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白酒糟的研究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与香味物质变化研究

上海跃进医疗设备厂;GC-MS 气质联用仪、GC6890
型气相色谱仪,Agileat Technologies。
1.4 微生物培养分离
1.4.1 微生物分离方法
稀释平板涂布分离法。
1.4.2 微生物培养条件与培养基
所用培养基[2]和培养条件见表 1。
表 1 微生物培养 Tab.1 The culture of microbes
发酵过程中窖池上、中、下层糟醅微生物生长情 况见表 2。 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出糟醅不同部位的 微生物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最明显的是:上层糟醅 细菌数量最多,下层糟醅酵母菌数量最多;细菌、芽 孢杆菌、酵母菌、霉菌的数量在前期都有一个急剧增 加的过程,而后又急剧的减少;发酵 3d 时细菌的数 量达到一个峰值且在所测微生物中数量占优势;酵 母菌在发酵 6d 时数量达到峰值,到 12d 数量又急剧 下降,出窖时酵母菌的数量已经很少了;芽孢杆菌在 经历急剧减少后,后期数量又有少量的增加;霉菌到 后期基本上已经检测不出来。 本实验微生物生长情 况 与 相 关 报 道[3,5]中 微 生 物 变 化 趋 势 基 本 相 似 。 2.2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2.2.1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第 46 卷(总第 157 期)
Food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第 46 卷(第 3 期) Vol.46,No.3
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与 香味物质变化研究
吕辉 1,张宿义 2,冯治平 1,赵金松 2,方军 1
(1、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2、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 646000)
38
2010 年第 3 期
的糟醅封入无菌密封袋中。
1.3 仪器与设备
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的筛选

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的筛选
张博润;刘伟平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报》
【年(卷),期】1997(37)2
【摘要】采用常规方法从1000多株菌(包括丝状真菌、酵母菌、链霉菌、细菌)中筛选到一批优良菌种,并进行了单菌发酵、多菌株组合发酵,不同原料配方发酵试验。
在实验室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50%以上,比所用培养基的粗蛋白含量高30%,发酵产物的粗纤维含量降低率为15%;粗脂肪含量为5.5%左右;产率达80%以上。
结果证明,筛选到的菌株确是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
【总页数】5页(P130-134)
【作者】张博润;刘伟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48
【相关文献】
1.用于甜糯玉米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及生产种培养基筛选 [J], 张晓黎;张华;吴兴壮;鲁明;王小鹤
2.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菌种筛选 [J], 籍保平;张博润
3.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优良菌种的筛选 [J], 黄和;王玲;陈仰真
4.定向筛选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 [J], 刘秀花;梁峰
5.发酵稻草生产饲料蛋白优良菌种的筛选 [J], 陈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白酒糟为基质进行酵母培养物的研究

以白酒糟为基质进行酵母培养物的研究
张轩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5(36)18
【摘要】为降低酵母培养物的生产成本,并实现白酒糟的资源化无污染化利用,试验以廉价的白酒糟为主要基质,接种酿酒酵母,进行酵母高密度固体发酵后,在此固体基质上进行酵母自溶处理,摸索酵母在白酒糟固体培养基中增殖后的最佳自溶条件,最终确定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白酒糟为基质生产酵母培养物的工艺条件:调整经酵母高密度发酵的固体酒糟基质初始p H值为6,向其中添加助溶剂:6%(w/w湿糟)的Na Cl溶液,0.04%(w/w湿糟)木瓜蛋白酶溶液以及9%(v/w湿糟)体积分数为95%的助溶剂无水乙醇,控制助溶剂添加总体积与酒糟干基总质量的体积质量比为1??1,搅拌分散,保持55℃自溶36 h,而后烘干粉碎制得成品。
酵母高密度发酵后的白酒糟经自溶处理后产品氨态氮含量达到3.83 mg/g干糟。
【总页数】6页(P38-43)
【关键词】酵母培养物;白酒糟;酵母自溶
【作者】张轩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46
【相关文献】
1.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J], 徐丽萍
2.酒糟生产酵母培养物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J], 董运福
3.酒糟生产酵母培养物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J], 冯会家;王建兴;赵琼洲
4.酒糟生产酵母培养物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J], 冯会家;王建兴;赵琼洲
5.以白酒糟为基质生产酵母培养物饲料通过鉴定 [J], 刘康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茅台白酒糟及可溶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发酵茅台白酒糟及可溶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粪便微生物的影响夏军;邹益春;胡芳;刘建忠;张飞【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24()9【摘要】为研究不同水平发酵茅台白酒糟及可溶物(FMDGS)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况基本一致的30周龄罗曼粉蛋鸡1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发酵茅台白酒糟(FMDG),1.5%FMDGS,1%FMDGS,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
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在试验21~40 d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0.78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P<0.05),1~40 d试验组产蛋率有提高趋势(P=0.08);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蛋形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蛋鸡粪便中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
添加1.5%FMDG,1.5%FMDGS,1%FMDGS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蛋鸡产蛋性能,提高蛋品质,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综合来看,日粮添加1.5%FMDGS,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粪便微生物指标表现最好,效果最佳。
【总页数】6页(P125-130)【作者】夏军;邹益春;胡芳;刘建忠;张飞【作者单位】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路德生物环保技术(亳州)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6【相关文献】1.浒苔添加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2.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3.益母草提取物对绿壳蛋鸡产蛋初期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4.蛋白桑与豆渣混合发酵物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5.日粮中添加厚朴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酒发酵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白酒发酵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白酒发酵是中国古老的酿酒工艺之一,可以产生一种特殊、具有独特风味及香气的酒
精饮料。
发酵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植物原料、微生物和酶活性,而微生物种类占整个发酵过
程中的重要角色。
白酒发酵中引起其气味特点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酿酒酵母和乳酸菌。
在白酒发酵中,酿酒酵母主要负责非酒精性气味物质的生成,如乙醛、三醇,使白酒具有花香、水果香体
等香气。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活性氧,促进白酒的贮藏。
乳酸菌可以利
用乳酸类物质作氧化发酵,成为发酵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介质,从而使白酒具有特殊
的清香。
另外,乳酸菌还可以在贮藏过程中降低白酒的中性酸、过氧化物及惰性气体,从
而增强白酒的风味特征及品质。
除酿酒酵母和乳酸菌外,白酒发酵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芽孢菌、革兰氏菌等细菌。
这些
细菌属于白酒发酵的细菌一科中的常见成员,它们能够发酵植物的糖和无机盐,以及白酒
中含有胆固醇类物质,从而形成酸性环境。
这些细菌还可以合成有机酸,减少蛋白质中的
燃烧温度,从而有助于白酒的香气生成。
同时,这些细菌还可以影响白酒贮藏期中的气味
特征,增加酒精度及白酒的活性。
总之,白酒发酵中的微生物在发酵、贮藏及风味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增
强白酒的气味特征、降低整个发酵过程的温度、加速发酵的时间及增加白酒的色泽、贮藏
过程中酒精度的升高等。
因此,为了保证白酒的质量和口感,合理地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微
生物种类是很有必要的。
发酵白酒糟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DOI :10.15906/11-2975/s.20190310*通讯作者[摘要]本试验旨在评定发酵白酒糟营养价值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利用胃蛋白酶-胰酶二步法体外消化测定发酵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再进行育肥猪的饲养试验。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重52.57kg 左右的育肥猪28头,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
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育肥猪,试验期为27d 。
后三组用6%的发酵白酒糟代替部分玉米、麸皮、豆粕等日粮原料。
结果表明:发酵白酒糟在40益恒温体外消化装置下持续消化6h 至消化完全,此时干物质消化率为42.12%,蛋白质消化率为64.29%,粗纤维消化率为20.86%。
用6%的发酵白酒糟代替以纤维类为主的饲料原料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本试验通过评定发酵白酒糟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白酒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白酒糟;固态发酵;发酵白酒糟饲料;育肥猪;生长性能[中图分类号]S8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19)03-0041-05发酵白酒糟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张慧1,魏来1,刘正亚1,伍璋健1,王春维1,2,赵胜军1,2,任莹1,2*(1.武汉轻工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23;2.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23)白酒糟是酿造白酒后的副产物,我国每年会因为酿造白酒而产生大量的白酒糟。
据报道,我国2013年上半年白酒产量近600万千升,同时产生约2000万t 白酒糟(王晓力,2013)。
但由于白酒糟含有较多水分、pH 较低、容易腐烂变质、在贮藏和运输上有较大的困难,且白酒糟含有50%左右难于消化的稻壳,直接饲喂不利于动物消化(张博润等,1997)。
大量白酒糟资源往往被白酒生产企业随意丢弃,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酒类,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来自于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
本文将对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的功能进行分析。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的主要微生物是曲霉和酵母。
曲霉种植在窖池壁上,通过其代谢产物包括酶、酸和其他物质,对淀粉和蛋白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曲霉产生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糖,并进一步由酵母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还会合成一些芳香酯类物质,赋予酒类独特的香气。
曲霉和酵母在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的活动还会产生其他物质,包括酸和酯类化合物等。
曲霉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如乳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等,能够调整发酵液的pH值,并影响酒类的风味。
酵母产生的酯类化合物是酱香型白酒香气的主要成分,如乙酸乙酯、酒石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等,给白酒带来了特殊的芳香。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还有许多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如乳酸菌、醋酸菌等。
乳酸菌的存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乳酸和酒精等。
醋酸菌则参与了酸化过程,产生醋酸,并对酒类的风味起到调节作用。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的功能主要包括酵母发酵产生酒精和芳香酯类物质、曲霉利用淀粉和蛋白质产生酶和有机酸、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参与等。
这些微生物相互协同作用,共同决定了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和品质。
研究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的功能,对于改进酒类发酵工艺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组合菌种发酵制备酒糟饲料的研究

烧杯 中, 拌匀 , 在培养箱 中保持 2 '~0 81 3 ℃培养 5天 , 2 期
间翻 曲,5 4 ℃烘 干 后 供 分析 测 定 用 。后 续 试 验 则 在前 面 优化 条 件 下进 行 。
粗 蛋 白 : 氏定 氮 法 ; 纤 维 : 凯 粗 酸碱 消 煮 灼 烧 法 ; 总 糖 : ,一 3 5 二硝 基 水 杨酸 比色 法 ; 水分 :0 ℃恒 重法 : 脂 15 粗
为, 从经济 、 技术 、 产业化三个方面考虑 , 利用微生物发 酵, 转化酒糟为高蛋白饲料 , 应该作为优先发展予 以支
到 2 .1 粗蛋 白增幅为 5 . %, 9 %, 7 1 5 粗纤维 由 1. %降低到 1 .l 粗 纤维降幅为 2 .8 总糖含 量为 8 5 发 3 95 5 4 %, 5 57 %, . %, 5 酵饲料具有 明显 的酯香, 饲料适 口性 更佳。 关键词:酒槽; 组合发酵; 白饲料 蛋
持 , 解 决 了环 境 污 染 问题 , 缓 解 了粮 食 、 料 问题 。 既 又 饲
肪, 索氏抽提法 , 粗灰分 : 马弗炉灰化法 。
2 结 果 与讨 论
2 1组 合 菌种 对 酒糟 发 酵 的影 响 . 本 实 验 的霉 菌 (M一 ) 有 较 强 纤 维 素 降 解 能 力 , C 4具 霉 菌 ( M 3 具有 产 酯 生 香 能 力 , 发 酵 饲 料 具 有 良好 E 一) 使 的风 味 , 加 家 畜嗜 好 性 。C 一 增 M 4可 使 酒 糟 中 的 多聚 糖 降 解 , 为酵 母 、 畜 可 以利 用 的单 糖 、 糖 , 母 利 用 成 家 寡 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