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感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暗适应
感觉适应的分类

感觉适应的分类感觉适应是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长时间的刺激作用,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感觉适应的类别有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感觉适应:视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
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指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
例如我们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时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一段时间后,眼睛就能分辨出黑暗中物体的轮廓了。
相反的,我们由漆黑的室外走进明亮的室内时,起初感到耀眼炫目,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要稍过几秒钟,就能清楚地看到室内物体了。
这种现象叫明适应。
与视觉适应相比,听觉适应就不那么明显。
在听觉适应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一般的声音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有短暂的降低,并认为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即在一定频率的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只降低对该频率声音(包括邻近频率的声音)的感受性,而不降低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是一个普通强度的声音的持续作用,也不存在听觉适应现象。
但是,如果用较强的声音刺激,如工厂机器的噪音,持续作用于人的双耳,则确实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会丧失听觉感受性。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刚走进花园,你会闻到一股花香味,但过了几分钟,就闻不到了。
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感觉适应,叫做嗅觉适应。
嗅觉的适应速度因刺激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一般的气味1~2分钟后即可适应,而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
特别强烈的气味,如引起痛觉的气味,则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
与听觉适应一样,嗅觉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其他气味的感受性。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感觉与视觉

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感觉与视觉
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感觉与视觉
知识点:感觉
1.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对暗适应。
(领会)
2.光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对光适应。
(领会)
知识点:视觉
要点:视觉的适宜刺激(识记)
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把这一段的电磁波叫光波。
要点:视觉器官(识记)
1.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2.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3.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轮廓。
颜色视觉(领会)
1.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的作用能分辨颜色。
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它是一个由黑到白,其间有各种不同明度的灰组成的系列)。
但是,人们常常说颜色是只指彩色。
2.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3.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
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不是色盲。
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
1.3感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暗适应解析

人具有很高的适应性,适应机制使人能够在变动 的环境中分析和反应复杂的事物,顺利的开展工 作。
长期在严寒环境下工作的人能适应低温作业
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应则 易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听力会降低
二、感觉适应的规律
适应既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也可以表现为 感受性的提高。 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会降低人的感受性,而弱刺激 的持续作用会提高人的感受性。 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其表现和速度是不同 的。
触圧觉适应:适应性高(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
秒钟,触压觉的感受性会下降到原始值25%左 右)。 刚刚戴上近视眼镜觉得不适应,戴久了就感觉不
到了(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性)。 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 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 (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 性) 。
为什么人们往往“戴着手表找手表”?
感觉的适应
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
很累赘,过不久就不觉得重了;
“久住兰室,不闻其香”
;
“戴着手表找手表”
why?
一、感觉适应的涵义
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适应(adaptation) 。
感受性发生变化是由于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 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导 致的。 戴着眼镜---触压觉的变化
暗适应是视觉在环境强烈变化的一种重要适 应功能,表现为人眼由明亮处马上转入黑暗 处视觉有一个逐步恢复和适应的过程。由于 瞳孔受到由亮到暗的刺激大小随之变化,视 神经和视网膜也随之产生生物化学变化,这 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使视觉逐步适应暗环境 ,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暗适应与人眼受到 强光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受到刺激 的光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需的 时间越长。
教师招聘考试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教师招聘考试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是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是以单选题为主,多选题和判断题为辅的形式进行考查,所以接下来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且配以习题加以巩固。
一、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我们游泳的时候,刚下水会觉得水里特别的凉,但是游一会,便觉得水温不那么凉了,这就是感觉适应的现象。
感觉适应中经常考查的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指的是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逐渐适应的过程。
例如:我们从外面进入电影院,刚进入电影院的时候比较暗,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在电影院坐一会,慢慢的便能看清周围坐的都是谁、影院的安全出口在哪等,从外面进入电影院就是从亮到暗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暗适应。
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指的是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逐渐适应的过程。
例如:看完电影后,从电影院出来,刚出来的时候觉得有点刺眼,但是很快就适应了,从电影院里走到影院外就是从暗到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明适应。
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二、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指的是不同刺激作用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这里产生的两种感觉,需要是同一类的。
例如:视觉对比中,红和绿可进行对比,味觉对比中甜和酸可进行对比,但是不能将红和甜进行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强调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月明星稀,月亮和星星同时可以看见,进行一个对比。
继时对比强调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更甜,吃药和吃糖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有先后时间,这便是继时对比。
三、感觉后效感觉后效指的是刺激虽然停止了,但是感觉并没有停止的现象,也可以叫感觉后像。
在感觉后效中比较显著的是视觉后效,例如:在教室里抬头看管灯,看的时间长了,把自己的眼睛移到白墙上,会觉得墙上有黑影。
教师资格考点聚焦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教师资格考点聚焦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一直都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都很高。
所以,教师职业更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
想要从事教师职业,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教师资格考试的中学科目二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大家进行备考。
一、知识链接感受性的变化规律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
其中,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②明适应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②继时对比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二、深度解读1.考试题型: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经常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基本都是让考生分析题干中的案例体现了哪一条规律。
2.考点详解:(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其实不只是有视觉适应,还有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肤觉的适应。
在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它具有保护作用。
①暗适应: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成适应暗,这样就知道这是有亮到暗的过程,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②明适应: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成适应明,这样就知道这是有暗到亮的过程,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2)感觉后象:注意与遗觉象相区分,感觉后象是暂时保留,遗觉象是异常清晰、鲜明,而且时间较长。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感觉现象

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例如,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对暗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对光适应;“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暴肆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痛觉则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在各种感觉适应的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过程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在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
不过,视紫红质分解得快,合成得慢。
所以,对光适应快,一两分钟即能完成;对暗适应慢,一般要30---40分钟才能完成。
很多工作是在暗环境中进行的,如在X光室内的工作,冲洗胶卷和相片的工作,都需要较高水平的暗适应。
在对暗适应后,只要见到光线暗适应很快就遭到了破坏,再对暗适应又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保护对暗适应是很重要的。
现在发现,在波长620纳米以上的红光作用下视紫红质不会分解,所以,戴上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就能保护对暗适应。
(二)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象;声音停止以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这是听觉的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如看到白光以后眼睛里仍保留着白光的感觉;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如看到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
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
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又如,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彩色对比现象,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它的补色。
感觉的适应名词解释

感觉的适应名词解释感觉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通过感觉,我们能够察觉和理解外界的各种刺激。
感觉的适应是指我们在持续接受某种刺激时,感觉受到的刺激程度会逐渐减弱,直至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这种刺激的现象。
对于我们来说,感觉的适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想象一下,当我们刚进入一个散发着强烈气味的房间时,最初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种气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气味,直到最后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就是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适应是人类感知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它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些长时间存在的刺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注意到新的、有趣的刺激。
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周围的刺激都进行高度敏感的反应,我们的感知系统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而无法正常工作。
感觉的适应可以发生在各个感知通道中,例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在视觉方面,当我们长时间注视着同一个物体或场景时,我们的视觉系统会适应这个刺激,并且在我们继续注视时,我们对其的感知会逐渐变得淡化。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省能力和适应能力,因为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更为重要的、值得关注的刺激上。
类似地,在听觉上,我们听到的声音在持续时间较长时也会适应。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生活中的环境噪音,如汽车的嗡嗡声或空调的嗡嗡声。
一开始,这些声音可能让我们感到非常烦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适应了它们,几乎不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感觉的适应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
它涉及大脑中的许多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并与感觉信息的处理有关。
我们的大脑在接收到感觉刺激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我们对这些刺激的感知。
这种调节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适应对我们的行为和环境有意义的刺激。
总之,感觉的适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
通过感觉的适应,我们可以过滤掉那些重复、常见或不重要的刺激,从而将我们的感知系统引导到更重要、更新鲜和更有趣的刺激上。
感觉的适应是人类感知系统的一种智能调节机制,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世界。
心理学高频考点详解之感觉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高频考点详解之感觉的一般规律心理学是教师资格与教师招聘备考过程中必考的内容,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而言,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的感觉则是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和易考点;作为考生备考过程中则经常的犯错误,本知识点具体在考试形式上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测查,具体需要考生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重在运用,给出具体的事例给予判断是哪一个规律。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着重阐述感觉的一般规律之间的差异性与相同点,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备考给予一定的帮助。
(1)规律1:感觉的适应涵义: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刺激对应一个感觉器官,作为个体的感觉器官而言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肤觉等,任何一个感觉器官都可以产生感觉适应的现象。
eg1:视觉适应明适应:由暗的环境到明的环境,一开始光线刺激眼睛睁不开,过一会就好了。
暗适应:由明的环境到暗的环境,一开始看不清楚任何物体,过一会就看的清楚的。
eg2:肤觉适应冬天去澡堂时候,一开始进入水池感觉水很热,过一会就感觉不那么热了(2)规律2:感觉的对比涵义:不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主要强调两次刺激对于同一个感觉器官产生的影响。
对于两个刺激而言,可以是同时出现,也可以是先后出现,因此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eg1:同时对比黑人的牙特别白;月明星稀eg2:继时对比先吃药后再吃糖,感觉糖更甜了(3)联觉涵义: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同时又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主要强调的一个刺激出现后,会对个体产生两个感觉,而不是一个感觉。
对于联觉而言常考主要的是声音类、颜色类。
eg1:声音类听到一首欢快的曲子;听到国歌感觉很振奋eg2:颜色类看到酒店的暖色布置感觉到温馨;看到红色感受到热情(4)感觉一般规律的对比(5)对于感觉一般规律的巩固练习1、例题:小李冬天出门上学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冷,但是过一会就感觉没有那么冷了,属于感觉的( )A 适应B 对比C 后效D 联觉【解析】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适应是视觉在环境强烈变化的一种重要适 应功能,表现为人眼由明亮处马上转入黑暗 处视觉有一个逐步恢复和适应的过程。由于 瞳孔受到由亮到暗的刺激大小随之变化,视 神经和视网膜也随之产生生物化学变化,这 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使视觉逐步适应暗环境 ,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暗适应与人眼受到 强光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受到刺激 的光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需的 时间越长。
人具有很高的适应性,适应机制使人能够在变动 的环境中分析和反应复杂的事物,顺利的开展工 作。
长期在严寒环境下工作的人能适应低温作业
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应则 易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听力会降低
二、感觉适应的规律
适应既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也可以表现为 感受性的提高。 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会降低人的感受性,而弱刺激 的持续作用会提高人的感受性。 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其表现和速度是不同 的。
因为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性,手表的压 力降低了触压觉对其的感受性,手腕已经 适应了手表的压力。一些人手表戴久了甚 至连什么时候丢的都不知道。
温度觉适应:较为明显(从觉得水冷、水热到不 觉,只需要三四分钟),但是对特别冷和特别热 的刺激很难适应。
雨雪初降时,觉得寒冷异常,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
夏天从空调房间出来,感觉外面特别炎热,过一会儿就 不那么热了。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后,不必拆卸
观察窗,但应加遮挡防止尘土进入 箱体中。
附录:视敏度测试板相应数字:
视敏度(视力表)
5分记录 小数记录 值 值 4.0 0.1 4.2 0.15 4.3 0.2 4.4 0.25 4.5 0.3 4.6 0.4 4.7 0.5 4.8 0.6 4.9 0.8 5.0 1.0
触圧觉适应:适应性高(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
秒钟,触压觉的感受性会下降到原始值25%左 右)。 刚刚戴上近视眼镜觉得不适应,戴久了就感觉不
到了(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性)。 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 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 (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 性) 。
为什么人们往往“戴着手表找手表”?
感觉适应的意义
从有害的一面看,对刺激敏锐度减低的感觉 适应,难免使人丧失警觉性。
长期在化工车间工作的人中毒而不自觉
麻风病人由于对疼痛感觉的丧失,易导致 更加严重的伤害。
实验:暗适应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暗适应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测试被试者的视觉灵敏度反映其暗 适应能力。
实验原理
准备: 仪器安装:打开机箱被试面的箱盖门(有方孔窗面),取 出放置在箱内下侧的观察窗、灯管及电源线。观察窗插入 固定安装于机箱箱门的窗口(见上图),其缺口在下面。 安装2个节能灯于箱内的灯座上。关闭箱盖门挂上别扣。 电源线连接仪器侧面的插座与220V电源。打开主试操作控 制一面的箱盖门(见下图),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完成自 检过程至待机状态。 选择被试面板上“背景光调节”档,其表示暗示标亮度, 即弱光照明强度。 选择弱光下的测试“时间设置”档。 打开弱光照明盒,选择一块视敏度(视力)测试表,按照 字符上大下小且面向被试方为正的方向插入照明盒前端的 插槽中(见右图),关闭弱光照明盒。 关闭箱盖门挂上别扣。
本仪器主要用于心理学教 学实验,也可用于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等领域的测试 应用。仪器设计为固定强 光光源作为亮环境,被试 在强光环境适应30秒后突 然熄灭,呈现弱光环境下 的数字示标,通过测试被 试者的视觉灵敏度反映其 暗适应能力。 本仪器由微电脑控制, 控制时间准确。主机包括 :控制电路,主试操作面 板,被试观察窗,强光照 明,弱光照明等。
新装修的房子甲醛气味很浓,置身其中一
段时间就感觉不明显了。(强刺激降低了人 的感受性)
味觉适应:较为明显 “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 。
(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性)
为什么“久住兰室不闻其香”?
强刺激降低了人的感受性
兰花的香味持续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嗅
觉就降低了对其的感受性,适应了兰花的
味道,对其不敏感了。
D
805 62749 36428 08632 98353 62950 43638 35264 52683 28475
暗适应过程
开始时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
感受性提高了。
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分钟-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 不再继续提高了。
暗适应的实际应用是很广泛的,汽车
驾驶员对道路上不同的照明度的适应, 对提高安全性,减少行车事故关系十 分密切。
A
805 62038 47526 09536 73839 26470 53936 83532 76493 28475
B
805 42639 37258 05863 65462 53689 86370 53472 52683 28475
C
805 52738 46537 08632 78362 53689 67480 32863 23459 28475
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 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 很短暂。
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
就已很明显;
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二)其他感觉的适应
听觉适应
主要技术指标: 强光设定时间为30秒; 弱光下的测试时间:5、10、15、20、25、30秒, 6档,由电机控制其窗口挡板; 视敏度测试表:透明薄膜上数字卡片,4块; 视敏度测试表:10行,相应视力0.1、0.15、0.2、 0.25、0.3、0.4、0.5、0.6、0.8、1.0; 明适应应用视野亮度:2000 Lux; 暗示标亮度:0~1.5 Lux,线性分8档; 电源电压:交流220 V,50Hz; 外型尺寸:750×370×465mm; 重量:15 kg;
感觉的适应
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
很累赘,过不久就不觉得重了;
“久住兰室,不闻其香”
;
“戴着手表找手表”
why?
一、感觉适应的涵义
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适应(adaptation) 。
感受性发生变化是由于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 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导 致的。 戴着眼镜---触压觉的变化
嗅觉适应味觉适应ຫໍສະໝຸດ 触圧觉适应温度觉适应
听觉适应:不太明显,具有选择性,较难发生,
强烈的刺激会降低听力。 在吵吵嚷嚷的声音中,人们能听到自己熟悉的 声音。
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呆一会儿后, 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
工人对车间噪声的适应
嗅觉适应:适应速度以刺激物的性质为转移, 带有选择性。
温度觉适应实验
假如将一只青蛙扔进一盆开水里,它 会立刻跳出来。 假如将一只青蛙扔进一盆凉水里,将 水慢慢加热,青蛙不会跳出来。等到水很 热的时候,青蛙再想跳的时候,却没力气 跳出来了。
三、感觉适应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感觉适应现象,利害兼具。 从有利的一面看,我们对刺激敏锐度减低的 感觉适应,有助于减少身心的负担。也可以 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 整自己的行为, 以便更好的生活、工作。
(一)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现象:白天进出电影院
• 进来:“伸手不见五指” 境 弱光 能辨别环
• 出去:刺眼
能睁开眼
• 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明适应与暗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 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我们从阳光直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
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
使用方法:
被试必须是视力正常者(包括矫正视力达到1.0), 不能是夜盲症的患者。被试眼紧贴观察窗,在黑暗 环境下,适应一分钟以上。 主试按仪器侧面电源线插座旁的“启动”键,开始 测试。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睁大眼睛注视 正前方,主试可通过观察窗侧面的小孔察看被试是 否在强光照明时闭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 强光照明灯点亮,延时30秒钟。熄灭转入弱光照明 ,当强光灯熄灭的同时视敏度数字标的窗口打开。 被试在视觉恢复到能看清前面的数字时,尽可能由 上至下分段读出,直至10行数字读完或测试时间到 窗口挡板再次挡住。主试根据被试的口头报告,对 应呈现的视敏度表(见附录),记录被试的识别程 度,即被试的视敏度(视力)值。
实验方法:
直接测试:最强的弱光照明,30秒的测试时间,暗
适应的视力通常能达到正常水平。这也是驾驶员夜 间驾驶适应性检测通过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 暗适应曲线:在同一弱光照明条件下,选择不同的 测试时间,测试不同暗适应时间条件下的视敏度, 以视敏度值为纵坐标,测试(暗适应)时间为横坐 标,作暗适应曲线(见下图所示)。曲线表明在暗 适应过程中,视觉感觉性提高的速度并不均匀,这 和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有关。
视敏度与照明的关系:选择适当测试
时间(如15秒),测试不同的弱光照 度条件的视敏度。以视敏度值为纵坐 标,弱光强度为横坐标,作曲线。视 敏度受背景照明的影响非常明显。当 光强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中,视敏度 提高的速度最初较慢,后来变快,最 后又变慢。视敏度随光强增加而变化 的过程呈S形曲线(见右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