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何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210096)

摘要

:中国园林内舍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

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

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一气象一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

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

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关键词:中国园林;园林美学;空间;意境

一、中国园林空间的双层结构

如果我们把园林作为艺术品来分析,它的组

织建构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同时也是渐次生成的

三阶段:造园要素——园林景观——园林意境。

在此过程中,空间的营构起了关键性作用。造园

要素通过恰当的空间布局,构置出疏密有致、层

次丰富、耐观耐游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透过与

虚空的融合,由虚呈灵,使物象转生为气象,进而

通过对审美想象空间的激发与开拓,促成心境契

合,气象化为意象,创造空远灵动、含蓄蕴藉的意

境空间。

所以,中国园林的营造要从构景与造境两个面加以考虑。构景重在“构”,是景物在空间中的配置设计,重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遵循对称与均

衡、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疏与密、整与散等外

在形式规律。造境重在“造”,追求无中生有,虚实

相生,心与境偕,重在物与物、人与景的呼应感召,

遵循形与神、质与灵、景与情的共生与融合,寻求

客观景象的气韵、意蕴和主体审美情趣、感悟的感

兴互发。这样,中国园林空间就形成一个由表人

里的双层结构空间:园“景”空间和园“境”空间。

表面上是物态化的园“景”空间,而当游园者逐渐

深入就会演变为虚灵的园“境”空间。

二、园“景”空间及其美学特点

园“景”空间是一种实有物理空问,具体表现

为造园要素按一定目标安排、布置所形成的一种

空间关系。它通过各造园要素在空间中的错综

配合,协调呼应,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名园依

绿水,野竹上青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杜甫《重过何氏园五首》),这些诗句描绘的就是

园中之景,展现出空间里景物之间的安排与置。园“景”空间是园林意境生成的物质依托,

园“境”空间的物质基础。

1.园“景”空间特点——隐曲

园“景”空间是将造园要素有机地融合、配置

在一起形成园林的物态景观,要注重物理空间中

的形式美规律。中国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白

天开”(计成)的自然天成之景。它要求展现出天然山水的错综变化、丰富多样,在不大的空间内

形成步移景换的视觉感受。这就决定了中国园

林的园“景”空间主要体现为“隐曲”的特点。中

国园林绝少有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入门以后

必有许多遮掩,或以假山作障,或以粉墙为隔,或

以绿树掩映,或以廊亭区隔,总之要把一座园林

分隔成若干区域。中国园林的代表——江南园

林,面积多不大,但往往觉其宽绰而耐游,游人徜

徉其间,目不暇接,回味无穷。这些特点与效果

均是“隐曲”的园“景”空间而使然。

“隐曲”之“隐”,体现在园景空间上就是讲究

景物之间的掩映与阻隔,互借与互衬,形成“隐而

露”,“露却隐”的多层次园“景”空间。“小红桥外

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人的视线望过去

先是小红桥,越过小红桥是绿杨柳荫,透过绿柳

浓荫掩映才见小红亭。空间上的多层次设置,使

景物之间掩映配合,增加了景观层次,扩展了空

间感,达到空间景观有变化,有起伏,含蓄耐看的

目的。

这些景物既是景观,又是空间布局手段,一

举两得。园中各景物之间常常相互作为分隔、掩

映的手段和借景的对象,通过互相分隔、掩映、衬

托,巧妙地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游赏者的审

美感受,营造有虚有实,疏密有致的园“景”空间。

本来有限的空间,因此变得层次丰富,变化生动,

横生趣味,耐游耐赏。正如陈从周说:“园之佳者

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

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园林整体虽

小,但是愈分隔掩隐,就感到空间越大,愈隐曲,

越有变化,愈有不尽之意。凭借这种空间构景手

段,中国园林以有限的面积造出无限丰富的空

间,达成了含蓄却丰富的美感特色。造成景隐境

界大,景露境界小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隐”在空间上达成了园景的层次感

和丰富性,“曲”则在空间上达成了园景的流动感

和生动性。中国园林通常利用曲径、曲岸、曲廊、

曲堤、曲水等曲折线形作为园景展开的脉络和骨

架,构造出曲折掩映的总体空间构架。因为曲涧

流水、曲蹊幽廊这些形式是最自然的曲线形态,

体现自然物或人造建筑随地赋形,就势曲折的自

然特性。如此营构,从园林造景角度看,一是尽

展景物自然特性与形态,体现中国园林“宛自天开”的自然山水园特性。二是通过一脉曲水,流

贯全园,滋润草木,助长生气。三是随水曲折,缘

径置景,营造出有掩映、富变化的多层次景观,使

景观意趣多样化,扩大了观赏者心理上的空间感

受,形成耐游观的园景。“隐曲”之“曲”既是达成

隐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中国园林游览线的路径

的典型形态”,它“以其导引功能和种种优美的表

现形态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要”。它和“隐”一样

也是孕育诗情画意、幽境静趣的重要手段。

2.园“景”空间的美学特征

“流动”之态:李渔《闲情偶记·居室部》说园

林讲究“故作迂途,以取别致”,钱泳《履园丛话》: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迂

途曲折,在空间上就是“流动”的形态。中国园林

空间不能作平铺直叙的单调展开,也不像西方园

林那样做规整的序列式或几何形铺排,而要像自

然流水一样,随地赋形,因势成流,让空间形成宛

转延展,曲折流逝的动态之势。园林空间要有划

分,但又不能流于支离破碎;要有组合,但又要显

得起承开合,变化有序。“流动”的形态,就作为

一根线索在各部分作着有机的贯通串联,使各种

构景要素在迂回曲折中形成既渐进流动而又整

体统一的有机空间。“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

水乱相缠”,“流动”之态生动而活泼,有开端,有

发展,有起伏,有高潮。它呈现出生命伸展的运

动感和韵律感,犹如书画艺术中的笔迹线条。造

园家把中国艺术中的线条之美精彩地呈现于空

间,表现在大地。在中国园林中真正实现了“用

一根线条去散步”的艺术妙喻。

这种“流动”态的景观展开,曲而有度,曲而

通达,引人人胜。游园者不是被动地观景,而是

循景而动,主动探索。园景流动向前,曲而幽隐,

往往只露美景一角或一条线索,它逗引着游园者

的心,让他有兴趣深入到更新、更深的园景里面

去。这个过程,既是园景生动活泼地展现的过

程,也是游园者的兴致趣味生动活泼地不断生

成、展现的过程。

“悠远”之感:中国园林追求诗画意境,园景

设计类于山水画的布局安排。郭熙《林泉高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