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初中语文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初中语文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中心与内容

牛刀小试

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粗糙的北风没完没了地吹着。我们裹着棉衣在刚盖好的大楼里闲聊,有的打牌,有的抽烟,等待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②下午,胡小兵突然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他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他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他嘿嘿一笑,说没事。

③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一笑,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我现在才攒了五百块。我给娘说过要给家里一千的,我怎么也得凑够一千呀!”

④我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家老小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也没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挣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把注意力都转到我和胡小兵身上。那时,楼外北风呼啸,屋内寂静无比。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翻了几层衣服,我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理你!”说完,我夺过酒瓶猛喝了两口。

⑤“胡小兵,还差多少?”突然有人问。

⑥“三百……”胡小兵哽咽着。

⑦“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一只只粗糙皲(jūn)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⑧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我朝窗外瞥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⑨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老家下雪了没?”“咱家乡的雪肯定要比这里大!”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花追逐着火车飘飞……

(选自《北京晚报》,文章有改动)

8. 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9.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分析作用、理解内容等角度入手。请给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作批注。(3分)

10.第⑦段中说“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揣摩这时胡小兵的心理,把他内心的想法写出来。(不超过30字)(3分)

11.第⑧段开头说“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这里的“难受”有什么含义?(4分)

12.作者以“那年的冬天好大雪”为题,并在文中多次提到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能力提升

栀子花笑了

青春

⑴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起舞。(A)一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⑵这一衣带水的校园通道上的这一头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个气氛很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头缓缓走来的校长却像鸟儿一样点破了这和谐的安宁。走过来了,尽管栀子花依旧很香,可这中间还是夹着一些火药味儿。

⑶男孩坐在自行车上,侧着身跟女孩说话,女孩站在男孩的右手旁,手里拿着一个大的讲义夹和一封粉红色的信,校长站在女孩的对面。三个人站着像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总是很不稳定的,就像三个小孩总比两个小孩来得容易吵架一样,这跟数学并没有矛盾。

⑷“这么晚还不回家啊。”校长首先打破了寂静,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这两个学生。现在的中学生真的不像话了,还小小年纪,唉,想当年我们这个年纪男女连互看一眼都不敢……校长浮光掠影了他当时年轻的时候,顿时来了精神。“是的,校长,因为有点事儿。”女孩安静而从容地回答。身边的男孩羞涩地低下了头。

⑸(B)风似乎有些大了,树叶开始沙沙作响着,栀子花的花香像是被稀释了一样,香味顿时减少了很多。

⑹“哪个年级的?”校长问。“高三,校长。”女孩回答道。都高三了还有这心思,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唉,校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突然看到了女孩手上的信。

⑺“这封信是给他的?”校长指着男孩问着女孩。“是的,校长。”仍旧是女孩从容的回答。“信,嗯,让我看一下。”校长有点不自然说道。女孩刚伸出手,像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手就停在半空中了。“校长,就我所知,即便是警察。不能随便看别人的东西。”女孩笑了笑说。“这……”校长突然有点尴尬了。

⑻(C)好像真的要下雨了,夕阳承受不住黑暗的诱惑消失在天际了,栀子花也是没有精神了。将暮未暮的天空里,穿越云层的阳光几乎是一种奢侈,然而在黑暗到来之前它依然顽强的存在——这一切看了都使人感动……

⑼男孩的脸色似乎有些苍白,他拉了拉女孩的衣角说,“给校长看吧!”校长看了看男孩,眼神之中掠过一些的感激,但随即笑.了,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了。女孩把信给了校长。

⑽配合得多好了啊。校长来不及多想,忙打开信:放心,好好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学习不用怕落下,全班同学都会帮你的。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呢!这些笔记是同学们帮你做的,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你还有大家呢!接下来,是同学一大串的祝语。校长的表情突然僵硬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⑾校长信看完了吗?我们到时间晚自习了。校长,其实这世上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种更深更真更值得让人珍藏的感情,那就是友谊,您说是吗?校长。”女孩仍旧笑着说。

⑿是啊!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竟忽视了这种真挚的感情,还差点扼杀掉了它。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童话!是啊!不是童话。校长突然笑.了。

⒀这笑像一个屏风把风和将要下的雨都隔绝了。(D)天空仍像先前一样静谧、和谐,树叶被风温柔的拥抱得安静而羞涩了,空气中溢满了香气,栀子花笑得有点“花枝招展”了。

(选自《有一种美德中微笑:体验社会》有改动)

2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2分)

答:

22.本文对“栀子花”的形态、香气进行了多次的描写,请从文中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一句,试分析其作用。(2分)

答:

23.文中第⑼和⑿两段都写了校长的“笑”,你能说说校长这两次“笑”所表达的意思吗?(2分)

答:

24.请你试着说说“栀子花笑了”的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25.异性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友谊是男女之间的纯真友情。你觉得应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友情?面对父母、师长的误会时,你会如何处理?(3分)

答:

【名篇名家欣赏】

我和橘皮的往事

作者:梁晓声

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想起她,也就想起了一些关于橘子皮的往事……其实,校办工厂并非是今天的新事物。当年我的小学母校就有校办工厂,不过规模很小罢了。专从民间收集橘皮,烘干了,碾成粉,送到药厂去。所得加工费,用以补充学校的教学经费。

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那小厂房里义务劳动。一名同学问指派我们干活的师傅,橘皮究竟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就告诉我们,它可以平喘,并对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

我听了暗暗记在心里。因为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被支气管炎所苦。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当天,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

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揣几块干橘皮。母亲喝了一阵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减少了。我内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形容。

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撒谎,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的。

不料想,一个同学告发了我。

那是特殊的年代。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刷洗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被迫当众承认自己偷了几次橘皮,当众承认自己是贼。当众,便是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啊……

于是我在班级里,在学校里,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而是一个贼。

我觉得,连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似乎都佯装不见,目光故意从我身上一扫而过。我不再有学友了。我处于可怕的孤立之中。我不敢对母亲讲我在学校的遭遇和处境,怕母亲为我而悲伤……

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那位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

她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觉察了我的异常处境。

放学后她把我叫到了僻静处,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我哇地哭了……但是,她依然严厉地批评了我。

第二天,她在上课之前却说了一番这样的话:“首先我要讲梁绍生(我当年的本名)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不是贼,是我吩咐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给老师带一点儿橘皮。老师需要橘皮掺进别的中药治病。你们再认为他是小偷,是贼,那么也把老师看成是小偷,是贼吧……”

第三天,当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大喇叭里传出了她的声音。说的是她在课堂上说的那番话……

从此我又是同学们的同学,学校的学生,而不再是小偷,不再是贼了。从此我不想死了……

我的班主任老师,以前对我从不曾偏爱过。我在她眼里,只不过是她四十几名学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她在我心目中,从此再也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了。尽管她依然像以前那样严厉,依然戴600度

的近视镜。

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时我已是中学生了,没有给任何一位老师贴过大字报。我常想,这也许和我

永远忘不了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有某种关系。没有她,我不太可能成为作家。也许我的人生轨迹将彻底地被扭曲、改变,也许我真的会变成一个贼,以我的堕落报复社会。也许,我早已自杀了……

以后我受过许多险恶的伤害。但她使我永远相信,生活中不只有坏人,像她那样的好人确实存在的……因此我应该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真诚热爱。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

我问:“这位是你父亲?”

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 记叙文,是以叙事、记人、写景或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的特点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具体叙述和细致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使读者受到感染或启迪。写记叙文,首先要学会选材和立意。 一、选材 写作文,一般来说,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考虑写什么。 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可写的材料往往是很多的,这就需要进行选择。 选材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三步:一想、二比、三定。 想,就是广开思路,想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哪个材料更理想;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比如《记一件事》,题目只限制了“一件”,至于是过去的事还是最近的事,是亲身经历的事还是耳闻目睹的事,是发生在学校的事还是发生在街头或家庭的事,是令人高兴的事还是叫人心烦的事……都没有限制,都是题目所允许的“天地”。在允许的“天地”,要广开思路,让一件件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从记忆中浮现出来。比如:一次,我生病了,老师冒雨来给我补课;我捡到一个钱包,交给了失主;前些天到书店买

书,见一位老农买《栽培技术》;暑假去姥姥家,做了六个鸟窝……这就是“想”。 这么多的事,哪一件比较理想呢?这就得比一比。要比,就得有标准。这标准应包括三条内容:—,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三,比较新颖。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下前面说的几件事,就能看出个高低来了:“补课”、“捡钱包”之类是亲身经历的事,虽然熟悉,也有积极意义,但比较俗;“老农买书”比较新颖,但自己并不熟悉,更无切身感受,不容易写好;“做鸟窝”不但熟悉,有切身感受,也有积极意义,还比较新颖……这就是“比”。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做鸟窝这件事是比较理想的,于是决定:就写这件事。这就是“定”。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选材的三条标准当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因为,评价一篇记叙文优劣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内容是否真实具体,有没有真情实感。只有选择“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得既真实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第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强调选材的着眼点应该是材料的内涵,而不是材料的大小。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甚至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表现出—个人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自然的优良品德,能体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

写作指导:记叙文如何选材

记叙文如何选材 材料是组成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决定文章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那么,记叙文如何选材呢? 一、紧扣题眼选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中的中心词是“题眼”。我们紧紧扣住“题眼”就扣住了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文章才有灵魂。 二、材料要真实。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内容的。要善于从生活积累材料,这样才能有事可写。而只有材料是真实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文章就会有生命力。 三、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即事件不能太多,要做到以一代百,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四、要选择新颖而有意义的材料。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来写,才能写出新意来。 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棋。新颖而能很好凸现中心主题的题材,往往是作文取得成功的前提。《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于选材是这样要求的:“题材新颖,真实可信,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但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很多同学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标准》的要求,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请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1.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离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必须合乎情理,必须源于生活,漫无边际的“瞎想”是无法体现作文要求的。 2.材料平庸,内容雷同。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而后对方转学或者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总是令人感到是老生常谈,不爱读,不想读。 3.选材游离于中心之外,偏离主旨。 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个中心,如果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但如果一味地去罗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类的事例,就偏离了主题。 4.原样照搬,不加裁剪。 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部分,主题淹没,拉杂无序。有些同学图省事,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是干脆将平时见到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来,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否与考试话题想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选用材料的方法: 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目的,具体可依照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 1.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 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老说,这应该是选材的一个原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对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选材要敢于表现。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4教师版

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教学目标: 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课时:二课时(1.要求;2.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大家觉得一篇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①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②事件详略得当、一波三折③有细致生动的描写④语言流畅,富有文采⑤立意新颖深刻)在这五个基本条件中,立意是写作文、写好作文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散文),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零乱,毫无组织纪律性)。”就是说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立意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可见立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所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有没有方法能帮我们立意、立好意。教师引导: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是啊,写作难,写一篇好的记叙文更难。大家挖心搜胆,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写出一篇,老师却说同学们的文章“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同学们急,老师更急。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 1、何谓立意? 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白“为什么要写”的问题。 2、何谓选材? 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3、两者关系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 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 【叙事类记叙文】 人生难免有离别。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立意与选材示例: 第一组: 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第二组: 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第三组: 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第四组: 材料: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我一段又一段路。 立意: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第五组: 材料:我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忆起过去种种情景。 立意:表现亲人之间的“死别”悲情。 学生自由发言评价(2—3人)教师小结: 第一组:不太正确,审题不清,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第二组:正确,但是选材、立意太普通,缺乏新意,多数人会这样写。 第三组: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第四组:较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第五组:虽平常,但写得好,容易写出真情,打动人心。 【写人类记叙文】 成长过程中,你会邂逅许许多多个性鲜活的面孔,他们的一颦一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举手投足让你时刻铭记在心,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亲朋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作文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2、通过训练学生运用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 教学难点: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方法:写作训练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二、新授: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

记叙文选材篇

记叙文写作中的材料运用策略: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和叙写材料 一、精心选择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材料,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 (一)、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 料。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去胡编乱造故事。 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例如:以“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学生选择了本班一位同学被推荐保送“某高级中学”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真实事件写了一篇记叙文,结果赢得了肯定。 (二)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 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 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 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我们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 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说党和国 家的富民政策让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路,这是社会的主流,是本质。但也有少数人在新的形 势下适应能力比较差,生活比以前更困难了。如果学生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责任归咎于 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写就不符合生活实际了。再如话题“快乐”,如果学生写上游戏厅玩 游戏,十分快乐,那就缺乏一种力量。显然,这样的材料是不会得到好评的。 (三)、选择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个性特征的材料。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眼光也要“与 时俱进”。而有些同学的作文所选之事落后陈旧,读者从中根本就不能看出小作者是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完全感受不到新时代的脉搏的跳动。比如写好人好事,城市学生写帮助邻居收 衣服,帮助烈属老大爷、老大娘跳水之事就显得过时和虚假了。如果写为了美化城市环境, 周末去大街上清理“牛皮廨”,假日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某一有意义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就 显得真实得多了,也更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出生活的进步。像网络、街舞、模仿秀、WTO、环境 保护、和平崛起等流行时尚的材料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每一个人又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一个有 关你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你对有关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比 如说同样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有的溺爱,对子女一味迁就;有的真爱,慈祥中有严厉;有的恨铁不成 钢可能横眉冷对,棍棒相加;更有甚者,因为某种原因,对子女的爱以冷酷刻薄的形式表现。“我思 故我在”,当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你在写作中就自然会融入更多的个性化 的因素,选择个性化的材料,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与体验。 二、深入挖掘材料,实现作文立意的激情飞越。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的“三自”原则,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 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的作文来。那如何立意呢? (一)、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 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从 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1、相关联想。找出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 中去炼意。如以“蜡烛”为话题,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 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 品;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 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 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 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 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选材与立意讲解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选材与立意 一、写作知识问题化 下面是一则作文材料,阅读后请思考后面的问题。你写这篇文章的立意及选择的材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在你的家庭生活中,肯定发生过很多事情,请你围绕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家事写真”为题目进行立意与选材练习。注意体现真情实感。 选材: 二.点石成金 容易出现的问题:立意方面表现家庭的和谐;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包容等。 选材方面局限于家庭琐事或用俗了的事例,如父亲背我上医院,母亲拖着病体给我做饭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审读材料。提示语要求通过家庭生活“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 2、拓展思维。家庭生活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悲欢离合,也可以将家庭放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家庭的精神生活,如踏青,健身,参与比赛等。尽量选取“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材料。 三、链接高考 高考真题 2006年上海地区高考作文题:“想握住你的手”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我想握住你的手 真情莫过共握手!—-题记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 红的,一大束康乃馨,我惊呆了。那天,爸依旧是穿着那身泛白的工作服,头发很凌乱,或许外面风大。清早的雾水打湿了他的发尖,脸上似乎还带着风的痕迹,看起来比以前沧桑了许多。然而,我禁不住想笑,爸的样子笨拙而滑稽,他那一身装扮与他胸前一大束康乃馨极不相称。我总以为,鲜花该是有着某种浪漫和情调。爸朝我这边走来,我咧着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哦,醒了。”爸惊诧的表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爱睡懒觉。“嗯,可是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我还是有点狐疑。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拣了几束新鲜的,只是店主将它包装得太 鲜艳……”爸停住了,他可能真的不习惯这种送花的场合。 爸翻遍了抽屉终于找到了一个插花的瓶子,很脏。没等我说话,爸已放下了花一路小跑着出去。我端详着那一大束火红的康乃馨,竟不知怎么已被感动了。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妈的慌乱,爸的平静。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骑车太粗心。当时只记得一阵巨痛,腿再也拿不动了。医院的急诊室在四楼,电梯口挤满了人。我知道爸妈是担心我病情严重才决定上急诊室。爸背着我急匆匆地爬楼梯,一路上没歇过。伏在爸的肩上,我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脸上的汗珠。爸的身体很单薄,可背我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力量。四楼,我不知那长长的楼道有多少阶,也没有目睹爸将我送进急诊室后的气喘吁吁。那绝不是一段好走的路……爸捧着花瓶进来了,脸上是憨厚的笑。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人说,朴素的爱却是最伟大的。我恍然明白,其实爸从来没有给过我富丽堂皇的爱。我和他的故事没有影片上的轰轰烈烈。我的童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五部分作文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一)立意选材方法 一、立意选材提炼新颖的立意 庄子说:“语文所贵者,意也。”“千古文章意在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看它的立意如何。立意主要有四个原则:(1)正确;(2)新颖;(3)深刻;(4)简约。 1.以小见大,以新颖见长 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比如,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弘扬时代精神。例如初中教材中的《变色龙》一文,写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这件小事,但反映的是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与罪恶。 又如: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家,是早出晚回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寻找寄托……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如我们在写作“回家”一文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平凡小事着笔,写让流浪儿童回家,留守少年盼望在外打工的父母快点回家;考试失利后回家的一段心路历程等。也可结合中央电视台“回家”栏目中被拐卖人的漫长回家路来写;也可写空巢老人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的主题;也可以从关心动物的角度写流浪猫狗回家,保护森林让鸟雀回家。 通过一些细小的事情来反映当前重大的主题。让一滴水显出太阳光辉。 2.纵向开掘,以深刻取胜 通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例如作文题“苦趣”。要想出彩,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表现“趣”上。写出深意,写出高度,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散步时,发现石头下伸出的小草,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在练舞、练字的过程中,表现出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自己收获的感悟,心灵上受到的启发等。 结合生活常识和个人阅历,不断深入挖掘材料的隐藏内涵,就能写出深刻优秀的作文。 3.挑战旧论,以独到启思 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定论大胆说“不”,旨在从反面发现事物新的特点,独辟蹊径,表达出令人信服的全新思想和观点来,让入耳目一新。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本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按照惯常思想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耐心等待,不必杞人忧天;晚行一样见风景;过程比起步更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当然,这些立意也可从反面进行,如浮躁的等待;忧虑孩子比不过别人;输在起跑线上;过程往往被人忽略;等等。

中考作文选材指导教案全解-共11页

九年级作文训练(1) 教学内容:作文的选材(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选材组材的误区; 2.培养学生选材组材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优秀的作文往往需要很优秀的材料,或者善于将平凡的材料精细化,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内容。那么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呢?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选材误区在哪里呢? 二、何谓选材: 选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如《我的妈妈》,可以叙述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也可以写她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可以写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也可以写她坚强、乐观,艰苦创业。这不同的内容就是你选择的材料。 三、选材上常见的误区: 1.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等主题上。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议论总是堆砌事例,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2.材料陈旧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 3.材料单一化600字左右的字数虽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显得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4.抄袭现象严重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5.选材杂乱,凑足字数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话题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成600多字。结果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四、选材的常规要求: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每年考场作文都会出现一些考生作文思想偏激或消极情形,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文以载道。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激进的思想,能体现你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考场上,为求稳妥,最好不要涉猎思想禁区、道德禁区、恋爱禁区。 2.新颖典型,力避陈腐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 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材料,靠积累。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占有材料,途经一般有三:1、从生活中汲取。沸腾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 而生发出新的材料。 选择材料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

六年级作文立意与选材

六年级作文立意与选材

条条大道通罗马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学会运用从多个对象角度给材料作文多向立意 2、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3、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思考生活,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简点拨—拓展训练—回顾总结 教学重点:1、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2、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替国王画像

古时候有个国王,为了庆祝七十大寿,邀来了不少画师为他画像。这个国王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第一位画师,将国王画得身高体壮,双目炯炯有神。国王看了愤怒的说:“什么,这画的是我吗?,推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师战战兢兢的替国王画像,如实地把他的容貌画了下来,国王看了,十分气愤,当即就把他杀掉了。第三个画师认真地将国王看了几眼,思索了一番,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国王打猎图》。国王看了,连声叫好,并奖赏了画师。 画师是怎么画的呢? 原来第三个画师把国王画成他正在打猎。国王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却炯炯有神,皑皑白雪映衬国王黑色的脸,庄严而威风。 教师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会有眼前一亮之感。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大家想不想写作文时也如第三个画师一样得到别人的连声叫好呢?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得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今天就我们让一起来探讨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方法。

中考作文之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篇一:中考材料作文题目精选】 1、《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为不与人 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 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 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 要套作,不要抄袭。 【构思提示】:从“曲则全”、“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等,看到为人应该“谦虚,处人之下”,这样则更容易获得你想 得到的。也就是说看到《老子》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过 老子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委曲是为了保全,低下是为了获得 更多,不争是为了别人无法与之争,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启示: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更应该从古人那里吸收智慧,讲究方式 方法,去取得成功。勾践、韩信。。。 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 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 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 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 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 了一车的木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 沉香” 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 木炭” 羡慕不已,最终的 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 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 做事要

初中作文指导:怎样选材

怎样选材 同学们好,这一周咱们集中学习选材问题。我一共讲三部分:一是讲讲选材的要求,二是讲讲选材的方法,三是讲讲平时怎样积累材料。 第一部分,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小而有意义的材料。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当过什么大英雄,得过什么大奖,见过什么大人物等等,有的还胡乱地编造事实,结果爸爸在自己的笔下走了样。 其实,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可算是大人物了,作者并没有去写他在花山夜以继日地操劳,怎样指挥作战,怎样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等,而是写了他"把乡亲请回来碾米"、"给乡亲送茶"、"和乡亲说茶、给乡亲端茶、推碾子"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由于作者把这几件小事情写得很真实,就很好地反映了毛主席在花山关心人民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样一个大主题。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也是通过看到"很多人来吊唁",回忆"伯父和我谈《水浒》"、"谈碰壁"、"看到伯父为车夫上药"、"听女佣谈伯父"这些日常小事来反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还有《一夜的工作》、《诚实的孩子》、《吃墨水》、《数星星的孩子》、《我的爸爸》、《小摄影师》、《亲人》、《渡船》、《落花生》等都是用日常小事作为素材来颂扬某个人的精神品质或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 选择材料要小要有意义。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对此,有些同学在理解上有偏面。他们以为,有意义的事只是拾金不昧、乘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之类“好人好事”,或者是英勇机智地与坏人作斗争、冰河上救人、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这样的大事。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类事,就没有材料可写了,因而一提笔写作文就为难,有的甚至就把作文当作编故事了。其实,写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写好人好事或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写,重大题材应该写,但我们不能用这个框子限制自己。大事可以教育人,小事也同样能使人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能给人留下深

高考语文记叙文作文升格技巧与示例

记叙文作文升格技巧与示例作文,对多数中学生而言,满分似乎不是一百分,而处于七八十分的常态。这虽然与评分标准欠科学有关,但也客观上反映了中学生作文“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现状。大面积提高中等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创造条件,指明路子,促成学生作文的自我优化,从中等升格为优等。 一、观念的优化中等作文称为作文中的“灰色部落” ,这些学生已习惯于“灰色” 不追求“红色” ,也不担心挨批评。正是这种麻木的“灰色”心理严重制约着自我作文的优化。因此,必须首先优化观念:“我渴望写优等作文” “我能写优等作文” ,激活(唤醒)并强化其自我优化的主体意识。 二、情感的优化青少年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可以说有多少种性格就有多少种情感,有多少生活就有多少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感,并在作文中恰切地表现情感,使其优化。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情感,正视承认自己的情感;其次,寻找恰当的体例、语言来表现这种情感,从而让自己的作文充满歌声和欢笑,充满热爱和追求,充满阳光和情趣。 三、情绪的优化青少年最容易受情绪的左右,当内心充满焦虑和烦躁时,作文便很难上档次。因此,引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先调节一下情绪,以平稳的心绪,进入良好的作文状态,从而激发灵感,激发创意。 四、思维的优化思维敏捷,符合思维规律是写出优秀文章的重要条件。长期处于中等作文水平的学生,思维流于懒惰,趋于僵化,习惯按老师的“指导”作文,以求四平八稳,因此很难上档次。思维的优化则强调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既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又能进行快速的分析、辨别、比较、综合、归纳。 五、记忆的优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其间便是记忆在起作用。其实作文的素材便来源于成为记忆的生活和成为想象的未来。很多时候,作文便是几个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记忆块”的相继出现和组合。优化记忆,要求记忆质优、量多、处理精致,编码有序。 六、观察的优化中等作文常常表现出学生观察的肤浅性、平淡性和一般性,其实观察不但要调动“五官” (眼、耳、鼻、舌、身)还要把观察过程与情感、思维、记忆结合起来,即带着感情观察,边观察边分析,边观察边记忆组合。要具体运用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呼之而出呢,能不能记得十分清楚呢?要是感到模糊,那么这样的观察,就必须要进行优化。 七、主题的优化作文主题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集中。优化的关键在于确定好文章总的基调。文章材料的基调一致,主题才能明确集中。这种“一致” 不是反对材料的变化,而是指这种“变化”是和谐的。 八、结构的优化“作文当自结构始” ,它以完整和谐为基本特征,它讲求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结构的优化贵在经常做“剪拼”的游戏,即将一篇范文,分自然段裁开,然后重新组合,力求复原;如没能“复原” ,则进行一番比较揣摩,久而久之,作文的结构能力便会上一个台阶。 九、语言的优化其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中学阶段是语言优化的关键期。语言的优化涉及生活的阅历(如得体)、词汇的积累(有了足够的词汇量才有选择的自由)。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积累语言,从而实现作文语言的自我优化。 十、文面的优化中等作文往往文面既不十分整洁,也不十分潦草,属于“马马虎虎过得去”一类。因此,要自我优化文面: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使用常规符号。 通过反复的优化实践,中学生作文这只硬梆梆的橄榄果就会变成一个倒立的“正三角 形”。 下面举例介绍一下几种作文升格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选材要新,立意做到“以小见大” ,使文章立意深刻。同学们在作文前,先尽量收集与题意有关的材料,然后从中筛选,摒弃人们常写的材料和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同一件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具体的立意内容: 一、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如何精深立意 1.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如鲁迅在《风筝》里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行为。事件的表层意蕴是:“自己的行为是对儿

记叙文的选材技巧

【训练目标】记叙文的选材 【学情调查】 学生写作选材上的误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 1、材料低幼化 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人物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也就是说,许多同学还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考)的生活,而少写高中阶段的生活;写日常生活也很少,尤其涉及教育改革、学习思想的变化,或自己经历的挫折曲折及其感悟等,许多人在写家中的小花瓶破碎了,究竟是谁打坏的;放在抽屉里的几元钱不见了,是谁偷的;有一本复习资料究竟借不借给同学看,自己的橡皮找不到了,是谁拿的;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不是说这些材料不能写,而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有价值的生活是否就是这些。我们的同学视野应当开阔一点,思考问题应该深入一点,从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来。 2.材料陈旧化 由于有的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这类文章的材料多是几年来,甚至几十年来见于各类文章的陈旧事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不是这些例子不能用,而是使用这些材料时,没有进行精细的“打磨”,没有写出新意和深情。这样的文章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因而没有生命力,也没有吸引力。 3、宿构现象严重 高考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命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高考作文的材料是用在特殊考场上的。有的考生往往想学一学报章上的杂文之类,先介绍材料来源,如:“我昨天在报上看到了这样的材料“xx”这是《xx都市报》上的一件事,“这是同学给我讲的一个故事”等等,编造材料出处。有的考生还在原来的故事基础上,杜撰甚而增加情节,这真让阅卷老师啼笑皆非,这真是“大白天说假话”,这个材料不是你“六月七日”刚刚看到的吗?2003年的作文题(全国卷),有考生在文中为了突出“父亲”伟大的形象,编造了父亲走上抗非前线时的“壮举”。因为是胡编,所以文章不真实,感情不真挚,最后经查实,发现是小作者造假。 4、选材杂乱,只为凑字数篇幅 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题目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注意材料的表面相似之处,而不注意事例的本质,只求凑成

立意与选材

立意与选材 教学目标: 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 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又是中考的“半壁江山”。而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的问题。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 1、何谓立意? 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个“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何谓选材? 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准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3、两者关系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 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 例:人生难免有离别。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A、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A、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B、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A、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C、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A、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D、材料: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我一段又一段路。 A、立意: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E、材料:我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忆起过去种种情景。 A、立意:表现亲人之间的“死别”悲情。 学生自由发言评价,教师小结: A、答案不太准确,审题不清,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B、答案准确,但是选材、立意太普通,缺乏新意,多数人会这样写。 C、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答案较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E、答案虽平常,但写得好,容易写出真情,打动人心。 三、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出: 1、立意的要求:①要准确②要新颖 2、材料的要求:①切合中心(准)②富有新意(新)③真情实感(真) 2、材料的要求:④小事入笔(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