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

一套很长的教案

备注:资料与注释在第三页

一、第一国际

1.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2.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二、巴黎公社

1.1871年3月18日革命

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3.保卫公社的战斗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教学建议(有点长,建议略过)

一、本课重点: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本课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六、“巴黎公社”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叙述巴黎无产阶级创建了自己的新型政权──巴黎公社,这是伟大的历史创举。

九、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可参阅课本前边的提示内容)。如时间许可,可以让学生讨论巴黎公社的性质。

本课要点

重要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重要词语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

题: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1)巴黎公社是用革命暴力(3月18日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2)巴黎公社是一个新型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政权(可通过当选的公社委员、公社的各项革命措施等来加以分析)。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D

二、填空:1864,国际工人协会

三、列举:①3月18日革命;②公社的选举;③巴黎公社的成立;④“五月流血周”。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7卷,第1章

北京大学历史系编《简明世界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近代部分,第9章

资料和注释

一、第一国际

1857—1859年的经济危机

1857年的危机主要带有工业危机的特征,而不是商业和金融危机。

在美国伴随危机而来的是银行、金融和工业公司的大批倒闭。1857年,有4 900家企业破产。由于克里米亚战争告终,俄国粮食再度出现于欧洲市场,危机复杂化了。这就使得德意志粮食的输出困难起来。

在法国,危机导致了整批小企业的破产,工业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小企业破产的原因。

危机也导致了英、美失业人数的激增。在英国,1858年失业人数比1853年增加了6倍多。而在业工人中又有许多工人减少了工作时间。1857~1859年的危机促进了欧洲先进国家和美国工人运动的活跃。

第一国际

1863年7月,英国工人为了抗议沙皇俄国镇压波兰起义、声援波兰人民的正义斗争,在伦敦举行了群众大会。法国工人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11月英国工人给法国工人发去了《呼吁书》,提出各国工人要加强团结,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并建议召开一个有英、法、德、意、波兰等国工人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后来,法国工人派代表并携带给英国工人的复信去伦敦。

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人为了欢迎法国工人代表团,在伦敦一所大厅圣马丁堂举行大会。法国的代表宣读他们的答复书,表达了国际工人应该团结一致的感情,并且呼吁:“全世界渴望自由的工人们!该轮到我们自己召开大会了。”参加大会的除英、法两国的工人代表外,还有德、意、波兰和爱尔兰等国的工人。马克思以德国工人代表的身份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并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制定这个组织的规章。被选入临时委员会的有英、法、德、意等国的工人代表,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的代表当选。临时委员会在10月11日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英国工人联合会的领导人、制鞋工人乔治·奥哲尔当选为主席,英国木工和细木工联合协会的创建人之一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尔当选为书记。马克思名义上只是委员会的委员、德国的通讯书记,实际上“一直被公认为该协会的领袖”,几乎第一国际所有的纲领性的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之手或是体现了他的思想。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和通过了协会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由于圣马丁堂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选出了领导机构,所以被公认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国际工人协会被称为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

马克思受文件起草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11月1日,已被确认为“国际”领导机构的临时委员会批准了这两个文件。临时委员会在1866年年底以前多半称中央委员会,以后按《共同章程》称总委员会。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1866年,临时章程经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修改通过,成为《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前言

“鉴于: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

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依附的基础;

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项伟大的目标,一切-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这一目标;

为达到这个伟大目标所做的一切努力之所以至今没有收到效果,是由于每个国家里各个不同劳动部门的工人彼此间不够团结,由于各国工人阶级彼此间缺乏亲密的联合;

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

目前欧洲各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新高涨,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时,也郑重地警告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要求立刻把各个仍然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

鉴于上述理由,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协会宣布:

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

协会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609~610页。)

列宁关于第一国际的语录

见《列宁选集》第3卷,1995年版第791页。

二、1871年3月18日革命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实现了德意志各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个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俾斯麦为了统一德意志,称霸欧洲,准备向法国开刀。这时的法兰西第

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早就想夺取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竭力阻挠德意志的统一。1870年7月,俾斯麦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蓄意对法国挑衅。7月19日,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后,法国无论在-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暴露出它的腐朽性,法军连吃败仗,全线崩溃。9月2日,色当一战惨败,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元帅、将军、官兵总共10.4万人都作了战俘。色当投降标志着普法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此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德国方面,战争失去了防御性质而变为反对法国人民的战争。

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组织临时政府,名为“国防政府”,以巴黎总督特罗胥为其首脑。色当战役后,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法军相继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28日“国防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按照投降协定,法国必须选举议会,组织政府,签订和约。新选出的议会在波尔多开会,组成以资产阶级政客、法国无产阶级的敌人梯也尔为首脑的政府。2月26日,梯也尔政府同德国签订和约草案(5月10日正式缔结《法兰克福和约》),答应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在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路易·波拿巴

路易·波拿巴(1808—1873)即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少年时随其母流亡德意志和瑞士。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后,他自以为命运决定了他应继承其伯父的帝业。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后,法国建立了第二共和国。路易·波拿巴匆匆赶回巴黎参加总统选举,他受到大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资助,自己提名为候选人。选举结果是他得票最多,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他调动军队七万多人,占领巴黎,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稍后,巴黎无产阶级曾筑垒反抗,也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被害者达一千余人。1852年1月14日通过新宪法,它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同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皇袍加身,宣布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第二共和国寿终正寝,代之以第二帝国。执政期间,联英抗俄,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又与奥地利开战,吞并萨伏依和尼斯;还与英国共同发动侵华战争(1856—1860年)。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在色当兵败被俘,第二帝国覆灭。1871年法德和约签订后获释,流亡英国。

三、巴黎公社

瓦尔兰

巴黎公社领导人瓦尔兰(1839—1871)也是第一国际出色的活动家,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书记。公社的参加者阿尔诺回忆受尽凡尔赛分子折磨的瓦尔兰惨死的经过时写道:“我永远不能忘记这个年轻人的已经盖着白发的美好头颅,他的一双黑眼睛的深邃的目光,他的诚挚的平和的语调,他的具有一切美德的待人接物……瓦尔兰在公社中的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在公社中话说得很少,事情做得很多。”

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1844—1896)是巴黎公社最出色的活动家之一。原籍匈牙利,职业是制造珠宝饰品的工人。他19世纪60年代侨居法国,同瓦尔兰等人过从甚密,随即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领导人之一。60年代末,弗兰克尔和马克思认识以后,开始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公社选举中,他当选为委员,虽然他是外国人,仍被批准为公社委员。从公社成立起,弗兰克尔就以劳动者的“代表”和公社财务委员的资格,在公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弗兰克尔曾致函马克思,向他请教实现“根本改造”“社会关系”的意见。此后一直到公社最后存在的一天,弗兰克尔和马克思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在“五月流血周”,弗兰克尔在街垒战中受伤。他设法脱身离开法国。马克思使他成为第一国际总

委员会的委员,并担任奥匈帝国通讯书记。在70年代中期,弗兰克尔移居匈牙利,他在那里曾积极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并参与创立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弗兰克尔曾多次受到资产阶级法庭的迫害,多次被判徒刑。

公社的一位历史学家关于公社宣布成立的记载(节录)

“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身上装饰着红绸,被一簇红旗衬托着的‘共和’女神雕像耸立在那里,俯瞰着游行队伍。巨大红三角旗在屋顶和瞭望台上飘扬着,像向全法国报道一个好消息的大舌。100营军队涌到广场上,在市政厅前面排列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刺刀。不能再挤到市政厅广场上来的其他各营队,全都站在林阴道上。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公社的大炮像巨雷似地震撼着整个沿河街。

喧哗声突然停止,肃静在嘈乱中扩展开来,中央委员会和公社的委员们披着十字形红色绶带登上了讲台。兰维埃讲话说:‘现在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的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了伟大的榜样。’中央委员会的一个委员宣布了当选人的名单。鼓声震天,乐队奏起《马赛曲》,参加游行的20万人也同声唱起了《马赛曲》,人们甚至不想再听下面的演说。兰维埃费了很大力气,才在片刻的肃静中喊出:‘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了。’

20万人出自内心地齐声高呼:‘公社万岁!’来回答他。人们用刺刀挑着军帽挥舞,旌旗迎风飘扬。千万人从窗口和房顶上挥动着白手帕。联珠的礼炮声、乐队的乐声、铜号声和擂鼓声汇成一个巨大的胜利声。所有的人心里都在欢呼,眼睛里闪着泪花。自从伟大的联合以来,巴黎人的心再也没有这样激动过。”(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第137—138页。)

恩格斯谈巴黎公社的措施

[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被选出,3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到这时为止执行着政府职能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把自己的全权交给了公社。而在此以前该委员会已经下令废除了声名狼藉的巴黎“风纪警察”。3月30日公社取消了征兵制和常备军,把一切能荷枪作战的公民都要参加的国民自卫军宣布为惟一的武装力量。公社免除了从1870年10月至次年4月的全部房租──把已付的租金转作以后的预付租金,并且停止变卖市立典押借贷处里所有的典押物品。同日又批准了选入公社的外国人为公社委员,因为“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4月1日规定,公社公务人员(因而也包括公社委员本身)的薪金,不得超过6000法郎(4800马克)。次日下令,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取消国家用于宗教事务的一切开支,并把一切教会财产转为国家财产;4月8日又据此下令把一切宗教象征、神像、教义、祷告,总之,把“有关个人良心的一切”,从学校中革除出去,此命令逐步付诸实施。4月5日,鉴于凡尔赛军队每天都枪杀被俘的公社战士,颁布了扣压人质的法令,可是这项法令始终没有贯彻执行。4月6日,国民自卫军第137营把断头机拖了出来,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当众烧毁。4月12日,公社决定毁掉旺多姆广场上由拿破仑在1809年战争后用夺获的敌军大炮铸成的凯旋柱,因为它是沙文主义和民族仇恨的象征。这项决定是在5月16日执行的。4月16日,公社下令,对被厂主停工的工厂进行登记,并制定计划:把这些工厂的原有工人联合成合作社以开工生产,同时还要把这些合作社组成一个大的联社。4月20日,公社废止了面包工人的夜工,还取消了从第二帝国时起由警察局指派的最精于剥削工人之道的家伙们独家经营的职业介绍所;这种职业介绍所交由巴黎20个区的区政府接管。4月30日,公社下令封闭当铺,因为当铺是供私人用来剥削工人的,同工人占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的权利和进行借贷的权利相抵触。5月5日,公社决定拆毁专为处死路易十六赎罪而建筑的小教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6~8页。)

拆毁万多姆纪念柱的法令(1871年4月12日通过,4月13日《公报》公布)

巴黎公社,考虑到万多姆广场上的皇帝纪念柱乃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暴力和虚荣的象征,对军国主义的赞扬,对国际法的否定,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永久侮辱,对法兰西共和国的三大原则之一──博爱──的永久侵害。

为此决定:单独条文。将万多姆广场纪念柱拆毁。

四、保卫公社的战斗

巴黎公社告巴黎人民和国民自卫军书(1871年5月22日)

公民们!再也不要军阀制度!再也不要那些带着袖章和满身金线的参谋了!现在是人民和没有袖章的战士的天下!

进行革命战争的时刻到了。人民不懂得什么正规的战术。但是,一旦他们掌握了武器,站住了脚跟,他们就不怕任何皇家学校训练出来的战略家。

拿起武器来!公民们,拿起武器来,你们知道,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并且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如果你们想要使六个星期以来像水一般流出的鲜血不致白流,如果你们愿意在自由平等的法国过自由的生活,如果你们要让你们的子孙不受你们所受的灾难和穷困,你们就应该团结得像一个人那样站起来。自以为又要奴役你们的敌人,在你们的英勇抵抗面前,这两个月所做出的无耻罪行就将全都无效。

公民们!你们的代表们和你们一起战斗,有必要的话,和你们一起牺牲。但是,作为一切人民革命策源地的光荣的法兰西,应该是,将来一定是世界准则的正义和团结观念的永久中心。你们要以这样的光荣的法兰西的名义冲向敌人,要用你们的革命力量叫敌人知道,他们可以出卖巴黎,但他们不能断送巴黎,也不能战胜它。

公社信任你们,你们要信任公社。

五月流血周

5月21日,凡尔赛匪徒在奸细的指点下潜入防守不严的圣克鲁门,闯进了巴黎。一场可歌可泣的保卫巴黎的浴血战开始了。首都的每条街巷,每所楼房都成为激战的阵地。公社的英雄儿女,从公社委员到普通老百姓,坚守街垒,保卫巴黎的每一寸土地。战斗越接近工人区越激烈。公社检察长里果亲自带着国民自卫军到监狱处决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包括达布阿大主教。5月24日,他换上军装,身挂马刀,腰佩-,走上街垒,为保卫无产阶级政权而战斗。凡尔赛匪军抓住了他,逼他喊“打倒公社”,他却昂头高呼“公社万岁!打倒-犯!”匪军打裂了他的头颅,他牺牲时才25岁。公社委员、公安委员会主席费烈被捕后,把敌人法庭变成战场,他正气凛然地说:“我是巴黎公社社员……我永远也不想用卑鄙的行为来拯救自己的生命。我自由地生存,还将自由地死去。”临刑前,他还写信对战友说:“你我都要深信:社会主义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令人感到必要!”5月27到28日,最后一场激战在工人区进行。200名公社战士在贝尔·拉雪兹公墓同5000名政府军士兵搏斗,直到弹尽援绝,他们在一堵墙边激昂地高呼:“公社万岁!”,全部壮烈牺牲。后来,为了纪念公社的革命先烈,人们把这堵墙称为“公社社员墙”。

一套奇妙的中考题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课内四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是 ( )

A.1860年

B.1864年

C.1870年

D.1876年

2.1870年9月初,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的法国统治者是( )

A.拿破仑

B.路易·波拿巴

C.梯也尔

D.路易·菲力蒲

3.下列人物当选为巴黎公社委员的是( )

①瓦尔兰②鲍狄埃③狄盖特④弗兰克尔⑤路易丝·米歇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⑤ D.①②④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是( )

A.1870年夏

B.1870年9月

C.1871年3月18日

D.1871年3月28日

5.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文件有( )

①《共产党宣言》②《临时章程》③《成立宣言》④《资本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

③ D.①④

6.下列人物中,属于《国际歌》作者的是( )

①弗兰克尔②鲍狄埃

③狄盖特④路易丝·米歇尔

A.①②

B.③④

C.①

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1864年,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圣马丁堂集会,不久成立,历史上称为“第一国际”。

2.普法战争在年爆发,同年9月路易·波拿巴统治的被推翻,资产阶级派取得政权,以后建立起共和国。

三、问答题。

1.第一国际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关于巴黎公社,请回答:

①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②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能力素质提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激起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的原因是( )

A.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B.法国政府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C.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

D.普鲁士军队进逼巴黎

2.下列大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是( )

①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

②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逃亡凡尔赛

③巴黎公社成立

④欧洲工人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

② D.①③②④

3.1870年,当普鲁士军队向巴黎进逼时,扩充自卫军并决心保卫巴黎的阶层主要是( )

①农民②工人③学生④市民⑤小资产阶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⑤ D.①③④

4.马克思的重要革命活动有( )

A.组织各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B.为第一国际起草《成立宣言》

C.号召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

二、列举巴黎人民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政府军偷袭的两个高地。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拆毁万多姆纪念柱的法令(1871年4月12日通过,4月13日《公报》公布)巴黎公社考虑到万多姆广场上的皇帝纪念柱乃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暴力和虚荣的象征,对军国主义的赞扬,对国际法的否定,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永久侮辱,对法兰西共和国的三大原则之一——博爱的永久侵害,为此决定:单独条文,将万多姆广场纪念柱拆毁。

阅读后,请回答:

(1)万多姆广场上的纪念柱是指什么建筑物?

(2)“考虑到万多姆广场上的皇帝纪念柱乃是……”这一句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3)拆毁此纪念柱有何重要意义?

【渗透拓展创新】

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是怎样爆发的?有人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巴黎公社最终失败,因此它的短暂存在并没有多大意义,结合课本内容谈谈你对巴黎公社是怎样认识的。

【中考真题演练】

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B 2.B 3.D 4.D 5.C 6.D

二、1.伦敦国际工人协会 2.1870 法兰西第二帝国共和法兰西第三

三、1.(1)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德、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工业蓬勃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

(2)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工人组织不断涌现,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又重新高涨起来。

(3)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活动,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奠定了基础。

(4)1864年,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大会。会上一致同意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即“第一国际”。

2.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

②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精神。公社的历史功勋永远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能力素质提高】

一、1.B 2.B 3.B 4.BC

二、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

三、(1)这个建筑物是指凯旋柱。

(2)皇帝是指拿破仑。

(3)拆毁凯旋柱意味着摧毁象征拿破仑的军国主义,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渗透拓展创新】

爆发:①1870年夏,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巴黎人民举行了九月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政权落到资产阶级共和派手中。②当普鲁士军队向巴黎进逼时,巴黎的工人、学生和市民纷纷武装起来,扩充了国民自卫军,决心保卫巴黎。③资产阶级政府准备向普军投降,割地赔款,并准备用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④1871年3月18日凌晨,资产阶级政府军偷袭巴黎的蒙马特尔和梭蒙两个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奋起反击,起义开始了。

观点一: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71年3月18日革命,巴黎人民赶走了巴黎的资产阶级,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观点二:

巴黎公社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成立后,无产阶级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创造了巨大的业绩。观点三:巴黎公社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无产阶级通过武装革命彻底推翻巴黎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逃亡凡尔赛后,竭力拼凑反革命武装,伺机反扑,巴黎公社同强大敌人斗争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永远鼓舞着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考真题演练】

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

(1)巴黎公社是用革命暴力(3月18日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

(2)巴黎公社是一个新型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可通过当选的公社委员、公社的各项革命措施等来加以分析)。

巴黎公社革命

巴黎公社革命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1870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大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机械投降,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巴黎人民坚决要求武装起来。 2.导火线:反功政府偷袭国民自卫军,停放大炮的蒙马特尔高地时被发现,3月18革命成功。 3.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结果) 4.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失败原因:主观原因:①没有乘胜打击敌人 ②军事领导失误 ③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④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 ⑤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根本原因:无产阶级稚嫩,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 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6.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性质)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背景:11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制度纷纷建立起来。 2.时间:1889年7月14日 3.地点:法国 4.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 5.解散:修正主义破坏,一站爆发后(1914年)解散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都是建立在工人运动有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马克思参与了两个国际组织的领导组织工作 不同点:组织基础: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第二国际在各国工人政党基础上成立与各国工人组织关系: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团体上级组织,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政党的上级组织 工作方式:第一国际直接领导各国团体开展工人运动,第二国际通过两次代表大会,决议各国政党组织指明方向 19世纪早起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区别以及原因 前期以武装起义和政治斗争为主(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劳资之间矛盾异常尖锐,所以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异常激烈)原因 后期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劳资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再加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都对工人运动产生了影响)原因 第三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有所发展(1861年改革)但相对落后(落后原因:改革不彻底落后表现: ①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充分②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③对西欧资本有依 赖性) 2.政治:各种矛盾尖锐,沙皇帝危机四伏 3.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主要原因) 4.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成为革命的催化剂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当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布尔什维克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列宁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勇于修正不切实际的理

巴黎公社革命(选择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原因:①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这些设想对于创立科学公产主义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不明确的愿望。他们既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阶级斗争,还没认识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者。因此不能从理论上科学阐明社

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典例】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1824年处在工业革命初期,当时的生产力还远未发展到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也就是说“公社”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根本不可能实现,答案是C。【答案】:C 2.认识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正确理解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点析】 (1).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尽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可见,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爆发的,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0讲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含答案解析)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与现代中国的 民主政治、祖国统一 第10讲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襄阳一模)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傅立叶主张建立按照个人兴趣来分配工作任务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门徒还在美国进行了社会实验。这从侧面反映了( )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得到关注 C.大工厂制推广开来 D.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答案 B 材料中傅立叶的主张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改造的设想。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中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得到关注,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社会改造的方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大工厂制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2.(2018河南六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一论述( ) A.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 B.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 C.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D.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 答案 D 材料中“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 3.(2018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

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答案 B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时代,英国这位思想家言论中的“阶级”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体系的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带来的一系列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因此B项正确。通过材料中的“试图”“夸张”“忽视”等词可以看出该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基本否定的态度,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 4.(2019广西桂林一模)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这一言论( ) 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 C.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 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认为,只有在“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即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选择“罢工”作为斗争的方式,这一言论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故选C 项。材料信息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工人的斗争方式,故B项与题意不符;采用“非罢工”方式斗争也可以有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5.(2018河北唐山二模)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

《巴黎公社》 习题

第19课巴黎公社 一、选择题 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其论据不包括() A、公社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社委员会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 C、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D、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3、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是在() A、1869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2年 4、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A、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建立工人阶级的立法机构等 5、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B、缺乏同外省革命者的联系 C、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D、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6、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这是指() A、公社是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 B、用新的政权机构代替旧的国家机器 C、极大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D、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7、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组织被定名为() A、正义者同盟 B、国际工人协会 C、共产国际 D、共产主义同盟 8、巴黎公社时期以工人为主的武装力量叫做() A、赤卫队 B、义勇军 C、国民自卫军 D、工人民兵 9、《国际歌》的词作者是() A、瓦尔兰 B、弗兰克尔 C、鲍狄埃 D、狄盖特 10、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政党),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

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巴枯宁强调()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管理或职员,将被立即开除。 ──摘自1871年3月29日巴黎公社法令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马克思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2、材料:“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了著名的第一国际。马克思是这个协会的灵魂,协会的第一个公告以及许多决议、声明和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请回答: (1)材料中涉及的年代是哪一年? (2)第一国际是当时成立的什么国际工人组织? (3)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作了怎样的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蒋振辉(5100209051) 朱学刚(5100209053)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下面,我们将从“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来给大家作介绍。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及过程 因为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其经过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这没有将两者分开,而是合在一起给大家介绍 十月革命大概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周 (4)平定科尔尼洛夫叛乱 (5)准备武装起义 (6)高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7) 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下面,我将从这七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十月革命的情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革命。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则由于在战争中遭受镇压,但是当时,布尔什维克大多数领导人还在监狱和被流放,列宁此时在瑞士、斯大林还在流放地。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经验,致使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窃取,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在士兵(主要由农民构成)选举出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则占了大多数,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在农民中的传统威信较高。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他们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社会革命党人来自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倾向追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 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 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人教版必修1)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1)原因: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 (2)表现: ①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便频繁发生。 ②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且公开化,即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2.空想社会主义 (1)盛行时间:19世纪初。 (2)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日益暴露,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 (3)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⑷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⑸历史局限: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⑹历史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⑴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 ⑵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明显暴露出来,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 ⑶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⑷意义: ①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由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②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要点补充]1825年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2月 (2)内容:①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0讲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练习含解析

第10讲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襄阳一模)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傅立叶主张建立按照个人兴趣来分配工作任务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门徒还在美国进行了社会实验。这从侧面反映了( )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得到关注 C.大工厂制推广开来 D.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答案 B 材料中傅立叶的主张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改造的设想。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中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得到关注,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社会改造的方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大工厂制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六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一论述( ) A.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 B.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 C.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D.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 答案 D 材料中“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

3.(2018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答案 B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时代,英国这位思想家言论中的“阶级”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体系的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带来的一系列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因此B项正确。通过材料中的“试图”“夸张”“忽视”等词可以看出该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基本否定的态度,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 4.(2019广西桂林一模)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这一言论( ) 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 C.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 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认为,只有在“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即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选择“罢工”作为斗争的方式,这一言论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故选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对

第一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二_高一历史教案

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学设计示例二_高一历史教案 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学设计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教育性目标: 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战斗。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①、通过分析第一国际成立条件(客观、主观),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②、通过总结“为什么说是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比较“3·18革命与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提供材料或据课本已有材料让学生分析相应问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能力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教养性目标:①、通过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②、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事业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与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途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教材处理及运用的基本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的关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师放录音《国际歌》,放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对,它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磅礴的气势、雄伟庄严的旋律和强有力的召唤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世界、全球的战歌——《国际歌》。这首歌,诞生在无产阶段与资产阶级进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诞生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天。巴黎公社是怎么回事?19世纪60、70年代工人运动现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第一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点击鼠标,现出题目) 讲述新课: 师:第一国际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问题——第一国际的成立。(师点击鼠标,出示第一国际成立表格:)第一国际成立 历史条件 时间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10级历史学学号:201010200017 名字:李达铎 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14《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专题5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14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1.德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到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2.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A.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 B.将关注全人类作为己任 C.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 D.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 3.公社会议规定:公社委员们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公共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固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公社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该规定() A.保证公社委员正当行政并维护人民主权 B.公社委员经选举产生而加强人民监督 C.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而甘做人民公仆 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建立了新型政权 A.强调政府应为人民谋福利 B.建立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C.贯彻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 D.使无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5.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时至今天,不管你信不信共产主义,有一首歌曲依旧可以作为统治者心头的戒尺,人民手中的利剑。这首歌曲是() A.《马赛曲》 B.《东方红》 C.《国际歌》 D.《睡美人》 6.下图为1908—1916年俄国的罢工人数统计图(单位:千人)。该图反映了俄国()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_高千

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5期 3本文是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The Research Overvi ew of the Soci a l Criti cal Theory of W estern Marxis m Z HANG Zhen -peng (Th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 w,Bohai University,J inzhou,L iaoning 121013) Abstract: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heories,which in 2 cludes western Marxis m,western Marxol ogy and post -Marxis m theory .Fr om the vie ws of the theoreti 2cal study origin,fr o m the rep resentati on of figures,works and the genres,fr o m the funda mental con 2tents and methods,this paper not only has a general overvie w of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 m ,but als o co mpares it with the s ocial critical theory ofMaxis m,exp laining its enlighten ment t o the theory research ofMarx πs S ocial Criticis m Theory . Key words:S ocial Critical Theory;W estern Marxis m;W estern Marx ol ogy;Post -Marxis m 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研究评述 3 高 千 张英魁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与产生原 因的探讨、公社政权性质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审视、公社执政原则与执政者角色定位这四个方面,虽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研究的系统化程度不高、重复与低水平研究较多、缺乏新方法与新史料的运用等问题,这成为未来研究着力的重点。 关键词:巴黎公社;历史渊源;民主制度;公仆原则 时至今日,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距今已有138周年了,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历史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马克思指出:“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 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1] 从研究状况来看,无论是对其非难者抑或褒扬者,均对之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与反思巴黎公社运动留给当代中国发 展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与政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这也正是学术界形成巴黎公社研究热潮的根本原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对巴黎公社历史渊源的探讨,对其政权性质、执政主体的研究,对公社执政原则的分析,对执政者构成的分析等,本文即对此研究现状做一较为系统的梳理,评析得失,并指明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以供学术同仁参考。

18课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学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 知识与技能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工人运动的兴起(3)空想社会主义(4)古典哲学(5)古典政治经济学(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8)巴黎社会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暴露。2.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家获利丰厚,但工人生活却没有改善。———日趋激化。 3.为探究矛盾根源,———国思想家————、和———国思想家————等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但无法实现的美妙构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四十年——国、——国和————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汲取优秀的思想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英国的————和英法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年,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即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号召————,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评价:《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的诞生。从此,————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革命由此爆发。 2.过程:1871年3月,巴黎人民组织的国民自卫军打败了临时政府军,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即——。 3.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取消资产阶级———,以———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4.社会经济:没收———的工厂交给————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

第18、19课 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8、19课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目标引领】 1、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知识网络】 课前预习学案 【自学探究】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 1、条件:(1)经济基础:19世纪初,随着发展,西欧明显,生活悲惨。(2)阶级基础(3) 理论 、 ②德国古典哲学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组织基础:1847 (5)主观努力:、个人实践与努力 2、诞生:(1)时间前身(2)标志 (3 ③宣告④昭示 3、意义:①② ③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1)民族矛盾:1870年,法国战败,包围了法国首都。 (2)阶级矛盾:巴黎人民组成,保卫共和国首都;资产阶级妄图解除的武装。 2、成立:年月日,工人起义,逃往凡尔赛,接管政权。 3、性质: 4)政治:① ② ③ (2)经济:

(3)其他: 5、失败:时间 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6、经验教训: (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7、意义: (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斗争、革命首创的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 政党——阶级——同盟军(3)催化剂—— 2

十月革命_必然性_历史意义和启迪_吴恩远

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吴恩远 苏联剧变后,俄罗斯史学界对十月革命的认识有了很大变化。由于档案的部分解密,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十月革命及苏联模式固定化的束缚,在十月革命研究方面也取得某些进展。但在苏联解体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正如俄科学院院士沃洛布耶夫最近指出:从反共产主义的 立场而对十月革命的浅薄认识在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①其主要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少数 人搞的阴谋”,“使俄国走入歧途,造成悲剧性后果”……。焦点在否认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的确,在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解体,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人们对十月革命的评价。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矛盾的必然反映。 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来,俄国迈上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已取得一定程度发展,其工业总产值已占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苏联剧变后一些史家据此断言,如果不发生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也将走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和“现代文明的康庄大道”。这表明他们对“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缺乏认识。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或看成纯粹经济的增长。②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单纯经济增长并不完全等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甚至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现象,过分追求工业发展速度,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阻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公认的标准,现代化进程除经济指标外,至少还包括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社会环境、秩序及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一系列综合指标,用单纯经济指标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已属过时概念。在20世纪初,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状况如何呢?目前国内外对此尚无专门研究,本文对此略作尝试。世界各国对社会现代化发展提出不同指标体系,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制定的十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具有一定代表意义。限于篇幅,本文参照英克尔斯提出的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 ①②西里尔· 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П.В.沃洛布耶夫,В.П.布尔达科夫:《十月革命:研究的新角度》(П.В.Волобуe в,В.П.Булдоков,ОктябрьскаяРЕвалюцияновыЕподходыкизучЕниЕ),载[ 俄]《历史问题》1996年5—6期。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提醒]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失败原因 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轻巧识记] 巴黎公社 [教材补遗] 关于巴黎公社的原则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时曾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传统观点一般都把马克思所说的原则归纳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必须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这种观点开始受到质疑。 有些学者认为,传统上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论述并不符合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实际情况。马克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上述一条原则,而是一系列原则。除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外,还包括:国际主义原则、人民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