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观点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观点现代世界趋势发展,许多学习者认为语言教学必须以地道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因此,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成为了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首要内容是传达该语言所属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该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历史和文学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该文化内在思想和语言,也能够追寻该文化的演变和历史背景,从而了解一个民族的整体肌体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语言教学的内容语言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词汇、语法及其正确的运用。
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点是语法。
学生在掌握了语法之后,才能够准确地使用词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语言教学目的是鼓励学生清晰明了、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用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囊括文化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有很多。
学生可以透过观赏电影和读文化典籍等活动来进一步掌握一个语言内在的文化意涵。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方便地了解社会和历史背景,强化他们对传入语言的理解。
四、相结合的优势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给了学生更深刻的文化认识。
除此之外,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它们的产生原因来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谅解能力,扩展他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这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与现实生活中的跨国交际有着很大关联。
综上所述,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既切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意义。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现实的、实际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世界,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
总之,语言教学当中的文化教学在日益崭新的世界大趋势下变得显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在文化和语言教学中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深层次发展,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将具备更高的提升。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育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摘要:本课题根据笔者十多年来对外语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国内外专家在大学及中学外语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文化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一关于“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
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
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
庄智象2011年在温州大学的学术报告上说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200多个。
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由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
就外语教育语言学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目的语的特点,目的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影响目的语学习、理解、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
这就是说,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浅谈用文化教学去激活语言教学

浅谈用文化教学去激活语言教学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而语言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一种重要的原则: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是人们共享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是世界上数以亿计的语言中区分各自的特点的基础。
因此,文化成为促进语言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用文化来激活语言教学。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实际运用文化的能力教师是语言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他们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文化,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会面临一些挑战,如选择适合的文化素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培训课程来帮助教师掌握如何运用文化来激活语言教学。
二、在语言课程中加入文化元素加入文化元素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美食、节日等,从而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取语言知识。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如莎士比亚、音乐、电影等领域,并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语言。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
三、采用文化交流的方式采用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将文化和语言融为一体的最好方式之一。
学生可以去到不同的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同时,学生也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特色。
另外,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本地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四、通过文化课程来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文化课程。
例如,在学习法语时可以学习法国的历史、文化、绘画及音乐等。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国家,并从中获取更多语言知识。
从长远来看,学习文化也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通过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激活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语言教学主要是围绕着教授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的,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文化教学则是通过教授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背景,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语言教学方面,教师通常会使用一系列教材和教学方法,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以及练习、对话、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本技能。
教师还会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使学习者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结构和词汇。
文化教学则通过讲解和讨论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教师会引导学习者参与到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如品茶、剪纸、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等,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学习汉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与中国人交流。
而文化教学则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和语言运用场景。
总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互补和协同的作用。
通过综合教学的方法,使学习者既能够熟练运用汉语,又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
这样的综合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也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与中国人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关键词: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因素一、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众所周知,语言教学不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教文化”(戚雨村,1992)。
“没有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要成功交际是很困难的”(胡文仲,1992)。
但在现实中,文化意识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本文通过对英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反映,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二、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困扰1.词的文化内涵我国的英语教学对词义的解释通常仅限于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意义,这有失偏颇,还应充分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本国文化。
在不同的语言中词的文化内涵也不同,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双语词典中少有反映,能查阅到的只是词的概念意义。
例如,“model”一词,汉语译为汽车旅馆,有些人就将它理解成用汽车做的旅馆。
其实“model”是指西方为方便开车的人提供停车场的旅馆,一般是指高速公路旁边的廉价旅馆。
再如,“gay”原意为“cheerful,happy”,然而在当今美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同性恋。
因此,“agayparty”有时并不是愉快的聚会,而可能是同性恋者的聚会。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词义的重要性。
还有一类是语言概念意义对应而文化褒贬含义不同的词。
比如,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虽然概念意义对应,但内涵意义并不相同。
英语词“peasant”的内涵意义是没有受过教育、缺乏教养、举止粗鲁的人,而汉语中的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毫无贬义。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的意义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的意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其意义十分重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进行文化教育的原因1.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跨国文化素质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
如在中国,“龙”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
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2.语言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交流工具,掌握外语包括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习惯的一面镜子,是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
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掌握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以及语用规则,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甚至会出现在认识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情况下,还不明白其内涵或造成误解的现象。
如“蓝色”在汉语中象征着美好,如“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但在英语中表示“不快”。
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称呼语。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
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交流,然而仅仅靠掌握语言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无误的语法知识,而不对其文化和习俗做深入的了解就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许多误解。
因而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初级阶段,让语言和文化既讲形式更重内容。
那么,英语应怎样才能搞好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呢?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
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众多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得意趣横生。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
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例如:要学生们知道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是不礼貌的。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随着我国大国地位的提升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各国对于我国的关注度也随之攀升,一轮轮的汉语热使得汉语积极的对外传播和推广。
汉语,作为我国的古老语种,作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其传承年代久远,历史涵义丰蕴,汉语热在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笔者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的方法,并对教学者应该具备的意识进行了强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语言和文化的概念语言,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为:“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
”语言是一个特定的系统,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部分组成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符号,人们借助语言这一载体,进行人类文明的保存和传递,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现代学者普遍采用的定义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予的解释:“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含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进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中所创造进而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
综合来讲,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法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包罗万象,几乎能够涵盖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是属于从属和所属的关系。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整体,语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文化的工具。
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发展的关系。
而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这一过程中就包含通过目的语言的运用能够成功的进行交际而所必需的文化内容。
在进行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学者者习得的是异域文化,是需要目的语这一工具。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具有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