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精品

3.列举节制生育妇女的护理评估。
附
妇科护理见习的认知
1.能独立对计划生育人群进行计划生育指导;
2.能配合医生完成节制生育手术;
3.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计划生育女性进行整体护理。
检查;
2.能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操作;
3.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炎症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13.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1.复述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
2.概述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因、临床表现;
3.灵活运用护理程序对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实施
整体护理;
4.使用所学知识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以妇科专业知识
为主的健康指导。
项目
学习(实践)任务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
生理
1.阐述妇产科护理绪论;
2.熟知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3.熟知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及变化。
附
妇产科护理见习的认知
1.了解妇产科设置特点及收治的常见疾病类型。
2.能说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2.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1.能够说出胚胎形成和胎儿发育过程,胎儿附属物
附
妇产科病房及门诊护理
见习的认知
1.能独立完成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接诊;
2.能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能配合带教老师完成妊娠期并发症妇女护理措
施;
4.能对异常妊娠期妇女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7.异常分娩期妇女的护
理
L能说产力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要点,产
道及胎儿异常的分类、临床表现、处理要点、护理
措施;
3,归纳闭经的类型;
4.解释痛经的临床表现及健康教育。
附
妇科护理见习的认知
妇产科护理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Nursing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共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其他()学分: 4总学时:80 其中实践学时:22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学、诊断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一、课程目的与任务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专科操作技术等。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不仅具有临床医学特征,还具有独立和日趋完整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
妇产科护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女性各阶段生理和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存或潜在对妇女的健康问题构成威胁的因素,维护妇女的健康状态。
目的是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应能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发挥护理职能,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本护理思想,为病人缓解痛苦、促进健康。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浅入深,突出重点、难点,并通过电教,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内容(按章、节、目三个层次详细编写,含具体要求、重难点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自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外、内生殖器组成。
2.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分部和韧带及输卵管的分部。
3.了解内生殖器功能及骨盆组成、分界和类型、邻近器官位置和主要的血管、淋巴、神经。
4.了解骨盆底组织。
5. 掌握月经的临床表现。
6. 熟习卵巢周期性变化及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54 学分:适用于: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妇产科护理学研究女性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的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处在不同生殖健康状况的妇女,在其一生中会经历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等。
在这些特殊的时期,会有很多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
通过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发挥护理特有职能,为健康女性提供不同时期的自我保健知识及护理服务,预防疾病,维持健康;为患者提供缓解痛苦,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妇产科护理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材内容包括绪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孕产妇的护理、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妇女保健几个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发挥专科护理特有职能,为患者缓解痛苦,促进康复,尽快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诊断和处理女性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健康女性的一般保健知识。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达到学会诊断和处理女性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学习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女性的一般保健知识。
2、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3、熟练掌握临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五)教学学时分配(六)大纲内容1绪论1、妇产科护理的发展简史与22近代的发展趋势。
2、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护理内容。
3、“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之“希氏医学”等主要学术观点。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述1、教学要求:掌握:(1)女性内生殖、组织结构及生理。
(2)月经的临床表现。
3《妇护》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Byh1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 分 数:4学 时 数:64适用专业:护理本科2、 课程地位和任务妇产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地位十分重要。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妇女保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学生能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并初步具备对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高素质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体现专业教育的特色。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妊娠期监护、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分娩三个过程的经过、处理和护理知识。
2.掌握妇产科常见病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理解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
4.理解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5.理解计划生育基本知识、适应症、禁忌症、用物准备和护理措施。
6.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及处理原则。
(二)能力目标1.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的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3.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妇产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
4.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5.能配合医生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操作及护理配合。
6.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4.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的工作精神和态度。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大纲201081344629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思考题似乎过多,且未画执业考试下划线参考书太少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英文名称:Maternity nursing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学时:58学时学分:3 理论课学时:48 见习课学时:8 讨论课学时:2适用对象: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它不仅具有医学特征而且还有独立和日趋完整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并与基础医学,其它临床护理学科密切相关。
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目的在于学好理论和掌握技术,发挥护理特有职能,为患者提供缓解痛苦,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帮助护理对象尽快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因此,妇产科护理学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妇女保健等内容。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见习、自学、考试等方式。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及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见习是在临床教师指导下,带领学生进入病房进行临床实践的实习,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自学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学完《妇产科护理学》的总体测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自学了解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掌握女性内生殖器组成和功能;骨盆的组成与分界;骨盆平面和径线;卵巢功能;月经的临床表现。
熟悉外生殖器组成;内生殖器邻近器官;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卵巢激素生理功能;月经的周期性调节激素。
妇产科教学大纲第九版

妇产科教学大纲第九版第一章妇产科学基础知识1.1 妇产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妇科手术的学科,包括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变化。
1.2 妇科解剖学与生理学妇科解剖学与生理学是妇产科学的基础,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的激素调节机制等内容。
通过研究妇科解剖学与生理学,可以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1.3 妇科病理学妇科病理学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炎症、子宫肌瘤等病理变化。
了解妇科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妇科常见疾病与诊断2.1 子宫颈疾病子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恶性肿瘤等。
对于不同的宫颈疾病,应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如涂片、宫颈活检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2.2 卵巢疾病卵巢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卵巢肿瘤等,常常伴随不规则月经、腹痛等症状。
对于卵巢疾病的诊断,可以采用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方法。
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以导致痛经、月经紊乱等症状。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史询问、盆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第三章妊娠与分娩3.1 正常妊娠与分娩过程正常妊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
分娩过程包括宫缩期、胎儿娩出期和胎盘娩出期。
了解正常妊娠与分娩过程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3.2 妊娠并发症与处理妊娠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等。
针对不同的妊娠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控制血压、卧床休息等。
3.3 妊娠分娩的操作技巧妊娠和分娩需要医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包括正常妊娠的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时胎儿头先露的操作等。
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的操作技巧,有助于保障母婴的安全。
第四章妇科手术与操作4.1 妇科手术的分类与适应症妇科手术可分为诊断性手术和治疗性手术,包括宫腔镜手术、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
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

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引言:妇产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关乎到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妇产科护理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和评估方法,以期为妇产科护理实习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制定原则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紧密结合实践需求:妇产科护理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学大纲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妇产科护理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 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遵循教学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3. 突出重点难点:针对妇产科护理实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大纲应明确列出,并给予重点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护理实习妇产科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妇产科基础知识:包括妇产科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理解妇产科疾病和护理操作提供理论基础。
2.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包括妇科疾病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的护理,以及产科疾病如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的护理,学生应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妇产科手术的护理:学生应学习常见妇产科手术的护理,包括剖宫产、宫腔镜手术等,了解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和安全措施。
4. 妇产科护理技能:学生应学习妇产科护理中的常用技能,如妇科检查、产科监护、产后护理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三、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在妇产科护理实习中的学习效果,教学大纲应明确评估方法和标准。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1. 实习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131042 大纲执笔人:邓小玲见习时数:18 大纲审稿人:乔美珍学分:3.5开课学期:7适用专业:护理学一、大纲说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统一教学和实习内容,根据护理学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特编写了该教学大纲,供带教老师与同学参考。
二、见习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临床实习(见习)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护理实习大纲是指导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在实习(见习)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妇产科临床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使学习过程成为吸收、总结、提高的过程。
为了保证实习(见习)教学质量,适应妇产科临床护理学的发展,体现护理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特修订此大纲。
本见习大纲是妇产科护理学的实践性环节,在实习过程中,要求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当介绍国外动向,将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与护理,在临床实习(见习)中,学生应结合课本知识,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并掌握妇产科疾病常用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为考试课,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见习课时为18学时。
三~六、见习的基本要求、内容、形式与方法、考核及成绩评定妊娠期妇女的护理(一)基本要求:认识:1。
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2。
建立围产期医学的重要意义;3.孕期及胎儿保健孕期及胎儿保健4。
妊娠期常见症状及护理。
会操作:1。
胎儿监护和指导;2.四步触诊法;3.听取胎心音及胎心率的正常范围;4.产科病史的询问5。
预产期计算方法(指月经周期28—30天);6.测量宫高及腹围。
掌握:1.骨盆外测量及意义;(二)见习内容:1、地点:围产期门诊;电教室2、内容:(1)产前检查内容及病史特点.(2)产前检查除一般检查外,更应注意:1)乳房情况:乳腺之发育,乳头有无平坦、凹陷等;2)每次检查均须测体重、血压、尿蛋白、腹围及宫底高度;3)每个孕妇在孕12周前应常规作阴道检查一次,并作围产期登记;4)产科四步触诊法及正确听取胎心音;5)骨盆外测量.(3)注意有无难产可能,如骨盆狭窄/畸形,胎位不正/头盆不正,下肢有骨关节畸形,有剖宫产史者等. (4)产前检查完毕,预约下次检查时间,若有以下症状者应立即来院.1)阴道流水2)阴道出血3)体重剧增4)头痛眼花或呕吐者3、时间:2学时(三)形式及方法:首先由带教讲解实习内容及注意事项,集中参观围产期门诊布局,然后由带教老师示教产前检查内容及方法,学生分组独立操作,带教老师从旁指导,最后老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
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护理学专业
学 时:12学时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
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本学科基本的实践活
动,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见习课,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拓宽思维,掌握本专业的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
合、设计等)
是否为
开放实验
1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骨盆外测量、四部触诊法) 识别妊娠生理模型,说出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对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进行诊断;训练腹部四步触诊的方法,骨盆外测量径线及正常值的测定。 2 演示 是
2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接生术) 认识分娩机制;训练接生准备、接生包的准备、外阴冲洗、外阴消毒;学会正常分娩接生及新生儿护理。 2 演示 是
3 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会阴擦洗术) 训练会阴擦洗、阴道冲洗护理操作方法和用物准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会阴擦洗、阴道冲洗的护理要点。 2 演示 是
4 妇科常用诊疗手术的护理(会阴侧切术) 训练会阴侧切术的术前用物准备;训练会阴侧切缝合术、拆线术的操作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会阴侧切术的护理要点。 2 演示 是
5 妇科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 根据模拟病人学会采集妇科病人的病史,评估方法;学会盆腔检查结果的记录;训练外阴检查、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及肛腹诊检查的护理配合。 4 综合性 是
三、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妇产科护理学》,郑修霞主编,人卫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第四版。
(二)参考书:
1.《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刘新民主译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妇产科学》,丰有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4.《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指导》,刘文娜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课件、模型、录像等技术,使难点内容直观、生动、具体。在实践
教学中,利用以病例为先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理论联系实际,按护理程序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100分制;考试成绩(期末闭卷笔试)占60%,实验成绩占30%(实验考试成绩占实
验成绩的80%,实验报告单成绩占实验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10%。
制 订:护理学系 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
执笔人:李丽蓉 审订人: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