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是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宋元时期》中的第6课《北宋的政治》。接下来我从这四大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北宋的政治》一课主要讲述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这是对原川教版(老版)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看,北宋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既是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强化,也为后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所借鉴和继承。

从本单元来看,北宋通过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到五代十国的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顽疾被革除,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的,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这为后面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做好了背景和原因的铺垫。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带来了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下降等社会弊端,这也为民族政权对峙过程中,两宋未处于优势埋下了伏笔。

因此本课无论从整个古代史体系还是本单元知识体系来看,都是知识完整性和承上启下的连贯性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11版初中新课程标准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了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北宋的建立;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其对北宋的影响;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史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和对历史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首先,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中国的政治文明甚至世界的政治文明,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北宋作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第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等积极影响,也产生了积弱积贫的弊病。这些都关系到了后续知识的的学习,因此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需要进行“理解”的知识点,问题和内容抽象。初一的学生历史思维、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知识积累有限,而教材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只有只言片语,提供的历史信息和材料十分有限。因此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产生的影响”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学情)

(一)有利因素: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同时通过一学期历史课的学习,相对初一刚进校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二)不利因素:七年级学生知识积累有限,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很高,对理性的知识、抽象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本课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探究”、“巩固提高”四个教学环节中展开小组内、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思”、“论”、“辩”。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担当引导着、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教材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理清基础知识脉络,再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批改就错)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任务按导学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再展示成果,师生共同对成果进行评价、讨论、补充)

(“拓展探究”:对于深入而教材未明确阐述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初步探究,然后老师进行补充、讲解)

具体的教法:史料实证法、对比法、因果联系法、创设情景法等

具体的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对教材的处理:本课的标题是《北宋的政治》,教材安排了“北宋的建立”、“中央集权的加强”、“重文轻武的时代”三个子目。(1)从“重文轻武”的原因和目的来看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加强中央集权,其最终也产生了这样的作用,因此为把“重文轻武”这一内容归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2)本课所有的知识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知识点——“加强中央集权”而展开,为以此为核心根据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了一个主题,三个模块。主题为:“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三个模块为【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扛起一座江山——“治天下”】、【埋下一些祸根——“危天下”】。【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就是讲“北宋的建立”,但实际上北宋的建立过程隐含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扛起一座江山——“治天下”】就是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其积极影响;【埋下一些祸根——“危天下”】就是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消极影响。这样设计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知识结构清晰,有利于课堂的教与学。

(二)导入新课(采用激趣导入与悬念导入结合)——用时2分钟

(1)提问“宋代官帽”的“长翅像”牛角“丑的设计意图?”由学生讲述或老师讲述出此为“宋太祖避免官员朝廷上窃窃私语议论”的意图。

(2)出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等文人对宋朝的向往和赞美——“文人天堂”。

(3)提出问题:上述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两种现象不是矛盾的吗?

这样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怀揣悬念继续保持动力其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新课学习(主要包含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探究”)

A、“自主学习”(用时5分钟)

(1)基础知识(包括知识链接)的内容简单,在教材上呈现清晰明白,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独立的阅读教材上可以基本完成,所以采用自主学习。

(2)旧知识链接,主要链接了“安史之乱”、“五代十国”,这既是为了历史时间上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