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摘要:地下道路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地面交通压力,节约土地资源,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对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的功

能定位、优势、规划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提

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大量的人口集聚对城

市核心城区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交通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当前,为缓解核心城区通拥堵问题,部分城市引入地下道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阶段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城市

地下道路缺乏总体规划,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不一。本文主要分析城

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优势、规划设计要点,通过这些分析,初步总结

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经验。

1.地下道路功能定位

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是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

环境品质有重要意义。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主要承担两个功能:一是承担过境交

通功能,将大量的过境和长途交通从地面交通剥离出来,以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

核心区的不利影响;二是承担集散到发功能,通过联络匝道连接地下车库,直接

服务于城市核心区到发服务。

2.地下道路的优势

2.1节约用地资源

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很高的稀缺性,在使用土地时需要仔细考虑。大部分城市核心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和功能模式,无论是在传统的风貌区,还是在现代化的发展区,对于主要的交通要道的建设或扩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拆迁以及统一的赔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有限的条件下,修建地下道路可以避免或大幅降低沿途的动拆及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在道路扩容的同时,还可以将地面空间释放出来,以保持商业和风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效益。

2.2避免城市割裂

在立体的城市道路形态上,过去高架路的快速发展被普遍认为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随着城市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城市核心区高架道路导致的空间分割与活力丧失,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思考并抛弃了高架路。从缝合城市用地的视角来看,地下道路对比高架路有明显的优势,它不需要占用地面的土地资源,也不会影响地面的建筑和景观,可以避免割裂城市。

2.3优化城市环境

高架道路所带来的严重噪音、尾气污染以及视觉障碍等消极影响,对城市居民造成了一大困扰。由于高架路与噪声屏蔽形成了巨大的僵化印象,给人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对城市的文化脉络与肌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地下道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城市中心区采用地下道路形式,更加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及文化环境。美国波士顿在1991年将有损坏城市景观且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的穿过波士顿市中心的93号州际公路改造到地下,原来地面上的道路空间则改造成了街心公园和社区活动场所,被高架遮住光线的建筑也得以重见天日,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区,地下通道可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工作、休闲等活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城区地表大气环境质量。

3.地下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3.1系统规划,统筹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是地下工程,一旦建成,后续无法进行改造,因此必须在规划

阶段进行系统考虑,结合城市发展诉求,对城市地下道路进行系统规划,为后续

的建设提供指导。对城市地下道路进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规划,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管线布局等因素,合理确定地下道路系统的布局、功能、建设标准等,明确地下道路的空间位置、断面规模、出入口等,以及与地面道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城市地下道路的系统性规划需要遵循以下

原则:

3.1.1 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安

全性;

3.1.2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相协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区域协调发展;

3.1.3充分利用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局地下道路和其他设施,减少

对地面环境的影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

3.1.4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地下道路的建设

质量和运营效率;

3.1.5强化管线综合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防止道路反复开挖,

保障地下道路的结构安全和运行可靠。

3.2注重交通组织

城市地下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需要根据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规模、位置和

周边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出入口位置、间距和形式,协调与地面交通的衔接,

保证地下道路主线通畅,进出交通有序,与周边路网衔接顺畅。城市地下道路的

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最大限度地保证地下道路的交通通畅,发挥地下道路应有的交通功能。充分考虑地下道路出入口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3.2.2合理设置地下道路出入口的数量、位置和形式,满足不同方向车流的

需求,方便车辆进出。重点关注出入匝道的设置,依据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合

理确定出入匝道的间距和位置;

3.2.3优化地下道路出入口的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设施,提高驾驶员的识

别和判断能力。

3.2.4统筹考虑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多种交

通方式的协调和互动。

3.3保障交通安全

由于地下道路本身的结构特点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对地下道路的行车安

全性予以重点关注。在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平、纵线型,保证

缓和段、曲线段的长度以及视距符合规定,同时要做好匝道分流段纵坡的控制,

以及连续长纵坡的行车安全。出口匝道通常按照双车道来划示,以快速疏解交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出入口处车道转换的长度,特别是在高峰时段交通

量集中的路段,出口处很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应该考虑安排事故车应急处

置的空间,在匝道出入口处需要设置预报和车道限速指示等安全设施。在地下道

路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地下道路的交通运营安全,

要注重消防、排烟、通风等方面的设计,确保地下道路在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

能力。

3.4优化结构保护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时,往往需要穿越建筑、桥梁、轨道交通、市政

管线等重要设施。地下道路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周围地面建筑设施、道路

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地下道路的运营会产生振动、噪声等环境污染,可能对周边

居民和植被造成不良影响。

开展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下道路与地上设施的协调性,避

免或减少对现有设施的干扰和破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控制地面沉降和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