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健康养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解决渔业资源减少和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水产养殖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问题分析1. 技术推广难度大水产养殖技术属于高技术含量的领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而许多养殖户的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技术难以推广。
2. 资金投入不足水产养殖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投料等方面,许多农户资金有限,难以支撑起一套完整的水产养殖系统。
3. 市场需求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养殖户缺乏动力和信心。
4. 疫病防控困难水产养殖疾病的防控一直是一个难题,水产养殖场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疾病的影响,一旦发生疫病,损失将是巨大的。
5. 环境污染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水体容易受到废水和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养殖户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成本。
二、应对策略1. 深入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针对农户的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中,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掌握养殖技术,增强其技术储备和应对能力。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参与水产养殖,提高资金投入水平。
给予资金补贴、免费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农户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3. 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拓展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与企业和超市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针对疫病防控困难的问题,可以加强疫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
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5. 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加强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管控策略

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针对发病快等特点突出对症用药效果,以保障经济效益作为水产养殖的关键。
科学养殖更应该注重持续学习,创新养殖技术的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研究,降低养殖对于周边环境破坏,这样能够保证不必要经济损失的投入,实现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通联:310004,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市东新路696号手机:137****6882)水产养殖问题无处不在,严重影响到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很多问题是由于我们的日常养殖活动引起的,因此,要求我们全面针对水产养殖业问题进行分析和管控,让养殖户对水产养殖业有信心,让群众对水产品消费放心,确保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是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行业人员义无反顾的职责和义务。
为了防范养殖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笔者根据日常工作所见和所思,建议水产养殖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养殖中的问题管控。
一、池塘常见问题管理与措施,把养殖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很多养殖户清塘不够彻底,图方便省事,为节约成本怕花钱,干塘清淤条件不充足而不想办法,一两年甚至多年不干塘清淤,或者清塘不彻底,或清塘方法不正确,清了淤却忘记了消毒,消了毒却忘记了药残危害和解毒,清塘用药、投入品又不规范,从而为后面的水产养殖留下巨大的病害问题风险隐患。
1.不干塘清淤或者干塘清淤不消毒,造成各种寄生虫、虫卵、细菌、病毒都积聚在池底。
常年使用消毒药、抗生素、杀虫药的,一些有残毒、有抗药性的寄生虫、虫卵、细菌、病毒也积聚在池底,为日后暴发各种病害问题埋下隐患风险。
2.干塘、清淤、消毒却不解毒,消毒药残留造成水质调节困难,恶化水质,甚至直接造成药○翟双且1陈静1周春霞2钱华2害,苗种中毒,成活率显著降低。
3.干塘、清淤、消毒、解毒,却不进行生物净化,被消毒杀死的各种生物尸体及有机污染物如不经过微生物分解净化,具抗体的病原微生物待消毒药过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病害就会复发,并利用残留的生物尸体做培养基大量繁殖。
当水温合适时,病害就会大量暴发。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水产养殖在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水质问题、疾病防控等。
本文将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供解决方法,希望能对水产养殖业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1. 水质问题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关键,对养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水体浑浊、有害物质积累、水温过高或过低等。
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测和监控水质: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2)合理投放活性炭和生物滤材: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较好地改善水质;生物滤材可以提供附着面积,有利于有益菌群的增殖,帮助维持水质平衡。
(3)增氧设备:合理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助于水产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
可以采用增氧机、喷头等设备,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
(4)合理投放春夏绿:春夏绿是水族箱、鱼缸等养殖环境中的重要水草之一,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水质。
2. 疾病防控疾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水生植物等,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品种和投喂方式,注意不要过度投喂或者远离过期饲料。
(3)加强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可以增强水产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疾病监测和隔离:定期检查养殖生物的健康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饲料问题饲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常见的饲料问题主要包括饲料品质不佳、饲料过多或者过少等。
解决饲料问题的方法如下:(1)选择适合品种的饲料:不同的养殖生物对饲料的要求不同,选择适合的饲料品种,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
水产健康养殖八大措施

水产健康养殖八大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
然而,水产养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质污染、疾病传播和养殖效益低下等。
为了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产健康养殖的八大措施。
一、合理选址。
合理的选址是水产养殖的基础。
应选择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水域作为养殖场的位置。
避免选择靠近污染源的地区,以免水质受到污染,对养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二、科学养殖。
科学养殖是水产养殖的关键。
养殖池塘的设计应合理,养殖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疾病传播。
同时,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病菌滋生。
三、优质饲料。
合理选择优质的饲料对水产养殖至关重要。
优质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同时,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四、疾病防控。
疾病是水产养殖的重要问题。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养殖环境和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清除病死鱼,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鱼池等。
五、水质监测。
水质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因素,对养殖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和水温等,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六、环境保护。
保护养殖环境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的重要措施。
要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避免对周边水域和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养殖场的生态平衡。
七、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
养殖场应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养殖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八、市场营销。
养殖产出的产品需要通过市场销售获取收益。
因此,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水产健康养殖的八大措施包括合理选址、科学养殖、优质饲料、疾病防控、水质监测、环境保护、科学管理和市场营销。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和对策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作为海洋资源的重要补充,对国计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问题也日趋明显,例如环境污染、疾病爆发、饲料质量不佳和饲养管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一、弊端(一)水质污染水产养殖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其水质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但由于饲养密度高、废水排放不当等因素,导致养殖水体水环境受到污染,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二)疾病爆发水产养殖业一直是动物疾病高发行业之一,因为水产物种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易感性较强。
在近几年,水产养殖业出现了白斑病、急性肠道病毒等疫病,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正常生产。
(三)饲料质量不佳水产养殖业的成本主要包括水产苗种和饲料,其中饲料成本占比较大。
但由于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养殖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商品饲料,而这些饲料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的质量。
(四)饲养管理不当水产养殖的饲养管理不当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养殖者在饲养中不注重科学管理,容易导致水产养殖的健康和生长指标下降,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二、对策(一)科学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加强饲养技术的科学化管理和操作,重视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同时也可以保障水产品质量和安全。
(二)严格监管,引入先进技术适时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建立全程监控,尽量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并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生物技术、健康免疫技术,协助加强养殖产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和高效化。
对于饲料质量不佳的问题,应加强市场监管,限制市场食品荐,引导养殖企业选择优质饲料,鼓励生产优质饲料的企业优先获得政府支持,加强饲料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饲料质量与水产品质量同步提高。
(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绿色养殖鼓励水产养殖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效预防水污染,大力推广更加环保、节能、低碳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从源头上实现水产养殖的清洁、低碳、环保。
养殖水产的养殖与水产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水产的养殖与水产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和水产产品市场的扩大,养殖水产业迅速发展。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养殖水产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提高水产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一、养殖水产的养殖技术在养殖水产过程中,良好的养殖技术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养殖技术的方面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
首先,养殖水质管理对水产养殖至关重要。
水质的污染会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健康和成长。
因此,养殖场应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水质平衡。
其次,科学的饲料管理也不可忽视。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量能够满足养殖水产的需求,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抵抗力。
同时,饲料来源也应注意,选择无污染的饲料产品,避免添加有害物质。
另外,疾病防控是保障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养殖过程中,鱼类和虾蟹等水产动物易受感染。
因此,养殖场应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病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疾病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二、水产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尽管水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水产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
首先,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添加剂可能存在问题。
一些不合格的饲料和添加剂含有毒害物质,对水产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其次,水产产品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残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污染源的存在,水体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会被水产动物吸收,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
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此外,养殖水体的污染也会对水产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风险。
未经处理的排泄物和养殖废弃物可能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影响水产生长和食用水质量。
三、提高水产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为了提高水产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1. 强化监管。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水产行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测体系,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
2. 推行标准化养殖。
关于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探讨

关于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探讨生态水产养殖是一种环保、健康和高效的养殖方式,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实现生态水产养殖的高效健康养殖,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
本文将探讨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立健康的水产生态系统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水产生态系统。
这就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养殖造成的水质污染。
可以借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植物净化等方式,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确保水产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二、选择适应性强的水产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的水产品种是实现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只有选择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水产品种,才能更好地适应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
在进行水产养殖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水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对这些条件适应性强的水产品种,以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是实现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绿色养殖技术是指以天然、环保、健康为原则,减少化学物质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生态健康地进行水产养殖。
采用水产秸秆、沼气池和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水产养殖设备,如循环水系统、自动投喂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环境友好型。
四、加强疾病防控技术加强疾病防控技术是实现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一旦发生疾病就可能影响养殖效益,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要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防治水产疾病。
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养殖技术,如生物免疫、环境调控等手段,提高水产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是实现生态水产高效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生态环境管理,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水产健康成长的一种技术手段。
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养殖水中生物的活动,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提供人们的食物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和高效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中,科学的养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养殖水质管理体系,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对于水中生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控水质参数,如温度、溶氧量、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避免因水质恶化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养殖导致的饵料浪费和水质恶化。
合理的养殖密度和投喂量可以使水产养殖物种获得足够的生活空间和养分,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池塘或网箱,清除废弃物和污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病原体滋生。
除了科学的养殖管理,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还包括疾病防控措施。
疾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给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检查养殖物种的健康状况,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养殖物种的选择和培育抗病性强的品种,提高水产养殖的抗病能力。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还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需求满足。
不同的水产养殖物种对饲料和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养殖物种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和饲养方式。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确保养殖物种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抗生素,减少养殖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防止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胁迫能降低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力,增加其 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为预防AHPNS的暴发,养殖水体中亚硝 酸盐氮质量浓度应控制在4.0 mg/L以下
• 生理福利:能吃饱吃好; • 环境福利:有环境适宜的居所、减排; • 卫生福利:病源生物、有毒物质少; • 行为福利:满足生活习性; • 心理福利:减少捕捞等操作带来的恐惧。
水种 饵 密 混 轮 管 防
关于苗种
关于苗种
关于苗种
关于苗种
关于苗种
氨氮
正常状态的 偏移或改变
拥挤
亚硝酸氮
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亚硝酸氮胁迫
结论2: • 0.75mg/L对免疫力有影响,=1mg/L貌似问题不大 • 在池塘实际亚硝酸氮水平上的研究较少 • 池塘实际条件下,亚硝酸盐可能不是重要的危害因素 • 溶氧高亚硝酸盐不会高
草鱼塘: • 氨氮0.28~0·92mg/L • 亚硝酸盐氮0.03~0.13mg/L • 硝酸盐氮0.08~0.75mg/L • 总氮2.24~3.92mg/L • 悬浮物29.33~90.67mg/L
虾塘
溶氧
DO /mg•L-1
12
10
8.87
8
8.42 8.62
7.78 6.77
7.57
6
4
4.94
2
0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1月
时间Time/月份mm
图2 养蟹池塘不同月份DO质量浓度 Fig.2 Concentration of DO in crab-farming
ponds in different month
DO /mg•L-1
25
20
15.4
15
9.9
12.8
10
10.5
8.2
5
0
6.5
7.3
7.29
9.3 9.23
日期Date /月.日 mm.dd
图2 青虾养殖池塘不同时期DO质量浓度 Fig.2 Concentration of DO in the oriental river prawn-farming ponds in different time
草鱼塘:
• 氨氮0.28~0·92mg/L • 亚硝酸盐氮0.03~0.13mg/L • 硝酸盐氮0.08~0.75mg/L • 总氮2.24~3.92mg/L • 悬浮物29.33~90.67mg/L
结论:噬菌体防治弧菌病在水体低浓度氨氮条件下,有更 好的效果。
邱德全等,2008
2mg/L影响基因表达
DO /mg•L-1
16
14
12
10.4
11.0
11.4
10
8.2
8
8.5
6
4 6.5
7.3
7.29
9.3
9.23
日期Date /月.日 mm.dd
图2 南美对虾养殖池塘不同时期DO质量浓度 Fig.2 Concentration of DO in the whiteleg
蒋琦辰等,2013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N /mg•L-1
0.7
0.6
0.5
0.44
0.4 0.3
0.24
0.25
0.29
0.16
0.2
0.1
0.0
6.5
7.3
7.29
9.3
9.23
日期Date /月.日 mm.dd
青虾
TAN /mg•L-1
1.0
0.8
0.6
0.45
0.4
0.37
0.42
0.2
• 肌肉ACP、AKP、SOD 活性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分别降低 • 线粒体MnSOD、胞外Cu /ZnSOD 的mRNA 表达量也随着氨氮浓度
增加而下降,最高浓度组降低至对照组的69% 和68%。
• 7 d 恢复期过后
• ACP 和AKP 活性以及各代谢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 • SOD 和GPX 活性高于对照组。 • 各抗氧化基因的表达量都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
0.25
0.23
0.0 6.5
7.3
7.29
9.3
9.23
日期Date /月.日 mm.dd
南美白对虾
TAN /mg•L-1
1.2
1.0
0.8
0.68
0.70
0.6
0.43 0.50
0.4
0.49
0.2
0.46 0.40
0.0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1月
时间Time/月份mm
河蟹
戴修赢,2010
病害
苗种 饲料
水质
水种 饵 密 混 轮 管 防
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
水产辞典给出的定义为:
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 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 养殖条件下,可循环利用 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方式。
污染及 生物多
样性
苗种
水质
病害
饲料
水种 饵 密 混 轮 管 防
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
• 当今学术界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内涵定义有多种 • 代表性的定义:水产健康养殖应该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
pH
溶氧
水种饵密混轮管防
氨氮胁迫
• 特点:氨氮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 • 来源:养殖密度过大,投饵过多,滥用杀菌剂等,造
成氨氮的不断累积
氨氮胁迫
红螯光壳螯虾幼虾,体质量( 15 ± 2) g 3 d 的氨氮胁迫,7 d 的毒后恢复 总氨氮TAN = 4、8、12 和16 mg /L) • 3d后
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选择和投放品质健壮、生长 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并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 度,通过科学管水、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治疾病 和科学管理,促进养殖品种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
水种 饵 密 混 轮 管 防
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
本人观点: 通过改善水产动物福利,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健康养殖中的若干关键技 术问题
内容
一 •健康养殖的内涵 二 •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问题 三 •湖泊渔业生态效应
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 会审定公布的水产健康养殖 (healthy aquaculture)的概 念为:
为防止暴发性水生养殖生 物疾病发生而提出的从亲体 选择、苗种生产,到养成阶 段水质管理、饲料营养诸方 面均有严格要求的养殖方式。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氨氮胁迫
结论1: • 大多池塘氨氮在1.5mg/L以下,最高3mg/L左右 • 0.15mg/L无显著影响,0.55mg/L及以上影响免疫力 • 池塘氨氮水平不直接影响存活率,但影响生长速度 • 异常高水平氨胁迫诱导蜕皮!但增重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