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假阳性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模板

传播途径
•
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 –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 到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 母婴传播 – 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 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 胎儿 – 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 输血传染 • 间接传播:日常用品、接吻、哺乳、医疗器械等途径(接 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 。
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 •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盘状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 • • • • • • • 风湿性心脏病 干燥综合征 毒品瘾者 慢性肾炎 肝硬化 老年 麻风 (是唯一产生慢
性生物学假阳性的感染 性 疾病)
妊娠的假阳性反应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1)FTA-ABS
(2)TPPA/ TPHA (3)TP-ELISA (4)发光法 (5)胶体金法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 标本类型: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 皮损的渗出液、淋巴结穿刺液 • 方法:暗视野显微镜下查找梅毒螺旋体。 • 结果:典型的梅毒螺旋体呈白色发光, 其螺旋 较密而均匀。运动方式: ①伸缩其螺旋间距离 而移动(主要方式)②蛇行式③旋转式 • 评价:
假阳性问题
• 假阳性: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反应呈阳性 ①技术性假阳性
– 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 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
②生物学假阳性
– 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 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风疹 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肝炎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球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牛痘疹
梅毒病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梅毒病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一、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滴度与报病关系的问题部分地区以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RPR或TRUST,以下同)的滴度作为后天梅毒病例诊断和报告的标准,错误地认为RPR或TRUST滴度在1︰8以下(包括1︰4、1︰2、1︰1或原倍滴度)者不报病,仅滴度在1︰8及以上者才需要报病,造成病例漏报。
对于后天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TPPA、TP-ELISA、快速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等,以下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无论其滴度高低,只要该病例为首诊病例,即既往无梅毒诊疗史,该病例应当报告;且要根据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正确地划分梅毒病例期(类)别(如一期、二期、三期或隐性梅毒)。
二、梅毒病例重复报告的问题梅毒病例报告的原则是仅报告首诊病例。
首诊病例指首次被医疗机构诊断(依据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的病例,即病人本次发病过程中,在该医疗机构就诊之前未得到诊断,在该医疗机构的诊断是第一次被诊断。
但有些地区存在梅毒复诊病例和复发病例的报告问题,此为重复报告。
为避免重复报告,规定以下任一种情况的梅毒病例不报告:(一)梅毒复诊病例。
1、既往在本医疗机构已诊疗过的梅毒病例,在年度内和跨年度对该病例进行随访,梅毒血清试验仍为阳性者。
2、在本医疗机构为首次接诊(或为初诊病例),但在其它医疗机构已诊疗报告过的梅毒病例(在本次病程内),在本医疗机构梅毒血清试验仍为阳性者。
为避免复诊病例的重复报告,医生在接诊时要详细询问病人既往梅毒诊疗史,分辨首诊病例与首次接诊病例,并在门诊日志上做好详细记录。
(二)梅毒复发病例:既往治疗过的梅毒病例,本次就诊时认定为梅毒复发。
三、梅毒血清筛查与病例报告的问题梅毒报告病例应为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梅毒诊断标准的病例(包括确诊和疑似诊断病例)。
但有些地区或单位,对于仅梅毒血清筛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而尚未明确诊断者就报病,导致过度报告或错报。
梅毒及其他性病的诊断及报告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 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 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 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7
精选ppt
谁需要了解与掌握性病诊断标准
医疗机构--医生 医疗机构--实验室检验人员 医疗机构--防保人员/报卡录入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网络疫情信息审核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性病疫情管理人员 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疫情执法人员
38
精选ppt
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
首先区分:疑似病例 和确诊病例
http://1.202. 129.170:81
中国CDC 性病控制
中心
省级疾病 预防控制
机构
地市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精选ppt
国家卫生部
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
地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
县区级卫生 行政部门
15
目前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不报:主要为民营、个体医疗机构 漏报:主要为基层医疗机构 过度报告:疫情管理严格的医疗机构,主要是隐性梅
二期梅毒
48
精选ppt
49
精选ppt
二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二期梅毒
29
精选ppt
梅毒检测试验

梅毒(syphilis)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诊断。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其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另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
根据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目前国内外所用的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原体的检测直接观察分泌物中的梅毒螺旋体,如见到运动活泼的苍白螺旋体可直接诊断梅毒,是最特异、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但灵敏度低。
1.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DF)是梅毒病原体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暗视野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病灶分泌物中的梅毒螺旋体,结合临床症状可直接诊断梅毒,适用于早期梅毒的诊断。
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且经济、快速,但此法对晚期及隐性梅毒或口腔病灶标本不适用。
1.2活体组织检查梅毒螺旋体常用银染色法(warthinstarry)或荧光抗体染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呈黑褐色。
银染色的阳性结果需谨慎解释,因为类似梅毒螺旋体的其他物质易混淆。
1.3多功能显微诊断仪(multifunctional microscopy diagnostic instrument,MDI)是近年来国外开发的一种综合相差对比、暗视野及偏振光的可变投影显微镜,其特点是待检查标本不需染色及任何加工处理,而是将“活的”真实的样品直接进行观察,具有直接、方便、快速的优点。
但整套仪器价格昂贵,很难普及到各个梅毒检测实验室。
2、梅毒血清学试验是梅毒诊断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可分为两类。
2.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心磷脂作抗原,测定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此类试验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目前多数医院列为梅毒的常规筛查试验。
这类试验可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适于二期梅毒的诊断,而不适于诊断一、三期梅毒,包括潜伏梅毒、神经梅毒的诊断。
2021年梅毒的筛查和诊断(全文)

2021年梅毒的筛查和诊断(全文)妇科术前开感染筛查组合或急诊感染筛查组合。
第一次产检开梅毒组合。
产科术前开急诊筛查组合(产科专用)。
如果筛查组合出现阳性,不一定是梅毒感染,需要查梅毒组合才能确诊。
TPPA是特异性抗体,用于确诊,一旦感染,终生都会阳性。
TRUST或RPR用于观察治疗效果。
如果梅毒组合两项中两项均阳性,需要治疗。
如果仅TPPA阳性,很可能是既往感染已自愈或治愈,但是如果既往没有正规治疗过,需要随访TRUST以排除早期感染。
其他情况则不需要治疗。
很多内科疾病会导致梅毒抗体假阳性,比如心脏病,风湿免疫病和很多传染病,老年人尤其容易出现假阳性(2%),抗体检测不是诊断的唯一标准,需要结合病史(感染史和合并症)和体格检查来诊断。
正文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
由于有血液传播的可能,常常作为输血和术前检查项目。
除此之外,还是孕妇产前检查项目之一。
输血和术前都是查感染筛查组合或急诊感染筛查组合,急诊感染筛查组合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共4项,感染筛查组合包括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HIV+梅毒抗体4项。
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6-13+6周)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定量+HIV抗体筛查+梅毒组合。
术前一般查急诊筛查组合(产科专用),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抗丙肝抗体+抗HIV抗体(各种免疫学及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化学发光法)。
在临床中对梅毒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梅毒抗体阳性不一定就是得了梅毒。
人体感染梅毒后,会产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非特异性抗体)。
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
诊断梅毒时,所做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
针对梅毒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实验有Tpab(血清梅毒抗体检测),TPPA(梅毒明胶颗粒凝集实验),非特异性抗体有TUR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和RPR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探讨应用RPR_倍比稀释法和TPPA_法联合检测梅毒抗体的必要性

82作者简介:张洁(1982.08—),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免疫学。
探讨应用RPR 倍比稀释法和TPPA 法联合检测梅毒抗体的必要性张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5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RPR 倍比稀释法和TPPA 法联合检测梅毒抗体的必要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328例门诊梅毒患者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即RPR 倍比稀释法和TPPA 法联合检测。
结果:通过2019-2022年4年间对TPPA 阳性的梅毒患者标本统计,我科室梅毒RPR 倍比稀释法检测到的前带现象比率达到1.2%。
结论:应用RPR 倍比稀释法和TPPA 法联合检测梅毒抗体,十分必要。
【关键词】RPR 倍比稀释法;TPPA 法;联合检测;梅毒抗体;必要性【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8-0082-04梅毒血清学检测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来分辨阴性与阳性,还会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判断的结果,比如假阴性、假阳性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各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知道可能出现的“陷阱”,或者联合应用几种检测手段相互佐证,方能向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梅毒抗体检测中,假阴性的前带现象是梅毒血清学检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6, 11],假阳性也会发生[7-10],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帮助正确判断检测结果是值得每个检验人员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娱乐场所的丰富多样,加上交通便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多,解放初几乎消灭的梅毒又重新流行起来,成为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亦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
感染梅毒螺旋体会导致多种疾病,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为患者诊断以免延误治疗,而且早期诊断治疗亦会降低给社会造成更大危害的可能。
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评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8Mar,17(7)・1083・溶血病,出生后表现为新生儿不同程度的溶血性黄疸[1-3】。
本组140例黄疸患儿中,有50例(35.7%)为血清学检测阳性,提示HDN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之一;50例}玎)N除6例为Rh系统外,44例为ABO系统,并均以母婴血型O/A(B)组合的黄疸患儿,提示母婴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发生黄疸,首先应考虑是否为ABo系统的HDN,这与“0”型孕妇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生活中不断受到A(B)类抗原物质免疫刺激产生IgG抗A(B)有关。
对ABO—HDN和生理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依赖于母子血型鉴定及要儿血进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确定要儿血清中有无来自母体的抗A(B)IgG,以及婴儿红细胞是否已被抗体致敏,及早发现HDN,尽快换血或动态检测患儿黄疸程度并及时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44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DAT只有6例,提示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ABo—HDN最灵敏、最可靠的检验方法;对44例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发生黄疸的时间进行比较,抗体释放试验和DAT同时阳性6例患儿均在出生3d以内。
其他38例患儿在出生3d以内发生黄疸的只有20例,提示患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IgG抗A(B)致敏的越多,红细胞破坏的也越多,患儿发生黄疸的时间就越早。
因此对新生儿黄疸应及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选择治疗方法,防止病情发展【2J。
本组全部患儿入院后,按常规给予保温、吸氧、输液、蓝光照射等,部分病例经换血治疗,ABO—HI)N患儿均痊愈出院,Rh—HDN明显好转出院。
如诊治的抗一D、抗一E致HDN的1例患儿,采用Rh(D)、E阴性血进行少量多次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门诊2a随访,患儿未见异常。
【参考文献】【1]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新生儿Rh溶血病的检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3):68—69[2]曹萌,董睁,李力.IgG抗一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5,is(6):506[3]孙国栋,尹志柱,张彦平,等.抗一ce、抗一e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47【收稿日期】2007一04—23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评价孔秋虹(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浙江长兴313100)[关键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8)07—1083—02梅毒血清学试验为诊断梅毒必需的检查方法,对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学的诊断尤为重要。
梅毒实验室诊断(刘利洪)

暗视野检查法
临床意义 1、检测阳性,在临床上可确证梅毒; 2、如未能发现梅毒螺旋体,不能排除诊断; 3、无论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如何,都应进一步 进行血清学检测。
镀银染色检查
检测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成棕黑色, 可以从普通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镀银染色检查
仪器器材 1、普通显微镜 2、加拿大树胶 3、罗吉固定液 4、鞣酸媒染剂 5、Fontana银溶液 6、无水乙醇 7、无菌纱布等取材用品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定性试验 (1)试剂准备:复室温30分钟 (2)加标本:样本量50ul; (3)加抗原:抗原量(60±1滴/ml,约17ul/滴) (4)反应:反应时间8min (5)读取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定量试验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抗原1滴
如何就目前高发的性病,尤其是对梅毒进行有效监测 和控制? 如何对高危人群及潜在易感人群进行筛查,主动发现 无症状的性病感染者? 如何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包括检测能力建设 和质量控制
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两个系统 疫情监测系统 实验室检测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 一个服务 规范化医疗服务
注意:应把每一份样本当作强阳性样本来处置和对待!!
பைடு நூலகம்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仪器:水平旋转仪(要求?) 试剂盒: (1)含有活性碳的抗原悬液; (2)一个标定的9号针头(0.9mm); (3)压印有18mm直径圆圈的封塑环状卡 片; (4)内部对照;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 每批试剂间的可比性,应制备外部对照 血清 (5)50ul量程移液器和吸头 (6)0.9%无菌生理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血清学试验有两类,一类是非特异性试验,包括RPR、
VDRL、USR和TRUST。由于其采用的是非密螺旋体抗原(即正常
牛心脂质)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反应素也可在某些非梅毒患者
及正常人血清中出现,故可呈生物学假阳性。另一类是特异性试验,
包括TPELISA、TPHA、TPPA、FTABS、金标免疫层析法及
免疫印迹试验,其采用Nichols株螺旋体或纯化的、基因重组的梅毒
螺旋体抗原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试验的特异性可达到99%左
右,但不能绝对排除假阳性。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
是以心拟脂为抗原的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目前主要有TRUST
和RPR,其所检测的抗体并非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而是梅毒螺旋体感
染人体以后分解破坏人体组织,其分解产物释放到血液中,使人体产
生抗体。分解释放的产物即是心拟脂,所产生的抗体即是反应素。据
文献记载,除梅毒外尚有其他一些感染和免疫性疾病也可使人体组织
受损释放心拟脂到血液中,使人体产生反应素,而使RPR或TRUST
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并将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种。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病毒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其他如疟疾、活动性肺结核、
丝虫病、鼠咬热、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于6个月内消失。慢
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常见于麻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海
洛因吸毒成瘾者等,反应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或终身。生物学假阳性
反应的RPR或TRUST定量滴度一般≤1:8,而未经治疗的二期显发
梅毒RPR或TRUST定量滴度一般≥1:16。 TPHA等特异性梅毒血
清试验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自身免疫病、皮肤病、心血管病、麻风、
热性病、老年人、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因素。为正确判断检
测结果是否为假阳性反应,往往需要医生的综合判断分析,如详细询
问患者有无不洁性生活史、性病史、流产史、抗梅治疗史;还要认真
查体,注意患者是否有梅毒体征;是否为老年人。资料显示老年人梅
毒血清学特异性试验假阳性率偏高。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感染梅毒后,人体内会产
生两类抗体,一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
脂质的抗体。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
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
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诊断梅毒时,所做的梅毒血清学检
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RPR试验,即为检测类脂质抗体的实验;而
TPHA则为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因RPR是检测类脂质抗体,
而不是直接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实验,因而无特异性,凡能导致
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使RPR阳性。除梅毒外,患上呼吸道
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
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成瘾等,都可导致RPR阳性。
梅毒以外其他原因造成的RPR阳性有一个特点,滴度一般较低,小
于1:8。根据这一性质在未做确诊试验的实验室进行梅毒滴度的测
定来间接对梅毒进行确诊。RPR实验容易出现假阳性,医生常同时做
特异性较强的TPHA实验来证实梅毒诊断。值得一提的是,TPHA等
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实验,在一般人中也有1%的假阳性。
国内曾报道某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TPHA阳性者竟有一半是假阳
性。已知可造成TPHA阳性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糖尿病、结肠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风、生
殖器疱疹、海洛因成瘾等。
除疾病外,某些生理状况的改变,如妊娠,也可导致RPR及TPHA
阳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梅毒血清学检查,假阳性率较一般
人高,有报道可达2%。许多老年人患常见的内科疾病,也可导致梅
毒化验阳性。不久前,国内某医院报道,他们收治的5例63~80岁老
年内科疾病患者,分别患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住
院期间,均出现过RPR和TPHA阳性。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诊断梅毒,
除依据化验结果外,更重要的依据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
史,以及详细的体查。综合分析后慎重作出判断,才能避免梅毒化验
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