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泗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射频导管消融术2

2.无症状的显性预激,并无特殊需要者。
[
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全面的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包括希氏束图记录,心脏内标测诱发和终上心动过速。用以明确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和确定旁道的准备确位置。
[
1987年由Borggrde等首先将射频导管消融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1990年Van hare等首次将该法用于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方法为分别经左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送入5F或6F四极电极导管至冠状窦、希氏束、右心室及高心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若为左侧旁路,则经右股动脉放置大头导管(Large-tip)跨过主动脉瓣置于二尖瓣环左室侧,进行标测和消融;若为右侧旁路,大头导管经右股静脉送至三尖瓣环右房侧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则大头导管自右股静脉送至希氏束电极与冠状窦电极之间。一般选20~30W以后再重复一次。显性预激旁路成功示前传和逆传均被阻断;隐匿旁路成功示逆传阻断;房室结改良成功为慢径消失,心动过速不能诱发,加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或阿托品后也不能诱发。
操作名称
射频导管消融术
[
目前主要用于消融房室附加旁路,治疗预激综合征;改良房室结,根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适应证为:
1.频繁发作、症状明显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影响正常生活者;
2.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长期服药所致的毒副作用。
[
1.药物治疗有效的旁道参与的心律失常,能耐受药物治疗而不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
射频消融术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术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快速心律失常的概念快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出现快速的心律异常,使得心脏无法正常地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快速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包括较为常见的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心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病因的发生往往与心血管病、代谢病、心脏结构畸形等多种因素相关。
由于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心脏病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流程射频消融术,即通过烧灼导致心脏某个区域的组织坏死达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
具体流程如下:1. 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手术开始前,需要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电刺激产生的心电图结果来确定存在异常区域。
2. 产生射频波形通过特殊设备,产生一个特定的高频电磁波,即射频波形,用于激活和改变心脏组织的细胞膜通道。
3. 烧灼心脏组织通过导管将电磁波形送到需要治疗的心脏区域,达到烧死异常组织所在区域的目的,即实现消融。
4. 恢复正常心律消融完成后,恢复正常心律是消融成功的标志,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心律和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射频消融术在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优点射频消融术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具有如下优点:1.治疗前景更好。
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长时间、高剂量、多种类药物的联合使用,而且仍然呈现频繁的反复发作。
手术切除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可能会带来很多风险。
2.消融效果显著。
射频消融术能够针对异常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直接烧灼术前检查确定的异常部位,消融区域确切、容易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
3.处理速度快并节省资源。
传统治疗需要床位收治却疗效不佳,而且尚需长时间治疗过程,拖慢了治疗时间,而消融术效果显著,时间短,患者立刻获得缓解,也为医院的治疗资源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
射频消融术的注意要点射频消融术虽然没有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复杂性和高性创伤,但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安全要点:1.进行消融术前需进行正规的前期检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病史等进行评估,以便为手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多旁道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多旁道室上性心动过速
邓家强;钟国强;朱立光;曾知恒;唐尔闻;郑剑光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08(23)10
【摘要】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已被证实为阻断房室旁道的有效方法,对单旁道而言左侧旁道较右侧易做,成功率也比较高。
而房室多旁道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由于其电生理现象复杂多变,旁道定位较困难,且易复发。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2年进行的房室多旁道射频消融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744-745)
【作者】邓家强;钟国强;朱立光;曾知恒;唐尔闻;郑剑光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
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广西,
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1
【相关文献】
1.右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J], 孟伟栋;汪芳;陈岗;张峰;孙宝贵
2.射频电流消蚀房室旁道和房室交界区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J], 张玉威;翟
文华
3.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路及房室结双径路室上性心动过速 [J], 张向阳;洪秀芳
4.经房室慢旁道逆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表现及射频消融治疗 [J], 丁旵东
5.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房室旁道并存房室结双径路1例 [J], 王小冬;张清华;胥洪卫;林玉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性早搏如何射频治疗?

室性早搏如何射频治疗?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从字面上我们也能知道早搏就是正常心跳来之前,提前出现了一个心跳,这个心跳是来自心室的。
室性早搏发生人群相当广泛,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何治疗成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下面就来介绍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认为有危害的室性早搏指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如心肌病、冠心病等引起的室性早搏。
它的危害多为室性早搏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
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需要谨慎注意,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或导致心绞痛、心衰的可能。
这种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需要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正常心脏的频发室性早搏并非是完全良性的,也需要积极干预。
射频消融术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之一,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报道认为室性早搏射频消融与阵发性室上速相似,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特别对于室性早搏所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可作为当前首选治疗策略。
为增加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成功率,尤其是右室流出道之外的特殊部位的早搏,可考虑采用carto 或ensite三维标测系统进行心腔解剖结构,实施电压和激动标测。
心脏早搏,危机四伏。
它不仅诱发冠心病,严重还会导致窒息猝死。
从以上的几种治疗方法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相比,有一次性根治的优点,而它与外科手术相比,病人痛苦也较小,操作方法简便,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

手术简介心脏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就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与起源点得介入性技术。
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得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得方法。
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手术适应证一、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将不再存在。
二、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得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快径,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
三、心房扑动(房扑):房扑就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分,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四、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就是左心房或右心房得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得“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五、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得单源性得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标测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
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包括特发性、束支折返性与疤痕性室速等。
特发性室速常见于心脏结构与功能正常人群,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心动过速频繁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发生就是由在右或左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上得一个“兴奋灶”快速发放电流,导致心动过速、通过导管找到“兴奋灶”,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室速可以治愈、束支折返性室速与疤痕性室速多见于扩心病、冠心病与先心病外科手术后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病人发作时可以出现晕厥、抽搐,往往需紧急抢救、束支折返性室速就是电流在心脏得左、右传导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折返环路(“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并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疤痕性室速就是由于心脏纤维疤痕组织间得存活心肌细胞产生得折返环路,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心动过速同样得到根治、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室速而不能根治心脏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发作有生命危险时,需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
射频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临床体会

射频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临床体会
杨旭然;谷宏越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7(031)002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效果.方法选择47例经临床诊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将Z-S-Z型10极冠窦电极于左侧锁骨下静脉窦内,将3根6F的4极标测电极从股静脉分别置于高位右房、心尖部和希氏束,记录体表ECG,然后经电生理刺激仪分别作右房、右室的S1S1递增起搏或S1S2、S1S2S3程控刺激.结果 42例Q室上速转象,心率均<100次/min.另5例仍>100次/min.根治率为89.3%.结论射频消融对室上速的根治效果确切.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杨旭然;谷宏越
【作者单位】密山市人民医院内三科,黑龙江,密山,158300;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电生理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续完)
2.射频消融左侧旁路 [J], 王方正
2.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临床体会 [J], 遇波;杨光远;张磊艺;王秀燕;董燕斐
3.温控射频消融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J], 洪浪;王洪;陈在华;赖珩莉;欧阳长生;邱贇;周元凤
4.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0例临床体会 [J], 何柳平;邓靖
5.导管射频消融法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 [J], 徐国帆;游卫华;梁岩;杨辉;王方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王营忠;王晨霞;高燕;王晓彦;刘伟;高波;王妮;赵莉【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08(006)002【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电生理特性,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PFCA)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冠状窦、高位右房、希氏束及右室电极,经右房和右室程控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确定室上速发作类型,标测并消融.旁道标测和消融:左侧旁道时大头消融导管至二尖瓣环心室侧标测心室或心房最早激动点;右侧游离壁旁道时将消融导管送至三尖瓣环的心房侧标测其最早激动点.消融终点:显性预激delta波消失,心室起搏时房室分离或递减传导,希氏束A波最早;隐匿性旁道消融到旁道的逆传功能消失,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再给心房、心室刺激,VA分离,未再诱发PSVT时消融成功.房室结双径路时消融导管记录到H波,然后将导管顶端下弯进行标测,记录到小A大V波且电图稳定后放电消融,再次心房心室程序刺激,跳跃现象消失,不能诱发PSVT时消融成功.结果 12例患者首次消融全部成功.1例术后并发左侧气胸,左肺组织压缩约30%.未特殊处理,术后3d复查X线胸片气胸明显吸收;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停止放电后恢复窦性心律,调整消融导管位置后成功消融,随访3~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RFCA是治疗PSVT安全、有效的方法.【总页数】2页(P16-17)【作者】王营忠;王晨霞;高燕;王晓彦;刘伟;高波;王妮;赵莉【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不同曝光方式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吉立双;孙丽颖;刘刚;郑明奇;王乐;朱秀芳;田立2.永存左上腔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J],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赵华;任学军;郭继鸿3.应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分析[J], 翁金日;陈金灶;吴清国;黄俊伟4.Carto3全三维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研究 [J], 蒋伟; 范博渊; 李小峰; 郑强荪; 王洪涛5.常规三维与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 [J], 张爱春; 宁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09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一.什么是阵发性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大 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 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 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 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含属于不同发病 机制、解剖上并非局限于房室结及其以 上部位不同类别的心动过速。
二.室上速的临床表现
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体征: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
绝对规则。 症状:心悸、焦虑不安、眩晕、晕厥、
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
三.室上速的心电图特点
四.简述射频消融术
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入心脏,找到心脏内异 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起搏点,通过导管将电流倒 入局部心肌,使局部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 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 而根治心动过速。
心内科护理个案查房
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查房
二十六病区 张思思 2019.09.10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过程
心脏射频消融仪
各种电极导管、消融导管
标测电极
大纲
一.什么是阵发性室上速 二.室上速的临床表现 三.室上速的心电图特点 四. 简述射频消融术 五.射频消融术的常用穿刺部位 六.术后如何具体的压迫 七.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五.射频消融术的常用穿刺部位
1.穿刺右股静脉, 经过下腔静脉
2.穿刺左锁骨下静 脉,经过丄腔静 脉
3.穿刺右股动脉, 逆行经过主动脉、 右室
Hale Waihona Puke 导管消融示意图六.术后如何具体的压迫
1. 穿刺股静脉:卧床12小时,穿刺侧下 肢制动6小时,沙袋压迫股静脉穿刺处 4~6小时
2. 穿刺股动脉:卧床24小时,穿刺侧下 肢制动12小时,沙袋压迫股静脉穿刺处 6~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