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置管术(课堂PPT)
合集下载
《腹膜透析》课件

腹膜透析的分类
连续性腹膜透析
透析液进出腹腔的时间 交替进行,连续进行。
间歇性腹膜透析
透析液进出腹腔的时间 有中断,不连续进行。
自主性腹膜透析
患者自己在家中进行, 具有灵活性,需要与医 生保持密切联系。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灶、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营养不良、晚期糖尿病肾病等
腹膜透析的后续随访与管理
1 随访
定期进行病情检查,了解患者的情况。
2 管理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透析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结语
总结
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腹膜透析将越来越成熟,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透析液相关并发症
包括透析液滤过不足、感染等。要严格控制透析液浓度和通畅性。
导管相关并发症
包括导管的异位、梗阻等。要定期检查导管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腹膜透析的护理要点
1 个人卫生
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3 营养支持
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2 导管护理
定期检查导管,保持通畅。
4 安全管理
遵循规定操作,预防意外事故。
腹膜透析的基本操作
腹膜穿刺
使用腹膜穿刺针,将透析液注入腹腔。
腹膜透析液的制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透析液。间,然后排出。
腹膜透析后的护理
注意观察并处理腹腔渗液、皮肤感染等并 发症。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与预防
穿刺相关并发症
包括感染、渗液、疼痛等。要注意穿刺技术和个人卫生。
《腹膜透析》PPT课件
腹膜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注入透析液进行疾病治 疗。本课件将介绍腹膜透析的分类、适应症与禁忌症、基本操作、并发症与 护理要点等内容。
腹膜透析ppt课件

34
腹膜透析糖脂代谢紊乱——诊断
腹部或中心肥胖
高甘油三酯
代谢综合征美 国NCEP标准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降低
高血压
高空腹血糖
5项危险因素中的3项或以上 35
腹膜透析糖脂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
• 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及早发现糖、脂代谢异常 • 严格管理患者的水盐摄入以减少高渗透析液的需求 • 更换透析液种类,如多聚糖或氨基酸透析液 • 加强活动,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 • 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同时保证能量摄入,避免营养不
9
腹膜透析导管堵塞——处理
纤维蛋白或血块堵塞的药物处理 ✓肝素10mg加入NS20mL冲洗 ✓尿激酶5000U-10000U加入NS20mL注入导管并 封管30分钟
便秘者服用轻泻剂
导丝疏通
重新置管
腹腔镜下分离包裹的网膜、去除堵塞物
10
疝气——原因
腹透患者疝的发生率10-25% 与腹腔内压力增高有关
• 多样,从无症状到严 重的胸闷、气短均可 发生
• 使用高渗透析液后症 状加重
• 胸腔积液绝大多数出 现在右侧
胸水检查 • 美兰试验阳性
• 胸水葡萄糖浓度远高 于血糖浓度
• 漏出液
16
胸腔积液——预防
避免长时间做咳嗽、负重、屏气等增加 腹部压力的动作
避免大容量腹膜透析液留置腹腔,除非 病情必须
17
冠脉搭桥或支架
40
41
✓如果没有嵌顿,一般可以回纳 ✓根据突出部位的不同,分为脐疝、
切口疝、腹股沟疝、管周疝等
12
疝气——预防
避免长时间做咳嗽、负重、屏气等增加腹部压力的动 作
选旁正中切口并严密缝合前鞘 避免大容量腹膜透析液留置腹腔,除非病情必需 术前询问相关病史并做详细体检。如有疝,应在置管
腹膜透析糖脂代谢紊乱——诊断
腹部或中心肥胖
高甘油三酯
代谢综合征美 国NCEP标准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降低
高血压
高空腹血糖
5项危险因素中的3项或以上 35
腹膜透析糖脂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
• 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及早发现糖、脂代谢异常 • 严格管理患者的水盐摄入以减少高渗透析液的需求 • 更换透析液种类,如多聚糖或氨基酸透析液 • 加强活动,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 • 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同时保证能量摄入,避免营养不
9
腹膜透析导管堵塞——处理
纤维蛋白或血块堵塞的药物处理 ✓肝素10mg加入NS20mL冲洗 ✓尿激酶5000U-10000U加入NS20mL注入导管并 封管30分钟
便秘者服用轻泻剂
导丝疏通
重新置管
腹腔镜下分离包裹的网膜、去除堵塞物
10
疝气——原因
腹透患者疝的发生率10-25% 与腹腔内压力增高有关
• 多样,从无症状到严 重的胸闷、气短均可 发生
• 使用高渗透析液后症 状加重
• 胸腔积液绝大多数出 现在右侧
胸水检查 • 美兰试验阳性
• 胸水葡萄糖浓度远高 于血糖浓度
• 漏出液
16
胸腔积液——预防
避免长时间做咳嗽、负重、屏气等增加 腹部压力的动作
避免大容量腹膜透析液留置腹腔,除非 病情必须
17
冠脉搭桥或支架
40
41
✓如果没有嵌顿,一般可以回纳 ✓根据突出部位的不同,分为脐疝、
切口疝、腹股沟疝、管周疝等
12
疝气——预防
避免长时间做咳嗽、负重、屏气等增加腹部压力的动 作
选旁正中切口并严密缝合前鞘 避免大容量腹膜透析液留置腹腔,除非病情必需 术前询问相关病史并做详细体检。如有疝,应在置管
腹膜透析置管术ppt课件

腹膜
提起腹膜 注意不要 误伤大网 膜及肠管
切Hale Waihona Puke 腹膜切口尽量小,否 则可能会渗水
腹水较多时,先 放出一些,以减 少张力
切开腹膜
用3~4把钳子 尽量提起腹膜 注意别钳住大 网膜或肠管
缝合腹膜
荷包缝合腹膜 注意别带着大网 膜及肠管,否则 可能会出现腹透 管移位及粘连
检查腹透管
检查腹透 管,看清 有侧孔端
腹膜透析置管术
腹膜透析导管的选择
目前常使用的透析导管
腹透管的置入方法
经皮穿刺 标准的外科手术法 腹腔镜
术前准备
皮肤准备 选择导管,切口、出口的定位、预防性抗菌素 的使用 胃肠道准备(禁食、通便)、排空膀胱 贫血严重者适当输血 出血倾向明显者术前可使用立止血 手术室、手术物品准备
地点(手术室、床旁)、氧气、监护、吸引器、 麻醉科和/或外科协助
注意外cuff距离出口1.5-2cm左右
缝合
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注意不要缝 到腹透管
覆盖切口
注意固定好腹透管
Thank You!
浸泡cuff
充分浸泡两 cuff,挤出 空气,以易 于组织与 cuff粘连, 减少渗漏及 感染发生的 机率
放置导丝
放置导丝时, 注意远端留出 约2cm,以免 损伤腹腔内组 织和器官
置入腹透管
轻提腹膜,将腹透 管沿腹壁轻柔向下 插入。病人有尿意 或有阻力时,向后 退2~3cm,再向斜 向下插入
腹腔的解剖结构
标准法出口的定位
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和认可 最好使出口避开疤痕、系腰带部 位,和皮肤皱褶处 确定最好的位置,常常要在患者 坐位时进行标记
消毒范围
上至剑突下 下至双侧腹股沟 两侧至腋中线 注意脐的消毒
腹膜透析导管护理PPT幻灯片课件

8
置管前准备
仔细了解病人的病情,评估病人现有的残 肾功能,对病人讲解腹膜透析是如何操作 的以及建立腹膜透析通道的重要性。 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讲解置管术的方法、 持续时间,使病人在术中配合。 检查病人有无出凝血倾向及出凝血时间。 清洁腹部,手术区备皮。
9
置管前准备
术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便秘者灌肠。 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因麻醉药 引起恶心、呕吐,增加了腹部张力,同时 也增加了手术困难。 术前可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治疗。 准备用物:腹透管、钛接头、6寸短管、 蓝夹子、碘伏帽、1.5%腹透液1袋。
腹膜透析导管护理
1
腹膜透析导管的置入与护理
成功的腹膜透析通路:
患者的选择 合理的选择腹透导管 手术技巧 导管并发症的处理
2
患者的选择
年龄 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者 反复造瘘失败者 病人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 家庭支持情况
3
患者的选择
反复腹腔感染者 多次腹部手术者 是否有疝气 腹腔内有炎症病灶 腹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 严重肺功能不全
15
腹透导管出口处的护理
16
“出口处”是指导管从皮肤上出来的地方。 “皮下隧道”是导管在腹壁里经过的一个通道。
皮下隧道 ——
出口处 ——
17
导管出口处的护理目的
确保切口正常愈合,避免细菌繁殖 减少出口处感染的机会 避免腹膜炎的发生 延长腹透管寿命
18
早期出口处护理的基本原则
由专业医生、护士操作 每周换药1次 严格无菌操作 不能让清洁剂流进出口和隧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用无菌敷料覆盖出口处 出口处保持干燥 对出口处检查前进行严格手消毒 导管必须固定好,避免牵拉损伤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
腹透导管的选择
置管前准备
仔细了解病人的病情,评估病人现有的残 肾功能,对病人讲解腹膜透析是如何操作 的以及建立腹膜透析通道的重要性。 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讲解置管术的方法、 持续时间,使病人在术中配合。 检查病人有无出凝血倾向及出凝血时间。 清洁腹部,手术区备皮。
9
置管前准备
术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便秘者灌肠。 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因麻醉药 引起恶心、呕吐,增加了腹部张力,同时 也增加了手术困难。 术前可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治疗。 准备用物:腹透管、钛接头、6寸短管、 蓝夹子、碘伏帽、1.5%腹透液1袋。
腹膜透析导管护理
1
腹膜透析导管的置入与护理
成功的腹膜透析通路:
患者的选择 合理的选择腹透导管 手术技巧 导管并发症的处理
2
患者的选择
年龄 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者 反复造瘘失败者 病人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 家庭支持情况
3
患者的选择
反复腹腔感染者 多次腹部手术者 是否有疝气 腹腔内有炎症病灶 腹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 严重肺功能不全
15
腹透导管出口处的护理
16
“出口处”是指导管从皮肤上出来的地方。 “皮下隧道”是导管在腹壁里经过的一个通道。
皮下隧道 ——
出口处 ——
17
导管出口处的护理目的
确保切口正常愈合,避免细菌繁殖 减少出口处感染的机会 避免腹膜炎的发生 延长腹透管寿命
18
早期出口处护理的基本原则
由专业医生、护士操作 每周换药1次 严格无菌操作 不能让清洁剂流进出口和隧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用无菌敷料覆盖出口处 出口处保持干燥 对出口处检查前进行严格手消毒 导管必须固定好,避免牵拉损伤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
腹透导管的选择
腹膜透析术前准备和置管手术PPT课件

6.术前用药:术前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常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1 ~ 2g),对于紧张恐惧者,可于术前半小 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 ~ 0.2g 镇静。
Different PD catheters
不同 腹透管路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不同 腹透管路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Straight 1 cuff
Straight 2 cuffs
Swan Neck Tenckhoff catheters 鹅 颈管
Coiled Straight
•Downwards directed exit site •Permanent bend between 2 cuffs (180°)
2.向患者讲述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原理、适应证、 禁忌证等,让患者选择透析方式,并给予中肯的治疗 建议。
3.手术前结合病情向患者简述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过 程,参观腹膜透析治疗和培训室,消除患者的紧张心 理。
4
术前准备事项
1.与患者和家属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如用普鲁卡因作
9
谁植管
外科医师 内科医师
10
腹透管的类型
Tenckhoff直管 Coiled Tenckhoff导管 Swan Neck 导管 Missouri Swan Neck导管 Toronto西部医院导管(TWH) 胸骨前Swan Neck导管
11
Different PD catheters
Different PD catheters
不同 腹透管路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不同 腹透管路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Straight 1 cuff
Straight 2 cuffs
Swan Neck Tenckhoff catheters 鹅 颈管
Coiled Straight
•Downwards directed exit site •Permanent bend between 2 cuffs (180°)
2.向患者讲述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原理、适应证、 禁忌证等,让患者选择透析方式,并给予中肯的治疗 建议。
3.手术前结合病情向患者简述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过 程,参观腹膜透析治疗和培训室,消除患者的紧张心 理。
4
术前准备事项
1.与患者和家属术前谈话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如用普鲁卡因作
9
谁植管
外科医师 内科医师
10
腹透管的类型
Tenckhoff直管 Coiled Tenckhoff导管 Swan Neck 导管 Missouri Swan Neck导管 Toronto西部医院导管(TWH) 胸骨前Swan Neck导管
11
Different PD catheters
《腹膜透析》PPT课件

负担。
调节水盐平衡
腹膜透析可以调节患者的水盐 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
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维持酸碱平衡
腹膜透析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 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预
防酸中毒。
支持生活
腹膜透析使患者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恢复自主生活,提高生活
质量。
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限制
腹膜透析需要患者进行日 常生活的一些调整,如保 持清洁、避免过度运动等 。
02
腹膜透析的过程
腹膜透析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肾功能、腹 部情况等,评估是否适合进行
腹膜透析。
制定透析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腹膜透析方案,包括透 析液的选择、交换次数、剂量 等。
准备透析用品
准备好透析所需的各种用品, 如透析液、导管、消毒用品等 。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膜透析 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等,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
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腹膜透析的原理与血液透析相似 ,但操作更加简便,适合居家治
疗。
腹膜透析的历史与发展
腹膜透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 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腹膜透析的疗效和患者生存率 得到显著提高。
目前,腹膜透析已经成为肾脏 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 其适用于无法进行血液透析的 患者。
社交影响
腹膜透析可能影响患者的 社交活动,如外出旅行、 参加聚会等。
心理压力
腹膜透析可能给患者带来 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担心 治疗效果、恐惧并发症等 。
腹膜透析的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感染
导管堵塞
腹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腔感染, 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检查。
调节水盐平衡
腹膜透析可以调节患者的水盐 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
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维持酸碱平衡
腹膜透析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 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预
防酸中毒。
支持生活
腹膜透析使患者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恢复自主生活,提高生活
质量。
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限制
腹膜透析需要患者进行日 常生活的一些调整,如保 持清洁、避免过度运动等 。
02
腹膜透析的过程
腹膜透析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肾功能、腹 部情况等,评估是否适合进行
腹膜透析。
制定透析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腹膜透析方案,包括透 析液的选择、交换次数、剂量 等。
准备透析用品
准备好透析所需的各种用品, 如透析液、导管、消毒用品等 。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膜透析 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等,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
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腹膜透析的原理与血液透析相似 ,但操作更加简便,适合居家治
疗。
腹膜透析的历史与发展
腹膜透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 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腹膜透析的疗效和患者生存率 得到显著提高。
目前,腹膜透析已经成为肾脏 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 其适用于无法进行血液透析的 患者。
社交影响
腹膜透析可能影响患者的 社交活动,如外出旅行、 参加聚会等。
心理压力
腹膜透析可能给患者带来 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担心 治疗效果、恐惧并发症等 。
腹膜透析的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感染
导管堵塞
腹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腔感染, 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检查。
腹膜透析讲课ppt课件

37
38
39
40
41
42
43Βιβλιοθήκη 44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8. 超滤衰竭
定义 ➢ 1)限制饮水并使用多袋高渗透析液仍无法达到 容量平衡
➢ 2)4.25%的葡萄糖腹透液2升留腹4小时后引流, 超滤量<400ml
治疗:寻找超滤衰竭的可能原因,如处方不适合、液 体摄入过多、腹膜炎、导管机械因素、腹膜硬化等, 并给予相应处理
26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4. 出血
诊断要点:腹透流出液呈血性,伴或不伴腹 透管堵塞
处理原则:寻找出血原因(如感染、损伤、 女性经期),针对病因处理
27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5. 腹膜炎
诊断要点: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二项:①腹痛,腹水浑浊,
伴或不伴发热;②腹透流出液中WBC计数>100/ml;③腹透流 出液中培养有病原菌生长 腹透中心定期监测腹膜炎发生率,至少每年一次 用药前留取腹水标本进行革兰氏涂片和细菌培养 培养报告出来前的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革兰氏阳性菌(G+) 和阴性菌(G-)。透析中心可以依据既往腹膜炎致病菌的药 敏结果选择经验性治疗药物。推荐G+用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 G-用三代头孢或氨基糖甙类药物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素应用
35
36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7. 隧道感染
诊断要点:腹透管皮下隧道处红肿热痛,伴或不伴发热 腹透管隧道超声检查可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治疗:① 换药及抗生素治疗;②2周复查超声,如涤纶
套周围的低回声区域减少超过30%,可继续保守治疗, 反之应拔管;③累及深层涤纶套或保守治疗效果差拔管
28
29
38
39
40
41
42
43Βιβλιοθήκη 44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8. 超滤衰竭
定义 ➢ 1)限制饮水并使用多袋高渗透析液仍无法达到 容量平衡
➢ 2)4.25%的葡萄糖腹透液2升留腹4小时后引流, 超滤量<400ml
治疗:寻找超滤衰竭的可能原因,如处方不适合、液 体摄入过多、腹膜炎、导管机械因素、腹膜硬化等, 并给予相应处理
26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4. 出血
诊断要点:腹透流出液呈血性,伴或不伴腹 透管堵塞
处理原则:寻找出血原因(如感染、损伤、 女性经期),针对病因处理
27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5. 腹膜炎
诊断要点: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二项:①腹痛,腹水浑浊,
伴或不伴发热;②腹透流出液中WBC计数>100/ml;③腹透流 出液中培养有病原菌生长 腹透中心定期监测腹膜炎发生率,至少每年一次 用药前留取腹水标本进行革兰氏涂片和细菌培养 培养报告出来前的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革兰氏阳性菌(G+) 和阴性菌(G-)。透析中心可以依据既往腹膜炎致病菌的药 敏结果选择经验性治疗药物。推荐G+用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 G-用三代头孢或氨基糖甙类药物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素应用
35
36
腹膜透析并发症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7. 隧道感染
诊断要点:腹透管皮下隧道处红肿热痛,伴或不伴发热 腹透管隧道超声检查可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治疗:① 换药及抗生素治疗;②2周复查超声,如涤纶
套周围的低回声区域减少超过30%,可继续保守治疗, 反之应拔管;③累及深层涤纶套或保守治疗效果差拔管
28
29
腹膜透析术前准备和置管手术PPT课件

不同 腹透管路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Straight 1 cuff
Straight 2 cuffs
Swan Neck Tenckhoff catheters 鹅 颈管
Coiled Straight
•Downwards directed exit site •Permanent bend between 2 cuffs (180°)
2
手术风险的评估
4.可能影响腹膜透析的疾病 如有腹壁疝、
脐疝、膈疝等,应在疝气修补术后再进行置管。 5.心理和精神评估 初步判定患者心理障碍、
精神异常是否影响操作和治疗。 6.其他 评估患者或家属是否能够自行腹膜透
析操作,患者以及家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适 合做腹膜透析。
3
术前宣教
1.腹膜透析医师和护士对于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 患者,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如了解患者的原发 病,治疗方案,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腹透导管埋置术必需由熟练有经验的外科医生 或肾病专科医师施行。腹透导管长期保持最佳 功能及体外段的愈合,直接与手术医生的技术 和能力相关
¹ Gokal et al. Peritoneal catheter and exit site practices. Toward optimal peritoneal access,Perit Dial Int, 1998;18:11-33
14
有关腹透管放置的几个问题
出口位置和方向? 浅部涤纶套位置?
入口位置? 深部涤纶套位置?
15
入口的定位
脐?
耻骨联合?
肋骨? 髂前上嵴?
Straight Tenckhoff catheters 直管
Coiled Tenckhoff catheters 卷曲管
Straight 1 cuff
Straight 2 cuffs
Swan Neck Tenckhoff catheters 鹅 颈管
Coiled Straight
•Downwards directed exit site •Permanent bend between 2 cuffs (180°)
2
手术风险的评估
4.可能影响腹膜透析的疾病 如有腹壁疝、
脐疝、膈疝等,应在疝气修补术后再进行置管。 5.心理和精神评估 初步判定患者心理障碍、
精神异常是否影响操作和治疗。 6.其他 评估患者或家属是否能够自行腹膜透
析操作,患者以及家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适 合做腹膜透析。
3
术前宣教
1.腹膜透析医师和护士对于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 患者,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如了解患者的原发 病,治疗方案,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腹透导管埋置术必需由熟练有经验的外科医生 或肾病专科医师施行。腹透导管长期保持最佳 功能及体外段的愈合,直接与手术医生的技术 和能力相关
¹ Gokal et al. Peritoneal catheter and exit site practices. Toward optimal peritoneal access,Perit Dial Int, 1998;18:11-33
14
有关腹透管放置的几个问题
出口位置和方向? 浅部涤纶套位置?
入口位置? 深部涤纶套位置?
15
入口的定位
脐?
耻骨联合?
肋骨? 髂前上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透析置管术
1
腹膜透析导管的选择
2
目前常使用的透析导管
3
4
腹透管的置入方法
• 经皮穿刺 • 标准的外科手术法 • 腹腔镜
5
术前准备
• 皮肤准备 • 选择导管,切口、出口的定位、预防性抗菌素的
使用 • 胃肠道准备(禁食、通便)、排空膀胱 • 贫血严重者适当输血 • 出血倾向明显者术前可使用立止血 • 手术室、手术物品准备
8
切口定位
• 脐左旁2~3厘米 • 考虑管路的长度
和病人的体形来 确定切口的位置
9
腹腔的解剖结构
10
标准法出口的定位
• 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和认可 • 最好使出口避开疤痕、系腰带部
位,和皮肤皱褶处 • 确定最好的位置,常常要在患者
坐位时进行标记
11
12
消毒范围
• 上至剑突下 • 下至双侧腹股沟 • 两侧至腋中线 • 注意脐的消毒
• 放水成线 • 置管完成
27
关闭腹膜
• 向上轻提腹膜,在内coff下收紧荷包,注 意不要扎住大网膜
• 打第一个结时,轻拉腹透管以检查是否 扎紧
• 再次试水,检查是否渗水、出水是否通 畅
28
29
30
31
32
皮下隧道
• 隧道针牵引下,于切口左侧沿腹透 管自然做一浅弧形,引出腹透管, 外接钛头及短管
地点(手术室、床旁)、氧气、监护、吸引器、麻醉 科和/或外科协助
6
预防性抗菌素的使用
• 减少早期的导管感染 • 术前静脉使用 • 一代的头孢菌素
头孢唑林 1g iv 一次 万古霉素 1g iv 一次
7
术前注意事项
• 术前头日和/或当日排便或导泻 • 术前排空膀胱 • 贫血严重者适当输血 • 出血倾向明显者术前使用止血药物
• 放置导丝时, 注意远端留出 约2cm,以免 损伤腹腔内组 织和器官
24
25
置入腹透管
• 轻提腹膜,将腹透 管沿腹壁轻柔向下 插入。病人有尿意 或有阻力时,向后 退2~3cm,再向斜 向下插入
• 有落空感即可
26
试水
• 固定住内cuff,向 后轻轻退出导丝
• 经腹透管内注入加 肝素的生理盐水 100ml
• 注意别钳住大 网膜或肠管
19
缝合腹膜
• 荷包缝合腹膜 • 注意别带着大网
膜及肠管,否则 可能会出现腹透 管移位及粘连
20
21
检查腹透管
• 检查腹透 管,看清 有侧孔端
22
浸泡cuff
• 充分浸泡两 cuff,挤出 空气,以易 于组织与 cuff粘连, 减少渗漏及 感染发生的 机率
23
放置导丝
13
局麻
14Leabharlann 鞘• 切开皮肤、分 离皮下脂肪至 前鞘
• 提起前鞘 • 注意不要损伤
肌肉
15
肌肉
• 钝性分离肌肉
16
• 提起腹膜
• 注意不要 误伤大网 膜及肠管
腹膜
17
切开腹膜
• 切口尽量小,否 则可能会渗水
• 腹水较多时,先 放出一些,以减 少张力
18
切开腹膜
• 用3~4把钳子 尽量提起腹膜
• 注意外cuff距离出口1.5-2cm左右
33
34
35
36
缝合
• 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注意不要 缝到腹透管
37
38
覆盖切口
• 注意固定好腹透管
39
Thank You!
40
1
腹膜透析导管的选择
2
目前常使用的透析导管
3
4
腹透管的置入方法
• 经皮穿刺 • 标准的外科手术法 • 腹腔镜
5
术前准备
• 皮肤准备 • 选择导管,切口、出口的定位、预防性抗菌素的
使用 • 胃肠道准备(禁食、通便)、排空膀胱 • 贫血严重者适当输血 • 出血倾向明显者术前可使用立止血 • 手术室、手术物品准备
8
切口定位
• 脐左旁2~3厘米 • 考虑管路的长度
和病人的体形来 确定切口的位置
9
腹腔的解剖结构
10
标准法出口的定位
• 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和认可 • 最好使出口避开疤痕、系腰带部
位,和皮肤皱褶处 • 确定最好的位置,常常要在患者
坐位时进行标记
11
12
消毒范围
• 上至剑突下 • 下至双侧腹股沟 • 两侧至腋中线 • 注意脐的消毒
• 放水成线 • 置管完成
27
关闭腹膜
• 向上轻提腹膜,在内coff下收紧荷包,注 意不要扎住大网膜
• 打第一个结时,轻拉腹透管以检查是否 扎紧
• 再次试水,检查是否渗水、出水是否通 畅
28
29
30
31
32
皮下隧道
• 隧道针牵引下,于切口左侧沿腹透 管自然做一浅弧形,引出腹透管, 外接钛头及短管
地点(手术室、床旁)、氧气、监护、吸引器、麻醉 科和/或外科协助
6
预防性抗菌素的使用
• 减少早期的导管感染 • 术前静脉使用 • 一代的头孢菌素
头孢唑林 1g iv 一次 万古霉素 1g iv 一次
7
术前注意事项
• 术前头日和/或当日排便或导泻 • 术前排空膀胱 • 贫血严重者适当输血 • 出血倾向明显者术前使用止血药物
• 放置导丝时, 注意远端留出 约2cm,以免 损伤腹腔内组 织和器官
24
25
置入腹透管
• 轻提腹膜,将腹透 管沿腹壁轻柔向下 插入。病人有尿意 或有阻力时,向后 退2~3cm,再向斜 向下插入
• 有落空感即可
26
试水
• 固定住内cuff,向 后轻轻退出导丝
• 经腹透管内注入加 肝素的生理盐水 100ml
• 注意别钳住大 网膜或肠管
19
缝合腹膜
• 荷包缝合腹膜 • 注意别带着大网
膜及肠管,否则 可能会出现腹透 管移位及粘连
20
21
检查腹透管
• 检查腹透 管,看清 有侧孔端
22
浸泡cuff
• 充分浸泡两 cuff,挤出 空气,以易 于组织与 cuff粘连, 减少渗漏及 感染发生的 机率
23
放置导丝
13
局麻
14Leabharlann 鞘• 切开皮肤、分 离皮下脂肪至 前鞘
• 提起前鞘 • 注意不要损伤
肌肉
15
肌肉
• 钝性分离肌肉
16
• 提起腹膜
• 注意不要 误伤大网 膜及肠管
腹膜
17
切开腹膜
• 切口尽量小,否 则可能会渗水
• 腹水较多时,先 放出一些,以减 少张力
18
切开腹膜
• 用3~4把钳子 尽量提起腹膜
• 注意外cuff距离出口1.5-2cm左右
33
34
35
36
缝合
• 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注意不要 缝到腹透管
37
38
覆盖切口
• 注意固定好腹透管
39
Thank You!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