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水准测量,得到了高程的地面点称为水准点。

 国家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4个等级

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各待定水准点进行 水准测量,最后连测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

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各待定水 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这个已知高程 的水准点。

 支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各待定 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既不闭合也不附合。(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 水准测量的实施:要领:仪器在中间、尺子后做前、段内偶数站。

 水准测量的检核:

(1)两次仪高法-----一台仪器改变仪器高度测两 次,其高差之差普通水准不得超过

±5mm 。等价于 两台仪器同时各测一次。

(2)双面尺法------用黑、红面的尺底差常数进行 读数检核。如:四等水准要求黑红面读数差 ±3mm

 路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

普通水准测量:平地 山地

四等水准测量:平地山地

(1) 附合路线高差闭合差:

(2) 闭合路线高差闭合差:

(3) 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采用 往返测:

采用两组并测:

高程控制测量

 双面尺法一站的观测顺序

(1)在前后尺中间位置安置、调平水准仪, 照准后尺 黑面,读取上、中、下三丝读数。

(2)照准前尺黑面,先读取上、下二丝读数。 记录者应立即计算前后视距差,如果超限, 应移动前尺重新读数。如不超限,再读取中丝读 数。

(3)转动前尺,读取前尺红面中丝读数。

(4)照准后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以上观测顺序简称为:后(黑)—前(黑) —前(红)—后(红),简称“后前前后

 .每站观测程序

(1)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水准路线记录

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角度测量

 角度测量的作用:

水平角测量——求算点的平面位置,

竖直角测量——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化算为水 平距离。

水平角

 水平角β=c-a

 水平角的范围 0°-360

竖直角

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为仰角, α >0;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为俯角, α <0 。

 竖直角的范围:0°-90°

 α=90 °- L

经纬仪

 按读数方式分类: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 按精度分类:DJ07,DJ1,DJ2,DJ6,DJ15,

D,J代表 “大地测量”和“经纬仪” 07,1,2,6,15分别为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秒 数。

 工程测量常用DJ6 级。

 徕卡光学经纬仪型号(Theodolite): T4(0.5″),T3 (1″) ,T2

(2″) ,T1 (6″)

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粗平和精平)两部分  使用光学对中法安置经纬仪

(1) 粗略对中(拖动架腿)

(2) 粗略整平(圆)

(3) 精确整平(管)

A.仪器 纵轴铅垂,水平度盘与横轴水平, 竖盘位于铅 垂面内。整平误差小于2格

(4) 精确对中(架头上移动仪器)

A.管水准气泡偏离居中位置不超过1格;

B.对中偏差不超过±1mm。

(5)再次精平、精中

 经纬仪使用步骤对中、整平、 瞄准、 读数

测回法

 测回法观测中注意的问题

1、先确定所测得角,然后辨清左方向、右方向,在记时,

左方向在上,右方向在下。

计算时,角值=右方向值-左方向值。

右方向值小于左方向值时,则右值+360,再减。

2、半测回角值之差,测回间角值之差的限制按规范要求执行 ,超限则重测。需要的测回数同样按规范要求。

3、测回中不允许重新对中整平,测回间可以重新对中整平。

方向观测法

水平角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观测误差

竖直角观测误差

距离测量

光电测距

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理论分析

控制测量见ppt

全站仪和GNSS测量技术

1.全站仪的组成、主要功能及测量原理;

2.全站仪辅助功能新技术;

3.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近似平差计算;

4.GNSS 的发展历程

5.GPS组成、测量原理

重点:全站仪主要功能及测量原理

导线三维坐标测量近似平差计算

GPS测量原理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

子计算和数据存储等单元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 能自动显示测量结果,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 能测量仪器。由于仪器较完善地实现了测量和处理过 程的电子一体化,通常称之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或简称全站仪。

二、全站仪组成:两大部分

(l)采集数据设备:主要有电子测角系统、电子测距系统、

还有自动补偿设备等。

(2)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全站仪的核心装置,主要由中央

处理器,随机储存器和只读存储器等构成,测量时,微处理器根

据键盘或程序的指令控制各分系统的测量工作,进行必要的逻 辑和数值运算以及数字存储、处理、管理、传输、显示等。

四、 全站仪的特点

(1)仪器操作简单,高效。

(2)快速安置

(3)适应性强

(4)全站仪设有双向倾斜补偿器

(5)控制面板具有人机对话功能

(6)具有双向通讯功能

七、全站仪精度

全站仪主要精度指标

1、 测距标准差

2、 测角标准差 全站仪在测量距离、坐标时需要输入?

1、 棱镜常数

2、 测量时气温

3、 测量时气压

全站仪坐标测量的过程包括?

1、 测量距离

2、 测量角度

3、 计算方位角

4、 计算坐标增量

全站仪的辅助功能包括

1、 面积测量

2、 对边测量

3、 后方交会

4、 悬高测量

全站仪三维坐标导线测量,在内业计算时,需要进行?

1、 坐标闭合差的分配

三角高程测量中,为消除球气差,可采用

1、 对向观测

Gps

 GPS 六大特点

1、 全天候 不任何 气候影响

2、 可移动定位 3、 应用广泛、 多功能

4、 快速、省时、 高效率

5、 全球覆盖 (高达98%)

6、 七维定 点定速定时 高精度

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 空间部分—GPS星座(GPS星座是由24颗卫星 组成的星座,其中21颗是工作卫星,3颗是备份 卫星);

2、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系统由 监测站、主控制站、地面天线所组成, 地面控制站 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

3、 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 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

1、 全天候

2、 快速省时

3、 应用广泛

4、 高精度定位、定时

 RTK系统通常由基准站和流动站两部分组成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 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测图时可以根据比例尺 精度取舍地物。

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 依比例符号:即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又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大 小的地物符号。如:房屋、湖泊、池塘、苗圃等。

 半比例符号:长度可按比例缩绘,宽度不能按比例缩绘的地物符号, 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长度,不能表示宽度。如:道路、 电力线、管道、围墙等

 非比例符号: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不能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 大小的地物符号。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烟囱、路灯等。  等高线的特性

1、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2、 闭合性:等高线是连续不断的闭合曲线;

3、 密陡疏缓性

4、 非交性

5、 正交性

极坐标法:一角一距

直角坐标法:二互垂距 角度交会法:二角

距离交会法:二距

 经纬仪测绘法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绘图员在图板 上用大头钉穿 过半圆仪的圆 心小孔插到测

站点上。

(3)立尺:立尺员把地形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4) 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 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 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

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6) 展碎部点:转动半圆仪,将碎部点的水平角角值对

准起始方向线,此时半圆仪的零方向线便是碎部点的方 向。在零方向线上,量出d=D/M的长度,定出点的位置, 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同法,将其余各碎部点的平 面位置及高程,绘于图上。(当基本等高距为 0.5m时,高程注记 应注至厘米;基本 等高距大于0.5m时 可注至分米。)

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数据成果易于存取,便于管理;

2)精度高 地形测图和图根加密可同时进行,地形点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