.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2):35-38
(二)
平潭自然条件良好,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暖夏凉,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清澈洁净,海域面积广阔,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使之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优势。平潭素有“百岛千礁”之称,集海岛风光、滩湾沙景、海蚀地貌和山地森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沙滩型、岛屿型、山岳奇石型、保护地与遗迹型、工农商贸型、军事与红色旅游型、宗教与民俗型七大类资源各具特色[3]。环岛防护林形成的绿色长城极尽秀丽,山石岩礁奇特,拥有众多的海蚀地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平潭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旅游业发展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课程论文
题目:平潭旅游业开发的SWOT分析
学 院:旅游学院
专 业:
届 别:
学 号:
姓 名: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
基于网络游记内容的海岛旅游体验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摘要]游客体验对目的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将从蚂蜂窝、携程网收集的平潭游记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依照旅游六大要素对样本网络游记进行梳理,通过对游记文本内容的分析,了解游客的旅游形象、体验和评价,得出海岛旅游体验的特征。
基于体验性与本真性的视角,研究对为海岛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体验;本真性;游记;海岛旅游;网络游记[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9)8-0018-04基于网络游记内容的海岛旅游体验研究———以平潭岛为例纵纬(清源山景区,福建泉州36202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0)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西方旅游界提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口号,到20世纪中期,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邮轮旅游、滨海旅游和海岛旅游等旅游形式也日渐进入大众消费选择范围。
体验旅游时代,本真性是旅游体验和动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王宁(1999)提出西方人所追求的旅游本真性是有道德化的含义,而中国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本真性体验是融合在美的意境追求之上的,中国人对本真性(现实性)的感知,与对美的感知,是交织在一起的。
了解中国游客对海岛旅游的体验特征,可以在更好地掌握游客需求特点情况下,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樊信友、蒲勇健(2013)通过博弈论,对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开发中的纳什均衡进行了研究,以各方博弈的均衡进行旅游开发。
了解游客对于海岛旅游的体验和评价,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更好地开展旅游开发和市场的监管。
旅游体验是一种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游客结合先前知识与经验,在旅游中借助各种媒介,与目的地居民、服务人员和其他游客的互动中建构出自己的体验。
各种感觉,如听觉、视觉、味觉、肤觉、嗅觉接受刺激,产生一种综合感受,形成体验。
谢彦君(2005)认为,旅游体验过程其实是一个符号的解读过程。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岛旅游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海岛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1. 破坏生态环境随着海岛旅游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以及资源开采等活动,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比如,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海滩、珊瑚礁等自然景观,损害海洋生态系统。
2. 污染环境海岛旅游开发中,大量的游客涌入海岛,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质。
特别是针对一些较小的海岛,频繁的旅游活动可能导致海岛上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3. 大量开发可能导致生物灭绝海岛生态环境中,存在大量珊瑚礁、海草床、海藻等生态组成。
但是,一旦大规模发展旅游业,一些海岛上可能会选择砍伐林木、填海造地、开展建筑建设等活动,从而加剧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在这些环境中繁殖生活的动植物灭绝或减少。
1. 保护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而且也是旅游业的一大资源。
岛屿旅游开发需要保护海洋生态,减轻对珊瑚礁的破坏。
对于海洋保护和生态平衡,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大力推广人工珊瑚礁,并对符合标准的游客进行珊瑚礁潜水体验。
为了避免旅游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需要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开发商、旅游公司等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旅游业的环保水平。
同时,游客需进行环保教育,并要求他们不要随意向环境投掷垃圾等物品。
如果出现违规行为,政府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罚款甚至取消业务许可资格等惩罚。
3. 探索可持续旅游模式对于海岛旅游开发,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海岛旅游的特点,旅游业可以采用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模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例如,通过推广骑自行车、徒步旅游等环保出行方式,尽量减少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
平潭岛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岛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平潭岛的社会发展现状,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平潭岛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文化体验等方式,全面了解平潭岛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近年来,平潭岛作为国家综合实验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作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和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平潭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平潭岛的发展现状,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2. 活动目的(1)了解平潭岛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平潭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2)深入了解平潭岛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增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1)平潭综合实验区展示中心:我们首先参观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展示中心,了解了平潭岛的发展历程、政策优势、规划布局等情况。
(2)平潭两岸金融中心:随后,我们参观了平潭两岸金融中心,了解了平潭岛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
(3)平潭国际旅游岛:我们还参观了平潭国际旅游岛,欣赏了美丽的海岛风光,体验了丰富的旅游项目。
2. 访谈交流(1)政府官员:我们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的官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平潭岛在政策、规划、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企业家:我们还与平潭岛的企业家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企业在平潭岛的发展状况。
(3)当地居民: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平潭岛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3. 文化体验(1)平潭民俗文化村:我们参观了平潭民俗文化村,了解了平潭岛的传统民俗文化。
(2)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参观了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了解了平潭岛的文化遗产。
四、活动成果与收获1. 成果(1)形成了一份关于平潭岛社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