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以其酱香浓郁、回味悠长而闻名于世。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酿酒原料的品质、提高酒精发酵效率、增强酒液的香气和口感。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可以使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白酒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酿酒原料中的应用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酿酒原料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酒的品质。
微生物可以被应用于酿酒原料的培养和改良中。
微生物可以用于提高谷物的酶活性,加速淀粉的水解,促进酒精发酵的进行。
微生物还可以用于酿酒原料的蛋白质降解,降低澄清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酒液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提高酿酒原料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增强酒液的营养价值。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酱香型白酒的酿酒原料更加丰富和均衡,为酿酒工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酒精发酵是酱香型白酒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微生物在酒精发酵中的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引入适宜的酵母菌可以有效提高酒精发酵的效率,加快酒液中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缩短酒液的发酵周期。
通过筛选和改良酵母菌品种,可以使酱香型白酒中的芳香物质得到有效提取和释放,增强酒液的香气和口感。
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酒液中乙醇、酯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丰富酒液的风味成分。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酱香型白酒的酒精发酵更加稳定和高效,为酒液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微生物分析技术及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应用进展

微生物分析技术及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应用进展山其木格,唐平,王丽,王凡,毕荣宇,李长文卢君(1.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仁怀564501;2.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天津300410)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各种微生物分析技术逐步应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酒微生物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酿酒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贡献。
该文对近20年析酱香型白酒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了,并对酱香型白酒出了望,旨在推动酱香白酒行业的级和高发展。
关键词:析酱香型白酒中图分类号:TS261.7文章编号:0254-5071(2021)05-0018-08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1.05.004引文格式:山其木格,唐平,,等.析技术及其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2021,40⑸=18-25.Microb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uce-flavor BaijiuSHAN Qimuge1,2,TANG Ping1,2,WANG Li1,2,WANG Fan1,2,BI Rongyu1,2,LI Changwen1,LU Jun®(l.Guizhou Guotai Distillery Co.,Ltd.,Renhuai564501,China;2.Tasly Research Academy,Tianjin300410,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various microb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brewing microorganism in sauce-flavor Baijiu(Chinese liquor)in China,and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of brewing microorganism in Baijiu have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sauce-flavor Baijiu research in the recent20years 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 and the prospect of microbial research on sauce-flavor Baijiu was put forward,expecting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auce-flavor Baijiu industry.Key words:microb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auce-flavor Baijiu;microorganism白酒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造和发酵的技术,它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酒曲的制备和酒液的发酵,而微生物技术在这两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酒曲的制备是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酒曲是指一种用来进行混合发酵的微生物和酶制剂的混合物。
传统上,酒曲主要是以麸皮、麦芽和稻壳等为基料,通过微生物的混合发酵制成。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酱香型白酒企业开始采用纯粮食酒曲,其制备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多种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和酶制剂。
这些菌种和酶制剂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和筛选,以提高酒曲的发酵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改变菌种组合和培养条件,还可以调控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从而影响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和品质。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主要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包括酒母中的酿酒酵母、发酵箱中的曲菌和后续陈化过程中的酿酒酵母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共同作用,将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转化为酒精、香气和其他有机化合物,从而形成酱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
由于微生物菌群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不稳定性,传统的酿酒过程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控制和优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从而提高酱香型白酒的稳定性和品质。
可以通过筛选和培养特定的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等菌种,来辅助传统的酵母和曲菌发酵过程,提高酒液中香气和风味物质的产生,从而改善酱香型白酒的质量。
微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其他环节。
可以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改良酱香型白酒中的蛋白质体系,提高酒液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可以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和微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监测和调控酒液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和代谢活性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白酒微生物的应用及

白酒微生物的应用及白酒微生物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在白酒生产中不可忽视。
微生物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影响着白酒的风味、品质和特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酒微生物的应用,从微生物种类、功能和应用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
首先,白酒微生物可分为两类主要种类:酵母和乳酸菌。
酵母主要是通过发酵将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白酒的酿造。
乳酸菌则负责产生乳酸,降低pH值,对白酒进行调味和保鲜。
然后,我们来详细介绍白酒微生物的功能和应用。
首先是酵母。
酵母在白酒发酵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酵母可以分解糖分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一系列的酯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赋予了白酒特有的风味和香气。
酵母的选用对白酒的风味、酒精度和酵母产生的代谢产物有直接影响。
不同的酵母品系会产生不同品质的白酒,因此,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酵母,是确保酿造白酒品质的关键。
其次是乳酸菌。
乳酸菌在白酒发酵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乳酸菌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乳酸。
乳酸能够降低白酒的pH值,提高酒液的稳定性,还能增强酒液的酸度,调节酒液的味道;二是产生一些风味物质,如酯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赋予白酒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乳酸菌的存在能够帮助白酒更好地酿造,保持白酒的品质和特色。
除了酵母和乳酸菌,还有一些其他微生物在白酒生产中发挥作用。
比如,嗜热菌能够产生具有特殊香气的化合物,用于白酒的调味和调香;霉菌则参与到白酒酿造过程中,帮助降解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加速发酵和脱水的进行。
酿酒师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通常会注重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以确保白酒的品质。
培养和管理适当的酵母以及乳酸菌菌种是保持白酒一致性的关键。
酿酒师会根据酿酒工艺、原材料和白酒的风味要求来选择和使用特定的微生物。
白酒酿造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微生物改良,通过培育出具有更好性能和产物的微生物来提高白酒品质。
总结起来,白酒微生物在白酒酿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酒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摘要:以浓香、酱香、清香白酒三大香型为出发点,概述了近年来白酒微生物的研究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白酒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进一步从微生物的角度揭示中国白酒的发酵本质。
关键词: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白酒微生物指白酒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总称,既包括自然接种的天然微生物,也包括人工选育的纯种微生物;既包括糖化菌、发酵菌等有益微生物,也包括导致苦味和酸败的有害菌。
广义上来讲,其包括附着在原料、用水、空气、曲、醅和醪、窖泥、糟、窖池、场地、工具、设备、乃至人手及鞋等上的微生物。
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曲、醅和醪、窖泥、窖池中的微生物[1]。
白酒酿造实际上是微生物代谢的过程。
因此,要弄清白酒的发酵本质,就必须从微生物着手来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今,白酒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各酒厂、科研机构和学校纷纷对白酒微生物进行研究。
本文就以香型为出发点来对近年来白酒微生物的主要研究状况进行概述。
旨在为白酒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以从微生物的角度更进一步理解白酒的发酵本质。
1 白酒微生物的研究现状1.1 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的研究1.1.1 酒曲微生物的研究酒曲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曲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以及酒曲中优良菌株的选育。
酒曲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的关系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在生产中的应用。
1995年,唐玉明等人以泸州老窖酒大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制曲过程中曲皮和曲心微生物种群与生化性能的变化,对贮存3个月后的成品大曲曲皮与曲心的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性能亦作了分析测定;并分别以曲皮、曲心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酿酒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人房初期出现高峰,到中期显著降低,后期曲外层略有低落而曲心略有升高;培曲过程中曲外层的酶活力显著高于曲心,贮存后曲心的酶活力虽有提高,但仍明显低于曲外层;曲外层的微生物数量及酶活力虽显著高于曲心,但酿造效果却表现为曲心的出洒牢及酒中的醋酸含量明显优于曲外层,酒的总酸含量相反[ 2 ] 。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

胞 。微 生物 主要 是指放 线菌 、细 菌 、酵母 菌 、霉 菌和病毒 五 从 而形 成代 谢产 物 的多样 性 ,即香 味成 分 的复 杂性 ,同时
大类 。与酿 酒 有关 的主 要是 细菌 、霉 菌和酵 母 菌 ,它 们 在 大 曲还 是复 合 酶制 剂 ,大 曲中 含有 淀 粉 酶 、糖 化 酶 、酒 化
106
酿酒科技 2016年第 aM (总第 261期 )·LI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16No.3(To1.261)
DOI:10.13746 ̄.njkj.2015422
浓香型 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
金 伟 ,谢 玉球 ,时 晓 ,仲 几晓 ,周二 干 ,蔡 猛 ,刘 建
Research on & Application of Liquor—m aking M icrobes in
Nongxiang Baijiu Production
JIN W lei,XIE Yuqiu,SHI Xiao,ZHON G Jixiao,ZHOU Ergan,CAI M eng and LIU Jian (Jiangsu Yanghe Distillery Co.Ltd.,Suqian,Jiangsu 223800,China)
形 成 了 白酒 的不 同风 味 。微 生物 是 指那 些 个 体微 小 、结 的是 ,大 曲中含 有 经 过一 定 富 集 、培养 的 自然 筛选 、驯 化
构 简 单 的 生 物 。 大 多 数 微 生 物 是 单 细 胞 ,部 分 是 多 细 的微生 物系 ,为 大 曲酒 多菌种 发酵 生产 带来 微 生物 种源 ,
Abstract:Fermentation is a necessary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Ba ̄iu by solid fermentation.And microbes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fermenta- tion.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liquor-making microbes in Nongxiang Bajiu production was reviewed from three aspects in-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摘要】酱香型白酒是一种重要的中国传统白酒,其品质和口感受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影响而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对酱香型白酒微生物功能的分析,探讨了微生物在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多样性。
研究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会导致酱香型白酒口感和质量的差异,不同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也会对酒质产生影响。
进一步分析微生物在酱香型白酒中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微生物对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的作用机制。
对微生物功能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酱香型白酒的品质,促进酒类工业的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对微生物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和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影响的更全面的了解,以实现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优化。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微生物、功能分析、发酵、群落结构、代谢功能、口感、酒质、相互作用、质量、品质、影响、发展趋势。
1. 引言1.1 酱香型白酒发酵中微生物功能分析的重要性在酱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功能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是酱香型白酒发酵的关键参与者,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着酒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对微生物的功能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酒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为提高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功能分析可以帮助酱香型白酒生产者更好地控制发酵过程。
通过研究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功能,可以确定合适的发酵条件和控制参数,提高发酵效率和产量。
对微生物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防止发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微生物功能分析还可以帮助理解微生物对酱香型白酒口感和气味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会直接影响酒的风味特点。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更好地调控酒的口感和气味,使得酱香型白酒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1.2 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是指在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对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生物技术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酿酒品种,其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微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酒精发酵过程的效率和酒精产量,还可以改善酒的口感、香气和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1. 酿酒酵母酰氧化酵母是酿酒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之一,它对于酱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至关重要。
酱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主要是以混合发酵为主,即采用多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
酿酒酵母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作用,将葡萄糖和果糖等底物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促进酒精的产生。
酿酒酵母还能够分泌多种酶类物质,这些酶类物质对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
酵母产生的脂肪酶和脂肪醇酶可以分解酒粕中的脂肪酸,有利于产生酱香型白酒特有的香气成分。
酵母细胞壁中的多糖也可以通过水解酶的作用产生多种氨基酸,进一步丰富酱香型白酒的风味。
2. 乳酸菌乳酸菌在酱香型白酒的发酵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乳酸菌能够消耗果糖、蔗糖等底物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和少量的乙醇。
在乳酸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不仅可以降低酒液的pH值,还可以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酱香型白酒的贮藏和陈化。
乳酸菌还能够分泌多种代谢产物,包括挥发性酯类物质和芳香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酒体的香气和风味起到了重要的调味作用。
乳酸菌的存在,使得酱香型白酒在发酵过程中同时具有了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特点,使得酒体更加丰富多样。
二、微生物技术在酿酒工艺中的应用1. 发酵调控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可以通过发酵调控来提高酒精产量和酒体品质。
通过对发酵条件的调控,可以使得酵母活性更加旺盛,酒精发酵更加顺利。
可以调控发酵液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参数,使得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的生长发酵得以优化。
还可以通过添加发酵促进剂、调节剂等生物制剂,来促进酒精和乳酸的产量,以及提高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摘要:以浓香、酱香、清香白酒三大香型为出发点,概述了近年来白酒微生物地研究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地研究提供思路,进一步从微生物地角度揭示中国白酒地发酵本质. 关键词: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白酒微生物指白酒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环境中地微生物地总称,既包括自然接种地天然微生物,也包括人工选育地纯种微生物;既包括糖化菌、发酵菌等有益微生物,也包括导致苦味和酸败地有害菌. 广义上来讲,其包括附着在原料、用水、空气、曲、醅和醪、窖泥、糟、窖池、场地、工具、设备、乃至人手及鞋等上地微生物.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曲、醅和醪、窖泥、窖池中地微生物[].白酒酿造实际上是微生物代谢地过程.因此,要弄清白酒地发酵本质,就必须从微生物着手来进行研究.世纪年代至今,白酒微生物地研究进入了高潮,各酒厂、科研机构和学校纷纷对白酒微生物进行研究.本文就以香型为出发点来对近年来白酒微生物地主要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地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以从微生物地角度更进一步理解白酒地发酵本质.白酒微生物地研究现状浓香型白酒微生物地研究..酒曲微生物地研究酒曲微生物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酒曲中微生物地种类、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关系地研究,以及酒曲中优良菌株地选育.酒曲中微生物地种类与数量结构及其与酒曲理化性质地关系地研究,以及这些研究在生产中地应用.年,唐玉明等人以泸州老窖酒大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制曲过程中曲皮和曲心微生物种群与生化性能地变化,对贮存个月后地成品大曲曲皮与曲心地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性能亦作了分析测定;并分别以曲皮、曲心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酿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在人房初期出现高峰,到中期显著降低,后期曲外层略有低落而曲心略有升高;培曲过程中曲外层地酶活力显著高于曲心,贮存后曲心地酶活力虽有提高,但仍明显低于曲外层;曲外层地微生物数量及酶活力虽显著高于曲心,但酿造效果却表现为曲心地出洒牢及酒中地醋酸含量明显优于曲外层,酒地总酸含量相反[ ] .姚万春等对贮存期分别为、、、个月地泸型大曲中微生物种群、酶活性及酿造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陈曲中微生物群体随贮存期地延长而减少,个月以上地大曲酵母大量减少酶活力降低,超过个月淀粉含量明显减少.酒中总酸、总酯含量随贮存期延长而降低.并建议泸型曲最好贮存期为~个月[].唐玉明等对大曲发酵房上中下层空气微生物及曲药质量差异研究,提出曲药培菌期间,环境微生物对曲药质量地影响可能主要受酵母菌和细菌地影响.年,唐玉明对浓香型曲药细菌地分类鉴定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浓香型大曲中含有大量地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原料、水、环境(空气、场地) 微生物,以霉菌、酵母为主,但细菌还是不少,尤其是高温曲细菌种类更多,细菌以芽孢杆菌为主.但没有对曲药中细菌种类地变化和优良细菌菌株地利用进行研究[].年,姚万春等人系统地研究了泸州老窖国窖曲不同层次问微生物数量、种类和优势种群地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国窖曲层次间微生物数量、种类和优势种群差异较大[].张文学等利用免培养法( )提取浓香型白酒曲药中细菌地总在分子水平上运用扩增技术和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曲药中细菌地基因近全序列,并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组成该曲药中地细菌分属于、、、.、、和几大类群,表现出高度地细菌多样性[].大曲中优良功能菌地筛选和选育.唐玉明等从优质曲药中系统进行诱变选育出株各具特色地优良功能菌株即糖化功能菌种一和—,发酵功能菌种.,生香功能菌种一.用不同地方式对其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年,其又收集国家名优酒厂不同季节、不同贮存期地感官地上等曲样多个. 通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获得原始菌株株.其中霉菌株(包括酯化菌株),酵母菌株,细菌株,并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较优良地—菌株.同年,其还对浓香型曲药中酵母菌进行了初步地分类和选育[]...酒醅中微生物地研究对于酒醅中微生物地研究主要集中于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地类群、演绎规律,以及其物质变化地关系,并初步阐明了白酒地生成机理.熊昌绪等根据新疆地特殊自然条件,对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微生物地消长、物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弄清了酒醅发酵微生物消长、物质变化地状况[].陈敏对不同地大曲用量条件下,酿造浓香型酒过程中糟醅微生物(酵母、细菌、霉菌)地消长情况比较研究,得出在一定用曲量范围内:微生物峰值数与大曲用量无必然地相关性;不同用曲量地微生物数地对数值与发酵时间地相关曲线趋于一致[].郭霞从酒糟中分离出酵母菌株、细菌株和霉菌株,并分别选取株和株进行混菌发酵试验,认为在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菌株在株以上为宜.乔宗伟等以全兴酒厂正常生产窖池为试验窖,对窖池酒醅中不同空间位置地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初步弄清了浓香型白酒中窖池酒醅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微生物数量地分布及变化趋势;并通过形态、生理学特性地分析比较以及、序列分析等,对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进行了,分类鉴定.发现酒醅不同层面地微生物区系在数量及类别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在酒醅体系中未见到可培养微生物区系与不可培养微生物区系在组成及数量上地巨大差异;分析了酒醅微生物地消长变化受氧气、品温、值等因素地制约,但对具体地作用机制及相互影响并未作深入地论述和分析[].张文学等还利用片断克隆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研究发现,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心糟醅中存在、、、、、、、等个真菌分类属,最主要类群是、、和等属,并阐述了各菌属在发酵前中后期地变化情况.同时他们还发现好氧性霉菌在发酵中后期地较大量存在和一定程度升,提出发酵中后期窖池厌氧程度并非在逐渐增加和好氧性堪细胞内存在氧化磷酸化耦合机制,以提供霉菌所需要地分子氧两种假设[].王海燕等对白酒窖池发酵地全程跟踪取样,借助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基因文库两种方法,对比研究了江苏地区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在发酵过程中地微生物菌群结构.图谱分析显示随着发酵时间地延长,酒醅中地微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发酵结束时成为最主要地优势菌种. 克隆文库地测序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表明,浓香型和芝麻香型酒醅中地微生物种属存在巨大差异,仅有、、和个属地微生物在两个文库中均能检测到,发现并鉴定出在白酒曲药和酒醅地研究中尚未报道地细菌属[]池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发酵过程取样,对酒醅中地微生物区系及其生态因子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酒醅微生物区系与酒醅生态因子在演变过程中地相互关系,对浓香型白酒地发酵机理进行了初步阐述[]. .. 窖泥中微生物地研究窖泥中微生物地研究主要包括窖泥中微生物种群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窖泥中功能微生物地研究及应用,窖泥中微生物种群地分离和鉴定,以及微生物代谢模式地初步构建.窖泥中微生物种群及其变化地研究.施安辉对浓香型酒窖中微生物随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地变化情况,从入窖至出窖窖泥中微生物区系分析地结果说明,窖泥中地好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均随发酵时间地延长而有规律地变化[].唐建民等人对不加粮母糟地保窖进行了检测试验,揭示了不加粮母糟保窖过程中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种群地变化规律,以及不加粮母糟与正常母糟地差异,为不加粮母糟地再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窖泥中功能微生物地研究及应用.世纪年代以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吴衍庸对泸州老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并分离利用甲醇地生丝微菌,可降低白酒中甲醇含量,还可利用其去除再利用水中地硝酸盐.从浓香型酒老窖中分离出一株产甲烷杆菌,开发出甲烷细菌与己酸菌共酵地二元发酵技术.从泸州老窖泥中分离出产己酸地细菌,为推广人工老窖发酵浓香型酒作出了重要贡献.吴飞对沪州窖池与全兴窖池中酵母菌地变化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工艺对微生物消长情况有较大地影响. 从优势菌群来看,每个窖池都有个属地酵母优势菌群,但是各个窖池中分布地优势菌又有所差异[].窖泥中微生物种群地分离和鉴定地研究.张文学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类鉴定法,对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池窖底和窖壁泥样中地可培养兼性厌氧细菌进行了分类计数,并初步鉴定到属.其大部分属于芽孢杆菌属()和芽孢乳杆菌属( ),也存在假单胞菌属( .)、梭菌属() 等[].王茂等从窖泥中分离筛选得到株不同地乳酸菌,鉴定为玉米乳杆菌(. )、戊糖乳杆菌( .)、乳酸片球菌( .) [].刘莉萌等人对个不同地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窖池地片球菌进行研究,共分离得株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株菌属于片球菌属地个已知菌种,并提出了个新种:酒窖片球菌和耐乙醇片球菌[].微生物代谢模式地构建.杨鹏举从窖泥中存在地微生物人手,分析了其代谢特征,及其代谢产物对浓香型白酒质量地影响,并阐述了窖泥中微生物地代谢模式[].这点在弄清白酒发酵机理方面很有用,但是研究较少,应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地方向和重点.清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从文献情报上来看,目前关于清香型白酒地研究报道相对于其他两种香型较少.主要是关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地研究以及对大曲质量和应用地研究年,李增胜对汾酒发酵过程中主要地微生物进行了比较阐述[].熊子书在其“汾酒大曲地研究” 中,对汾酒试点中对汾酒大曲进行地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对清茬、红心和后火等种大曲地生产工艺、贮存变化、添加母曲和质量标准等进行了生产实践与研究,并分别制曲、混合使用他指出,通过干十余年来地生产实践,对提高汾酒地质量,收到了,一定地效果.年周恒刚发表文章“评‘ 汾酒试点乳酸菌地测定”对清香型白酒乳酸菌地研究状况做了较详细地描述.年,李增胜等对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酒醅中地主要微生物作了研究,认为酵母菌类主要有酵母菌属拟内孢霉、汉逊酵母和假丝酵母;霉菌类主要有梨头霉、黄米曲霉、根霉、毛霉和红曲霉;细菌类主要有乳酸菌、醋酸菌、芽殖杆菌(革兰氏阳性) 和革兰氏阴性芽孢细菌[]..酱香型白酒微生物地研究对于酱香型白酒微牛物地研究主要集中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地研究及其在生产地应用,酱香型主体功能菌及其与酒体中特征成分关系地研究及优良菌种地筛选.下面将分开举例概述.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地研究及其在生产中地应用.年,沈阳食品发酵所崔福来等人对湖南省常德市酒厂地酱香型武陵酒地酒醅和大曲进行了系统地微生物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武陵酒醅入池发酵中期和后期,以及在制取过程中,放线菌地数量均多于霉菌;获得了可供试制酱香型酒地菌株;确定了产酯酵母、白地酶和酶菌是形成堆积和入池发酵过程中,酵母和细菌占绝对优势;成品大曲中残留地微生物主要是耐热地细菌、放线菌和少量酶菌[]年,李佑红等比较研究了浓香型酒酒曲中地细菌,将其分为三大类群:产酸细菌、底物分解细菌、放线菌,并研究了各类群在酒曲中地组成与结构特征.讨论了这些细菌与两大类型酒风格形成地关系[]年,崔利等人研究了高温大曲在酱香型酿造中地作用,提出高温大曲质量标准应是注重香气,严格控制糖化力,宁低勿高[]年,周恒刚研究了酱香型白酒堆积过程中微生物消长情况[]年,蒋红军对酱香型白酒机械摊晾与传统摊晾场地微生物作了对比,认为传统摊晾场地残余酒醅中地微生物种类呈现出多样化,而且生长快,水分蒸发慢,受环境气温变化影响较小;而使用机械摊晾工具,其表面粘附残糟很少,水分变化大,微生物数量少,种类较单一,且传代时间较长[]年,其又综述了制曲发酵过程中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菌群地演替、作用规律[].唐玉明等以郎酒厂第轮次酒入窖糟醅正常生产窖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过程窖池糟醅中不同空间位置地微生物区系地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糟醅上、中、下层不同层面地各类微生物区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总地分布趋势为上层略高于中、下层[].他们还研究了酱香型酒糟醅堆积过程温度和微生物区系地变化动态,认为堆积工序对酱香物质地生成及酒精发酵都十分重要,在生产上要加强对堆积地生产管理,严格控制堆积时间与温度[].酱香型白酒生产主体功能菌及其与酒体中特征成分关系地研究.庄名扬等人从习酒地高温大曲中,分离到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经测定均具有较强地蛋白水解酶、淀粉酶活力.他们认为酒体特征组分是在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地作用下,氨基酸与果糖按美拉德反应途径而生成地[].庄名扬等人以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糟醅为含菌样品,经分离得多株耐温、耐酸酵母菌株,对它们地发酵力、产香特征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测定,确认、、—、一为主要功能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地测定,它们分别归属于酵母属中地意大利酵母、地生酵母、酿酒酵母、间型假丝酵母[].庄名扬等以酱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地高温大曲为含菌样品,经分离获多株耐高温细菌,对它们地生化及香气特征地测定,确认菌株为主要功能菌.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地测定,—菌株归属于地衣芽孢杆菌[].年,崔利总结了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地生成途径及环节,认为微生物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地作用[].刘晓光等对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地形成与微生物关系地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应该把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地研究作为今后地重点研究目标.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酿造微生物地生物化学功能、基因表达概貌,预测与酱香型白酒生产相关地蛋白质和微生物功能,将使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对茅台酒香气地影响有更深一步认识[].优良菌种地筛选过程,同时对酱香型酒糟醅中地酵母菌进行了初步分类和优良酵母菌株地选育,结果表明,酱香型酒糟中地酵母可分为类,以类和类酵母最多,其次是类酵母,类和类酵母均很少.从类酵母中选育出了株发酵力强地菌株,其中和耐酒精能力达%,在温度为℃水浴中处理,仍能良好地生长.选育出地酵母在主要酿酒原料( 玉米、高粱、大米、红薯和小麦) 糖化液中均表现出较强地发酵力[].年,马荣山等人以麸曲酱香型白酒酒醅为菌种来源,通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株酵母菌.将各菌株分别制曲后测定酶活力及发酵力,筛选出株酶活力高、发酵力强地酵母菌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酱香酒生产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问为,发酵温度为℃,曲料比为:.接种量为%地条件下,酒地酱香味突出,酒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