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命题趋势】赏析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诗句的含义、赏析诗句、分析诗句的作用、分析语言风格和炼字等内容,试高考的常考考点。
【真题再现】【2021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③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2.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考点详解】一、炼字炼字一般是要求分析“诗眼”,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炼字有两种类型: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
统摄全篇型,要结合全诗,逐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
充分体现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
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可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释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分析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及写景方法)(明手法)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二、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之鉴赏语言+课件

鉴赏诗歌语言
炼字 炼句 品析诗歌语言风格
炼字
指鉴赏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 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指诗词中的动词、 形容词、色彩词、数量词、叠词、虚词等。
所炼之字的含义,使用的艺术手法、实现的艺术效果及 蕴含的思想情感是共同的赏析重点。
一、动词 活用、多义性
③以蜀道之难反衬自己随节度使入川平叛而不觉其难的豪情, 与对节度使知遇之恩的感激。
炼句
赏析诗句题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 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进行考查, 有时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解题难度较大。 但若题干中有评论性语言,则会对答案内容及角度进行聚焦。
①解释句中关键词及句意。 ②如有特别关键传神的字,则炼字。 ③有典型人物、事物形象则分析形象特点。 ④从该句的语言风格特点、艺术技巧及效果、结构作用等角度分析。 ⑤点明该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不要都答,但都要想。
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鉴赏语言风格
我们在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时,要用到表述诗词风格的 专用词汇。
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沉 郁顿挫、浑厚雄壮、辞藻华丽、华美绚丽、委婉含蓄、明 快浅显、明白如话、朴实无华、简洁洗练、明白晓畅等。
四、叠词
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效
果。模拟声音,生动形象,身临其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答案: 七组十四个叠字,细致而深入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
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 基调。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加强韵律感。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古代诗歌鉴赏里的一个关键环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你知道吗,古代诗歌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而语言就是那把打开盒子的钥匙。
这语言啊,有的像欢快的小溪,潺潺流淌;有的像深沉的海洋,蕴含无尽奥秘;有的像绚丽的烟花,瞬间绽放光彩。
我想起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那孩子一开始对诗歌语言那是一脸懵,觉得那些古人说话咋这么绕。
有一次我们讲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孩子就问我:“老师,这有啥特别的呀,不就是说看到月光以为是霜嘛。
”我笑着跟他说:“孩子呀,你可别小看这两句,你想想,李白为啥不说‘地上雪’或者‘地上冰’,偏偏说‘地上霜’呢?”他眨巴着眼睛摇摇头。
我就接着给他解释:“霜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又冷又清寂?李白当时一个人在他乡,看到这月光,心里那种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感觉,一下子就通过‘霜’这个字给表现出来啦。
”这孩子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咱再来说说诗歌语言里的用词。
有的诗人用词那叫一个精准,一个字就能让整首诗活起来。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王安石为了这个字那可是绞尽脑汁,换了好几个,最后定下“绿”,一下子就把春风拂过,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给写活了。
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想想,这一个“闹”字,是不是让你感觉满枝头的杏花都在欢腾,春天热闹得不行?诗歌语言的魅力还体现在修辞手法上。
比喻、拟人、夸张,那是花样百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夸张的手法,把庐山瀑布写得那叫一个壮观,好像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一条银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把春风比作剪刀,多新奇呀,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春风的灵巧。
还有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平仄协调,读起来是不是特别顺溜?总之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探险。
你得细心去琢磨每个字、每个词,感受诗人藏在里面的心思和情感。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特点1 、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 、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 、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 、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 、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7 、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
诗歌鉴赏之语言

3、第三种模式:炼句型 、第三种模式: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质朴、口语 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质朴、 。(步骤一 步骤一) 黄莺儿”是口语化, 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 女子的纯真娇憨。 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 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 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 美梦。(步骤二) 。(步骤二 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步骤三 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
考查题型
• 1、第一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一种模式: • 2、第二种模式: 炼字型 、第二种模式: • 3、第三种模式:炼句型 、第言特色 •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
鉴赏作品的语言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旳“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烘托
出黎明前旳暗,突出了行之“早”。
2.阅读下边两首唐诗,完毕(1)—(2)题。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1)《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体现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 体现出什么情景?
1.体会语言旳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旳风格特色是多种 多样旳。有旳清新,有旳古朴。人称 李白旳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旳诗绚丽多彩 ,有旳诗却质朴无华。有旳诗语言明 朗,有旳却含蓄,言此意彼。有旳诗 平易近人,有旳却险怪奇特。如此等 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 是要体会语言旳美,体会其内蕴。
例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朋友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旳这首诗能够说妇孺皆知,一般以为其
语言风格是明朗旳,但是它却是含蓄旳。少小离家 ,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叹系之 ;“我不忘家乡,家乡还认得我吗?”“小朋友相见 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朋友旳“笑问”出于 天真自然,然而在诗人心中却是重重旳一击,引出 他旳无穷感叹。自己旳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旳悲痛 ,尽都包括在看似日常旳一问中了。透过这看似明 朗旳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着旳复杂心态,感受到一种 含蓄美,这便是体会语言风格特点基本要求。
(2)这首诗写“风”,主要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 体现作用。
诗歌鉴赏之语言

• •
诗歌大意 请人饮酒喝醉,醒来时,我发现客人散 尽,只剩一点残灯,尽管天还未亮,我早 已便携剑登程。我冒着飞雪前行,内心愁 苦不堪,隐约能听见雄鸡唱晓的声音。我 独自一人向寥廓、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队 的大雁却向温暖的南方掠去。白草漫野, 只有接近云伽关时,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 的道路。紫河冰封,无声的严寒凝冻了往 昔奔流的河水。京城和单于都护往来的距 离本身就相隔万里,更何况我这个被迫前 来作客边塞之城的老头儿呢?
• • •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 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 香。 •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诗歌大意 •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 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 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 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 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 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 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 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 好了。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 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 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 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 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诗歌大意
• • • • • • • • • 春天的江面浩渺无边, 我目送着扁舟驶向远方, 直到被江岸的树梢遮断。 无边的愁云聚拢上来, 风帆渐行渐远, 像小小的沙鸥飞向天边。 可恨那红红的夕阳还有一竿高, 为什么要早早地催行呢? 我不由得心生埋怨。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 ①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 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 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 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 白帆。(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 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 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 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 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 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