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The M R Diagnosis of M eningiom a in Intracrania Atypical Part
LIU Haiping WANG Yah ZHANG Yongsheng WENG Zh ̄eng GUAN Guoxin Foshan City Tongjiang Hospital,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R diagnosis of meningioma in intracranial atypical part.M ethods Our selec—
tion from Septem ber 2010 to Novem ber 2012 were outside our intracranial atypical meningiom a patients parts of the 80 cases,as a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will all patients with MR diagnosis and CT diagnosis.Using MR diagnosis,says MR diagnosis group as experimental group;Do not use MR,and with CT diagnosis,says CT diagnosis group as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ob—
served outside the intracranial atypical m eningiom 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agnosis method,whether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occlusion gr o wth pan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what i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diagnosis methods,

囊性脑膜瘤18例临床诊治分析

囊性脑膜瘤18例临床诊治分析
l9 2 1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20第7第0 0年 3 2 1 卷 期
囊性脑膜瘤 1 例 临床诊治分析 8
李文 臣 李 叶 付 双林 罗毅 男 本组 1 例 , 6 , l 例 , 女 比 为 1 2 年龄 8 男 例 女 2 男 :, l ~ 2岁 , 均 约 4 岁 。头痛 9例 , 瘫 4 , 搐 2 77 平 9 偏 例 抽
有助 于 对 手 术 计划 的制 定 及 手 术 入路 的选 择 ; 中 术 对 囊 壁 的 恰 当 处 理 , 接 影 响 患 者 预 后 。 本 院 于 直 2 0 年 1 2 0 年 9月共 收治 颅 内 脑膜 瘤 患者 7 2 02 月~ 0 8 1 例 , 中囊性 脑 膜瘤 l 例 . 占 2 %, 被 手术 及病 其 8 约 . 均 5
质 强化 , 中央囊 性 区 未强 化 ;e 型 : 腔 位 于肿 瘤 Z e/ 囊 1
周 边 , 强 MR 检 查 , 壁 出现 强 化 , 增 I 囊 提示 囊 壁 含 有
理证实 , 现对囊 性 脑膜 瘤 的 临床 特点 加 以分 析 、 讨论
如下 。
肿瘤 细胞 ( 2 肿瘤 位 于额顶 部 凸 面 , 腔位 于肿 瘤 图 ) 囊
质 部分 强化 , 囊性 部 分不 强化 , 例 出现脑 膜 尾征 , 7 囊 壁强 化 的有 1 例 , 壁 未强化 的有 5 。 囊 l 例
1 方 法 _ 3
采用 了 Z e e 的三 型分 型 法 ,e 型 : 瘤 中央 ZeI 肿 存在 囊 腔 或坏 死 ( 1 , 瘤 位 于大 脑 镰 旁 , 冈 )肿 肿瘤 实
术前 1 例 诊 断 为脑 膜 瘤 , 例 术 前 误 诊 为胶 质 6 2 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瘤 位 于 大 脑 凸 面 6 , 旁 5 、 状 窦 旁 3 例 镰 例 矢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作者:刘海平王岩张永生翁志蓬关国信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3期[摘要] 目的探究并分析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增加对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了解,帮助临床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患者的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

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9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患者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进行MR诊断和CT诊断。

采用MR进行诊断,称MR诊断组即为试验组;不采用MR,而用CT进行诊断,称CT诊断组即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两组颅内外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后,是否能准确确定瘤体生长部位,对患者的治疗有何临床意义。

结果在经不同的诊断方法后,试验组经MR诊断的患者瘤体生长部位的准确诊断有41例(51.25%)明显高于经CT诊断的患者20例(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MR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29-02脑膜瘤是一种在脑膜或者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多好发于女性,常发生于45岁左右[1],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在最近研究发现脑膜瘤还能生长于颅外[2]。

MR诊断是指进行磁共振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波谱分析,是一种检查脑膜瘤的重要影像学技术,它能准确的确定脑膜瘤的大小及位置,对临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脑膜瘤的生长位置可以在颅内脑膜的任何部位,侧脑室、小脑、脑池、松果体区等。

该研究于2012年12月针对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等问题,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以探讨MR诊断与颅内外非典型脑膜瘤的关系,增加对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了解,并帮助临床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患者的诊断并及时给与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自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患者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进行MR诊断和CT诊断。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方松华;章士正;甘海鹏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1999(015)002
【摘要】目的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30例,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并做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还做了CT检查。

结果(1)囊性脑瘤15例;(2)多发脑膜瘤4例;(3)颅餐脑膜瘤4例;(4)侧脑室区脑膜瘤4例;(5)完全钼化性脑膜瘤2例,(6)脑膜瘤伴发胶质瘤1例。

结论绝大多数脑膜瘤具有典型MR表现,民有极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在鉴别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总页数】1页(P103)
【作者】方松华;章士正;甘海鹏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0.4
【相关文献】
1.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MR表现及病理对照 [J], 马永刚;陈利军;陈士新
2.WHO Ⅰ型脑膜瘤瘤旁脑水肿的MR表现与脑膜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研究 [J], 秦成伟;谭晓天;赵俊军;张泳华
3.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的长期预后:71例外科手术病例的研究 [J], 张威廉
4.脑膜瘤瘤内多发肺腺癌转移MR表现分析一例 [J], 柏福运;刘旭斌;关键
5.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的病理学 [J], 吴浩强;赵海潞;杨堤;刘冬戈;董志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王惠;张布衣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24(34)5
【摘要】脑膜瘤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除胶质瘤以外最常见肿瘤。

大多数脑膜瘤(约90%)临床病理为良性(WHOⅠ级),肿瘤呈推挤性生长,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但切除不净可能会复发。

WHOⅡ级的脑膜瘤(包括非典型脑膜瘤、透明细胞脑膜瘤和脊索瘤样脑膜瘤)占比5%~7%,可能呈现局部的侵袭性,复发率较高。

具有明显恶性细胞学特征或高有丝分裂率的WHOⅢ级较罕见,占所有脑膜瘤的1%~3%,包括乳头瘤样、横纹肌样和间变性脑膜瘤。

但是与其他实体瘤不同,脑膜瘤极少显示颅外远处转移。

本文收集非典型脑膜瘤肺转移完整病史资料1例。

【总页数】4页(P450-453)
【作者】王惠;张布衣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非典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3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双肺多发原发性脑膜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3.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一例及文献复习
4.以异常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的肺腺癌子宫内膜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5.以肺栓塞为表现的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及MRI对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CT及MRI对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 腔狭窄程度 。 本组研 究发现 ,所有 6 对 临床治疗方案 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 7 郭惠琳, 忠东, 杜 彭若 等. 声心动图 超 和 6 层螺旋 c 冠状动脉成像在川崎病 4 T 例冠状 动脉瘤 患者 的载瘤 动脉均 有 不 同程 度冠脉 斑块形 成及 管腔狭 窄 改变 ,另外 ,动脉瘤 的位 置多发 生 在 冠状 动脉主干 与其 分支 的分叉 处
昆明医学院学报 , 08 ( 11 i5 20 , 5 3- 3. 3 郭慧,张云亭,张敬 ,等. . 非典型性脑 与之 相鉴 别 。胶 质母 细胞瘤 好发 于 膜瘤M I R表现 [ .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 】
志, 0 9 2 1 :1 4 2 0 , 0( ) — .
盛、 生长迅速 , 其倍增 时 间较 短, 瘤 瘤,当非典型脑膜瘤定位 困难时,需 体 内易发缺血坏死 、 囊性 变或 出血 且肿瘤 生长 不均衡 ,及 部分侵 入周 幕上,男性 多见 。瘤体 内可有坏死 、 则 ,呈 分 叶状 生长 。非 典型脑膜 瘤 较非 典型脑 膜瘤 明显 ,增 强扫描肿
1 S e , . y d M L s h . o o ay r e y e c M C r n r a t r
冠状 动 脉瘤 随 访 中 的应 用价 值 [] 中 J. 国循证儿科杂志,0 94 2: 2- 2 . 2 0, ( 131 7 )
a e m a r vi W[ ] n u Y : e r S e J . P o g r
分析 [ .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09 ] 20,
3 ( : 5 5 6 5 9) 1- 1 . 3
均匀强化 , 硬膜尾征细长 。 ②多型性 2 .顾青, 孙学进 , 莫茵, 磁共振技术对 等. 非典 型 脑膜 瘤 其 有丝 分裂 旺 胶质母细胞瘤 : 是发生于脑实质 的肿 非典型性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 ] J.

磁共振技术对非典型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磁共振技术对非典型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fa rs ftpcl eig m c dd teb. e fu rw r syi g1r nn o gnoss n 1n et e yiam nni ai l e:h cdr 0tm0 ee t ua, ohm0eeu i 0 u 0a 0 nu r s s m0 l Ⅱe ga
p an MRI n n 0 g n 0 s e h n e nto n nc d MRI Cy tc a d n c 0i n h n a in o r n a li , o h m0 e e u n a c me n e ha e . si n e r tc a d t e i V so fc a il
Kn m

dc
,K“ m y 6 0 3 , 凡 M , 5 0 2
[ bt c O jcV T u y h i ns 1 fM In a p a m n g m e r sr r A s at b te os d e a 0 s a e 0 R r t i 1 ei i ah f e ug y r ] ei t t d g iv u f y c no 0 e.
4 0岁居 多,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 为主,病例均行 MR 平扫 和增 强检查 .结果 I
T 1以稍低信号为主 ,T 2以稍高信号为主 ,部份病灶囊性变 ,表现 为信 号不均匀 ,相邻 骨板 有不 同程度破坏 . 肿瘤 周围水肿和 占位效应非 常明显 ,肿瘤 的供血血管 显示非常 明显 ,MR 可清楚 的显示 肿瘤及周 围血管 的情 I
sn h n, tika1 rgl r u a tis hc J i e La r lal dr l d 0 n MRI C0 cu in MRI sae ciemeh d i ig o igay ia n Iso t to da n s tpc l i v n n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唐勇;樊友武;王汉东;孙康健;潘云曦;李杰;胡志刚;周梦良;茅磊【摘要】Objective Meningiomas in the trigone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 are characterized by deep location and low inci-dence. A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its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ccess,techniques,and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ery for lateral ventricular trigone meningiomas (LVTM).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about 36 cases of LVTM treated by micro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5. The operation involved lumbar cistern tube drainage, intraoperative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 unilateral parieto-occipital U-shaped cut, approach through the interparietal fissure,a sagittal incision about 3 cm long at the interparietal fissure for exposure and resection of the tumor. We followed up the patients for a mean of 17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Simpson grade I removal of the tumors was achieved in all the 36 cas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homonymous hemianopia in 4 cas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in 3,secondary epilepsy in 2,subcutaneous hydrops in 2,and intratumoral hemorrhage in 1 (which necessitated a second operation). Extended temporal horn of the right lateral ventricle occurred at 32 months after surgery,which was treated by fistulation. Homonymous hemianopia was improved in 2 of the 4 ca-s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apable of daily life activities and none experienced recurrence. Conclusion Sufficient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tumor characteristics,rational selection of surgical approach,and expert operation techniques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meningiomas in the trigone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目的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位置深,发病率低,相关的治疗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和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顶枕部马蹄形皮瓣切口,经顶间沟皮质入路,于顶间沟处做3 cm左右的矢状皮质切口,逐渐向深层分离,显露肿瘤后先行瘤内分块切除,最终完全切除肿瘤.平均随访17个月,对其治疗结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结果 36例患者均达到肿瘤全切除( Simpson I 级).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同向偏盲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并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均良性转归,未出现感染死亡;继发性癫痫2例;头皮下积液2例;瘤腔内出血1例,给予行二次手术,术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1例患者术后32个月出现右侧侧脑室孤立性颞角扩大,给予行右侧侧脑室颞角造瘘术.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可生活自理,同向偏盲4例中改善2例;2例癫痫患者经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均未再次发作;1例偏瘫患者经后续康复治疗,肌力恢复至IV级.所有患者门诊随访至今均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术前充分评估肿瘤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掌握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关键.【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顶枕入路;视辐射;同向偏盲【作者】唐勇;樊友武;王汉东;孙康健;潘云曦;李杰;胡志刚;周梦良;茅磊【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0 引言侧脑室脑膜瘤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丛组织内的蛛网膜颗粒内帽状上皮细胞,由于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组织比较丰富,所以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三角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方法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病历中选出61例,对患者病历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并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疗法,整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病灶多位于凸面、大脑镰旁,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为主,少部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以及语言障碍等。

在CT检查下患者肿瘤形状无规则性,内部回声具有不均匀加强情况,在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在磁共振检查下T1WI信号为低混、T2WI为高混,肿瘤边界模糊不清。

利用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为19.67%(12/61),2年内复发率为37.70%(23/61),两年内死亡率为3.28%(2/61)。

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容易复发,且临床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因此需要提高对该类病症的重视程度。

标签:非典型脑膜瘤;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效果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临床发生率较低,其主要是脑膜瘤当中少部分具有侵袭性的病症,同时该类患者的复发率较高。

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脑膜瘤判断标准显示,非典型性脑膜瘤属于Ⅱ级脑膜瘤范畴[1]。

本文即是对非典型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出的61例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患者的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为(51.82±3.26)岁,患者的病程1~3年,平均病程为(1.33±0.15)年。

1.2方法对61例患者的病历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针对患者的病灶部位、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等进行整理。

本次研究中61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进入脑硬膜内的位置是在海绵窦、蝶骨棘部位,选择以翼点入路的方式,经该部位从桥小脑角区,通过乙状窦后侧进入脑硬膜。

如患者肿瘤部位在嗅沟、侧脑室三角区等特殊部位,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瓣状开颅处理。

在手术解剖后可见患者非典型脑膜瘤质地柔软,并且表面呈鱼肉状特性,在肿瘤内血管已经建立,并有丰富的血液流通,患者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边界已经模糊不清,患者肿瘤已经开始侵犯脑组织硬膜,少部分则侵入到颅骨内,导致颅骨严重受损。

根据患者肿瘤实际大小和位置进行切除(需按照Simpson分级法)[2]。

在切除肿瘤是要尽量保留脑组织,切除边缘超过肿瘤边界1 cm左右即可,以免对患者脑部神经造成较大的损伤。

手术中切除采用的是γ刀,在切除过程中即同步凝血处理,并预防脑脊液外漏问题。

如患者本身具有脑积水症状,还需要同期开展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颅骨和头皮,并为患者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

无菌敷贴和辅料需要更换2次/d,有效保证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干燥[3]。

2 结果
2.1病灶部位61例患者病灶位于颅骨凸面上的共24例,占比39.34%;位于大脑镰旁者共11例,占比18.03%;位于上矢状窦胖者共16例,占比26.23%;位于桥小脑角区者共5例,占比8.20%;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者共3例,占比4.92%;位于嗅沟内者共2例,占比
3.28%。

2.2临床症状61例患者中具有头痛症状者共38例,占比62.30%;具有头晕者共30例,占比49.18%;具有四肢乏力者共19例,占比31.15%;具有视力模糊者共10例,占比16.39%;具有四肢抽搐者共3例,占比4.92%;具有听力减退者共2例,占比
3.28%;具有记忆力减退者共2例,占比3.28%;具有语言障碍者共3例,占比
4.92%。

2.3影像学检查结果经过CT扫描后可见,患者颅脑内具有等低密度或等高密度的阴影,肿瘤病灶内钙化情况较低,部分肿瘤接近颅骨患者的颅骨已经受到破坏。

患者肿瘤整体形状规则性较弱,内部回声呈不均匀的增强状态,可见肿瘤周围组织具有水肿症状。

经过磁共振检查可见,在平扫过程中患者肿瘤内T1WI信号呈低混状态,而T2WI信号则呈高混状态,肿瘤形状不规则,肿瘤和脑组织的边界模糊不清,同时肿瘤整体呈分叶状或结节状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增强,并可见肿瘤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

2.4病理学检查结果在手术后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的活性明显增加,并且细胞密度正在不断提升,肿瘤内的细胞特点为体积小、细胞核大,并且核浆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核仁更加明显。

患者肿瘤周围组织细胞形态受到影响,并出现了海绵状、地图状坏死的情况。

2.5手术治疗效果在患者出院后为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工作,其中1年内复发率为19.67%(12/61),2年内复发率为37.70%(23/61),两年内死亡率为
3.28%(2/61)。

复发患者中开展二次手术者共7例、开展三次手术者共7例、开展四次及以上手术者共2例,其余7例患者仅采取1次手术治疗。

2例死亡患者中有1例为肿瘤复发性死亡,另外1例则是在出院后发生颅内感染情况,家属自行放弃治疗后死亡。

3 讨论
脑膜瘤在人体中枢神经肿瘤类疾病当中发病率占第二位,患者中80%左右为良性肿瘤,在进行手术切除后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另外10%则为恶性肿瘤,需要在手术后联合化疗进行干预,还有另外7%左右患者会出现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症状[4]。

本次研究当中女性所占比率为45.90%,与男性比例没有较大差异,同时61
例患者病灶位于颅骨凸面上的共24例,占比39.34%;位于大脑镰旁者共11例,占比18.03%;位于上矢状窦胖者共16例,占比26.23%,该患病比例与相关报道[5]基本一致。

目前临床治疗时采用的是外科手术切除方式,在切除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灶位置和实际病情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必须根据Simpson分级法进行切除。

本次研究当中Ⅰ级切除者共33例,复发率为8.20%(5/61);采用Ⅱ级切除者共12例、复发率为4.92%(3/61);采用Ⅲ级切除者共17例,复发率为24.59%(15/61);其余患者均采用0级切除,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情况。

参考文献:
[1]曾春,王硕,赵元立,等.老年脑膜瘤患者开颅手术并发症90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05):298-300.
[2]殷尚炯,刘洪泉,王洪生,等.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02):169-171.
[3]王玉萍,王鲁平,方园,等.非典型性脑膜瘤16例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12):1317-1321.
[4]余晶晶,梁伟,周军,等.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3(07):553-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